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習字文具技術(shù)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習字格。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在書法領域,有很多習字格,如田字格、米子格、九宮格和回字格等。但是上述各習字格都采用了方格格式,臨習者對格中漢字的結(jié)構(gòu)、筆劃特征不能達到很好的識別效果。
于是,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一種方圓格,這種方圓格基本由一個方形和一個圓形構(gòu)成,所述圓形位于方形內(nèi),通過設置所述圓形,以很好的適應漢字的漢字字形邊緣輪廓是圓形而不是方形的規(guī)律,同時還能夠避免了把漢字寫的過大、過小、向左偏或向右偏。但是,這種方圓格,由于其圓形對漢字的束縛作用,使得書寫出來的字體過于緊促,看上去有些小氣,無法彰顯漢字本身的大氣、灑脫和磅礴之勢,另外,這種方圓格缺乏對筆畫缺少參考,對于練習者的幫助作用比較有限。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習字格。該習字格能夠?qū)υ跁鴮憹h字時提供筆劃參考,同時,還能夠避免漢字書寫的過大或過小,能夠體現(xiàn)漢字的大氣、灑脫之美。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習字格,其特征在于:包括八邊形,所述八邊形包括用于在書寫橫筆劃時供書寫者參考的上橫線和下橫線、用于在書寫豎筆劃時供書寫者參考的右豎線和左豎線、用于在書寫撇筆劃時供書寫者參考的上撇線和下撇線,以及用于在書寫捺筆劃時供書寫者參考的上捺線和下捺線,所述上橫線、上捺線、右豎線、下撇線、下橫線、下捺線、左豎線和上撇線首尾順次連接。
上述的一種習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橫線的中點和所述下橫線的中點通過中豎線相連接,所述左豎線的中點和所述右豎線的中點通過中橫線相連接,所述中橫線和所述中豎線的交叉點形成漢字定位中心點,所述漢字定位中心點與上橫線之間的距離、所述漢字定位中心點與下橫線之間的距離、所述漢字定位中心點與左豎線之間的距離以及所述漢字定位中心點與右豎線之間的距離均相等。
上述的一種習字格,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四邊形,所述八邊形位于所述四邊形內(nèi)。
上述的一種習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邊形為正方形。
上述的一種習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邊形包括用于與所述上橫線相平行的上橫邊、用于與所述下橫線相平行的下橫邊、用于與所述左豎線相平行的左豎邊和用于與所述右豎線相平行的右豎邊,所述上橫邊、右豎邊、下橫邊和左豎邊首尾順次連接。
上述的一種習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橫線與漢字定位中心點之間的距離是所述上橫線與上橫邊之間距離的二倍,所述下橫線與漢字定位中心點之間的距離是所述下橫線與下橫邊之間距離的二倍,所述左豎線與漢字定位中心點之間的距離是所述左豎線與左豎邊之間距離的二倍,所述右豎線與漢字定位中心點之間的距離是所述右豎線與右豎邊之間距離的二倍。
上述的一種習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邊形包括用于與所述上撇線相平行的第一上斜邊、用于與所述上捺線相平行的第二上斜邊、用于與所述下撇線相平行的第一下斜邊和用于與所述下捺線相平行的第二下斜邊,所述第一上斜邊、第二上斜邊、第一下斜邊和第二下斜邊首尾順次連接。
上述的一種習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橫線和中豎線均為虛線。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簡單,設計新穎合理。
2、本發(fā)明利用八邊形的橫、撇、豎和捺能為書寫者書寫基本筆劃橫、撇、豎和捺時提供有效的筆劃參考。
3、本發(fā)明通過設計的八邊形,對于筆劃較長的主筆筆劃需要伸出所述八邊形時,八邊形中的上撇線、下撇線、上捺線和下捺線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主筆可以根據(jù)字形結(jié)構(gòu)從所述上撇線、下撇線、上捺線或下捺線選擇伸出八邊形,避免書寫的漢字被過于束縛。
4、本發(fā)明通過在八邊形中設置中橫線和中豎線以及在中橫線和中豎線交叉處形成的漢字定位中心點,能夠?qū)h字進行有效的定位,避免在書寫時漢字偏左、偏右、偏上或偏下。
5、本發(fā)明通過將所述中橫線和中豎線設計為虛線,避免中橫線和中豎線為實線時與所書寫的漢字筆畫造成混淆。
6、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四邊形,為書寫的漢字限定了一個最大的范圍,即使對于筆劃較長的主筆筆劃需要伸出所述八邊形時,所述四邊形與八邊形之間的空間即為筆劃較長的主筆筆劃伸出八邊形的落筆之處。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書寫漢字“永”時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書寫漢字“永”時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八邊形; 1-1—上橫線; 1-2—上捺線;
1-3—右豎線; 1-4—下撇線; 1-5—下橫線;
1-6—下捺線; 1-7—左豎線; 1-8—上撇線;
1-9—中橫線; 1-10—中豎線; 1-11—漢字定位中心點;
2—四邊形; 2-1—上橫邊; 2-2—右豎邊;
2-3—下橫邊; 2-4—左豎邊; 2-5—第一上斜邊;
2-6—第二上斜邊; 2-7—第一下斜邊; 2-8—第二下斜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習字格,包括八邊形1,所述八邊形1包括用于在書寫橫筆劃時供書寫者參考的上橫線1-1和下橫線1-5、用于在書寫豎筆劃時供書寫者參考的右豎線1-3和左豎線1-7、用于在書寫撇筆劃時供書寫者參考的上撇線1-8和下撇線1-4,以及用于在書寫捺筆劃時供書寫者參考的上捺線1-2和下捺線1-6,所述上橫線1-1、上捺線1-2、右豎線1-3、下撇線1-4、下橫線1-5、下捺線1-6、左豎線1-7和上撇線1-8首尾順次連接。
本實施例中,該習字格的核心結(jié)構(gòu)是八邊形1,利用八邊形1可以有效的為書寫者提供筆劃參考,具體的,通過上橫線1-1和下橫線1-5對橫筆劃“一”提供參考,通過左豎線1-7和右豎線1-3對豎筆劃“丨”提供參考,通過上撇線1-8和下撇線1-4對撇筆劃“丿”提供參考,通過上捺線和下捺線1-6對捺筆劃“乀”提供參考,并且漢字就寫在所述八邊形1的內(nèi)部,所以八邊形1能夠非常直觀、方便、近距離的為書寫者提供筆劃參考。
另外,該習字格的八邊形1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方圓格中的內(nèi)圓,由于其由豎線、橫線、撇線和捺線構(gòu)成,使得八邊形1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方圓格中的內(nèi)圓空間更大,寫出的字體不會緊促,看上去更加大氣和灑脫。這種八邊形1在提供筆劃參考的作用以外,還能夠避免漢字書寫的過大或過小。并且,由于所述上撇線1-8位于所述八邊形1的左上角位置,所述下撇線1-4位于所述八邊形1的右下角位置,所述上捺線1-2位于所述八邊形1的右上角位置,所述下捺線1-6位于所述八邊形1的左下角位置,于是,對于筆劃較長的主筆筆劃需要伸出所述八邊形1時,所述上撇線1-8、下撇線1-4、上捺線1-2和下捺線1-6具有非常直觀的指示作用,主筆可以根據(jù)字形結(jié)構(gòu)從所述上撇線1-8、下撇線1-4、上捺線1-2或下捺線1-6選擇伸出八邊形1,避免書寫的漢字被過于束縛。
如圖1所示,所述上橫線1-1的中點和所述下橫線1-5的中點通過中豎線1-10相連接,所述左豎線1-7的中點和所述右豎線1-3的中點通過中橫線1-9相連接,所述中橫線1-9和所述中豎線1-10的交叉點形成漢字定位中心點1-11,所述漢字定位中心點1-11與上橫線1-1之間的距離、所述漢字定位中心點1-11與下橫線1-5之間的距離、所述漢字定位中心點1-11與左豎線1-7之間的距離以及所述漢字定位中心點1-11與右豎線1-3之間的距離均相等。
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中橫線1-9和中豎線1-10以及在中橫線1-9和中豎線1-10交叉處形成的漢字定位中心點1-11,能夠?qū)h字進行有效的定位,避免在書寫時漢字偏左、偏右、偏上或偏下。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以書寫漢字“永”字時,第一筆的點靠近上橫線1-1,第二筆橫折鉤的橫筆劃以上橫線1-1為參照,起筆靠近上撇線1-8,第二筆橫折鉤的豎筆劃可以以左豎線1-7或右豎線1-3為參考,沿著中豎線1-10由上向下并在到達下橫線1-5處完成第二筆橫折鉤的鉤筆劃,第三筆橫撇的橫筆劃從靠近左豎線1-7處起筆,以上橫線1-1為參考進行書寫,然后第三筆橫撇的撇筆劃,以上撇線1-8為參照進行書寫,落筆處可以從下捺線1-6伸出所述八邊形1,第四筆的撇以上撇線1-8或下撇線1-4為參考并從靠近上捺線1-2的位置開始書寫,第五筆的捺筆劃,以上捺線1-2或下捺線1-6為參考進行書寫,落筆處從下撇線1-4伸出所述八邊形1。由此可知,通過在該習字格上書寫漢字“永”,所述八邊形1能夠為書寫筆劃提供有效的參考,并能夠使書寫的漢字“永”在八邊形1內(nèi)具有更大的空間,使得字體不會緊促,看上去更加大氣和灑脫。
如圖1所示,所述中橫線1-9和中豎線1-10均為虛線。通過將所述中橫線1-9和中豎線1-10設計為虛線,避免中橫線1-9和中豎線1-10為實線時與所書寫的漢字筆畫造成混淆。
實施例2
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該習字格還包括四邊形2,所述八邊形1位于所述四邊形2內(nèi)。
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四邊形2,為書寫的漢字限定了一個最大的范圍,即使對于筆劃較長的主筆筆劃需要伸出所述八邊形1時,所述四邊形2與八邊形1之間的空間即為筆劃較長的主筆筆劃伸出八邊形1的落筆之處。
本實施例中,所述四邊形2為正方形。
如圖3所示,所述四邊形2包括用于與所述上橫線1-1相平行的上橫邊2-1、用于與所述下橫線1-5相平行的下橫邊2-3、用于與所述左豎線1-7相平行的左豎邊2-4和用于與所述右豎線1-3相平行的右豎邊2-2,所述上橫邊2-1、右豎邊2-2、下橫邊2-3和左豎邊2-4首尾順次連接。
如圖3所示,所述上橫線1-1與漢字定位中心點1-11之間的距離是所述上橫線1-1與上橫邊2-1之間距離的二倍,所述下橫線1-5與漢字定位中心點1-11之間的距離是所述下橫線1-5與下橫邊2-3之間距離的二倍,所述左豎線1-7與漢字定位中心點1-11之間的距離是所述左豎線1-7與左豎邊2-4之間距離的二倍,所述右豎線1-3與漢字定位中心點1-11之間的距離是所述右豎線1-3與右豎邊2-2之間距離的二倍。本實施例中,采用這樣的設計,能夠使的八邊形1與四邊形2符合黃金分割線的比例,能夠非常明顯的體現(xiàn)漢字之美。
如圖4所示,以在該習字格內(nèi)書寫漢字“永”字為例,漢字“永”的第三筆橫撇的撇筆劃為主筆筆劃,它可以從下捺線1-6伸出所述八邊形1,但是又不會伸出四邊形2,同理,第五筆的捺筆劃也為主筆筆劃,它可以從下撇線1-4伸出所述八邊形1,但是又不會伸出所述四邊形2。
實施例3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四邊形2包括用于與所述上撇線1-8相平行的第一上斜邊2-5、用于與所述上捺線1-2相平行的第二上斜邊2-6、用于與所述下撇線1-4相平行的第一下斜邊2-7和用于與所述下捺線1-6相平行的第二下斜邊2-8,所述第一上斜邊2-5、第二上斜邊2-6、第一下斜邊2-7和第二下斜邊2-8首尾順次連接。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技術(shù)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jié)構(gòu)變換,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