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印刷機的印刷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83240閱讀:21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印刷機的印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印刷機的印刷 裝置。
背景技術
EP 0 331 870 A2公開了一種用于支撐印刷機的滾筒對的裝置,其中 分別支撐滾筒的輥頸的軸承箱為了調節(jié)這些滾筒之間的間隔而通過對壓 力劑缸的設置可施加以彼此相同的、彼此不同的或者成組地彼此相同的 力,并由此能夠調節(jié),其中壓力劑缸的相應的作用方向分別相同。采用對 壓力劑缸的這種設置因此基本上只能實現一維的調節(jié)。能夠將能夠調節(jié)的 力在機器運轉期間、或者還在機器開始運轉之前,通過調節(jié)-預先選擇-控 制或調節(jié)設備進行調節(jié)或預先選擇,其中在設備是調節(jié)設備的情況下給該 調節(jié)設備配設傳感器,該傳感器將其觀察情況通告給調節(jié)設備。由調節(jié)設 備在壓力劑缸上調節(jié)的壓力,例如,可以根據滾筒的運轉速度或者根據該 滾筒的轉速在寬的范圍內在裝置工作期間根據需要持續(xù)地進行調節(jié)。
DE 102 44 043 A1公開了用于調節(jié)印刷機中的輥的裝置,其中將貼 合壓力施加到相鄰的旋轉體上的輥的兩端分別支撐在具有能夠徑向移動 的輥座的端軸承中,其中每個端軸承都具有多個作用到輥上的能夠利用壓 力劑施加壓力的執(zhí)行器。例如,也可以將這種能夠調節(jié)的輥與印版滾筒進 行壓合。
由DE 38 25 517 A1公開了一種用于對印刷機的輸墨裝置的輥或潤濕 裝置的輥的合壓和離壓以及調節(jié)的裝置,其中存儲器可編程的控制設備借 助所輸入的預定的貼合壓力來自動地調節(jié)輸墨裝置的輥或潤濕裝置的輥 相對于位置固定的串墨輥的位置。該存儲器可編程的控制設備將執(zhí)行指令 輸出至電控制的執(zhí)行機構,其中設計成直流電機的執(zhí)行機構將執(zhí)行指令傳 遞至執(zhí)行元件,其中該執(zhí)行元件負責對輸墨裝置的輥或潤濕裝置的輥的機
8械調節(jié)。電控制的執(zhí)行機構以及執(zhí)行元件設置在能夠調節(jié)的輸墨裝置輥或
潤濕裝置輥的輥鎖合機構中。利用由DE 38 25 517 A1所公開的裝置可以 實現對輸墨裝置的輥或潤濕裝置的輥的遠程調節(jié)。基于對能夠調節(jié)的輸墨 裝置的輥或潤濕裝置的輥的根本調節(jié),針對不同的生產方式可將用于其它 調節(jié)的執(zhí)行值存儲在可存儲器編程的控制設備中。因此用于輸墨裝置的輥 或潤濕裝置的輥的執(zhí)行值取決于所選擇的生產方式,其中預先輸入的用于 按照生產方式不同的調節(jié)的執(zhí)行值通過可存儲器編程的具有程序的控制 設備來確定。
WO 03/049946 A2和WO 2004/028810 A1公開了用于印刷機的輸 墨裝置或潤濕裝置的工作方法,其中在輸墨裝置或潤濕裝置中設有至少三 個輥或滾筒,這些輥或滾筒能夠在至少兩個輥接觸帶中相互接觸,和其中 至少一個輥相對于其它輥能夠調節(jié)地支撐在機器機架中。能夠調節(jié)地被支 撐的輥旨在變化地調節(jié)在兩個輥接觸帶中的相應的貼合壓力而以大小和 方向都能夠調節(jié)的力壓到在貼靠的輥之間的間隙中。
EP 1 161 345 B1公開了如下方案,即狹長的一倍圓周的印版滾筒不 僅在輥身端部,而且在中間設有寬的筒枕。印版滾筒壓靠到雙倍大的轉印 滾筒上,并被一倍大的輥著墨。所述一倍大的輥從約兩倍大的帶有室式刮 刀的網紋滾筒(干式膠印)得到油墨。這四個輥處于一個平面內,其中大 的滾筒防止兩個小的滾筒撓曲。另外說明了一種帶有傳統(tǒng)的輸墨裝置的結 構方式,其中帶有著墨輥和串墨輥的兩個涂敷輥從帶有連接的虹吸輸墨裝 置的大的"裸滾筒"為小的印版滾筒供應以油墨。其中,在印版滾筒和大 的裸滾筒之間在外部和中間只有三個墊圈,這些墊圈支撐在裸滾筒的筒枕 上,并壓靠到印版滾筒筒枕上,由此防止其在印版滾筒和轉印滾筒之間的 壓力撓曲。另外該專利說明書公開了所有八個相關的滾筒或墊圈都位于一 個平面內或者以一角度位于兩個平面內。該方案的缺點是使用了筒枕,在 磨損的情況下對筒枕的更換費時且昂貴。而且對兩個小滾筒的支撐受到空 間限制。小的印版滾筒不利地非對稱地被夾緊在壓靠到轉印滾筒上的橡皮 布和壓靠在大的裸滾筒上的小的涂敷輥的橡皮布厚度之間。
由WO 2005/097504 A2己知,根據一種印刷單元設計,設有短式輸 墨裝置的涂敷輥,其直徑相當于與其配合的印版滾筒的直徑。為了調節(jié)輸墨裝置滾筒,設有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執(zhí)行器和直線軸承。
DE 32 23 352 A1公開了一種印刷裝置,其著墨輥的直徑與印版滾筒 相同。該印刷裝置通過再潤濕工作,其中該輸墨裝置作為短式輸墨裝置由 油墨池、網紋輥和涂敷輥構成。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印刷機的印刷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該目的通過權利要求1或2的特征得以實現。 采用本發(fā)明可實現的優(yōu)點特別是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狹長滾筒的可簡
單地制造卻仍剛性的印刷裝置。
將轉印滾筒、印版滾筒和著墨輥的旋轉軸線基本設置在共同的平面內
的布置,提高了印刷裝置的針對由溝槽沖擊所引起的撓曲/振動的剛性。 通過采用用于輸墨裝置滾筒的直線導向機構,實現了滾筒的針對可能
的滾筒振動的理想安裝位置。此外,通過在直線導向機構中的滾筒支撐實
現了小的調節(jié)路徑,因此還無需同步絲杠。對三環(huán)偏心軸承的繁瑣的安裝
被取消。
特別有利的是,根據使用能夠通過力控制的用于壓合/離壓調節(jié)的執(zhí)行 器的設計,可根據需要來調節(jié)由輥或滾筒在輥接觸帶中施加到相鄰的旋轉 體上的貼合壓力。特別是直線軸承機構與調節(jié)方向和對能夠通過力控制的 執(zhí)行器的使用相結合,在剛性和可調節(jié)性方面帶來了優(yōu)點。
除了易于安裝外,將輥和/或滾筒支撐在側機架內部的設計還允許縮短 滾筒輥頸,這引起振動減小。
對于所提到的用于滾筒和/或涂敷輥的直線軸承,設有可運動的止擋, 可以實現對印刷至關重要的對滾筒的調節(jié),還可以實現自動的根本調節(jié)一 旨在新的配置、新的印刷布等。
釆用本發(fā)明可實現的其它優(yōu)點在于,由輥或滾筒在輥接觸帶中施加到 相鄰的旋轉體上的貼合壓力,能夠通過控制單元、例如通過對各個參與調 節(jié)的執(zhí)行器的編址、各自地按照需求來調節(jié),并且優(yōu)選例如在印刷裝置的 持續(xù)的生產期間,能夠遠程控制地改變豎排的調節(jié)。
根據對輸墨裝置的特別有利的設計,該輸墨裝置具有與印版滾筒配合作用的涂敷輥,該涂敷輥直徑與印版滾筒的直徑一樣大。在涂敷輥大小相 同的情況下,對于操作和(半)自動的印版更換系統(tǒng)來說留有大的空間。 通過大的涂敷輥,將支撐作用施加到優(yōu)選一倍大的印版滾筒上。根據就振 動而言有利的設計,將同一個印刷裝置的處于壓合位置下的轉印滾筒、印 版滾筒和涂敷輥的旋轉軸線設置在同一平面內。根據對此的改進方案,雙 面印刷裝置的兩個印刷裝置的兩個平面完全重疊,從而兩個轉印滾筒的、 兩個印版滾筒的和兩個涂敷輥的旋轉軸線處于同一平面內。就針對操作的 技術方案而言,轉印滾筒和印版滾筒的平面可以相對于印版滾筒和涂敷輥 的平面相互略微傾斜,例如傾斜<15° 。
有利的是, 一倍大的印版滾筒具有足夠沿六個印張連續(xù)伸展的用于固 定印版端部的溝槽。
就印刷裝置的剛性而言有利的是,轉印滾筒具有雙倍大的或者甚至更 大的(例如三倍或四倍)圓周。其中雙倍大轉印滾筒例如裝配有三個并排 設置的印刷布,根據一種有利的設計,這些印刷布的端部沿著圓周方向交
替地相互錯開180° ,根據一種成本低廉的設計,其端部并排地對準設置。
根據就可變的帶寬而言有利的第三和第四設計,設有兩個三印張寬的印刷
布(并排地對準或者錯開180° ),或者可以完全設有一個唯一的六印張 寬的印刷布。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對其予以詳細說明。
圖中示出
圖1為印刷機的示意圖2為根據圖1的印刷塔的示意圖3為配合作用的印刷裝置滾筒的第一種設計的示意圖4為配合作用的印刷裝置滾筒的第二種設計的示意圖5示出輸墨裝置的一種設計;
圖6示出輸墨裝置的一種設計;
圖7示出輸墨裝置的一種設計;
圖8示出輸墨裝置的一種設計;圖9示出輸墨裝置的一種設計; 圖10示出輸墨裝置的一種設計; 圖11示出輸墨裝置的一種設計; 圖12示出印刷單元的一種設計; 圖13示出印刷單元的一種設計;
圖14a示出輥包覆(Walzenbezug)的結構;
圖14b示出輥包覆的另一種設計的結構;
圖15示出著墨輥的一種設計;
圖16為雙面印刷裝置的俯視圖17為軸承單元的示意性的縱剖視圖18為軸承單元的示意性的橫剖視圖19為對滾筒的支撐和調節(jié)的原理圖20示出印刷裝置的驅動機構的一種設計;
圖21示出輸墨裝置的驅動機構的一個實施例;
圖22示出輸墨裝置驅動機構的另一個實施例;
圖23為輥鎖合機構(Walzenschloss)的縱剖視圖24為根據圖23的輥鎖合機構的立體圖,其中在兩個相互垂直的面 上進行了局部的縱向剖切;
圖25為在可控制的輥無偏轉(Auslenkung)的情況下由執(zhí)行器作用 到可控制的輥上的徑向力的示意圖26為在可控制的輥轉動的情況下由執(zhí)行器作用到可控制的輥上的 徑向力的示意圖27為帶有"軟的"印刷布的壓印位置的示意圖28為不同的印刷布層的特性曲線的視圖29示出具有九滾筒印刷單元的印刷塔的一種設計。
具體實施例方式
例如在圖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印刷機、例如巻筒紙輪轉印刷機、特別 是巻筒紙輪轉多色印刷機,具有至少一個印刷單元01,在所述印刷單元 中可雙面單重地、或者特別是相繼多重地、例如此處為四重地印刷承印材料帶,簡寫為帶,但也可以同時單重地或多重地印刷多個帶。印刷機特別 是設計為報紙印刷機,且將印刷單元01設計為用于印刷報紙、例如無涂
布的紙或者具有小的至多為25g/r^的涂布重量的紙的承印材料。
在圖1的實例中設有多個分別帶有兩個被堆疊布置的印刷單元01的 印刷塔。印刷單元01具有多個(例如此處為四個)垂直地上下疊置的雙 面印刷裝置03,其用于在橡皮滾筒對橡皮滾筒工作中的雙面印刷(圖2)。 但雙面印刷裝置03 (此處用位于平面E中的印刷裝置滾筒06;07示出) 原則上也可以構造成橋式或n形印刷裝置的形式。雙面印刷裝置03分別 由兩個印刷裝置04構成,這兩個印刷裝置分別具有設計成轉印滾筒06和 設計成印版滾筒07的滾筒06;07、例如印刷裝置滾筒06;07,以及分別具 有輸墨裝置08,在濕式膠印的情況下還分別具有潤濕裝置09。分別在兩 個轉印滾筒06之間,在合壓位置形成(雙面)印刷位置05。所述部件僅 在圖2的最上面的雙面印刷裝置03上做出標記,但上下疊置的(雙面) 印刷裝置03;04基本上(特別是在對本發(fā)明至關重要的特征設計方面)設 計相同。雙面印刷裝置03、在沒有下述的直線(平面)設置的有利的特 征的情況下、與圖2相反恰好可以設計成向下開口的n形單元或向上開口 的U形單元。
根據有利的設計,印刷單元01 (視要求、機器類型、所采用的技術 和/或拆卸步驟而定)具有一個或多個下述特征。印刷單元01或雙面印刷 裝置03例如在中間、即在雙面印刷位置05的區(qū)域中可符合生產條件地分 開,和/或輸墨裝置08 (和必要時的潤濕裝置09)具有"大的"涂敷輥, 和/或滾筒軸承可在直線軸承內被力控制地調節(jié),和/或壓合的印刷裝置滾 筒06;07的旋轉軸線基本上位于共同的平面內,和/或輥被力控制地在輥鎖 合機構和/或轉印滾筒內為印版滾筒的兩倍大,和/或具有相應的印刷布、 特別是金屬印刷布。此外,該設計可以通過對滾筒06;07的特定的單獨傳 動附加地被有利地改進。根據有利的設計,此點也適合于輸墨裝置08的 和必要時潤濕裝置09的驅動機構與印刷裝置滾筒06;07的驅動機構的機 械獨立性。
原則上,上述每個或多個特征也可以有利地針對如下的印刷單元01 來理解,即該印刷單元不具有設計成在橡皮滾筒對橡皮滾筒式印刷中的雙
13面印刷裝置03的印刷裝置04,而是僅具有在正面印刷中工作的印刷裝置
04。印刷裝置04的轉印滾筒06于是與壓印滾筒配合作用。這樣就可以僅 使用一個壓印滾筒,而取代第二印刷裝置04的和輸墨裝置08的兩個滾筒 06;07。其它滾筒06;07中的下面的那個滾筒因而適合于設置在側壁中。
在圖2中示出對印刷單元01的例如旨在使得操作簡單方面的有利的 設計,其中該印刷單元示例性地在其雙面印刷位置05的區(qū)域中可符合生 產條件地、即為裝調和維護目的(與拆開或拆卸相反)分開。下面在在需 要和/或必要之處,將兩個可相互分開的部分(包括滾筒06;07、輸墨裝置 08以及如果存在時的潤濕裝置09)用部分印刷單元01.1和01.2來表示。
為此將多個(四個)上下疊置的印刷裝置03的印刷裝置滾筒06;07 可旋轉地以如下方式支撐在右邊的和左邊的機架或壁區(qū)段11;12、例如側 機架11;12中或上,即同一個印刷裝置04的兩個印刷裝置滾筒06;07配 屬于同一個機架或壁區(qū)段11;12。優(yōu)選多個、特別是所有的在同一側面印 刷帶的印刷裝置04的印刷裝置滾筒06;07支撐在同一個機架或壁區(qū)段 11;12上。印刷裝置滾筒06;07原則上可以僅在一側、即懸空地僅支撐在 一個端側的機架區(qū)段11上。但優(yōu)選每個部分印刷單元011;01.2都設有兩 個在滾筒06;07的端側設置的機架區(qū)段11;12。這兩個可相互分開的部分 在下面用部分印刷單元01.1和01.2來表示,它們具有相應的機架區(qū)段 11 ;12和印刷裝置04 (印刷裝置滾筒06;07和輸墨裝置08)。
根據一種有利的設計,部分印刷單元01.1和01.2可沿著垂直于滾筒 06;07的旋轉軸的方向相向移動或者彼此移開,其中優(yōu)選這兩個部分印刷 單元中的一個部分印刷單元(此處為部分印刷單元01.1)空間固定地被支 撐,也就是說,例如在印刷廠房的地板13、空間固定的支座13、安裝板 13或用于印刷單元01的安裝框架13上位置固定地被支撐,而另一個部 分印刷單元(此處為部分印刷單元01.2)相對于地板13或支座13或安 裝板13或安裝框架13 (下面為支座13)可移動地被支撐。圖2中示出 部分印刷單元01.1和01.2的移在一起的狀態(tài),它們可以在示意性示出的 分開線10的區(qū)域中彼此移開。
為此外部的機架區(qū)段12支撐在機架區(qū)段12的和支座13的相互對應 的未示出的支撐部件中,這些支撐部件例如共同地形成直線導向機構15。這些支撐部件可以是在軌道中滾動的滾輪,但也可以是滑動或滾動體支撐 的彼此相向的直線導向部件。
優(yōu)選將壁區(qū)段11;12如下地設計,即它們在其移在一起的狀態(tài)下(如 圖所示)在其彼此相向的一側成對地基本上形狀互補,但在移在一起時在
其分開線10或相遇線處形成基本封閉的側接觸面(Seitenfront)。間隔地 位于兩個壁區(qū)段11;12之間的維護位置在此未示出。
部分印刷單元01.1;01.2的相互間的相對位置可以通過機架區(qū)段12 的移動來到達,或者也可以根據另一設計按照如下方式來到達,即兩個部 分印刷單元01.1;01.2或它們的機架區(qū)段11;12可移動地被支撐。
印版和轉印滾筒07;06的輥身寬度優(yōu)選為報紙開本的、特別是大幅印 張開本的至少四個、特別是六個、對于特別高的產品產量來說為六個并排 設置的印張。因此可以印刷并排地帶有四個報紙印張的雙倍寬的帶,或者 特別是可以印刷并排地帶有六個報紙印張的三倍寬的帶,且印版滾筒07 相應地并排裝有四個或者優(yōu)選六個印版,特別是它們的端部相互對準。根 據所示的有利的開本設計,印版滾筒07的圓周基本相應于報紙開本的一 個印張、特別是豎排的報紙印張,也就是說,設有如下的印版22,即該 印版基本上夠圍繞整個圓周,且載有報紙開本的僅僅一個印張的印刷圖 像。
為了收納印版22,印版滾筒07有利地具有用于收納印版22的溝槽 19 (其帶有朝向殼面的開口),該溝槽優(yōu)選沿著整個有效的輥身長度連續(xù) 地構造。印版滾筒07于是可以并排地裝有四個或者特別是六個印版(圖 3)。
沿著軸向連續(xù)的溝槽19和/或相應的夾緊裝置如下設計,即可沿著軸 向并排地至少固定多個單獨的、分別為一個或兩個報紙印張寬度的印版 22。于是在一種工作狀況中,印版滾筒07具有沿著圓周方向的分別為印 張長的一個印版22和沿著縱向的多個、例如四個、或特別是六個、分別 為印張寬的印版22。也可以在印版滾筒07上混合并排地設置單印張寬的、 和兩印張寬的、或者甚至三印張寬的印版22,或者也可以并排地僅設置 多個兩印張寬的、或者甚至三印張寬的印版22,這些印版載有印張的總 共例如四個、但特別是六個印刷圖像。
15根據一種未示出的設計,在雙倍大的開本(沿著圓周相繼的兩個報紙 印張)情況下,轉印滾筒06例如只有一個用于收納一個或多個(例如兩
個)并排設置的包襯23、特別是印刷布23的溝槽21,該溝槽在此同樣優(yōu) 選沿著整個有效的輥身長度連續(xù)地構造。轉印滾筒06于是可以并排地裝 有一個沿著輥身長度連續(xù)的、并且基本上能夠達到整個圓周的印刷布23, 或者并排地裝有兩個、或三個基本上能夠達到整個圓周的印刷布23,其 中它們的端部沿著滾筒06的縱向觀察相互對準。印刷布23優(yōu)選是設計成 金屬印刷布23的多層印刷布23,其具有形狀穩(wěn)定的帶有彈性層的承載板 (見下面)。
根據對雙倍大的轉印滾筒06的另一種設計,該轉印滾筒可以具有兩 個或三個并排的印刷布23,其中這些橡皮布分別相鄰地沿著圓周方向相 互錯開180° 。這些相互錯開的兩個或三個印刷布23可以被保持在兩個 或三個溝槽區(qū)段中,這些溝槽區(qū)段同樣沿著滾筒06的縱向并排設置,但 分別相鄰的溝槽區(qū)段沿著圓周方向相互錯開18CT 。
圖3和圖4為印刷裝置滾筒06;07的示意圖,其中轉印滾筒06為了 提高穩(wěn)固性而設有雙倍的圓周(雙倍大),且印版滾筒07設有單倍的圓周 (單倍大)。印版滾筒07分別具有上述的連續(xù)的溝槽19,且在本實例中 具有六個單倍寬的(每個印版22有一個印張)印版22。在圖3中,轉印 滾筒06具有沿著縱向并排的兩個沿著圓周方向相互錯開180°的溝槽 21,兩個印刷布23、特別是兩個三印張寬的印刷布23并排地保持在這些 溝槽中。在根據圖4的設計中,三個兩印張寬的印刷布23保持在三個溝 槽21中,這些溝槽沿著縱向并排設置,但沿著圓周方向相互交替地錯開 湖。。
根據未示出的設計,可以將轉印滾筒06如下作為替代地設計為(單 倍大的)轉印滾筒06,即其圓周為一個大幅印張開本的豎排的印張、特 別是報紙印張。在此轉印滾筒于是可以具有一個唯一的整個圓周的印刷布 23,但也可以具有兩個或三個對準地并排設置的整個圓周的印刷布23。 原則上可以對印版滾筒和轉印滾筒07;06進行任意組合,其中印版滾筒與 轉印滾筒07;06的相互間的圓周比為整數,例如為1:1、 1:2、 1:3、 1:4, 但優(yōu)選一個單倍大的印版滾筒07與一個多倍大的轉印滾筒06進行組合。于是,印刷單元01的不涉及轉印滾筒06的尺寸的特征可以單獨應用或組 合應用。
可設計成滾筒單元17的模塊,例如具有帶有輥頸63;64的滾筒06;07 和已經預先安裝在輥頸63;64上的(預夾緊的和/或預調節(jié)的)軸承單元 14。軸承單元14和滾筒06;07在安裝到印刷單元01中之前就已經位于它 們相互間的固定的規(guī)定位置,且可整體地安裝到印刷單元01中并固定(圖 16)。
雙倍大的滾筒06的圓周可以在840mm和1,300mm之間,特別是在 860mm至1,120mm之間,單倍大的滾筒07的圓周相應地可以在420mm 至650mm之間,特別是在430mm至560mm之間,或者甚至在430mm 至540mm之間。
對于具有非常寬的但狹長的滾筒06;07、特別是狹長的印版滾筒07 的印刷機而言,例如對于6/1機器(在圓周方向具有有1個印張,特別是 豎排的報紙印張,并且6個并列設置)而言,印版滾筒07由于其幾何形 狀而對于撓曲和滾筒振動非常關鍵。
在圖5至1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用于印刷裝置04或輸墨裝置08的技 術方案有助于克服所述問題。如此設計的輸墨裝置08可以設置在具有一 個或多個設計特征的印刷單元01中。
根據一種有利的設計,如在圖5至9禾B11中示例性地示出,轉印滾 筒06、印版滾筒07和輥28、例如涂敷輥28、特別是著墨輥28直線設置, 也就是說,在壓合處它們的旋轉軸基本上處于一個共同的平面E中,在壓 合調節(jié)中該平面通過印版滾筒和轉印滾筒07;06的旋轉軸被夾緊。在該設 計中,滾筒06;07的平面E與平面A重疊,平面A通過印版滾筒07的旋 轉軸和配合的輥28、例如涂敷輥28、特別是著墨輥28的旋轉軸在壓合處 (即工作位置)形成(見圖5至9的實例)。
著墨輥28是"大的"著墨輥28,其直徑基本上等于(偏差最大為+/-5%, 特別是最大為+/-2%)印版滾筒07的直徑一因此例如基本上等于印張例如 報紙印張的長度。輥28的直徑優(yōu)選是無干擾的直徑,也就是說,沒有因 壓合引起的壓緊。印版滾筒07的直徑優(yōu)選是裝有印刷托板(Vorlage)、 例如一個或多個印版22的有效的整個直徑。
17"1:1著墨輥"28基于其大的直徑和幾何設置(例如在具有溝槽通 道的平面中)支撐著印版滾筒07。
替代于軟的緩沖影響的著墨輥包覆,在當前實例中,為了產生輔助功 能,該著墨輥28的輥包覆的肖氏硬度A有利地可以為〉50,例如在60至 80之間。根據一種改進,著墨輥28可以略微凸起(在有效的輥身上的凸 度為0至0.5mm,特別是為0至0.3mm)。
對該輥28的另一種設計是構造成套筒、例如襯套的、可套裝到輥基 體上的輥包覆,或者具有如下輥包覆,即該輥包覆按照印刷布的方式(可 與設置在轉印滾筒06上的印刷布23相比,見下面)被固定在縱向地在輥 28的輥基體上伸展的溝槽中。
著墨輥28應以規(guī)定的力被壓合。這可以通過輥頸256在直線軸承機 構252中的支撐、通過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調節(jié)件253的可擺動的桿件 機構254來實現,但也可以通過自動的可供應以壓力劑的輥鎖合機構257 來實現(見下面)。
在根據圖5至7的設計中,對大的著墨輥28的支撐示例性地在桿件 機構254中進行。但所述設計也可以轉至對下述的輥鎖合機構或直線軸承 機構的使用??梢越柚軌蛘{節(jié)的楔形件258和止擋259,將力調節(jié)按照 針對于軸承單元14的楔形件79在下面的所述內容自動化??奢S向往復運 動的、例如與涂敷輥28配合作用的輥33、例如串墨輥33、特別是串墨滾 筒33的直徑,優(yōu)選也基本與印版滾筒07相同,以便使得在1:1涂敷輥上 的印刷模板不移位。
根據一種設計,(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在此如下設置,即印版 滾筒07的和著墨輥28的旋轉軸的連接面E與在著墨輥28的和串墨輥33 的旋轉軸之間的連接面V所夾成的角度例如為70°至110° ,有利地為 80°至10CT ,特別是為90。 ±5° ,最優(yōu)設計為基本上90。。隨后的輥 34;37;36和遠離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可以按照通常的方式構造成具有 小的直徑。
根據一種有利的用于設置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的變型,該串墨 輥33 (對于相關的變型設計而言)如下設置,即在著墨輥28的和串墨輥 33的旋轉軸之間的連接面V基本上垂直伸展,或者與垂直線偏差最多+/-2CT ,有利地偏差最多+/-10° ,特別是偏差最多+/-5° 。在平面E相 對于水平線傾斜伸展時,該標準可以特別有利地應用。
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 一方面與大的著墨輥28配合作用,并且 在上游與至少一個輥34、例如著墨輥34、特別是油墨傳輸輥34 (其例如 具有軟的表面)、特別是兩個油墨傳輸輥34配合作用。根據對輸墨裝置 08的一種有利的設計,所述油墨傳輸輥從遠離印版滾筒的第二串墨輥33 '得到油墨。該第二串墨輥在它那方面通過至少一個其它的油墨傳輸輥34 (其例如具有軟的表面)、輥37特別是油膜傳墨輥37和輥36特別是墨斗 輥或淹輥36從墨斗38得到油墨。淹輥和油膜傳墨輥36;37 (其是薄膜輸 墨裝置的特征)也可以用另一油墨輸送或定量系統(tǒng)(例如泵輸墨裝置中的 泵系統(tǒng)或虹吸輸墨裝置中的虹吸系統(tǒng))來代替。根據一種設計,串墨輥33、 33'共同地或者分別單獨地被自己的獨立于滾筒06;07的驅動電機旋轉 驅動。優(yōu)選也為輥36設置自己的旋轉的驅動電機,并且根據改進必要時 也為油膜傳墨輥37設置自己的旋轉的驅動電機。在靈活性要求高的情況 下,串墨輥33、 33'的往復運動可以共同地或者分別單獨地通過自己的 驅動機構來實現,或者如此處以減小的代價所規(guī)定,通過將旋轉運動轉換 成軸向運動的傳動機構來實現。
在圖5至10中所示的輸墨裝置08優(yōu)選是所謂的"長式"輸墨裝置 08,其具有沿著油墨流串行設置的兩個串墨輥33、 33'。
在圖5中示例性地示出的用于濕式膠印的印刷裝置04的情況下,對 著水輥41的幾何設置也有助于印版滾筒07。其中著水輥41優(yōu)選可以如 下設置,即在印版滾筒07的和著墨輥28的旋轉軸之間的連接面E與在 印版滾筒07的和著水輥41的旋轉軸之間的連接面F所夾成的角度例如為 70°至110° ,有利地為80。至100° ,特別是為90。 ±5° ,最優(yōu)為基 本90° 。根據一種有利的用于設置著水輥41的變型,該著水輥41 (針對 于相關的變型設計)如下設置,即在印版滾筒07的和著水輥41的旋轉軸 之間的連接面F基本垂直地伸展,或者與垂直線偏差最多+/-20° ,有利 地偏差最多+/-10° ,特別是偏差最多+/-5° 。在印刷裝置04或平面E相 對于水平線傾斜伸展時,該標準可以特別有利地應用。
該著水輥41優(yōu)選也可以基本具有印版滾筒07的圓周,和/或有利地
19構成凸起(+/-5° ,特別是至多+/-2° )。
優(yōu)選潤濕裝置09是所謂的無接觸的潤濕裝置09、特別是噴霧式潤濕 裝置09,其中潤濕劑無接觸地從潤濕劑源44轉移到潤濕裝置09的后一 個輥43上。此點例如可以通過無接觸的涂布、無接觸的刷或者以其它方 式來進行,但優(yōu)選通過噴霧桿44的噴嘴來進行。如果在噴霧桿44和印版 滾筒07之間有三個排成一行的輥41;42;43 (無必要時存在的勻墨輥),則 與印版配合作用的優(yōu)選帶有軟的表面(例如橡膠)的輥41、例如涂敷輥 41、例如著水輥41的后面是優(yōu)選設計成可往復的串墨輥42的帶有硬的表 面(例如鉻或特種鋼)的輥42和對于有三個輥的潤濕裝置09而言從潤濕 劑源44接收潤濕劑的帶有軟的表面(例如橡膠)的輥43。對于替代的有 四個輥的無接觸的潤濕裝置09而言, 一個未示出的例如帶有硬表面的接 收潤濕劑的第四輥與軟的輥43鄰接。根據該設計,優(yōu)選串墨輥42被自己 的獨立于滾筒06;07的驅動電機旋轉驅動,其中兩個輥41和43通過摩擦 來驅動。根據一種替代的變型,也可以為輥43設置自己的旋轉的驅動電 機。串墨輥42的往復運動可以通過自己的驅動機構來實現,或者如此處 以減小的代價所規(guī)定,通過將其旋轉運動轉換成軸向運動的傳動機構來實 現。
根據一種未示出的變型,輥42設有親油墨的、或者親油的、例如由 橡膠或塑料(例如聚酰胺材料)構成的表面(也就是說,用相應的流體特 別是油墨潤濕的接觸角小于90° )。由此在該設計中,潤濕裝置09的所 有三個輥41;42;43的殼面都設有親油墨的或者親油的表面(也就是說, 用相應的流體特別是油墨潤濕的接觸角小于90° )。
根據另一變型,潤濕裝置輥組的三個輥41;42;43中的中間輥42具有 親油墨的由塑料、例如聚酰胺材料、特別是麗絢(Rilsan)構成的表面或 殼面45。
其中"軟的"表面是徑向彈性的表面,也就是說,其徑向的彈性模量 優(yōu)選最大為200MPa,特別是小于或等于100MPa。從潤濕劑源44汲取 潤濕劑的輥43和/或在輥組中沿著印版滾筒07的方向設置在后面的輥42 的殼面的肖氏硬度A優(yōu)選在55。和80°之間。將潤濕劑涂敷到印版滾筒 07上的輥41殼面45的肖氏硬度A優(yōu)選在25。和35°之間。也可以是接觸式潤濕裝置09 (薄膜潤濕裝置、虹 吸式潤濕裝置、葉片式潤濕裝置或毛刷式潤濕裝置),其總共具有三個在
潤濕劑托板和印版滾筒07之間排成一行的輥。
在根據圖5的設計中,在潤濕裝置09的串墨輥42上的潤濕膜被一個 附加的輥261碾平。
代替調節(jié)件253和可擺動的桿件機構254,也可以使用下面借助實例 直線軸承14所述的直線軸承機構252、或者下述的輥鎖合機構257(圖9)。
在圖6和圖7中示出與圖5的印刷裝置類似的印刷裝置04,其中在 圖6中代替附加的輥261輸墨裝置08中設有附加的輥262,在圖7中在 輸墨裝置08中設有附加的棍263。也可以同時設置兩個或者甚至三個所 述的輥261;262;263。
在圖8中示例性地示出使用直線軸承機構252的印刷裝置04,其中 此處同樣可以設置前述實例的單獨的或多個輥261;262;263。
最后在圖9中示出使用輥鎖合機構257的印刷裝置04,其中此處同 樣可以設置各自的或多個前述輥261;262;263。也可以設置前述圖5至8 的潤濕裝置09。但例如對于干式膠印來說,圖9未設有潤濕裝置09。但 仍可以將輥41設置成支撐輥41'。對無潤濕裝置的無水膠印的設計可以 帶有或沒有所留下的支撐輥41'而轉至對圖5至8的輸墨裝置08的設計。 在只用作支撐輥4V的輥41的情況下,該輥的表面的肖氏硬度A為〉50, 例如為60至80。
與根據圖5至9的設計相反,在根據圖10的設計中,平面E和A并 不重疊,而是在此一同樣在工作位置一形成不同于零的角度5,其中5《 45° ,有利地5《3(T ,特別是5《15° 。對輥28的這種設置盡管略微 緩沖了在平面E中伸展的在滾筒06;07經過壓印位置時的接縫(St6(3e), 但由于上述的角度范圍有效地確保了印版滾筒07支撐到在平面E中伸展 的接縫上。包括根據圖5至10的設計在內,著墨輥28因此如下設置,即 在工作位置,穿過涂敷輥28的和印版滾筒07的旋轉軸的平面A與穿過 印版滾筒07的和轉印滾筒06的旋轉軸的平面E,形成的角度5《45。, 有利地5《3CT ,特別是5《15° ,或者甚至基本為O。。附加地,上述 內容可以有利地用于涉及串墨輥33的面V和/或涉及著水輥41或支撐輥41'的面F。
對于圖5至10的所有實例而言,"長的"輸墨裝置是非常"狹長"地 構造的、具有著墨輥28、至少兩個串聯(lián)設置的串墨輥33;33'、至少兩個 油墨傳輸輥34、至少一個設置在串墨輥33;33'之間的輥、以及一個在輸 墨路徑上設置在油墨供應機構(例如墨斗38或油墨循環(huán)泵板 (Farbpumpenleiste))和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之間的輥的輸墨裝 置08。也就是說,包括油墨供應機構(墨斗等)在內的輸墨裝置08的沿 著平行于平面D的方向的、長度明顯大于沿著垂直于該平面D的方向的 長度,例如大1.2倍,所述平面D由兩個形成印刷位置05的滾筒06構成。
對于濕式膠印的印刷裝置04的情況,印刷裝置04—如圖所示一優(yōu)選 設有預先潤濕機構,也就是說,在印版滾筒07上的點經過與轉印滾筒06 的壓印位置之后,該轉印滾筒首先與著水輥41作用接觸,然后才與著墨 輥28作用接觸。
根據在圖11中所示的對輸墨裝置08的設計,該輸墨裝置08是具有 設為大的網紋輥26的輥26的短式輸墨裝置。該網紋輥所占據的位置,優(yōu) 選與此前在圖5中的所描述的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的位置相同。將 該輸墨裝置08設計成短式輸墨裝置可以結合于一個在圖5至9中所述的 潤濕裝置09和/或也可以代替輥鎖合機構257 (具有相應的執(zhí)行器)而結 合于桿件機構254或者直線軸承252。
在圖12中示例性地針對就圖5至10所述的輸墨裝置08示出圖5的 在具有四個上下疊置的雙面印刷裝置03的印刷塔中的輸墨裝置和潤濕裝 置08;09,但沒有輥261 。有利地設有自動的或者部分自動的操作裝置24、 特別是印版更換器24。根據有利的改進,印刷單元01可如上所述分開成 部分印刷單元01.1;01.2。在根據圖12的實例中也可以設置其它在圖5至 11中所述的輸墨裝置和潤濕裝置08;09之一。
在根據圖12的實施例中,對于每個印刷裝置04來說,在壓合處,轉 印滾筒06、印版滾筒07和涂覆輥28的旋轉軸都處于共同的平面E中。 但雙面印刷裝置03的兩個印刷裝置04的轉印滾筒06相互錯開地設置, 從而兩個印刷裝置04的兩個平面E并不重疊,也就是說,連接轉印滾筒 06的平面D傾斜于印刷裝置04的兩個平面E中的至少一個平面伸展,此處為傾斜于其兩個平面E伸展。此點特別有利于使得垂直伸展的帶產生
部分包繞和/或提供印刷裝置的與印版更換器24相關的空間或一定的方向。
在根據圖12的一種有利的改進設計中,在壓合處,雙面印刷裝置03 的兩個轉印滾筒06、兩個印版滾筒07以及兩個涂覆輥28處于同一平面 E中。于是對于雙面印刷裝置03而言,平面E、 D和A重疊。
在圖12中,針對著墨輥28示例性地設有上述桿件機構254。但根據 有利的設計也可以為此設有輥鎖合機構257或直線軸承機構252。
在使用輥鎖合機構257時特別有利的是,著墨輥28可按照理想的方 式與兩個配合作用的旋轉體(印版滾筒07和輥33)壓合。其中著墨輥28 一視各個壓力室(見下面執(zhí)行器322)的供壓而定一可沿著垂直于旋轉 軸的不同的方向運動。
在圖13中示出對帶有被堆疊布置的雙面印刷裝置03的印刷單元01 的另一種設計。此處與圖12相反,四個印刷裝置滾筒06;07、即兩個形 成印刷位置05的轉印滾筒06以及兩個配合的印版滾筒07在壓合處處于 共同的平面E中。根據所示實例,在兩個印刷裝置04之一中,涂覆輥28 并不位于平面E中,而是錯開上述角度5設置在印版滾筒07上,而配合 作用的印刷裝置04的涂覆輥28在此則處于同一平面E中。也可以要求 使得第二印刷裝置04的,輥28錯開角度5 (見上面)設置。
當雙面印刷裝置03的平面E并不垂直于走帶方向,而是平面E相對 于走帶方向的垂線傾斜例如2°至15°、特別是4。至10。伸展時,兩個印刷 裝置04之一的、特別是位于上方的那個印刷裝置04的涂覆輥28的上述 錯開是特別有利的。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涂覆輥28略微錯開而提供了用 于更換印版或版的空間。
對于具有相對于平面E錯開角度5>0設置的涂覆輥28的印刷裝置04 的情況來說,有利的是,在涂覆輥28上設置連續(xù)的表面,即沒有中斷, 該中斷如在具有端部的包襯被固定在溝槽中產生。其中例如與輥基體牢固 連接的例如被硫化的輥包覆是有利的,但可拆下的套筒也是有利的。牢固 連接的輥包覆或者套筒于是可以按照有利的方式具有至少一個可壓縮的 層(可與用于轉印滾筒的橡皮布的層相比較)。與純彈性的特性相反,可壓縮的層有助于逐點地(punktgetreu)傳遞壓印位置中的油墨,因為可壓 縮的層盡管用于建立貼合力,但與純彈性的材料相反,它并不會朝向旁邊 偏移。
根據用于印刷單元01或印刷裝置04的變型設計,它們并非由雙面印 刷裝置03構成,而是按照圖29被設計成衛(wèi)星式印刷單元02、特別是九 滾筒印刷單元02。印刷裝置04的轉印滾筒06在此并非與第二轉印滾筒 06配合作用,而是與壓印滾筒16、例如衛(wèi)星滾筒16配合作用。在圖29 中,印刷機的例如輪轉巻筒紙印刷機的具有兩個被上下堆疊布置的九滾筒 衛(wèi)星式印刷單元的印刷塔被設置用于印刷沿著此處未示出的輸送路徑被 輸送經過該印刷機的承印材料帶例如紙帶。每個九滾筒衛(wèi)星式印刷單元都 包括一個中央的用作壓印滾筒16的衛(wèi)星滾筒16以及四個與該衛(wèi)星滾筒 16配合作用的印刷裝置04。
每個九滾筒衛(wèi)星式印刷單元的每兩個印版滾筒07都至少基本沿著水 平方向并排設置。每個九滾筒衛(wèi)星式印刷單元的每兩個印版滾筒07也可 以至少基本沿著垂直方向上下設置。相應的情況適用于如下轉印滾筒06, 即它們的軸至少大致地形成方形。
圖14示例性地示出著墨輥28的輥包覆的有利的結構,例如著墨輥包 覆45為具有端部的輥包覆的形式,為套筒的形式,或者牢固地敷在輥基 體50上。根據第一種設計(圖14a),選擇類似于金屬印刷布的結構,其 中可壓縮的層46例如敷在形狀穩(wěn)固的載體47 (例如金屬板或金屬套筒) 上。在該層46上可以敷有織物層55。外層48形成彈性的層48、例如橡 膠層,根據一種變型,該層還可以被頂層49覆蓋。頂層49可以一如果存 在的話一具有在30°至45°范圍內的肖氏硬度A,其中該頂層49由彈性材 料、優(yōu)選塑料、例如聚合物構成,且其厚度在30pm和6CHjm之間的范圍 內,優(yōu)選為50|jm+/-5%。頂層49的輸送印刷油墨的外側面可以具有微結 構。
彈性的層48的肖氏硬度A可以為〉50、特別是為60至80。彈性層 48的厚度例如為0.1mm到0.4mm、特別是為0.2mm+/-20%。
在根據圖14b的設計中,著墨輥包覆45代替具有形狀穩(wěn)固的載體47 而具有例如另一織物層55,其中在該織物層和輥基體50之間可以設有未示出的附著層。
圖15示出對如下著墨輥28的一種設計,即其著墨輥包覆45在套筒 中構造。為了其安裝/拆卸,在輥基體50中設有朝向殼面的空氣輸送機構 60,通過這些空氣輸送機構例如可輸送壓縮空氣。此處優(yōu)選設有根據圖 14b的套筒結構,即代替金屬套筒而具有織物層55。
在所有實例中特別有利的是,印刷布23是設計成金屬印刷布23的多 層印刷布23,其具有形狀穩(wěn)定的帶有彈性層的支撐板。該層于是可以通 過通常的金屬印刷布層來構造。
根據對印刷單元01的一種有利的設計,滾筒06;07在軸承單元中可 旋轉地支撐在側機架11;12上,這些滾筒針對合壓/離壓能夠通過力控制進 行操縱,和/或這些滾筒并不穿過側機架11;12的行,和/或滾筒06;07的 包括其輥頸63;64在內的輥身67;68的長度L06; L07小于或等于在兩個 端側支撐印刷裝置滾筒06;07的側機架11;12之間的凈距離L (圖16)。 在兩個端側支撐印刷裝置滾筒06;07的側機架11;12,優(yōu)選并不是側向開 口的、從而可在軸向將滾筒06;07取下的側機架,而是沿著軸向至少部分 地與滾筒06;07的端側套疊的側機架11;12,也就是說,滾筒06;07、特 別是其軸承(見下面)在端側被兩個側機架11;12至少部分地包圍。
優(yōu)選所有四個(但至少三個)印刷裝置滾筒06;07都具有自己的軸承 單元14,在所述軸承單元中已整合有合壓/離壓機構。也可以為四個滾筒 06;07中的三個滾筒設置具有合壓/離壓機構的軸承單元14,而第四個軸 承單元14則沒有合壓/離壓機構。
如上所述,根據一種變型,著墨輥28也可以支撐在直線軸承機構252 或軸承單元252中。因為支撐機構和軸承單元的結構基本相同,所以對軸 承單元14的下述設計也可以用于支撐機構252或軸承單元252。在圖17 和18中,這種情況用置于括弧內的附圖標記(252)來予以考慮。
圖17和18為優(yōu)選基于直線的調節(jié)路徑的軸承單元14 (252)的示意 性的縱剖視圖和橫剖視圖。除了用于旋轉地支撐滾筒06;07的軸承71、 例如徑向軸承71、例如滾筒滾動軸承71夕卜,整合有合壓/離壓機構的軸承 單元14 (252)還具有用于使得滾筒06;07徑向運動(用于合壓或離壓) 的支撐機構72;73。為此軸承單元14 (252)具有(在安裝軸承單元14(252)之后機架固定的)載體固定的支撐件72以及可朝向該支撐件運動 的支撐件73。載體固定的和可運動的支撐件72;73是配合作用的支撐件 72;73,它們共同地具有相應的滑動面或者位于它們之間的滾動件,并整 體上作為直線軸承70。直線式部件72;73成對地在它們之間包夾容納徑 向軸承71的軸承座74例如滑座74。軸承座74和可移動的支撐件73也 可以為一體結構。載體固定的支撐件72設置在載體76上,所述載體整體 上與側機架11;12連接。載體76例如是支撐板76,該支撐板例如至少在 驅動側具有用于穿過軸78、例如滾筒輥頸63;64的驅動軸78的下凹77。 機架壁11;12在驅動側優(yōu)選也具有用于驅動軸78的凹孔或穿孔。在與驅 動側相對的端側,不必強制地在側機架12;11中設有下凹77或凹孔。
優(yōu)選直線軸承70的長度,特別是至少直線軸承70的在安裝狀態(tài)下機 架固定的支撐機構72的長度,沿著調節(jié)方向S觀察小于配合的印刷裝置 滾筒06;07的直徑。
滾筒06;07或軸承座74在印刷單元01的驅動側與驅動機構、例如與 驅動電機121和/或未示出的傳動系統(tǒng)(滾筒06;07的未示出的成對的驅 動機構之一)或傳動機構150 (圖20)通過軸78來進行藕聯(lián),該軸的靠 近滾筒的端部包括輥頸63;64的端部,并例如通過夾緊裝置66與輥頸 63;64抗扭地連接。其中夾緊裝置66例如是部分地開有縫隙的中空軸端, 該中空軸端包括輥頸端部(輥頸63;64)并通過螺釘連接被擰緊,從而在 輥頸端部(輥頸63;64)和中空軸內側面之間可產生摩擦配合的抗扭的連 接。藕聯(lián)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來實現,例如沿著圓周方向形狀配合連接。 軸78穿過側機架11 ;12中的凹孔,該凹孔的尺寸大小足以使得軸78與軸 承座74—起運動,且該凹孔例如構造成深孔的形式。作為防污染機構, 可以設有帶有將深孔遮住的凸緣的遮蓋機構69,該凸緣例如與軸承座74 連接,但并不與軸78連接。
如圖17中所示,必要時多個串聯(lián)地設置的藕聯(lián)機構148、特別是片 式藕聯(lián)機構148之一可通過抗扭的連接機構75、例如夾緊件75、與軸78 的遠離滾筒的端部藕聯(lián)。根據另一種設計,傳動機構150可直接與驅動電 機121藕聯(lián),而無需角度補償或位移補償的藕聯(lián)機構148。根據該設計, 驅動電機121并非機架固定地設置,而是滾筒固定地設置并與滾筒06;07隨動。此點也適合于對例如在圖22至25中所示的直接式驅動機構的有利 的變型設計。
在滾筒06;07的、特別是設計成印版滾筒07的滾筒07的與驅動側相 對的一側,輥頸64優(yōu)選可以與未示出的用于使得滾筒07軸向運動的裝置、 即與側規(guī)驅動機構藕聯(lián)。
對直線軸承70的如下設計,即配合作用的支撐件72;73兩者都設置 在結構單元軸承單元14 (252)上一而不是一部分設置在印刷單元01的 側機架11;12上一,可以實現預先安裝和預先調整或者對軸承應力的調節(jié)。 對包夾軸承座74的兩個直線軸承70的有利的設置,可以實現無間隙的調 節(jié),因為兩個直線軸承70對置,從而軸承預應力和軸承力在垂直于滾筒 06;07的旋轉軸的方向上得到或者具有主要分量。直線軸承70因此可沿 著如下方向調節(jié),即在該方向上也可以對滾筒06;07進行無間隙的調節(jié)。
因為滾筒06;07連同輥頸63;64和軸承單元14 (252)并不穿過機架 壁11;12,所以它們已經預先安裝,并且軸承(徑向軸承71以及直線軸承 70)已經預先調節(jié)或者正確地被預先夾緊,并作為模塊滾筒單元17可安 裝到印刷單元01中。"不穿過"和上述有關凈寬L的定義應有利地在廣的 意義下理解,即至少在滾筒06;07的所設置的端部位置的區(qū)域中,和至少 在從機架邊緣到端部位置的貫穿的路徑上存在這種"不穿過",從而滾筒 單元17能夠從位于兩個端側的側機架11;12之間的開口側,無傾翻地、 即在具有垂直于機架面旋轉軸的位置中,移動經過端部位置,并在那里設 置在兩個機架內壁之間,特別是固定在機架內壁上。此點例如當在內側面 上盡管設有注塑部分或其它隆起部分,但還設有所述貫穿的安裝路徑時也 可以實現。
軸承單元14 (252)以如下方式設置在側機架11;12的內壁上,即滾 筒06;07、特別是其軸承單元14 (252)支撐在側機架11;12的遠離滾筒 的一側,這帶來了在靜止和安裝方面的優(yōu)點。
在圖17和18中可看到的直線軸承70 (72、 73)因此具有分別成對 地對應的配合作用的支撐機構72和73或者它們的導向面或作用面,其被 設計成滑動面(未示出)或者帶有設置在其間的輥體65。
直線導向機構70的機架固定的支撐機構72的導向面朝向面向輥頸63;64的半空間。機架固定的支撐機構72在此包夾設置在它們之間的軸 承座74。兩個直線軸承70的機架固定的導向面因此在滾筒06;07的軸向 部分地包夾軸承座74的導向面。
為了正確地將軸承單元14 (252)或者將滾筒單元17連同軸承單元 14 (252)定位,可以在側機架11;12中設置安裝輔助機構89、例如配合 銷89,借助所述安裝輔助機構使得軸承單元14 (252)在其通過可拆卸 的固定機構91、例如螺釘91,或者甚至材料配合地通過焊接與側機架 11;12連接之前,對準被完全安裝的滾筒單元17。為了在安裝到印刷單元 01中之前就可以對直線軸承70中軸承預應力進行調節(jié)和/或在安裝之后 對其進行再調整,可以設有相應的機構92、例如夾緊螺釘92 (圖17)。 優(yōu)選軸承單元14 (252) —至少朝向滾筒側一通過頂蓋94在很大程度上 被保護免于污染,或者甚至被封裝成結構單元。
在圖17中示出具有輥頸63;64和被預先安裝的軸承單元14 (252) 的滾筒06;07。該組件因此可以有益于安裝地預先安裝在印刷單元01的 側機架11;12之間,并固定在為此設置的位置上。為了實現模塊化的構造 方式,用于印版滾筒和轉印滾筒07;06的軸承單元14 (252)—必要時直 至所允許的符合工作的調節(jié)路徑大小一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通過可預先 安裝的設計,徑向軸承71的有效的內面和輥頸63;64的有效的外殼面可 以代替錐形結構而為圓柱形結構,因為既可以將軸承單元14 (252)安裝 在輥頸63;64上,又可以調節(jié)在印刷單元01之外的軸承間隙。軸承單元 14 (252)例如可以被熱壓套裝。
有利地將可整體安裝的結構單元(軸承單元14)設計為、由例如載 體76、禾H/或、例如框架(在圖18中無附圖標記,例如朝向所有四側向外 限定軸承單元14 (252)的板)、和/或、例如頂蓋94構成的、必要時部 分開口殼體的形式(圖18)。在該殼體或該框架內,安裝有具有徑向軸承 71的軸承座74、直線導向機構70,以及根據有利的設計,例如,安裝有 一個或多個執(zhí)行器82。
機架固定的支撐件72;73基本相互平行地設置,并限定了調節(jié)方向S (圖18)。
通過軸承座74朝向印刷位置的運動,利用由至少一個執(zhí)行器82施加到軸承座74上的力進行壓合,特別是通過被力控制的或者被力限定的如
下執(zhí)行器82進行壓合,即利用該執(zhí)行器82為了壓合可將限定的或可限定 的力、朝向壓合方向施加到軸承座74上(圖18)。在壓印位置中的用于 油墨傳遞并進而特別是決定印刷質量的線性力,因此并非通過調節(jié)路徑被 限定,而是通過在力F和在滾筒06;07之間所產生的線性力Fl之同的力 平衡和所產生的平衡被限定。根據本身并未示出的第一種設計,滾筒06;07 通過如下方式成對地相互壓合,即軸承座74通過一個/多個執(zhí)行器82被 施加以相應調節(jié)的力。如果多個(例如三個或四個)按照直接的順序彼此 相鄰的分別成對地配合作用的滾筒06;07利用純力相關的調節(jié)機構無法實 現固定或對調節(jié)路徑S的限定,則由于部分疊加的反應很難將其實現,所 以盡管向上和向下再次正確地將己經針對所要求的壓力(線性力)被調節(jié) 的系統(tǒng)壓合,仍可以對該系統(tǒng)進行根本性調節(jié)。
為了在根本上調節(jié)系統(tǒng)(具有相應的包襯等),因此根據一種有利的 設計規(guī)定,四個滾筒06中的至少兩個中間的滾筒一或者換句話說,至少 不同于兩個外部的滾筒07的全部滾筒06—至少在一時間段內在調節(jié)時可 在規(guī)定的位置、有利地在通過力平衡所找到的壓合位置被固定或者至少被 路徑限定。
如下設計是特別有利的,即其中軸承座74—也在工作期間一至少沿 著離開印刷位置的方向克服力、例如彈性力、特別是可規(guī)定的力可運動地 被支撐。由此一與路徑限定相反一一方面規(guī)定了在滾筒06;07配合作用時 的最大線性力,另一方面可以例如當利用接下來的繞帶器在滾筒06;07上 進行帶開巻時實現補充(nachgeben)。
在面向印刷位置05的一側,軸承單元14 (252) —至少在調節(jié)過程 期間一具有位置可改變的止擋79,該止擋朝向印刷位置05限定調節(jié)路徑。 止擋79的位置改變方式如下,即用作止擋的止擋面83沿著調節(jié)方向至少 一區(qū)域中可改變。因此根據有利的設計設有調整裝置(能夠調節(jié)的止擋 79),利用該調整裝置能夠調節(jié)軸承座74的靠近印刷位置的端部位置。例 如下述的楔形驅動機構用于路徑限定/調整。對止擋79的調節(jié)原則上可以 手動地或者通過設計為執(zhí)行器(84,見上面)的調節(jié)機構84來進行。另 外根據有利的設計設有在圖10和11中未示出的固定或緊固機構,利用它可以將止擋79固定在所希望的位置。另外設有至少一個彈性作用的部件
81、例如彈性件81,其將止擋79的力FR沿著離開的方向施加到軸承座 74上。也就是說,彈性件81對于如下情況引起離壓,即軸承座74不會 以其它方式被妨礙運動。利用至少一個執(zhí)行器82通過使得軸承座74朝向 止擋79運動來進行壓合,特別是利用被力控制的如下執(zhí)行器82進行壓合, 即利用該執(zhí)行器為了壓合可有選擇地將規(guī)定的或可規(guī)定的力F朝向壓合 方向施加到軸承座74上。如果該力F大于彈性件81的復位力FR,則在 相應的空間結構的情況下將滾筒06;07壓合到相鄰的滾筒06;07上,禾口/ 或將軸承座74壓合到止擋79上。
在理想情況下,所施加的力F、復位力Fr和止檔79的位置如下選擇, 即在止擋79和軸承座74的位置之間在壓合調節(jié)中沒有明顯的力」F傳 遞,從而例如有i』Fl<0.1*(F-FR),特別是l」F|<0.05*(F-FR),理想為 |」F|^0。在這種情況下,在滾筒06;07之間的貼合力主要通過由執(zhí)行器 82所施加的力F確定。在壓印位置中的用于油墨傳遞和并進而特別是決 定印刷質量的線性力因此并非主要通過調節(jié)路徑被限定,而是在準自由的 止擋79的情況下通過力F和所產生的力平衡被限定。原則上在利用與此 適配的力F進行根本性調節(jié)之后可以考慮將止擋79或相應的僅在根本調 節(jié)期間起作用的固定機構去除。
執(zhí)行器82原則上可以是施加規(guī)定的力F的任一執(zhí)行器82。執(zhí)行器 82有利地是可通過壓力劑操縱的調節(jié)機構82、特別是為通過流體可運動 的活塞82。針對于可能的歪斜有利的是,設置多個、此處為兩個這種執(zhí) 行器82。作為流體,由于其不可壓縮性,優(yōu)選使用液體、例如油或水。
為了操縱此處設計為液壓活塞82的執(zhí)行器82,在軸承單元14(252) 中設置可控制的閥93。該閥例如可電子控制,且在一個位置將液壓活塞 82調節(jié)為無壓力或者至少調節(jié)至低的壓力水平,而在另一個位置則施加 引起力F的壓力P。此處為了安全附加地設有未示出的泄漏管路。
為了避免大的合壓/離壓路徑,但仍確保帶巻繞,可以在軸承座74的 遠離印刷位置的一側設有路徑限制機構,該路徑限制機構利用作為防過載 機構88的位置可改變的被力限制的止擋88、例如彈性件88,在符合工作 的離壓中,即活塞82被卸載和/或回縮,該路徑限制機構盡管用作在離壓位置中的用于軸承座74的止擋88,但在繞帶器的情況下或者其它力過高 的情況下從印刷位置05松弛,并釋放大的路徑。因此防過載機構88的所 選擇的彈性力大于彈性件81的力的總和。因此在符合工作地合壓/離壓時, 可只規(guī)定很短的調節(jié)路徑,例如僅為0.3mm至4mm,例如為0.5mm至 3.5mm,或者在1mm至3mm之間。
根據所示設計(圖18),止擋79是垂直于調節(jié)方向S可運動的楔形 件79,其中在該楔形件運動時,分別起作用的止擋面83的位置沿著調節(jié) 方向S改變。楔形件79例如支撐在載體固定的止擋96上。
此處設計為楔形件79的止擋79借助執(zhí)行器84、例如能夠通過壓力 劑操縱的調節(jié)機構84、如利用壓力劑可操縱的活塞84,通過例如設計成 活塞桿85的傳動件85,或者利用電機通過設計成絲杠的傳動件85,可運 動至具有(雙作用的)活塞的工作缸。執(zhí)行器84可以沿著兩個方向起作 用,但也可以如此處所示被設計成在激活時克服復位彈簧86工作的單向 執(zhí)行器。復位彈簧86的力出于上述原因(很大程度上無力的止擋79)被 選擇得較小,從而楔形件79僅克服重力或振動力保持在其正確的位置。
原則上,止擋79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來設計(例如設計成朝向調節(jié) 方向可移位的和可固定的挺桿等),從而它形成朝向調節(jié)方向S可改變的 且一至少在調節(jié)過程期間一可固定的用于軸承座74朝向印刷位置05運動 的止擋面83。根據未示出的設計,對止擋79的調節(jié),例如,直接平行于 調節(jié)方向S,通過驅動機構、例如利用壓力劑可操縱的具有(雙作用的) 的活塞的缸來進行,或者通過電機來進行。
根據一種此處所示的有利的設計,在壓合調節(jié)中,滾筒06;07的旋轉 中心形成虛擬的連接線或連接面E (下面稱為"直線的"或"平面的"雙 面印刷裝置03)。優(yōu)選平面E和輸入或輸出的帶夾成不同于90°的在 75°和88°之間的、特別是在80。至86°之間的內角。根據一種設計, 轉印滾筒06的、特別是所有滾筒06;07的軸承單元14在安裝狀態(tài)下設置 在側機架11;12上,從而它們的調節(jié)方向S (例如出于力限定的壓合調節(jié) (見上面)的原因)與連接面E最大夾成15°的角度,例如夾成約為2 至15°的銳角(3,特別是相互形成4。至10°的角度。在調節(jié)方向S水 平伸展而帶基本垂直伸展時,這種設置在安裝方面特別有利。根據對角度(n形或u形印刷裝置04)設置的雙面印刷裝置03的變 型的設計,平面D是形成印刷位置05的滾筒06的連接面,平面E是在 印版滾筒和轉印滾筒07;06之間的連接面,上述角度以形成印刷位置05 的滾筒06中的至少一個滾筒或者印版滾筒07的調節(jié)方向S和平面D或 E為基準。
形成印刷位置05的滾筒06中的一個滾筒也可以位置固定地且符合工 作地不可移位地(但必要時可調整)設置在側機架11;12中,而另一個滾 筒則沿著調節(jié)方向S可運動地被支撐。
沿著調節(jié)方向S的在離壓位置和合壓位置之間的對于合壓/離壓來說 符合工作的調節(jié)路徑例如對于轉印滾筒06而言為0.5mm至3mm,特別 是為0.5mm至1.5mm,對于印版滾筒07而言為1mm至5mm,特別是 為1mm至3mm。
在設計成直線式雙面印刷裝置03時,平面E相對于巻入和巻出的帶 的平面在一個帶面傾斜的角度a為75。至88°或者92°至105° ,優(yōu)選 傾斜的角度a為80。至86°或者96°至100° (或者在另一帶側傾斜的 角度a為96。至100°或者80°至86° )。
根據另一所示的設計,轉印滾筒06的、特別是所有滾筒06;07的軸 承單元14 (252)在安裝狀態(tài)下設置在側機架11;12上,從而它們的調節(jié) 方向S與連接面E重疊,即形成約為O。的銳角。因此全部調節(jié)方向S重 疊,且互不間隔。
與調節(jié)路徑相對于平面E或D的傾斜無關,下面借助圖19的示意性 的實例來說明一種有利的用于調節(jié)滾筒06;07或者它們的壓合調節(jié)的方法 (此處為了區(qū)分左邊和右邊的印刷裝置,用附加標記"1"和"2"示出)。
首先在印刷單元01內在壓合調節(jié)中(也就是說,執(zhí)行器82被激活) 校正一起限定印刷位置05的第一滾筒06.1、例如轉印滾筒06.1的位置, 并通過(在兩個端側)對止擋79的調節(jié)使該滾筒與帶對準。如此處所示, 此點可以通過此處示例性的可手動操縱的執(zhí)行器84 (調節(jié)螺釘)來進行。 其中確定了限定印刷位置05的所謂的"O位置"。
接下來在配合的印版滾筒07.1的止擋79被去掉的情況下,也就是說, 例如事先通過向上拉將止擋79去除,而對轉印滾筒06.1的壓合調節(jié)仍被激活,即轉印滾筒06.1的執(zhí)行器82仍被激活,施加對于在印版滾筒和轉
印滾筒07.1;06.1之間的壓合調節(jié)所需要的力F。該過程在此通過由印版 滾筒07.1施加以所希望的貼合壓力P來進行。如果在第一印版滾筒07.1 的軸承單元14 (252)上也設有能夠調節(jié)的止擋79,則根據第一變型現 在已經可以使得止擋79在第一印版滾筒07.1上基本無力地與軸承座74 的對應的止擋面接觸。
就兩個第一滾筒06.1;07.1的激活的合壓位置(即朝向印刷位置05 分別施加力)和第二印版滾筒07.2的離壓而言,在第三滾筒06.2的止擋 79被釋放期間或之后,第二轉印滾筒06.2或者其軸承座74被施加以用 于壓合調節(jié)的所希望的力(壓力P),且在其止擋79達到平衡時基本無力 地與軸承座74的對應的止擋面接觸。在該范圍內也可以事先、在其期間 或者接下來,如果尚未在上述變型中進行,使得第一印版滾筒07.1的止 擋79與配合的軸承座79接觸。
在后一步驟中一在止擋79釋放或者被事先釋放的情況下一第二印版 滾筒07.2或者其軸承座74處于壓合,而配合的轉印滾筒06.2也處于壓 合。在達到穩(wěn)定之后一如果在那里設有止擋79 —也在第二印版滾筒07.2 上使得止擋79基本無力地與軸承座74的對應的止擋面接觸。
通過這種方式對雙面印刷裝置03的滾筒06;07進行對于印刷過程來 說最佳地一致的調節(jié)。
根據所示設計,所有四個滾筒06;07通過執(zhí)行器82可合壓/離壓地被 支撐,但其中只有兩個印版滾筒07的和一個轉印滾筒06的止擋79不能 手動地調節(jié),即通過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執(zhí)行器84調節(jié),特別是遠程 操縱地調節(jié)。其它轉印滾筒06的止擋79例如可通過設計成調節(jié)螺釘的調 節(jié)機構84來調節(jié)和固定。它因此必須例如也沒有固定機構。
在上述簡單的變型中,盡管所有四個滾筒06;07都借助執(zhí)行器82可 直線運動地被支撐,但其中只有兩個轉印滾筒06具有可運動的止擋79(必 要時帶有上述執(zhí)行器84和/或固定機構)。
根據進一步簡化的設計,盡管兩個轉印滾筒06之一的位置可調整, 但并不能在合壓/離壓運動的意義下符合工作地可運動地被支撐,而是機架 固定地被支撐。其它三個滾筒06;07于是在合壓/離壓運動的意義下可運動
33地被支撐,其中在第一變型中所有這三個滾筒06;07、而在第二變型中僅 僅與固定的轉印滾筒06不同的轉印滾筒06具有可運動的止擋79和必要 時的固定機構。
根據對滾筒支撐機構的進一步設計,印版滾筒07和/或轉印滾筒06 的軸承單元14 (252)在至少一個端側本身,例如在直線軸承中或者借助 可變形的懸垂機構,沿著如下運動方向可運動地被支撐,即該運動方向垂 直于滾筒旋轉軸線且至少具有垂直于調節(jié)方向S的分量。優(yōu)選該運動方向 被選為垂直于調節(jié)方向S,且在一側操縱時引起相關滾筒06;07的傾斜調 節(jié)(所謂的"熱操作")(cooking)。
在對軸承單元14 (252)的上述設計中所設置的執(zhí)行器82被構造用 于提供適合于合壓或離壓的調節(jié)路徑」S,因此優(yōu)選具有相應于至少一個 」S的行程。執(zhí)行器82被設置和相應地構造用于調節(jié)相互壓合的輥或滾 筒06;07的貼合壓力和/或用于進行合壓/離壓調節(jié)。調節(jié)路徑」S(或行程) 例如為至少1.5mm,特別是至少為2mm。
活塞82相對于壓力劑室被在活塞82的圓周上環(huán)繞的靠近壓力室的密 封件密封,且被靠近壓力室的滑動導向機構導向。有利地可以附加地在活 塞82的遠離壓力室的區(qū)域中設有第二密封件和第二滑動導向機構。根據 一種特別有利的設計,代替于或者附加于活塞82的第二密封件,向外還 通過例如由橡膠構成的薄膜、特別是滾動薄膜密封。該薄膜一方面在周圍 與活塞82連接,另一方面在其外圓周線上完全與執(zhí)行部件的基本體或其 它固定構件連接。
根據對印刷單元01的有利的設計,不僅印刷單元01的部件、特別是 壁區(qū)段11;12,為了裝配或維護印刷單元01的目的,可彼此相向地、特別 是在直線導向機構15中可直線運動地設置,而且滾筒06;07,為了調節(jié) 貼合壓力和/或為了進行合壓/離壓調節(jié),在直線軸承70中,在相應的壁區(qū) 段11;12內可直線運動地設置。
盡管下述驅動機構設計原則上獨立于上述可分開性、和/或、直線設置、 和/或、專用的直線軸承機構、和/或、所述的對滾筒06;07的合壓、離壓 和調節(jié)、和/或、上述輸墨裝置08、和/或對輥鎖合機構的應用也是有利的, 但結合一個或多個所述特征恰恰可得到特殊的優(yōu)點。下面說明用于印刷裝置04的驅動機構一例如也被設計成功能模塊的 驅動傳動機構一的實施例。在驅動機構解決方案中,印刷單元01的功能
組或各個滾筒06;07或輥裝配有自己的驅動電機(見上面)、特別是伺服 電機、AC電機或異步電機。原則上也可以使用用于印版滾筒-轉印滾筒對 的成對的驅動機構,這種成對的驅動機構于是例如包括帶有自己的驅動電 機的壓力缸傳動機構。附加地提供帶有自己的驅動電機(用于旋轉和往復 運動)的輸墨裝置傳動機構,和在濕式膠印的情況下還提供帶有自己的驅 動電機(用于旋轉和往復運動)的潤濕裝置傳動機構、高度的靈活性和高 質量。
用于分開的印刷裝置滾筒驅動機構、輸墨裝置驅動機構和潤濕裝置驅 動機構的各個驅動機構模塊的設計方案,既允許印刷單元01在印刷位置 05可分開,又允許在印版滾筒07和輸墨裝置08之間可分開性。用于印 刷裝置滾筒06;07、輸墨裝置08和必要時的潤濕裝置09的分開的驅動機 構,還允許同時進行裝調工作,如印版更換和/或在輸墨裝置清洗期間對橡 皮布的清洗和/或預先著墨。其中流程程序可以在持續(xù)時間、轉速和功能流 程方面互不相同。
示例性地在圖20的左側示出干式膠印的情況,在右側示出濕式膠印 的情況。但不言而喻,真正的雙面印刷裝置03的兩個印刷裝置04通常是 同一種類型。在端側的視圖中為明了起見省去了輥的示意圖,而僅僅示出 帶有電機的驅動系統(tǒng)。在該俯視圖中,舉例地用帶有兩個旋轉驅動的串墨 輥33、 33'的輸墨裝置08 (參見上面的輸墨裝置08)來說明驅動機構設 計方案,而在濕式膠印情況下一與上述附圖相反一舉例地用帶有兩個旋轉 驅動的串墨輥33、 33'的潤濕裝置09來說明驅動設計方案。
對印刷裝置滾筒06;07的驅動至少成對地進行,也就是說,為由印版 滾筒和配合的轉印滾筒07;06構成的每個滾筒對06;07都設置至少一個機 械地獨立于其它印刷裝置滾筒的自己的驅動電機121。如圖20所示,該 驅動電機,例如可以分別是自己的機械獨立的驅動電機121,但也可以例 如(未示出)通過成對的驅動機構,利用驅動連接機構或驅動系統(tǒng)進行驅 動。
如在圖20中針對驅動變型所示,可以看到,驅動電機121與兩個印刷裝置滾筒06;07分別通過至少一個抗扭的藕聯(lián)機構148、特別是至少一 個角度補償的藕聯(lián)機構148藕聯(lián)。優(yōu)選這兩個藕聯(lián)機構148串聯(lián)地設有中 間件(或者整體上設計成等速萬向節(jié)的部件),該中間件于是在整體上是 補償位移的藕聯(lián)機構151。因此盡管滾筒06;07可運動(合壓/離壓),仍 可以實現對驅動電機121的機架固定的設置。在安裝時只需使得具有藕聯(lián) 機構148的輥78與自身己準備好的功能模塊122法蘭連接。特別有利的 是,藕聯(lián)機構148分別是片式藕聯(lián)機構148或全金屬藕聯(lián)機構,且具有至 少一個形狀配合地但沿著摩擦片的圓周方向錯開地與兩個法蘭連接的摩 擦片組。
在功能模塊122和印版滾筒07之間的藕聯(lián)機構151優(yōu)選為了實現側 規(guī)控制/調節(jié)而如下設計,即該藕聯(lián)機構還進行在印版滾筒07和功能模塊 122之間的軸向的相對運動。此點同樣可以通過上述片式藕聯(lián)機構148來 進行,該片式藕聯(lián)機構可以通過在摩擦片的區(qū)域中的變形實現軸向的長度 變化。未示出的軸向驅動機構可以設置在與旋轉的驅動機構相同的或不同 的機架側。
輸墨裝置09的被驅動的輥33、 33'、特別是串墨輥33、 33'優(yōu)選 也通過至少一個藕聯(lián)機構149、特別是補償角度偏差的藕聯(lián)機構149與功 能模塊138連接。因為所述輥33、 33'通常不進行離壓/合壓,所以可以 保留這種藕聯(lián)機構149。根據簡單的設計,藕聯(lián)機構149同樣僅僅是牢固 的法蘭連接機構。同樣的情況適合于在必要時的例如功能模塊139上的驅 動機構。
在圖20中兩個串墨輥33、 33'例如都旋轉地被強制驅動,此處為被 驅動電機128驅動。 根據有利的設計,在圖20中,滾筒06;07分別各自地被驅動電機121 驅動。優(yōu)選在驅動電機121和滾筒06;07之間的"驅動系統(tǒng)"中設有傳動 機構150、特別是變速傳動機構150、例如行星式傳動機構150。該傳動 機構可以作為附加傳動機構在結構上己經與電機21 —起作為結構單元預 先安裝在該電機上。但也可以設有模塊式的傳動機構作為驅動模塊或功能 ?!姥耄鄳臐L筒06;07—特別是通過角度和域位移補償的藕聯(lián)機構148 或151—可與驅動電機121的輸入端藕聯(lián)且其輸出端藕聯(lián)。代替帶有傳動機構150的驅動電機121,也可以有利地構造成永磁調節(jié)的同步電機121。 根據特別有利的設計,用于驅動滾筒06;07的有待藕聯(lián)的驅動電機 121是同步電機121和/或永磁調節(jié)的電機121、特別是永磁調節(jié)的同步電 機121。該驅動電機121是直接驅動的旋轉電機,并具有帶有三相繞組的 定子以及帶有永磁體的轉子。通過對驅動電機121的這種設計,特別是通 過永磁體,實現了高的功率密度,因此無需使用變速傳動機構。因此消除 了傳動系中的不精確性以及機械部件如傳動機構的磨損。
根據用于驅動機構藕聯(lián)的第二有利的實施例(圖20),在旋轉體、例 如滾筒06;07和驅動電機121之間直接進行與軸78的藕聯(lián)一即無實現軸 向相對運動的藕聯(lián)機構和/或無角度和/或位移補償的藕聯(lián)機構。該藕聯(lián)機 構可以是剛性的,但可以拆卸。根據該設計,驅動電機121例如并不機架 固定地設置,而是滾筒固定地設置,且在合壓/離壓時一必要時還在側規(guī)移 動時一與滾筒06;07隨動。在借助軸承裝置14可運動的滾筒06;07的情 況下,每個印刷裝置滾筒06;07的驅動電機121并非在側機架11;12上, 而是直接與可運動的軸承座74剛性連接、例如螺旋連接,且在調節(jié)運動 期間隨動。
在圖20中,旋轉部件的、特別是支撐在軸承單元14上的滾筒06;07 的驅動機構,設有設計成同步電機121、和/或、永磁調節(jié)的電機的驅動電 機121,即設有在轉子上的永磁體區(qū)段。
輸墨裝置08的輥28;33;34;33'在圖21中出于視圖的原因相對于圖 5至10被"相互分離"地示出。
其中定子例如、直接地或間接地、剛性地、固定在軸承單元14的可 運動的部分上,例如剛性地固定在可運動的軸承座74上,并可與該軸承 座一起運動。在其它方式的支撐裝置14的情況下,定子例如支撐在內部 的偏心襯套或桿件機構上。
圖21和22示出(例如就油墨輸送和磨損而言是有利的)對輸墨裝置 08或者輸墨裝置驅動機構的設計,所述設計可以獨自單獨地帶來優(yōu)點, 但也可以特別是結合一個或多個上述印刷單元01的特征帶來優(yōu)點。
輸墨裝置08,例如稱為單通路的輥式輸墨裝置08,或者也稱為"長 式輸墨裝置",其具有多個上述的輥28;33;33' ;34;36;37。如圖5至10
37中所示,該輸墨裝置包括,將油墨涂敷到印版滾筒07的印版上的涂敷輥
28,該涂敷輥通過靠近印版的可往復的串墨輥33或串墨滾筒33 (例如帶 有硬的表面)、至少一個著墨輥或油墨傳輸輥34 (例如帶有軟的表面)、 第二遠離印版滾筒的可往復的串墨輥33'或串墨滾筒33'、另一著墨輥 或油墨傳輸輥34 (例如帶有軟的表面)、圖22中未示出的油膜傳墨輥37 和墨斗輥或淹輥36從墨斗38中得到油墨。淹輥和油膜傳墨輥36;37 (其 是薄膜輸墨裝置的特征)還可以有利地被另一油墨輸送或定量系統(tǒng)(例如 泵輸墨裝置中的泵系統(tǒng)或虹吸輸墨裝置中的虹吸系統(tǒng))代替。
涂敷輥和減油墨傳輸輥28;34的軟的表面(簡寫為軟的輥28;34)可 沿著徑向松弛,例如設有橡膠層,這在圖5至10中用粗的圓形線示出。
如果現在輸墨裝置08的輥28;33;33' ;34;37相互壓合,則視貼合壓 力和/或調節(jié)路徑而定,串墨輥33、 33'的硬的表面或深或淺地伸入到分 別配合作用的軟的輥28;34的軟的表面中。視壓入深度而定,由此使得相 向滾動的配合作用的輥28;33;33' ;34;37的圓周比改變。
如果現在通過對轉速的預先給定,(例如,通過驅動電機、或者相應 的與另一被驅動的部件的機械的驅動連接機構),例如對多個配合作用的 輥之一進行強制驅動,則相鄰的僅僅通過摩擦由第一次提及的輥驅動的軟 的輥視壓入深度而定以不同的轉速旋轉。對于下述情況,即該軟的輥然而 還被自己的驅動電機驅動,但也可以附加地通過在第二壓印位置中的摩擦 由另一轉速確定的輥被驅動,則此點在第一種情況下會導致在電機預先給 定的轉速和由摩擦所引起的轉速之間的差,且在第二種情況下會導致在由 摩擦所引起的兩個轉速之間的差。在壓印位置會出現打滑和/或這個或這些 驅動電機被不必要地嚴重負載。
在輸墨裝置08中,特別是對于根據圖21的驅動機構設計而言在利用 輥28將油墨涂敷到印版22的區(qū)域中,采用下面就圖22和21所述的解 決方案將實現無打滑的滾動("真正的滾動")和著墨。
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在圖22中旋轉地僅通過與相鄰的輥28;34 的摩擦被驅動,且其旋轉的驅動機構,既沒有附加的與印刷裝置滾筒06;07 的驅動機構的機械的驅動連接機構、或者另一旋轉的強制驅動的輸墨裝置 輥,又沒有自己的驅動電機。通過這種方式,第一串墨輥33主要通過在本實施例中利用與印版滾筒07的摩擦被驅動的兩個(必要時也可以是一 個或三個)涂敷輥34被旋轉驅動,且與在位于其間的壓印位置中的壓入
無關、基本具有印版滾筒07的圓周速度。如圖2所示,遠離印版滾筒的 串墨輥33'具有旋轉地驅動該串墨輥的驅動電機128,但除了由輥33 ';34;33構成的摩擦傳動機構外,該串墨輥沒有與第一串墨輥33的機械 藕聯(lián)機構。在串墨輥33;33'多于兩個、例如為三個時,兩個遠離印版滾 筒的串墨輥可以被旋轉地強制驅動,或者僅僅中間的串墨輥或最遠離印版 滾筒的串墨輥被旋轉地強制驅動。
優(yōu)選兩個串墨輥33;33'具有傳動機構136、例如往復傳動機構或摩 擦傳動機構136。
根據一種付出較小機械代價的設計,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具有 自己的僅將其旋轉運動轉換成往復運動的往復傳動機構136。能夠將該往 復傳動機構有益地采用凸輪傳動機構,例如,機架固定的軸向止擋與輥固 定的凸輪狀環(huán)繞的槽配合作用,或者輥固定的軸向止擋與盤形凸輪的機架 固定的環(huán)繞的槽配合作用。將旋轉轉換成往復的軸向移動的該傳動機構 136原則上可以是另一合適的傳動機構136、例如具有偏心輪的蝸桿或曲 柄傳動機構。
第一串墨輥33的往復傳動機構136以有利的方式通過傳動機構與第 二串墨輥33'的往復傳動機構136機械藕聯(lián)。兩個藕聯(lián)的往復傳動機構 136有利地形成共同的往復驅動機構162 (往復傳動機構162),且旨在其 往復運動由驅動電機強制驅動。優(yōu)選利用旋轉地驅動第二串墨輥33'的 驅動電機對往復傳動機構162進行強制驅動。(如圖21)
在圖21中示出一種用于驅動的串墨輥33、 33'的有利的設計,其中 只有第二串墨輥33'被旋轉地強制驅動,然而兩個串墨輥33、 33'通過 共同的往復傳動機構162被軸向強制驅動。印刷裝置滾筒06;07可以成對 地通過每個滾筒對的驅動電機121來設計,但也可以如圖20或22中所 示有利地單獨通過各自的驅動電機121來設計。
在圖22中示例性地示出相反的情況,其中只有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 輥33被旋轉地強制驅動。相應于圖21可看到的部分未就圖22再一次詳 細說明和示出。為此,在圖21和22中,驅動電機128通過藕聯(lián)機構163經由軸164 套裝到傳動小齒輪166上,該傳動小齒輪自身則與抗扭地同第二或第一串 墨輥33' ; 33連接的圓柱齒輪167配合作用。該連接例如通過在第二 (圖 21)或第一 (圖22)串墨輥33' ;33的輥頸169上的帶有圓柱齒輪167 的軸向區(qū)段168進行。第一 (圖21)或第二 (圖22)串墨輥33;33'的 相應的軸向區(qū)段168沒有這種圓柱齒輪167或者沒有與驅動電機128的 驅動連接機構。在第二或第一串墨輥33' ;33的傳動小齒輪166和圓柱 齒輪167之間的驅動連接機構優(yōu)選恰好設有齒,并與對于往復運動的每個 位置來說都足夠大的疊合機構嚙合。如圖21中示例性地示出,兩個串墨 輥33;33'在側機架147上所構造的或形成機架的框架147中支撐在軸承 172、例如徑向軸承172中,但也可以支撐在可以附加地實現軸向運動的 側機架11;12中(圖22)。但此處并不存在驅動電機128和第一 (圖21) 或第二 (圖22)串墨輥33;33'之間的旋轉的驅動連接。傳動小齒輪166 和設置在軸向區(qū)段168上的圓柱齒輪167共同形成傳動機構、特別是變速 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本身是封閉的和/或可預先安裝的帶有自己的殼體 153的結構單元。該結構單元在輸出側能夠與輥頸169藕聯(lián)。
往復傳動機構162被驅動電機128同樣例如通過蝸桿傳動件173、174 驅動。此處從由軸164設置的蝸桿173、或設計成蝸桿173的軸164的 區(qū)段傳動至蝸輪174,該蝸輪抗扭地與垂直于串墨輥33;33'的旋轉軸線 伸展的軸176連接。分別在軸176的端側與其旋轉軸線偏心地設有附件 (Mitnehmer) 177,該附件自身則例如通過曲柄驅動、例如通過可旋轉 地支撐在該附件177上的桿件178和活節(jié)179,沿著串墨輥33; 33' 的軸向抗壓且抗拉地與串墨輥33;33'的輥頸169連接。在圖20中僅用 虛線示出遠離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的摩擦傳動機構136,因為它在該附 圖中被圓柱齒輪167遮蓋住了。軸176的旋轉引起附件177的旋轉,該 附件177在它那方面通過曲柄傳動引起串墨輥33;33'的軸向移動。也可 以在驅動電機128和串墨輥33'之間的旋轉的傳動系的另一位置對往復 傳動機構162進行驅動,或者甚至在另一機器側,從位于串墨輥33'的 另一端側的輥頸169至相應的往復傳動機構162對其進行驅動。必要時也 可以設置不同于蝸桿傳動件173、 174的用于軸向驅動的輸出耦合的傳動機構。
如在圖21和22中所示,這些往復傳動機構162或這個往復傳動機 構162整體上形成帶有自己的殼體181的結構單元,該殼體還可以進一步 被封裝。
在圖21中,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沒有旋轉的強制驅動機構,因 此輥28; (34)至少在靠近印版滾筒的輸墨裝置區(qū)域中很大程度上無打滑 地相向滾動。在圖22中只有靠近印版滾筒的串墨輥33被旋轉地強制驅動, 從而在輸墨裝置08的"后面的部分"中取消了競爭的強制驅動機構。通 ??梢源_定,就輸墨裝置08的驅動而言有利的是,將兩個串墨輥33;33 '中只有一個旋轉地強制驅動。
旋轉地驅動一個串墨輥33;33'的驅動電機128原則上可以是在其功 率和/或其轉矩方面可控制或能夠調節(jié)的電機,但也可以是在其轉速方面可 控制或能夠調節(jié)的電機。于是在后者情況下一如果驅動電機128也在壓合 處被轉速調節(jié)/控制地工作一在輸墨裝置08的遠離印版滾筒的區(qū)域中還會 在不同的有效的輥周長方面出現上述問題。
但針對與摩擦傳動機構競爭的轉速預先給定機構的上述問題,有利地 將驅動電機128如下設計,即它至少在印刷工作期間在其功率和/或其轉 矩方面可控制/調節(jié)。此點原則上可以通過設計成同步電機128或設計成 異步電機128的驅動電機128來進行。
根據在代價方面最小的實施方式,驅動電機128被設計成異步電機 128,在配設的驅動控制機構186中,為該驅動電機僅僅預先給定頻率(例 如在輸墨裝置08的離壓中)、和/或、電的驅動功率或轉矩(例如在輸墨 裝置08的合壓中)。在輸墨裝置08的離壓中,也就是說,涂敷輥28與印 版滾筒07脫離滾動接觸,可以通過預先給定的頻率和/或驅動功率,使得 輸墨裝置08通過第二串墨輥33'處于適合于合壓調節(jié)的圓周速度,其中 印版滾筒07和涂敷輥28的圓周速度只相差小于10%、特別是小于5%。 適合于此的頻率或功率預先給定值在先期(Vorfeld)可根據經驗和/或通 過計算求得,或者在驅動控制機構本身中、機器控制機構中或操縱臺計算 機中得到。預先給定值優(yōu)選可由操作人員改變,其中預先給定值優(yōu)選可由 操作人員改變(有利地適合于下述預先給定值)。
41在合壓中,也就是說,涂敷輥28與印版滾筒07和全部輸墨裝置輥滾 動接觸地相互壓合,輥28;33;34;33' ;34;37—部分由印版滾筒07通過現 在產生的在輥28;33;34;33' ;34;37之間的摩擦傳動被旋轉地驅動,從而 驅動電機128只需引入在摩擦傳動中隨著與印版滾筒07的距離的增加而 增加的損耗功率。也就是說,驅動電機128可以以小的驅動轉矩或小的驅 動功率工作,該小的功率只用于使得輸墨裝置08的后部的區(qū)域保持在基 本通過摩擦接觸預先給定的圓周速度。根據第一變型,該驅動功率可以針 對全部生產轉速(或者印版滾筒07的轉速)保持恒定不變,或者是與用 于在離壓中的起動的預先給定值相應的值、或者是自己的恒定的用于生產 的值。根據第二變型,針對不同的生產轉速,(且必要時還針對在離壓中 的起動),可以預先給定和存儲不同的在頻率,和/或驅動功率方面的預先 給定值。視生產轉速(生產速度)而定,于是可以改變用于驅動電機128 的預先給定值。
下面詳細說明如下裝置,例如輥鎖合機構257,即這些裝置用于調節(jié) 由輥接觸帶中的一個輥作用到相鄰的旋轉體上的貼合壓力,和/或用于使得 該輥與該旋轉體壓合,和/或用于使得該輥與該旋轉體離壓,以及說明對這 些裝置的相應的控制或調節(jié)。
如在圖9、 10和13中也代表輸墨裝置08的其它設計所示出,特別 是涂敷輥28為了合壓/離壓調節(jié)而具有這種輥鎖合機構257。如圖10中 所示,輸墨裝置08的所有能夠調節(jié)的輥28、 34和必要時潤濕裝置09 (如 果存在的話)的所有能夠調節(jié)的輥41;43都有利地具有這種自動的輥鎖合 機構257。
由于使用下述的輥鎖合機構257,如此支撐的輥28、 34、 41、 43分 別被設計成其貼合壓力可控制的輥28、 34、 41、 43。
在所示實例中,輸墨裝置08的或潤濕裝置09的那些可控制的輥 28;34;41中的每個輥都與兩個相鄰的旋轉體接觸,也就是說,那些輥 28;34;41中的每個輥都同時與兩個設置在該裝置中的旋轉體壓合,從而那 些輥28;34;41中的每個輥的殼面都分別具有兩個也稱為壓印位置的基本 沿著相應的輥的軸向延伸的輥接觸帶(Walzenstreifen)。其貼合壓力可控 制的每個輥都在其相應的輥接觸帶中以能夠調節(jié)的貼合壓力壓靠到其相鄰的旋轉體上。
但也可以在印刷裝置04中設置這些可控制的輥
28;34;41;261;262;263中的至少一個輥的工作位置,在該工作位置,該輥 只與一個相鄰的旋轉體接觸,且與其第二相鄰的旋轉體離壓,或者僅僅被 設計成附加輥或所謂的"勻墨輥"。于是該可控制的輥例如僅與唯一的相 鄰的旋轉體配合。
實際上,為了達到利用印刷裝置04有待生產的印品的高的質量,需 要將在印刷裝置04中豎排的輥接觸帶調節(jié)至一定的力或寬度,其中該寬 度在幾個毫米的范圍內,例如在1mm和10mm之間。
其貼合壓力可控制的輥28;34;41的、特別是涂敷輥28的兩個端部 318、例如輥頸318分別支撐在具有能夠徑向移動的輥座339的端軸承257 中,也就是說支撐在所謂的輥鎖合機構257中,其中每個端軸承257或輥 鎖合機構257都具有至少一個、優(yōu)選多個作用到輥28;34;41;43上的執(zhí)行 器322,其中這些執(zhí)行器322其自身則優(yōu)選設置在屬于端軸承257或輥鎖 合機構257的殼體中,且分別例如通過壓力劑可施加壓力。即使下面將執(zhí) 行器322作為利用壓力劑可施加壓力的執(zhí)行器322來說明,這是它的優(yōu)選 設計,下述對端軸承257和/或其執(zhí)行器322的控制也獨立于為了施加貼 合壓力所使用的介質。為了實現上述控制,執(zhí)行器322例如也可以是例如 基于液壓的、電的、電動構或壓電的作用施加相應的貼合壓力的執(zhí)行器 322。在各種情況下,被操縱的執(zhí)行器322都引起輥座339關于端軸承257 在垂直于可控制的輥28;34;41;43的軸向的平面內偏心地移動。其中該徑 向移動可以在直線的或非直線的運動軌跡上進行。
輥座339的在例如機架固定地設置的端軸承257中所允許的徑向移 動因此導致輥座339在優(yōu)選設計成徑向軸承的端軸承257中的偏心的位 移。在圖23和24中示例性地示出輥鎖合機構257的結構。其中圖23為 輥鎖合機構257的平行于輥的軸線319的縱剖視圖。圖24為圖23的輥 鎖合機構257的立體圖,其中在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內進行局部的縱剖 切。可以規(guī)定,至少所有與印版滾筒07直接配合作用的輥28;41分別具 有至少一個執(zhí)行器322,該執(zhí)行器獨立于與印版滾筒07直接配合作用的 輥28;41的其它執(zhí)行器322被控制。
43輥鎖合機構257的殼體具有例如套筒狀的框架保持件323,在該框架 保持件的內部支撐有輥保持件324,其中執(zhí)行器322在被操縱時作用到輥 保持件324上,且輥保持件324在徑向地圍繞軸線319所形成的在框架 保持件323和輥保持件324之間的間隙內可以徑向地移動。在框架保持件 323和輥保持件324之間的間隙的寬度例如為1mm至10mm,優(yōu)選約為 2mm。執(zhí)行器322例如設置在框架保持件323和輥保持件324之間的間 隙內或者分別設置在框架保持件323的室或下凹中,其中設置在框架保持 件323的室或下凹中的執(zhí)行器322具有朝向輥保持件324作用的面338, 通過該面338,執(zhí)行器322在其利用壓力劑施加壓力的工作狀態(tài)下將表面 壓力施加到輥保持件324上。
執(zhí)行器322設置在輥鎖合機構257的殼體中,其相對于該殼體或者 至少相對于框架保持件323優(yōu)選抗扭動。執(zhí)行器322例如分別是利用壓力 劑可施加壓力的中空體,例如是壓力軟管,其中該中空體具有至少一個由 可恢復地變形的彈性體材料構成的面338 (圖24),其中該面338例如在 另一未示出的實施方式中是薄膜,其中該薄膜338在給中空體施加壓力劑 時優(yōu)選與輥保持件324的外殼面接觸。可恢復地變形的面338因此至少在 很大程度上相應于用于施加表面壓力的面338。根據此處優(yōu)選的實際,執(zhí) 行器322沒有在缸中導向的活塞,而是無活塞桿。將執(zhí)行器322整合到輥 鎖合機構257的殼體中顯然會導致輥鎖合機構257的非常緊湊的結構。壓 力劑分別通過壓力劑管路341被輸送給執(zhí)行器322 (圖24)。
其貼合壓力可控制的輥28;34;41;43的端部318之一支撐在構造在輥 保持件324上的例如半圓形的、優(yōu)選設計成快速鎖合機構的輥座339中, 且與輥保持件324剛性連接,其中其貼合壓力可控制的輥分別圍繞其自己 的軸線319可旋轉。替代于輥座339與輥28;34;41;43的端部的剛性連接, 輥座339具有軸承、例如滾動軸承或滑動軸承,輥的端部可旋轉地支撐在 該軸承中??蚣鼙3旨?23例如固定在印刷裝置301的機架壁336上。 輥鎖合機構257的面向其貼合壓力可控制的輥的端側優(yōu)選通過特別是將 在框架保持件323和輥保持件324之間的間隙遮蓋住的密封件337相對 于灰塵、濕氣和其它污染物密封,其中該密封件337例如與框架保持件 323螺旋連接。利用該密封件337還特別是保護執(zhí)行器322免于污染,進而免于在其運動時受到干擾。通過輥保持件324的在框架保持件323中的
徑向移動,還可以使得輥與其相鄰的旋轉體壓合或者與其離壓。
輥鎖合機構257例如具有固定裝置,該固定裝置將輥保持件324固 定,并進而在第一工作位置將剛性地與其連接的輥28;34;41;43固定,從 而阻止相對于框架保持件323的任何徑向移動,或者在第二工作位置為了 這種移動而將其釋放。固定裝置例如具有優(yōu)選同軸的、剛性地例如與框架 保持件323連接的第一摩擦片組326和同樣優(yōu)選同軸的第二摩擦片組 327,其中第二摩擦片組327的摩擦片插入到第一摩擦片組326的摩擦片 之間。在摩擦片相互插入的情況下,優(yōu)選摩擦配合地地或者形狀配合地進 行固定。在摩擦片的摩擦配合或者形狀配合被解除之后,第二摩擦片組327 可沿著輥鎖合機構257的軸向運動。
第二摩擦片組327的軸向運動例如通過如下措施得以實現,即壓力劑 經過在機架壁336中所構造的溝槽328被導入到設置在輥鎖合機構257 中的壓力室329中,其中設置在壓力室329中的壓力板331克服彈性件 332的力使得優(yōu)選設置在輥保持件324中的柱塞333軸向移動。第二摩擦 片組327固定在柱塞333的柱塞頭334上,且在柱塞333軸向移動時同 樣移動,由此使得摩擦片組326;327的摩擦片脫離嚙合。通過將由壓力室 329中的壓力劑施加到壓力板331上的壓力消除,摩擦片組326;327的摩 擦片再次相互嚙合,由此將相對于輥鎖合機構257的執(zhí)行器322的框架保 持件323可徑向移動的輥保持件324固定在框架保持件323中。
根據在圖23和24中所示的實例,每個輥鎖合機構257都分別具有 四個圍繞輥28;34;41;43的軸線319環(huán)形地設置的執(zhí)行器322,其中這些 執(zhí)行器322優(yōu)選以均勻的間隔圍繞其貼合壓力可控制的輥28;34;41;43的 軸線319分布。執(zhí)行器322可遠程控制,例如通過控制單元可被操縱,且 優(yōu)選是氣動的執(zhí)行器322。作為壓力劑例如使用被預加應力的氣體、優(yōu)選 壓縮空氣。對優(yōu)選氣動的執(zhí)行器322的替代設計形成特別是液壓的利用液 體可施加壓力的執(zhí)行器322,或者也可以形成電動作用的執(zhí)行器322。如 在示意性的附圖23和24中所示,每個執(zhí)行器322在其壓力劑施加時都 將朝向其輥鎖合機構257的內部的徑向力Fn1;Fn2;Fn3;Fn4施加到與輥 鎖合機構257連接的其貼合壓力可控制的輥28;34;41;43上,其中這些執(zhí)行器322優(yōu)選徑向地支撐在輥鎖合機構257的框架保持件323上或中, 并通過在可徑向移動地設置在框架保持件323中的輥保持件324上的表面 壓力將徑向力Fn1;Fn2;Fn3;Fn4施加到安裝在輥保持件324上的其貼合 壓力可控制的輥28;34;41;43上。由在相應的執(zhí)行器322中的壓力劑所施 加的壓力和該執(zhí)行器322的徑向力Fn1;Fn2;Fn3;Fn4因此相互對應。由 同一輥鎖合機構257的執(zhí)行器322同時施加的徑向力Fn1;Fn2;Fn3;Fn4 相互間形成張開角Y,該張開角不同于0。和180° ,優(yōu)選在45°和135 °之間,例如為90° 。由其貼合壓力可控制的輥28;34;41;43在輥接觸帶 中施加到相鄰的旋轉體上的貼合壓力于是作為由同一輥鎖合機構257的 執(zhí)行器322同時施加的徑向力Fn1;Fn2;Fn3;Fn4的向量總和產生一必要 時考慮由可控制的輥28;34;41;43基于其自身重量至少部分地施加到相鄰 的旋轉體上的重力。
利用在徑向力Fn1;Fn2;Fn3;Fn4的標記中的識別特征n可標識并進而 識別出一定的輥鎖合機構257。優(yōu)選每個安裝在印刷機中的屬于可控制的 輥28;34;41;43的輥鎖合機構257都配設有在控制中可作為地址使用的標 記,利用該標記可明確地標識出在印刷機中或者至少在印刷裝置04中的 輥鎖合機構257,并進而可在控制中將其選出。同樣每個屬于輥鎖合機構 257的執(zhí)行器322都配設有標記,利用該標記可明確地標識、選擇和控制 在設置在印刷機中或者相應的印刷裝置301中的輥鎖合機構257內的每個 執(zhí)行器322。此外,類似于屬于每個輥鎖合機構257的固定裝置的壓力室 329的前述標記來配設標記,由此最后還可以明確地標識設置在印刷機中 或者印刷裝置301中的輥鎖合機構257的每個固定裝置。輥鎖合機構257、 其執(zhí)行器322及其固定裝置的相應的標記優(yōu)選可機器讀出,且可以存儲在 控制單元、優(yōu)選電子的處理數字數據的控制單元中。
執(zhí)行器322在每個輥鎖合機構257中在其優(yōu)選氣動的設計中分別通 過壓力劑管路341與具有壓力水平的壓力劑源、例如壓縮機連接。
控制單元例如是屬于印刷機或者至少屬于印刷裝置04的操作臺或操 作臺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因此配屬于印刷機或者印刷裝置04。
采用類似于對輥28;34;41;43的控制的方式,同樣也可以對設置在印 刷機01的印刷裝置04 (前述附圖)中的滾筒06;07或輥28;34;41;43的相應的軸承單元14或軸承單元252 (圖18;圖17)的那個執(zhí)行器82或那 些執(zhí)行器82進行標識和編址以及例如通過至少一個閥93進行控制,其方 式為,相應的軸承單元14的那個執(zhí)行器82或那些執(zhí)行器82同樣分別配 設有明確的標記。
在圖27中示意性地示出在印版滾筒07和轉印滾筒06的壓印位置中 的表面壓力P的輪廓。表面壓力P沿著接觸區(qū)的整個區(qū)域分布,其中在靜 止狀態(tài)下在旋轉軸線的連接面V的高度,該表面壓力達到其最大表面壓力
Pmax。由于粘性的力分量,在生產時,該最大表面壓力Pmax移向進入的間
隙側。接觸區(qū)以及輪廓在垂直于連接面V的平面上的投影中的寬度為B。
最大表面壓力Pmax最后負責油墨傳遞,并可以相應地調節(jié)。
在輥間隙114中的表面壓力P的絕對大小以及其波動大小在壓入改變
時通過在轉印滾筒07上的包襯23的、特別是金屬印刷布23的、特別是 橡膠印刷布23的特性曲線確定。該特性曲線表示取決于(最大)壓入量 5的(最大)表面壓力P。在圖28中示意性地示出常用的包襯23的、特 別是具有堅固的支撐板116和彈性的層、例如橡膠層117的金屬印刷布 23的一些特性曲線。這些值在實驗室中在準靜止的沖壓試驗臺上測得。 它們可以以合適的方式一起轉用至以其它方式求得的值。
由圖28可見,特性曲線的斜率dP/d5確定了在壓入量5改變時表面 壓力P的波動情況。就圍繞平均的壓入值5的壓入變化量」5而言,在輥 間隙114中的所需要的最大表面壓力Pmax圍繞平均表面壓力的波動」P的 大小與特性曲線的在位置5處的斜率dP/d5成比例。因此例如就圖28中 的包襯a而言,壓入量S從-0.16mm減小至-0.14mm引起表面壓力P減 小約50N/cm2,壓入量5從-0.11mm減小至-0.09mm引起表面壓力P減 小約25N/cm2。包襯b具有較小的斜率。
包襯23要么整體上要么其橡膠層117在對印刷至關重要的范圍內特
別是在所需要的最大表面壓力Pmax的范圍中具有大的斜率dP/d5,這些包
襯23在此被稱為"硬的"包襯(曲線a),其斜率dP/d5小于"軟的"包 襯(曲線b)。
包襯23或者橡膠層117在此是軟的包襯或軟的層。與硬的包襯a或 硬的層相反,對于軟的包襯b而言,滾筒06;07的同樣的相對運動導致表面壓力P的小的變化,并進而導致油墨輸送的波動減小。軟的包襯b因此 引起印刷過程對間隔于給定值的波動和/或偏差的敏感性較小。由于由滾筒
06;07的相對運動引起的表面壓力P的變化較小,對于同樣的包襯23或 者具有軟的層的包襯23而言,在波動幅度較大時才能在印品中看到例如 波動條帶。
根據有利的設計,在壓合調節(jié)時,表面壓力P最大在60N/crr^和 220N/crr^之間的范圍內。對于具有明顯不同的流變特性的流體、例如印 刷油墨而言,在上述范圍內的不同范圍對于表面壓力來說都是優(yōu)選的。因 此對于濕式膠印而言,該范圍例如在60N/cnr^和120N/crr^之間變化,特 別是為80N/crr^至120N/cm2,而對于干式膠印的情況(沒有潤濕劑,只 將油墨涂敷到印版滾筒上),該范圍例如在100N/cn^和200N/crr^之間變 化,特別是為120N/cm2至180N/cm2。
最大表面壓力Pmax的對印刷至關重要的范圍優(yōu)選在60N/cnr^至 220N/cfT^之間。對于具有明顯不同的流變特性的流體、例如印刷油墨而 言,在上述范圍內的不同范圍對于表面壓力P來說都是優(yōu)選的。因此對于 濕式膠印而言,該范圍例如在60N/cmZ和120N/cn^之間變化,特別是為 80N/cn^至120N/cm2 (在圖28中用虛線示出),而對于干式膠印的情況, 該范圍例如在100N/crr^和200N/crr^之間變化,特別是為120N/cnr^至 180N/cm2。因此根據有利的設計,至少在80N/cm2至120N/cm2的范圍內, 軟的包襯23的斜率dP/d5例如為dP/d5<700(N/cm2)/mm,特別是為 dP/d5<500(N/cm2)/mm,特別是為dP/d5<400(N/cm2)/mm。
根據一種一例如就可保持性而言有利的一變型,對印刷至關重要的范 圍選為40N/cm2-60N/cm2 ?,F在應至少在表面壓力P的該范圍 40N/cm2-60N/cm2內,印刷布的斜率小于350(N/cm2)/mm,特別是最大為 300(N/cm2)/mm。印刷布23的在該范圍內的特征可以單獨被考慮,但也 可以附加于前述范圍的上述特征,從而橡皮布用多個取樣點來表征。
如圖27中只能示意性地看出,根據一種優(yōu)選的設計,層117的厚度 t或者包襯23的整個厚度T大于目前常見的厚度。在彈性或可壓縮性方面 起作用的層117的厚度t例如為1.3mm至6.3mm,特別是為1.7mm至 5.0mm,特別是大于1.9mm。此種情況必要時還適合于在面向滾筒基體
48的一側的一個或多個可能與層117連接的、基本不可壓縮的且非彈性的層, 這些層為了形狀和/或三維穩(wěn)定的目的而與層117連接(未示出)。此外此
處稱為非彈性層的支撐層(例如織物)例如可以位于包襯23的表面的區(qū) 域中。在功能上并非用于包襯的"柔軟性"而是用于形狀穩(wěn)定性的那個支 撐層116或那些支撐層116也可以設置在這些"軟的"層之間。所述支撐 層例如可以是金屬板、特別是特種鋼板,其厚度約為0.1mm至0.6mm。 在層117為多層時,層117的給定厚度t涉及在功能上負責前述特征(表 面壓力/壓入量的關系)和彈性或可壓縮性的"分層"的總和。包襯23例 如與支撐層一起的整個厚度T于是例如為2.0mm至6.5mm,特別是為 2.3mm至5.9mm。
彈性層117或者其厚度t應理解為如下層117或者這些層117的總和, 即這些層的材料的徑向彈性模量小于50N/cm2。與此相反,必要時被設置 用于支撐(織物)或形狀穩(wěn)定性(載體)的那些層的彈性模量明顯較大, 例如大于70N/mm2、特別是大于100N/mm2,或者甚至大于300N/mm2。 根據一種有利的設計,此處稱為彈性層的層117的至少一個分層由多孔材 料構成。
彈性層117也可以具有在圖27中未示出的頂層,該頂層的徑向彈性 模量小于50N/mm2。頂層通常用于形成封閉的表面,在這種情況下有助 于形成"柔軟性"。在其它情況下使用彈性模量大的、例如大于70N/mm2、 特別是大于100N/mm2、或者甚至大于300N/mm2的頂層,出于該原因此 處不考慮彈性層和/或可壓縮的層。
"軟的"包襯優(yōu)選以相比于通常的壓入量5較大的壓入量5工作, 也就是說,轉印滾筒06和印版滾筒07以它們的相應的有效的但無干擾的 直徑繼續(xù)相互壓合。由此盡管斜率dP/d5較小仍可實現最佳的最大表面壓 力Pmax。根據有利的設計,滾筒06;07的相互壓合如下進行,即壓入量5 至少達到0.18mm,例如為0.18mm至0.6mm,特別是為0.25mm至 0.5mm。
例如在不考慮特殊的輥設計的情況下,相對壓入量S*,即以層117 的厚度t為基準的壓入量S,例如在10%和35%之間,但特別是13%和 30%之間。如上所述,當兩個配合作用的滾筒06;07之一 (或者也可以是兩者) 受到至少一個影響滾動的干擾時,對"軟的"包襯的這種設計和/或設置是 特別有利的。特別是該干擾會由軸向伸展的用于固定一個或多個包襯23 的端部的溝槽21引起。溝槽21具有朝向滾筒06、 07的殼面開口的孔, 孔的寬度為s07或s07,包襯23的端部伸入到該孔中。在內部,溝槽21、 19可以具有用于緊固和/或夾緊那個包襯23或那些包襯23的裝置。在滾動經過那個溝槽21、 19或那些溝槽21、 19時會引起振動。如 果溝槽21、 19的孔的寬度s06、 s07沿著圓周方向觀察大于接觸區(qū)的寬 度B,則在經過溝槽21、 19時引起大幅度的振動,因為由于接觸區(qū)的上 述大的寬度B在兩個輥06、 07之間引起較大的線性力。但由較大的線性 力引起的振動幅度的增加量仍小于由橡膠層的柔軟性引起的振動敏感性 的減小量,從而整體上對振動的敏感性得到減小。特別有利的是,溝槽21、 19的寬度s06、 s07被選為小于接觸區(qū)的 寬度B。在這種情況下,配合作用的殼面的區(qū)域至少始終在接觸區(qū)相互支 撐,沖擊力的大小還會被削弱,且其平地伸展(對沖擊的處理)。對于狹 長的孔s06、 s07而言,包襯23或軟的橡膠層117因此會導致溝槽沖擊 力的削弱和側向的延長。壓合優(yōu)選如下進行,即由變形所產生的接觸區(qū)在 垂直于兩個滾筒的旋轉軸線的連接面V的投影中至少為配合作用的印版 滾筒07的上的孔沿著圓周方向的縫隙寬度的三倍大。在轉印滾筒06的情況下,金屬印刷布23的端部可以設置在溝槽19 中。在這種情況下橡膠層117設在三維穩(wěn)定的支撐層116上,該支撐層的 彎曲的端部設置在溝槽21中。溝槽21的孔s06于是沿著圓周方向非常狹 長,例如s06S5mm,特別是蕓3mm。如上所述,根據一種有利的工作設計,非常軟且厚的橡皮布23允許 在印版滾筒-轉印滾筒壓印位置中的符合工作的表面壓力從80N/mm2至 100N/mm2大大地降低為40N/mm2-60N/mm2的范圍內(或者甚至為 25N/mm2至60N/mm2),其中層117于是具有小于350(N/mm2)/mm、特 別是最大為300(N/mm2)/mm的斜率。由于橡皮布23的柔軟性,對于轉 印滾筒06來說通常的表面速度在此并不會導致油墨傳遞的均勻性問題。在圖1中示出印刷裝置的一種設計,其中設有多個分別由兩個上下疊50置的印刷單元01構成的印刷塔。根據一種在不復雜的帶導向方面有利的設計,三角板結構241并非位于關于帶以該三角板結構241為基準的印刷塔之間,而是在一端與以該三 角板結構241為基準的印刷塔對準。因此可以從同一側將這些帶輸送三角 板結構。三角板結構241優(yōu)選具有一組三個并排設置的折頁三角板。在圖1 中有兩組折頁三角板上下垂直地設置。同樣有利的是,配屬于三角板結構241的混合裝置240,即一組上下 設置的帶導向輥,并非設置在三角板結構241上方,而是在空間上設置在 三角板結構241附近,匯集在折頁三角板上的帶通過所述帶導向輥換向。 混合裝置240由此可以設置在較低的機器高度上,而代替如在其它情況下 通常設置在三角板結構241上方。三角板結構241優(yōu)選具有至少兩個分別 帶有三個并排設置的折頁三角板的三角板面。附圖標記列表01 印刷單元01.1 部分印刷單元01.2 部分印刷單元02 衛(wèi)星式印刷單元、九滾筒印刷單元03 雙面印刷裝置04 印刷裝置05 印刷位置、雙面印刷位置06 滾筒、轉印滾筒、印刷裝置滾筒07 滾筒、印版滾筒、印刷裝置滾筒08 輸墨裝置、輥輸墨裝置09 潤濕裝置、噴霧式潤濕裝置、接觸式潤濕裝置10 分開線11 機架區(qū)段、壁區(qū)段、側機架12 機架區(qū)段、壁區(qū)段、側機架13 地板、支座、安裝板、安裝框架14 軸承單元15 直線導向機構16 壓印滾筒、衛(wèi)星滾筒17 滾筒單元18 -19 溝槽(07)20 —21 溝槽(06)22 印版23 包襯、印刷布、橡皮布、金屬印刷布24 操作裝置、印版更換器25 —26 輥、網紋輥2728輥、涂敷輥、著墨輥2930—313233輥、串墨輥、串墨滾筒33'輥、串墨輥、串墨滾筒34輥、著墨輥、油墨傳輸輥35—36輥、墨斗輥、淹輥37輥、油膜傳墨輥38墨斗39—40—41輥、涂敷輥、著水輥42輥、串墨輥43輥44潤濕劑源、噴霧桿45表面、殼面、著墨輥包襯46層47載體48外層49頂層50輥基體51—52—53一54—55織物層56 —57 —58 —59 —60 空氣輸送機構616263 輥頸(06)64 輥頸(07)65 輥體66 夾緊裝置67 輥身(06)68 輥身(07)69 遮蓋機構70 直線軸承、直線導向機構71 軸承、徑向軸承、滾筒滾動軸承72 支撐機構、支撐件、直線式部件73 支撐機構、支撐件、直線式部件74 軸承座、滑座75 連接機構、夾緊件76 載體、支撐板77 下凹78 軸、驅動軸79 止擋、楔形件80 —81 部件、彈性件82 被力控制的執(zhí)行器、調節(jié)機構、壓力劑操縱的活塞、液壓活塞83 止擋面(79)84 執(zhí)行器、調節(jié)機構、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活塞85 傳動件、活塞桿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止擋、防過載機構、彈性件 安裝輔助機構、配合銷固定機構、螺釘 機構、夾緊螺釘 可控制的閥 頂蓋止擋輥間隙包襯、印刷布、金屬印刷布、橡膠印刷布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支撐板
橡膠層、彈性層
驅動電機、電動機、同步電機 功能模塊
驅動電機、異步電機、同步電機
傳動機構、摩擦傳動機構、往復傳動機構
功能模塊 功能模塊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框架、爐n旭
藕聯(lián)機構、片式藕聯(lián)機構 藕聯(lián)機構
傳動機構、變速傳動機構 傳動機構
殼體
往復驅動機構、往復傳動機構
藕聯(lián)機構

傳動小齒輪
圓柱齒輪
軸向區(qū)段
軸承、徑向軸承
蝸桿
蝸輪176 軸
177 附件
178 桿件
179 活節(jié)
180 —
181 殼體 182至185 —
186 驅動控制機構 187至239 —
240 裝置
241 三角板結構 242至251 —
252 軸承、直線軸承機構、軸承單元
253 調節(jié)件、執(zhí)行器
254 桿件機構
255 —
256 輥頸
257 端軸承、輥鎖合機構
258 楔形件
259 止擋
260
261 輥
262 輥
263 輥 264至317 —
318 端部
319 軸線
320 —
321 —
322 執(zhí)行器323 框架保持件
324 輥保持件
325
326 摩擦片組
327 摩擦片組
328 溝槽
329 壓力室
330
331 壓力板
332 彈性件
333 柱塞
334 柱塞頭
335
336 機架壁
337 密封件
338 面(322)、薄膜
339 輥座
340
341 壓力劑管路 41' 支撐輥
A 平面
B —
C 運動方向
D 平面
E 連接線、連接面、平面
F 連接面
P 壓力、貼合壓力
S 調節(jié)方向
V 連接面L 凈寬
L06 長度(06)
L07 長度(07)
」S 調節(jié)路徑
a 內角
(3 銳角
Y 張開角
5 角度
Fn1 徑向力
Fn2 徑向力
Fn3 徑向力
Fn4 徑向力
60
權利要求
1. 一種印刷機的印刷裝置,具有轉印滾筒(06),印版滾筒(07),以及與所述印版滾筒配合作用的作為著墨輥(28)的輸墨裝置(08)的第一輥(28),其中所述第一輥(28)的直徑基本上與所述印版滾筒(07)相同,所述印版滾筒(07)的旋轉軸線和配合的所述轉印滾筒(06)的旋轉軸線在工作位置處于一個平面(E)內,其中在工作位置穿過所述著墨輥(28)和所述印版滾筒(07)的旋轉軸線的平面(A)與穿過所述印版滾筒(07)和所述轉印滾筒(06)的旋轉軸線的所述平面(E)相互間形成最大為45°的角度δ,其特征在于,不僅所述印版滾筒(07)和/或轉印滾筒(06)借助至少一個僅配屬于所述印版滾筒(07)和/或轉印滾筒(06)的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執(zhí)行器(82)、而且所述第一輥(28)借助至少一個僅配屬于所述第一輥(28)的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執(zhí)行器(253;322)、以一個朝向轉印滾筒(06)的方向的運動分量可調節(jié)地設置,并且在所述平面(E)的下方設有與所述第一輥(28)配合的第二輥(33;26)。
2. —種印刷機的印刷裝置,具有轉印滾筒(06),印版滾筒(07), 以及與所述印版滾筒配合作用的作為著墨輥(28)的輸墨裝置(08) 的第一輥(28),其中所述第一輥(28)的直徑基本上與所述印版 滾筒(07)相同,所述印版滾筒(07)的旋轉軸線和配合的所述 轉印滾筒(06)的旋轉軸線在工作位置處于一個平面(E)內,其 中在工作位置穿過所述著墨輥(28)和所述印版滾筒(07)的旋 轉軸線的平面(A)與穿過所述印版滾筒(07)和所述轉印滾筒(06) 的旋轉軸線的所述平面(E)相互間形成最大為45。的角度5,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E)的下方設有與所述第一輥(28)配合 的作為能夠軸向往返運動的串墨輥(33')的第二輥(33; 26)。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不僅所述印版滾筒(07)和/或轉印滾筒(06)借助至少一個僅配屬于所述印版滾筒 (07)和/或轉印滾筒(06)的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執(zhí)行器(82)、而且所述第一輥(28)借助至少一個僅配屬于所述第一輥(28) 的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執(zhí)行器(253; 322)、以一個朝向轉印滾 筒(06)的方向的運動分量可調節(jié)地設置。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28) 的旋轉軸線、所述印版滾筒(07)的旋轉軸線以及所述配合的轉 印滾筒(06)的旋轉軸線設置在同一個平面(E;A)內。
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E) 的下方還附加設有與所述印版滾筒(07)配合作用的第三輥(41;41')。
6.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輥(33) 基本垂直地設置在所述第一輥(28)的下方。
7.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輥(33;26)設置在所述第一輥(28)的下方,其設置方式使得在第 一輥(28)和第二輥(33;26)的旋轉軸線之間的連接面(V)與 印版滾筒(07)和第一輥(28)的旋轉軸線的所述平面(E)形成 70° -110°的角度。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輥(41;41 ')設置在所述印版滾筒(07)的下方,其設置方式使得在印版 滾筒(07)和第三輥(41')的旋轉軸線之間的連接面(F)與印 版滾筒(07)和第一輥(28)的旋轉軸線的所述平面(E)形成 70° -110°的角度。
9.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28) 的能有效著墨的寬度為至少四個、特別是六個并排設置的報紙印 張。
10.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的圓周長等于至少一個報紙印張的長度。
11.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的有效寬度使得它完全與四個、特別是六個并排地設置在印版滾筒(07)上的印版(22)配合作用。
1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第二輥(33)設計為可軸向往復的串墨輥(33)。
13. 如權利要求2或1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墨輥 (33)的直徑基本與所述印版滾筒(07)的直徑相同。
1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第二輥(26) 設計為網紋輥(26)。
15.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第三輥(41) 設計為潤濕裝置(09)的著水輥(41)。
1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第三輥 (41')設計為支撐輥(4V )。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輥 (4V )未與輸墨裝置輥組直接接觸連接地設置。
18.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僅僅一個唯 一的配屬于所述輸墨裝置(08)的著墨輥(28)與所述印版滾筒(07)的圓周配合作用。
19.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的形式為帶有套管的由塑料構成的塑料輥。
20.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的輥包襯(251)的肖氏硬度A最好至少為50,例如在60-80之間。
21.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具有旋轉的強制驅動機構。
22.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被獨立于所述印版滾筒(07)的驅動電機旋轉驅動。
2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著墨輥 (28)具有凸度。
2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通過至少兩個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執(zhí)行器(322)根據所施加的壓力能夠沿著不同的垂直于所述輥(28)的縱軸線的方向 調節(jié)。
2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28)支撐在可自動調節(jié)的具有至少兩個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 執(zhí)行器(322)的輥鎖合機構(321)中。
26.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具有形式為帶有端部的輥包襯的著墨輥包襯(45),其端部能夠固定在輥基體(50)的軸向伸展的溝槽中。
27.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具有不可拆卸地安裝在輥基體(50)上的著墨輥包襯(45)。
28.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具有在輥基體(50)上的形式為可套裝或可取下的套筒的著墨輥包襯(45)。
29.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除了主要為 彈性的層、特別是橡膠層外,著墨輥包襯(45)還具有可壓縮的 層(46)。
30.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輸墨 裝置(08)設計為具有兩個串聯(lián)設置的軸向往復的串墨輥(33、 33')的所謂的長式輸墨裝置(08)。
31.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 (28)的無干擾的直徑與所述印版滾筒(07)的直徑最大偏差+/-5%,特別是最大偏差+/-2%。
32.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兩 個串墨輥(33、 33')的所述輸墨裝置(08)連同其輥(28; 33; 33' ; 34;37)包括油墨定量系統(tǒng)(36;37;38)在內的沿著平行于 由兩個形成壓印位置(05)的所述滾筒(06)所形成的平面D的 方向的長度明顯大于沿著垂直于所述平面(D)的方向的長度,特 別是至少大1.2倍。
3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滾筒(07) 的寬度為至少四個、特別是六個并排設置的報紙印張,其圓周長 僅為一個報紙印張。
3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印版滾筒和/或轉 印滾筒(06、 07)為了其壓合調節(jié)分別支撐在配屬于它們的直線軸承(70)中。
35.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被所述直線軸承 (70)限定的調節(jié)方向(S)與所述平面(E)夾成最大為15°的角度。
3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印版滾筒和/或轉 印滾筒(06、 07)為了其壓合調節(jié)分別支撐在配屬于它們的軸承 單元(14)中。
3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這種印刷裝 置(04)與兩個配合作用的轉印滾筒(06)和兩個配合的印版滾 筒(07) —起形成一個雙面印刷裝置(03)。
38. 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印版滾 筒(07)的旋轉軸線形成平面(D),并且所述相互配合的印版滾 筒和轉印滾筒的旋轉軸線分別形成不同于所述平面(D)的平面(E)。
39. 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轉印滾筒 (07)的旋轉軸線和兩個印版滾筒(07)的旋轉軸線、所有這四個旋轉軸線都位于共同的平面(E)中。
40. 如權利要求39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雙面印刷 裝置(03)的兩個印刷裝置(04)的至少一個印刷裝置中,所述 平面(A)以大于0°的角度(5)傾斜于所述平面(E)伸展。
41. 如權利要求40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雙面印刷 裝置(03)的兩個印刷裝置(04)中位于更上面的印刷裝置中, 所述平面(A)以大于O。的角度(5)傾斜于所述平面(E)伸展。
42. 如權利要求1、 2或40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 刷裝置(04)具有部分自動的或全自動的印版更換系統(tǒng)。
4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裝 置是濕式膠印的印刷裝置(04),并與潤濕裝置(09)的印版滾筒(07)配合作用。
44. 如權利要求43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裝置設 有預先潤濕機構,即在所述印版滾筒(07)上的點經過與所述轉印滾筒(06)的壓印位置之后,該轉印滾筒首先與著水輥(41) 作用接觸,然后才與所述輸墨裝置(08)的輥(28)作用接觸。
4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印滾筒(06) 的圓周長為兩個相繼設置的報紙印張。
46.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串 墨輥(33、 33')中的至少一個串墨輥具有旋轉的強制驅動機構。
47. 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串墨輥 (33、 33')中的只有一個串墨輥具有旋轉的強制驅動機構,另一個串墨輥僅通過摩擦被相鄰的輥旋轉驅動。
48.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裝 置(04)的印版滾筒和轉印滾筒(06;07)被至少一個機械獨立于 其它印刷裝置的驅動電機(121)驅動。
49.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裝 置(04)的印版滾筒和轉印滾筒(06;07)分別被自己的機械獨立 于其它滾筒的驅動電機(121)驅動。
50. 如權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 電機(121)是永磁調節(jié)的同步電機(121)。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印刷機的印刷裝置,具有轉印滾筒(06),印版滾筒(07),以及與所述印版滾筒配合作用的作為著墨輥(28)的輸墨裝置(08)的第一輥(28),其中所述第一輥(28)的直徑基本上與所述印版滾筒(07)相同,所述印版滾筒(07)的旋轉軸線和配合的所述轉印滾筒(06)的旋轉軸線在工作位置處于一個平面(E)內,其中在工作位置穿過所述著墨輥(28)和所述印版滾筒(07)的旋轉軸線的平面(A)與穿過所述印版滾筒(07)和所述轉印滾筒(06)的旋轉軸線的所述平面(E)相互間形成最大為45°的角度δ,其中不僅所述印版滾筒(07)和/或轉印滾筒(06)借助至少一個僅配屬于所述印版滾筒(07)和/或轉印滾筒(06)的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執(zhí)行器(82)、而且所述第一輥(28)借助至少一個僅配屬于所述第一輥(28)的能夠通過壓力劑操縱的執(zhí)行器(253;322)、以一個朝向轉印滾筒(06)的方向的運動分量可調節(jié)地設置,并且在所述平面(E)的下方設有與所述第一輥(28)配合的第二輥(33;26)。
文檔編號B41F31/36GK101505962SQ200780007639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3日
發(fā)明者喬治·施奈德, 貝爾恩德·庫爾特·馬祖赫 申請人:柯尼格及包爾公開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芜湖县| 三河市| 遵化市| 彩票| 资兴市| 双江| 海阳市| 南汇区| 玛沁县| 藁城市| 沂源县| 沙洋县| 辽中县| 湖南省| 探索| 上高县| 凌云县| 利川市| 建阳市| 库伦旗| 巴青县| 格尔木市| 惠水县| 巴东县| 丰原市| 博罗县| 绿春县| 双鸭山市| 恭城| 沽源县| 博白县| 墨竹工卡县| 密山市| 韩城市| 黔西县| 山丹县| 峨眉山市| 阿克苏市| 共和县| 石台县|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