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辦公裝置,具體說是一種彈性掌壓刻章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一般的辦公用公司印章都是采用的刻章塊和印泥盒搭配使用,每次使用都需要沾取泥液,使用后需要將印泥盒封閉好,在對大量文件的印章需求中,操作過程十分的麻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彈性掌壓刻章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方法是:一種彈性掌壓刻章裝置,包括支撐圓柱、上圓柱槽、下圓柱槽、契合穿孔、上封板、圓孔、刻章塊、圓柱桿、掌壓板、限位圓板、壓縮彈簧、注液內腔;所述的上圓柱槽位于位于支撐圓柱的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的下圓柱槽位于支撐圓柱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所述的契合穿孔位于上圓柱槽的底端面中心位置,和下圓柱槽連通,所述的上封板的下端面和支撐圓柱 的上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的圓孔位于上封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刻章塊的外圈柱面和契合穿孔接觸連接,上端面和圓柱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的圓柱桿和圓孔配合接觸連接,上端面和掌壓板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的限位圓板固定連接在圓柱桿的中間高度位置,位于上圓柱槽內,所述的壓縮彈簧位于上圓柱槽內,上端面和限位圓板的下端面接觸連接,下端面和上圓柱槽的底端面接觸連接,所述的注液內腔位于刻章塊以及圓柱桿的中心內腔處。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上圓柱槽的直徑大于下圓柱槽的直徑。
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裝置的結構原理簡單,使用彈簧來對刻章本體進行調節(jié),防止在不使用的時候刻章表面和外側接觸,使用內部注液的防止,省卻了重復沾取的過程,操作便捷舒適。
附圖說明
圖1 本發(fā)明裝置結構示意圖;
其中,1-支撐圓柱、2-上圓柱槽、3-下圓柱槽、4-契合穿孔、5-上封板、6-圓孔、7-刻章塊、8-圓柱桿、9-掌壓板、10-限位圓板、11-壓縮彈簧、12-注液內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fā)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如圖1所示的一種彈性掌壓刻章裝置,包括支撐圓柱1、上圓柱槽2、下圓柱槽3、契合穿孔4、上封板5、圓孔6、刻章塊7、圓柱桿8、掌壓板9、限位圓板10、壓縮彈簧11、注液內腔12。
上圓柱槽2位于位于支撐圓柱1的上端面中心位置,下圓柱槽3位于支撐圓柱1的下端面中心位置,上圓柱槽2的直徑大于下圓柱槽3的直徑。
契合穿孔4位于上圓柱槽2的底端面中心位置,和下圓柱槽3連通,上封板5的下端面和支撐圓柱1 的上端面固定連接,圓孔6位于上封板5的中心位置。
刻章塊7的外圈柱面和契合穿孔4接觸連接,上端面和圓柱桿8的下端固定連接,圓柱桿8和圓孔6配合接觸連接,上端面和掌壓板9的下端面固定連接,限位圓板10固定連接在圓柱桿8的中間高度位置,位于上圓柱槽2內,壓縮彈簧11位于上圓柱槽2內,上端面和限位圓板10的下端面接觸連接,下端面和上圓柱槽2的底端面接觸連接,注液內腔12位于刻章塊7以及圓柱桿8的中心內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