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動蓋章機。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需要加蓋印章的批量票據(jù)和回單,其處理方式大多是先批量打印出來,經(jīng)核對后再由人工逐個進行手工蓋章,十分浪費人力和時間。隨著社會的進步,客戶需要合法的票據(jù)憑證進行權益保護,這也對現(xiàn)有的自助打印服務終端存在無服務蓋章的公章等問題提出要求。在此背景下,自動蓋章機應運而生?,F(xiàn)有自動蓋章機的不足在于:
(一)、現(xiàn)有的自動蓋章機通常直接固定在打印機的出紙口,裝配時不能實現(xiàn)精準定位,因此容易出現(xiàn)卡紙等現(xiàn)象;當打印機與自動蓋章機任一出現(xiàn)故障須進行維修時,需拆離維修,再次裝配時,將出現(xiàn)無法正常傳送紙張的可能性。
(二)、現(xiàn)有的自動蓋章機通常采用離合器控制的方式,因離合器與電機通過齒輪連接,故增加了機械鎖死失效的可能性,同時也提高了成本。
(三)、轉軸帶動印章轉動蓋章時,與滾輪印棉及紙張傳動輪均采用剛性接觸,這些情況都會降低自動蓋章機的使用壽命。
(四)、現(xiàn)有的自動蓋章機一般采用海綿輪來儲油,隨著海綿輪上油量的逐漸減少,蓋章品質也逐漸下降,因此需要人工加油,但是每次加油后的蓋章數(shù)目有限,加油操作也比較繁瑣。也有能夠自動持續(xù)為印章上油的機構,這種機構通過儲油裝置為印油盒加油,再通過印棉吸取印油,并涂覆到印章上。這種機構的缺點在于:印油在導入印油盒后,印油從印油盒的一側導入印油盒的底部,因此容易被印棉的一側全部吸收,而另一側則吸不到,使印章只有一半能夠上油,最終導致只能蓋出一半章;若要使印棉全部吸上油,則需要加入特別多的油,但是印棉吸油多了,印章上就會涂覆較厚的印油,就會影響蓋章效果。因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技術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加油、與打印機定位精準、使用壽命長的自動蓋章機。
實現(xiàn)本發(fā)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蓋章機,包括機架、印章轉軸、滾動轉軸、驅動機構、自動加油機構、印油盒和定位鎖緊裝置;所述印章轉軸和滾動轉軸平行轉動設置在機架上,并且印章轉軸位于滾動轉軸下方;所述印章轉軸上設有至少一個滾動印 章,滾動轉軸上設有與滾動印章位置對應的滾印輥;所述驅動機構安裝在機架上,并驅動印章轉軸和滾動轉軸同步相向轉動;所述自動加油機構自動為印油盒加油;所述印油盒中設有與滾動印章?lián)闲越佑|的第一滾輪印棉;所述機架通過定位鎖緊裝置與打印機定位鎖緊。
所述機架的一側設有第一槽型傳感器;所述印章轉軸上固定有與第一槽型傳感器相配合的扇形遮光件。
所述印章轉軸通過彈性軸承座安裝在機架上。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步進電機、傳動軸和同步帶;所述步進電機固定在機架上,并驅動傳動軸轉動;所述傳動軸轉動設置在機架上,傳動軸通過兩條同步帶分別帶動印章轉軸和滾動轉軸轉動。
所述自動加油機構包括油箱、油管和電磁閥;所述油箱固定在機架的外側;所述油箱上設有加油口,加油口內設有能夠控制加油口的啟閉的轉動件;所述油箱通過油管連通印油盒,油管為軟管;所述電磁閥控制油管的通斷,電磁閥為常閉電磁閥。
所述印油盒包括盒體、第一印棉轉軸、第一彈簧、第一滾輪印棉、盒蓋、第二印棉轉軸、第二彈簧和第二滾輪印棉;所述盒體上設有與自動加油機構連通的加油嘴;所述盒蓋蓋在盒體上;所述第一印棉轉軸的兩端各通過一個第一彈簧支撐在盒體內,第一印棉轉軸的兩端上方通過盒蓋限位;所述第一滾輪印棉固定在第一印棉轉軸上,盒蓋上設有能夠露出第一滾輪印棉的通孔;所述第一滾輪印棉露出盒蓋的部分與滾動印章?lián)闲越佑|;所述第二印棉轉軸的兩端各通過一個第二彈簧支撐在盒體內,第二印棉轉軸的兩端上方通過盒蓋限位;所述第二滾輪印棉固定在第二印棉轉軸上;所述第二滾輪印棉位于第一滾輪印棉的下方或者斜下方,并與第一滾輪印棉接觸。
所述印油盒的盒體的兩側面上各設有兩個彈簧槽;所述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設置在彈簧槽內;所述盒蓋的底部設有兩個短限位塊和兩個長限位塊;所述兩個短限位塊分別位于第一印棉轉軸的兩端上方;所述兩個長限位塊分別位于第二印棉轉軸的兩端上方。
所述印油盒的盒體的底面包括斜面、導槽和圓弧槽;所述加油嘴位于斜面的一側上方;所述導槽設置在斜面底部與圓弧槽之間,導槽上從前至后設有多個左右貫通的槽口;所述第二滾輪印棉位于圓弧槽內。
所述定位鎖緊裝置包括支架、轉動件、轉軸、拉簧、滑動軸、滑動軸套、壓縮彈簧、壓板和橡膠層;所述支架的兩側底部設有與打印機固定連接的安裝腳;所述支架的前端設有導向槽;所述轉動件通過轉軸與支架轉動連接,轉動件的兩側前端均設有卡勾;所述卡勾的勾槽高度與導向槽一致,相同側的卡勾與導向槽之間的距離與機架的壁厚一致;所述機架的后端底部設有能與導向槽以及卡勾同時配合的限位軸,并且配合后導向 槽位于機架的內側、卡勾位于機架的外側;所述轉動件的底部通過兩根拉簧與支架的前端下邊緣連接;所述滑動軸、滑動軸套和壓縮彈簧均設置兩個;所述兩個滑動軸平行固定在支架內;所述兩個滑動軸套分別與兩個滑動軸滑動連接,并且貫穿支架的前端面;所述兩個壓縮彈簧分別套在兩個滑動軸上,并位于滑動軸套的后端面與支架的內壁之間;所述壓板與兩個滑動軸套的前端部固定連接;所述橡膠層設置在壓板的前端面上。
所述機架的外側設有第二槽型傳感器;所述定位鎖緊裝置的轉動件上的其中一個卡勾的前端設有能在卡勾與限位軸配合后與第二槽型傳感器相配合的感應塊。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發(fā)明通過創(chuàng)新的定位鎖緊裝置與打印機定位鎖緊,可精確的保證打印機與本發(fā)明的相對位置,大大降低了卡紙的概率,提高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印油盒中的第一滾輪印棉與滾動印章?lián)闲越佑|,使用壽命長;通過自動加油機構能夠實現(xiàn)自動、持續(xù)加油。
(2)本發(fā)明的印章轉軸上的與第一槽型傳感器相配合,能夠統(tǒng)計蓋章次數(shù)。
(3)本發(fā)明的印章轉軸通過彈性軸承座安裝在機架上,避免剛性接觸,延長使用壽命。
(4)本發(fā)明的驅動機構采用步進電機驅動同步帶帶動印章轉軸和滾動轉軸,能夠避免機械失效的可能,并降低滾軸上下的振幅。
(5)本發(fā)明的自動加油機構通過油箱上的開口轉動件實現(xiàn)添加油,且通過電磁閥閥能夠控制印油盒的加油量。油管為軟管,使自動加油機構的裝配位置更加靈活。
(6)本發(fā)明的印油盒中設置第二滾輪印棉吸取印油盒中的印油后傳遞到第一滾輪印棉上,這種結構使得在印油盒內印油較多的情況下,第一滾輪印棉還是可以將適量的印油均勻涂覆到自動蓋章機中的滾動印章上,保證蓋章效果。
(7)本發(fā)明的印油盒的盒蓋的底部設有兩個短限位塊和兩個長限位塊分別對第一印棉轉軸和第二印棉轉軸進行限位,裝配非常方便。盒體的兩側面上各設有兩個彈簧槽用于容納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能夠使結構更加穩(wěn)定,便于裝配。
(8)本發(fā)明的印油盒的盒體的底面的斜面底部與圓弧槽之間設置導槽,導槽上從前至后設有多個左右貫通的槽口,能夠使印油均勻地流入圓弧槽內,進而保證圓弧槽內的第二滾輪印棉能夠均勻地吸上印油,最終能夠確保蓋章效果。
(9)本發(fā)明的定位鎖緊裝置的壓板的前端面上設置橡膠層,能夠使壓板與限位軸之間軟接觸,起到保護作用。
(10)本發(fā)明的第二槽型傳感器與卡勾上的感應塊配合,能夠監(jiān)測定位鎖緊裝置是否安裝到位。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jù)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4為圖1的立體圖。
圖5為圖4的B處放大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印油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左視圖。
圖8為圖7的C-C剖視圖。
圖9為圖6的立體圖。
圖10為圖6去掉印油盒的盒體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的印油盒的盒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fā)明的定位鎖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圖12的D-D剖視圖。
圖14為圖6的立體圖。
附圖中的標號為:
機架1、限位軸11、印章轉軸2、滾動印章21、扇形遮光件22、滾動轉軸3、滾印輥31、驅動機構4、步進電機41、同步帶42、自動加油機構5、油箱51、油管52、電磁閥53、印油盒6、盒體61、加油嘴611、彈簧槽612、斜面613、導槽614、圓弧槽615、第一印棉轉軸62、第一彈簧63、第一滾輪印棉64、盒蓋65、短限位塊651、長限位塊652、第二印棉轉軸66、第二彈簧67、第二滾輪印棉68、定位鎖緊裝置7、支架71、安裝腳711、導向槽712、轉動件72、卡勾721、感應塊722、轉軸73、拉簧74、滑動軸75、滑動軸套76、壓縮彈簧77、壓板78、橡膠層79、第一槽型傳感器8、第二槽型傳感器9。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見圖1至圖5,本實施例的自動蓋章機,包括機架1、印章轉軸2、滾動轉軸3、驅動機構4、自動加油機構5、印油盒6、定位鎖緊裝置7、第一槽型傳感器8和第二槽型傳感器9。
印章轉軸2和滾動轉軸3平行轉動設置在機架1上,并且印章轉軸2位于滾動轉軸3下方。印章轉軸2通過彈性軸承座安裝在機架1上。印章轉軸2上設有至少一個滾動印章21,滾動轉軸3上設有與滾動印章21位置對應的滾印輥31。
驅動機構4安裝在機架1上,并驅動印章轉軸2和滾動轉軸3同步相向轉動。驅動機構4包括步進電機41、傳動軸和同步帶42。步進電機41固定在機架1上,并驅動傳動軸轉動。傳動軸轉動設置在機架1上,傳動軸通過兩條同步帶42分別帶動印章轉軸2和滾動轉軸3轉動。
自動加油機構5自動為印油盒6加油。自動加油機構5包括油箱51、油管52和電磁閥53。油箱51固定在機架1的外側。油箱51上設有加油口,加油口內設有能夠控制加油口的啟閉的轉動件。油箱51通過油管52連通印油盒6,油管52為軟管。電磁閥53控制油管52的通斷,電磁閥53為常閉電磁閥。
見圖6至圖11,印油盒6包括盒體61、第一印棉轉軸62、第一彈簧63、第一滾輪印棉64、盒蓋65、第二印棉轉軸66、第二彈簧67和第二滾輪印棉68。盒體61上設有與自動加油機構5連通的加油嘴611。盒蓋65蓋在盒體61上。第一印棉轉軸62的兩端各通過一個第一彈簧63支撐在盒體61內,第一印棉轉軸62的兩端上方通過盒蓋65限位。第一滾輪印棉64固定在第一印棉轉軸62上,盒蓋65上設有能夠露出第一滾輪印棉64的通孔。第一滾輪印棉64露出盒蓋65的部分與滾動印章21撓性接觸。第二印棉轉軸66的兩端各通過一個第二彈簧67支撐在盒體61內,第二印棉轉軸66的兩端上方通過盒蓋65限位。第二滾輪印棉68固定在第二印棉轉軸66上。第二滾輪印棉68位于第一滾輪印棉64的下方或者斜下方,并與第一滾輪印棉64接觸。
印油盒6的盒體61的兩側面上各設有兩個彈簧槽612。第一彈簧63和第二彈簧67設置在彈簧槽612內。盒蓋65的底部設有兩個短限位塊651和兩個長限位塊652。兩個短限位塊651分別位于第一印棉轉軸62的兩端上方。兩個長限位塊652分別位于第二印棉轉軸66的兩端上方。
印油盒6的盒體61的底面包括斜面613、導槽614和圓弧槽615。加油嘴611位于斜面613的一側上方。導槽614設置在斜面613底部與圓弧槽615之間,導槽614上從前至后設有多個左右貫通的槽口。第二滾輪印棉68位于圓弧槽615內
機架1通過定位鎖緊裝置7與打印機定位鎖緊。見圖12至圖14,定位鎖緊裝置7包括支架71、轉動件72、轉軸73、拉簧74、滑動軸75、滑動軸套76、壓縮彈簧77、壓板78和橡膠層79。支架71的兩側底部設有與打印機固定連接的安裝腳711。支架71的前端設有導向槽712。轉動件72通過轉軸73與支架71轉動連接,轉動件72的兩側前端均設有卡勾721??ü?21的勾槽高度與導向槽712一致,相同側的卡勾721與導 向槽712之間的距離與機架1的壁厚一致。機架1的后端底部設有能與導向槽712以及卡勾721同時配合的限位軸11,并且配合后導向槽712位于機架1的內側、卡勾721位于機架1的外側。轉動件72的底部通過兩根拉簧74與支架71的前端下邊緣連接?;瑒虞S75、滑動軸套76和壓縮彈簧77均設置兩個。兩個滑動軸75平行固定在支架71內。兩個滑動軸套76分別與兩個滑動軸75滑動連接,并且貫穿支架71的前端面。兩個壓縮彈簧77分別套在兩個滑動軸75上,并位于滑動軸套76的后端面與支架71的內壁之間。壓板78與兩個滑動軸套76的前端部固定連接。橡膠層79設置在壓板78的前端面上。
第一槽型傳感器8設置在機架1的一側,印章轉軸2上固定有與第一槽型傳感器8相配合的扇形遮光件22。
第二槽型傳感器9設置在機架1的外側,定位鎖緊裝置7的轉動件72上的其中一個卡勾721的前端設有能在卡勾721與限位軸11配合后與第二槽型傳感器9相配合的感應塊722。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