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裝置及其保護膜的撕除方法
電子裝置及其保護膜的撕除方法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guān)于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guān)于一種貼有保護膜的電子裝置以及其保護膜的撕除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隨著平面顯示技術(shù)的進步加上平面顯示裝置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及省電等優(yōu)點, 平面顯示裝置已廣泛應(yīng)用于許多種類的電子裝置,如平面電視、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行動電話、衛(wèi)星導(dǎo)航機等。
顯示面板為平面顯示裝置的一重要元件,在組裝上述電子裝置的各元件時,顯示面板通常會受到特別的保護。舉例來說,顯示面板通常貼附有保護膜以避免在電子裝置的組裝過程中刮傷。
當顯示面板固定后需撕除貼附在顯示面板的保護膜。圖1是公知一種撕除顯示面板的保護膜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框體110承載顯示面板120,而保護膜130貼附于顯示面板120。在公知技術(shù)中,當要撕除保護膜130時,會先貼附條狀膠帶140貼附于保護膜130 的角落,其中條狀膠帶140的粘貼力大于保護膜130的粘貼力。接著,抓住條狀膠帶140的抓取部142并沿條狀膠帶140的延伸方向施以撕除力F1。由于條狀膠帶140的粘貼力大于保護膜130的粘貼力,所以撕除力Fl能使保護膜130與顯示面板120分離。然而,這樣的撕除方式并非沿著保護膜130的對角方向撕除,往往會產(chǎn)生無法順利將整個保護膜130撕除的缺點。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保護膜具有易于撕除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保護膜的撕除方法,以使撕除保護膜的步驟更為順暢。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其適于與板材組合,此電子裝置包括面板、框體、保護膜、承載件以及粘貼膜??蝮w圍繞面板并暴露出面板的表面,保護膜貼附于面板的所述表面。承載件配置于框體上并位于面板旁,此承載件適于承載板材。粘貼膜包括第一粘性部與第二粘性部,其中第一粘性部貼附于承載件,而第二粘性部貼附于保護膜。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承載件包括多個條狀緩沖墊,這些條狀緩沖墊圍繞面板,而第一粘性部貼附于條狀緩沖墊其中之一。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多個緩沖墊保護膜,貼附于未被第一粘性部貼附的其余條狀緩沖墊。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性部呈長條狀,并具有相對的第一窄邊與第二窄邊,第二粘性部鄰近第一窄邊。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粘貼膜更包括非粘性部,連接第一粘性部的第一窄邊并延伸至承載件外。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粘性部于保護膜的粘貼力大于保護膜于面板的表面的粘貼力。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粘性部的粘貼力大于第一粘性部的粘貼力。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粘貼膜包括基材、第一膠體與第二膠體,其中第一膠體涂布于基材上,以形成第一粘性部,而第二膠體涂布于基材上,以形成第二粘性部。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膠體于基材的粘貼力大于第一膠體于承載件的粘貼力。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膠體于基材的粘貼力小于第一膠體于承載件的粘貼力。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性部為第一膠帶,第二粘性部為第二膠帶, 且第二膠帶更貼附于第一膠帶上。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面板為顯示面板。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板材為保護板或觸控板。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面板的所述表面為顯示面板的偏光片的表面。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粘性部呈矩形,且第二粘性部的每一側(cè)邊的長度介于3毫米至30毫米之間。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粘性部呈矩形,且第二粘性部具有相對的二第一側(cè)邊以及相對的二第二側(cè)邊,第一側(cè)邊其中之一連接于第一粘性部,第一側(cè)邊的長度為D1,第二側(cè)邊的長度為D2,且0. 167 ( D1/D2 ( 6。
本發(fā)明另提出一種保護膜的撕除方法,其適于撕除貼附于表面的保護膜,此保護膜的撕除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粘貼膜,此粘貼膜包括第一粘性部與第二粘性部;將第一粘性部貼附于位于表面旁的物體,并將第二粘性部貼附于保護膜;沿第一粘性部的延伸方向撕除第一粘性部,以將保護膜自表面移除。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性部呈長條狀,并具有相對的第一窄邊與第二窄邊,第二粘性部鄰近第一窄邊,而在撕除第一粘性部的步驟中是從第一窄邊朝第二窄邊的方向撕除第一粘性部。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粘貼膜更包括非粘性部,其連接第一粘性部的第一窄邊,而撕除第一粘性部的步驟是先抓取非粘性部,接著再從第一窄邊朝第二窄邊的方向撕除第一粘性部。
本發(fā)明藉由粘貼膜的第二粘性部貼附于保護膜,而粘貼膜的第一粘性部則粘貼于位在保護膜旁的承載件或其他物體。當要撕除保護膜時,沿第一粘性部的延伸方向撕除第一粘性部即可藉由第二粘性部將保護膜一并撕除。而且,在撕除第一粘性部時,所施加的撕除力會分成用以撕除第一粘性部的第一分力以及用以撕除第二粘性部與保護膜的第二分力。第二分力與第一分力之間有一夾角,此第二分力的方向有利于撕除保護膜。因此,本發(fā)明的電子裝置及保護膜的撕除方法能達到易于撕除保護膜的優(yōu)點。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圖1是公知一種撕除顯示面板的保護膜的示意圖2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3繪示將保護材貼附于圖2的電子裝置的承載件的示意圖4是沿圖3的A-A線的粘貼膜的剖面示意圖5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粘貼膜的示意圖6是圖3的保護膜在撕除過程中的示意圖7是應(yīng)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保護膜的撕除方法來撕除保護膜的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110:框體
120 顯示面板
130 保護膜
140 條狀膠帶
142 抓取部
200:電子裝置
210、310 面板
212、312 表面
220、320 框體
230、330 保護膜
240 承載件
242 條狀緩沖墊
250、250a:粘貼膜
251 第一窄邊
252、252a 第一黏性部
253 第二窄邊
2M、2Ma:第二黏性部
256 非黏性部
257 基材
258 第一膠體
259 第二膠體
260 緩沖墊保護膜
El 第一側(cè)邊
E2 第二側(cè)邊
Fl 撕除力
F2:第一分力
F3 第二分力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更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為本發(fā)明所附權(quán)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圖2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2,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 200包括面板210、框體220、保護膜230及承載件M0??蝮w220圍繞面板210并暴露出面板210的表面212。保護膜230貼附于面板210的表面212。承載件240配置于框體220 上并位于面板210旁。電子裝置200適于與板材(圖未示)組合,承載件240用以承載此板材,而設(shè)置于承載件240上的板材覆蓋面板210。
上述的面板210例如顯示面板,而板材可為觸控板或是用以保護面板210的保護板,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面板210需為顯示面板,亦不限定板材需為觸控板或保護板。此外, 在面板210為顯示面板(如液晶顯示面板)的實施例中,上述的表面212例如為顯示面板的偏光片的表面,亦即,保護膜230貼附于偏光片。另外,承載件240例如包括多個條狀緩沖墊M2,而這些條狀緩沖墊242圍繞面板210。在尚未要進行電子裝置200與板材組合的步驟之前,可先在承載件240貼附保護材(圖未示),以防止承載件240沾塵或受損。
圖3繪示將保護材貼附于圖2的電子裝置的承載件的示意圖。請參照圖2與圖3, 保護材可包括粘貼膜250,此粘貼膜250包括第一黏性部252與第二粘性部254,其中第一黏性部252貼附于承載件M0,第二黏性部2M貼附于保護膜230。此第一黏性部252例如是貼附于上述這些條狀緩沖墊242其中之一,以保護條狀緩沖墊M2。此外,保護材可更包括多個緩沖墊保護膜260,其貼附于未被第一粘性部252貼附的其余條狀緩沖墊M2。
承上述,第一黏性部252例如呈長條狀,并具有相對的第一窄邊251與第二窄邊 253。第二黏性部邪4鄰近第一窄邊251,且第二黏性部邪4例如是貼附于保護膜230的角落。此外,粘貼膜250可更包括非黏性部256,其連接第一粘性部252的第一窄邊251并延伸至第一粘性部252所貼附的承載件240外,并伸出框體220外。在另一實施例中,非粘性部256可以省略,而第一黏性部252的局部突出于框體220外。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粘性部252及緩沖墊保護膜260是用以暫時保護條狀緩沖墊 242,當要進行電子裝置200與板材組合的步驟時,第一粘性部252及緩沖墊保護膜260需撕除,故第一黏性部252及緩沖墊保護膜沈0的粘貼力可不需太強,以便于撕除。第二黏性部2M是用以撕除保護膜230之用,故第二黏性部254于保護膜230的粘貼力例如是大于保護膜230于面板210的表面212的粘貼力,遂第二粘性部2M需有足夠的粘貼力,以利撕除保護膜230。因此,第二黏性部254的粘貼力可大于第一粘性部252的粘貼力,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第二粘性部254的粘貼力必須大于第一粘性部252的粘貼力。
為了確保第二粘性部254能用以撕除保護膜230,可使第二黏性部2M呈矩形,且可使第二黏性部254的每一側(cè)邊的長度介于3毫米至30毫米之間。此外,第二黏性部2M 具有相對的二第一側(cè)邊El以及相對的二第二側(cè)邊E2,而其中一個第一側(cè)邊El連接于第一粘性部252。第一側(cè)邊El的長度為D1,第二側(cè)邊E2的長度為D2。為了進一步確保第二粘性部254能用以撕除保護膜230,D1/D2例如是大于或等于0. 167,且小于或等于6。
圖4是沿圖3的A-A線的粘貼膜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4,粘貼膜250例如包括基材257及涂布于基材257上的第一膠體258與第二膠體259。上述的第一黏性部252包括第一膠體258與被第一膠體258所貼附的一部分基材257,而第二黏性部2M包括第二膠體259與被第二膠體259所貼附的另一部分基材257。
上述的粘貼膜也亦可為圖5所示的粘貼膜250a。在圖5中,粘貼膜250a的第一黏性部25 為第一膠帶,第二粘性部25 為第二膠帶,其中第二粘性部25 除了用以貼附于圖3的保護膜230之外,更貼附于第一粘性部25 上,以連接第一粘性部25加。
圖6是圖3的保護膜在撕除過程中的示意圖。請參照圖3與圖6,在本實施例中,當要將板材組合至貼附有保護膜230、粘貼膜250及緩沖墊保護膜沈0的電子裝置時,需先將保護膜230、粘貼膜250與緩沖墊保護膜260撕除,其中撕除保護膜230的方法是沿第一黏性部252的延伸方向撕除第一黏性部252,以將保護膜230自面板210的表面212移除。
具體而言,撕除第一粘性部252的步驟例如是先抓取非粘性部256,接著再從第一窄邊251朝第二窄邊253的方向撕除第一黏性部252。所施加的撕除力會分成用以撕除第一粘性部252的第一分力F2以及用以撕除第二黏性部254與保護膜230的第二分力F3。 第一分力F2是朝向第二窄邊253的方向,而第二分力F3與第一分力F2之間有夾角。此第二分力F2例如是朝向保護膜230的一個角落,此角落與第二粘性部2M所處的角落是在同一對角線上,因此能確保第二分力F2可順利撕除第二粘性部2M與保護膜230。此外,本實施例藉由第一粘性部252來保護其中一個條狀緩沖墊M2,所以可減少緩沖墊保護膜260 的數(shù)量,而且在撕除第一粘性部252時可連帶撕除保護膜230,故能提升撕除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當粘貼膜250為圖4所示的結(jié)構(gòu)時,第一膠體258于基材257的粘貼力可大于第一膠體258于承載件240的粘貼力。如此,在撕除粘貼膜250時,能避免第一膠體258殘留于承載件240上,而設(shè)置于承載件240上的板材可利用卡合或鎖附等方式而固定于承載件240上。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膠體258于基材257的粘貼力可小于第一膠體258于承載件240的粘貼力。如此,在撕除粘貼膜250時,僅基材257會被撕除而第一膠體258會留于承載件240上,所以能利用第一膠體258將板材固定于承載件240上。
上述實施例所采用的保護膜的撕除方法是先提供粘貼膜250。接著,將粘貼膜250 的第一黏性部252貼附于位于表面212旁的物體(如條狀緩沖墊M2),并將第二粘性部2M 貼附于保護膜230。之后,沿第一粘性部252的延伸方向撕除第一黏性部252,以將保護膜 230自表面212移除。
此保護膜的撕除方法可應(yīng)用在其他表面貼附有保護膜的裝置中。舉例來說,如圖7 所示,框體320承載面板310,而保護膜330貼附于面板310的表面312。當要撕除保護膜 330時,可先將粘貼膜250的第一黏性部252貼附于位于表面312旁的物體(如框體320), 并將第二粘性部邪4貼附于保護膜330。之后,沿第一粘性部252的延伸方向撕除第一黏性部252,以將保護膜330自表面312移除。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藉由粘貼膜的第二粘性部貼附于保護膜,而粘貼膜的第一粘性部則粘貼于位在保護膜旁的承載件或其他物體。當要撕除保護膜時,沿第一粘性部的延伸方向撕除第一粘性部即可藉由第二粘性部將保護膜一并撕除。而且,在撕除第一粘性部時, 所施加的撕除力會分成用以撕除第一粘性部的第一分力以及用以撕除第二粘性部與保護膜的第二分力。第二分力與第一分力之間有一夾角,此第二分力的方向有利于撕除保護膜。 因此,本發(fā)明的電子裝置及保護膜的撕除方法能達到易于撕除保護膜的優(yōu)點。此外,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粘性部可用以保護承載件,所以能減少用以保護承載件的保護材的數(shù)量,且因撕除第一粘性部時可同時撕除保護膜,所以能提升撕除效率。
當然,本發(fā)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精神及其實質(zhì)的情況下,熟悉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當可根據(jù)本發(fā)明作出各種相應(yīng)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yīng)的改變和變形都應(yīng)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電子裝置,適于與一板材組合,其特征在于,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面板;一框體,圍繞該面板,并暴露出該面板的一表面;一保護膜,貼附于該面板的該表面;一承載件,配置于該框體上,并位于該面板旁,該承載件適于承載該板材;以及一粘貼膜,包括一第一粘性部和一第二粘性部,該第一粘性部貼附于該承載件,該第二粘性部貼附于該保護膜。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承載件包括多個條狀緩沖墊,該多個條狀緩沖墊圍繞該面板,而該第一粘性部貼附于該多個條狀緩沖墊其中之一。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個緩沖墊保護膜,貼附于未被該第一粘性部貼附的其余該條狀緩沖墊。
4.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粘性部呈長條狀,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窄邊與一第二窄邊,該第二粘性部鄰近該第一窄邊。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粘貼膜更包括一非粘性部,連接該第一粘性部的該第一窄邊并延伸至該承載件外。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粘性部于該保護膜的粘貼力大于該保護膜于該面板的該表面的粘貼力。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粘性部的粘貼力大于該第一粘性部的粘貼力。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粘貼膜包括一基材;一第一膠體,涂布于該基材上,以形成該第一粘性部;以及一第二膠體,涂布于該基材上,以形成該第二粘性部。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膠體于該基材的粘貼力大于該第一膠體于該承載件的粘貼力。
10.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膠體于該基材的粘貼力小于該第一膠體于該承載件的粘貼力。
11.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粘性部為一第一膠帶,該第二粘性部為一第二膠帶,且該第二膠帶更貼附于該第一膠帶上。
1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面板為顯示面板。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板材為保護板或觸控板。
14.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面板的該表面為該顯示面板的一偏光片的表面。
1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粘性部呈矩形,且該第二粘性部的每一側(cè)邊的長度介于3毫米至30毫米之間。
1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粘性部呈矩形,且該第二粘性部具有相對的二第一側(cè)邊以及相對的二第二側(cè)邊,該二第一側(cè)邊其中之一連接于該第一粘性部,該第一側(cè)邊的長度為D1,該第二側(cè)邊的長度為D2,且0. 167 ( D1/D2 ( 6。
17.一種保護膜的撕除方法,適于撕除一貼附于一表面的保護膜,其特征在于,該保護膜的撕除方法包括提供一粘貼膜,該粘貼膜包括一第一粘性部與一第二粘性部;將該第一粘性部貼附于一位于該表面旁的物體,并將該第二粘性部貼附于該保護膜;以及沿該第一粘性部的延伸方向撕除該第一粘性部,以將該保護膜自該表面移除。
18.如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保護膜的撕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粘性部呈長條狀,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窄邊與一第二窄邊,該第二粘性部鄰近該第一窄邊,而在撕除該第一粘性部的步驟中是從該第一窄邊朝第二窄邊的方向撕除該第一粘性部。
19.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保護膜的撕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粘貼膜更包括一非粘性部,連接該第一粘性部的該第一窄邊,而撕除該第一粘性部的步驟是先抓取該非粘性部,接著再從該第一窄邊朝第二窄邊的方向撕除該第一粘性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適于與板材組合,此電子裝置包括面板、框體、保護膜、承載件以及粘貼膜??蝮w圍繞面板并暴露出面板的表面,保護膜貼附于面板的所述表面。承載件配置于框體上并位于面板旁,此承載件適于承載板材。粘貼膜包括第一粘性部與第二粘性部,其中第一粘性部貼附于承載件,而第二粘性部貼附于保護膜。本發(fā)明另提出一種保護膜的撕除方法。本發(fā)明的電子裝置及保護膜的撕除方法能達到易于撕除保護膜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G09F9/30GK102522048SQ20111039622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1月16日
發(fā)明者吳威宏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