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收藏古籍的“燕式”函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古籍收藏領(lǐng)域,具體是一種收藏古籍的"燕式"函套。
二背景技術(shù):
孤本,善本和圖書等是中華民族的珍貴遺產(chǎn),全國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及大學(xué)圖書館均有收藏。將珍貴古籍放置于書架上易受到塵埃的腐蝕和光線的侵害。函套收藏是古籍收藏保護的必要手段之一。 鑒于傳統(tǒng)的函套取放閱讀極為不便,不耐磨損且密封性不好。 目前延用至今的收藏函套基本分為書匣、書盒、四合套等來收藏古籍。書匣,取材不方便,且非木工專行則無能為力。書盒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大類是由一個底板、一個蓋板、兩個堵頭、一個前墻和一個后墻構(gòu)成,它的關(guān)鍵部位在四角,要嚴合四縫,固定成"盒"的整體,四角方正,四邊平直整齊;第二大類書盒是由外殼和內(nèi)夾兩部分組成,外殼由兩個外殼夾板、兩個堵頭、一個后背,固定成盒,內(nèi)夾由兩個內(nèi)夾板和一個前背,固定成盒。放入古籍時,用內(nèi)夾將古籍包裹,然后連古籍帶夾一同放入外殼內(nèi),送至扣手處,推前背全部入內(nèi),取出時,從扣手處拉出即可。該兩種書盒取用都不方便,古籍和盒體之間容易摩擦,且密封性不好,長時間使用也會造成書盒及古籍的磨損。四合套由一個底板、一個蓋板、一個前墻、一個后墻、兩個堵頭、兩個舌頭和一個上蓋套盒固定,該種函套折疊層次過多,層與層之間容易落灰塵,而且取放古籍時,也易與函套發(fā)生摩擦,從而影響古籍的長久保存。
三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收藏函套在實際使用中仍然存在設(shè)計不合理,使用過程易造成古籍損壞、密封性不好,盒體結(jié)構(gòu)復(fù)雜,盒體重量過大以及取用不方便等不足,本發(fā)明提出了 一種收藏古籍的"燕式"函套。 本發(fā)明包括函套的前墻、后墻、蓋板、上蓋、底板、堵頭、舌頭、袢帶、骨別子、別鼻和偏楞。其中 函套的底板與上蓋尺寸相同,底板的長邊與上蓋之間由后墻連接;后墻與前墻的尺寸相同,另一長邊與蓋板之間由前墻負責(zé)連接;底板的一個短邊和其中一個舌頭由堵頭連接,另一個底板的短邊也用同樣尺寸的堵頭連接上另一個舌頭;舌頭的短直角邊相接,其斜邊組成一個銳角,而蓋板的形狀則是互補于兩個舌頭組成的銳角三角形;其中別骨子由袢帶連接在上蓋的面上,別骨子最終被固定在前墻外面的別鼻之中。函套的每個部分的邊均為偏楞,都呈45。斜角面。 使用時,將古籍放置于底板之上,將兩個舌頭向底板折疊至其直角邊相接合縫,再
將蓋板折疊互補與舌頭之間,蓋上上蓋,將骨別子固定在別鼻之中即可。 由于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從而得到輕巧,嚴合四縫的古籍收藏函套。為長期收
藏,無摩擦裝取古籍,使用最簡單折疊層次,密封性能優(yōu)良的函套提供了新的設(shè)計思路;全
部采用45°斜角面的偏楞更加保證了函套各面板的密封接觸,精簡了函套構(gòu)造,從而減輕了函套的重量,大大減少了函套收藏搬運過程中的不變,也提高了函套可反復(fù)拆裝的壽命。
四
附圖1是本發(fā)明中函套的展開圖; 附圖2是本發(fā)明中函套舌頭折疊的效果圖; 附圖3是本發(fā)明中函套蓋板折疊的效果圖; 附圖4是本發(fā)明中函套的整體效果圖。
附圖中標記為 1.前墻 2.后墻 3.蓋板 4.上蓋 5.底板 6.堵頭 7.舌頭 8.袢帶 9.骨別子10.別鼻 11.偏楞
五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是用于收藏古籍的"燕式"函套,包括函套的前墻1、后墻2、蓋板3、上蓋 4、底板5、堵頭6、舌頭7、袢帶8、骨別子9、別鼻10和偏楞11。 如附圖l所示,函套的底板5四邊分別連接前墻1、后墻2和兩個堵頭6 ;其中底板 5的一個長邊通過前墻1連接上一個蓋板3,另一個長邊通過后墻2連接上蓋4,底板5兩個 短邊分別通過兩個堵頭6與兩個舌頭7的連接;骨別子9通過袢帶8連接固定在上蓋4面 上;函套的每個部分的邊都稱為偏楞ll,都呈45°斜角面,折疊時,相鄰的兩個偏楞互補成 直角邊。 舌頭7為直角三角形,該直角三角形股邊的長度與堵頭6的長度相同,該直角三角 形勾邊的長度為1/2后墻2的長度。舌頭7的股邊和勾邊分布與堵頭6和后墻2連接。蓋 板3為等腰三角形,該等腰三角形底邊的長度與前墻1的長度相同。蓋板3的面積同兩個 舌頭7勾邊相接時,兩個舌頭7的弦邊之間的面積;蓋板3的兩個斜邊與兩個舌頭7的斜邊 分別平行,以確保折疊后能準確互補。 如附圖2和附圖3所示,使用函套時,先將任意一舌頭7按偏楞11折疊到底板5 上,再將另一舌頭7直角邊沿偏楞11折疊至與前一舌頭7的直角邊相接;兩個舌頭7的斜 角邊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缺面由蓋板3沿偏楞11折疊后補齊。再將上蓋4沿偏楞11折疊 在由兩個舌頭7和蓋板3組成的平面上,最后將由袢帶8連接的骨別子9固定在由前墻1 外面固定的別鼻IO之中。 如附圖4所示,按照附圖2和附圖3的折疊步驟完成后,函套整體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 函套上蓋4嚴合四縫的被骨別子9固定在前墻1的別鼻10之中。
權(quán)利要求一種收藏古籍的“燕式”函套,包括前墻(1)、后墻(2)、蓋板(3)、上蓋(4)、底板(5)、堵頭(6)、舌頭(7)、袢帶(8)、骨別子(9)、別鼻(10)和偏楞(11),函套的底板(5)四邊分別連接前墻(1)、后墻(2)和兩個堵頭(6);其中底板(5)的一個長邊通過前墻1連接上一個蓋板(3),另一個長邊通過后墻(2)連接上蓋(4),底板(5)兩個短邊分別通過兩個堵頭(6)與兩個舌頭(7)的連接;骨別子(9)通過袢帶(8)連接固定在上蓋(4)面上;其特征在于,舌頭(7)為直角三角形,該直角三角形股邊的長度與堵頭(6)的長度相同,勾邊的長度為1/2后墻(2)的長度;舌頭(7)的股邊和勾邊分別與堵頭(6)和后墻(2)連接;蓋板(3)為等腰三角形,蓋板(3)底邊的長度與前墻(1)的長度相同;蓋板(3)的面積同兩個舌頭(7)勾邊相接時蓋板(3)弦邊之間的面積;蓋板(3)的兩個斜邊與兩個舌頭(7)的斜邊分別平行。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收藏古籍的"燕式"函套,其特征在于,函套的每個部分的偏楞(11)均為45°斜角面,并且相鄰的兩個偏楞(11)互補成直角邊。
專利摘要一種收藏古籍的“燕式”函套,函套的底板(5)分別連接前墻(1)、后墻(2)和兩個堵頭(6);舌頭(7)為直角三角形,該直角三角形股邊的長度與堵頭(6)的長度相同,勾邊的長度為1/2后墻(2)的長度;舌頭(7)的股邊和勾邊分別與堵頭(6)和后墻(2)連接;蓋板(3)為等腰三角形,蓋板(3)底邊的長度與前墻(1)的長度相同;蓋板(3)的面積同兩個舌頭(7)勾邊相接時蓋板(3)弦邊之間的面積;蓋板(3)的兩個斜邊與兩個舌頭(7)的斜邊分別平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長期收藏和無摩擦裝取古籍的函套,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折疊層次少、密封性能好的特點,也為函套的反復(fù)拆裝提供了便利。
文檔編號B42C15/00GK201544566SQ200920033770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7月2日
發(fā)明者曹靜, 李玉虎, 柏紅英, 王文軍 申請人:陜西師范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