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記錄設備和圖像記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利用多個光調制元件在記錄介質上記錄圖像的圖像記錄設備和圖像記錄方法。
背景技術:
衍射光柵式光調制元件已經(jīng)得到發(fā)展,這種光調制元件通過使用半導體器件制造技術在襯底上交替地形成固定帶(fixed ribbon)和移動帶(movingribbon),以及通過使移動帶相對于固定帶下降,能夠改變光柵深度。這種衍射光柵推薦用于諸如CTP(計算機直接制版)的技術中的圖像記錄設備作為光交換元件,因為通過改變如上所述的衍射光柵上的溝槽深度能夠改變正常反射光和衍射光的強度。
例如,用光照射在圖像記錄設備中設置的多個衍射光柵式光調制元件,然后,在固定帶和移動帶位于距離基表面相同高度狀態(tài)下將來自光調制元件的反射光(零級光)導向記錄介質,而在移動帶下降的狀態(tài)下遮擋來自光調制元件的非零級光(主要是一級光),以完成在記錄介質上記錄的圖像。
日本特開No.2004-4525(專利文獻1)公開了在這種圖像記錄設備中校正在光調制元件的ON和OFF狀態(tài)之間轉換的定時的技術,用以校正在從OFF狀態(tài)到ON狀態(tài)的轉換和從ON狀態(tài)到OFF狀態(tài)的轉換之間的不對稱、每一感光性材料特性中的差異、以及由于在光調制元件的照射區(qū)域的掃描方向上長度或位置差異所引起的寫區(qū)域的位置偏移。
日本特開No.2001-150730(專利文獻2)公開了使用機械快門在瞬態(tài)響應時段強行中斷來自液晶快門的光的技術,用以消除液晶快門對曝光不均勻的影響、以及圖像形成設備中液晶快門的瞬態(tài)響應的差異。
在衍射光柵式光調制元件中,因為來自光源的光的不均勻以及在光調制元件之間存在特性差異,所以即使所有光調制元件處于ON狀態(tài),來自光調制元件的光的量也略微改變。由于這種改變導致在對精細圖案的圖像進行寫操作時會引起斑紋(striped moire),所以重點在于通過控制在ON狀態(tài)下移動帶的高度來校正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的光的量。
然而,在光調制元件中處于ON狀態(tài)的移動帶的高度不同的情況下,由于在ON和OFF狀態(tài)之間移動帶的移動量不均勻,所以從將指示ON的信號輸入到光調制元件的驅動元件到所述光調制元件實際進入ON狀態(tài)的時間(以下,稱為“上升時間”)以及從將指示OFF的信號輸入到光調制元件的驅動元件到所述光調制元件實際進入OFF狀態(tài)的時間(以下,稱為“下降時間”)與在另一光調制元件中的所述時間不同。
在專利文獻1中,沒有考慮到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的不均勻,即在針對指示驅動的信號的光調制元件移動中的暫時不均勻。從而,當對具有在副掃描方向延伸的恒定寬度的線進行寫操作時,線寬度略微改變。盡管參考文獻2公開了使用機械快門在液晶快門中處于上升的瞬態(tài)響應中消除不均勻的影響的技術,但是由于光被機械性地遮擋,所以設備的機制變得復雜,并阻礙了寫操作的加速。另外,專利文獻2雖然也公開了控制在下降時定時以使得曝光量均勻的技術,然而并沒有考慮到在下降時在瞬態(tài)響應的不均勻。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提出一種通過光照射而將圖像記錄在記錄介質上的圖像記錄設備,并且在對光調制元件指示進行預定時段的寫操作時,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掃描方向上按恒定距離執(zhí)行寫操作,即,在與掃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寫入具有恒定寬度的線。另外,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當對每一光調制元件指示進行預定時段的寫操作時,即使記錄介質的感光水平未知,也能夠在掃描方向上按恒定距離進行寫操作。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圖像記錄設備包括空間光調制器,其具有在預定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光調制元件;保持部,其用于保持記錄介質,在所述記錄介質上利用來自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的信號光記錄圖像;移動機構,其用于在主掃描方向上以恒定速度相對于所述空間光調制器移動所述保持部,以及在副掃描方向上相對于所述空間光調制器移動所述保持部,其中所述主掃描方向與來自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的光的照射位置的排列方向交叉,所述副掃描方向與所述主掃描方向交叉;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空間光調制器和所述移動機構,以在記錄介質上執(zhí)行圖像記錄;光檢測器,其檢測來自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的每一元件的光;和偏移時間確定部,其用于在指示開始輸出信號光的輸出開始信號或指示停止輸出信號光的輸出停止信號被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驅動元件之后,基于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確定在輸入了輸出開始信號或者輸出停止信號之后的所述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所述驅動元件包括偏移部分,所述偏移部分用于在圖像記錄中當輸出開始信號或輸出停止信號被輸入到所述驅動元件時,根據(jù)所述偏移時間偏移所述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和當指示進行預定時段的寫操作時,通過由所述偏移部分來偏移所述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使得由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在記錄介質上實際執(zhí)行的寫操作在所述主掃描方向上的距離恒定。
通過設置所述偏移部分,當指示進行預定時段的寫操作時,能夠在不使設備復雜化的情況下使得由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在記錄介質上實際執(zhí)行的寫操作在主掃描方向上的距離恒定,并實現(xiàn)正確的圖像記錄。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偏移時間確定部包括產生基準電壓的電路;比較器,其用于將來自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與所述基準電壓比較;時鐘產生電路,其用于產生取樣時鐘;和計數(shù)器,用于對所述取樣時鐘計數(shù),以獲得從將輸出開始信號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所述驅動元件時到所述比較器檢測出來自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超過所述基準電壓時的上升時間、以及從將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所述驅動元件時到所述比較器檢測出來自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低于所述基準電壓時的下降時間,和基于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確定所述每一元件的偏移時間。
在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已知的情況下,所述上升時間等于從將輸出開始信號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所述驅動元件時到記錄介質的感光操作開始時的時間,所述下降時間等于從將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所述驅動元件時到所述記錄介質的感光操作停止時的時間。在所述偏移時間確定部中,將所述每一元件的所述偏移時間確定為用于補償在預定值與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的差值之間的差值的時間。這樣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偏移時間。
在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未知的情況下,所述偏移時間確定部獲得多個臨時偏移時間,所述多個臨時偏移時間用于以多個校正比補償在預定值與所述每一元件的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的差值之間的差值,當將所述多個臨時偏移時間順序應用于所述每一元件時,由所述控制部和所述偏移部分將在所述副掃描方向延伸的線寫到所述記錄介質上。通過指定多條線中的優(yōu)選線,可以從所述多個校正比中選擇與所述優(yōu)選線對應的校正比并將其輸入到所述偏移時間確定部,并基于所述校正比確定每一元件的偏移時間。這使得能夠相對容易地確定偏移時間。
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應用于包括空間光調制器的圖像記錄設備,該空間光調制器具有這樣的元件,在每一元件中,當信號光強度改變時,所述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改變,并且作為這種元件,其可用作衍射光柵式的光調制元件,其中條狀的固定反射表面和條狀的移動反射表面交替排列。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光照射而將圖像記錄在記錄介質上的圖像記錄方法。
根據(jù)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方案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為清楚。
圖1示出根據(jù)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圖像記錄設備的結構示圖;圖2是示出光學頭的內部結構的示意圖;圖3是排列的光調制元件的放大示圖;圖4A和4B是光調制元件的截面圖;圖5示出驅動光調制元件的結構示圖;圖6是示出裝置驅動電路以及信號處理部和空間光調制器的結構框圖;圖7是示出圖像記錄設備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圖;圖8示出檢測部的結構框圖;圖9是示出光量的測量的操作示圖;圖10是示出光傳感器的輸出分布的示圖;圖11是示出光量測量的結果的圖表;圖12是示出控制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的光量的狀態(tài)的示圖;圖13是示出當寫入垂直線條圖時的空間光調制器的示圖;圖14是示出垂直間隔線條圖的示意圖;圖15是示出水平間隔線條圖的示意圖;
圖16是示出用于確定偏移時間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圖;圖17是示出光傳感器輸出和比較器輸出的示圖;圖18是示出來自比較器的噪聲的示圖;圖19是示出光調制元件的響應時間的獲得以及并排的水平線條圖的寫操作的示圖;圖20是示出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的示圖;圖21是示出目標上升時間和目標下降時間的圖表;圖22是示出在傳感器輸出和臨時基準電壓之間的關系的圖表;圖23是示出試驗性寫操作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圖;圖24是示出在臨時偏移時間和響應時間之間的關系的圖表;圖25是示出試驗性寫操作的結果的示圖;圖26是示出用于獲得偏移時間的另一操作的圖表;圖27是示出根據(jù)第二優(yōu)選實施例的圖像記錄設備的結構的立體圖;圖28是示出圖像記錄設備的主要組成元件的示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圖像記錄設備1的結構示圖。圖像記錄設備1具有光學頭10,其發(fā)射用以記錄圖像的光;和保持鼓(holdingdrum)70,其是用于在其外表面上保持記錄介質9的保持部。通過來自光學頭10的光的照射(曝光)進行寫入操作,從而將圖像記錄在記錄介質9上。作為記錄介質9,例如,可以使用印刷板、用于形成印刷板的膜等??梢詫⒂糜跓o板印刷(plateless printing)的感光鼓用作保持鼓70,并且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理解的是記錄介質9對應于感光鼓的表面,并且保持鼓70將記錄介質9保持為一體。
保持鼓70通過馬達81圍繞該保持鼓70的圓柱表面的中心軸旋轉,從而光學頭10在主掃描方向(與隨后討論的來自多個光調制元件的光的照射位置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以恒定速度相對于記錄介質9移動。光學頭10可以通過馬達82和滾珠螺桿83在副掃描方向(垂直于主掃描方向)平行于保持鼓70的旋轉軸移動。由編碼器84檢測光學頭10的位置。換句話說,包括馬達81、馬達82以及滾珠螺桿83的移動機構在主掃描方向以恒定速度相對于具有空間光調制器的光學頭10移動保持鼓70的外表面和記錄介質9,以及在與主掃描方向交叉的副掃描方向相對于光學頭10移動保持鼓70的外表面和記錄介質9。馬達81和82以及編碼器84與總體控制部21連接,所述總體控制部21控制馬達81和82,并控制來自光學頭10中的空間光調制器的信號光的發(fā)射,以通過光在保持鼓70上的記錄介質9上記錄圖像。
在信號產生部23中預先準備在記錄介質9上待記錄的圖像數(shù)據(jù),信號處理部22基于來自總體控制部21的控制信號,與信號產生部23同步接收圖像信號。信號處理部22將接收到的圖像信號轉換成用于光學頭10的信號,隨后發(fā)送所述信號。
在保持鼓70這側設置檢測部71,檢測部71用于檢測來自光學頭10中的空間光調制器的每一光調制元件的光,可以由馬達82和滾珠螺桿83傳送光學頭10,直到光學頭10通過檢測部71。將來自檢測部71的輸出輸入到計算部24。所述計算部24使用諸如CPU的電路執(zhí)行計算,其通過計算來自檢測部71的輸出產生用于控制光學頭10的數(shù)據(jù)。計算部24具有用于存儲來自檢測部71的信息的存儲器243和CPU,所述存儲器等執(zhí)行隨后討論的如校正光量確定部241和偏移(shift)時間確定部242所示的功能。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輸入部25連接到計算部24。
圖2是示出光學頭10的內部結構的示意圖。在光學頭10中設置有光源11,其為條形半導體激光器,并具有排成一列的多個發(fā)光點;以及空間光調制器12,具有排成一列的多個衍射光柵式光調制元件。來自光源11的光通過透鏡131(實際上由聚光透鏡、柱面鏡等構成)和棱鏡132導向空間光調制器12。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光源11的光是線性光(具有光通量的線性部分的光),并照射到線性排列的多個光調制元件上。
基于來自裝置驅動電路120的信號分別控制在空間光調制器12中的每一光調制元件,并且每一光調制元件可在發(fā)射零級光束的狀態(tài)(正常反射光束)與發(fā)射非零級衍射光束(主要為一級衍射光束((+1)級衍射光束和(-1)級衍射光束))的狀態(tài)之間改變。光調制元件發(fā)射的零級光束返回到棱鏡132,并將一級衍射光束導向與棱鏡132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一級衍射光束被未示出的光遮擋部所遮擋,以防止形成漫射光。
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的零級光由棱鏡132反射,并通過變焦透鏡133導向光學頭10外部的記錄介質9,從而在記錄介質9上形成光調制元件的多個像點,所述多個像點在副掃描方向排列。換句話說,在光調制元件121中,發(fā)射零級光束的狀態(tài)為ON狀態(tài),發(fā)射一級衍射光束的狀態(tài)為OFF狀態(tài)??赏ㄟ^變焦透鏡驅動馬達134來改變變焦透鏡133的放大倍率,從而改變待記錄的圖像的分辨率。
圖3是排列的光調制元件121的放大圖。通過使用半導體器件制造技術來制造光調制元件121,并且每一光調制元件121是其光柵深度被改變的衍射光柵。在每一光調制元件121中,多個移動帶121a和多個固定帶121b平行交替排列,并且移動帶121a可相對于其后的基表面垂直移動,而固定帶121b相對于該基表面固定。作為衍射光柵式光調制元件,例如GLV(光柵光閥)(California,Sunnyvale,Sillicon Light Machine公司的注冊商標)是公知的。
圖4A和4B均是示出光調制元件121在垂直于移動帶121a和固定帶121b的平面上的橫截面的示圖。如圖4A所示,當移動帶121a和固定帶121b處于距基表面121c相同高度時(換句話說,移動帶121a沒有下降),光調制單元121的表面變得平整,并且將入射光束L1的反射光束作為零級光束L2導出。另一方面,如圖4B所示,當移動帶121a相對于固定帶121b朝向基表面121c下降時,移動帶121a用作衍射光柵的溝槽的底表面,并且將一級衍射光束L3(進一步地,更高級的衍射光束)從光調制單元121導出,而零級光束L2消失。因此,每一光調制元件121使用衍射光柵執(zhí)行光調制。
圖5是驅動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結構的示圖,示出用于驅動裝置驅動電路120的運行的元件(以下,稱為“驅動元件120a”)。驅動元件120a具有寄存器441a、時鐘選擇部442a、D/A轉換器442b以及用于將來自D/A轉換器442b的輸出轉換為光調制元件121的實際驅動電壓的電路。將表示實際驅動電壓隨時間逐漸改變并最終到達的目標電壓的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以下稱為“目標驅動電壓”)和用于控制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的時鐘選擇數(shù)據(jù)303輸入到寄存器441a,并且將控制時鐘群304輸入到時鐘選擇部442a。所述控制時鐘群304是按非常短的時間順序偏移的控制時鐘集合。并且還將指示最早時間點的基準控制時鐘304a輸入到寄存器441a。
響應于基準控制時鐘304a(其被預先輸入),將臨時存儲在寄存器441a中的時鐘選擇數(shù)據(jù)303輸入到時鐘選擇部442a,從而選擇控制時鐘群304中的一個控制時鐘。將選擇的控制時鐘作為更新時鐘302輸出到D/A轉換器442b。
將所述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從寄存器441a輸入到D/A轉換器442b,并且當將更新時鐘302輸入到D/A轉換器442b時,輸出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的模擬信號。每一更新時鐘302的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對應于驅動光調制元件121的一種操作的目標驅動電壓,并且將來自D/A轉換器442b的輸出輸入到電流源32,并進一步轉換成其中的電流。電流源32的一端通過電阻33與高電位Vcc一側連接,另一端接地。
電流源32的兩端還分別通過連接墊34與光調制元件121的移動帶121a和基表面121c連接。從而,當將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通過D/A轉換器442b和電流源32轉換成電流時,通過使用電阻33的壓降來將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進一步轉換成連接墊34之間的實際驅動電壓。因此,驅動元件120a可基于時鐘選擇數(shù)據(jù)303控制(偏移)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
例如,當將8個控制時鐘(從最早的控制時鐘開始依次稱為“時鐘0”,“時鐘1”,…,“時鐘7”)輸入到如圖5所示的時鐘選擇部442a時,將時鐘4用作原始切換定時,當期望將切換定時提前時,按時鐘3、時鐘2、時鐘1和時鐘0的順序來使用時鐘。當期望將切換定時延遲時,按時鐘5、時鐘6和時鐘7的順序來使用時鐘。
這里,由于產生基準控制時鐘304a作為用作切換光調制元件121的基準的時鐘,所以在將指示ON狀態(tài)的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輸入到寄存器441a的狀態(tài)下將基準控制時鐘304a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的操作相當于將指示光調制元件121開始輸出信號光的輸出開始信號輸入到與光調制元件121連接的驅動元件120a的操作,以及在將指示OFF狀態(tài)的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輸入到寄存器441a的狀態(tài)下將基準控制時鐘304a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的操作相當于將指示光調制元件121停止輸出信號光的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的操作。然后,時鐘選擇部442a根據(jù)預先獲得的偏移時間選擇一個控制時鐘,并且偏移當在圖像記錄過程中將輸出開始信號或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時的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簡而言之,時鐘選擇部442a實質上是用于偏移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的偏移部分。
在以上操作中,實際上,對于控制時鐘的選擇可適當執(zhí)行延遲處理,然而為了容易理解而簡化了其說明。由于在連接墊34之間存在寄生電容,所以在連接墊34之間的實際驅動電壓隨著在連接墊34之間限定的恒定時間而改變,并且逐漸向目標驅動電壓移動。
圖6是示出裝置驅動電路120(見圖2)以及信號處理部22(見圖2)和空間光調制器12的結構框圖。在信號處理部22中,存儲有驅動電壓表221,表示在ON狀態(tài)下指示給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驅動元件120a的目標驅動電壓;上升偏移時間表222,表示當每一光調制元件121從OFF狀態(tài)改變?yōu)镺N狀態(tài)時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以及下降偏移時間表223,表示當每一光調制元件121從ON狀態(tài)改變?yōu)镺FF狀態(tài)時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這些表根據(jù)隨后討論的方法由圖1的校正光量確定部241和偏移時間確定部242預先產生,并存儲在存儲器243中,并且這些表可從存儲器243讀取,從而可以在信號處理部22中準備。
裝置驅動電路120具有驅動電壓/控制時鐘偏移寄存器441,其順序存儲從信號處理部22和驅動單元442輸出的數(shù)據(jù)。驅動電壓/控制時鐘偏移寄存器441是在圖5中所示的寄存器441a的陣列,驅動單元442是時鐘選擇部442a和D/A轉換器442b的陣列。
將表示圖像的圖像信號511作為指示每一光調制元件121執(zhí)行寫操作或者不執(zhí)行寫操作的二進制信號從信號產生部23(見圖1)順序輸入到信號處理部22。基于圖像信號511和驅動電壓表221產生應用于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驅動元件120a的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并行于此操作,基于圖像信號511和上升偏移時間表222或者下降偏移時間表223順序產生時鐘選擇數(shù)據(jù)303。另外,根據(jù)如圖5中所示的從外部輸入的時鐘,在信號處理部22中產生控制時鐘群304,并且將所述控制時鐘群304輸入到驅動單元442。
將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和時鐘選擇數(shù)據(jù)303與預定時鐘信號同步地順序存儲到驅動電壓/控制時鐘偏移寄存器441中。在此之前的操作是串行處理,但是當將與光調制元件121同樣多的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和時鐘選擇數(shù)據(jù)303存儲到驅動電壓/控制時鐘偏移寄存器441中時,響應于基準控制時鐘304a將這些數(shù)據(jù)發(fā)送到驅動單元442,如參照圖5所討論的,然后根據(jù)時鐘選擇數(shù)據(jù)303從控制時鐘群304中選擇控制時鐘,并且在所選擇的控制時鐘(更新時鐘302)的定時中將與驅動電壓數(shù)據(jù)301一致的實際驅動電壓施加到每一光調制元件121。
利用這種操作,所述光調制元件121的上升定時(從OFF狀態(tài)到ON狀態(tài)的切換定時)從原始切換定時(上述的時鐘4的定時)偏移了上升偏移時間(其與上述光調制元件121相關),而下降定時(從ON狀態(tài)到OFF狀態(tài)的切換定時)也偏移了下降偏移時間。在光調制元件121從ON狀態(tài)改變?yōu)镺N狀態(tài)以及從OFF狀態(tài)改變?yōu)镺FF狀態(tài)的情況下(即,在切換定時不執(zhí)行切換),由于所述操作不會被任何選擇的控制時鐘影響,所以在信號處理部22中檢測不到在光調制元件121的上升和下降之間的區(qū)別。因此,當圖像信號511指示ON狀態(tài)時,從上升偏移時間表222簡單地選擇偏移時間,當圖像信號511指示OFF狀態(tài)時,從下降偏移時間表223簡單地選擇偏移時間。
圖7是示出圖像記錄設備1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圖。當在圖像記錄設備中的記錄介質9上記錄圖像,即執(zhí)行寫操作時,首先檢查用于記錄介質9的感光材料的校正數(shù)據(jù)是否存儲在計算部24的存儲器243中(步驟S11)。所述校正數(shù)據(jù)是以上所述的驅動電壓表221、上升偏移時間表222和下降偏移時間表223。當存儲了校正數(shù)據(jù)時,檢查是否有必要確認校正數(shù)據(jù)的修改(步驟S12)。例如,在圖像記錄設備1的狀態(tài)存在改變可能性的情況下,例如在從先前執(zhí)行校正數(shù)據(jù)的修改或者其確認時起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預定時間的情況下,或者在從校正數(shù)據(jù)的修改起執(zhí)行了預定次數(shù)的寫操作的情況下,檢查校正數(shù)據(jù)的修改是否有必要。當假設圖像記錄發(fā)備1的狀態(tài)不改變時,確定對校正數(shù)據(jù)的修改的確認沒有必要。
在確認校正數(shù)據(jù)的修改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按需要從圖1的存儲器243將校正數(shù)據(jù)讀出到圖6的信號處理部22,并且在信號處理部22中準備驅動電壓表221、上升偏移時間表222和下降偏移時間表223(步驟S13)。隨后,由總體控制部21和信號處理部22(特別是時鐘選擇部442a)根據(jù)驅動電壓表221執(zhí)行光量的校正以及根據(jù)上升偏移時間表222和下降偏移時間表223執(zhí)行在上升和下降時的切換定時的偏移,從而執(zhí)行寫操作(步驟S14)。
具體地,通過旋轉保持鼓70,記錄介質9在與來自光調制元件121的光的照射位置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以恒定速度相對于多個光調制元件121移動,同時并行于光的照射,執(zhí)行來自多個光調制元件121的信號光的輸出,以及光量的校正和切換定時的偏移。然后,與保持鼓70的旋轉同步,光學頭10在副掃描方向移動,以在整個記錄介質9上記錄圖像。保持鼓70的外表面的移動方向(主掃描方向),即記錄介質9的移動方向不限于垂直于光照射位置的排列方向,還可以是與該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
換句話說,也可以將與照射位置的排列方向的交叉角度為90度之外的角度的方向定義為主掃描方向,將垂直于主掃描方向的方向定義為副掃描方向。在這種情況下,控制施加到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圖像信號511使其適當延遲,從而補償相對于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主掃描方向的位置的改變,以執(zhí)行與照射位置的排列方向平行于副掃描方向的情況相同的圖像記錄。對于這種控制方法的技術公開在日本特開No.6-91928或日本特開No.6-316106等中。根據(jù)這些專利文獻的記載,主掃描方向相對于垂直于照射位置排列方向的方向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傾斜,主掃描方向和垂直于照射位置排列方向的方向只要求是不同的方向。
當完成在記錄介質9上的圖像記錄之后執(zhí)行下一圖像記錄時,在保持鼓70上的記錄介質9換成新的記錄介質,并且操作返回步驟S11(步驟S15)。
在記錄介質9上的感光材料在過去沒有使用過以及感光材料的校正數(shù)據(jù)在記錄圖像時沒有存儲在存儲器243中的情況下,首先,移動光學頭10,,直到達到與檢測部71相對的位置,如圖1中的雙點劃線所示,并測量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信號光的光量(步驟S16),以獲得驅動電壓表221。之后,校正光量的不均勻度(步驟S19),通過使用檢測部71獲得在各光調制元件121的上升和下降時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作為上升偏移時間表222和下降偏移時間表223(步驟S2),然后執(zhí)行寫操作(即,圖像記錄)(步驟S14)。
另一方面,在另一種情況下,即感光材料的校正數(shù)據(jù)存儲在存儲器243中并且在步驟S12中確定對校正數(shù)據(jù)的修改的確認有必要,如同在步驟S16中那樣執(zhí)行光量的測量(步驟S17),并檢查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是否落于容限之內(步驟S18)。當所述光量落于容限之內時,處理轉到步驟S13中讀出校正數(shù)據(jù)的操作,當所述光量沒有落于容限之內時,執(zhí)行上述的光量校正和偏移時間的確定(步驟S19,S2),然后執(zhí)行圖像記錄(步驟S14)。
圖8示出檢測部71的結構框圖。檢測部71包括光傳感器711,其是用于將來自光學頭10的光轉換成電模擬信號的光檢測器;和縫(slit)712,其與光學頭10相對,位于光傳感器711附近。光傳感器711與放大器721連接,而放大器721依次連接到A/D轉換器722、光量測量電路731和存儲器734。放大器721還與比較器724連接,并且來自基準電壓產生電路723的基準電壓輸入到比較器724中。比較器724將該基準電壓和來自放大器721的輸出(即,來自光傳感器711的輸出)進行比較,并且將比較結果輸入到計數(shù)器732。將時鐘產生電路733中產生的取樣時鐘輸入到計數(shù)器732,還將用作上述輸出開始信號和輸出停止信號的基準控制時鐘304a(見圖5)輸入到計數(shù)器732。計數(shù)器732中的計數(shù)可存儲在存儲器734中。
圖9是示出在圖7的步驟S16的光量測量過程中的圖像記錄設備1的操作的示圖。在光量測量過程中,縫712位于光傳感器711和空間光調制器12之間的位置,該位置通過變焦透鏡133等與多個光調制元件121共軛(即,在所述位置形成光調制元件121的像點)。在所有光調制元件121進入ON狀態(tài)之后,光學頭10在箭頭83a指示的方向(該方向是對應于光調制元件121的排列方向的方向,以及是寫操作中的副掃描方向)相對于縫712移動。換句話說,圖1中所示的馬達82和滾珠螺桿83用作將縫712相對于光調制元件121移動的縫移動機構。在縫712中形成的間隙的寬度(確切地,在副掃描方向的寬度)是一個光調制元件121的像點在主掃描方向寬度的一半(該間隙的寬度不限于像點的一半,而可以是窄于像點的寬度)。當光學頭10移動了一個光調制元件121的像點的寬度時,A/D轉換器722檢測來自光傳感器711的輸出兩次。利用這種操作,獲得圖10中示出的輸出分布。在圖10中,檢測次數(shù)1和2表示從第一光調制元件121獲得的輸出,檢測次數(shù)3和4表示從第二光調制元件121獲得的輸出,檢測次數(shù)(M-1)和M表示從第N光調制元件121獲得的輸出(M是N的兩倍的值)。
在圖8的光量測量電路731中,獲得圖10中所示的兩輸出的平均值,并且將該平均值進一步轉換為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并獲得如圖11所示的每一標號的光調制元件121中的光量(以下,所述標號稱為“通道(ch)”)。在每一通道中獲得的光量在存儲器734中暫時存儲,之后發(fā)送到圖1中所示的計算部24的存儲器243。
在圖7中測量光量步驟之后的步驟S19中,計算部24的校正光量確定部241將小于來自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中的最小光量的值確定為圖11中所示的目標光量,并且在來自各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變成目標光量的情況下獲得目標驅動電壓。換句話說,在光調制元件121中,如圖4A所示,盡管移動帶121a和固定帶121b的高度距離基表面121c相等并獲得零級光束作為信號光,也能夠通過使移動帶121a的高度略微低于固定帶121b來降低信號光的光量,并且利用這種特性,控制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使之成為目標光量。在圖10和11中,假設來自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點大小恒定,而當光點大小不均勻時,在檢測部71中設置用于檢測光點大小的機構,并且基于光點大小和應用于整個光點的光量,獲得以預定寬度將一個點寫到記錄介質9上所需的光量作為目標光量。
圖12是示出控制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的狀態(tài)的示圖。在圖12中,在其中寫入通道號的每一框表示在光調制元件121中移動帶121a距離基表面121c的高度,實線框示出在沒有發(fā)射信號光時移動帶121a的高度,雙點劃線框示出在發(fā)射信號光時移動帶121a的高度。基準符號121d示出固定帶121b的上表面距離基表面121c的高度。如圖12所示,通過控制在發(fā)射信號光時的移動帶121a的高度,將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校正為目標光量。在校正之后施加于所有光調制元件121的目標驅動電壓存儲在存儲器243中,作為驅動電壓表221。
通過上述光量的校正,例如,如圖13所示,當使用交替地保持在ON狀態(tài)和OFF狀態(tài)的光調制元件121來執(zhí)行寫操作時,在主掃描方向上ON的掃描線(記錄為可視圖像的線)以及在主掃描方向上OFF的掃描線(記錄為不可視圖像的線)交替地沿副掃描方向記錄在諸如印刷板等的記錄介質9上。圖14是示出在記錄介質9上寫入的整個圖案示意圖以及寫入圖案的局部(一列,即在由光學頭10通過一路徑掃描的副掃描方向具有寬度W的曝光區(qū)域)放大示意圖。如圖14所示,當使用交替地保持在ON狀態(tài)和OFF狀態(tài)的光調制元件121來執(zhí)行寫操作時,寫入根據(jù)ON狀態(tài)的光調制元件121在主掃描方向(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多條線。以下將在記錄介質上寫入的上述圖案稱為垂直間隔線條圖(image of vertical 1-dot-on and 1-dot-off lines),這些線條的寬度相同。盡管在圖14中通過粗線來分割了多列,但是在實際寫操作過程中不呈現(xiàn)這些圖案(圖15同樣如此)。優(yōu)選地,設置目標光量,以使得在圖14中每一線寬和每一間隔(兩線之間)寬度相等。在圖14中所示的T1至T8分別表示當將基準控制時鐘304a輸入到裝置驅動電路120時的時間點。
如圖12所示,在光調制元件121中移動帶121a的高度不均勻的情況下,即使將指示從OFF狀態(tài)切換到ON狀態(tài)的信號同時輸入到與光調制元件121連接的驅動元件120a,由于如箭頭121e所示,在光調制元件121中移動帶121a的移動距離不均勻,所以從OFF狀態(tài)到ON狀態(tài)的過渡時間不均勻(即,彼此不同)。在從ON狀態(tài)切換到OFF狀態(tài)的過程中,也發(fā)生相同的不均勻的情況。由于衍射光柵式的光調制元件121是機械操作的模擬元件,所以在制造過程中不僅是光量校正,而且諸如溫度或誤差之類的其它條件也能引起不均勻的情況。
因此,在每一基準控制時鐘304a中將ON狀態(tài)和OFF狀態(tài)之間改變的信號同時輸入到每一光調制元件,以及寫入在副掃描方向上延伸的線(以下稱為“水平間隔線條圖”)時,如圖15所示每一線寬不恒定。因此,如圖7所示,在校正光量之后,執(zhí)行獲得上述上升偏移時間表222和下降偏移時間表223的操作(步驟S19,S2)。圖15示出如圖14的整個寫入圖案與寫入圖案的局部放大圖。
接下來討論確定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步驟S2)。圖16是示出確定偏移時間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圖。在此操作中,首先,檢查用于記錄介質9的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是否已知(步驟S201),之后根據(jù)是否已知執(zhí)行不同的步驟。
當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已知時,根據(jù)感光水平設置圖8中所示的基準電壓產生電路723中產生的基準電壓(步驟211)。圖17是這樣一種示圖,其示出在每當將基準控制時鐘304a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時,光調制元件121在ON狀態(tài)和OFF狀態(tài)之間改變的情況下,來自光傳感器711的傳感器輸出和比較器724的輸出。盡管在圖17中,傳感器輸出僅在輸入基準控制時鐘304a之后開始啟動,參照圖5所述,但實際上,當偏移時間為0時,由于根據(jù)來自控制時鐘群304的中央定時控制時鐘將電壓施加到光調制元件121,所以在從基準控制時鐘304a輸入經(jīng)過很短時間之后,傳感器輸出的上升準確開始。
在寫操作時,來自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根據(jù)基準控制時鐘304a的輸入增加,當所述光量在感光水平之上時感光材料的感光處理開始進行。實際感光處理的開始不僅取決于感光材料的類型,還取決于記錄介質9的掃描速度和來自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點直徑,以及還取決于線寬和將寫入的線的密度?;谝阎母泄馑皆O置基準電壓,從而將所述基準電壓變成傳感器輸出的電壓,所述傳感器輸出的電壓是假設在感光處理開始時將來自光調制元件121的光輸入到光傳感器711的情況下獲得的。另外,所述基準電壓是在這種情況下獲得的電壓,即假設在光量低于感光水平時將來自光調制元件121的光輸入到光傳感器711。因此,在圖17中,比較器724的輸出為1的時間段對應于感光材料被感光處理的時間段。
在設置基準電壓之后,接下來,測量在將光調制元件121從OFF狀態(tài)改變?yōu)镺N狀態(tài)時的上升時間以及將光調制元件121從ON狀態(tài)改變?yōu)镺FF狀態(tài)時的下降時間(以下將“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統(tǒng)稱為“響應時間”)(步驟S212)。在圖17中,由箭頭91指示的時間段是上升時間,其是從基準控制時鐘304a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即從指示信號光開始輸出的輸出開始信號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到比較器724檢測到來自光傳感器711的輸出超過基準電壓并且補償器724的輸出變?yōu)?時的時間段。由箭頭92指示的時間段是下降時間段,其是從基準控制時鐘304a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即從指示信號光停止輸出的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到比較器724檢測到來自光傳感器711的輸出低于基準電壓并且補償器724的輸出變?yōu)?時的時間段。圖8所示的計數(shù)器732通過基于基準控制時鐘304a和比較器724的輸出對來自時鐘產生電路733的取樣時鐘計數(shù),測量響應時間。測量的響應時間存儲在存儲器734中,并且進一步發(fā)送到圖1中所示的計算部24的存儲器243。
由于光調制元件121的移動帶121a振蕩,所以當光調制元件121的狀態(tài)改變時(尤其是從OFF狀態(tài)改變?yōu)镺N狀態(tài)),如圖17所示來自光傳感器711的輸出也振蕩,從而,如圖18所示,存在比較器724的輸出中出現(xiàn)噪音的情況。當將對光進行機械調制的元件用作光調制元件時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因此,在將基準控制時鐘304a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即,輸出開始信號和輸出停止信號)之后的預定時段(由標號93示出),在檢測部71中忽略比較器724的輸出。利用這種操作,能夠準確測量上升時間91和下降時間92。
在所述響應時間的實際測量中,在所有光調制元件121根據(jù)基準控制時鐘304a在ON狀態(tài)和OFF狀態(tài)之間同時改變時,光學頭10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順序測量所有光調制元件121的響應時間。圖19是示出獲得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響應時間以及進行并排排列的水平間隔線條圖的寫操作的示圖。在圖19中,時間向下側推移,標號T1至T16表示從基準控制時鐘304a到驅動元件120a的輸入時間,在比較器724的輸出和基準控制時鐘304a的波形中,右側為1。
圖19的右部示出根據(jù)基準控制時鐘304a寫入水平間隔線條圖的狀態(tài),每一有陰影線的時段是寫入感光材料的時段,并且也對應于比較器724的輸出為1的時段。由標號94指示的斜線表示縫712隨時間推移的移動。具體地,在獲取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時,光學頭10移動,從而在光調制元件121的一個ON-OFF操作周期時段,一個光調制元件121的像點在縫712上移動。結果,能夠隨著縫712的移動順序測量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上升時間91和下降時間92。通過更慢地移動光學頭10,一個光調制元件121的像點可以在光調制元件121的兩個ON-OFF操作周期時段在縫712上移動。在這種情況下,將針對一個光調制元件121獲得的多個上升時間的平均值確定為最終上升時間,以及將多個下降時間的平均值確定為最終下降時間。換句話說,當縫712的間隙在一個光調制元件121的像點中移動時,通過執(zhí)行開始和停止輸出來自一個光調制元件的信號光的操作至少一次,能夠獲得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從而能夠容易快速獲得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
在獲得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響應時間之后,由圖1中的計算部24的偏移時間確定部242將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設置為目標上升時間和目標下降時間(以下統(tǒng)稱為“目標響應時間”)(步驟S213),其中,使用所述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可以將具有恒定寬度的水平間隔線條圖以相等間距(pitch)寫入;以及確定在上升時(在從OFF狀態(tài)過渡到ON狀態(tài)時)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以及在下降時(在從ON狀態(tài)過渡到OFF狀態(tài)時)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從而使得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變成目標上升時間和目標下降時間(步驟S214)。將上升時所有光調制元件121的偏移時間和下降時所有光調制元件121的偏移時間分別作為上升偏移時間表222和下降偏移時間表223存儲在計算部24的存儲器243中。
在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已知的情況下,由于比較器724的輸出以與感光材料的感光處理相同的方式運作,所以上升時間等于從將輸出開始信號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的時間到開始記錄介質9的感光處理的時間,而下降時間等于從將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驅動元件120a的時間到停止記錄介質9的感光處理的時間。結果,可以僅通過分別確定用于補償在校正之前的上升時間和目標上升時間之間的差值的時間以及用于補償在校正之前的下降時間和目標下降時間之間的差值的時間,作為上升時的偏移時間和下降時的偏移時間,適當?shù)匦U憫獣r間。
通過上述操作,當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已知時,能夠容易地確定偏移時間。例如,即使在步驟S212中獲得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在由圖20中標號U1和D1所示的通道之間改變,在寫入水平間隔線條圖時,通過反映偏移時間就能夠使得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分別等于在所有通道中的目標上升時間和目標下降時間,如同圖21中標號U2和D2所示。
當然,圖21示出的是理想地校正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的情況,實際上,在校正之后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中仍存在輕微的不均勻。因此,在圖像記錄設備1中,在確定偏移時間之后,將存儲在存儲器243中的驅動電壓表221、上升偏移時間表222和下降偏移時間表223發(fā)送到信號處理部22,在參照這些表校正光量、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的同時,測量響應時間,即在光學頭10處于與檢測部71相對的位置的情況下執(zhí)行水平間隔線條圖的寫操作以及縫712相對于空間光調制器12的移動(步驟S215)。然后,檢查在校正之后上升時間的不均勻與下降時間的不均勻是否落于容限之內(步驟S216),并且當其落入容限之內時,完成確定偏移時間的步驟。當不均勻沒有落于容限之內時,操作返回步驟S214,以重新確定偏移時間。
在重新確定偏移時間時,確定進一步補償當前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與目標上升時間和目標下降時間之間的差值的新偏移時間(步驟S214),并且再次測量校正之后的響應時間(步驟S215)。必要時重復步驟S214和S215,并且當所述響應時間的不均勻落于容限之內時,完成確定偏移時間的步驟。之后,操作返回圖7中的步驟S14,并執(zhí)行圖像記錄。此時,當指示光調制元件121執(zhí)行預定時段的寫操作時,通過由時鐘選擇部442a來偏移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從而使得由多個光調制元件121在記錄介質9上實際執(zhí)行的寫操作在主掃描方向上的距離恒定,從而實現(xiàn)正確的圖像記錄。
接下來,討論在確定偏移時間的處理中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未知的情況下圖像記錄設備1的操作。
當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未知時,由于不可設置與對感光材料進行感光操作的光量相應的基準電壓,所以在基準電壓產生電路723中設置預定的臨時基準電壓(步驟S221)。隨后,測量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響應時間,即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步驟S222)。
圖22是示出來自光傳感器711的傳感器輸出771和臨時基準電壓751之間的關系的示圖。其中將傳感器輸出771的波形簡化。
在圖22中,當未執(zhí)行在上升和下降時的切換定時的校正時,比較器724的輸出(這是基于臨時基準電壓751的輸出,以下稱為“臨時輸出”)形成由標號755指示的波形。這里,在與理想水平間隔線條圖的寫操作相對應的比較器724的輸出形成由標號756指示的波形時(之后,該輸出稱為“理想輸出”),如果基于該臨時基準電壓751執(zhí)行計算,則將臨時輸出755與理想輸出756之間的差值確定為偏移時間,上升時間被提前了偏移時間dT11,下降時間被延遲了偏移時間dT12。結果,切換定時的校正之后的光傳感器711的輸出形成由標號772指示的波形。
然而,當感光材料的實際感光水平是由標號752指示的基準電壓(之后,該基準電壓稱為“理想基準電壓”)時,如果按偏移時間dT11和dT12來校正響應時間,則由標號757來指示在校正之后的寫操作時在感光材料上的感光操作范圍(以下稱為“過量校正輸出”),并且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被過量校正。換句話說,在基于理想基準電壓752獲得理想輸出756時的傳感器輸出形成由標號773指示的波形,并且為了在這種情況下獲得理想輸出,需要使在上升時的偏移時間dT21小于dT11,在下降時的偏移時間dT22小于dT12。
由于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和理想基準電壓未知,所以由理論計算不能獲得偏移時間dT21和dT22。從而,在圖像記錄設備1中,在圖16的步驟S222中基于臨時基準電壓751測量響應時間之后,計算部24的偏移時間確定部242根據(jù)臨時基準電壓751設置目標響應時間,并確定在圖22中作為最大臨時偏移時間的偏移時間dT11和dT12(步驟S223)。之后,假設理想偏移時間dT21與最大臨時偏移時間dT11的比值和理想偏移時間dT22與最大臨時偏移時間dT12的比值相同,那么偏移時間確定部242通過將將最大臨時偏移時間dT11和dT12與多個比值相乘進一步確定多對臨時偏移。在使用臨時偏移時間的同時,由總體控制部21和信號處理部22的控制來實際執(zhí)行多個試驗性的寫操作,用戶通過可視化的檢查來確認結果,并隨后確定最終偏移時間(步驟S224到S226)。
圖23是示出在圖16的步驟S224中試驗性寫操作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圖。在所述試驗性寫操作時,首先,試驗性寫操作的次數(shù)由用戶通過圖1中的輸入部25輸入,并且由圖像記錄設備1的偏移時間確定部242接收(步驟31)。接下來,在偏移時間確定部242中,根據(jù)寫操作的次數(shù),獲得圖22中關于上升時的最大臨時偏移時間dT11和下降時的最大臨時偏移時間dT12的多個比值作為校正比(步驟S32)。例如,當寫操作的次數(shù)為5時,獲得0%、25%、50%、75%和100%作為校正比。當寫操作的次數(shù)為11時,獲得0%、10%、20%、…、80%、90%和100%作為校正比。
在獲得所有校正比之后,選擇一個校正比(步驟S33),并且通過將最大臨時偏移時間dT11和dT12(它們由在圖16的步驟S223中獲得的目標響應時間得出)乘以所述校正比,確定在上升和下降時的新的臨時偏移時間(步驟S34)。然后,在光調制元件121在上升和下降時的切換定時按新的臨時偏移時間偏移時,在偏移時間確定部242、總體控制部21和信號處理部22的控制下執(zhí)行水平間隔線條圖的寫操作(步驟S35)。在完成一個試驗性寫操作之后,檢查是否執(zhí)行了與寫操作的次數(shù)一樣多的寫操作,即檢查寫操作是否按所有校正比執(zhí)行(步驟S36),如果應該執(zhí)行下一寫操作,則再次執(zhí)行校正比的選擇、臨時偏移時間的確定以及寫操作(步驟S33到S35)。
如上所述,在計算部24中,獲得以多個校正比來補償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上升時間和目標上升時間之間的差值以及下降時間和目標下降時間的差值的多個臨時偏移時間,并且在將多個臨時偏移時間順序應用于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同時,將在記錄介質9上沿副掃描方向延伸的線寫在記錄介質9上。利用這種操作,在主掃描方向上排列與多個臨時偏移時間對應的在副掃描方向延伸的多條線。
圖24是示出臨時偏移時間和響應時間之間的關系的示圖??v軸的響應時間表示比較器724根據(jù)臨時基準電壓751的輸出,并且不對應于在上述實際感光操作中的響應時間。在圖24中,由標號U10指示的線表示根據(jù)臨時基準電壓751的在所有光調制元件121中的上升時間,由標號D10指示的線表示根據(jù)臨時基準電壓751的在所有光調制元件121中的下降時間。標號U20表示根據(jù)臨時基準電壓751獲得的臨時目標上升時間,標號D20表示臨時目標下降時間。
例如,當試驗性寫操作的次數(shù)為4時(實際上,設置更多次數(shù)的寫操作),在步驟S32中,獲得0%、33%、67%和100%作為校正比。在步驟S33中,選擇校正比0%,在步驟S34中,將上升和下降時的偏移時間設置為0,并且以由標號U10和D10指示的上升和下降時間控制切換定時。
接下來,在步驟S33中選擇校正比33%,在上升時的偏移時間是在校正之前的上升時間U10與臨時目標上升時間U20之間差值(即,作為最大臨時偏移時間的差值)的33%,并且在寫操作中上升定時發(fā)生偏移而變成由標號U11指示的時間。另外,在下降時的偏移時間是校正之前下降時間D10與臨時目標下降時間D20之間差值的33%,并且下降定時發(fā)生偏移而變成由標號D11指示的時間。
同樣,當在下一步驟S33選擇校正比67%時,在上升時間成為由標號U12指示的時間以及下降時間成為由標號D12指示的時間之后執(zhí)行寫操作。最后,當選擇校正比100%時,上升時間成為由標號U20指示的時間,下降時間成為由標號D20指示的時間,并執(zhí)行寫操作。
通過以上操作,在按各校正比的情況下的水平間隔線條圖寫在記錄介質9上。隨后,操作返回圖16中的步驟S225,并且通過可視化的檢查來確認水平間隔線條圖的寫操作狀態(tài)。圖25是示出在將寫操作的次數(shù)發(fā)置為11并且校正比以每10%進行改變的情況下的記錄介質9的示圖。在圖25中,由標號900、901、902、903、904、…、910指示的區(qū)域表示這樣一種區(qū)域,即在每一所述區(qū)域中將水平間隔線條圖寫為試驗性圖案,以按校正比0%、10%、20%、30%、40%、…、100%分別檢查不均勻。如上所述,由于將水平間隔線條圖按多個校正比寫在一個記錄介質9上,所以通過可視化的檢查能夠容易掌握與所述校正比的改變相關的寫操作狀態(tài)改變。
校正比可以在有限范圍內改變(例如,從10%到90%)。在這種情況下,例如,在步驟S31中,將信息輸入到計算部24,所述信息例如為在開始試驗性寫操作時的校正比、在下一寫操作時相對前一寫操作的校正比的改變量、以及試驗性寫操作的次數(shù)。
在用戶通過可視化的檢查確認寫操作結果并選擇執(zhí)行最適合的寫操作的區(qū)域的校正比之后,通過輸入部25將校正比或選擇區(qū)域號輸入到偏移時間確定部242(圖16步驟S225),在計算部24中基于輸入的校正比或號確定最終偏移時間(步驟S226),然后執(zhí)行寫操作(圖7步驟S14)。因此,當指示光調制元件121來執(zhí)行預定時段的寫操作時,通過由時鐘選擇部442a來偏移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使得由多個光調制元件121在記錄介質9上實際執(zhí)行的寫操作在主掃描方向上的距離恒定,從而實現(xiàn)正確的圖像記錄。對于下一個和隨后的寫操作,將偏移時間存儲在存儲器243中作為上升偏移時間表222和下降偏移時間表223(它們是部分校正數(shù)據(jù)),但是代替存儲偏移時間,也可存儲最大臨時偏移時間和校正比。
如上所述,在圖像記錄設備1中,當記錄介質9上的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未知時,由于基于臨時基準電壓751獲得多個臨時偏移時間,并且在試驗性寫操作之后確定最終偏移時間,所以即使感光水平未知也能夠相對容易地確定偏移時間并正確地記錄圖像。通常,如果嘗試獲得理想基準電壓,則在通過反復試驗來改變基準電壓或偏移時間的同時必須通過多次寫操作來檢查寫操作結果,而在上述試驗性寫操作時,由于在不改變臨時基準電壓751的情況下通過一次寫操作獲得理想偏移時間,所以能夠有效執(zhí)行正確的寫操作。換言之,改變校正比等同于設定圖22中的多個理想基準電壓752,并且在上述操作中,還可以認為在評估感光材料的感光水平的同時執(zhí)行試驗性寫操作。
在改變校正比的上述方法中,當理想基準電壓752低于臨時基準電壓751時,如圖24所示,在任一光調制元件121中根據(jù)臨時基準電壓751的目標上升時間U20必須早于上升時間U10;以及在任一光調制元件121中根據(jù)臨時基準電壓751的目標下降時間D20必須遲于下降時間D10。相反地,當理想基準電壓752高于臨時基準電壓751時,在任一光調制元件121中的目標上升時間U20必須遲于上升時間U10;以及在任一光調制元件121中的目標下降時間D20必須早于下降時間D10。
由于可以預先獲知近似的感光水平,所以在圖像記錄設備1中設置臨時基準電壓751以滿足上述條件。當在試驗性寫操作時發(fā)現(xiàn)臨時基準電壓751不滿足上述條件時,重新設置臨時基準電壓751以滿足上述條件。
圖26是示出在圖16的步驟S213和S214中的另一操作的示圖。在圖26中,如標號D2所示,不校正上升時間U1而校正下降時間D1,并且由箭頭示出在下降時的偏移時間。由于在光調制元件121中校正之后下降時間D2的不均勻與上升時間U1的不均勻相同,當對水平間隔線條圖進行寫操作時,雖然在副掃描方向上延伸的每一線略微扭曲,但是每一線的寬度恒定。只要線的寬度恒定,則因為水平間隔線條圖的扭曲難以識別,所以不會出現(xiàn)對寫操作質量的不利影響。結果,能夠通過僅偏移上升定時而執(zhí)行正確的寫操作。
僅對上升時間設置偏移時間而下降時間不變,也可以實現(xiàn)以恒定寬度執(zhí)行水平間隔線條圖的寫操作。具體地,通過僅偏移在將輸出開始信號和輸出停止信號之一輸入到與每一光調制元件121連接的驅動元件120a之后的每一光調制元件的切換定時,能夠更容易地校正切換定時。換句話說,如果獲得用于補償在預定值(恒定值)與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的差值之間的差值的時間作為偏移時間,則可不設定目標上升時間和目標下降時間。
僅校正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之一的方法,即僅偏移在將輸出開始信號和輸出停止信號中的一個輸入到與每一光調制元件121連接的驅動元件120a之后的切換定時的方法,可用于試驗性寫操作。在這種情況下,僅對于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之一來獲得使得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之間的差值為預定值的最大臨時偏移時間,并且通過將最大臨時偏移時間分別與多個校正比相乘來獲得多個臨時偏移時間。換句話說,如果獲得用于以多個校正比來補償預定值(恒定值)與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的差值之間的差值的時間作為臨時偏移時間,則可不設置目標上升時間和目標下降時間。
圖2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優(yōu)選實施例的圖像記錄設備1a的外觀的立體圖,圖28是示出圖像記錄設備1a的機械原理部分和功能結構的示圖。在圖28中的總體控制部21、信號處理部22、信號產生部23、計算部24和輸入部25與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相應部件相同,這些部件設置在圖27的控制單元20中。
圖像記錄設備1a是用于在用以制造玻璃掩模、TFT(薄膜晶體管)液晶板等的玻璃襯底9a上記錄掩模、布線等圖案的圖像(即,通過曝光來進行寫操作)的設備,并且在所述圖像記錄設備1a中,根據(jù)更廣義的理解,涂上感光材料的玻璃襯底9a是作為記錄圖像信息的物理材料的記錄介質。所述圖像記錄設備1a包括用于將玻璃襯底9a保持在其(+Z)側的表面上的工作臺72,并且在工作臺72的另一側上,在基部74上固定用于在Y方向(主掃描方向)移動工作臺72的工作臺移動機構85。在基部74上設置用于檢測工作臺72的位置的位置檢測模塊85a。用于向玻璃襯底9a發(fā)光的光學頭10a位于工作臺72之上,并且所述光學頭10a由頭移動機構86來支撐,使其可在X方向(副掃描方向)移動。換句話說,主掃描方向和副掃描方向平行于工作臺72,并且工作臺移動機構85和頭移動機構86用作在主掃描方向以恒定速度使工作臺72相對于包括空間光調制器12(見圖28)的光學頭10a移動的、以及在垂直于主掃描方向的副掃描方向相對于光學頭10a移動工作臺72的機構。如圖27所示,框架75附著于基部74并位于工作臺72之上,并且頭移動機構86固定在框架75上。
如圖27所示,在圖像記錄設備1a中,光源11a位于框架75上,并且來自光源11a的光在光學頭10a中通過光纖(未示出)來導向。在本優(yōu)選實施例中,在玻璃襯底9a的(+Z)側的主表面上預先形成通過紫外線照射進行感光處理的感光材料(即,抗蝕劑)膜。除光源11a位于外部之外,光學頭10a的組成單元與圖2中的光學頭10中的相同。如圖28所示,盡管在光學頭10a中設置的空間光調制器12的多個光調制元件121(見圖3)的排列方向對應于副掃描方向(X方向),但是多個光調制元件121的排列方向不一定對應于副掃描方向,只要排列方向是與主掃描方向(光學頭10a的Y方向)交叉的方向。換句話說,如在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作為玻璃襯底9a的移動方向的主掃描方向只要是與光照射位置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可。
如圖27和28所示,在工作臺72上,在工作臺72的(-Y)側和(-X)側上的角上的位置設置檢測部71a,并且所述位置不與玻璃襯底9a重疊。除了檢測部71a在(-Z)方向接收從光學頭10a發(fā)射的光之外,檢測部71a具有與圖8中的檢測部71相同的結構。使得在檢測部71a的縫712(見圖8)中形成的間隙的寬度(與光調制元件121的排列方向相對應的方向的寬度)為一個光調制元件121的像點在副掃描方向的寬度的一半。由于檢測部71a的分辨率與間隙寬度成反比地增加,間隙的寬度可小于一個光調制元件121的像點在副掃描方向上寬度的一半。
除了在玻璃襯底9a上的光照射位置的傳輸路徑與圖1的圖像記錄設備1的傳輸路徑不同之外,在圖像記錄設備1a中用于將圖像記錄到玻璃襯底9a上的感光材料上的操作與圖7中的操作相同。具體地,首先,在步驟S11中,檢查是否保存校正數(shù)據(jù)(步驟S11),并且在沒有修改的情況下可使用所存儲的校正數(shù)據(jù)時,執(zhí)行寫操作(步驟S12到S14)。
當沒有存儲與待曝光的玻璃襯底9a的感光材料相應的校正數(shù)據(jù)時(步驟S11),執(zhí)行光量的測量(步驟S16),并且操作前進到光量的校正(步驟S19)。當即使存儲了校正數(shù)據(jù)也檢查出需要修改時(步驟S12),則執(zhí)行光量的測量(步驟S17),如果確認了不需要校正,則執(zhí)行寫操作(步驟S18、S13、S14),如果需要校正,則操作前進到光量的校正(步驟S19)。
在測量光量時(步驟S16、S17),光學頭10a通過驅動工作臺移動機構85和頭移動機構86移動,直到達到與檢測部71a相對的位置,并且當通過頭移動機構86以較低速度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光學頭10a時,諸如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那樣通過縫712來順序測量從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發(fā)出的光量。換句話說,所述頭移動機構用作用于將縫712相對于光調制元件121進行移動的縫移動機構。
在測量光量之后進行光量的校正(步驟S19),之后執(zhí)行偏移時間的確定(步驟S2),并且操作前進到寫操作(步驟S14)。光量校正和偏移時間確定的操作與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操作相同。
在玻璃襯底9a上進行寫操作時(通過曝光來記錄)(步驟S14),首先,工作臺72通過工作臺移動機構85在(-Y)方向上相對于包括空間光調制器12的光學頭10a移動,從而在玻璃襯底9a上來自光學頭10a的光的照射位置在(+Y)方向上相對于玻璃襯底9a連續(xù)移動(即,執(zhí)行主掃描)。并行于工作臺72的移動,與從位置檢測模塊85a輸出的信號同步地執(zhí)行寫操作,并且此時總體控制部21和信號處理部22根據(jù)驅動電壓表221(見圖6)執(zhí)行光量校正,以及根據(jù)上升偏移時間表222和下降偏移時間表223在上升和下降時使切換定時偏移。利用這種操作,在條狀區(qū)域(列)上執(zhí)行正確的寫操作,所述區(qū)域在Y方向上以與空間光調制器12的像點大小相應的寬度延伸。
當照射位置到達在(+Y)側上的玻璃襯底9a的端部時,光學頭10a在副掃描方向(X方向)上移動與X方向上的條狀區(qū)域寬度相應的距離,并且工作臺72的移動方向反轉。在與按向前路徑寫入的條狀區(qū)域側接觸的新的條狀區(qū)域上,執(zhí)行工作臺72的向后路徑的寫操作。然后,在圖像記錄設備1a中,當工作臺72在Y方向往復移動時,光學頭10a在X方向間歇性地移動,以在整個玻璃襯底9a平面上記錄圖像。
如上所述,在圖像記錄設備1a中,當將光照射到玻璃襯底9a上以制造玻璃掩模、TFT液晶板等時,由于使得來自各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均勻,以及使得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均勻,所以能夠提高記錄圖像的質量。
盡管以上已經(jīng)討論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討論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允許各種變化。
可通過其它方法來使所述記錄介質9和玻璃襯底9a移動,只要記錄介質9和玻璃襯底9a可相對于光學頭10和10a移動。攜帶圖像信息的記錄介質可以是涂覆有感光材料的其它材料,諸如印刷電路板、半導體襯底等,或者可以是具有感光性的其它材料。
盡管在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可以將零級光束用作用于寫操作的信號光,但是一級衍射光束也可用作信號光。在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與術下降的移動帶121a和固定帶121b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不同,可以使用在移動帶121a下降的狀態(tài)下發(fā)射零級光束的光調制元件121。在這些情況下,可通過偏移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來實現(xiàn)正確的圖像記錄。
如果可以將移動帶121a和固定帶121b看作條狀的反射表面,則這些表面不必是嚴格意義上的帶狀。例如,塊狀的上表面可用作固定帶的反射表面。
所述光調制元件121不限于衍射光柵式,而可以是液晶快門等,只要是多通道式(multichannel)即可。另外,所述光調制元件121不限于反射光的元件,例如可以是可執(zhí)行如所述光調制元件121的功能的激光器陣列。在這些情況下,同樣通過偏移切換定時來校正通過來自元件的光照射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的不均勻,從而實現(xiàn)正確的圖像記錄。即當信號光的強度改變時,上述切換定時的校正特別適合于在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在校正光量時發(fā)生改變的情況下的光調制元件。
可使用二維空間光調制元件,并且在這種情況下,在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可以將對于多個光調制元件121的校正應用于光調制元件121的每一一維排列。
計算部24的功能結構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構建為專用電路。
盡管在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基于在校正之前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獲得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偏移時間,但是可以基于在上升和下降時光傳感器711的輸出狀態(tài)(例如,輸出中的改變與時間的比值)來獲得偏移時間。一般而論,在將指示開始輸出信號光的輸出開始信號或指示停止輸出信號光的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與所述光調制元件121連接的驅動元件120a之后,基于光傳感器711(其為光檢測器)的輸出,獲得在輸入了輸出開始信號或者輸出停止信號之后的光調制元件121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從而能夠通過相對于所述信號控制輸出來校正切換定時,實現(xiàn)正確的寫操作。
在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可通過在副掃描方向上移動縫712來測量來自每一光調制元件121的光量和上升時間與下降時間,而且還可以通過除了縫之外的機構來測量,例如具有在副掃描方向上較長的多個光接收元件的CCD或者具有光接收元件的二維排列的CCD。
盡管在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在圖16的步驟212到步驟S214中,在測量所有光調制元件121的響應時間之后獲得偏移時間,也可以在每一光調制元件121上順序執(zhí)行響應時間測量和偏移時間確定,并且在這種情況下,獲得偏移時間的步驟S214幾乎可以相對于檢測來自光調制元件121的光的步驟S212并行執(zhí)行(即,在每一元件上交替執(zhí)行)。
盡管已經(jīng)詳細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以上描述在所有方面都是示意性和非限制性的。因此,應該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的情況下可以提出多種修改和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記錄設備,用于通過光照射而在記錄介質上記錄圖像,該設備包括空間光調制器,其具有在預定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光調制元件;保持部,其用于保持記錄介質,在所述記錄介質上利用來自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的信號光記錄圖像;移動機構,其用于在主掃描方向上以恒定速度相對于所述空間光調制器移動所述保持部,以及在副掃描方向上相對于所述空間光調制器移動所述保持部,其中所述主掃描方向與來自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的光的照射位置的排列方向交叉,所述副掃描方向與所述主掃描方向交叉;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空間光調制器和所述移動機構,以在記錄介質上執(zhí)行圖像記錄;光檢測器,其檢測來自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的每一元件的光;以及偏移時間確定部,其用于在指示開始輸出信號光的輸出開始信號或指示停止輸出信號光的輸出停止信號被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驅動元件之后,基于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確定在輸入了輸出開始信號或者輸出停止信號之后的所述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其中所述驅動元件包括偏移部分,所述偏移部分用于在圖像記錄中當將輸出開始信號或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所述驅動元件時,根據(jù)所述偏移時間偏移所述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和當指示進行預定時段的寫操作時,通過由所述偏移部分來偏移所述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使得由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在記錄介質上實際執(zhí)行的寫操作在所述主掃描方向上的距離恒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中所述偏移時間確定部包括產生基準電壓的電路;比較器,其用于比較來自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與所述基準電壓;時鐘產生電路,其用于產生取樣時鐘;和計數(shù)器,其用于為所述取樣時鐘計數(shù),以獲得從輸出開始信號被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所述驅動元件時到所述比較器檢測出來自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超過所述基準電壓時的上升時間、以及從輸出停止信號被輸入到所述驅動元件時到所述比較器檢測出來自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低于所述基準電壓時的下降時間,和基于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確定所述每一元件的偏移時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還包括縫,其位于在所述光檢測器和所述空間光調制器之間的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的圖像形成位置,所述縫的間隙相對于所述副掃描方向的寬度比一個光調制元件的像點寬度窄;和縫移動機構,其用于在所述副掃描方向上相對于所述空間光調制器移動所述縫,其中當所述縫的間隙在一個光調制元件的像點中移動時,通過執(zhí)行開始和停止輸出來自所述一個光調制元件的信號光的操作至少一次,獲得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中所述上升時間等于從將輸出開始信號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所述驅動元件時到記錄介質的感光操作開始時的時間,所述下降時間等于從將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所述驅動元件時到所述記錄介質的感光操作停止時的時間,和在所述偏移時間確定部中,將所述每一元件的所述偏移時間確定為用于補償在預定值與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的差值之間的差值的時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中所述偏移時間確定部獲得多個臨時偏移時間,所述多個臨時偏移時間用于以多個校正比補償在預定值與所述每一元件的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的差值之間的差值,當將所述多個臨時偏移時間順序應用于所述每一元件時,由所述控制部和所述偏移部分將在所述副掃描方向延伸的線寫到所述記錄介質上,和將基于寫操作結果從所述多個校正比中選擇的校正比輸入到所述偏移時間確定部,并基于所輸入的校正比確定所述每一元件的偏移時間。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中所述每一元件是用于機械調制光的元件,并且在將輸出開始信號和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所述驅動元件之后的預定時段內,忽略所述比較器的輸出中的改變。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中對于所述每一元件,當信號光的強度改變時,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改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中所述每一元件是衍射光柵式的光調制元件,其中條狀的固定反射表面和條狀的移動反射表面交替排列。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中所述偏移部分僅偏移在將輸出開始信號和輸出停止信號之一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所述驅動元件之后的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中所述保持部是用于在其外表面上保持記錄介質的保持鼓,并且所述保持部的中心軸平行于所述副掃描方向,和所述移動機構包括使得所述保持鼓圍繞所述中心軸旋轉的機構;以及使得所述空間光調制器平行于所述中心軸移動的機構。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中所述保持部是用于保持襯底的工作臺,所述襯底為記錄介質,和所述移動機構在與所述工作臺平行的所述主掃描方向和所述副掃描方向上,相對于所述工作臺移動所述空間光調制器。
12.一種圖像記錄方法,用于通過光照射而在記錄介質上記錄圖像,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當從在預定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光調制元件輸出信號光時,在主掃描方向上以恒定速度相對于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移動記錄介質,以及在副掃描方向上相對于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移動所述記錄介質,其中所述主掃描方向與來自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的光的照射位置的排列方向交叉,所述副掃描方向與所述主掃描方向交叉;b)在所述步驟a)之前由光檢測器檢測來自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的每一元件的光;和c)與所述步驟b)并行或者在所述步驟b)之后,在指示開始輸出信號光的輸出開始信號或指示停止輸出信號光的輸出停止信號被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驅動元件之后,基于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確定在輸入了輸出開始信號或者輸出停止信號之后的所述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其中根據(jù)在所述步驟a)中的所述偏移時間,偏移在輸入了輸出開始信號或輸出停止信號之后所述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和當指示進行預定時段的寫操作時,通過偏移所述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使得由所述多個光調制元件在記錄介質上實際執(zhí)行的寫操作在所述主掃描方向上的距離恒定。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像記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c)中,獲得從將輸出開始信號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所述驅動元件時到檢測出來自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超過預定基準電壓時的上升時間、以及從將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所述驅動元件時到檢測出來自所述光檢測器的輸出低于所述基準電壓時的下降時間,并基于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確定所述每一元件的所述偏移時間。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圖像記錄方法,其中所述上升時間等于從將輸出開始信號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所述驅動元件時到記錄介質的感光操作開始時的時間,所述下降時間等于從將輸出停止信號輸入到所述驅動元件時到所述記錄介質的感光操作停止時的時間,和在所述步驟c)中,將所述每一元件的所述偏移時間確定為用于補償在預定值與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的差值之間的差值的時間。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圖像記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c)包括以下步驟獲得多個臨時偏移時間,所述多個臨時偏移時間用于以多個校正比補償在預定值與所述每一元件的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的差值之間的差值;當將所述多個臨時偏移時間順序應用于所述每一元件時,將在所述副掃描方向延伸的線寫到所述記錄介質上;基于寫操作結果選擇所述多個校正比之一;和基于所選擇的校正比確定所述每一元件的偏移時間。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圖像記錄方法,其中對于所述每一元件,當信號光的強度改變時,所述上升時間和所述下降時間改變。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像記錄方法,其中所述每一元件是衍射光柵式的光調制元件,其中條狀的固定反射表面和條狀的移動反射表面交替排列。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像記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c)中,僅偏移在將輸出開始信號和輸出停止信號之一輸入到與所述每一元件連接的所述驅動元件之后的每一元件的切換定時。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圖像記錄設備和圖像記錄方法。在圖像記錄設備中,獲得用于偏移光調制元件的切換定時的偏移時間,從而在將輸出開始信號輸入到與空間光調制器的各光調制元件連接的驅動元件之后的上升時間(U1)和將輸出停止信號進行輸入之后的下降時間(D1)變成恒定目標上升時間(U2)和恒定目標下降時間(D2)。這使得即使使用通過校正光量來改變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的光調制元件,也能夠抑制在校正光量之后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的不均勻,從而可以在不使用復雜設備的情況下正確記錄圖像。
文檔編號B41J19/18GK1939746SQ20061015400
公開日2007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森園修, 安田悟, 西垣內善行 申請人:大日本網(wǎng)目版制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