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式假捻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帶式假捻裝置中,盡管貼近配置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但防止帶的溫度上升引起的耐久性下降。帶延長用帶輪(43)配置在從動帶輪(42)的與主動帶輪(41)相反的一側(cè)。環(huán)形的帶(44)卷掛在帶輪(41~43)上,在從動帶輪(42)上彎曲。帶延長用帶輪(53)配置在從動帶輪(52)的與主動帶輪(51)相反的一側(cè)。環(huán)形的帶(54)卷掛在帶輪(51~53)上,在從動帶輪(52)上彎曲。帶(44)的主動帶輪(41)與從動帶輪(42)之間部分的中央部與帶(54)的主動帶輪(51)與從動帶輪(52)之間部分的中央部交叉。紗線(Y)在比帶(44與54)交叉的交叉點(C)靠紗道的下游側(cè)的部分與同主動帶輪(41)一起旋轉(zhuǎn)的端面盤(45)的外緣部接觸。
【專利說明】
帶式假捻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通過在用交叉的2根帶夾著紗條的狀態(tài)下使帶行走對紗線實施假捻加工的帶式假捻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帶式假捻裝置具備基準帶單元和可動帶單元這2個帶單元?;鶞蕩卧哂协h(huán)形基準帶和張掛基準帶的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蓜訋卧哂协h(huán)形可動帶和張掛可動帶的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鶞蕩Ш涂蓜訋г谥鲃訋л喤c從動帶輪之間的部分的中央部交叉。并且,可動帶單元能夠沿與基準帶和可動帶外周面的互相面對面的部分正交的方向移動地構(gòu)成。并且,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帶式假捻裝置通過在用基準帶和可動帶夾著紗線的狀態(tài)下使基準帶和可動帶行走對紗線實施假捻加工。
[0003]并且,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帶式假捻裝置在基準帶單元的主動帶輪上設(shè)置有與主動帶輪一起旋轉(zhuǎn)的退捻盤(本發(fā)明的“退捻點固定部件”)。紗線通過在比基準帶與可動帶交叉的交叉部(交叉點)靠紗道的下游側(cè)的部分與退捻盤的外周邊緣接觸而彎曲。其中,如果在將紗線夾在基準帶與可動帶之間的狀態(tài)下使這些帶行走,則紗線在比交叉部靠紗道的上游側(cè)的部分被付與捻,在比交叉部靠紗道的下游側(cè)的部分被退捻。此時,如果退捻開始點位于交叉部,則被退捻了的紗線與基準帶和可動帶摩擦,紗線產(chǎn)生了毛刺。并且,退捻開始點越位于交叉部中紗道的上游側(cè)的部分,被退捻了的紗線與基準帶和可動帶摩擦的長度越長,紗線越容易產(chǎn)生毛刺。專利文獻I中由于紗線在比交叉部靠紗道的下游側(cè)的部分與退捻盤的外周邊緣接觸,因此紗線的退捻在交叉部與退捻盤之間的部分被抑制,退捻開始點被固定在退捻盤上。結(jié)果,與沒有退捻盤的情況相比,能夠使退捻開始點位于紗道的下游側(cè)。由此,能夠防止紗線產(chǎn)生毛刺。
[0004][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10-65354號公報
[0005]其中,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帶式假捻裝置中,當用基準帶和可動帶夾著紗線時,基準帶和可動帶撓曲。此時,為了使基準帶和可動帶均勻地撓曲,優(yōu)選使基準帶的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的部分的中央部與可動帶的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的部分的中央部交叉。另一方面,專利文獻I中,為了在基準帶與可動帶的交叉部與退捻盤之間充分抑制紗線的退捻、將退捻開始點固定在退捻盤上,優(yōu)選使交叉部和退捻盤靠近配置。在基準帶單元和可動帶單元中,如果分別貼近配置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的話,則能夠滿足這些條件。
[0006]但是,在專利文獻I的基準帶單元和可動帶單元中,如果貼近配置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則基準帶和可動帶的長度變短。其中,專利文獻I中基準帶和可動帶在交叉部與紗線擦過,因此時的摩擦熱而發(fā)熱。此時,如果基準帶和可動帶的長度短,則基準帶和可動帶的某個部分在到達交叉部后,到基準帶和可動帶的該部分下一次到達交叉部的時間變短。因此,基準帶和可動帶的各部分到達交叉部而與紗線摩擦發(fā)熱后,在充分冷卻前再次到達交叉部而與紗線摩擦發(fā)熱。結(jié)果,基準帶和可動帶整體的溫度變高,耐久性下降了。并且,此時紗線的粗細越粗,帶與紗線的摩擦熱越大,因此產(chǎn)生上述那樣的問題的可能性變大。并且,帶在張掛在帶輪上的部分撓曲,但如果帶的長度短,則在帶行走時帶的各部分到達帶輪撓曲的次數(shù)增加。結(jié)果,容易產(chǎn)生帶的芯材斷裂、剝離,帶的耐久性下降。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盡管貼近配置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但能夠防止帶的耐久性下降的帶式假捻裝置。
[0008]發(fā)明第I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為具備分別具有環(huán)形的帶以及張掛前述帶的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的2個帶單元,2個前述帶單元的前述帶彼此在前述主動帶輪與前述從動帶輪之間部分的中央部交叉地配置,在將紗線夾在2個前述帶單元的前述帶彼此交叉的部分的狀態(tài)下,通過使前述帶行走而對紗線實施假捻加工;所述帶式假捻裝置特征在于,前述2個帶單元中的一個帶單元還具有退捻點固定部件,該退捻點固定部件通過設(shè)置在前述主動帶輪上而與前述主動帶輪一起旋轉(zhuǎn),通過與紗線的比被前述帶夾著的部分靠紗道的下游側(cè)的部分接觸來抑制紗線的退捻、從而固定退捻開始點,前述2個帶單元還分別具有帶延長用帶輪,該帶延長用帶輪配置在前述從動帶輪的與前述主動帶輪相反的一側(cè)、張掛前述帶。
[0009]根據(jù)本發(fā)明,紗線在比2個帶單元的帶彼此交叉的菱形部分(以下稱為“交叉點”)靠紗道的上游側(cè)的部分被付與捻,被付與了捻的紗線在比交叉點靠紗道的下游側(cè)的部分被退捻。此時,如果退捻開始點位于交叉點內(nèi),則由于被退捻了的紗線與帶摩擦,存在紗線產(chǎn)生毛刺的擔憂。而且,退捻開始點越位于交叉點中紗道的上游側(cè),被退捻了的紗線與帶摩擦的長度越長,紗線越容易產(chǎn)生毛刺。但是,本發(fā)明中通過了交叉點的紗線與退捻點固定部件接觸,在交叉點與退捻點固定部件之間紗線的退捻被抑制,退捻開始點被固定在退捻點固定部件上。由此,與沒有退捻點固定部件的情況相比,能夠使退捻開始點位于紗道的下游偵U。由此,能夠抑制紗線上產(chǎn)生毛刺。
[0010]此時,各帶單元的帶在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的部分撓曲,為了使帶的撓曲均勻,優(yōu)選2個帶單元的帶彼此在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的部分的中央部交叉。另一方面,為了在交叉點與退捻點固定部件之間充分抑制紗線的退捻、將退捻開始點固定在退捻點固定部件上,優(yōu)選盡可能貼近配置交叉點和退捻點固定部件。在各帶單元中,如果貼近配置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能夠滿足這些條件。
[0011]但是,在與本發(fā)明不同,帶僅張掛在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這2個帶輪上的情況下,如果貼近配置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則帶的長度變短了。其中,2個帶單元的帶因在交叉點與紗線擦過時的摩擦熱而發(fā)熱。此時,如果帶的長度短,則帶的某個部分在到達交叉點后,到帶的該部分下一次到達交叉點的時間變短。因此,帶的各部分在到達交叉點與紗線摩擦發(fā)熱后,在被充分冷卻之前再次到達交叉點,由于與紗線的摩擦而繼續(xù)發(fā)熱。結(jié)果,各帶單元的帶整體溫度變高,耐久性下降了。并且,此時紗線的粗細越粗,帶與紗線的摩擦熱越大,因此產(chǎn)生上述問題的可能性變大。并且,帶在張掛在帶輪上的部分被彎曲,但如果帶的長度短,則在帶行走時,帶的各部分到達帶輪而被彎曲的次數(shù)增加。結(jié)果,容易產(chǎn)生帶的芯材斷裂、剝離,帶的耐久性下降。
[0012]因此,本發(fā)明中,在各帶單元中設(shè)置配置在從動帶輪的與主動帶輪相反的一側(cè)、張掛帶的帶延長用帶輪。由此,與沒有帶延長用帶輪的情況相比,能夠增加帶的長度。如果帶的長度變長,則帶的各部分在到達交叉點與紗線摩擦而發(fā)熱后,被充分冷卻后再次到達交叉點與紗線摩擦而發(fā)熱。因此,不管紗線粗細如何都能抑制整個帶的溫度上升,能夠防止帶的耐久性下降。而且,如果帶的長度長,則帶行走時,帶的各部分到達帶輪而被彎曲的次數(shù)變少。由此,能夠抑制帶的芯材斷裂、剝離引起的帶的耐久性下降。
[0013]發(fā)明第2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在發(fā)明第I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中,在使前述2個帶單元的前述帶彼此接觸的狀態(tài)和使前述2個帶單元的前述帶彼此不接觸的狀態(tài)中的任何狀態(tài)下,前述從動帶輪使前述帶彎曲,2個前述帶單元的前述帶彼此在前述主動帶輪與被前述從動帶輪彎曲的部分之間的部分的中央部交叉。
[0014]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帶緊貼在配置于主動帶輪與帶延長用帶輪之間的從動帶輪上,因此驅(qū)動主動帶輪而使帶行走時,能夠使從動帶輪確實地跟著旋轉(zhuǎn)。
[0015]發(fā)明第3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在發(fā)明第2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中,前述2個帶單元的前述帶彼此不接觸狀態(tài)下的、前述從動帶輪引起的前述帶的彎曲角度在0.5度以上。
[0016]根據(jù)本發(fā)明,如果使從動帶輪引起的帶的彎曲角度在0.5度以上,則驅(qū)動主動帶輪而使帶行走時,能夠使從動帶輪更確實地跟著旋轉(zhuǎn)。
[0017]發(fā)明第4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在發(fā)明第2或第3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中,前述主動帶輪的直徑與前述從動帶輪的直徑相同或者比前述從動帶輪的直徑小,前述帶延長用帶輪的直徑比所述從動帶輪的直徑小。
[0018]根據(jù)本發(fā)明,如果使主動帶輪的直徑在從動帶輪的直徑以下、使帶延長用帶輪直徑比從動帶輪的直徑小的話,則能夠使帶在從動帶輪上確實地彎曲。
[0019]發(fā)明第5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在發(fā)明第4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中,從與前述主動帶輪、前述從動帶輪和前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方向看,前述從動帶輪的軸從連接前述主動帶輪的軸和前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的直線起偏向2個前述帶單元的前述帶彼此交叉的一側(cè)地配置。
[0020]在帶輪之間的直徑差小等情況下,有時不能使帶在從動帶輪上充分彎曲。本發(fā)明由于從動帶輪的軸從連接主動帶輪的軸和延長用帶輪的軸的直線偏向2個帶單元的帶彼此交叉的一側(cè)地配置,因此能夠使帶在從動帶輪上更確實地彎曲。
[0021]發(fā)明第6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在發(fā)明第2或第3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中,前述主動帶輪的直徑、前述從動帶輪的直徑和前述帶延長用帶輪的直徑相同,
[0022]從與前述主動帶輪、前述從動帶輪和前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方向看,前述從動帶輪的軸偏離連接前述主動帶輪的軸和前述延長用帶輪的軸的直線地配置。
[0023]根據(jù)本發(fā)明,在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和帶延長用帶輪的直徑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從與帶輪的軸方向看,將從動帶輪的軸偏離連接主動帶輪的軸和帶延長用帶輪的軸的直線配置的話,則能夠使帶在從動帶輪上彎曲。并且,這種情況下,由于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和延長用帶輪的直徑相同,因此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和延長用帶輪能夠共用零部件。
[0024]發(fā)明第7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在發(fā)明第I?第6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帶式假捻裝置中,在前述2個帶單元中的至少一個帶單元中,前述主動帶輪的軸和前述從動帶輪的軸互相固定,前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能夠相對于前述主動帶輪的軸和前述從動帶輪的軸移動地構(gòu)成,還具備使前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相對于前述主動帶輪的軸和前述從動帶輪的軸移動的移動裝置。
[0025]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使帶延長用帶輪的軸相對于主動帶輪的軸和從動帶輪的軸移動,能夠調(diào)整帶的張力。由此,能夠調(diào)整2個帶單元的帶的接觸壓力,能夠控制從帶單元給紗線付與的力(輸送紗線的力、給紗線付與捻的力)。
[0026]其中,為了使輸送上述紗線的力和給紗線付與捻的力穩(wěn)定,有必要使2個帶單元的帶的相互接觸的面彼此充分緊貼。并且,2個帶單元的帶在位于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的部分相互接觸。相對于此,如果與本發(fā)明不同,通過移動主動帶輪的軸或從動帶輪的軸中的某一個來調(diào)整帶的張力的話,則使帶輪的軸移動時,存在被移動的軸傾斜等,帶的位于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的部分產(chǎn)生傾斜的擔憂。并且,如果帶產(chǎn)生這樣的傾斜,則存在2個帶單元的帶彼此的緊貼性下降的擔憂。
[0027]因此,本發(fā)明中通過移動帶延長用帶輪來調(diào)整帶的張力。由此,在調(diào)整帶的張力之際,帶的位于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的部分不會產(chǎn)生上述那樣的傾斜。
[0028]并且,為了確保2個帶單元的帶彼此的緊貼性,主動帶輪的軸和從動帶輪的軸有精度良好地相互平行的必要。為此,用來支承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的結(jié)構(gòu)要求高的精度。相對于此,對于帶延長用帶輪的軸來說,即使相對于主動帶輪的軸和從動帶輪的軸稍微傾斜,帶的位于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的部分也不會因此而產(chǎn)生傾斜。因此,用來支承帶延長用帶輪的軸的結(jié)構(gòu)、用來使帶延長用帶輪移動的結(jié)構(gòu)不要求那么高的精度,能夠采用簡單的結(jié)構(gòu)。
[0029]發(fā)明的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即使貼近配置交叉點和退捻點固定部件,也能夠防止帶的耐久性下降。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的假捻加工機的概略結(jié)構(gòu)圖;
[0031 ]圖2為圖1的帶式假捻裝置的概略結(jié)構(gòu)圖;
[0032]圖3(a)為從箭頭A的方向看圖2的圖,(b)為從箭頭B的方向看圖2的圖;
[0033]圖4為表示帶式假捻裝置的帶彼此離開的狀態(tài)的圖,(a)為與圖3(a)相對應(yīng)的圖,(b)為與圖3(b)相對應(yīng)的圖;
[0034]圖5(a)為表示從固定帶單元的帶輪的軸向看的、固定帶單元的3個帶輪的連接結(jié)構(gòu)的圖,(b)為從箭頭VB的方向看(a)的圖;
[0035]圖6(a)為表示從可動帶單元的帶輪的軸向看的、可動帶單元的3個帶輪的連接結(jié)構(gòu)的圖,(b)為從箭頭VIB的方向看(a)的圖;
[0036]圖7(a)為變形例I的相當于圖3(a)的圖,(b)為變形例I的相當于圖3(b)的圖;
[0037]圖8(a)為變形例2的相當于圖3(a)的圖,(b)為變形例2的相當于圖3(b)的圖;
[0038]圖9(a)為變形例3的相當于圖3(a)的圖,(b)為變形例3的相當于圖3(b)的圖;
[0039]圖10(a)為變形例4相當于圖3(a)的圖,(b)為變形例4的相當于圖3(b)的圖;
[0040]圖11(a)為變形例5的相當于圖3(a)的圖,(b)為變形例5的相當于圖3(b)的圖;
[0041 ]圖12(a)為變形例6的相當于圖3(a)的圖,(b)為變形例6的相當于圖3(b)的圖;
[0042]圖13為變形例7的相當于圖3(b)的圖。
[0043]附圖標記的說明:24_帶式假捻裝置;31-固定帶單元;32-可動帶單元;41、51_主動帶輪;42、52_ 從動帶輪;43、53_ 帶延長用帶輪;41a、42a、43a、51a、52a、53a-中心軸;44、54_帶;45-端面盤;76-液壓缸
【具體實施方式】
[0044]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形態(tài)。
[0045]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tài)的假捻加工機I為如下裝置:在機體長度方向上較長,構(gòu)成后述紗線加工部12的各裝置(后述的一次喂紗輥20、一次加熱裝置21、冷卻裝置23、帶式假捻裝置24、二次喂紗輥25、二次加熱裝置26、三次喂紗輥27等)分別沿與配置從筒子架支架11經(jīng)由紗線加工部12到達卷繞部13的紗道的紗線行走面(圖1的圖面)正交、水平的機體長度方向(與圖1的圖面垂直的方向)排列了多個。并且,假捻加工機I中使筒子架支架11 一側(cè)為外側(cè)、沿水平并且與機體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圖1的左右方向)對稱地配置筒子架支架
11、紗線加工部12和卷繞部13。
[0046]筒子架支架11具備多個筒子架Ila。多個筒子架I Ia分別保持喂紗卷裝S。
[0047]紗線加工部12從紗道的上游側(cè)起依次具備一次喂紗輥20、一次加熱裝置21、冷卻裝置23、帶式假捻裝置24、二次喂紗輥25、二次加熱裝置26和三次喂紗輥27。
[0048]一次喂紗輥20朝一次加熱裝置21輸送從喂紗卷裝S提供的多根紗線Y。一次加熱裝置21加熱從一次喂紗輥20送來的多根紗線Y。并且,在紗線Y的紗道的緊挨一次加熱裝置21的上游側(cè),配置有止捻導紗器22。止捻導紗器22像后述的那樣為在給紗線Y付與捻之際使捻不傳遞到比止捻導紗器22靠上游側(cè)的部件。
[0049]冷卻裝置23冷卻被一次加熱裝置21加熱過的多根紗線Y。帶式假捻裝置24對紗線Y實施假捻加工。此時,紗線Y在止捻導紗器22與帶式假捻裝置24之間被付與捻,在帶式假捻裝置24與二次喂紗輥25之間被退捻。并且,此時紗線Y在被一次加熱裝置21加熱了的狀態(tài)下被付與捻,在被付與了捻的狀態(tài)下被冷卻裝置23冷卻、熱定形。因此,紗線Y被退捻時,各單纖維變成呈波狀形態(tài)的假捻狀態(tài)。有關(guān)帶式假捻裝置24的詳細結(jié)構(gòu)后面詳細說明。
[0050]二次喂紗輥25朝二次加熱裝置26輸送被帶式假捻裝置24實施了假捻加工的紗線Y。二次喂紗輥25進行的紗線Y的輸送速度比一次喂紗輥20進行的紗線Y的輸送速度快,紗線Y被一次喂紗輥20與二次喂紗輥25帶來的輸送速度之差拉伸。二次加熱裝置26對被拉伸同時被實施了假捻加工的紗線Y實施預定的松弛熱處理。
[0051 ]三次喂紗輥27朝卷繞部13輸送實施了松弛熱處理的紗線Y。并且,三次喂紗輥27沿水平并且與機體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圖1的左右方向)與二次加熱裝置26隔開間隔配置。在二次加熱裝置26與三次喂紗輥27之間的空間設(shè)置未圖示的工作臺或作業(yè)臺車,操作者能夠在該工作臺或作業(yè)臺車上進行生頭等作業(yè)。
[0052]卷繞部13具備多個卷繞裝置60。多個卷繞裝置60沿機體長度方向和鉛垂方向排列。在卷繞裝置60中,以使機體長度方向與軸向平行的朝向安裝筒管,卷繞裝置60使從三次喂紗輥27送來的紗線Y沿筒管的軸向(機體長度方向)橫動并卷繞到筒管上,由此形成卷裝P。
[0053]接著,詳細地說明帶式假捻裝置24的結(jié)構(gòu)。
[0054]如圖2?圖4所示,帶式假捻裝置24具備固定帶單元31和可動帶單元32。固定帶單元31具備主動帶輪41、從動帶輪42、帶延長用帶輪43、帶44和端面盤45(本發(fā)明的“退捻點固定部件”)。
[0055]主動帶輪41和從動帶輪42為相同直徑Dl (例如40mm左右)的帶輪。帶延長用帶輪43為比帶輪41、42的直徑Dl小的直徑D2(例如38.5mm左右)的帶輪。帶輪41?43使中心軸41a?43a位于直線LI上地配置,在主動帶輪41與帶延長用帶輪43之間配置有從動帶輪42。即,帶延長用帶輪43位于從動帶輪42的與主動帶輪41相反的一側(cè)。并且,主動帶輪41上連接有電動機46,如果驅(qū)動電動機46,則主動帶輪41沿圖2、圖3的箭頭El表示的方向旋轉(zhuǎn)。其中,固定帶單元31中,主動帶輪41和從動帶輪42的直徑為相同的D1。由此,構(gòu)成固定帶單元31的主動帶輪41和從動帶輪42能夠共用零部件。
[0056]帶44為由橡膠材料等構(gòu)成的環(huán)形的帶,卷掛在帶輪41?43上。由此,如果驅(qū)動電動機46使主動帶輪41旋轉(zhuǎn),則帶44行走,帶輪42、43跟著旋轉(zhuǎn)。此時,由于像上述那樣帶延長用帶輪43的直徑D2比帶輪41、42的直徑Dl小,因此帶44在從動帶輪42上彎曲。由此,帶44緊貼在配置于主動帶輪41與帶延長用帶輪43之間的從動帶輪42上,在使帶44行走時,從動帶輪42確實地跟著旋轉(zhuǎn)。其中,帶44在從動帶輪42上的彎曲角度Θ在帶44不與后述的帶54接觸的狀態(tài)下為0.5度以上(例如0.89度左右)。
[0057]端面盤45為圓板狀的部件,設(shè)置在主動帶輪41上,與主動帶輪41一起旋轉(zhuǎn)。并且,如圖3(b)所示,端面盤45的外緣部使端面盤45的軸向上越靠近主動帶輪41的部分越位于徑向方向內(nèi)側(cè)地相對于端面盤45的軸向傾斜。像后述的那樣,端面盤45為抑制紗線Y的退捻、將退捻開始點固定在端面盤45上的部件。
[0058]可動帶單元32具備主動帶輪51、從動帶輪52、帶延長用帶輪53和帶54。主動帶輪51和從動帶輪52為相同直徑Dl的帶輪。帶延長用帶輪53為比帶輪51、52的直徑Dl小的直徑D2的帶輪。帶輪51?53使中心軸排列在與直線LI交叉的直線L2上地配置,在主動帶輪51與帶延長用帶輪53之間配置從動帶輪52。即,帶延長用帶輪53位于從動帶輪52的與主動帶輪51相反的一側(cè)。并且,主動帶輪51上連接有電動機55,當驅(qū)動電動機55時,主動帶輪51沿圖2、圖3的箭頭E2表示的方向旋轉(zhuǎn)。其中,在可動帶單元32中,主動帶輪51和從動帶輪52的直徑為相同的Dl。因此,構(gòu)成可動帶單元32的主動帶輪51和從動帶輪52中能夠共用零部件。
[0059 ]帶54為由橡膠材料等構(gòu)成的環(huán)形的帶,卷掛在帶輪51?53上。由此,當驅(qū)動電動機55使主動帶輪51旋轉(zhuǎn)時,帶54行走,帶輪52、53跟著旋轉(zhuǎn)。此時,由于像上述那樣帶延長用帶輪53的直徑D2比帶輪51、52的直徑Dl小,因此帶54在從動帶輪52上彎曲。由此,帶54緊貼在配置于主動帶輪51與帶延長用帶輪53之間的從動帶輪52上,當使帶44行走時,從動帶輪52確實地跟著旋轉(zhuǎn)。其中,帶54在從動帶輪52上的彎曲角度Θ在帶54與帶44沒接觸的狀態(tài)下為0.5度以上(例如0.89度左右)。
[0000] 接著,說明固定帶單元31中的3個帶輪41?43的連接結(jié)構(gòu)和可動帶單元32中的3個帶輪51?53的連接結(jié)構(gòu)。
[0061 ]如圖5(a)、(b)所示,固定帶單元31中主動帶輪41安裝在電動機46的轉(zhuǎn)軸61上。并且,電動機46固定在框體64上。在框體64上設(shè)置有旋轉(zhuǎn)自由地支承從動帶輪42的轉(zhuǎn)軸62和旋轉(zhuǎn)自由地支承帶延長用帶輪43的轉(zhuǎn)軸63。由此,轉(zhuǎn)軸61?63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即,主動帶輪41的中心軸41a、從動帶輪42的中心軸42a和帶延長用帶輪43的中心軸43a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
[0062]相對于此,如圖6(a)、(b)所示,可動帶單元32中主動帶輪51安裝在電動機55的轉(zhuǎn)軸71上。并且,電動機55固定在框體74上。在框體74上設(shè)置有旋轉(zhuǎn)自由地支承從動帶輪52的轉(zhuǎn)軸72。由此,轉(zhuǎn)軸71和轉(zhuǎn)軸72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即,主動帶輪51的中心軸51a和從動帶輪52的中心軸52a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
[0063]并且,在框體74上與電動機55相反一側(cè)的端部,安裝有滑動部件75。滑動部件75能夠相對于框體74像箭頭H所示那樣與直線L2平行地移動地支承著。并且,在滑動部件75上設(shè)置有能夠旋轉(zhuǎn)地支承帶延長用帶輪53的轉(zhuǎn)軸73。由此,轉(zhuǎn)軸73能夠相對于轉(zhuǎn)軸71、72移動。即,帶延長用帶輪53的中心軸53a能夠相對于主動帶輪51的中心軸51a和從動帶輪52的中心軸52a移動?;瑒硬考?5由液壓缸76 (本發(fā)明的“移動裝置”)移動。當滑動部件75移動、轉(zhuǎn)軸73相對于轉(zhuǎn)軸71、72移動時,帶54的張力變化。
[0064]接著,說明固定帶單元31與可動帶單元32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帶單元31和可動帶單元32使帶44的主動帶輪41與從動帶輪42之間部分的中央部與帶54的主動帶輪51與從動帶輪52之間部分的中央部交叉地配置。并且,可動帶單元32能夠像圖3(a)、(b)中的箭頭F所示那樣,相對于固定帶單元31沿與帶44、54外周面的彼此相對的部分正交的方向移動地構(gòu)成。由此,如果使可動帶單元32沿離開固定帶單元31的方向移動,則能夠使帶54離開帶44。并且,如果使可動帶單元32沿靠近固定帶單元31的方向移動,則能夠使帶54與帶44接觸。另夕卜,由于用來使可動帶單元32移動的機構(gòu)與以往相同(參照例如日本特開2010-65354號公報),因此這里省略詳細的說明。
[0065]在使帶54與帶44接觸的狀態(tài)下,帶44、54彎曲。此時,如上所述,由于帶44的主動帶輪41與從動帶輪42之間部分的中央部與帶54的主動帶輪51與從動帶輪52之間部分的中央部接觸,因此帶44在主動帶輪41與從動帶輪42之間的部分均勻地撓曲,帶54在主動帶輪51與從動帶輪52之間的部分均勻地撓曲。
[0066]并且,本實施形態(tài)中,通過像上述那樣可動帶單元32沿與帶44、54外周面的相互相對置的部分正交的方向移動,使帶54與帶44接觸,因此能夠使帶44、54的寬度方向上的接觸壓力均勻。
[0067]帶式假捻裝置24中,如果在通過使可動帶單元32離開固定帶單元31來使帶54離開帶44的狀態(tài)下進行向紗線加工部12的生頭,則像圖4(a)、(b)所示那樣,紗線Y通過帶44與帶54之間,變成紗線Y的位于緊挨通過帶44與帶54之間的部分的下游側(cè)的部分與端面盤45的外緣部接觸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使電動機46、55驅(qū)動來使帶44、54行走,然后使可動帶單元32靠近固定帶單元31,通過這樣使帶54與帶44接觸。于是,像圖3(a)、(b)所示那樣,紗線Y被帶44和帶54夾著,在該狀態(tài)下帶44、54行走。由此,紗線Y在帶44與帶54交叉的菱形部分即交叉點C與止捻導紗器22之間的部分被付與捻。并且,紗線Y在交叉點C與二次喂紗輥25之間的部分被退捻。此時,由于紗線Y的位于緊挨交叉點C的下游側(cè)的部分與端面盤45的外緣部接觸,因此紗線Y在交叉點C與端面盤45之間的部分退捻被抑制,退捻開始點被固定在端面盤45上。
[0068]其中,如果紗線Y的退捻開始點位于交叉點C內(nèi),由于被退捻了的紗線Y與帶44、54摩擦,存在紗線Y產(chǎn)生毛刺的擔憂。并且,此時紗線Y的退捻開始點越位于交叉點C的紗道的上游側(cè)部分,被退捻了的紗線Y與帶44、54摩擦的長度越長,紗線Y越容易產(chǎn)生毛刺。本實施形態(tài)中像上述那樣紗線Y的退捻在交叉點C與端面盤45之間的部分被抑制,紗線Y的退捻開始點固定在端面盤45上。因此,與沒有端面盤45的情況相比,紗線Y的退捻開始點偏移到紗道的下游側(cè)。由此,能夠使紗線Y的退捻開始點位于比交叉點C靠紗道的下游側(cè)。由此,能夠抑制被退捻了的紗線Y產(chǎn)生毛刺。
[0069]其中,為了像上述那樣使帶44在主動帶輪41與從動帶輪42之間均勻地撓曲、使帶54在主動帶輪51與從動帶輪52之間均勻地撓曲,優(yōu)選像上述那樣使帶44的主動帶輪41與從動帶輪42之間部分的中央部與帶54的主動帶輪41與從動帶輪52之間部分的中央部接觸。另一方面,為了在交叉點C與端面盤45之間充分抑制紗線Y的退捻,將退捻開始點固定在端面盤45上,優(yōu)選使交叉點C與端面盤45盡可能地靠近。并且,本實施形態(tài)中通過分別盡可能地靠近配置主動帶輪41和從動帶輪42以及主動帶輪51和從動帶輪52來滿足這些條件。
[°07°] 此時,如果與本發(fā)明不同,固定帶單元31沒有帶延長用帶輪43,帶44僅卷掛在2個帶輪41、42上,則如果靠近配置主動帶輪41和從動帶輪42的話,帶44的長度就變短了。同樣,如果可動帶單元32沒有帶延長用帶輪53,帶54僅卷掛在2個帶輪51、52上,則如果靠近配置主動帶輪51和從動帶輪52的話,帶54的長度就變短了。
[0071]其中,如果帶44的長度短,則在帶44的某個部分與帶54接觸后,到帶44的該部分下一次接觸帶54的時間變短。因此,帶44的各部分在到達交叉點C、與紗線Y摩擦發(fā)熱以后,在被充分冷卻之前再次到達交叉點C,與紗線Y摩擦發(fā)熱。結(jié)果,帶44整體的溫度變高(例如100°C以上),耐久性下降了。
[0072]同樣,如果帶54的長度短,則在帶54的某個部分與帶44接觸后,到帶54的該部分下一次與帶44接觸的時間變短。因此,帶54的各部分在到達交叉點C與紗線Y摩擦發(fā)熱后,在被充分冷卻之前再次到達交叉點C,與紗線Y摩擦發(fā)熱。結(jié)果,帶54整體的溫度變高(例如100 °C以上),耐久性下降。
[0073]并且,由于此時紗線Y的粗細越粗,紗線Y與帶44、54的摩擦熱越大,因此產(chǎn)生上述問題的可能性變高。
[0074]并且,帶44在張掛在帶輪41?43上的部分彎曲,但如果帶44的長度短,則在帶44行走時,帶44的各部分到達帶輪41?43彎曲的次數(shù)增加。結(jié)果,容易產(chǎn)生帶44的芯材斷裂、剝離,帶44的耐久性下降。同樣,帶54在張掛在帶輪51?53上的部分彎曲,但如果帶54的長度短,則帶54行走時帶54的各部分到達帶輪51?53彎曲的次數(shù)增加。結(jié)果,容易產(chǎn)生帶54的芯材斷裂、剝離,帶54的耐久性下降。
[0075]相對于此,本實施形態(tài)中固定帶單元31除了主動帶輪41和從動帶輪42外,還具有配置在從動帶輪42的與主動帶輪41相反一側(cè)的帶延長用帶輪43,帶44卷掛在帶輪41?43上。由此,與帶44僅卷掛在2個帶輪41、42上的情況相比,能夠增加帶44的長度。同樣,本實施形態(tài)中可動帶單元32除了主動帶輪51和從動帶輪52外,還具有配置在從動帶輪52的與主動帶輪51相反一側(cè)的帶延長用帶輪53,帶54卷掛在帶輪51?53上。由此,與帶54僅卷掛在2個帶輪51、52的情況相比,能夠增加帶54的長度。并且,如果帶44、54的長度長,則帶44、54的各部分在到達交叉點C與紗線Y摩擦發(fā)熱后,被充分冷卻以后再次到達交叉點C,與紗線Y摩擦發(fā)熱。因此,不管紗線Y粗細如何,帶44、54整體溫度的上升被抑制,能夠防止帶44、54的耐久性下降。
[0076]并且,如果帶44的長度變長,則帶44行走時帶44的各部分到達帶輪41?43而彎曲的次數(shù)變少。因此,能夠抑制帶44的芯材斷裂、剝離引起的帶的耐久性下降。同樣,如果帶54的長度變長,則帶54行走時帶54的各部分到達帶輪51?5 3彎曲的次數(shù)變少。因此,能夠抑制帶54的芯材斷裂、剝離引起的帶的耐久性下降。
[0077]并且,本實施形態(tài)中,在帶式假捻裝置24中,如果在給紗線Y付與捻時移動轉(zhuǎn)軸73(帶延長用帶輪53)使帶54的張力變化,則帶44與帶54的接觸壓力改變。由此,能夠根據(jù)紗線Y的張力等控制由帶44、54輸送紗線Y的力以及給紗線Y付與捻的力。此時,帶54的張力越大,帶44與帶54的接觸壓力越大,由帶44、54輸送紗線的力以及給紗線付與捻的力變大。
[0078]其中,也可以考慮與本發(fā)明不同,取代移動轉(zhuǎn)軸73(帶延長用帶輪53的中心軸53a)而通過移動轉(zhuǎn)軸71(主動帶輪51的中心軸51a)或轉(zhuǎn)軸72(從動帶輪52的中心軸52a)使帶54的張力變化。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當移動轉(zhuǎn)軸71或72時,存在帶54的與帶44的接觸部分產(chǎn)生傾斜,帶44與帶54的緊貼性下降的擔憂。
[0079]更詳細說明為,帶式假捻裝置24中,通過在用帶44和帶54夾著紗線Y的狀態(tài)下使帶44、54行走,給紗線Y施加力,將紗線Y輸送到紗道的下游側(cè),并且給紗線Y付與捻。此時,為了使付與紗線Y的力穩(wěn)定,有帶44、54彼此接觸的部分彼此充分緊貼的必要。但是,如果與本發(fā)明不同,使轉(zhuǎn)軸71或72移動的話,則存在被移動的軸傾斜,帶54的與帶44的接觸部分產(chǎn)生傾斜的擔憂。并且,如果帶54上產(chǎn)生這樣的傾斜,則存在帶44與帶54的緊貼性下降的擔憂。
[0080]相對于此,本實施形態(tài)中由于通過移動轉(zhuǎn)軸73(帶延長用帶輪53)調(diào)整帶54的張力,因此即使調(diào)整帶54的張力也能維持轉(zhuǎn)軸71(主動帶輪51)與轉(zhuǎn)軸72(從動帶輪52)的位置關(guān)系。因此,調(diào)整了帶54的張力時,帶54的與帶44的接觸部分不會傾斜。
[0081 ]并且,本實施形態(tài)中為了使帶54的與帶44的接觸部分不產(chǎn)生傾斜,對于轉(zhuǎn)軸71、72有精度良好地維持軸向彼此平行的狀態(tài)的必要。相對于此,轉(zhuǎn)軸73即使相對于轉(zhuǎn)軸71、72稍微傾斜等,帶54的與帶44的接觸部分也不會傾斜。因此,用來支承轉(zhuǎn)軸73的結(jié)構(gòu)、用來移動轉(zhuǎn)軸73的結(jié)構(gòu)也不怎么要求高的精度,能夠采用簡單的結(jié)構(gòu)。
[0082]接著說明對本實施形態(tài)施加了種種變更的變形例。
[0083]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主動帶輪41和從動帶輪42為具有相同直徑Dl的部件,主動帶輪51和從動帶輪52為具有相同直徑Dl的部件,但并不局限于此。
[0084]變形例I中如圖7(a)所示,在固定帶單元31中主動帶輪41的直徑為與帶延長用帶輪43的直徑相同的D2。同樣,如圖7(b)所示,在可動帶單元32中,主動帶輪51的直徑為與帶延長用帶輪53的直徑相同的D2。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帶44在從動帶輪42上彎曲,因此緊貼在從動帶輪42上。并且,由于帶54在從動帶輪52上彎曲,因此緊貼在從動帶輪52上。由此,當使主動帶輪41、51旋轉(zhuǎn),使帶44、54行走時,能夠使從動帶輪42、52確實地跟著旋轉(zhuǎn)。并且,在變形例I的情況下,由于主動帶輪41和帶延長用帶輪43的直徑為相同的D2,因此在固定帶單元31中主動帶輪41和帶延長用帶輪43能夠共用零部件。同樣,由于主動帶輪51和帶延長用帶輪53的直徑為相同的D2,因此在可動帶單元32中主動帶輪51和帶延長用帶輪53能夠共用零部件。
[0085]并且,變形例I中主動帶輪41、51的直徑為與帶延長用帶輪43、53的直徑相同的D2,但并不局限于此。主動帶輪41、51的直徑也可以比從動帶輪42、52的直徑Dl小,并且與帶延長用帶輪43、53的直徑D2不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帶44、54通過在從動帶輪42、52上彎曲,緊貼在從動帶輪42、52上。
[0086]并且,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帶延長用帶輪43的直徑為比帶輪41、42的直徑Dl小的D2,帶延長用帶輪53的直徑為比帶輪51、52的直徑Dl小的D2,但并不局限于此。
[0087]變形例2中如圖8(a)所示,在固定帶單元31中主動帶輪41的直徑為比從動帶輪42的直徑Dl小的D2。并且,帶延長用帶輪43的直徑為與從動帶輪42的直徑相同的Dl。同樣,如圖8(b)所示,在可動帶單元32中,主動帶輪51的直徑為比從動帶輪52的直徑Dl小的D2。并且,帶延長用帶輪53的直徑為與從動帶輪52的直徑相同的D1。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帶44在從動帶輪42上彎曲,因此緊貼在從動帶輪42上。并且,由于帶54在從動帶輪52上彎曲,因此緊貼在從動帶輪52上。由此,當使主動帶輪41、51旋轉(zhuǎn),使帶44、54行走時,能夠使從動帶輪42、52確實地跟著旋轉(zhuǎn)。并且,在變形例2的情況下,由于從動帶輪42和帶延長用帶輪43的直徑為相同的Dl,因此在固定帶單元31中從動帶輪42和帶延長用帶輪43能夠共用零部件。同樣,由于從動帶輪52和帶延長用帶輪53的直徑為相同的Dl,因此在可動帶單元32中從動帶輪52和帶延長用帶輪53能夠共用零部件。
[0088]并且,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變形例1、2中,固定帶單元31中主動帶輪41和帶延長用帶輪43中的一個帶輪的直徑在從動帶輪42的直徑Dl以下,另一個帶輪的直徑比從動帶輪42的直徑Dl小。并且,在可動帶單元32中,主動帶輪51和帶延長用帶輪53中的、一個帶輪的直徑在從動帶輪52的直徑Dl以下,另一個帶輪的直徑比從動帶輪52的直徑Dl小。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帶44、54在從動帶輪42、52上彎曲的范圍,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主動帶輪41、51的直徑也可以比從動帶輪42、52的直徑Dl大。
[0089]并且,雖然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變形例I中,帶44、54分別在2個地方被從動帶輪42、52彎曲,但并不局限于此。變形例3中如圖9(a)所示在固定帶單元31中,帶輪41?43的直徑全部為相同的Dl。并且,從動帶輪42的中心軸42a配置在相對于連接主動帶輪41的中心軸41a和帶延長用帶輪43的中心軸43a的直線L3而偏向可動帶單元32—側(cè)。并且,如圖9(b)所示,在可動帶單元32中,帶輪51?53的直徑全部為相同的Dl。并且,從動帶輪52的中心軸52a配置在相對于連接主動帶輪51的中心軸51a和帶延長用帶輪53的中心軸53a的直線L4而偏向固定帶單元31—側(cè)。
[0090]這種情況下,帶44僅在可動帶單元32—側(cè)通過被從動帶輪42彎曲而緊貼在從動帶輪42上。并且,帶54僅在固定帶單元31—側(cè)通過被從動帶輪52彎曲而緊貼在從動帶輪52上。因此,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當帶44、54行走時,從動帶輪42、52確實地跟著旋轉(zhuǎn)。并且,在這種情況下,帶44與帶54的主動帶輪51與被從動帶輪52彎曲的部分之間的部分接觸。并且,帶54與帶44的主動帶輪41與被從動帶輪42彎曲的部分之間的部分接觸。
[0091]并且,變形例3中帶輪41?43和帶輪51?53的直徑全部為Dl,但并不局限于此。
[0092]例如,變形例4中如圖10(a)、(b)所示,與上述實施形態(tài)一樣,帶輪43的直徑D2比帶輪41、42的直徑DI小,帶輪53的直徑D2比帶輪51、52的直徑DI小。并且,變形例5中如圖11(a)、(b)所示,與變形例I一樣,帶輪41、43的直徑D2比帶輪42的直徑Dl小,帶輪51、53的直徑D2比帶輪52的直徑Dl小。并且,變形例4、5中與變形例3—樣,從動帶輪42的中心軸42a配置在相對于連接主動帶輪41的中心軸41a和帶延長用帶輪43的中心軸43a的直線L3而偏向可動帶單元32—側(cè)。并且,從動帶輪52的中心軸52a配置在相對于連接主動帶輪51的中心軸51a與帶延長用帶輪53的中心軸53a的直線L4而偏向固定帶單元31—側(cè)。
[0093]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變形例I中,使中心軸41a?43a位于同一直線LI上地配置帶輪41?43,利用帶輪41?43的直徑差(Dl與D2之差)使帶44在從動帶輪42上彎曲。同樣,使中心軸51a?53a位于同一直線L2上地配置帶輪51?53,利用帶輪51?53的直徑差(Dl與D2之差)使帶54在從動帶輪52上彎曲。這種情況下,如果帶輪41?43之間的直徑差小,則存在帶44在從動帶輪42上不能充分彎曲的擔憂。同樣,如果帶輪51?53之間的直徑差小,存在帶54在從動帶輪52上不能充分彎曲的擔憂。
[0094]相對于此,變形例4、5中如上所述使從動帶輪42的中心軸42a偏離連接主動帶輪41的中心軸41a與帶延長用帶輪43的中心軸43a的直線L3地配置。并且,使從動帶輪52的中心軸52a偏離連接主動帶輪51的中心軸51a與帶延長用帶輪53的中心軸53a的直線L4地配置。因此,變形例4、5中利用帶輪41?43的直徑差和中心軸42a相對于直線L3的偏離這兩者使帶44在從動帶輪42上彎曲。同樣,變形例4、5中利用帶輪51?53的直徑差和中心軸52a相對于直線L4的偏離這兩者使帶54在從動帶輪52上彎曲。由此,能夠使帶44、54確實地在從動帶輪42、52上彎曲。
[0095]另外,變形例4、5中帶44在可動帶單元32—側(cè)及與之相反的一側(cè)這兩側(cè)與從動帶輪42接觸,但并不局限于此。帶44也可以僅在可動帶單元32—側(cè)與從動帶輪42接觸。并且,變形例4、5中帶54在固定帶單元31—側(cè)及與之相反的一側(cè)這兩側(cè)與從動帶輪52接觸,但并不局限于此。帶54也可以僅在固定帶單元31—側(cè)與從動帶輪52接觸。
[0096]并且,只要在帶44在可動帶單元32—側(cè)在從動帶輪42上彎曲的范圍內(nèi),帶輪41?43的直徑的大小關(guān)系也可以是變形例3?5以外的關(guān)系。同樣,只要在帶54在固定帶單元31一側(cè)在從動帶輪52上彎曲的范圍內(nèi),帶輪51?53的直徑的大小關(guān)系也可以是變形例3?5以外的關(guān)系。
[0097]并且,雖然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不管帶44與帶54接觸與否,帶44、54都被從動帶輪42、52彎曲,但并不局限于此。
[0098]變形例6中如圖12(a)所示,在固定帶單元31中帶輪41?43的直徑全部為相同的Dl,帶輪41?43的中心軸41a?43a位于同一直線LI上。同樣,如圖12(b)所示,在可動帶單元32中帶輪51?53的直徑全部為相同的Dl,帶輪51?53的中心軸51a?53a位于同一直線L2上。
[0099]這種情況下,在帶44與帶54不接觸的狀態(tài)下,帶44、54在從動帶輪42、52上不彎曲。因此,帶44、54不與從動帶輪42、52密接。因此,在使帶44、54行走時,存在從動帶輪42、52不跟著旋轉(zhuǎn)的擔憂。
[0100]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使帶44與帶54接觸的狀態(tài)下帶44、54的接觸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話,則帶44、54在從動帶輪42、52上彎曲,緊貼在從動帶輪42、52上。因此,當使帶44、54行走時,從動帶輪42、52跟著旋轉(zhuǎn)。
[0101 ] 并且,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帶式假捻裝置24通過可動帶單元32相對于固定帶單元31沿與帶44、54外周面的相互相對的部分正交的方向移動,使帶54能夠在與帶44接觸的位置與離開帶44的位置之間移動,但并不局限于此。變形例7中,可動帶單元32能夠像圖13中箭頭G所示那樣以主動帶輪51的中心軸51a為中心,在帶54與帶44接觸的位置(圖13中實線表示的位置)與帶54離開帶44的位置(圖13中點劃線表示的位置)之間擺動。另外,由于用來使可動帶單元32擺動的機構(gòu)例如與以往相同(參照例如日本特開平10-8335號公報),因此這里省略詳細的說明。
[0?02]但是,變形例7中與上述實施形態(tài)的情況相比,在帶44與帶54的接觸壓力上產(chǎn)生帶44的寬度方向的不一致。具體為,在帶44的寬度方向上越靠近中心軸51a的部分,帶44與帶54的接觸壓力越大。
[0103]并且,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2個帶單元31、32的帶44與帶54相互不接觸的狀態(tài)下,從動帶輪42、52引起的帶44、54的彎曲角度Θ為0.5度以上,但并不局限于此。從動帶輪42、52引起的帶44、54的彎曲角度0也可以不足0.5度。
[0104]并且,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端面盤45設(shè)置在固定帶單元31的主動帶輪41上,但端面盤45也可以設(shè)置在可動帶單元32的主動帶輪51上。
[0?05]并且,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固定帶單元31的主動帶輪41和從動帶輪42為相同直徑的帶輪,但主動帶輪41的直徑和從動帶輪42的直徑并不局限于完全相同。主動帶輪41的直徑和從動帶輪42的直徑可以有這些帶輪的直徑實質(zhì)上可以看作是相同直徑的程度的少量的差(例如帶輪41、42的某個直徑的I %以下的差)。并且,對于上述實施形態(tài)的可動帶單元32的主動帶輪51和從動帶輪52、上述變形例中構(gòu)成各帶單元的相同直徑的帶輪也同樣。
[0106]并且,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在固定帶單元31中轉(zhuǎn)軸61?63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在可動帶單元32中轉(zhuǎn)軸71、72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并且轉(zhuǎn)軸73能夠相對于轉(zhuǎn)軸71、72沿與直線L2平行的方向移動,但并不局限于此。
[0107]例如,在可動帶單元32中,也可以使轉(zhuǎn)軸73能夠相對于轉(zhuǎn)軸71、72沿相對于連接中心軸51a和中心軸52a的直線而傾斜的方向移動。并且,也不局限于使轉(zhuǎn)軸73直線移動。例如,既可以使轉(zhuǎn)軸73以預定的擺動軸為中心擺動地移動轉(zhuǎn)軸73,也可以使轉(zhuǎn)軸73相對于轉(zhuǎn)軸71、72傾斜地移動轉(zhuǎn)軸73。
[0108]并且,也可以采用除了在可動帶單元32中轉(zhuǎn)軸73能夠相對于轉(zhuǎn)軸71、72移動外,在固定帶單元31中轉(zhuǎn)軸63也能夠相對于轉(zhuǎn)軸62、63移動的結(jié)構(gòu)。
[0109]或者,也可以與上述實施形態(tài)相反,在固定帶單元31中轉(zhuǎn)軸61、62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并且轉(zhuǎn)軸63能夠相對于轉(zhuǎn)軸61、62移動,在可動帶單元32中轉(zhuǎn)軸71?73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
[0110]而且,也可以在固定帶單元31中轉(zhuǎn)軸61?63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同時在可動帶單元32中轉(zhuǎn)軸71?73相互的位置關(guān)系固定。這種情況下,在例如用帶式假捻裝置24給紗線Y付與捻之際,通過使可動帶單元32沿與帶44和帶54接觸的面正交的方向移動,來調(diào)整帶44和帶54的接觸壓力。由此,能夠控制輸送紗線Y的力、給紗線Y付與捻的力。
[0111]并且,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也可以除了移動轉(zhuǎn)軸73調(diào)整帶54的張力外,還通過移動可動帶單元32控制輸送紗線Y的力、給紗線Y付與捻的力。這種情況下,與僅通過移動可動帶單元32控制輸送紗線Y的力、給紗線Y付與捻的力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小可動帶單元32的移動量。
【主權(quán)項】
1.一種帶式假捻裝置,具備分別具有環(huán)形的帶以及張掛所述帶的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的2個帶單元, 2個所述帶單元的所述帶彼此在所述主動帶輪與所述從動帶輪之間部分的中央部交叉地配置, 在將紗線夾在2個所述帶單元的所述帶彼此交叉的部分的狀態(tài)下,通過使所述帶行走而對紗線實施假捻加工;所述帶式假捻裝置特征在于, 所述2個帶單元中的一個帶單元還具有退捻點固定部件,該退捻點固定部件通過設(shè)置在所述主動帶輪上而與所述主動帶輪一起旋轉(zhuǎn),通過與紗線的比被所述帶夾著的部分靠紗道的下游側(cè)的部分接觸來抑制紗線的退捻、從而固定退捻開始點, 所述2個帶單元還分別具有帶延長用帶輪,該帶延長用帶輪配置在所述從動帶輪的與所述主動帶輪相反的一側(cè)、張掛所述帶。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帶式假捻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2個帶單元的所述帶彼此接觸的狀態(tài)和使所述2個帶單元的所述帶彼此不接觸的狀態(tài)中的任何狀態(tài)下,所述從動帶輪使所述帶彎曲, 2個所述帶單元的所述帶彼此在所述主動帶輪與被所述從動帶輪彎曲的部分之間的部分的中央部交叉。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帶式假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個帶單元的所述帶彼此不接觸狀態(tài)下的、所述從動帶輪引起的所述帶的彎曲角度在0.5度以上。4.如權(quán)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帶式假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帶輪的直徑與所述從動帶輪的直徑相同或者比所述從動帶輪的直徑小, 所述帶延長用帶輪的直徑比所述從動帶輪的直徑小。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帶式假捻裝置,其特征在于,從與所述主動帶輪、所述從動帶輪和所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方向看,所述從動帶輪的軸從連接所述主動帶輪的軸和所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的直線起偏向2個所述帶單元的所述帶彼此交叉的一側(cè)地配置。6.如權(quán)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帶式假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帶輪的直徑、所述從動帶輪的直徑和所述帶延長用帶輪的直徑相同, 從與所述主動帶輪、所述從動帶輪和所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方向看,所述從動帶輪的軸偏離連接所述主動帶輪的軸和所述延長用帶輪的軸的直線地配置。7.如權(quán)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帶式假捻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2個帶單元中的至少一個帶單元中, 所述主動帶輪的軸和所述從動帶輪的軸互相固定, 所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能夠相對于所述主動帶輪的軸和所述從動帶輪的軸移動地構(gòu)成, 還具備使所述帶延長用帶輪的軸相對于所述主動帶輪的軸和所述從動帶輪的軸移動的移動裝置。
【文檔編號】D02G1/04GK105908299SQ201610090205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8日
【發(fā)明人】山本真人, 橋本欣三, 出水良光, 山野茂信, 堀本尭幸
【申請人】日本Tmt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