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書夾,尤其是一種菱形書夾。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的書夾一般是比較簡單的夾子,不能將書立起來并根據(jù)閱讀需要調(diào)整傾斜度,不能對展開頁面加以夾持固定方便查閱,而且所能夾持的書籍的大小尺寸受限。當(dāng)收納時,需要將夾子取下再放入書架中,存在使用不便的缺陷。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書夾存在使用不便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可調(diào)節(jié)的菱形書夾。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菱形書夾,所述書夾包括菱形夾體、夾子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裝于所述菱形夾體的后方,所述菱形夾體包括兩個菱形單元,分別為左菱形單元和右菱形單元;
所述菱形夾體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左連桿、第四左連桿、第三右連桿和第四右連桿,所述第一連桿的中部與第二連桿的中部鉸接,所述第一連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左連桿的上端鉸接,所述第三左連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左連桿的上端鉸接,所述第四左連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連桿的下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右連桿的上端鉸接,所述第三右連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右連桿的上端鉸接,所述第四右連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連桿的下端鉸接;
所述第三左連桿、第四左連桿、第二連桿的下部和第一連桿的上部圍成所述左菱形單元,所述第三右連桿、第四右連桿、第一連桿的下部和第二連桿的上部圍成所述右菱形單元;所述第三左連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左連桿的上端鉸接點為左菱形單元的左頂點,所述第三右連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右連桿的上端鉸接點為右菱形單元的右頂點;所述第四左連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連桿的下端鉸接點為左菱形單元的下頂點,所述第四右連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連桿的下端鉸接點為右菱形單元的下頂點;
所述夾子包括用于夾持書在展開狀態(tài)下的左側(cè)頁面的左夾子和用以夾持書在展開狀態(tài)下的右側(cè)頁面的右夾子,所述左夾子安裝在左菱形單元的左頂點上,所述右夾子安裝在右菱形單元的右頂點上。
進一步,所述支架包括支撐桿、固定塊、彈簧和橫向布置的轉(zhuǎn)軸,所述支撐桿可轉(zhuǎn)動的安裝在所述轉(zhuǎn)軸的左端上,所述轉(zhuǎn)軸的右端上設(shè)有擋塊,所述固定塊套裝在所述轉(zhuǎn)軸上并可左右滑動,所述彈簧的左端頂觸在所述固定塊上,所述彈簧的右端頂觸在所述擋塊上;
所述支撐桿的上端朝向固定塊的一側(cè)設(shè)有第一卡齒輪,所述固定塊朝向支撐桿的一側(cè)設(shè)有第二卡齒輪,所述第二卡齒輪與所述第一卡齒嚙合;所述固定塊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桿的中部與第二連桿的中部鉸接點上。
再進一步,所述書夾還包括用以托住書籍的下端的伸縮托板,所述伸縮托板包括左框體和右伸縮板,所述右伸縮板位于所述左框體內(nèi),所述左框體的右端設(shè)有卡口,所述右伸縮板的右端伸出所述卡口并可左右移動;
所述右伸縮板的左端的前后寬度大于所述卡口前后寬度,所述右伸縮板的右端的前后寬度小于等于所述卡口的前后寬度,所述左框體的左端與左菱形單元的下頂點連接,所述右伸縮板的右端與右菱形單元的下頂點連接。
更進一步,所述擋塊為半圓形。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使用方便、可折疊,便于收納;可根據(jù)不同寬度的書籍進行調(diào)節(jié)夾持,且能根據(jù)閱讀需要調(diào)整傾斜度。
附圖說明
圖1是菱形書夾的展開狀態(tài)圖。
圖2是菱形書夾的合攏狀態(tài)圖。
圖3是支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是圖3在拉動支撐桿時的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說明。
參照圖1~圖4,一種菱形書夾,所述書夾包括菱形夾體1、夾子2和支架4,所述支架4安裝于所述菱形夾體1的后方,所述菱形夾體1包括兩個菱形單元,分別為左菱形單元和右菱形單元;
所述菱形夾體包括第一連桿11、第二連桿12、第三左連桿13、第四左連桿14、第三右連桿15和第四右連桿16,所述第一連桿11的中部與第二連桿12的中部鉸接,所述第一連桿11的上端與所述第三左連桿13的上端鉸接,所述第三左連桿13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左連桿14的上端鉸接,所述第四左連桿14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連桿12的下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12的上端與所述第三右連桿15的上端鉸接,所述第三右連桿15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右連桿16的上端鉸接,所述第四右連桿16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連桿11的下端鉸接;
所述第三左連桿13、第四左連桿14、第二連桿12的下部和第一連桿11的上部圍成所述左菱形單元,所述第三右連桿15、第四右連桿16、第一連桿11的下部和第二連桿12的上部圍成所述右菱形單元;所述第三左連桿13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左連桿14的上端鉸接點為左菱形單元的左頂點,所述第三右連桿13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右連桿15的上端鉸接點為右菱形單元的右頂點;所述第四左連桿14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連桿12的下端鉸接點為左菱形單元的下頂點,所述第四右連桿16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連桿11的下端鉸接點為右菱形單元的下頂點;
所述夾子2包括用于夾持書在展開狀態(tài)下的左側(cè)頁面的左夾子21和用以夾持書在展開狀態(tài)下的右側(cè)頁面的右夾子22,所述左夾子21安裝在左菱形單元的左頂點上,所述右夾子22安裝在右菱形單元的右頂點上。
進一步,所述支架4包括支撐桿41、固定塊42、彈簧43和橫向布置的轉(zhuǎn)軸44,所述支撐桿41的上端安裝在所述轉(zhuǎn)軸44的左端上,所述轉(zhuǎn)軸44的右端上設(shè)有擋塊45,所述固定塊位于所述支撐桿與擋塊之間并固定在兩個菱形單元共用頂點上,所述轉(zhuǎn)軸穿過所述固定塊并與固定塊可左右滑動連接,所述彈簧43的左端頂觸在所述固定塊42上,所述彈簧43的右端頂觸在所述擋塊45上;
所述支撐桿41的上端朝向固定塊42的一側(cè)設(shè)有第一卡齒輪,所述固定塊42朝向支撐桿41的一側(cè)設(shè)有第二卡齒輪,所述第二卡齒輪與所述第一卡齒嚙合;所述固定塊42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桿11的中部與第二連桿12的中部鉸接點上。
再進一步,所述書夾還包括用以托住書籍的下端的伸縮托板3,所述伸縮托板3包括左框體和右伸縮板,所述右伸縮板位于所述左框體內(nèi),所述左框體的右端設(shè)有卡口,所述右伸縮板的右端伸出所述卡口并可左右移動;
所述右伸縮板的左端的前后寬度大于所述卡口前后寬度,所述右伸縮板的右端的前后寬度小于等于所述卡口的前后寬度,所述左框體的左端與左菱形單元的下頂點連接,所述右伸縮板的右端與右菱形單元的下頂點連接。
更進一步,所述擋塊45為半圓形。
本實施例中,菱形夾體1中各個連桿之間均通過銷釘鉸接,用時抓住左菱形單元的左頂點和右菱形單元的右頂點向外拉或往里推,可以調(diào)節(jié)菱形夾體1的左右長度以適應(yīng)寬度不同的書本;夾子2能夾緊所翻開書的兩頁面,使書保持在特定頁碼上,不會自行或因風(fēng)吹而合上或翻動;右伸縮板與左框體之間伸縮連接,由于右伸縮板的左端的前后寬度大于卡口的前后寬度,所以不會脫出,而右伸縮板的右端的前后寬度不大于卡口的前后寬度,使得右伸縮板可以伸縮到左框體內(nèi),左框體的前后寬度為1.5厘米左右,能根據(jù)菱形夾體1伸縮左右滑動調(diào)整長度,同時和支架4一起作為書夾的支撐線,同時可作為放置書本的平臺;支架4通過固定塊42和彈簧43可以調(diào)整支撐桿41的支撐角度。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需要翻閱書籍時,首先將菱形夾體1調(diào)整到適應(yīng)的長度,同時伸縮托板3也會隨之進行伸縮,然后把展開狀態(tài)下的書擱置到伸縮托板3上,左側(cè)頁面用左夾子21夾住,右側(cè)頁面用右夾子22夾住,接著根據(jù)情況,將支撐桿41往左拉,使得固定塊42上的第二卡齒輪與支撐桿41上的第一卡齒輪脫離,從而旋轉(zhuǎn)支撐桿41到合適角度,然后松開支撐桿,支撐桿41在彈簧43的作用下,其上的第二卡齒輪再次與第一卡齒輪嚙合,使得支撐桿41的支撐角度定位;當(dāng)需要更換不同寬度的書籍時,可通過調(diào)節(jié)菱形夾體1和伸縮托板3來適應(yīng)不同寬度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