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網孔實訓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用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網孔實訓板。
背景技術:
目前,在現(xiàn)代電氣教學實驗中,為了訓練學員的電工、電氣裝配、 接線安裝工藝技能、故障分析及等級考核、技能鑒定,大都采用網孔 板來固定電氣元件,該網孔板由元器件盒、插座板構成。但現(xiàn)有產品 存在很多缺陷 一種是方孔網板,元器件盒在插座板上需要螺絲固定, 這在實際操作中需二人或多人才能完成螺絲固定,且由于不同的器件 螺絲固定孔間距比例不統(tǒng)一,往往不能選擇合適的位置安裝,且用螺
絲逐個固定費時費力,浪費寶貴的訓練時間;另一種網孔板,其插座
板上的插孔由圓形孔和直線槽相結合組合而成,這種結構方式存在的
缺點是:在實際應用中如不小心往上碰觸已固定在插座板上的元器件, 由于插孔的結構下部是直線槽形,上部是圓孔,可能造成元件脫落。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使元器件盒左、右、上、下碰觸不 會輕易脫落的網孔實訓板。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網
孔實訓板,包含元器件盒體、插頭、插座板,其中,插頭設在元器件 盒體的底座上,插座板上設有若干個供插頭插接的孔洞,其特征在于 孔洞由圓形孔、水平直線槽和垂直直線槽組合而成,水平直線槽一端 與圓形孔連接,另一端與垂直直線槽連接,水平直線槽和垂直直線槽 連接構成"7"字形槽。
元器件盒在網孔板上選好位置后,把元器件盒上的插頭對準插座 板的圓形孔插入后沿"7"字形槽作右移和下移,即可固定在插座板
上。由于固定插頭的槽為"7"字形結構,元器件盒左、右、上、下碰
觸不會脫落,插頭不需螺絲固定,且單人可以操作,安裝、操作方便, 大大簡化技能實訓工作。
'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中插座板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插頭結構示意圖。
圖3為各種規(guī)格元器件盒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一圖3所示,本實施例包含元器件盒體(9)、插頭(6)、 插座板(3),其中,插頭(6)設在元器件盒體(9)的底座上,插座 板(3)設有若干個供插頭插接的孔洞,孔洞由圓形孔(1)、水平直線 槽和垂直直線槽組合而成,水平直線槽一端與圓形孔(1)連接,另一
端與垂直直線槽連接,水平直線槽和垂直直線槽連接構成"7"字形
槽(2);插頭(6)包含半球形頭部(7)、小圓柱體(8)、大圓柱體(5)、 螺紋圓柱體(4),半球形頭部(7)半徑比圓形孔(1)半徑略小,便 于插頭插入;小圓柱體(8)連接在半球形頭部(7)的后部,小圓柱 體(8)直徑比"7"字形槽的槽寬略小,小圓柱體的長度略大于插座 板的厚度,使小圓柱體(8)與"7"字形槽中的直線槽結合緊密,保 證了插頭與插座板之間不會松動,不會脫落;小圓柱體(8)的后部連 接大圓柱體(8),大圓柱體直徑大于圓形孔(1)的直徑,保證元器件 盒插入插座板時,大圓柱體不會嵌入插座板;大圓柱體(5)后部連接 螺紋圓柱體(4),螺紋圓柱體(4)與元件盒體(9)底座螺紋連接。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 、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2、 大大簡化技能實訓工作。實訓時選好元件位置后做簡單的動作 即可把元器件牢牢地固定在插座板上。
3、 操作方便,不需螺絲固定,且單人可以操作,合理、科學。
權利要求1、一種網孔實訓板,包含元器件盒體(9)、插頭(6)、插座板(3),其中,插頭(6)設在元器件盒體(9)的底座上,插座板(3)上設有若干個供插頭插接的孔洞,其特征在于孔洞由圓形孔(1)、水平直線槽和垂直直線槽組合而成,水平直線槽一端與圓形孔(1)連接,另一端與垂直直線槽連接,水平直線槽和垂直直線槽連接構成“7”字形槽(2)。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孔實訓板,其特征在于插頭(6)包 含半球形頭部(7)、小圓柱體(8)、大圓柱體(5)、螺紋圓柱體(4), 小圓柱體(8)連接在半球形頭部(7)的后部,半球形頭部半徑比圓 形孔半徑略小,小圓柱體直徑比"7"字形槽的槽寬略小,小圓柱體的 長度略大于插座板的厚度,小圓柱體(8)的后部連接大圓柱體(8), 大圓柱體直徑大于圓形孔(1)的直徑,大圓柱體后部連接螺紋圓柱體(4),螺紋圓柱體(4)與元件盒體(9)底座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用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網孔實訓板。它包含元器件盒體、插頭、插座板,其中,插頭設在元器件盒體的底座上,插座板上設有若干個供插頭插接的孔洞,孔洞由圓形孔、水平直線槽和垂直直線槽組合而成,水平直線槽一端與圓形孔連接,另一端與垂直直線槽連接,水平直線槽和垂直直線槽連接構成“7”字形槽。其目的是為了設計一種使元器件盒左、右、上、下碰觸不會輕易脫落的網孔實訓板。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操作方便、合理、科學,簡化技能實訓工作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G09B25/00GK201060586SQ20072010997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5月29日
發(fā)明者朱安君 申請人:朱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