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噴墨記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可操作以在記錄介質(zhì)上記錄圖像的噴墨記錄設備。
背景技術:
JP-2007-105994A公開了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其中墨從墨容器經(jīng)由 供墨管供給到記錄頭(見日本公布的圖1)。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中,把定 量泵設置在供墨管的非端部中,以便通過啟動定量泵能夠迫使預定量 的墨從墨容器流到記錄頭。定量泵是包括柱塞的柱塞泵,該柱塞被引 入在缸體中,并且該柱塞延伸到缸體的遠端部。通過使柱塞繞著它的 軸線旋轉來輸送所述預定量的墨,這是通過例如馬達的驅(qū)動單元來實 現(xiàn)的。
在所公開的噴墨記錄設備中,上述柱塞具有暴露在缸體外部的端 部??紤]到把馬達連接到柱塞的暴露的端部上。進一步考慮到的是, 由于柱塞必須能夠在缸體中旋轉,所以在柱塞的外周表面和缸體的內(nèi) 周表面之間有小間隙。所以,為了避免墨通過該間隙泄漏,必須用例 如O形環(huán)的密封構件來密封該間隙。由于柱塞的旋轉,所以密封構件 可能會磨損,并且密封構件的磨損將會成問題地引起磨損的密封構件 的碎片、空氣通過密封的間隙進入和墨通過密封的間隙泄漏
發(fā)明內(nèi)容
說明書第2/29頁
鑒于上面所討論的背景現(xiàn)有技術而作出本發(fā)明。所以,本發(fā)明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設備,該噴墨記錄設備在防止空氣進入到 供墨導管中以及墨從供墨導管泄漏的同時能夠使得預定量的墨朝著記 錄頭流動。
可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來實現(xiàn)該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噴墨記錄 設備,該噴墨記錄設備包括(a)構造成朝著記錄介質(zhì)噴射墨的記錄頭; (b)供墨源;(C)供墨導管,所述供墨導管將所述記錄頭和所述供墨源相 互連接,使得墨在供墨方向上從所述供墨源供給到所述記錄頭;(d)設
置在所述供墨導管中且能夠在所述供墨導管中移動的可移動主體;(e) 構造成在供墨導管中移動可移動主體的移動裝置;和(f)構造成控制移 動裝置的控制裝置,其中供墨導管包括小間隙限定部,當所述可移動 主體位于所述小間隙限定部中時,在所述小間隙限定部中在所述可移 動主體和所述供墨導管的內(nèi)表面之間限定小間隙,并且其中所述控制 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裝置,使得所述可移動主體從位于所述小間 隙限定部中的第一位置移動到位于所述小間隙限定部中的第二位置, 由此使得所述小間隙限定部內(nèi)的墨朝著所述記錄頭流動,所述第二位 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沿所述供墨方向的下游側。
在本噴墨記錄設備中,通過把可移動主體簡單地從第一位置移動 到第二位置,能夠把小間隙限定部內(nèi)的墨即預定量的墨供給到記錄頭。 如上面在背景技術中所討論的那樣,例如,如果可移動主體包括暴露 在供墨導管外部的暴露部分并且可移動主體能夠通過連接到該暴露部 分上的馬達或缸體來移動,那么需要用由例如橡膠制成的密封構件來 密封在供墨導管和可移動主體之間的間隙。然而,由于可移動主體的 移動,所以密封構件可能會磨損,并且密封構件的磨損將會成問題地 引起磨損的密封構件的碎片、空氣通過密封的間隙進入和墨通過密封 的間隙泄漏。另一方面,在本噴墨記錄設備中,能夠布置使得在可移 動主體的任何部分都不暴露在供墨導管外部的情況下使得可移動主體 僅能夠在供墨導管內(nèi)移動。該布置消除了設置密封構件的必要性,并且使得防止由密封構件的磨損所引起的上述問題成為可能。
當連同附圖考慮時,通過閱讀本發(fā)明的當前優(yōu)選實施例的下列詳 細描述將會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上面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優(yōu)點和 技術與工業(yè)意義,其中
圖1是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構造的噴墨打印 機的視圖2是顯示了定量供墨器的透視圖3是定量供墨器的軸向剖視圖4是顯示了與磁體移動機構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的視圖; 圖5是顯示了在根據(jù)第一實施例構造的噴墨打印機中的控制布置 的方框圖6是顯示了在球體位于等待位置(第三位置)的階段中與連接到 定量供墨器上的噴墨頭及副容器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的視圖7是顯示了在球體己經(jīng)從等待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的階段中與 噴墨頭及副容器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的視圖8是顯示了在球體已經(jīng)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的階段中與 噴墨頭及副容器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的視圖9A和圖9B是顯示了第一實施例的變型的視圖,在這些變型中 的每個變型中把旁路管設置在定量供墨器中;
圖IO是顯示了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個變型的視圖,在該變型中把彈 簧設置在定量供墨器中;
圖11是顯示了第一實施例的又一個變型的視圖,在該變型中代替 球'體而設置具有通孔的盤形體;
圖12是顯示了在圖11中所示的變型中的定量供墨器的透視圖13是顯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構造的噴墨打印機中與 磁體移動機構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的視圖14是顯示了在圖13中所示的第二實施例中與連接到定量供墨 器上的噴墨頭及副容器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的視圖;圖15是沿著圖14中的線XV-XV的剖視圖16是用于描述在第二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中執(zhí)行的定量清洗操 作的一組視圖,其中視圖(a)顯示了已經(jīng)把球體移動到第一位置的階段, 視圖(b)顯示了已經(jīng)把球體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的階段,并且視 圖(C)顯示了已經(jīng)把球體移動返回到第一位置的階段;
圖n是用于描述在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變型構造的噴墨打印機中執(zhí)
行的定量清洗操作的一組視圖,其中視圖(a)顯示了已經(jīng)把球體從第一 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的階段,視圖(b)顯示了已經(jīng)把球體移動返回到第 一位置的階段,并且視圖(c)顯示了已經(jīng)把球體移動返回到等待位置(第 三位置)的階段;
圖18是用于描述在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另一個變型構造的噴墨打印 機中執(zhí)行的定量清洗操作的一組視圖,其中視圖(a)顯示了已經(jīng)把球體 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的階段,并且視圖(b)顯示了已經(jīng)把球體移 動返回到第一位置的階段;
圖19是顯示了在第二實施例的又一個變型中與連接到定量供墨器 上的噴墨頭及副容器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的視圖,在所述又一個變型 中定量供墨器具有大直徑;
圖20是顯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構造的噴墨打印機中與 磁體移動機構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的視圖21是用于描述在第三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中執(zhí)行的用于把墨從 副容器供給到定量供墨器的操作的一組視圖,其中視圖(a)顯示了還沒 有把墨供給到定量供墨器的階段,視圖(b)顯示了正在把墨供給到定量 供墨器的階段,視圖(c)顯示了已經(jīng)完成把墨供給到定量供墨器的階段, 并且視圖(d)顯示了正在執(zhí)行循環(huán)清洗操作的階段;
圖22是用于描述用于把墨從副容器供給到定量供墨器的操作的變 型的一組視圖,其中視圖(a)顯示了還沒有把墨供給到定量供墨器的階 段,并且視圖(b)顯示了正在把墨供給到定量供墨器的階段;并且
圖23是顯示了第三實施例的另一個變型的視圖,在所述另一個變 型中,把彈簧設置在定量供墨器中。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考附圖,將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構造的噴墨打印機。 <第一實施例〉
圖1顯示了噴墨打印機l,該噴墨打印機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 例來構造,并且該噴墨打印機1可操作以朝著記錄介質(zhì)噴射墨,以便 在記錄介質(zhì)上記錄字符和圖像。如在圖l中所示,噴墨打印機l包括 作為供墨源的墨盒2;副容器3;噴墨頭4;和廢墨容器5。經(jīng)由供給 管11把墨盒2連接到副容器3上,該供給管11具有設置了閥21和管 泵27的部分,以便能夠把墨從墨盒2供給到副容器3。
副容器3設置成臨時地在其中存儲從墨盒2經(jīng)由供給管11供給的 墨,并且該副容器3具有上開口 3a,副容器3的內(nèi)部空間通過該上開 口 3a暴露到大氣。通過例如光學傳感器(未示出)來檢測存儲在副容器3 中的墨的液面。在噴墨打印機1中,基于檢測到的所存儲的墨的液面 來控制從墨盒2供墨,使得把所存儲的墨的液面保持在最大液面Hmax 和最小液面Hmin之間的范圍內(nèi)。
經(jīng)由排出管14把副容器3連接到廢墨容器5上,該排出管14具 有設置了閥22和管泵25的部分。由于把副容器3的內(nèi)部空間暴露到 大氣,所以存儲在副容器3中的墨易于變干,以致隨著時間流逝墨的 粘度可能增加。在噴墨打印機1中,當墨粘度已經(jīng)顯著增加時,把期 望量的墨從副容器3經(jīng)由排出管14排出到廢墨容器5,然后把墨從墨 盒2供給到副容器3。因此,舊墨被新墨代替。
副容器3還經(jīng)由供給管12連接到噴墨頭4,以便墨能夠在供墨方 向上從副容器3經(jīng)由供給管12供給到噴墨頭4。噴墨頭4具有多個噴 嘴(未示出),并且噴墨頭4在其中限定墨通路,該墨通路構造成把墨(已 經(jīng)從副容器3經(jīng)由供給管12供給的墨)運送到所述多個噴嘴。噴墨頭4 構造成當噴墨頭4與己經(jīng)由輸送機構(未示出)輸送來的記錄片材P對置時,噴墨頭4通過噴嘴把墨噴射到記錄片材P上。
從噴墨頭4中限定的該墨通路分支的分支通路經(jīng)由作為回墨導管
的返回管13連接到副容器3上。返回管13具有設置了閥24的部分。
在噴墨打印機l中,例如,當供給到噴墨頭4的墨包含空氣泡時, 執(zhí)行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用于使包含空氣泡的墨經(jīng)由返回管13返回到副 容器3。由于副容器3的內(nèi)部空間暴露到大氣,所以包含在墨中的空氣 泡被排空到大氣。因此,通過執(zhí)行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能夠防止包含空 氣泡的墨到達噴墨頭4的噴嘴。
供給管12具有設置了離心泵26、定量供墨器30和閥23的部分, 使得當在供墨方向上看時離心泵26、定量供墨器30和閥23以這種次 序來布置。也就是說,泵26和閥23分別設置在供墨器30的沿著供墨 方向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上。供給管12分成分別位于供墨器30的沿著 供墨方向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上的上游側管部12a和下游側管部12b。在 本實施例中,供墨器30與供給管11、 12協(xié)作以構成供墨導管,該供 墨導管限定由供墨導管的內(nèi)表面包圍的墨通道空間。
將參考圖2至圖4來描述定量供墨器30。圖2是定量供墨器30 的透視圖。圖3是定量供墨器30的軸向剖視圖。圖4是顯示了與磁體 移動機構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30的視圖。
如在圖2至圖4中所示,定量供墨器30主要由彼此疊置的三個盤 形凸緣31、 32、 33構成。凸緣31位于其它兩個凸緣32、 33的在供墨 方向上的下游側上。在凸緣31的中央處形成具有圓形橫截面的通孔 31a。凸緣31具有從通孔31a的外周部在供墨方向上延伸的管狀部31b。
如在圖4中所示,管狀部31b限定內(nèi)部空間34,該內(nèi)部空間34 具有當在供墨方向上看時按次序布置的大直徑部、過渡部、小直徑部和錐形部。大直徑部從管狀部31b的上游端延伸到管狀部31b的中間 部,并且具有恒定的直徑。過渡部使大直徑部和小直徑部相互連接, 并且具有在供墨方向上逐漸減小的直徑。小直徑部從過渡部延伸到管
狀部31b的與下游端鄰近的部分,且具有比大直徑部的直徑小的恒定
的直徑。大直徑部和小直徑部具有彼此偏移的各自軸線,使得小直徑 部的軸線位于大直徑部的軸線的下側,并且使得大直徑部、過渡部和 小直徑部的各自下表面大致互相齊平。錐形部從小直徑部延伸到管狀
部31b的下游端,且具有在供墨方向上逐漸減小的直徑。管狀部31b 的下游端連接到供給管12的下游側管部12b上。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 間34包括直徑在供墨方向上減小的上述錐形部。換句話說,供墨導管 包括錐形部,在該錐形部中,供墨導管的內(nèi)表面成錐形,使得墨通道 空間的橫截面面積在供墨方向上減小。錐形部位于移動終止位置c的在 供墨方向上的下游側上。由于該錐形布置,所以,如果在墨中包含空 氣泡,則空氣泡能夠有效地在供墨方向上被排空,也就是說被排空到 管狀部31b的在供墨方向上的下游側上。
凸緣33位于其它兩個凸緣31、 32的在供墨方向上的上游側上。 在凸緣33的中央處形成具有圓形橫截面的通孔33a(見圖3)。凸緣33 具有從通孔33a的外周部在與供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錐形管狀 部33b。錐形管狀部33b具有在與供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減小的外徑和 內(nèi)徑。錐形管狀部33b的上端連接到供給管12的上游側管部12a上。
凸緣32在供墨方向上介于其它兩個凸緣31、 33之間。在凸緣32 的中央處形成具有圓形橫截面的通孔32a(見圖3)。凸緣32具有從通孔 32a的內(nèi)周表面的一部分朝著孔32a的在凸緣32的徑向方向上的中央 延伸的徑向突出片32b。凸緣32進一步具有軸向延伸棒32c,該軸向延 伸棒32c從徑向突出片32b的遠端部在凸緣32的軸向方向上延伸到內(nèi) 部空間34的大直徑部的中間部。徑向突出片32b具有比孔32a的半徑 小的厚度。軸向延伸棒32c具有和突出片32b的厚度一樣大的直徑。供 給管12的上游側管部12a和下游側管部12b經(jīng)由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
16間34、各自凸緣31、 32、 33的通孔31a、 32a、 33a和錐形管狀部33b
的內(nèi)部空間保持彼此連通。
如在圖4中所示,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間34分成分別位于作為第 一位置的移動開始位置b的在供墨方向上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上的上游 側空間34a和下游側空間34b。移動開始位置b與在內(nèi)部空間34的上 述過渡部和小直徑部之間的邊界對應。在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間34中, 設有作為可移動主體的球體35,該球體35由磁性材料(鐵磁材料)例如 鐵制成,并且球體35只能在管狀部31b內(nèi)移動。在本實施例中,由于 由球體來提供可移動主體,所以該可移動主體能夠在作為供給管12的 一部分的即作為供墨導管的一部分的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平穩(wěn)地移動。
球體35具有如下直徑,當球體35位于作為小間隙限定部的下游 側空間34b中時,球體35的直徑允許在球體35和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 面之間限定小間隙。在本實施例中,該小間隙大約是O.lmm。在內(nèi)部 空間34的上述小直徑部的下游端部中,設有以O形環(huán)36為形式的密 封構件,該0形環(huán)36由彈性材料例如橡膠制成。如此設置在內(nèi)部空間 34的小直徑部的下游端部中的O形環(huán)36配合在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面 中。
當球體35位于上游側空間34a中時,也就是說,當球體35位于 作為與上游側移動端位置對應的第三位置的等待位置a中時,球體35 能夠與軸向延伸棒32c的遠端接觸。球體35能夠從等待位置a經(jīng)由移 動開始位置b移動到作為與下游側移動端位置對應的第二位置的移動 終止位置c。當球體35位于移動終止位置c中時,球體35能夠與0形 環(huán)36接觸。值得注意的是,更精確地描述,在圖4中的虛線a、 b、 c 表示當球體35位于各個位置a、 b、 c中時球體35的中心的位置。
當球體35位于等待位置a中時,在球體35和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 面之間限定作為大間隙的開口。該開口具有比當球體35位于作為小間隙限定部的下游側空間34b中時在球體35和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面之間 限定的上述小間隙的橫截面面積大很多的橫截面面積。所以,當球體 35位于等待位置a中時,供墨導管的供墨源側部分和記錄頭側部分通 過作為大間隙的該開口保持彼此連通,該供墨源側部分和該記錄頭側
部分位于球體35的在供墨方向上的相反側上。因此,在不提供旁路導 管的情況下,通過把球體35簡單地定位在等待位置a中就能夠使供墨 導管的供墨源側部分和記錄頭側部分保持彼此連通。當執(zhí)行打印操作、 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和大量清洗操作時,球體35保持定位在等待位置a中。
當已經(jīng)把球體35從等待位置a移動到移動開始位置b時,在球體 35和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間隙變小,以便墨變得難于從供墨導 管的供墨源側部分流到供墨導管的記錄頭側部分。當把球體35從移動 開始位置b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c時,迫使存儲在作為小間隙限定部的 下游側空間34b內(nèi)的預定量的墨朝著噴墨頭4流動。
當已經(jīng)把球體35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c時,球體35與O形環(huán)36 接觸,從而由O形環(huán)36建立在球體35和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 流體密封,由此可靠地停止墨朝著噴墨頭4的流動。因此,作為球體 35從內(nèi)部空間34中的移動開始位置b到移動終止位置c的移動的結果, 能夠使得墨朝著噴墨頭4準確地流動該預定量。
如在圖4中所示,在管狀部31b的外側設置磁體37和磁體移動機 構40。磁體37和磁體移動機構40分別用作移動裝置的稍后將描述的 吸引部分和移動部分。磁體移動機構40包括皮帶38、 47;皮帶輪 41、 42、 48、 49;齒輪43、 44、 50、 51;回轉馬達45、 52;和盤46。
作為吸引部分的磁體37設置在管狀部31b的外表面的附近,并固 定到無端皮帶38上。皮帶38繞著皮帶輪41、 42伸展,皮帶輪41、 42 在與供墨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如圖4中所見的向左方向)上彼此間隔開。 皮帶輪41位于和軸向延伸棒32c的在供墨方向上的遠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中。換句話說,如在與供墨方向大致垂直的豎直方向上所見,皮
帶輪41與延伸棒32c的遠端部重疊。同時,皮帶輪42位于0形環(huán)36 的在供墨方向上的下游側上。
齒輪43固定到皮帶輪42的軸向端部上,并與連接到回轉馬達45 上的齒輪44嚙合。也就是說,當驅(qū)動回轉馬達45時,使齒輪44旋轉, 并且還使與齒輪44嚙合的齒輪43旋轉,從而作為連接到齒輪43上的 皮帶輪42的旋轉的結果而使得皮帶38行進。通過皮帶38的行進,能 夠在與供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動磁體37。因此,磁體37能夠在與等 待位置a及移動終止位置c對應的兩個位置之間往復移動。
上述磁體37、皮帶38、皮帶輪41、 42、齒輪43、 44和回轉馬達 45固定地設置在固定到無端皮帶47上的盤46中。皮帶47繞著皮帶輪 48、 49伸展,皮帶輪48、 49在與供墨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如圖4中所 見的豎直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皮帶輪48在豎直方向上位于和皮帶輪 41、 42大致相同的位置中。換句話說,如在供墨方向上所見,皮帶輪 48與皮帶輪41、 42重疊。同時,皮帶輪49位于皮帶輪48的下側上, 也就是說位于在豎直方向上離管狀部31b比皮帶輪48離管狀部31b遠 的位置中。
齒輪50固定到皮帶輪49的軸向端部上,并與連接到回轉馬達52 上的齒輪51嚙合。也就是說,當驅(qū)動回轉馬達52時,使齒輪51旋轉, 并且還使與齒輪51嚙合的齒輪50旋轉,從而作為連接到齒輪50上的 皮帶輪49的旋轉的結果而使得皮帶47行進。通過皮帶47的行迸,和 設置在盤46中的磁體37、皮帶38、皮帶輪41、 42、齒輪43、 44及回 轉馬達45在一起的盤46在與豎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動。因此,由 于磁體移動機構40,所以磁體37能夠在與豎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以及 在與供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往復移動。
接著參考作為方框圖的圖5,將描述在根據(jù)第一實施例構造的噴墨
19打印機1中的控制布置。噴墨打印機1包括控制裝置60,該控制裝置
60主要由CPU(中央處理單元)、ROM(只讀存儲器)和RAM(隨機存取存 儲器)構成,該ROM存儲由CPU執(zhí)行的各種控制程序和在這些控制程 序的執(zhí)行中使用的各種數(shù)據(jù),該RAM用于臨時地存儲在控制程序的執(zhí) 行中的各種數(shù)據(jù)。
如在圖5中所示,控制裝置60包括頭控制部61、閥控制部62、 離心泵控制部63、第一管泵控制部64、第二管泵控制部65和磁體移 動控制部66。
頭控制部61構造成當控制裝置60接收到來自個人計算機(未示出) 的打印指令信號時控制頭驅(qū)動電路71,從而使得墨從噴墨頭4噴射, 用于由此執(zhí)行到片材P上的打印操作。稍后將描述在打印操作期間閥 21、 22、 23、離心泵26和管泵25的操作狀態(tài)。
閥控制部62構造成控制閥21、 22、 23,使得閥21、 22、 23中的 每個閥都置于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中的選定的一個狀態(tài)下。離心泵控 制部63構造成控制泵驅(qū)動器72用于驅(qū)動離心泵26。第一管泵控制部 64構造成控制泵驅(qū)動器73用于驅(qū)動管泵25。第二管泵控制部65構造 成控制泵驅(qū)動器76用于驅(qū)動管泵27。
磁體移動控制部66構造成控制馬達驅(qū)動器74、 75用于驅(qū)動回轉 馬達45、 52,使得通過引起皮帶輪42、 49旋轉以及由此引起皮帶38、 47行進從而磁體37在與供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可移動且在與豎直方向 平行的方向上也可移動。通過作為吸引部分的磁體37能夠吸引設置在 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間34中的球體35。因此,當磁體37位于在豎直 方向上靠近球體35且在豎直方向上與球體35對置的位置中時,磁體 37吸引球體35,由此球體35能夠在與供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和磁體 37在一起移動。在本實施例中,磁體37和磁體移動機構40彼此協(xié)作 以構成移動裝置的一部分,該移動裝置構造成通過把原動力給予球體35而使作為可移動主體的球體35移動。
接著將描述用于把墨從墨盒2供給到副容器3的操作。作為把墨 從副容器3供給到噴墨頭4的結果,存儲在副容器3中的墨逐漸減少。 當作為存儲在副容器3中的墨減少的結果而已經(jīng)使存儲在副容器3中 的墨的液面降低到最小高度Hmin時,在閥控制部62的控制下打開閥 21,并且在第二管泵控制部65的控制下啟動管泵27,由此從墨盒2抽 吸墨以便把墨供給到副容器3。然后,當作為把墨供給到副容器3的結 果而已經(jīng)使存儲在副容器3中的墨的液面升高到最大高度Hmax時,在 閥控制部62的控制下關閉閥21,并且在第二管泵控制部65的控制下 停止管泵27的啟動,由此停止從墨盒2到副容器3的供墨。因此,存 儲在副容器3中的墨的液面保持在一定范圍內(nèi)。
接著將描述用于從副容器3排出墨的操作。閥控制部62控制閥22、 23、 24,使得在閥23、 24關閉的同時打開閥22。同時,在第一管泵控 制部64的控制下啟動管泵25,由此從副容器3抽吸墨,以便經(jīng)由排出 管14把墨排出到廢墨容器5。當已經(jīng)從副容器3排出預定量的墨時, 在閥控制部62的控制下關閉閥22,并且在第一管泵控制部64的控制 下停止管泵25的啟動。此后,執(zhí)行上述供墨操作,用于把新墨從墨盒 2供給到副容器3。
將描述在片材P上執(zhí)行的打印操作。圖6顯示了球體35位于等待 位置中的階段。在圖6中,以簡化的方式圖示定量供墨器30,并且沒 有圖示磁體移動機構40。
在打印操作期間,球體35保持定位在位于上游側空間34a中的等 待位置中。在這種情形下,通過磁體37來吸引球體35。所以,只要不 移動磁體37,球體35就不移動并且球體35固定在等待位置中。另外, 在打印操作期間,閥控制部62控制閥21、 22、 23、 24(見圖1),使得 在僅僅打開閥23的同時關閉閥21、 22、 24。同時,在第一管泵控制部64的控制下停止管泵25的啟動,并且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控制下停止離心泵26的啟動。通過如此控制閥21、 22、 23、 24和泵25、 26以把它們置于它們的操作狀態(tài)下,由頭控制部61來控制頭驅(qū)動電路71,使得在噴墨打印機1中執(zhí)行打印操作。噴墨頭4包括促動器(未示出),促動該促動器以在使副容器3和噴墨頭4相互連接的供給管12中建立壓力差。由于在供給管12中建立的壓力差,所以使得存儲在副容器3中的墨以如下描述次序經(jīng)過上游側管部12a、上游側空間34a、下游側空間34b和下游側管部12b,并被供給到噴墨頭4以便最終從噴墨頭4噴射。
將描述定量清洗操作,例如,當噴墨頭4遭受引起在噴墨中的故障的噴嘴阻塞時,執(zhí)行該定量清洗操作,以便使得預定量的墨通過噴嘴噴射,用于由此從噴墨故障恢復。圖7顯示了球體35位于移動開始位置中的階段。圖8顯示了球體35位于移動終止位置中的階段。在圖7和圖8中,以簡化的方式來圖示定量供墨器30,并且沒有圖示磁體移動機構40。
在定量清洗操作期間,閥控制部62控制閥21、 22、 23、 24(見圖1),使得在僅僅打開閥23的同時關閉閥21、 22、 24。在沒有配備定量供墨器30、磁體37和磁體移動機構40的噴墨打印機中,通過啟動泵來執(zhí)行定量清洗操作。然而,在每個都通過啟動泵來執(zhí)行定量清洗操作的這些打印機中,即使彼此同等地啟動各個打印機的泵,關于每次通過噴嘴噴射的墨量也會有不同。在打印機中的這種噴墨量的不同是由于在打印機中的關于墨濃度和墨流阻的不同,取決于在每個打印機中的溫度和濕度,墨濃度和墨流阻可能會易于變化。另外,在這種打印機中能夠噴射多種不同類型的墨的情形下,即使同等地啟動泵用于噴射不同類型的墨,關于每次通過噴嘴噴射的墨量在不同類型的墨中也會有不同。這種在墨中的噴墨量的不同是由于在墨中的關于粘度的不同。通過以比根本必需量大的量來啟動泵而避免噴墨量的不足可能是可行的。然而,這種布置導致在墨消耗上的不必要的增加。JP-2007-90639A公開了一種布置,其中把壓力傳感器設置在供墨 管中,以便在泵的啟動期間檢測在供墨管中的墨的壓力。在該布置中, 取決于檢測到的壓力來控制泵的啟動量,使得噴墨量保持恒定。然而, 這種布置導致制造成本的增加。
JP-2007-105994A公開了一種布置,其中把定量泵設置在供墨管的 非端部中,以便通過啟動定量泵能夠迫使預定量的墨從墨容器流到記 錄頭。定量泵是包括柱塞的柱塞泵,該柱塞被引入在缸體中,并且該 柱塞延伸到缸體的遠端部。通過使柱塞繞著它的軸線旋轉來輸送所述 預定量的墨,這是通過例如馬達的驅(qū)動單元來實現(xiàn)的。
在JP-2007-105994A中公開的上述布置中,柱塞具有暴露在缸體 的外部的端部??紤]把馬達連接到柱塞的暴露的端部上。進一步考慮 到由于柱塞必須在缸體中可旋轉,所以在柱塞的外周表面和缸體的 內(nèi)周表面之間有小間隙。所以,為了避免墨通過該間隙泄漏,必須通 過例如O形環(huán)的密封構件來密封該間隙。由于柱塞的旋轉,所以密封 構件可能會磨損,并且密封構件的磨損將會成問題地引起磨損的密封 構件的碎片、空氣通過密封的間隙進入和墨通過密封的間隙泄漏。
另一方面,在本噴墨打印機1中,在定量清洗操作之前,如在圖6 中所示,磁體37首先定位于在豎直方向上靠近管狀部31b且在豎直方 向上與等待位置對置的位置中,然后在磁體移動控制部66的控制下通 過啟動回轉馬達45而使磁體37移動,使得球體35從等待位置移動到 移動開始位置。當已經(jīng)把球體35移動到移動開始位置時,如在圖7中 所示,在磁體移動控制部66的控制下通過啟動回轉馬達52使磁體37 在離開管狀部31b的方向上豎直移動,由此把球體35從磁體37的磁 力中釋放。
然后,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控制下通過啟動離心泵26來執(zhí)行定量清洗操作。也就是說,通過啟動離心泵26在供墨方向上迫使球體35從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在球體35從移動開始位置到移動終止位置的移動期間,墨很少流經(jīng)在球體35和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上述小間隙,以便迫使存儲在作為小間隙限定部的下游側空間34b中的預定量的墨朝著噴墨頭4流動。在這種情形下,由于閥24關閉(見圖1),所以迫使所述預定量的墨通過噴墨頭4的噴嘴噴射。
在球體35的任何部分都沒有暴露在管狀部31b的外部的情況下,球體35設置在作為供給管12的一部分的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間34中,并且僅僅在該內(nèi)部空間34內(nèi)可移動。這種布置有利地消除了設置密封構件的必要性,并且使得防止密封構件的磨損將引起的上述問題成為可能,并且還使得易于把預定量的墨輸送到噴墨頭4成為可能。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離心泵26還構成移動裝置的一部分,該移動裝置構造成移動作為可移動主體的球體35。
作為移動裝置的一部分的離心泵26是除了容積泵以外的泵。所以,如果即使在已經(jīng)把球體35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之后也繼續(xù)啟動離心泵26,則能夠防止在供墨導管的供墨源側部分中即在供墨導管的位于球體35的沿著供墨方向的上游側的即位于球體35的兩個相反側中的靠近離心泵26的一側的部分中的壓力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移動裝置的一部分的泵不一定必須是離心泵,只要是非容積泵就行。還值得注意的是,可以設置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檢測球體35已經(jīng)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以便當球體35已經(jīng)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時能夠停止泵的啟動。在這種修改的布置中,泵不一定必須是非容積泵,而是可以是容積泵。
在定量清洗操作之后,當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控制下停止離心泵26的啟動時,由磁體移動控制部66來驅(qū)動回轉馬達45,使得磁體37在供墨方向上移動到大致和球體35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說,使得如在與供墨方向大致垂直的豎直方向上所見將磁體37移動到與球體35重
24疊的位置。然后,通過磁體移動控制部66來驅(qū)動回轉馬達52,使得磁 體37朝著凸緣31向上移動,以便吸引球體35。然后,通過磁體移動 控制部66來驅(qū)動回轉馬達45,使得磁體37從與移動終止位置對置的 位置移動到與等待位置對置的位置,用于由此把球體35從移動終止位 置移動到等待位置。
將描述為了使包含空氣泡的墨返回到副容器3而執(zhí)行的再循環(huán)清 洗操作。在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期間,閥控制部62控制闊21、 22、 23、 24, 使得在閥23、 24打開的同時關閉閥21、 22。
另外,在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期間,球體35保持定位在位于上游側空 間34a中的等待位置中。在這種情形下,由于由磁體37來吸引球體35, 所以只要磁體37不移動,球體35就不移動,并且球體35固定在等待 位置中。然后,由離心泵控制部63來驅(qū)動離心泵26,從而迫使供給管 12內(nèi)的墨流到噴墨頭4。由于通過打開閥24而減小了在分支通路中的 流阻以致該流阻比在連接到噴嘴上的主墨通路中的流阻低,所以使得 流到噴墨頭4中的墨流到連接到設有閥24的返回管13上的分支通路 中。因此,墨經(jīng)由返回管13返回到副容器3。
將描述大量清洗操作,當必須用較大量的墨來清洗噴嘴時執(zhí)行該 大量清洗操作。如上所述,在噴墨故障的情形下執(zhí)行定量清洗操作。 然而,有一種情形,其中噴墨故障的程度很嚴重以致通過定量清洗操 作即通過使得在下游側空間34b內(nèi)的所述預定量的墨通過噴嘴噴射不 能充分恢復噴墨故障。在這種情形下,執(zhí)行大量清洗操作,由此通過 比在定量清洗操作中更大量的墨來清洗噴嘴。在大量清洗操作期間, 閥控制部62控制閥21、 22、 23、 24,使得在僅僅打開閥23的同時關 閉閥21、 22、 24。
另外,在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期間,球體35保持定位在位于上游側空 間34a中的等待位置中。在這種情形下,由于由磁體37來吸引球體35,所以只要磁體37不移動,球體35就不移動,并且球體35固定在等待位置中。然后,由離心泵控制部63來驅(qū)動離心泵26,從而迫使供給管12內(nèi)的墨流到噴墨頭4。由于關閉了設置在分支通路中的閥24,所以使得流到噴墨頭4中的墨流到連接到噴嘴上的主墨通路中。因此,通過噴墨頭4的噴嘴噴射大量的墨。
如上所述,在本噴墨打印機1中,在必須把預定量的墨供給到噴墨頭4的定量清洗操作的情形和其它情形下,球體35從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用于由此使得墨朝著噴墨頭4流動。另外,在本噴墨打印機1中,在必須把墨以比所述預定量大的量供給到噴墨頭4的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的情形、大量清洗操作的情形和其它情形下,在把球體35保持定位在等待位置中的同時通過啟動離心泵26使得墨朝著噴墨頭4流動。
盡管已經(jīng)描述了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l,但是可以根據(jù)需要修改噴墨打印機l。例如,在上述的第一實施例中,通過啟動離心泵26把球體35從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然而,通過把磁體37從與移動開始位置對置的位置移動到與移動終止位置對置的位置,可以把球體35從移動幵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
另外,在第一實施例中,作為可移動主體的球體35由磁性材料制成,而移動裝置的吸引部分由磁體制成。然而,可行的是修改使得球體由磁體制成,而移動裝置的吸引部分由磁性材料或鐵磁材料制成。
另外,盡管在第一實施例中可移動主體是球體,但是可移動主體不一定必須是球體,而是可以是盤形體或其它形狀的主體,只要在可移動主體位于下游側空間34b中時能夠在可移動主體和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面之間限定小間隙就行。
另外,在第一實施例中,如在圖6中所示,當球體35位于等待位置a中時,供墨導管的位于球體35的沿供墨方向的相應上游側和下游側上的供墨源側部分和記錄頭側部分通過限定在上游側空間34a中的作為大間隙的開口保持彼此連通。然而,如在圖9A中所示,可以消除上游側空間34a,以便可以在管狀部80中僅僅設置與上述的下游側空間34b對應的內(nèi)部空間81。在實施例的這種變型中,設置作為旁路導管的旁路管82以繞過內(nèi)部空間80并使供墨導管的兩個相互連接的部分相互連接,使得這兩個相互連接的部分中的一個部分位于離心泵26和管狀部80之間,而這兩個相互連接的部分中的另一個部分位于閥23和管狀部80之間。閥83設置在旁路管82的非端部中。
在圖9A中所示的變型中,在管狀部80的內(nèi)部空間81內(nèi)的上游端位置用作等待位置以及移動開始位置,而在內(nèi)部空間81內(nèi)的下游端位置用作移動終止位置。在打印操作期間,在閥控制部62的控制下打開閥23、 83,并且通過頭控制部61來控制頭驅(qū)動電路71,使得從副容器3經(jīng)由旁路管82朝著噴墨頭4供墨。在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和大量清洗操作期間,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控制下驅(qū)動離心泵26,使得從副容器3經(jīng)由旁路管82朝著噴墨頭4供墨。在定量清洗操作期間,在閥控制部62的控制下分別打開和關閉閥23、 83時,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控制下啟動離心泵26,用于由此把球體35從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由此如在上述的第一實施例中那樣迫使存儲在作為小間隙限定部的內(nèi)部空間81內(nèi)的預定量的墨朝著噴墨頭4流動。值得注意的是,如在圖9B中所示,可以通過旁路管84來提供旁路導管,該旁路管84與上述旁路管82的不同在于所述兩個相互連接的部分中的一個部分位于離心泵26和副容器3之間。
另外,如在圖10中所示,可以通過作為彈性體的彈簧55而不是通過磁體37使球體35從移動終止位置移動到移動開始位置。在圖10中所示的變型中,彈簧55設置在下游側空間34b中,從而使彈簧55位于球體35的下游側上。當球體35位于移動終止位置中時,彈簧55通過球體35而彈性變形或受壓。當停止啟動離心泵26時,由于彈簧55的恢復力而使球體35從移動終止位置移動回到移動開始位置。
另外,可以修改第一實施例,使得管狀部31b在豎直向上的方向上而不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以便通過使得球體35在豎直向上的方向上移動而使該球體35從等待位置經(jīng)由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在該變型中,球體35具有比墨的比重大的比重,由此由于球體35的自重而能夠把球體35從移動終止位置經(jīng)由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等待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該變型中,管狀部31b不一定必須在直立方向上精確地延伸,而是可以在斜線方向上延伸,只要該斜線方向包括與直立方向平行的分量就行。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實施例中,如在圖4中所示,把O形環(huán)36設置在內(nèi)部空間34的上述小直徑部的與內(nèi)部空間34的錐形部鄰接的下游端部中。然而,可以用修改的布置來代替0形環(huán)36的設置,在該修改的布置中用具有小厚度的橡膠或其它彈性材料來覆蓋球體35的整個表面,以便通過覆蓋球體35的橡膠來提供密封構件。還在該修改的布置中,當球體35位于移動終止位置中時,通過覆蓋球體35的橡膠來建立在球體35和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流體密封,由此可靠地停止墨朝著噴墨頭4的流動。因此,作為球體35的從移動開始位置到移動終止位置的移動的結果,能夠使得墨朝著噴墨頭4準確地流動所述預定量。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實施例中,通過球體35來提供在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間34內(nèi)可移動的可移動主體。然而,如在圖11和圖12中所示,可以代替球體35而用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盤形體91來提供可移動主體。盤形體91設置在限定于管狀部95中的內(nèi)部空間卯中,且在它的中央處具有通孔91a。內(nèi)部空間90具有從它的上游端到它的下游端恒定且允許在盤形體91和管狀部95的內(nèi)表面之間限定小間隙的直徑。另一個盤形體92設置在內(nèi)部空間90的下游端的上游側上,且具有和內(nèi)部空間90相同的直徑。在盤形體92的非中央部分中設置多個通孔
2892a。具有和盤形體91的通孔91a大致相同的直徑的圓柱桿93從盤形體92的中央軸向延伸到內(nèi)部空間90的非端部。
在圖11和圖12的變型中,盤形體91在內(nèi)部空間90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間可移動。當己經(jīng)把盤形體91移動到內(nèi)部空間90的上述非端部時,把圓柱桿93引入到盤形體91的通孔91a中。在把圓柱桿93引入在盤形體91的通孔91a中的同時,該盤形體91能夠移動直到盤形體91與盤形體92接觸的位置。如在上述的第一實施例中那樣通過磁體37來移動盤形體91。在這種變型中,等待位置與內(nèi)部空間90的上游端部對應,移動開始位置與內(nèi)部空間90的上述非端部對應(其中把圓柱桿93引入到盤形體91的通孔91a中),并且移動終止位置與內(nèi)部空間90的下游端部對應。因此,內(nèi)部空間卯的從上述非端部延伸到下游端部的部分與小間隙限定部對應。
在圖11和圖12的變型中,在打印操作、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和大量清洗操作期間,盤形體91保持位于等待位置中,并且在閥控制部62的控制下打開閥23。在打印操作期間,通過頭控制部61來控制頭驅(qū)動電路71,使得從副容器3經(jīng)由盤形體91的通孔91a和盤形體92的通孔92a朝著噴墨頭4供墨。在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和大量清洗操作期間,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控制下驅(qū)動離心泵26,由此從副容器3經(jīng)由通孔91a和通孔92a朝著噴墨頭4供墨。在定量清洗操作期間,在閥控制部62的控制下打開閥23。如在第一實施例中那樣,在定量清洗操作之前,磁體37首先位于在豎直方向上靠近盤形體91的且在豎直方向上與盤形體91對置的位置中,然后在磁體移動控制部66的控制下通過驅(qū)動回轉馬達45使磁體37在供墨方向上移動,使得盤形體91從等待位置移動到移動開始位置。當已經(jīng)把盤形體91移動到移動開始位置時,在磁體移動控制部66的控制下通過啟動回轉馬達52使磁體37在離開管狀部31b的方向上豎直移動,由此把盤形體91從磁體37的磁力中釋放。如在上述的第一實施例中那樣,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控制下通過啟動離心泵26來執(zhí)行定量清洗操作。也就是說,通過啟動離心泵26在供墨方向上迫使盤形體91從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由此迫使存儲在小間隙限定部內(nèi)的預定量的墨朝著噴墨頭4流動。
<第二實施例>
圖13顯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構造的噴墨打印機中和磁體移動機構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圖14顯示了在第二實施例中和連接到定量供墨器上的噴墨頭及副容器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圖15是沿著圖14中的線XV-XV的剖視圖。僅僅除了在定量供墨器30中的姿態(tài)和結構以外,第二實施例和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在第二實施例的下列描述中,使用與在第一實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圖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來標識相同的部件或元件,將不描述這些相同的部件或元件以避免描述的冗余。
如在圖13和圖14中所示,定量供墨器40在豎直向上的方向上延伸,管狀部31b包括作為它的下游端部的上端部,該上端部連接到下游側管部12b上,該下游側管部12b連接到噴墨頭4上。也就是說,通過使得球體135在豎直向上的方向上移動而把球體135從等待位置經(jīng)由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該變型中,管狀部31b不一定必須在直立方向上精確地延伸,而是可以在斜線方向上延伸,只要該斜線方向包括與直立方向平行的分量就行。僅能夠在管狀部31b內(nèi)移動的球體135具有比墨的比重大的比重,且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球體135和在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的球體35的不同僅在于球體135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球體135關于大小和形狀與球體35相同。
在第二實施例中,構造成移動作為第一可移動主體的球體135的移動裝置包括作為第二可移動主體的球體110。球體IIO具有比球體135的直徑小的直徑。球體110由磁性材料(鐵磁材料)制成,并且設置在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間34中。球體IIO位于球體135的在供墨方向上的上游側上,使得能夠通過球體110在朝著記錄頭4的方向上推動球體
30135。球體110能夠在與豎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和由磁體移動機構40實現(xiàn)的磁體37的移動一起移動。如在圖15中所示,當球體135位于上游側空間34a中時,由兩個支撐板111來支撐球體135,從而球體135僅能夠在直立方向上朝著下游側空間34b移動。在第二實施例中,大致以和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方式來執(zhí)行打印操作、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和大量清洗操作,所以在這里就不提供這些操作的描述了。
接著參考圖16,將描述在根據(jù)本第二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中執(zhí)行的定量清洗操作。在定量清洗操作之前,磁體37首先定位于在水平方向上靠近管狀部31b且在水平方向上與等待位置幾乎對置的位置中,然后在磁體移動控制部66的控制下通過啟動回轉馬達45向上移動磁體37。在這種情形下,球體110和磁體37的向上移動一起向上移動,以便把球體110定位在使得球體135上升到移動開始位置的位置(下文稱為"上升位置")中,由此通過球體110來推動球體135,以便球體135從等待位置向上移動到移動幵始位置,如在圖16的視圖(a)中所示。當已經(jīng)把球體135移動到移動開始位置時,停止磁體37的向上移動。
然后,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控制下通過啟動離心泵26來執(zhí)行定量清洗操作。也就是說,通過啟動離心泵26在供墨方向上向上迫使球體135從移動開始位置向上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如在圖16的視圖(b)中所示。在球體135的從移動開始位置到移動終止位置的移動期間,墨很少流經(jīng)在球體135和管狀部31b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小間隙,以便迫使存儲在作為小間隙限定部的下游側空間34b內(nèi)的預定量的墨朝著噴墨頭4流動。在這種情形下,由于球體135由非磁性材料制成,所以球體135不被磁體37吸引。所以,通過啟動離心泵26能夠容易地把球體135從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
在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中,把連接到噴墨頭4上的下游側管部12b連接到管狀部31b的上端部上。由于這種布置,即使把空氣引入到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間34中,也能夠把空氣從內(nèi)部空間34向上排出,由此避免把空氣捕獲在內(nèi)部空間34中。所以,能夠可靠地
使得預定量的墨從作為小間隙限定部的下游側空間34b朝著噴墨頭4 流動。在定量清洗操作之后,由于球體135的比墨的比重大的比重, 如在圖16的視圖(c)中所示,球體135從移動終止位置緩慢地向下移動 移動開始位置。能夠把球體135從移動開始位置快速地向下移動到等 待位置。
將描述第二實施例的各種變型。圖17顯示了一種變型,其中經(jīng)由 自由柔性的繩141來彼此連接球體135、 110。繩141具有的長度比當 球體110位于上述的上升位置中而球體135位于移動終止位置中時球 體110、 135之間的距離大,且比當球體110位于管狀部31b的內(nèi)部空 間34的上游端部中而球體135位于移動開始位置中時球體110、 135 之間的距離小。
在圖17中所示的變型中,以和上述第二實施例中大致相同的方式 來執(zhí)行定量清洗操作。在定量清洗操作之后,在磁體移動控制部66的 控制下通過啟動回轉馬達45使磁體37從與上述的上升位置對置的位 置向下移動(見圖17的視圖(a)),使得球體110向下移動到內(nèi)部空間34 的上游端部。通過連接到球體110上的繩141來拉動球體135,以便球 體135向下移動到移動開始位置,如在圖17的視圖(b)中所示。在這種 情形下,如果球體135僅通過它的自重向下移動,那么球體135的向 下移動會較慢,這是因為在球體135和管狀部31b的位于下游側空間 34b中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間隙小。然而,在該變型中,由于通過連接到球 體110上的繩141來向下拉動球體135,所以能夠以高速度把球體135 向下移動到移動開始位置。在已經(jīng)通過繩141把球體135向下拉動到 移動開始位置之后,球體135通過它的自重快速地從移動開始位置向 下移動到等待位置。
圖18顯示了另一個變型,其中通過以彈簧155為形式的彈性體而 不是通過僅球體135的自重來把球體135從移動終止位置移動回到移
32動開始位置。在圖18的這種變型中,彈簧155設置在管狀部31b的內(nèi) 部空間34中,且位于球體135的在供墨方向上的下游側上。當球體135 位于移動終止位置中時,彈簧155通過球體135而彈性變形或受壓, 如在圖18的視圖(a)中所示。當停止啟動離心泵26時,由于彈簧155 的恢復力,能夠以高速度把球體135從移動終止位置移動回到移動開 始位置,如在圖18的視圖(b)中所示。在已經(jīng)被彈簧155移動回到移動 開始位置之后,球體135通過它的自重快速地從移動開始位置向下移 動到等待位置。
圖19顯示了另外又一個變型,其中管狀部131b具有比在第二實 施例中使用的管狀部31b的直徑大的直徑,并且球體165具有比在第 二實施例中使用的球體135大的直徑。由于管狀部131b和球體165的 大直徑,球體165不需要移動和在上述第二實施例中所要求的距離一 樣大的距離用于使得墨朝著噴墨頭4流動和第二實施例中的量一樣大 的量。所以,使在移動開始位置和移動終止位置之間的距離比在第二 實施例中小,以便能夠使用于把球體從移動終止位置移動到移動開始 位置所需的時間長度比在第二實施例中小。
<第三實施例>
圖20顯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構造的噴墨打印機中和磁 體移動機構在一起的定量供墨器。僅僅除了用定量供墨器230來代替 定量供墨器30以外,第三實施例和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在第 三實施例的下列描述中,使用與在第一實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圖 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來標識相同的部件或元件,將不描述這些相同的 部件或元件以避免描述的冗余。
如在圖20中所示,定量供墨器230的管狀部231b具有和定量供 墨器30的管狀部31b的形狀顛倒的形狀。如在圖20中所示,管狀部 231b限定內(nèi)部空間234,該內(nèi)部空間234具有當在供墨方向上看時按 次序布置的上游側錐形部、大直徑部、過渡部、小直徑部和下游側錐形部。上游側錐形部從管狀部231b的上游端延伸,且在它的上部和下 部中都成錐形,以便具有在供墨方向上逐漸增加的直徑。大直徑部從
管狀部231b的上游側錐形部延伸到中間部,并且具有恒定的直徑。過
渡部使大直徑部和小直徑部相互連接,并且具有在供墨方向上逐漸減
小的直徑。小直徑部從過渡部延伸到與管狀部231b的下游端鄰近的部 分,且具有比大直徑部的直徑小的恒定的直徑。大直徑部和小直徑部 具有彼此偏移的各自軸線,使得小直徑部的軸線位于大直徑部的軸線 的上側,并且使得大直徑部、過渡部和小直徑部的各自上表面大致互 相齊平。下游側錐形部從小直徑部延伸到管狀部231b的下游端,且具 有在供墨方向上逐漸減小的直徑。也就是說,管狀部231b包括由相應 上游側錐形部、大直徑部和過渡部的一部分所提供的向下凸出部231c。 在該向下凸出部231c中,內(nèi)部空間234向下凸出。在內(nèi)部空間234的 上述小直徑部的下游端部中,設有以O形環(huán)(未示出)為形式的密封構 件,該O形環(huán)由例如橡膠的彈性材料制成。如此設置在內(nèi)部空間234 的小直徑部的下游端部中的O形環(huán)配合在管狀部231b的內(nèi)表面中。
如在圖20中所示,管狀部231b的內(nèi)部空間234分成分別位于移 動開始位置b的在供墨方向上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上的上游側空間234a 和下游側空間234b。移動開始位置b與在內(nèi)部空間234的上述過渡部 和小直徑部之間的邊界對應。
在管狀部231b的內(nèi)部空間234中,設有作為可移動主體的球體35, 該球體35由磁性材料(鐵磁材料)制成,且只能在內(nèi)部空間234內(nèi)移動。 球體35能夠和在豎直方向上伸長的磁體237的移動一起從與內(nèi)部空間 234的上游側錐形部鄰近的等待位置a經(jīng)由與在內(nèi)部空間234的上述過 渡部和小直徑部之間的邊界即在上游側空間234a和作為小間隙限定部 的下游側空間234b之間的邊界對應的移動開始位置b移動到與下游側 移動端位置對應的移動終止位置c。
如在圖20中所示,在管狀部231b的外側設置磁體237和磁體移
34動機構40。磁體237和磁體移動機構40分別用作移動裝置的吸引部分 和移動部分。磁體移動機構40包括皮帶38、 47;皮帶輪41、 42、 48、 49;齒輪43、 44、 50、 51;回轉馬達45、 52;和盤46。
作為吸引部分的磁體237設置在管狀部231b的外表面的附近,并 固定到無端皮帶38上。皮帶38繞著皮帶輪41、 42伸展,皮帶輪41、 42在與供墨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如圖20中所見的向左方向)上彼此間隔 開。當球體35位于等待位置c中時,皮帶輪41如在與供墨方向大致垂 直的豎直方向上所見與球體35的一部分重疊。同時,皮帶輪42位于 上述O形環(huán)(未示出)的沿供墨方向的下游側上。
齒輪43固定到皮帶輪42的軸向端部上,并與連接到回轉馬達45 上的齒輪44嚙合。也就是說,當驅(qū)動回轉馬達45時,使齒輪44旋轉, 并且還使與齒輪44嚙合的齒輪43旋轉,從而作為連接到齒輪43上的 皮帶輪42的旋轉的結果而使得皮帶38行進。通過皮帶38的行進,在 與供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動磁體237。因此,磁體237能夠在與等待 位置a及移動終止位置c對應的兩個位置之間往復移動。
上述磁體237、皮帶38、皮帶輪41、 42、齒輪43、 44和回轉馬達 45固定地設置在固定到無端皮帶47上的盤46中。皮帶47繞著皮帶輪 48、 49伸展,皮帶輪48、 49在與供墨方向垂直的豎直方向上彼此間隔 開。皮帶輪48位于皮帶輪41、 42的上側上,并且當球體35位于等待 位置a中時,皮帶輪48如在供墨方向上所見與球體35重疊。同時,皮 帶輪49位于皮帶輪48的下側上,也就是說,位于在豎直方向上離管 狀部231b比皮帶輪48離管狀部231b遠的位置中。
齒輪50固定到皮帶輪49的軸向端部上,并與連接到回轉馬達52 上的齒輪51嚙合。也就是說,當驅(qū)動回轉馬達52時,使齒輪51旋轉, 并且還使與齒輪51嚙合的齒輪50旋轉,從而作為連接到齒輪50上的 皮帶輪49的旋轉的結果而使得皮帶47行進。通過皮帶47的行進,和設置在盤46中的磁體237、皮帶38、皮帶輪41、 42、齒輪43、 44及
回轉馬達45在一起的盤46在與豎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動。因此, 由于磁體移動機構40,所以磁體237能夠在與豎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 以及在與供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往復移動。
在本第三實施例中,大致以和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方式來執(zhí)行打 印操作、定量清洗操作、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和大量清洗操作,所以在這 里不提供這些操作的描述了。
接著將描述存儲操作,執(zhí)行該存儲操作用于把墨從副容器3引入 到管狀部231b的內(nèi)部空間234,以便在內(nèi)部空間234中存儲墨。圖21 是用于描述在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中執(zhí)行的存儲操作的一組 視圖。在存儲操作的初始,如在圖21的視圖(a)中所示,球體35位于 等待位置中,該等待位置位于上游側空間234a的向下凸出部231c中。 在這種情形下,由磁體237來吸引球體35。所以,只要磁體237不移 動,球體35就不移動并且球體35固定在等待位置中。
在球體35保持位于等待位置中時,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控制下 驅(qū)動離心泵26,使得墨從副容器3供給到管狀部231b的內(nèi)部空間234。 隨著墨供給到內(nèi)部空間234,空氣泡可能會留在位于向下凸出部231c 中的球體35的下游側上,如在圖21的視圖(b)中所示。在己經(jīng)把墨存 儲在內(nèi)部空間234中之后,在磁體移動控制部66的控制下通過啟動回 轉馬達45在向右方向和向左方向上多次移動磁體237(磁體237位于在 豎直方向上靠近管狀部231b且在豎直方向上與等待位置對置的位置 中),由此球體35在與供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擺動,如在圖21的視圖 (c)中所示。通過球體35的擺動,會使得已經(jīng)停留在球體35的下游側 上的空氣泡上浮到內(nèi)部空間234的上部,如在圖21的視圖(d)中所示。 然后,通過如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那樣執(zhí)行再循環(huán)清洗操作,能夠把 包含空氣泡的墨經(jīng)由噴墨頭4返回到副容器3,并且能夠把空氣泡通過 副容器3的開口 3a(見圖l)排出。將描述第三實施例的變型。當通過在第三實施例中振動球體35來
消除空氣泡時,可以以如在圖22中所示的方式來消除空氣泡。根據(jù)圖 22中所示的變型,在存儲操作的初始,球體35保持位于下游側空間 234b中,如在圖22的視圖(a)中所示。在這種情形下,由磁體237來吸 引球體35。所以,只要磁體237不移動,球體35就移動,并且球體 35固定在下游側空間234b中。
在球體35保持位于下游側空間234b中時,在離心泵控制部63的 控制下驅(qū)動離心泵26,使得從副容器3把墨供給到管狀部231b的內(nèi)部 空間234。當已經(jīng)把墨僅僅存儲在向下凸出部231c中時,如在圖22的 視圖(b)中所示,在磁體移動控制部66的控制下通過啟動回轉馬達45、 52來移動磁體237(磁體237位于在豎直方向上靠近管狀部231b且與下 游側空間234b對置的位置中),使得球體35從下游側空間234b移動到 上游側空間234a,以便球體35位于等待位置中。因此,直到把墨存儲 在向下凸出部231c中為止,球體35保持位于下游側空間234b中,由 此使得防止空氣泡停留在球體35的下游側上成為可能。在已經(jīng)把球體 35移動到等待位置之后,如在圖22的視圖(c)中所示,完成從副容器3 到內(nèi)部空間234的供墨。
另外,如在圖23中所示,可以通過作為彈性體的彈簧255而不是 通過磁體237來把球體35從移動終止位置移動到移動開始位置。在圖 23中所示的變型中,彈簧255設置在下游側空間234b中,以便彈簧 255位于球體35的下游側上。當球體35位于移動終止位置中時,彈簧 255通過球體35而彈性變形或受壓。當停止啟動離心泵26時,由于彈 簧255的恢復力而把球體35從移動終止位置移動回到移動開始位置。
另外,可以修改第三實施例,使得管狀部231b在豎直向上的方向 上延伸而不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以便通過使得球體35在豎直向上的 方向上移動而把球體5從等待位置經(jīng)由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移動終止位置。在這種變型中,球體35具有比墨的比重大的比重,由此由于球
體35的自重而能夠使球體35從移動終止位置經(jīng)由移動開始位置移動 到等待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變型中,管狀部231b不一定必須 在直立方向上精確地延伸,而是可以在斜線方向上延伸,只要該斜線 方向包括與直立方向平行的分量就行。
另外,在上述的第三實施例中,把0形環(huán)設置在內(nèi)部空間234的 上述小直徑部的與內(nèi)部空間234的下游側錐形部鄰接的下游端部中。 然而,可以用修改的布置來代替O形環(huán)的設置,在該修改的布置中用 具有小厚度的橡膠或其它彈性材料來覆蓋球體35的整個表面,以便通 過覆蓋球體35的橡膠來提供密封構件。還在該修改的布置中,當球體 35位于移動終止位置中時,通過覆蓋球體35的橡膠來建立在球體35 和管狀部231b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流體密封,由此可靠地停止墨朝著噴墨 頭4的流動。因此,作為球體35的從移動開始位置到移動終止位置的 移動的結果,能夠使得墨朝著噴墨頭4準確地流動所述預定量。
而且,在上述的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和第三實施例中,能夠 在管狀部中移動的可移動主體(例如球體35、 110、 165和盤形體91)由 磁性材料制成,而移動裝置的吸引部分由磁體制成。然而,修改使得 可移動主體由磁體制成而移動裝置的吸引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是可行 的。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噴墨記錄設備不一定必須是噴墨打印機,而 是可以甚至是例如傳真機和復印機的非打印機設備。
38
權利要求
1.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構造成朝著記錄介質(zhì)噴射墨的記錄頭;供墨源;供墨導管,所述供墨導管將所述記錄頭和所述供墨源相互連接,使得墨在供墨方向上從所述供墨源供給到所述記錄頭;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中且能夠在所述供墨導管中移動的可移動主體;構造成在所述供墨導管中移動所述可移動主體的移動裝置;和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裝置的控制裝置,其中所述供墨導管包括小間隙限定部,當所述可移動主體位于所述小間隙限定部中時,在所述小間隙限定部中在所述可移動主體和所述供墨導管的內(nèi)表面之間限定小間隙,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裝置,使得所述可移動主體從位于所述小間隙限定部中的第一位置移動到位于所述小間隙限定部中的第二位置,由此使得所述小間隙限定部內(nèi)的墨朝著所述記錄頭流動,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沿所述供墨方向的下游側。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當所述可移動主體定位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沿所述供墨方 向的上游側的第三位置中時,所述供墨導管的位于所述可移動主體的 沿所述供墨方向的兩個相反側的供墨源側部分和記錄頭側部分通過限 定在所述供墨導管中的大間隙保持彼此連通,并且其中所述大間隙具有比所述小間隙的橫截面面積大的橫截面 面積。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 成控制所述移動裝置使得所述可移動主體從所述第三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一位置,然后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位置。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移動裝置包括吸引部分和構造成移動所述吸引部分的移 動部分;其中所述可移動主體和所述移動裝置的所述吸引部分中的至少一 個至少部分地由磁體制成,其中所述吸引部分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的附近,使得由于所述磁 體的磁力而能夠通過所述吸引部分來吸引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中的所 述可移動主體,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部分,使得所述吸引 部分從與所述第三位置對置的位置沿著所述供墨導管在朝著所述記錄 頭的方向上移動,用于由此把所述可移動主體從所述第三位置移動到 所述第一位置。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進一步包括旁路導管, 所述旁路導管繞過所述小間隙限定部,并且所述旁路導管將所述供墨 導管的兩個相互連接的部分相互連接,所述兩個相互連接的部分中的 一個部分在所述供墨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供墨源之間,所 述兩個相互連接的部分中的另一個部分在所述供墨方向上位于所述第 二位置和所述記錄頭之間,其中所述旁路導管設有閥,所述閥構造成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所 述旁路導管。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移動裝置包括泵,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泵,使得通過啟動所述泵 而把所述可移動主體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位置。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泵不同于容積泵。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移動裝置包括吸引部分和構造成移動所述吸引部分的移動部分;其中所述可移動主體和所述吸引部分中的至少一個至少部分地由 磁體制成,其中所述吸引部分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的附近,使得由于所述磁 體的磁力而能夠通過所述吸引部分來吸引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中的所 述可移動主體,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部分,使得所述吸引 部分從與所述第一位置對置的位置沿著所述供墨導管在朝著所述記錄 頭的方向上移動,用于由此把所述可移動主體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到 所述第二位置。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移動裝置包括吸引部分和構造成移動所述吸引部分的移動部分;其中所述可移動主體和所述吸引部分中的至少一個至少部分地由 磁體制成,其中所述吸引部分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的附近,使得由于所述磁 體的磁力而能夠通過所述吸引部分來吸引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中的所 述可移動主體,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部分,使得所述吸引 部分從與所述第二位置對置的位置沿著所述供墨導管在朝著所述供墨源的方向上移動,用于由此把所述可移動主體從所述第二位置移動到 所述第一位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 述移動裝置包括彈性體,所述彈性體設置在所述可移動主體的兩個相反側中的一側中,并且當所述可移動主體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中時所述 彈性體能夠彈性變形,使得由于所述彈性體的恢復力而能夠使所述可 移動主體從所述第二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一位置。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可移動主體具有比墨的比重大的比重,并且其中所述可移動主體在包括與直立方向平行的分量的方向上 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位置。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可移動主體是球體。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進一步 包括密封構件,當所述可移動主體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中時,所述密封 構件介于所述供墨導管的所述內(nèi)表面和所述可移動主體的外表面之 間,使得通過所述密封構件來建立在所述供墨導管的所述內(nèi)表面和所 述可移動主體的所述外表面之間的流體密封。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 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裝置,使得所述可移動主體從所述第 一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位置,由此迫使墨通過所述記錄頭噴射。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當需要把墨以預定量供給到所述記錄頭時使得所述可移動主體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位置,由此使 得所述小間隙限定部內(nèi)的墨朝著所述記錄頭流動,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當需要把墨以比所述預定量大的較 大量供給到所述記錄頭時使得所述可移動主體定位在所述第三位置 中,以便允許墨從所述供墨源經(jīng)由所述大間隙供給到所述記錄頭。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進一步包括回墨導管,所述回墨導管構造成把墨從所述記錄頭返回到所述供墨導管,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當墨從所述記錄頭經(jīng)由所述回墨導管返 回到所述供墨導管時使得所述可移動主體位于所述第三位置中,以便 允許墨從所述供墨源經(jīng)由所述大間隙供給到所述記錄頭。
17. 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 述控制裝置構造成當迫使墨以比所述小間隙限定部內(nèi)的墨量大的較大 量通過所述記錄頭噴射時使得所述可移動主體位于所述第三位置中, 以便允許墨從所述供墨源經(jīng)由所述大間隙供給到所述記錄頭。
18.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當需要把墨以預定量供給到所述記錄頭 時使得通過所述閥來關閉所述旁路導管,并且使得所述可移動主體從 所述第一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位置,由此使得所述小間隙限定部內(nèi)的 墨朝著所述記錄頭流動,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當需要把墨以比所述預定量大的較 大量供給到所述記錄頭時使得通過所述閥來打開所述旁路導管,以便 允許墨從所述供墨源經(jīng)由所述旁路導管供給到所述記錄頭。
19. 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進一步包括回墨導管, 所述回墨導管構造成把墨從所述記錄頭返回到所述供墨導管,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當墨從所述記錄頭經(jīng)由所述回墨導管返 回到所述供墨導管時使得通過所述閥來打開所述旁路導管,以便允許 墨從所述供墨源經(jīng)由所述旁路導管供給到所述記錄頭。
20. 根據(jù)權利要求5、 18或19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控 制裝置構造成當迫使墨以比所述小間隙限定部內(nèi)的墨量大的較大量通 過所述記錄頭噴射時使得通過所述閥來打開所述旁路導管,以便允許 墨從所述供墨源經(jīng)由所述旁路導管供給到所述記錄頭。
21. 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供墨導管包括除了所述小間隙限定部以外的下游側部分,所述下游側部分將所述小間隙限定部和所述記錄頭相互連接,并且其中所述小間隙限定部包括上端部,所述上端部位于所述第 二位置的沿所述供墨方向的下游側,并且所述上端部連接到所述下游 側部分上。
22. 根據(jù)權利要求2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小間隙限定 部在豎直方向上延伸,使得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上側上。
23. 根據(jù)權利要求2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構造成移動作為第一可移動主體的所述可移動主體的所述移 動裝置包括第二可移動主體,所述第二可移動主體設置在所述供墨導 管中且位于所述第一可移動主體的沿所述供墨方向的上游側,使得所 述第二可移動主體能夠在朝著所述記錄頭的方向上推動所述第一可移 動主體,其中所述移動裝置包括吸引部分和構造成移動所述吸引部分的移 動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可移動主體和所述移動裝置的所述吸引部分中的至 少一個至少部分地由磁體制成,其中所述移動裝置的所述吸引部分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的附近, 使得由于所述磁體的磁力而能夠通過所述移動裝置的所述吸引部分來 吸引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中的所述第二可移動主體,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部分,使得所述吸引 部分沿著所述供墨導管在朝著所述記錄頭的方向上移動離開所述供墨 源,用于由此在朝著所述記錄頭的所述方向上移動所述第二可移動主 體并把所述第一可移動主體從所述第三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一位置。
24. 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可移動主體和所述第二可移動主體經(jīng)由柔性繩彼此 連接,使得能夠通過所述第二可移動主體在朝著所述供墨源的方向上 拉動所述第一可移動主體,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部分,使得所述吸引 部分沿著所述供墨導管在朝著所述供墨源的所述方向上移動離開所述 記錄頭超出與所述第一位置對置的位置,用于由此在朝著所述供墨源 的所述方向上移動所述第二可移動主體并把所述第一可移動主體從所 述第二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一位置。
25. 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第二可移動 主體比所述第一可移動主體小。
26. 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移動裝置包括泵, 其中所述第一可移動主體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裝置的所述泵,使得通過啟動所述泵把所述第一可移動主體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到所述第 二位置。
27. 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 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裝置,使得當所述可移動主體位于所 述第三位置中時所述可移動主體在朝著所述記錄頭和朝著所述供墨源 的方向上擺動。
28. 根據(jù)權利要求27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移動裝置包括吸引部分和構造成移動所述吸引部分的移 動部分;其中所述可移動主體和所述吸引部分中的至少一個至少部分地由 磁體制成,其中所述吸引部分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的附近,使得由于所述磁體的磁力而能夠通過所述吸引部分來吸引設置在所述供墨導管中的所 述可移動主體,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部分,使得所述吸引 部分位于與所述第三位置對置的位置中,然后沿著所述供墨導管在朝 著所述記錄頭和朝著所述供墨源的所述方向上移動,用于由此使所述 可移動主體在朝著所述記錄頭和朝著所述供墨源的所述方向上擺動。
29. 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供墨導管限定墨通道空間,所述墨通道空間由所述供墨導管的所述內(nèi)表面包圍且具有向下凸出部,所述墨通道空間在所述向 下凸出部中向下凸出,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向下凸出部中,所述向下凸出部位于 所述小間隙限定部的沿所述供墨方向的上游側,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構造成控制所述移動裝置,使得在已經(jīng)把 墨存儲在所述向下凸出部中之后把所述可移動主體從所述小間隙限定 部移動回到所述第三位置。
30.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供墨導管限定墨通道空間,所述墨通道空間由所述供墨導管的所述內(nèi)表面包圍且包括錐形部,在所述錐形部中所述內(nèi)表面成 錐形,使得所述墨通道空間的橫截面面積在所述供墨方向上減小,并且其中所述錐形部位于所述小間隙限定部的沿所述供墨方向的 下游側。
全文摘要
噴墨記錄設備包括朝記錄介質(zhì)噴射墨的記錄頭;供墨源;供墨導管,將記錄頭和供墨源相互連接,使墨在供墨方向上從供墨源供給到記錄頭;設在供墨導管中且能在供墨導管中移動的可移動主體;在供墨導管中移動可移動主體的移動裝置;控制移動裝置的控制裝置,供墨導管包括小間隙限定部,當可移動主體位于小間隙限定部中時,在小間隙限定部中在可移動主體和供墨導管的內(nèi)表面之間限定小間隙,控制移動裝置,使可移動主體從位于小間隙限定部中的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由此使小間隙限定部內(nèi)的墨朝記錄頭流動,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沿供墨方向的下游側。因此,在防止空氣進入供墨導管以及墨從供墨導管泄漏的同時能使得預定量的墨朝著記錄頭流動。
文檔編號B41J2/17GK101659155SQ200910170610
公開日2010年3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8月28日
發(fā)明者平比呂志, 平野美喜雄, 篠田章, 近本忠信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