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點式打印頭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7799閱讀:35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點式打印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有選擇地使所排列的多個金屬絲突出并以點陣狀進行打印的點式打印頭。
背景技術(shù)
作為現(xiàn)有的這種點式打印頭,有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方式和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方式。在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方式中,由于在每列中決定使點式打印頭沿打印線移動的同時有選擇地使金屬絲突出的定時即可,所以兩種就可完成。另一方面,在菱形排列針的前端部的方式中,由于在每一根金屬絲中使點式打印頭沿打印線移動的同時有選擇地使金屬絲突出的定時都不同,所以需要設(shè)定相當于金屬絲數(shù)量的定時,控制回路變得復(fù)雜而高價。
可是,在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方式中,盡管金屬絲的后端部配置在距打印頭的中心部等距的位置上,但是由于金屬絲的前端部配置到距打印頭的中心部距離大不相同的位置上,所以金屬絲大致接近于直線狀并彎曲得很大。大致接近于直線的金屬絲的情況在移動時的阻力小,金屬絲從待機位置移動到突出位置的時間短。另一方面,較大彎曲的金屬絲的情況由于受到因彈性向金屬絲導向的側(cè)壓力而移動時的阻力大,從待機位置移動到突出位置的時間長。
另外,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方式存在同時被驅(qū)動的金屬絲的數(shù)量多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峰值電流變大,所以需要增大電源容量,并且發(fā)生的噪音也大。另一方面,在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方式中,所有金屬絲的前端部配置在距打印頭的中心部大致等距的位置上,由于所有的金屬絲大致接近于直線,所以所有的金屬絲移動時的阻力小,金屬絲從待機位置移動到突出位置的時間大致均勻。而且,同時被驅(qū)動的金屬絲的數(shù)量變少,峰值電流變小,所以電源容量小也可完成,并且發(fā)生的噪音也小。
如上所述,在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和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中,各有長短,根據(jù)用途、價格等分開使用,所以需要設(shè)定為任何時候都可以選擇雙方的制造體制,根據(jù)需求適當選擇而制造。然而,以往,通過分別另外制作塑料模具、燒結(jié)模具、接合夾具等,用不同工序制造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和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制造成本高。
另外,如日本特開平6-336036號公報所公開的例子,作為現(xiàn)有的這種點式打印頭有如下點式打印頭,即它可以將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的金屬絲的前端部轉(zhuǎn)換為使鄰接的金屬絲彼此的縱向位置一致的高速打印模式;以及錯開鄰接的金屬絲彼此的縱向位置的高質(zhì)量打印模式。
以下,使用圖26A及圖26B(表示圖26A的剖面M-M的圖)說明上述日本特開平6-336036號公報所公開的例子。
第一金屬絲導向1009、第二金屬絲導向1010以及金屬絲導向安裝板1011通過將旋轉(zhuǎn)軸1011a嵌合在兩金屬絲導向1009、1010的各旋轉(zhuǎn)軸孔1009a、1010a內(nèi),且使定位軸1011b與第一金屬絲導向1009的定位孔1009d嵌合的同時與第二金屬絲導向1010的切口部1010d配合,從而配置在未圖示的頭部的前端部上。通過這種配置,第二金屬絲導向1010相對第一金屬絲導向1009,在由定位軸1011b和切口部1010d限制的規(guī)定角度范圍內(nèi)以旋轉(zhuǎn)軸1011a為中心自由回轉(zhuǎn)。而且,通過第二金屬絲導向1010的回轉(zhuǎn),使打印模式轉(zhuǎn)換為兩列的打印金屬絲1003的高度位置一致的高速打印模式和該高度位置偏離的高質(zhì)量打印模式。
如上所述,在一現(xiàn)有例中,通過使第二金屬絲導向1010回轉(zhuǎn),轉(zhuǎn)換為兩列的打印金屬絲1003的高度位置一致的高速打印模式和該高度位置偏離的高質(zhì)量打印模式的兩種打印模式,所以雖然高速打印模式和高質(zhì)量打印模式的轉(zhuǎn)換操作容易,但是這種使如第二金屬絲導向1010的部件回轉(zhuǎn)的方法無法轉(zhuǎn)換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方式和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方式。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通過共用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和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的零件,使用共用的塑料模具、燒結(jié)模具、接合夾具等,并準備同樣零件,從而可以分別用適當?shù)南嗤ば蛑圃祀p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和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進而可獲得制造成本低廉的廉價點式打印頭。
本發(fā)明的點式打印頭具有多個金屬絲;頭部體,其安裝有用于使這些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進行第一金屬絲排列的第一金屬絲導向或用于進行第二金屬絲排列的第二金屬絲導向的任何一方;多個電樞,其為了驅(qū)動上述多個金屬絲而分別固定有這些金屬絲;多個電磁線圈,其用于驅(qū)動上述多個電樞;以及電磁線圈基體,其安裝有上述多個電磁線圈。
在本發(fā)明的點式打印頭的第一方式中,在電磁線圈基體上形成有用于在組裝安裝有第一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和上述電磁線圈基體時決定組裝位置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用于在組裝安裝有第二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和上述電磁線圈基體時決定組裝位置的第二定位部。另一方面,在頭部體上形成有選擇地與上述第一定位部或上述第二定位部的任何一方對應(yīng)的定位對準部。
在該第一方式中可采取以下形式。
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上述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凸起部,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槽部,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槽部也可以。
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上述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凸起部,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孔也可以。
上述第一金屬絲導向進行金屬絲排列使得第一號金屬絲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前端配置在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上述第二金屬絲導向進行金屬絲排列使得第一號金屬絲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前端配置在縱中心線外也可以。而且,上述第一金屬絲導向是用于菱形排列上述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的菱形金屬絲導向,上述第二金屬絲導向是用于雙列型排列上述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雙列型金屬絲導向也可以。
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對準標記,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上述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標記,上述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標記,構(gòu)成通過將上述定位對準標記有選擇地與上述第一定位標記和第二定位標記對位從而得到兩個不同的組裝狀態(tài)的結(jié)構(gòu)也可以。
在本發(fā)明的點式打印頭的第二方式中,在頭部體上形成有用于在組裝安裝有第一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和上述電磁線圈基體時決定組裝位置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用于在組裝安裝有第二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和上述電磁線圈基體時決定組裝位置的第二定位部。另一方面,在電磁線圈基體上形成有選擇地與上述第一定位部或上述第二定位部的任何一方對應(yīng)的定位對準部。
在該第二方式中可采取以下形式。
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凸起部,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凸起部,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定位對準部是定位槽部也可以。
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凸起部,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凸起部,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孔也可以。
上述第一金屬絲導向進行金屬絲排列使得第一號金屬絲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前端配置在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在該金屬絲排列中,上述第二金屬絲導向使第一號金屬絲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前端配置在縱中心線外也可以。
上述第一金屬絲導向是用于菱形排列上述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的菱形金屬絲導向,上述第二金屬絲導向是用于雙列型排列上述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雙列型金屬絲導向也可以。
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對準標記,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上述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標記,上述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標記,構(gòu)成通過將上述定位對準標記有選擇地與上述第一定位標記和上述第二定位標記對位從而得到兩個不同的組裝狀態(tài)的結(jié)構(gòu)也可以。
本發(fā)明通過共用雙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和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的零件,使用共用的塑料模具、燒結(jié)模具、接合夾具等,并準備同樣零件,從而可以分別用適當?shù)南嗤ば蛑圃祀p列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和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點式打印頭,進而可獲得制造成本低廉的廉價點式打印頭。
圖1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1、是圖1B的剖面AA的剖視圖。
圖1B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1的主視圖。
圖2是放大表示圖1B的剖視圖。
圖3是從右方所見圖1A的電磁線圈基體單體的圖。
圖4是從右方所見圖1A的雙列型頭部體的圖。
圖5是說明將圖3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定位在圖4所示的雙列型頭部體上狀態(tài)的圖。
圖6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2、是圖6B的剖面CC的剖視圖。
圖6B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2的主視圖。
圖7是從右方所見圖6A的電磁線圈基體單體的圖。
圖8是從右方所見圖6A的菱形頭部體的圖。
圖9是說明將圖7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定位在圖8所示的菱形頭部體上狀態(tài)的圖。
圖10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1、是圖10B的剖面EE的剖視圖。
圖10B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1的主視圖。
圖11是從右方所見圖10A的電磁線圈基體單體的圖。
圖12是從右方所見圖10A的雙列型頭部體的圖。
圖13是說明將圖11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定位在圖12所示的雙列型頭部體上狀態(tài)的圖。
圖14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2、是圖14B的剖面GG的剖視圖。
圖14B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2的主視圖。
圖15是從右方所見圖14A的電磁線圈基體單體的圖。
圖16是從右方所見圖14A的菱形頭部體的圖。
圖17是說明將圖15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定位在圖16所示的菱形頭部體上狀態(tài)的圖。
圖18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1、是圖18B的剖面II的剖視圖。
圖18B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1的主視圖。
圖19是從右方所見圖18A的電磁線圈基體單體的圖。
圖20是表示從右方所見圖18A的雙列型頭部體狀態(tài)的圖。
圖21是說明將圖19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定位在圖20所示的雙列型頭部體上狀態(tài)的圖。
圖22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2、是圖22B的剖面KK的剖視圖。
圖22B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2的主視圖。
圖23是從右方所見圖22A的電磁線圈基體單體的圖。
圖24是從右方所見圖22A的菱形頭部體單體的圖。
圖25是說明將圖23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定位在圖24所示的菱形頭部體上狀態(tài)的圖。
圖26A是表示一現(xiàn)有例中的可轉(zhuǎn)換打印模式的金屬絲導向部分結(jié)構(gòu)的主視圖。
圖26B是在圖26A所示的剖面M-M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使用圖1A、圖1B以及圖2,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1的結(jié)構(gòu)。組裝狀態(tài)1是雙列型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狀態(tài)。
雙列型頭部體1由頭部3和安裝在形成于頭部3上的開口部上的多個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構(gòu)成。如后所述,在該頭部3上形成有用于作為決定將頭部3和電磁線圈基體8組合時的相對位置的對位部的定位凸起部3a。
另外,在雙列型頭部體1上安裝有電磁線圈基體8。在電磁線圈基體8上形成有第一定位槽部8b,如圖1B(表示圖1A的剖面BB的圖)所示,通過使第一定位槽部8b和定位凸起部3a結(jié)合來決定雙列型頭部體1和電磁線圈基體8的組裝位置。
利用貫通于電磁線圈基體8及雙列型頭部體1的四根后罩止動螺釘11和嵌入形成于頭部3上的埋頭孔內(nèi)的四個螺母,后罩10固定在頭部體1和電磁線圈基體8上。
如圖3所示,在電磁線圈基體8上以圓周上等間隔地且呈環(huán)狀形成有多個電磁線圈鐵心8a。在各電磁線圈鐵心8a上安裝有電磁線圈9。多個電磁線圈9分別連接在配線基板6上,通過連接器7連接在控制電路(未圖示)上。在多個電磁線圈鐵心8a的各個上對置組裝有電樞14。這些電樞14分別由安裝于后罩10上的電樞導向12支撐,由設(shè)置于電樞14和后罩10之間的電樞彈簧18可向電磁線圈基體8擺動地壓接。在電樞14的前端部分別安裝有金屬絲15。
在電磁線圈基體8上安裝有金屬絲彈簧支撐環(huán)16,安裝于該金屬絲彈簧支撐環(huán)16上的金屬絲彈簧17進行加力以使各電樞14的前端部分別向安裝于后罩10上的電樞擋塊13擠壓。圖2中上側(cè)的電樞14受到金屬絲彈簧17作用而擠壓在安裝于后罩10上的電樞擋塊13上。另一方面,圖2中下側(cè)的電樞14由控制回路(未圖示)驅(qū)動而被電磁線圈鐵心8吸引,抵抗金屬絲彈簧17的作用力擺動,其結(jié)果,使固定于電樞14的前端部上的金屬絲15從安裝于雙列型頭部體1的前端部上的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突出,在未圖示的打印介質(zhì)上打印點。
使用圖3說明圖1A、圖1B以及圖2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8的結(jié)構(gòu)。在呈環(huán)狀配置的多個電磁線圈鐵心8a的外周上形成有第一定位槽部8b和第二定位槽部8c。第一定位槽部8b形成在相鄰的兩個電磁線圈鐵心8a的中間。第二定位槽部8c形成在對應(yīng)于一個電磁線圈鐵心8a的位置上。如圖3的例子所示,在偶數(shù)個環(huán)狀配置有電磁線圈鐵心8a時,第二定位槽部8c形成在從相對電磁線圈鐵心8a的環(huán)中心與第一定位槽部8b成點對稱的位置僅偏移與相鄰的電磁線圈鐵心8a之間的角度(2θ)的一半θ的位置上。
使用圖4說明圖1A、圖1B以及圖2所示的雙列型頭部體1的結(jié)構(gòu)。
在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上相對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左右對稱的位置上,縱向分別形成有用于引導金屬絲的導向孔列。頭部3上在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形成有定位凸起部3a,該定位凸起部3a用于與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8上的第一定位槽部8b或第二定位槽部8c嵌合從而決定與電磁線圈基體8的組裝位置。
使用圖5說明組合圖3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8和圖4所示的雙列型頭部體1時的定位狀態(tài)。
在將電磁線圈基體8組裝在雙列型頭部體1上時,在形成于頭部3上的定位凸起部3a上嵌合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8的兩處電磁線圈鐵心8a中間的第一定位槽部8b。這樣,通過在雙列型頭部體1的形成于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圖4)上的定位凸起部3a上嵌合形成于相鄰的兩個電磁線圈鐵心8a中間的第一定位槽部8b,進而固定于與各電磁線圈鐵心8a對應(yīng)配置的電樞14上的金屬絲15的前端部順利地被引導到形成于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上的導向孔列中。
接著,使用圖6A及圖6B,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2的結(jié)構(gòu)。組裝狀態(tài)2是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狀態(tài)。
菱形頭部體2由頭部3和安裝在形成于頭部3上的開口部上的多個菱形金屬絲導向5構(gòu)成。如后所述,在該頭部3上形成有用于作為決定將頭部3和電磁線圈基體8組合時的相對位置的對位部的定位凸起部3a。
另外,在菱形頭部體2上安裝有電磁線圈基體8。在電磁線圈基體8上形成有第二定位槽部8c,如圖6A(表示圖6B的剖面DD的圖)所示,通過使第二定位槽部8c和定位凸起部3a結(jié)合,從而決定菱形頭部體2和電磁線圈基體8的組裝位置。
利用貫通于電磁線圈基體8及雙列型頭部體1的四根后罩止動螺釘11和嵌入形成于頭部3上的埋頭孔內(nèi)的四個螺母,后罩10固定在頭部體1和電磁線圈基體8上。
另外,在電磁線圈基體8上安裝有配線基板6,在配線基板6上固定有連接器7。
使用圖7說明圖6A及圖6B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8的結(jié)構(gòu)。
在電磁線圈基體8上以圓周上等間隔且呈環(huán)狀配置有多個電磁線圈鐵心8a。在這些電磁線圈鐵心8a的外周上形成有第一定位槽部8b和第二定位槽部8c。第一定位槽部8b形成在相鄰的兩個電磁線圈鐵心8a的中間。第二定位槽部8c形成在對應(yīng)于一個電磁線圈鐵心8a的位置上。如圖7所示,在偶數(shù)個配置電磁線圈鐵心8a時,第二定位槽部8c形成在從相對電磁線圈鐵心8a的環(huán)中心與第一定位槽部8b成點對稱的位置僅偏移與相鄰的電磁線圈鐵心8a的間隔角度(2θ)的一半θ的位置上。
使用圖8說明圖6A及圖6B所示的菱形頭部體2的結(jié)構(gòu)。
在菱形金屬絲導向5上第一號金屬絲的導向孔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導向孔形成在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以中間部的導向孔距縱中心線最遠的方式排列呈菱形。在頭部3上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形成有定位凸起部3a,該定位凸起部3a用于與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8上的第一定位槽部8b及第二定位槽部8c嵌合而決定與電磁線圈基體8的組裝位置。
使用圖9說明組合圖7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8和圖8所示的菱形頭部體2時的定位狀態(tài)。
在將電磁線圈基體8組裝在菱形頭部體2上時,在形成于頭部3上的定位凸起部3a上嵌合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8的與電磁線圈鐵心8a對應(yīng)的位置上的第二定位槽部8c。這樣,通過在菱形頭部體2的形成于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圖8)上的定位凸起部3a上嵌合形成于與電磁線圈鐵心8a對應(yīng)的位置上的第二定位槽部8c,進而固定于與各電磁線圈鐵心8a對應(yīng)配置的電樞14上的金屬絲15的前端部順利地被引導到形成于菱形金屬絲導向4上的導向孔列中。
使用圖10A及圖10B,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1的結(jié)構(gòu)。組裝狀態(tài)1是雙列型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狀態(tài)。
雙列型頭部體101由頭部103和安裝在形成于頭部103上的開口部上的多個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構(gòu)成。在該頭部103上形成有用于作為決定將頭部103和后述電磁線圈基體108組合時的相對位置的對位部的定位凸起部103a。
另外,在雙列型頭部體101上安裝有電磁線圈基體108。在電磁線圈基體108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108b,如圖10B(表示圖10A的剖面FF的圖)所示,通過使第一定位孔108b和定位凸起部103a結(jié)合,從而決定雙列型頭部體101和電磁線圈基體108的組裝位置。
利用貫通于電磁線圈基體8及雙列型頭部體1的四根后罩止動螺釘11和嵌入形成于頭部103上的埋頭孔內(nèi)的四個螺母,后罩10固定在頭部體1和電磁線圈基體8上。
另外,在電磁線圈基體108上安裝有配線基板6,在配線基板6上固定有連接器7。
使用圖11說明圖10A及圖10B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108的結(jié)構(gòu)。
在電磁線圈基體108上以圓周上等間隔且呈環(huán)狀配置有多個電磁線圈鐵心108a。在這些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外周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108b和第二定位孔108c。第一定位孔108b形成在相鄰的兩個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中間,第二定位孔108c形成在對應(yīng)于一個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位置上。如圖11所示,在偶數(shù)個配置電磁線圈鐵心108a時,第二定位孔108c形成在從相對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環(huán)中心與第一定位孔108b成點對稱的位置僅偏移與相鄰的電磁線圈鐵心8a之間的角度(2θ)的一半θ的位置上。
使用圖12說明圖10A及圖10B所示的雙列型頭部體101的結(jié)構(gòu)。
在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上相對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左右對稱的位置上,縱向分別形成有用于引導金屬絲的導向孔列。在頭部103上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形成有定位凸起部103a,該定位凸起部103a用于與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108上的第一定位孔108b和第二定位孔108c嵌合而決定與電磁線圈基體108的組裝位置。
使用圖13說明組合圖11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108和圖12所示的雙列型頭部體101時的定位狀態(tài)。
在將電磁線圈基體108組裝在雙列型頭部體101上時,在形成于頭部103上的定位凸起部103a上嵌合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108的兩處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中間的第一定位孔108b。這樣,通過在雙列型頭部體101的形成于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圖12)上的定位凸起部103a上嵌合形成于相鄰的兩個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中間的第一定位孔108b,進而固定于與電磁線圈鐵心108a對應(yīng)配置的電樞14上的金屬絲15的前端部順利地被引導到形成于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上的導向孔列中。
接著,使用圖14A及圖14B,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2的結(jié)構(gòu)。組裝狀態(tài)2是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狀態(tài)。
菱形頭部體102由頭部103和安裝在形成于頭部103上的開口部上的多個菱形金屬絲導向5構(gòu)成。如后所述,在該頭部103上形成有用于作為決定將頭部103和電磁線圈基體108組合時的相對位置的對位部的定位凸起部103a。
另外,在菱形頭部體102上安裝有電磁線圈基體108。在電磁線圈基體108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108c,如圖14B(表示圖14A的剖面HH的圖)所示,通過使第二定位孔108c和定位凸起部103a結(jié)合,從而決定菱形頭部體102和電磁線圈基體108的組裝位置。
利用貫通于電磁線圈基體108及雙列型頭部體1的四根后罩止動螺釘11和嵌入形成于頭部103上的埋頭孔內(nèi)的四個螺母,后罩10固定在雙列型頭部體1和電磁線圈基體108上。
另外,在電磁線圈基體108上安裝有配線基板6,在配線基板6上固定有連接器7。
使用圖15說明圖14A及圖14B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108的結(jié)構(gòu)。
在電磁線圈基體108上以圓周上等間隔且呈環(huán)狀配置有多個電磁線圈鐵心108a。在這些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外周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108b和第二定位孔108c。第一定位孔108b形成在相鄰的兩個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中間。第二定位孔108c形成在對應(yīng)于一個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位置上。如圖15所示,在偶數(shù)個配置電磁線圈鐵心108a時,第二定位孔108c形成在從相對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環(huán)中心與第一定位孔108b成點對稱的位置僅偏移與相鄰的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間隔角度(2θ)的一半θ的位置上。
使用圖16說明圖14A及圖14B所示的菱形頭部體102的結(jié)構(gòu)。
在菱形金屬絲導向5上第一號金屬絲的導向孔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導向孔形成在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以中間部的導向孔距縱中心線最遠的方式排列呈菱形。在頭部103上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形成有定位凸起部103a,該定位凸起部103a用于與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108上的第一定位孔108b及第二定位孔108c嵌合從而決定與電磁線圈基體108的組裝位置。
使用圖17說明組合圖15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108和圖16所示的菱形頭部體102時的定位狀態(tài)。
在將電磁線圈基體108組裝在菱形頭部體102上時,在形成于頭部103上的定位凸起部103a上嵌合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108的與電磁線圈鐵心108a對應(yīng)的位置上的第二定位孔108c。這樣,通過在菱形頭部體102的形成于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圖16)上的定位凸起部103a上嵌合形成于與電磁線圈鐵心108a對應(yīng)的位置上的第二定位孔108c,進而固定于與電磁線圈鐵心108a對應(yīng)配置的電樞14上的金屬絲15的前端部順利地被引導到形成于菱形金屬絲導向4上的導向孔列中。
使用圖18A及圖18B,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1的結(jié)構(gòu)。組裝狀態(tài)1是雙列型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狀態(tài)。
雙列型頭部體201由頭部203和安裝在形成于頭部203上的開口部上的多個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構(gòu)成。在該頭部203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和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
另外,在雙列型頭部體201上安裝有電磁線圈基體208,在該電磁線圈基體208上形成有作為對位部的定位孔208b,該定位孔208b用于有選擇地與形成于頭部203上的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或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嵌合而決定相對位置。如圖18B(表示圖18A的剖面JJ的圖)所示,通過使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和定位孔208b結(jié)合,從而決定雙列型頭部體201和電磁線圈基體208的組裝位置。
后罩10利用貫通于電磁線圈基體208及雙列型頭部體1的四根后罩止動螺釘11和嵌入形成于頭部203上的埋頭孔內(nèi)的四個螺母而被固定。
另外,在電磁線圈基體208上安裝有配線基板6,在配線基板6上固定有連接器7。
使用圖19說明圖18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208的結(jié)構(gòu)。
在電磁線圈基體208上以圓周上等間隔且呈環(huán)狀配置有多個電磁線圈鐵心208a。在這些電磁線圈鐵心208a的外周上形成有定位孔208b。該定位孔208b形成在對應(yīng)于一個電磁線圈鐵心208a的位置上。
使用圖20說明圖18A、圖18B所示的雙列型頭部體201的結(jié)構(gòu)。
在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上相對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左右對稱的位置上,縱向分別形成有用于引導金屬絲的導向孔列。在頭部203上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該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用于與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208上的定位孔208b嵌合從而決定與電磁線圈基體208的組裝位置。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形成在從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僅偏移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間隔角度(2θ)的一半θ的位置上。
使用圖21說明組合圖19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208和圖20所示的雙列型頭部體201時的定位狀態(tài)。
在將電磁線圈基體208組裝在雙列型頭部體201上時,在形成于頭部203上的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上嵌合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208上的定位孔208b。這樣,通過在雙列型頭部體201的形成于距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圖20)僅偏移電磁線圈基體208a的間隔角度(2θ)的一半θ的位置上的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上嵌合定位孔208b,從而固定于與各電磁線圈鐵心208a對應(yīng)配置的電樞14上的金屬絲15的前端部順利地被引導到形成于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上的導向孔列中。
接著,使用圖22A及圖22B,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2的結(jié)構(gòu)。組裝狀態(tài)2是菱形排列金屬絲的前端部的狀態(tài)。
菱形頭部體202由頭部203和安裝在形成于頭部203上的開口部上的多個菱形金屬絲導向5構(gòu)成。在該頭部203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和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
另外,在菱形頭部體202上安裝有電磁線圈基體208。在電磁線圈基體208上形成有作為對位部的定位孔208b,該定位孔208b用于有選擇地與形成于頭部203上的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或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嵌合從而決定相對位置。而且,如圖22B(表示圖22A的剖面LL的圖)所示,通過使定位孔208b和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結(jié)合,從而決定菱形頭部體202和電磁線圈基體208的組裝位置。
利用貫通于電磁線圈基體208及雙列型頭部體1的四根后罩止動螺釘11和嵌入形成于頭部203上的埋頭孔內(nèi)的四個螺母,后罩10固定在雙列型頭部體1和電磁線圈基體208上。
另外,在電磁線圈基體208上安裝有配線基板6,在配線基板6上固定有連接器7。
使用圖23說明圖22A及圖22B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208的結(jié)構(gòu)。
在電磁線圈基體208上以圓周上等間隔且呈環(huán)狀配置有多個電磁線圈鐵心208a。在這些電磁線圈鐵心208a的外周上形成有定位孔208b。定位孔208b形成在對應(yīng)于一個電磁線圈鐵心208a的位置上。
使用圖24說明圖22A及圖22B所示的菱形頭部體202的結(jié)構(gòu)。
在菱形金屬絲導向5上將第一號金屬絲的導向孔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導向孔形成在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以中間部的導向孔距縱中心線最遠的方式排列為菱形。在頭部203上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該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用于與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208上的定位孔208b嵌合從而決定與電磁線圈基體208的組裝位置,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形成在從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僅偏移電磁線圈鐵心108a的間隔角度(2θ)的一半θ的位置上。
使用圖25說明組合圖23所示的電磁線圈基體208和圖24所示的菱形頭部體202時的定位狀態(tài)。
在將電磁線圈基體208組裝在菱形頭部體202上時,在形成于頭部203上的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上嵌合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208上的定位孔208b。這樣,通過在菱形頭部體202的形成于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的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上嵌合定位孔208b,從而固定于與電磁線圈鐵心208a對應(yīng)配置的電樞14上的金屬絲15的前端部順利地被引導到形成于雙列型金屬絲導向4上的導向孔列中。
如上所述,在第一實施例中,為了得到由雙列型頭部體1來構(gòu)成點式打印頭的組裝狀態(tài)1,在形成有第一定位槽部8b和第二定位槽部8c的電磁線圈基體8的第一定位槽部8b上結(jié)合形成于頭部3上的定位凸起部3a。另一方面,為了得到由菱形頭部體2來構(gòu)成點式打印頭的組裝狀態(tài)2,在電磁線圈基體8的第二定位槽部8c上結(jié)合形成于頭部3上的定位凸起部3a。
在第二實施例中,通過使形成于頭部103上的定位凸起部103a有選擇地與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108上的第一定位孔108b或第二定位孔108c結(jié)合,從而得到組裝狀態(tài)1及組裝狀態(tài)2。
在第三實施例中,通過使形成于電磁線圈基體208上的定位孔208b有選擇地與形成于頭部203上的第一定位凸起部203a或第二定位凸起部203b結(jié)合,從而得到組裝狀態(tài)1及組裝狀態(tài)2。
這樣在上述實施例中,通過使頭部體和電磁線圈結(jié)合從而有選擇地定位進而得到組裝狀態(tài)1或組裝狀態(tài)2,但是也可以在頭部體和電磁線圈基體的任何一方上形成第一定位標記和第二定位標記,在另一方上形成定位對準標記,通過將定位對準標記有選擇地與第一定位標記和第二定位標記對位,得到組裝狀態(tài)1或組裝狀態(tài)2。
另外,也考慮在金屬絲導向和頭部上形成與本發(fā)明同樣的定位對準部,但如上所述由于使用多個金屬絲導向,所以裝配繁雜而導致成本提高。再有,金屬絲導向是小零件,所以形成于僅偏移微小角度位置上的定位對準部的位置精度對角度的影響大而難以確保角度的精度,與此相對根據(jù)本發(fā)明在作為比金屬絲導向大很多的零件的頭部和電磁線圈基體的外周附近形成定位對準部,所以定位對準部的位置精度對角度θ的影響小而容易確保角度的精度。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點式打印頭,具有多個金屬絲;頭部體,其安裝有用于使這些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進行第一金屬絲排列的第一金屬絲導向或用于進行第二金屬絲排列的第二金屬絲導向的任何一方;多個電樞,其為了驅(qū)動上述多個金屬絲而分別固定有這些金屬絲;多個電磁線圈,其用于驅(qū)動上述多個電樞;以及電磁線圈基體,其安裝有上述多個電磁線圈,在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用于在組裝安裝有第一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和上述電磁線圈基體時決定組裝位置;以及第二定位部,該第二定位部用于在組裝安裝有第二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和上述電磁線圈基體時決定組裝位置,在上述頭部體上形成有選擇地與上述第一定位部或上述第二定位部的任何一方對應(yīng)的定位對準部。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上述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凸起部,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槽部,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槽部。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上述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凸起部,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孔。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金屬絲導向進行金屬絲排列使得第一號金屬絲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前端配置在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上述第二金屬絲導向進行金屬絲排列使得第一號金屬絲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前端配置在縱中心線外。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4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金屬絲導向是用于菱形排列上述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的菱形金屬絲導向,上述第二金屬絲導向是用于雙列型排列上述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雙列型金屬絲導向。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對準標記,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上述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標記,上述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標記,構(gòu)成通過將上述定位對準標記有選擇地與上述第一定位標記和上述第二定位標記對位從而得到兩個不同的組裝狀態(tài)的結(jié)構(gòu)。
7.一種點式打印頭,具有多個金屬絲;頭部體,其安裝有用于使這些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進行第一金屬絲排列的第一金屬絲導向或用于進行第二金屬絲排列的第二金屬絲導向的任何一方;多個電樞,其為了驅(qū)動上述多個金屬絲而分別固定有這些金屬絲;多個電磁線圈,其用于驅(qū)動上述多個電樞;以及電磁線圈基體,其安裝有上述多個電磁線圈,在上述頭部體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用于在組裝安裝有第一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和上述電磁線圈基體時決定組裝位置;以及第二定位部,該第二定位部用于在組裝安裝有第二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和上述電磁線圈基體時決定組裝位置,在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形成有選擇地與上述第一定位部或上述第二定位部的任何一方對應(yīng)的定位對準部。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7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凸起,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定位對準部是定位槽部。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7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凸起部,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凸起部,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孔。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7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金屬絲導向進行金屬絲排列使得第一號金屬絲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前端配置在金屬絲排列的縱中心線上,在該金屬絲排列中,上述第二金屬絲導向使第一號金屬絲和最末號金屬絲的前端配置在縱中心線外。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0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金屬絲導向是用于菱形排列上述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的菱形金屬絲導向,上述第二金屬絲導向是用于雙列型排列上述多個金屬絲的前端部的雙列型金屬絲導向。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7所述的點式打印頭,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電磁線圈基體上的定位對準部是定位對準標記,形成于上述頭部體上的上述第一定位部是第一定位標記,上述第二定位部是第二定位標記,構(gòu)成通過將上述定位對準標記有選擇地與上述第一定位標記和第二定位標記對位從而得到兩個不同的組裝狀態(tài)的結(jié)構(gòu)。
專利摘要
在點式打印頭的電磁線圈基體(8)上形成有第一及第二定位部(8b、8c),以便有選擇地組裝安裝有第一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和安裝有第二金屬絲導向的頭部體(1、2)。在頭部體(1、2)上形成有選擇地與這些第一、第二定位部的任何一個對應(yīng)的定位對準部(3a)。
文檔編號B41J2/235GK1993229SQ200680000562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31日
發(fā)明者池端勉, 遠藤敏宏, 國田雅夫 申請人:西鐵城時計株式會社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靖州| 台湾省| 阳信县| 梅州市| 雅安市| 汽车| 股票| 分宜县| 阿瓦提县| 苍溪县| 定西市| 阜平县| 高碑店市| 定南县| 河源市| 搜索| 揭东县| 樟树市| 临洮县| 讷河市| 盈江县| 杭州市| 南召县| 类乌齐县| 许昌市| 开江县| 唐山市| 马龙县| 东丰县| 同江市| 名山县| 汝阳县| 玉屏| 都匀市| 全椒县| 临湘市| 玛多县| 涞水县| 九寨沟县| 夏河县|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