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簡易筆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筆筒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簡易筆筒。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筆筒大多是一體成型的結構,結構比較復雜,體積較大,占用空間 較大,搬運時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對筆筒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結構復雜,體積較大,占用空間較大,搬運不方便的缺 點,提供了一種可自由組裝拆卸,結構簡單,體積小,占用空間小,搬運方便的簡易筆筒。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簡易筆筒,包括筒體,筒體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第一縱板和第二縱板,第一縱板和 第二縱板之間設置有凸臺,凸臺與第一縱板所在平面垂直,第一縱板上設置有第一卡槽,第 二縱板上設置有第二卡槽,凸臺上對稱設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第一卡槽與第三卡槽 互相卡合,第二卡槽與第四卡槽互相卡合。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凸臺上設置有弧形板,第一縱板上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二縱板上 設置有第二凹槽,弧形板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內,另一端伸入第二凹槽內。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弧形板與凸臺所在平面垂直。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筒體上設置有弧形彎板,第一縱板上設置有第三凹槽,第二縱板 上設置有第四凹槽,弧形彎板的一端伸入第三凹槽內,另一端伸入第四凹槽內。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弧形彎板、第一縱板及第二縱板形成一個空腔。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可自由 組裝拆卸,結構簡單,體積小,占用空間小,搬運比較方便,具有很高的經濟實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縱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縱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凸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至圖4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簡易筆筒,包括筒體,筒體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第一縱板1和第二縱板2,第一縱 板1和第二縱板2之間設置有凸臺3,凸臺3與第一縱板1所在平面垂直,第一縱板1上設 置有第一卡槽11,第二縱板2上設置有第二卡槽21,凸臺3上對稱設置有第三卡槽31和第四卡槽32,第一卡槽11與第三卡槽31互相卡合,第二卡槽21與第四卡槽32互相卡合。凸臺3上設置有弧形板8,第一縱板1上設置有第一凹槽4,第二縱板2上設置有 第二凹槽6,弧形板8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4內,另一端伸入第二凹槽6內。弧形板8與凸 臺3所在平面垂直。筒體上設置有弧形彎板9,第一縱板1上設置有第三凹槽5,第二縱板2上設置有 第四凹槽7,弧形彎板9的一端伸入第三凹槽5內,另一端伸入第四凹槽7內?;⌒螐澃?9、第一縱板1及第二縱板2形成一個空腔10。本實用新型可自由組裝拆卸,結構簡單,體積小,占用空間小,搬運比較方便,具有 很高的經濟實用性??傊陨纤鰞H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 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簡易筆筒,包括筒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第一縱板(1) 和第二縱板O),第一縱板(1)和第二縱板( 之間設置有凸臺(3),凸臺( 與第一縱板 (1)所在平面垂直,第一縱板(1)上設置有第一卡槽(11),第二縱板( 上設置有第二卡槽 (21),凸臺( 上對稱設置有第三卡槽(31)和第四卡槽(32),第一卡槽(11)與第三卡槽 (31)互相卡合,第二卡槽與第四卡槽(3 互相卡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臺(3)上設置有弧形板 (8),第一縱板(1)上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二縱板( 上設置有第二凹槽(6),弧形板(8) 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內,另一端伸入第二凹槽(6)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簡易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8)與凸臺(3)所在 平面垂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上設置有弧形彎板(9), 第一縱板(1)上設置有第三凹槽(5),第二縱板( 上設置有第四凹槽(7),弧形彎板(9) 的一端伸入第三凹槽(5)內,另一端伸入第四凹槽(7)內。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彎板(9)、第一縱板(1) 及第二縱板( 形成一個空腔(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筆筒領域,公開了一種簡易筆筒,筒體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第一縱板(1)和第二縱板(2),第一縱板(1)和第二縱板(2)之間設置有凸臺(3),凸臺(3)與第一縱板(1)所在平面垂直,第一縱板(1)上設置有第一卡槽(11),第二縱板(2)上設置有第二卡槽(21),凸臺(3)上對稱設置有第三卡槽(31)和第四卡槽(32),第一卡槽(11)與第三卡槽(31)互相卡合,第二卡槽(21)與第四卡槽(32)互相卡合。本實用新型可自由組裝拆卸,結構簡單,體積小,占用空間小,搬運比較方便,具有很高的經濟實用性。
文檔編號B43M99/00GK201824753SQ20102026956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22日
發(fā)明者張超峰 申請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