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借助印版更換器將印版固定在印刷機的印版滾筒上的方法并且涉及一種具有印版滾筒和印版更換器的印刷機用于執(zhí)行所述方法。
背景技術:
文獻EP 1 138 486 A2中描述了一種具有印版盒的印刷機,印版在所述印版盒中通過預配對銷系統(tǒng)進行預定位。所述印版通過預配對銷被拉回的方式從所述印版盒中被釋放用于印版更換。
文獻DE 10 2009 012 147 A1中描述了一種印版供給設備,所述印版供給設備具有用于印版的引導元件。所述引導元件可從用于所述印版的接收位置擺入到操作位置用于供給所述印版。所述印版在其前棱邊中具有兩個接收部,所述兩個接收部為了預定位所述印版當所述引導元件處于所述接收位置中時被帶入與所述印版供給設備的止擋部的靠置接觸中,并且隨后被帶入與所述印版滾筒的套準銷的靠置接觸中。用于預定位的止擋部被布置在保護部上,所述保護部遮蓋滾筒和輥區(qū)域。因為所述印版在其重量作用下安置在所述止擋部上,當所述引導元件擺入所述操作位置時,存在與所述引導元件一同從所述止擋部被擺開的印版在止擋部上磨擦的風險。所述印版的形狀越大并且越重,則在擺動時印版和止擋部之間待克服的靜摩擦越大且損壞所述印版或所述止擋部的風險越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提出一種適合用于固定具有大形狀印版的方法并且提供一種適合用于執(zhí)行該方法的印刷機。
該任務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借助印版更換器進行的、將印版固定在印刷機的印版滾筒上的方法解決,在該方法的第一步驟中,被引入到所述印版中的套準沖壓部(配對銷或套準銷用的凹槽)扣在被固定在所述印版更換器的印版井槽上的第一套準銷上方,在接下來的第二步驟中,所述印版借助被固定在所述印版更換器的輸送滑塊上的保持裝置被緊固,在接下來的第三步驟中,所述輸送滑塊和被緊固的印版沿著第一方向駛離所述第一套準銷,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在所述套準沖壓部與所述第一套準銷之間產(chǎn)生自由空間。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中,不存在印版在第一套準銷上磨擦的風險,因為印版前棱邊的否則會受危害的位于套準沖壓部內(nèi)的區(qū)段與第一套準銷之間的摩擦接觸通過自由空間被可靠地排除。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存在不同可能的改進方案。
在一改進方案中,印版在第二步驟中通過如下方式在保持裝置中被緊固,即,印版被夾入在保持裝置中。在此,輸送滑塊的保持裝置被構造成夾緊裝置。替換地,保持裝置可被構造成用于通過真空進行的、將所述印版緊固的抽吸裝置;但是,作為夾緊抓握裝置的構型優(yōu)于作為抽吸抓握裝置的構型。
在一改進方案中,輸送滑塊被可行駛地支承在其中的印版引導裝置在接著上述第三步驟的第四步驟中與被支承在其中的輸送滑塊和由輸送滑塊的保持裝置緊固的印版一起被調(diào)整成離開印版井槽,并且通過這種方式使印版被帶離其在第二步驟和第三步驟中仍存在的、與第一套準銷相對置的位置。在第四步驟中,印版引導裝置可通過印版引導裝置繞著鉸接部擺動而與輸送滑塊被調(diào)整成離開印版井槽,印版引導裝置通過鉸接部與機架、保護蓋裝置或優(yōu)選與印版井槽相連接。
在一改進方案中,輸送滑塊在接著上述第四步驟的第五步驟中與被緊固的印版沿著第二方向(反方向)朝向印版滾筒行駛,并且在此印版運動經(jīng)過第一套準銷。此后,套準沖壓部可在第六步驟中扣在被固定在印版滾筒上的第二套準銷上方。此后,印版可在第七步驟中在其前棱邊上被夾入印版滾筒的夾緊裝置中,第二套準銷被固定在印版滾筒的夾緊裝置上。
提出的任務還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印刷機解決,所述印刷機包括印版滾筒和印版更換器,其中,印版更換器具有印版井槽、印版引導裝置和用于輸送具有套準沖壓部的印版的輸送滑塊,用于插接到套準沖壓部中的第一套準銷被固定在印版井槽上,印版引導裝置相對于印版井槽可調(diào)整地支承,輸送滑塊可線性行駛地支承在印版引導裝置中,用于緊固被輸送的印版的保持裝置被固定在輸送滑塊上,印版滾筒具有用于夾入印版的夾緊裝置,并且,用于插接到套準沖壓部中的第二套準銷被固定在夾緊裝置上。
該印刷機使執(zhí)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成為可能。
所述印刷機存在不同可能的改進方案。
在印刷機的一改進方案中,印版引導裝置通過如下方式相對于印版井槽可調(diào)整地支承,即,印版引導裝置通過鉸接部與機架、保護蓋裝置或者優(yōu)選與印版井槽可擺動地連接。
在一改進方案中,印刷機包括用于控制印版更換器的電子控制裝置,具有與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的方法步驟相應的程序步驟的程序在所述電子控制裝置中運行。本方法的半或全自動化執(zhí)行通過上述編程的控制裝置成為可能。
附圖說明
改進方案也從實施例的說明和附圖中得出,附圖示出:
圖1:印刷機,
圖2:印刷機的上光油機構,
圖3:上光油機構的印版滾筒和印版更換器,以及印版更換器的印版引導裝置,
圖4a:從視線方向BR觀察的印版引導裝置(參見圖3),
圖4b:印版引導裝置的改型,
圖5:印版引導裝置的輸送滑塊,以及輸送滑塊的夾緊裝置,
圖6:輸送滑塊的夾緊裝置的細節(jié),
圖7:輸送滑塊用的驅(qū)動裝置,
圖8:印版更換器上的印版用的套準裝置,以及印版更換器上的套準裝置,
圖9a-9d:借助輸送滑塊將印版相對于印版更換器的套準裝置進行調(diào)整的順序,和
圖10:具有引導和保護功能的多功能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印刷機1,其具有膠版印刷機構并且具有柔性版印刷機構作為上光油機構48。印刷機是具有未示出的進料器和收料器的頁張印刷機。
圖2示出,上光油機構48具有印版滾筒2并且具有用于更換印版4的印版更換器5。印版4是用于局部上光油的柔性版。在印刷運行中,輥42在印版4上滾動,所述輥42是施加輥,也是網(wǎng)紋輥。
圖3示出,印版更換器5具有印版引導裝置14和印版井槽12,所述印版井槽豎直地延伸。印版引導裝置14被支承在鉸接部13中并且可折疊。輸送滑塊6可移動地支承在印版引導裝置14中。印版引導裝置14繞著鉸接部13擺動,用以將印版引導裝置14調(diào)整成供給位置46(參見圖4)。印版引導裝置14在供給位置46中具有大致水平的狀態(tài)。輸送滑塊6從印版引導裝置14駛出,用以使輸送滑塊6處于供給位置46。在此,輸送滑塊6在其前端承載的滾子8在導向部7上行進。導向部7分別具有上升區(qū)段(所謂的斜坡)并且被固定在印版滾筒2上。導向部7在定位時引起了:印版引導裝置14與被支承在其中的輸送滑塊6一起稍微繞著鉸接部13擺動。
圖4a示出,滾子8靠置在前止擋部或者說正面止擋部9上,所述前止擋部或者說正面止擋部9限制輸送滑塊6的駛出路徑并且被固定在印版滾筒2上??蓪⒂“鏉L筒2參照其幾何的滾筒旋轉(zhuǎn)軸線45劃分為兩個虛構軸向區(qū)段,所述兩個虛構軸向區(qū)段中的一個是朝向印刷機1的操作側安置的滾筒半部,并且另一個是朝向驅(qū)動側安置的滾筒半部。一軸向區(qū)段被稱為操作側區(qū)段10,并且,另一軸向區(qū)段被稱為驅(qū)動側區(qū)段11。
一導向部7和一正面止擋部9位于操作側區(qū)段10中,并且,另一導向部7和另一正面止擋部9位于驅(qū)動側區(qū)段11中。滾子8的幾何旋轉(zhuǎn)軸線相互對齊并且與滾筒旋轉(zhuǎn)軸線45平行。
印版引導裝置14在其被調(diào)整成供給位置46的情況下通過側向止擋部或者說橫向止擋部47被側向地定向并且參照印版滾筒2對中。橫向止擋部47是具有相互平行的并且垂直于滾筒旋轉(zhuǎn)軸線45的幾何滾子旋轉(zhuǎn)軸線49的滾子。在供給位置46中,印版引導裝置14位于上述兩個被固定在機架上的橫向止擋部47之間。
圖4b示出一改型,在所述改型中,橫向止擋部47不被構造為滾筒外部滾子,而是被構造為滾筒內(nèi)部測量環(huán)。與輸送滑塊6的滾子8同軸的并且被固定在輸送滑塊6上的圓頭銷在印版滾筒2的上述兩個測量環(huán)的相互朝向的側面上止擋,用以將印版引導裝置14側向地定向。
圖5示出,輸送滑塊6在輸送方向16上朝向印版滾筒2輸送并且在此借助集成的保持裝置緊固所述印版4。所述保持裝置是夾緊裝置17,所述夾緊裝置17具有夾緊模18上的第一夾緊面19和第二夾緊面20。
夾緊裝置3被布置在印版滾筒2上,印版4通過印版引導裝置14被引導到所述夾緊裝置3中。輸送滑塊6將印版4的前棱邊推入到印版滾筒4的夾緊裝置3中。
印版滾筒2具有未示出的另一夾緊裝置用于緊固所述印版4的后棱邊。
圖6示出,在印版4被夾入上述兩個夾緊面19、20之間的情況下,第一夾緊面19由產(chǎn)生夾緊力的彈簧21加載。夾緊模18在夾入時由彈簧21朝向第二夾緊面20壓,并且在松開夾緊時由致動器22抵著彈簧21的作用被縮回。致動器22是氣動式工作缸。沿著輸送方向16觀察,上述兩個夾緊面19、20分別具有終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圖5中由箭頭表示。
圖7示出,輸送滑塊6在輸送方向16上以及在反方向上的行駛運動由電動馬達23經(jīng)由傳動機構24驅(qū)動。馬達23和傳動機構24被布置在印版引導裝置14中。傳動機構24是牽引器件傳動機構并且具有齒皮帶26和被該齒皮帶26環(huán)繞的皮帶輪25作為傳動構件。馬達23可間接通過中間構件或者(如圖所示)直接驅(qū)動所述皮帶輪25中的一個。輸送滑塊6被固定在齒皮帶26上并且在未示出的線性導向部中被導向。
圖8示出,印版4在其前棱邊中具有兩個套準沖壓部(所謂配合孔,)28,一組第一套準銷(所謂配合栓,Passbolzen)29可插接到所述兩個套準沖壓部28中。第一套準銷29被固定在印版井槽12中(參見圖3)。
一組第二套準銷30被固定在印版滾筒2的夾緊裝置3上,并且,當印版4被夾入到夾緊裝置3中時,該組第二套準銷30插接到套準沖壓部28中。第二套準銷30的直徑稍微小于第一套準銷29的直徑。譬如,第一套準銷29的直徑為十毫米,并且,第二套準銷30的直徑為九毫米,其中,直徑差為一毫米并且由此為10%。所述直徑差可以是5%至20%。
在無干擾操作中,第二套準銷30在松動式插接時不與印版4接觸地插接到套準沖壓部28中,并且,印版4相對于夾緊裝置3的套準準確的位置通過第一套準銷29與夾緊裝置17、輸送滑塊6和止擋部9、47的共同作用被保障。在干擾(定位不準確)和手動設置印版的情況下,第二套準銷30與印版相接觸,并且,第二套準銷30引起印版4的粗略套準,印版4的精細套準在印版4被夾緊后借助印版滾筒2的套準調(diào)節(jié)裝置實現(xiàn)。
圖9a示出,當印版引導裝置14被折入到印版井槽12中并且處于其豎直位置時,第一套準銷29插接到套準沖壓部28中。在此,第一套準銷29靠置在套準沖壓部28的U形邊緣的中間區(qū)段上。
一套準沖壓部28的中間區(qū)段是筆直的,并且,另一套準沖壓部28的中間區(qū)段是半圓形的,這能夠在圖8中看到,并且,上述兩個中間區(qū)段分別位于各套準沖壓部28的邊緣的兩個相互平行的側向區(qū)段之間。在印版4的上述套準準確的狀態(tài)中,輸送滑塊6的夾緊裝置17閉合,并且,印版4被夾入其內(nèi)。
圖9b示出,輸送滑塊6與被夾入的印版4在第一方向31上實施返回運動,其中,輸送滑塊6在仍豎直的印版引導裝置14中朝上行駛。通過這種方式,在各套準沖壓部28的中間區(qū)段與相對應的套準銷29之間產(chǎn)生自由空間33。
自由空間33可這樣地被測定,使得套準銷29或是(如附圖)仍處于套準沖壓部28內(nèi)部或是(與附圖不同)已處于套準沖壓部28外部。
圖9c示出,印版4參照第一套準銷29被提升并且通過這種方式這樣地被定向,使得印版4可在第二方向32上(參見圖9d)不與第一套準銷29碰撞地實施前進運動。在提升印版4時,印版4實施如下運動,該運動具有與第一方向31和第二方向32的運動相垂直的運動分量。所述運動分量與第一套準銷29的水平中間軸線平行地定向。印版4的提升通過印版引導裝置14從印版井槽12折出而引起,其中,印版引導裝置14繞著鉸接部13(參見圖3)擺入到供給位置中。也就是說,具有所提及的運動分量的運動是擺動運動或折出運動,并且在圖9c中由彎曲箭頭表示。在該運動過程中,印版4被緊固在夾緊裝置17中,所述夾緊裝置17也可被稱為保持裝置。夾緊裝置17被固定在輸送滑塊6上,所述輸送滑塊6通過線性導向部被固定在印版引導裝置14上。因此,印版引導裝置相對于印版井槽12的調(diào)整引起了印版4相對于固定在印版井槽上的第一套準銷29的運動。
圖9d示出,被夾入的印版4通過輸送滑塊6越過第一套準銷29的頭部在第二方向32上被輸送,所述第二方向32與輸送方向16(參見圖5或圖8)一致。
在輸送滑塊6在第二方向32上的前進運動過程中,輸送滑塊6被移入到供給位置46中。
在此,印版4被推入到印版滾筒2的敞開的夾緊裝置3中,并且,夾緊裝置3的第二套準銷30插接到套準沖壓部28中。
在圖2中僅示意性地示出的電子控制裝置34根據(jù)在其內(nèi)運行的程序來控制所述印版更換器5。
控制裝置34控制譬如致動器22和馬達23。
所述程序包括相應于圖9a-9d中示出的方法步驟的程序步驟。
圖10示出,多功能元件36被布置在輥42與印版更換器5之間,所述多功能元件36可繞著鉸接部44可選地擺入成第一位置39和第二位置40。
使用虛線標記的第一位置39是印版引導位置,并且用于將待導出的印版43從印版滾筒2引導至印版井槽12。印版43正如前面已經(jīng)提到的印版4那樣用于局部上光油的柔印印版,其中,上述兩個印版4、43在印刷圖像方面相互區(qū)分并且被設置用于不同的印刷任務,因此需要印版更換。待導出印版43在引導面37上滑動,所述引導面37由多功能元件36的凹形內(nèi)側構成。多功能元件36是殼形體并且通過承載臂在多功能元件36的兩端部上可擺動地支承。用實線標記的第二位置40是噴濺保護位置,并且用于攔住由旋轉(zhuǎn)輥42朝著印版井槽12的方向不可避免地噴濺的流體(光油)50。由輥42甩離的流體50的液滴撞到噴濺保護面38上,所述噴濺保護面38由多功能元件36的凸形外側構成。印版井槽12是印版更換器5的靈敏組件41,所述靈敏組件41由多功能元件36保護以防受到噴濺流體50的污染。第一位置39和第二位置40方向相反,也就是說彼此錯位180°的擺動角,其中,該角度偏差在其它應用實例下能夠大于或小于180°也就是高達90°的差值。
附圖標記列表
1 印刷機
2 印版滾筒
3 (印版滾筒1的)夾緊裝置
4 (用于局部上光油和/或用于柔性版印刷的)印版
5 印版更換器
6 (滑動式或滾動式)輸送滑塊
7 導向部(作為定位元件)
8 (輸送滑塊6上的)滾子
9 止擋部,正面止擋部(作為定位元件)
10 (印版滾筒2的)操作側區(qū)段
11 (印版滾筒2的)驅(qū)動側區(qū)段
12 印版井槽
13 鉸接部
14 印版引導裝置
16 (印版4的)輸送方向
17 (輸送滑塊6的)保持裝置、夾緊裝置
18 夾緊模
19 (夾緊模18上的)第一夾緊面
20 第二夾緊面
21 彈簧
22 致動器
23 馬達
24 傳動機構
25 皮帶輪(作為傳動構件)
26 齒皮帶(作為傳動構件)
28 套準沖壓部
29 第一套準銷(印版井槽12上的套準配對銷)
30 第二套準銷(夾緊裝置3上的套準配對銷)
31 第一方向(向后輸送印版4)
32 第二方向(向前輸送印版4)
33 自由空間
34 控制裝置(可編程)
36 多功能元件
37 引導面
38 噴濺保護面
39 第一位置(印版引導位置)
40 第二位置(噴濺保護位置)
41 組件(相應于印版引導裝置14)
42 輥
43 印版
44 鉸接部
45 滾筒旋轉(zhuǎn)軸線
46 (印版引導裝置14及其輸送滑塊6的)供給位置
47 橫向止擋部
48 上光油機構
49 滾子旋轉(zhuǎn)軸線
50 流體
BR 視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