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噴墨記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噴墨記錄設備中的油墨導引部件、與油墨導引部件接合的吸入管帽和具有吸入管帽的清除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傳統(tǒng)的噴墨記錄設備將油墨從一噴墨頭噴出,由噴墨頭實施打印。在噴墨頭構(gòu)成了許多用于噴射油墨的噴嘴。由于氣泡或者灰塵進入噴嘴內(nèi)部,或者由于油墨的粘稠度因為油墨溶劑的蒸發(fā)而加大,因此有些情況下,油墨不從噴嘴噴出,或者油墨的噴射狀態(tài)不適用于記錄。因此,需要進行噴墨恢復處理以便消除類似的導致噴墨失敗的因素。
作為一種用于執(zhí)行噴墨恢復處理的裝置,包含有能夠遮蓋噴墨頭的噴嘴孔表面的管帽、和與管帽連通并且在管帽上產(chǎn)生抽吸動作的抽吸泵。抽吸泵在噴嘴孔表面已經(jīng)用管帽遮蓋的情況下驅(qū)動。這樣,油墨被強有力地從噴嘴排出,從而使致使噴墨失敗的因素和油墨一起被清除。
在管帽從遮蓋狀態(tài)打開后,管帽在噴墨恢復處理過程中接收到的油墨再次在施加的抽吸力的作用下從管帽排放,并通過抽吸泵被引入到廢油墨容器中。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管帽的構(gòu)造不適合或者類似的原因,不能從管帽完全排放干凈的接收到的油墨可能殘留在管帽中。
當油墨殘留在管帽中時,油墨可能由于某種原因漏入設備中,或者油墨可能凝固在管帽上從而使管帽的性能明顯惡化。另外,噴嘴孔表面在不執(zhí)行記錄時可用管帽遮蓋住。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將管帽作為保存管帽使用,則當噴嘴孔被管帽蓋住時,殘留的油墨將粘附在噴嘴孔表面。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xiàn)噴墨故障,導致從噴嘴噴出的噴墨的方向與預定方向相偏移。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到目前為止,管帽的形狀已經(jīng)設計出來。圖35是一個示出相關技術(shù)中管帽一個實例的縱向剖面圖。如圖35所示,管帽80的凹陷部分80a的底面由向油墨排放口81傾斜的斜坡82構(gòu)成,以便有效地排放管帽接收到的油墨。
然而,在如圖35所示的相關技術(shù)構(gòu)型中,在凹陷部分80a中的油墨,只有在鄰近排放口81上方的油墨易于很快地被抽吸掉,而遠離油墨排放口81的油墨卻殘留下來。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針對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在沒有復雜的制造工藝的情況下,提供一種具有管帽結(jié)構(gòu)的噴墨記錄設備以防止油墨殘留在管帽中。
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具有多個噴墨口的打印頭;密封噴墨口進行油墨抽吸的吸入管帽,該吸入管帽具有用于排放通過油墨抽吸接收的油墨的油墨排放口;以及可以接合到吸入管帽中的油墨導引部件,該油墨導引部件具有預定長度的導槽,其中,當油墨導引部件接合到吸入管帽中時,所述的導槽在該導槽和吸入管帽之間構(gòu)成抽吸通道,抽吸通道和油墨排放口連通,所述的油墨導引部件具有至少一個允許抽吸通道和大氣連通的連通孔,并且其中所述的油墨導引部件具有設置在其頂面的寬度方向中心部分的加強肋,以便縱向延伸,并且所述的連通孔包括多個沿著導槽的長度方向在加強肋的相對側(cè)按照預定間隔形成的連通孔。
按照這種形式配置的噴墨記錄設備,由油墨導引部件形成在油墨導引部件和吸入管帽之間的抽吸通道。在清除抽吸以后的空抽吸過程中,油墨可以從向抽吸導槽打開的油墨排放口被強有力地抽吸并排放。因此,油墨的空抽吸可以在不使吸入管帽中的底面傾斜的情況下有效地進行。因此,吸入管帽的高度可以保持在最低限度。這樣,制造出來的清除裝置和噴墨記錄設備從總體上較薄。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一個用于從油墨噴嘴噴射油墨以便在記錄媒質(zhì)上進行記錄的記錄頭;一個管帽,具有用于密封油墨噴嘴的密封部分和用于通過負壓力抽吸和排放從記錄頭接收的油墨的油墨排放口,密封部分具有一個底面;一個可以對著密封部分的底面放置在密封部分的油墨導引部件,當油墨導引部件被放入管帽中時,油墨導引部件和密封部分的底面之間的距離,設置成在靠近油墨排放口的區(qū)域要比在遠離油墨排放口的區(qū)域大。
在這樣的配置下,密封部分的底面與油墨導引部件之間的距離,在靠近油墨排放口的區(qū)域要比在遠離油墨排放口的區(qū)域的要大。隨著距離的加大,在遠離油墨排放口的位置和油墨排放口之間和油墨導槽加寬。
通過結(jié)合附圖的下列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其它目標和優(yōu)點將變得十分明了。
圖1是具有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清除裝置的噴墨記錄設備的打印裝置的頂視圖;圖2是清除裝置的頂視圖;
圖3是清除裝置的側(cè)視圖;圖4是吸入管帽的分解透視圖;圖5是吸入管帽的頂視圖;圖6是沿圖5中的-6-6線截開的剖視圖;圖7是沿圖6中的7-7線截開的剖視圖;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油墨導引部件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頂視圖;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油墨導引部件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頂視圖;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油墨導引部件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圖1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噴墨記錄設備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圖12是用于形成圖像的主要部分(記錄引擎)的透視圖;圖13是吸入管帽鄰近區(qū)域的視圖;圖1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吸入管帽的透視圖;圖15是示出吸入管帽的頂視圖;圖16是沿圖15中-16-16線截開的剖視圖。
圖17A是沿圖15中的-17A-17A線截開的剖視圖,圖17B是沿圖15中的-17B-17B線截開的剖視圖。
圖18A是從頂面示出油墨導引部件的透視圖;圖18B是從底面示出油墨導引部件的透視圖;圖19A是示出油墨導引部件的頂視圖;圖19B是其主視圖;圖19C是其底視圖;圖19D是沿圖19A中-19D-19D線截開的剖視圖。圖19E是沿圖19A中的-19E-19E線截開的剖視圖;圖19F是其右視圖;圖20是沿圖17A中的-20-20線截開的剖視圖;圖21是解釋流體通過微隙的基本方程的示意圖;圖22A和22B是示意地示出吸入管帽中導槽段的示意圖;圖23A至圖23E示出油墨在吸入管帽中的模擬流動過程;圖24A至圖24E示出油墨在吸入管帽中的模擬流動過程;圖25A至圖25E示出油墨在吸入管帽中的模擬流動過程;圖2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吸入管帽的透視圖;圖27是示出吸入管帽的頂視圖;圖28是沿圖27中的-28-28線截開的剖視圖;
圖29是沿圖27中的-29-29線截開的剖視圖;圖30是示出油墨導引部件的透視圖;圖31A是示出油墨導引部件的頂視圖;圖31B是其主視圖;圖31C是其右視圖;圖32A和32B都是剖視圖,每張圖各示出連通孔的一部分形成在肋中的結(jié)構(gòu);圖33是示出管帽改型的縱向剖面圖;圖34是示出打印頭的示意圖;及圖35是示出相關技術(shù)中管帽一個實例的縱向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將參照附圖作如下說明。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多功能設備,除打印功能、復印功能、掃描功能和傳真功能外,還有具有電話及其它功能。
如圖11所示,多功能設備91在其后部安裝有供紙器92。用于復印功能(掃描功能)和傳真功能的文件讀取裝置93設在供紙器92前面部分的頂部。實現(xiàn)打印功能的噴墨打印機94(噴墨記錄設備)占據(jù)文件讀取裝置93下面的全部部分。用于彈出打印紙張的出紙臺95設置在噴墨打印機94的前面。
文件讀取裝置93的結(jié)構(gòu)如下所述(圖1未示出)。文件讀取裝置93可以環(huán)繞位于后端的水平軸豎直擺動。如果頂蓋93a朝上打開,用戶可以看到文件放置玻璃平板。用于文件讀取的圖象掃描裝置設置在玻璃平板下面。通過用手向上打開文件讀取裝置93,用戶可以替換噴墨打印機94的墨盒或者維修打印機構(gòu)部分。
(第一實施例)圖1是具有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清除裝置的噴墨記錄設備的打印裝置101的頂視圖。如圖1所示,打印裝置101包括托架102、帶有肋的壓紙卷筒103以及清除裝置104。托架102上安裝了用于噴射油墨并在記錄媒質(zhì)上進行記錄的未示出的打印頭。記錄媒質(zhì)從未示出的送紙托盤拾起并傳送到壓紙卷筒103。壓紙卷筒103使記錄媒質(zhì)保持和打印頭相對平直。清除裝置104恢復打印頭噴墨口的噴射狀態(tài)。完成記錄的記錄媒質(zhì)通過一個未示出的排出輥從打印裝置101排出。
托架102在沿著水平導軸105被滑動地支撐并由未示出的托架馬達驅(qū)動,從而可以在往復運動的同時進行記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清除裝置104橫向設置在托架102的一個可移動端。
清除裝置104的示意結(jié)構(gòu)參照圖2和圖3說明。
圖2是清除裝置104的頂視圖,圖3是清除裝置104的側(cè)視圖。圖2和圖3中所示的清除裝置包括一馬達106、兩個吸入管帽107a和107b、一擦拭片108、一抽吸泵109、一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和一凸輪113。該馬達106起到驅(qū)動源的作用。打印頭的噴墨口部分從下面用吸入管帽107a和107b遮蓋。擦拭片108用于在清除抽吸和空抽吸后擦拭噴墨口。抽吸泵109用于抽吸油墨。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具有分別和吸入管帽107a和107b、擦拭片108和未示出的油墨容器部分連通的吸入口110,并且具有一個和抽吸泵109連通的噴射口111。凸輪113用于驅(qū)動和控制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馬達106、抽吸泵109、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和凸輪113通過多個齒輪G1至G11以及114至117連接。
兩個吸入管帽107a和107b分開設置,避免油墨顏色的混合。吸入管帽107a和107b由未示出的彈簧向上推動,并分別通過管118a和118b與轉(zhuǎn)接機構(gòu)的吸入口110連接。擦拭片108通過管118c和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的一個吸入口110連接。
抽吸泵109是一管式泵。連接到抽吸泵109的抽吸泵管119a的一端(噴射口)通過一管接頭119b和一未示出的管與廢油墨容器部分(未示出)連接,而抽吸泵管119a的另一端(吸入口)通過聯(lián)管接頭119c和管118d與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的噴射口111連接。
抽吸泵管119a連接在泵殼內(nèi)的管凹槽中,并且具有與其相接觸的未示出的壓力輥。一旦負壓力產(chǎn)生,壓力輥借助抽吸泵109的轉(zhuǎn)動擠壓抽吸泵管119a。因此,借助于被擠壓的抽吸泵管119a因容積變化產(chǎn)生的負壓力,油墨通過管118d從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吸出。吸出的油墨通過未示出的管傳送到廢油墨容器部分并在那里儲存。
另一方面,凸輪113的底面安裝有未示出的凸輪,而凸輪113的外圓周上設置有多個凸狀凸輪面121a至121e。底面上的凸輪同時驅(qū)動,并與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互鎖,以便相對于打印頭豎直地移動(加蓋/開蓋)吸入管帽107a和107b。另一方面,凸輪面113a豎直地移動擦拭片。凸輪面121a至121e和葉片開關120接觸,以便打開/關閉葉片開關。葉片開關120用于檢測凸輪113的轉(zhuǎn)動位置。
擦拭片108連接于可以繞軸122擺動的連桿123,從而使擦拭片108可以豎直移動。擦拭片108總是向下推動,使得除擦拭操作時間以外,擦拭片108總是向下縮回不與打印頭的噴墨口接觸。銷124設置在連桿中,以便從連桿中伸出。當銷124在擦拭操作時間通過凸輪面升高時,擦拭片108向上移動并且設置在可以和打印頭的噴墨口接觸的位置。
圖34是示出打印頭的示意圖。打印頭102a設置在托架102上。打印頭102a具有噴嘴板102b,在噴嘴板102b中,對應于Y(黃色)、M(深紅)、C(藍綠色)和K(黑色)四種顏色形成有用于朝向壓紙卷筒103噴墨的多個噴墨口(油墨噴嘴)。噴墨口形成四個與傳紙方向F平行的陣列102c,傳紙方向F垂直于托架102往復移動的方向。黑色噴嘴陣列與藍綠色噴嘴陣列彼此靠近設置,深紅噴嘴陣列與黃色噴嘴陣列彼此靠近設置。圖2所示的每個吸入管帽107a和107b同時蓋住彼此靠近設置的兩個噴嘴陣列。
圖1到3所示的噴墨記錄設備與圖11所示多功能設備91具有相同的構(gòu)造。
接下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吸入管帽107a、107b的詳細結(jié)構(gòu)將參照圖4至7進行說明。另外,兩個吸入管帽107a和107b具有完全相同的結(jié)構(gòu)。因此,下列圖示和說明僅涉及一個管帽107a。
圖4是吸入管帽的分解透視圖;圖5是該吸入管帽的頂視圖;圖6是沿圖5中的-6-6線截開的剖視圖;圖7是沿圖6的-7-7線截開的剖視圖。
吸入管帽107a是由橡膠或類似材料的彈性體模塑制成的大致為矩形物體。在吸入管帽107a的頂面形成矩形的凹陷部分125。該凹陷部分125被矩形框架狀的上升部分126所圍繞。如圖7所示,上升部分126的一對相對的長邊組成接合部分126a,而接合爪和每個接合部分126a的自由端邊緣整體地構(gòu)成。
如圖6所示,在吸入管帽107a的頂面形成的凹陷部分125的底面形成了平坦的水平面,該水平面不像在相關技術(shù)中那樣傾斜。如圖5和圖6所示,圓孔形的油墨排放口127豎直地設置在凹陷部分125的底面的一端,穿透底面。油墨排出部分127通過管118a和圖2所示的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的吸入口110連接。
如圖4所示,根據(jù)發(fā)明的油墨導引部件130裝入吸入管帽107a,以便從上面遮蓋吸入管帽107a的凹陷部分125。如圖7所示,油墨導引部件130的頂面的左側(cè)和右側(cè)由吸入管帽107a的左右接合部分126a的接合爪126a-1鎖定。這樣,油墨導引部件130結(jié)合在吸入管帽107a中。
油墨導引部件130是由樹脂(由POM(聚甲醛)、PP(聚丙烯)或本實例施的類似材料制成)模制成的大體上為矩形柱狀的物體,堅硬程度足以耐受油墨的腐蝕。具有矩形截面和預定長度的凹槽形狀的導槽131設置在油墨導引部件130底面的寬度方向的中心,以便沿長度方向貫穿底面。矩形柱形狀的加強肋132與油墨導引部件130頂面的寬度方向中心整體地設置,以便沿長度方向上升高。在油墨導引部件30的加強肋32的相對側(cè),在長度方向上每隔一定間距地設置有多個連通孔133(在本實施例中,每側(cè)有7個連通孔),這些孔貫穿油墨導引部件130。具體地,如圖4所示,油墨導引部件130的長度D1大約為15-40mm;油墨導引部件130的寬度D2大約為1.5-5.0mm;凹槽形的導槽131的寬度D3大約為0.5-2.0mm;凹槽形的導槽131的高度D5大約為0.3-1.0mm;每個連通孔133的寬度D4大約為0.3-1.0mm。
如圖6和圖7所示,當油墨導引部件130已經(jīng)裝入吸入管帽107a中如上文所述并在其中鎖定時,抽吸通道134形成在油墨導引部件130的凹槽形狀的導槽131和吸入管帽107a之間。油墨排放口127向抽吸通道134開放,而抽吸通道134通過許多連通孔133和大氣連通。在這種情況下,油墨導引部件130的最高表面和吸入管帽107a的上升部分126的最高表面的距離約為0.5-1.5mm。另外,油墨導引部件130和吸入管帽107a之間的間隙為0.1-0.3mm,油墨將進入該間隙。
通過這種方式,吸入管帽107a設計成具有結(jié)合在其中的油墨導引部件130的形式。下面參照圖2說明清除裝置104的操作。清除裝置104具有吸入管帽107a和吸入管帽107b,吸入管帽107b的結(jié)構(gòu)與吸入管帽107a相同。
如圖2所示,當葉片開關120已經(jīng)裝在凸輪面121a上時,打印頭處于備用狀態(tài)。在這種備用狀態(tài)下,吸入管帽107a和107b向上移動,遮蓋并且密封住打印頭的噴墨口。
當馬達106被驅(qū)動按照圖2中所示的箭頭b方向轉(zhuǎn)動時,轉(zhuǎn)動通過齒輪G1至G5傳遞到齒輪114,使得齒輪11按照圖示箭頭b′的方向旋轉(zhuǎn)。結(jié)果,擺動的齒輪(行星齒輪)115沿著圖2所示的點劃線擺動,從而和齒輪G6嚙合。擺動齒輪115的轉(zhuǎn)動通過齒輪G6至G11以及轉(zhuǎn)接空轉(zhuǎn)齒輪117傳遞給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的轉(zhuǎn)接部件112a,并通過齒輪G10以及和齒輪G10嚙合的凸輪軸齒輪113b傳遞給凸輪113。這樣,轉(zhuǎn)接部件112a和凸輪113被驅(qū)動轉(zhuǎn)動。在這種狀態(tài)下,葉片開關120到達葉片開關120已經(jīng)離開凸輪面121a的位置,使得負壓力可以一次在管118d中累積起來,以便從吸入管帽107a中抽吸油墨。
當馬達106在這種狀態(tài)下被驅(qū)動沿著圖中所示的箭頭方向轉(zhuǎn)動時,齒輪114按照箭頭a′方向旋轉(zhuǎn),齒輪114的轉(zhuǎn)動傳遞給和齒輪114嚙合的擺動齒輪115。因此,擺動齒輪115被驅(qū)動轉(zhuǎn)動,從而與齒輪116嚙合。擺動齒輪115的轉(zhuǎn)動通過齒輪116被傳遞給泵齒輪109a,從而驅(qū)動抽吸泵109。
然后,馬達106被驅(qū)動再次沿著圖中箭頭b所示的方向轉(zhuǎn)動。當葉片開關120到達葉片開關120位于凸輪面121b的位置時,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通過管118a與一吸入管帽107a連通,使得以前積聚的負壓力被釋放。這樣,油墨從打印頭的噴墨口被抽吸清除。被抽吸清除的油墨通過結(jié)合在吸入管帽107a的油墨導引部件130的多個連通孔133流入抽吸通道134。通過管118a從對抽吸通道134打開的油墨排放口127到達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的油墨,通過管118e從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傳送到未示出的油墨容器部分并保留在其中。
接下來,葉片開關120到達葉片開關120已經(jīng)離開凸輪面121b的位置,使得負壓力可以在管118d中累積起來,以便從另一吸入管帽107b清除抽吸油墨。抽吸泵109在這種狀態(tài)下被驅(qū)動,以便在管118d中積聚負壓力。
然后,當葉片開關120到達葉片開關120已經(jīng)位于凸輪面121c的位置時,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通過管118b和另一吸入管帽107b連通,使得以前積聚的負壓力被釋放。這樣,油墨從打印頭的噴墨口被抽吸清除。被抽吸清除的油墨按照前面所述的相同方法通過管118e流入未示出的油墨容器并且保留在該油墨容器中。
當以這樣的方式抽除清除油墨時,吸入管帽107a和107b均與凸輪113的移動互鎖,并且克服彈簧的推力向下移動。這樣,吸入管帽107a和107b從打印頭分開。
隨后,當葉片開關120到達葉片開關120已經(jīng)離開凸輪面121c的位置時,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通過管118b和吸入管帽107b連通。這樣,抽吸泵109被驅(qū)動以空抽吸殘留在吸入管帽107b中的油墨。
然后,當葉片開關120到達葉片開關120已經(jīng)位于凸輪面121d的位置時,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通過管118a和吸入管帽107a連通。這樣,抽吸泵109被驅(qū)動以空抽吸殘留在吸入管帽107a中的油墨。另外,被空抽吸的油墨按照與處理抽吸清除的油墨相同方法通過管118e送到油墨容器部分并保留在油墨容器部分。
這樣,在空抽吸過程中,抽吸通道134由結(jié)合在吸入管帽107a和107b中的油墨導引部件130在吸入管帽107a和107b之間形成,使得油墨可以強有力地從對抽吸通道134開放的油墨排放口127抽吸和排出。因此,即使不必像在相關技術(shù)中那樣傾斜吸入管帽107a、107b的凹陷部分的底面,也可以有效地執(zhí)行對油墨的空抽吸。結(jié)果,吸入管帽107a、107b的高度可以保持在最低限度,從而使清除裝置104、打印裝置101乃至噴墨記錄設備可以從總體上制作得較薄。
另外,形成在吸入管帽107a、107b中的抽吸通道134通過許多連通孔133和大氣連通。這樣,殘留在吸入管帽107a、107b中的油墨被吸入油墨排放口,并從油墨排放口和通過連通孔133流入抽吸通道134中的空氣一起有效地排出。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在油墨導引部件130的頂面的寬度方向中心部分設置了加強肋132,該加強肋132沿長度方向上升。因此,油墨導引部件130的強度和剛性通過加強肋132得到了增強。這樣,盡管在加強肋132的相對側(cè)形成了許多連通孔133,也不會有例如油墨導引部件130損壞等故障發(fā)生。
隨后,當葉片開關120到達葉片開關120已經(jīng)離開凸輪面121d的位置時,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通過管118e與未示出的油墨容器部分連通。因此,通過實施的清除抽吸和空抽吸保留在油墨容器部分的油墨被吸除。然后,隨著凸輪113的轉(zhuǎn)動,吸入管帽107a和107b均進一步向下移動。
當葉片開關120到達葉片開關120已經(jīng)位于凸輪面121e的位置時,轉(zhuǎn)接機構(gòu)112通過管118c和擦拭片108連通。因此,由于實施的擦拭操作保留在擦拭片108中的油墨被吸除。然后,吸入管帽107a和107b均隨著凸輪113的轉(zhuǎn)動進一步向下移動,到達它們的最低限度位置(開蓋位置)。當銷124在這種狀態(tài)下如前所述由凸輪113的凸輪面113a升高時,擦拭片108向上移動,到達可以和打印頭的噴墨口相接觸的位置。當在這種狀態(tài)下為執(zhí)行打印操作移動托架102時,粘附于打印頭噴墨口的油墨可以通過抽吸操作而擦除。這樣,一系列的清除處理步驟完成,使得打印頭噴墨口的噴射狀態(tài)能夠得以恢復。
在本實施例中,多個具有相同尺寸(截面積)的連通孔133在油墨導引部件130中以固定間距的間隔形成。然而,在吸入管帽107a、107b中,在離油墨排放口127較遠的位置吸力變得較低。因此,如圖8的頂視圖所示,每個連通孔133的截面積S1-S7可以根據(jù)每個孔到油墨排放口127的距離設置得越來越大(也就是說S1<S2<S3<S4<S5<S6<S7)。或者,如圖9的頂視圖所示,相鄰連通孔133之間的間距P1-P6可以根據(jù)到吸入口的距離設置得越來越小(即P1>P2>P3>P4>P5>P6)。這樣,在抽吸通道134的長度方向上,吸力變得大致相同,使得對油墨的空抽吸可以更可靠和更有效地進行。
另外,如果導引部件130允許抽吸通道134連通大氣,則連通孔133可以在油墨導引部件130的任何位置上形成。例如,如圖10的透視圖所示,多個連通孔133可以沿著油墨導引部件130的左側(cè)和右側(cè)壁的下邊緣形成,連通孔133的數(shù)目可以任意設置。
從上述說明可以明顯地看出,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抽吸通道134在油墨導引部件130和吸入管帽107a、107b之間形成。在清除抽吸以后的空抽吸過程中,油墨可以從向抽吸通道134打開的油墨排放口127被強有力地抽吸并排放。因此,油墨的空抽吸可以在不使吸入管帽107a、107b中的底面傾斜的情況下有效地進行。因此,吸入管帽107a、107b的高度可以保持在最低限度。這樣,可以得到這樣的優(yōu)點清除裝置乃至噴墨記錄設備從總體上制造得較薄。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抽吸通道通134過至少一個連通孔133和大氣連通。這樣,殘留在吸入管帽107a、107b的油墨與通過至少一個連通孔133流入抽吸通道134的空氣一起通過油墨排放口127抽吸并排出。
按照本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根據(jù)從連通孔到吸入管帽的油墨排放口127的距離,每個連通孔133的截面積設置成遞增。另一方面,按照本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根據(jù)連通孔到吸入管帽的油墨排放口127的距離,相鄰連通孔133之間的間距設置成遞減。這樣,在抽吸通道134的長度方向上,吸力變得大致均勻,使得對油墨的空抽吸可以更可靠和更有效地進行。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五方面,由于在油墨導引部件130頂面的寬度方向的中心部設置有上升的加強肋132,油墨導引部件130的強度和剛度得到增強。這樣,盡管在加強肋132的相對側(cè)形成有多個連通孔133,也不會出現(xiàn)諸如油墨導引130部件損壞等故障。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六方面,由于使用了油墨導引部件130,吸入管帽107a、107b中的底面不必傾斜。這樣,吸入管帽107a、107b的高度可以減到最低程度。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七方面,清除裝置104包括高度已經(jīng)減到最低程度的吸入管帽107a、107b。這樣,清除裝置104的高度也可以減到最低程度。
(第二實施例)現(xiàn)在,將在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
首先,將參照圖12說明通過將油墨噴射到紙上形成圖像的噴墨記錄設備的主要部分(記錄引擎E)。噴墨記錄設備裝備有扁平面壓紙卷筒202、一托架導軸204、一托架206、一托架移動機構(gòu)、一紙張移動機構(gòu)(未示出)和一噴墨頭210。扁平壓紙卷筒202支承紙張200(參見圖13)。托架導軸204在壓紙卷筒202上方延伸,延伸方向垂直于紙張200的傳送方向F。托架206可以在托架導軸204上相對其滑動。托架移動機構(gòu)包括用于將托架206沿著托架導軸204移動的CR馬達208等裝置。根據(jù)需要,紙張移動機構(gòu)將紙張200沿著傳送方向F移動。噴墨頭210被固定到托架206上。
扁平的噴嘴板212設置在噴墨頭210下面。多個用于向下噴射油墨的油墨噴嘴相應于Y(黃色)、M(深紅)、C(藍綠色)和K(黑色)四種顏色設置在噴嘴板212上,如圖34所示。油墨噴嘴形成和紙張200傳送方向F平行的四個陣列213。
如圖13所示,噴墨記錄設備具有一管帽固定底座214、導軸216、管帽固定器218、兩個吸入管帽1、兩個推力彈簧220、一凸輪軸222、一滑動器228、一凹槽凸輪230和一圓盤232。管帽固定底座214固定地設置在噴墨頭210的往復移動范圍內(nèi)噴墨頭210端部的下方。導軸216從管帽固定底座214向上延伸。管帽固定器218可以沿著導軸216豎直移動。吸入管帽1設置在管帽固定器218的上端,使得吸入管帽1可以與噴墨頭210下面的噴嘴板212接合。吸入管帽1接收從噴嘴板212的油墨噴嘴噴射的油墨。推力彈簧220沿著導軸216向上推動管帽固定器218。凸輪軸222從管帽固定器218下方向水平延伸。滑動器228可以沿圖13中的左/右方向移動。在滑動器228中,具有凸輪面224和凸輪臂226。凸輪面224可以和凸輪軸222分開和接合,以便相對于導軸216向下傳送管帽固定器218。凸輪臂226向上伸出。凹槽凸輪230可以和凸輪臂226嚙合。圓盤232可以圍繞點劃線表示的中心軸旋轉(zhuǎn)。
如圖13所示,當圓盤232在馬達(未示出)等裝置的驅(qū)動下轉(zhuǎn)動使得中心軸和凹槽凸輪230之間的距離固定時,凸輪軸222與凸輪面224分開,管帽固定器218由推力彈簧220向上移動。凸輪臂226設置在如圖13所示的位置,噴嘴板212與吸入管帽1接合,使得吸入管帽1可以從噴嘴板212接收油墨。另一方面,當圓盤232在馬達的驅(qū)動下轉(zhuǎn)動使得中心軸和凹槽凸輪228之間的距離變得比圖13所示的距離短時,凸輪臂226移到圖13的左側(cè),凸輪面224也移到左側(cè),從而克服推力彈簧的彈力將凸輪軸222向下推動。這樣,吸入管帽1和噴墨頭210分開,使得托架206可以沿與傳送方向方向F垂直的方向移動。
圖12和13所示的噴墨記錄設備與圖11所示的多功能設備91具有同樣的結(jié)構(gòu)。
接下來將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噴墨記錄設備的第二實施例中的吸入管帽結(jié)構(gòu)。主要如圖14和15所示,吸入管帽1包括管帽部件2和油墨導引部件10。管帽部件2形成一凹陷部分3,當吸入管帽1與噴墨頭210下方的噴嘴板212相接觸時,凹陷部分3與噴嘴板212形成一空間。油墨導引部件10位于凹陷部分3內(nèi)。管帽部件2是用諸如丁基橡膠等橡膠材料模制而成。與噴嘴板212接觸的觸頭部分5位于凹陷部分3的圓周邊緣部分。
在噴墨頭210中的多個噴嘴的陣列的相同方向上,形成了很長的管帽部件2的凹陷部分3。如圖16和圖17A和17B所示,凹陷部分3具有位于在其噴嘴板212上一側(cè)的第一凹陷部分3a,具有從第一凹陷部分3a的底面下陷至噴嘴板212的相對側(cè)的第二凹陷部分3b,以及位于第二凹陷部分3b底面6中的油墨排放口4。
第一個凹陷部分3a具有一個傾斜的并呈錐形的壁面(斜面8),使得從接觸部分5開始連續(xù)地下降,并使它的橫截面隨著位置越來越接近第二凹陷部分3b而逐漸變窄。第二凹陷部分3b形狀像一個凹槽,按照和噴墨頭210的噴嘴陣列的相同方向延伸并向下傾斜,從而使第二凹陷部分3b的一個縱向端比第二凹陷部分3b的另一端低。油墨排放口4形成在第二凹陷部分3b的底面6的一縱向端,這一端部在豎直方向是最低的。
第一凹陷部分3a的壁面(斜面8)的下端形成了一突出部分7,突出部分7使得第二凹陷部分3b的敞開表面變窄。突出部分7可能會因為橡膠的彈性而變形。盡管沒有示出,抽吸泵通過一管和油墨排放口4連通,同時抽吸泵通過另一管和廢油墨容器部分連通。
油墨導引部件10裝入管帽部件2中,以便從上面遮蓋住管帽部件2的凹陷部分3。油墨導引部件10頂面的左端和右端被鎖定在管帽部件2的突出部分7的左部和右部。這樣,油墨導引部件10被結(jié)合到管帽部件2中。也就是說,這樣可防止油墨導引部件10從管帽部件2意外分離。
油墨導引部件10是由例如聚縮醛(POM)樹脂等硬度足以耐受油墨腐蝕的樹脂模塑成的,形狀上基本接近矩形柱狀體。如圖18A至18B和圖19A至19F所示,具有矩形截面和預定長度的凹槽形狀的導槽11設置在油墨導引部件10的底面的寬度方向中心,縱向地貫穿底面。向下延伸的底腳部分11a整體形成在底面的相對側(cè)。另外,矩形柱狀的加強肋12整體地形成于油墨導引部件頂面的寬度方向中心,在縱向上上升和延伸。
底腳部分11a的頂面在油墨導引部件10的肋12的相對側(cè)和肋12相交的區(qū)域,在縱向上每隔一定的間距設置多個連通孔,垂直地貫穿該區(qū)域。另外,如圖19A所示,成對孔13a至13e按照尺寸遞增的順序排列,使得離油墨排放口4較遠的孔具有較大的孔徑,也就是說,具有較大的水平橫截面積。另外,在離油墨排放口4最遠的位置形成具有最大橫截面積的孔13f,貫穿肋12。如前所述,在距油墨排放口4較遠的連通孔13,連通孔13的橫截面積變得較大,連通孔13中的導槽也變得較大。
如前所述,在油墨導引部件10已經(jīng)裝入管帽部件2并且在其中鎖定的狀態(tài)下,如圖16以及圖17A和17B所示,抽吸通道14限定在油墨導引部件10的凹槽形狀的導槽11和管帽部件2之間。油墨排放口和抽吸通道14連通,同時抽吸通道14通過多個連通孔13和大氣連通。
在這種情況下,隨著離油墨排放口4的距離增大,油墨導引部件10的底腳部分11a變得越來越短。然后,底腳部分11a的下端鄰接向油墨排放口4傾斜的底面6,使得朝向油墨排放口4的豎直方向較低。因此,隨著離油墨排放口4的距離增大,底面6與相對于底面6的凹槽形狀的導槽11頂面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小。油墨導引部件10的肋12是水平放置的。另外,在靠近油墨排放口4的區(qū)域的距離設置成比在遠離油墨排放口4的區(qū)域設置的距離要大。也就是說,導槽在靠近油墨排放口4的位置擴大。
另外,油墨排放口4在第二凹陷部分3b側(cè)的開口被油墨導引部件10的縱向端部分所遮蓋。換句話說,凹槽形狀的導槽11的頂面基本上正對油墨排放口4的全部區(qū)域。另外,在連通孔13中,在距基本上正對著油墨排放口4的全部區(qū)域的凹槽形狀的導槽11的頂端部分預定距離的位置,形成了最靠近于油墨排放口4的孔13a。
圖20是沿圖17A-20-20線截開的剖視圖,示出了油墨排放口4及其鄰近區(qū)域的狀態(tài)。如圖20所示,在油墨導引部件10中,特別是在靠近油墨排放口4的端部,底腳部分11a的端部沿著油墨排放口4的圓周邊緣部分形成了一個圓形的表面形狀。因此,油墨排放口4周圍油墨的流動變得很流暢。也就是說,由于油墨導引部件10設置成從右上方基本上正對油墨排放口4的全部區(qū)域,因此在靠近油墨排放口4的位置有可能產(chǎn)生過大的負壓力,以致油墨的殘留量增加。因此,為了避免油墨的殘留量以這樣的方式增加,沿著底腳部分11a的端部形成了一個短的導槽T(參見圖20),使得油墨或者大氣從上部并且沿著底腳部分11a的端部到達油墨排放口4。
另外,例如,如前所述,管帽部件2的材料是丁基橡膠,油墨導引部件10的材料是聚縮醛(POM)樹脂。也就是說,油墨導引部件10是由吸濕度高于管帽部件2材料的吸濕度的材料制成的。這樣,容易對油墨產(chǎn)生毛細效應,使得促使油墨的順暢流動成為可能。
吸濕度不能定義為物理屬性值。然而,可以將用注射器在一種材料上滴下水滴后水滴在材料表面擴展的直徑定義為材料吸濕度的測量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丁基橡膠的吸濕度約為3mm,POM的吸濕度約為4mm。水滴在POM上擴展的面積更大,說明POM更親水。因此可以認為,POM具有較高的吸濕度。也就是說,由于管帽部件2和油墨導引部件10之間在吸濕度方面存在差異,油墨不會停留在管帽部件2上,油墨可以收集到油墨導引部件10一側(cè)。另外,連通孔13設置在肋12和底腳部分11a相交的區(qū)域,以便更有效地抽吸油墨。這是因為,油墨是在由底腳部分11a和肋12兩表面形成的角部分通過油墨本身的表面張力被收集的。
現(xiàn)在將說明使用這樣構(gòu)造的吸入管帽1進行的噴墨回收過程。當托架206出現(xiàn)于復位位置(如圖12所示的吸入管帽1的相對的位置)上時,吸入管帽1向上移動,使得它的觸頭部分5接觸到噴嘴板212。因此,噴嘴板212的油墨噴嘴的周圍被吸入管帽1所遮蓋,從而在噴嘴板212和凹陷部分3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空間。接下來,由抽吸泵(未示出)突然地在遮蔽空間產(chǎn)生負壓力,從而通過噴嘴板212從噴墨頭210內(nèi)部將油墨抽出。被抽吸的油墨通過油墨排放口4排出到廢油墨容器部分。該抽吸泵通過活塞等類似裝置瞬間并且暫時地產(chǎn)生負壓力。
接下來,吸入管帽1向下移動,使得接觸部分5和噴嘴板112分離。抽吸泵在吸入管帽1已經(jīng)分離的狀態(tài)下被驅(qū)動(也就是說,解除密封),使得吸入管帽1的凹陷部分3中的油墨通過油墨排放口4排出到廢油墨容器部分。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抽吸通道14被結(jié)合在管帽部件2的油墨導引部件10形成在油墨導引部件10和管帽部件2之間,因此油墨可以從對抽吸通道14打開的油墨排放口4被強有力地抽吸和排出。
另外,形成在吸入管帽1中的抽吸通道14通過多個連通孔13和大氣連通。這樣,殘留在吸入管帽1中的油墨被吸入到油墨排放口4,然后又和通過連通孔13流入抽吸通道14的空氣一起有效地從油墨排放口中排出。
接下來將回顧一下清除殘留在吸入管帽1中的油墨的原理。圖21是解釋流體通過微隙的基本方程的示意圖。這里,結(jié)合有油墨導引部件10的管帽部件2的內(nèi)部可以認為是由微隙形成的通道。在圖21中,確立了下列基本方程。
u=Δp(h-y)y/2μlQ=bh3Δp/12μl其中u流動速度
Q流率Δp壓力損耗(P1-P2)h間隙高度b通道寬度l通道長度μ粘性系數(shù)通過基本方程可知,流率Q同寬度b成正比,同高度h的立方成正比,同長度l成反比。也就是說,高度的數(shù)值對流率的影響比寬度的數(shù)值對流率的影響更大。
圖22A和22B是分別示意地示出吸入管帽1和吸入管帽300中的通道截面的圖。圖22A示出已經(jīng)裝有相關技術(shù)的油墨導引部件的結(jié)構(gòu)。圖22B示出已經(jīng)裝有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油墨導引部件10的結(jié)構(gòu)。如圖22A所示,根據(jù)相關的技術(shù),產(chǎn)生毛細效應的部件304是基本上為平板形狀的油墨導引部件(具有矩形截面),該構(gòu)件已經(jīng)裝在管帽300中。因此,寬度b實際上是固定的,但是間隙高度h被限制為較低的值。
另一方面,根據(jù)本發(fā)明,如圖22B所示,寬度b實際上被從油墨導引部件10的左側(cè)和右側(cè)向下延伸的底腳部分11a所限定,但是具有立體效果的間隙高度h是固定的(請注意,在圖22A和圖22B中,h1<h2)。因此,從方程式可知,當用相同的吸入壓力P從油墨排放口101和4進行抽吸時,按照本發(fā)明獲得的流率Q比按照相關技術(shù)獲得的流率Q要大得多。
圖23A至圖23D、圖24A至圖24D以及圖25A至圖25D是分別示出油墨在吸入管帽中流動的模擬情況的剖視圖。圖23A-23D示出的是相關技術(shù)的具有基本上為平板形狀并且不具有連通孔的油墨導引部件(毛細效應產(chǎn)生部件304)已經(jīng)裝在管帽部件(管帽300)的情況。油墨導引部件裝在管帽部件的底面,使得油墨排放口301部分地被油墨導引部件的端部所遮蓋。
圖24A至24D示出的是相關技術(shù)的具有一樣尺寸的連通孔304a的油墨導引部件(毛細效應產(chǎn)生構(gòu)件304)已經(jīng)裝在管帽部件(管帽300)的情況。油墨導引部件設置成與管帽部件的底面保持預定距離。一連通孔也恰好在油墨排放口301上方打開。
圖25A至25D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油墨導引部件10已經(jīng)裝在管帽部件2的情況。油墨導引部件10具有其尺寸隨著離排放口的距離越來越遠而增大的連通孔。油墨導引部件10設置成,油墨導引部件10與管帽部件2的底面6之間的距離隨著油墨導引部件10與油墨排放口4距離的增加而減小。油墨導引部件10具有正對油墨排放口4的全部區(qū)域的正面部分。
圖23A至23D、圖24A至24D和圖25A至25D分別示出抽吸開始后0秒、0.03秒、0.05秒和0.1秒時油墨的情況。圖23E、24E和25E是示出分析情況的表格。順便說一下,在每張表格中,“小片”表示一油墨導引部件(相關技術(shù)中的毛細效應產(chǎn)生部件)、“管帽”表示一管帽部件、而“孔”表示一連通孔。
每個管帽部件中的油墨具有以下油墨體積(液量)初始量(cm3)0.1秒后(cm3) 殘留率圖12 0.058 0.043 0.742圖13 0.077 0.053 0.690圖14 0.078 0.025 0.314從圖23A至23D、圖24A至24D以及圖25A至25D可知,根據(jù)圖23A至23D或者24A至24D所示的相關技術(shù)結(jié)構(gòu),靠近油墨排放口301的油墨I在初始階段被抽吸,并且油墨排放口301迅速和大氣連通。因此,出現(xiàn)了主要讓空氣進入油墨排放口301的氣流。結(jié)果,對油墨I的主要負壓力失去,使得油墨I的吸入效率明顯下降。
另一方面,根據(jù)圖25A至25D所示的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即使靠近油墨排放口4的油墨I被抽吸,油墨排放口4也不會迅速地和大氣連通。因此,油墨I通過每個連通孔13被有效地排出。結(jié)果,根據(jù)本發(fā)明,同相關技術(shù)中的油墨殘留率相比,油墨I的殘留率減少一半還多,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第三實施例)現(xiàn)在將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噴墨記錄設備的吸入管帽的結(jié)構(gòu)。在圖26-30和圖31A-31C中,與在第二實施例中起相同作用的部件和部分相應地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對它們的說明也因此省略。在該實施例中,油墨導引部件10的底腳部分11a從略??蛇x地,如圖29所示,用于支撐油墨導引部件10的支架部分9通過模制整體地形成在管帽部件2的突出部分7的下面。油墨導引部件10和管帽部件2的底面6之間的距離由支架部分9所限定。在本實施例中,設置的支架部分9基本上與管帽部件2的接觸部分平行,使得到底面6的距離隨著與油墨排放口4的距離減少而增加。
在油墨導引部件10的肋12的相對側(cè),在縱向以規(guī)則間距的間隔設置多個連通孔13,以便在油墨導引部件10的頂面與肋12相交的區(qū)域豎直地穿過油墨導引部件10。另外,如圖31A所示,孔的尺寸,也就是連通孔13a至13e的水平橫截面積,是按照這樣的順序增加的連通孔離油墨排放口4相距得越遠,孔的尺寸越大。另外,具有最大尺寸的連通孔13f設置在距油墨排放口4最遠的位置,穿過肋12.
如圖28和29所示,在油墨導引部件10已經(jīng)裝入管帽部件2并且被鎖定在支架部分9的狀態(tài)下,抽吸通道14限定在油墨導引部件10的底面和管帽部件2之間。當抽吸通道14通過許多連通孔13和大氣連通的同時,油墨排放口4向抽吸通道14打開。這種情況下,油墨導引部件10的底面與向油墨排放口4傾斜以便向油墨排放口4的豎直方向降低的底面之間的距離,隨著距油墨排放口4的距離增加而減小。油墨導引部件10是水平設置的。
另外,第二凹陷部分3b側(cè)面上的油墨排放口4的開口完全被油墨導引油墨導引部件10的一個縱向端部所遮蓋。換句話說,油墨導引部件10的底面基本上正對油墨排放口4的全部區(qū)域。另外,在連通孔13中,在距基本上正對油墨排放口4的全部區(qū)域的油墨導引部件10的底面部分的預定距離的位置,形成最靠近于油墨排放口4的孔13a。
順便說,管帽部件2的底面6和上述每一實施例中的圖16或者28所示的直線一樣是傾斜的。底面6不局限于此,它的形狀也可以像曲線一樣傾斜變化??蛇x地,底面6的形狀出可以階梯式地傾斜變化。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相鄰的連通孔13之間的間距是固定的,但是相鄰連通孔13之間的間距也可以設置為隨著距油墨排放口4越來越遠而減小。
雖然在該實施例中抽吸泵產(chǎn)生暫時的負壓力,但產(chǎn)生連續(xù)的負壓力的抽吸泵也可以使用。
雖然如圖19A至19D以及圖31A至31B所示,油墨導引部件10的每一連通孔13形成了一個具有矩形截面的矩形柱形狀,但每個連通孔13并不局限于此,還可以形成例如具有圓形截面的圓柱形狀或者截頭圓錐形狀。另外,雖然連通孔13的最大的孔13f在距油墨排放口4最遠的位置上打開,孔13f還可能由許多密集的小孔形成。
在每一實施例中,油墨導引部件10的連通孔13在油墨導引部件10的頂面和肋12相交的區(qū)域打開。然而,如圖32A或者32B的剖視圖所示,每個連通孔13可能包括油墨導引部件10和肋部12之間的邊角,以致連通孔13的一部分形成在肋12中。
在每一實施例中,油墨排放口4在底面6縱向的一端形成,這一端相對于豎直方向是最低的。然而,例如,還可以考慮這樣的情況油墨頭具有大約兩倍的長度,從而使管帽部件2也具有大約兩倍的長度。在這種情況下,如圖33所示,油墨排放口4可以形成在底面的縱向中心,該中心相對于豎直方向最低,而油墨排放口4兩側(cè)的底面6都朝油墨排放口4傾斜。這種情況下,油墨導引部件10也具有大約兩倍的長度,并且設置成遍及整個凹陷部分3的長度。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提供具有防止油墨殘留在管帽中的管帽結(jié)構(gòu)的噴墨記錄設備,而不需要復雜的制造工藝。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一或者第十七方面,與具有固定寬度的油墨導槽的結(jié)構(gòu)相比,在遠離油墨排放口4的位置上油墨導槽14非常狹窄,從而能對油墨產(chǎn)生滿意的負壓力。另一方面,油墨導槽14在靠近油墨排放口4的位置上較寬,使得在遠離油墨排放口4位置上的油墨可以到達接近于油墨排放口4的位置,并從油墨排放口4順暢地排出。這樣,既可以減少殘留在管帽部件2中的油墨量,也可以可靠有效地抽吸油墨。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二或者第九方面,油墨導引部件的正面部分基本上面對油墨排放口4的全部區(qū)域,使得即使遠離油墨排放口4的油墨也可以比在只面對油墨排放口一部分或者不面對油墨排放口4的任何部分的結(jié)構(gòu)中更可靠地從油墨排放口4排放出。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三方面,可以獲得類似于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優(yōu)點。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四或者第八方面,油墨的流動通過在油墨導引部件10中形成的連通孔13變得很順暢,從而使油墨可以被可靠而有效地抽吸。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九方面,油墨導引部件10的強度和剛度可以通過在油墨導引部件10形成的肋而加強。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十方面,由于在油墨導引部件10形成的肋12,油墨可以順暢地流入連通孔13。
另外,按照本實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沿著油墨排放口4形成了靠近油墨排放口4的油墨導引部件10的端部,使得靠近油墨排放口4的油墨的流動變得很順暢。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十二方面,由于吸濕度存在差異,油墨的流動變得很順暢,從而使油墨可以被可靠而有效地抽吸。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十三方面,油墨導引部件10與密封部分的底面之間的距離可以簡單地通過油墨導引部件2的底腳部分11a固定。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十五方面,油墨導引部件10與密封部分的底面之間的距離可以簡單地通過管帽部件2的支架部分固定。
更進一步地,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十四或者第十六方面,可以更簡單地獲得該距離,從而使制造變得更容易并降低成本。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上述說明是出于示例和說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它并不是用于窮舉或限制本發(fā)明于公開的確切形式,根據(jù)上述說明,可以有修改和變化,這些修改和變化可從本發(fā)明的實際應用中獲得。選擇和描述的實施例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以便該領域的技術(shù)人員以各種實施例的形式應用本發(fā)明并且各種改型適合于設想的特殊用途。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以及等同物限定。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具有多個噴墨口的打印頭;密封噴墨口進行油墨抽吸的吸入管帽,該吸入管帽具有用于排放通過油墨抽吸接收的油墨的油墨排放口;以及可以接合到吸入管帽中的油墨導引部件,該油墨導引部件具有預定長度的導槽,其中,當油墨導引部件接合到吸入管帽中時,所述的導槽在該導槽和吸入管帽之間構(gòu)成抽吸通道,抽吸通道和油墨排放口連通,所述的油墨導引部件具有至少一個允許抽吸通道和大氣連通的連通孔,并且其中所述的油墨導引部件具有設置在其頂面的寬度方向中心部分的加強肋,以便縱向延伸,并且所述的連通孔包括多個沿著導槽的長度方向在加強肋的相對側(cè)按照預定間隔形成的連通孔。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的連通孔包括多個沿導槽的長度方向以預定的間隔形成的連通孔,并且每一連通孔的橫截面積設置成隨著距油墨排放口距離的增加而加大。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的連通孔包括多個沿導槽的長度方向按照預定的間隔構(gòu)成的連通孔,并且相鄰連通孔之間的間距隨著距油墨排放口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還包括用于產(chǎn)生負壓從而從吸入管帽吸出油墨的抽吸泵;以及連接抽吸泵和吸入管帽排放口的管;其中抽吸泵通過該管從吸入管帽中吸出油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具有多個噴墨口的打印頭;密封噴墨口進行油墨抽吸的吸入管帽,該吸入管帽具有用于排放通過油墨抽吸接收的油墨的油墨排放口;以及可接合到吸入管帽中的油墨導引部件,該油墨導引部件具有預定長度的導槽,其中,當油墨導引部件接合到吸入管帽中時,所述的導槽在該導槽和吸入管帽之間構(gòu)成抽吸通道,抽吸通道和油墨排放口連通,并且所述的油墨導引部件具有至少一個允許抽吸通道和大氣連通的連通孔,其中所述的油墨導引部件具有設置在其頂面的寬度方向中心部分的加強肋,以便縱向延伸,并且所述的連通孔包括多個沿著導槽的長度方向在加強肋的相對側(cè)按照預定間隔形成的連通孔。
文檔編號B41J2/165GK101028761SQ200710088980
公開日2007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梅田隆一郎, 小川干生, 矢澤宏明, 鹽原由季央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