本實用新型涉及化纖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密閉外環(huán)吹風裝置。
背景技術:
聚合物熔體經過紡絲組件形成絲束從噴絲板的小孔中噴出,然后經過吹風裝置使熔體細流冷卻至玻璃化溫度以下形成纖維。常規(guī)的吹風裝置其包括外筒、套設于外筒內的內筒以及與外筒和內筒上邊緣連接的吹風筒、所述外筒和內筒之間設置有環(huán)狀的整流器,所述整流器4以下的環(huán)形空間為下風室,整流器以上的環(huán)形空間為上風室,一水平設置的送風管與所述下風室連通。由于冷風從送風管送入下風室時會經過送風管與下風室側壁夾角形成的風向拐角,冷風在拐角處運動方向的突變會導致氣流的紊亂,導致送入下風室的冷風風速不勻,進而影響內外層絲束的均勻性,尤其是紡制聚合物熱量較高的纖維或大容量紡絲時,絲束質量更難保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送風時氣體流動更為平穩(wěn)的全密閉外環(huán)吹風裝置。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密閉外環(huán)吹風裝置,其包括外筒、套設于外筒內的內筒以及與外筒和內筒上邊緣連接的吹風筒、所述外筒和內筒之間設置有環(huán)狀的整流器,所述整流器以下的環(huán)形空間為下風室,整流器以上的環(huán)形空間為上風室,所述下風室與一送風管連通,所述送風管相對水平面向下傾斜設置,所述送風管與下風室之間連接有一漸擴管組件,所述漸擴管組件包括一圓變方管以及一四棱臺漸擴管,所述送風管、圓變方管、四棱臺漸擴管以及下風室順次連接,所述漸擴管組件口徑逐漸增大且漸擴管組件與下風室的接口口徑大于漸擴管組件與送風管的接口口徑。
優(yōu)選地,所述四棱臺漸擴管的上部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此時拐角處氣體速度極差最小,流速最為穩(wěn)定。
優(yōu)選地,所述整流器內設置有三道水平設置的環(huán)形基礎阻尼整流網,以增加垂直方向氣流的均勻分布。
優(yōu)選地,所述吹風筒為具有雙層側壁的圓筒,內層為金屬網,外層為多孔板;金屬網的網面更平整、盲區(qū)更窄,有效地降低風速和風向的紊亂,提高吹風的均勻性,多孔板具有一定寬度的無孔區(qū),可提高吹風筒的整體抗變形能力,使用壽命延長。
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全密閉外環(huán)吹風裝置,與常規(guī)的水平進氣結構相比,其送風管相對水平面向下傾斜設置且在送風管與下風室之間加裝漸擴管組件,形成氣流拐角過渡區(qū),從空調吹出的冷風在經過送風管與下風室側壁的拐角時流速減緩,提升了進入氣室的氣流的穩(wěn)定性,保證了絲束冷卻均勻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全密閉外環(huán)吹風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全密閉外環(huán)吹風裝置內部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全密閉外環(huán)吹風裝置,其包括外筒1、套設于外筒1內的內筒2以及與外筒1和內筒2上邊緣連接的吹風筒3、所述外筒1和內筒2之間設置有環(huán)狀的整流器4,所述整流器4內設置有三道水平設置的環(huán)形基礎阻尼整流網(41、42、43);所述整流器4以下的環(huán)形空間為下風室11,整流器4以上的環(huán)形空間為上風室12,所述下風室11與一送風管5連通;所述送風管5相對水平面向下傾斜設置,所述送風管5與下風室11之間連接有一漸擴管組件6,所述漸擴管組件6包括一圓變方管61以及一四棱臺漸擴管62,所述送風管5、圓變方管61、四棱臺漸擴管62以及下風室11順次連接,所述漸擴管組件6口徑逐漸增大且漸擴管組件6與下風室11的接口口徑大于漸擴管組件6與送風管5的接口口徑。
工作時,氣流由進風管進入下風室,流經三道環(huán)形基礎阻尼整流網后繼續(xù)向上并經由外筒的上蓋反射而轉向,轉向后的氣流由吹風筒流出吹向絲束。
本實用新型所述吹風筒為具有雙層側壁的圓筒,內層為金屬網,外層為多孔板;金屬網的網面更平整、盲區(qū)更窄,有效地降低風速和風向的紊亂,提高吹風的均勻性,多孔板具有一定寬度的無孔區(qū),可提高吹風筒的整體抗變形能力,延長吹風筒使用壽命;所述四棱臺漸擴管的上部與水平面的夾角α不限于45°,但45°時拐角處氣體速度極差最小,流速最為穩(wěn)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