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薄液晶模塊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電顯示器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LED背光源。
背景技術:
目前以導光板為主體的LED背光源雖然大都采用高亮度側光源,但由于沒有傾斜面來產(chǎn)生入射光的匯聚作用,故其產(chǎn)品因受側光源LED燈高度和體積的限制而不能被做得很薄,體積也很難再小。另外上述背光源產(chǎn)品的三個側面和底面的聚光和反光是通過導光板主體三個外側面貼錫箔紙或反光紙膜來實現(xiàn)的,頂部照射面則是通過覆蓋一張紙質擴散膜來實現(xiàn)光擴散和柔光效果,存在著整體結構松散不牢固、導光板主體和貼紙或膜之間的縫隙導致較大的光泄露或紙比較容易脫落、損傷和破損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在使用結構上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可極大地減小導光板厚度且結構緊湊牢固、體積小、成本低的超薄液晶模塊背光源。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而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所提供的超薄液晶模塊背光源包括一個后部光源前方具有前傾斜或前圓弧反射面的透明塑料導光板主體,在導光板主體反射面下設有內置側光源的圓形或橢圓形光源容腔,在導光板主體的底面、側面以及后部反射面上均設有反光涂層或鍍膜層,在導光板主體的頂面設有磨砂面或柔光涂層。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側邊高亮度光源為主體結構,在側光源前增加一個傾斜反射面,使入射光向底面匯聚成一束很窄的光束后再射入更超薄的導光板發(fā)光區(qū),發(fā)光區(qū)導光板主體三個側面和底面的外側面采用涂覆反光層或鍍膜來反射和匯聚光線發(fā)射到頂面,頂部照明面外側采用磨砂工藝或涂覆柔光層或膜的工藝來實現(xiàn)散射光線,達到柔和光線的效果和目的,而傾斜反射面匯聚光線可實現(xiàn)發(fā)光區(qū)導光板厚度的超薄化(厚度可達到0.2~0.3mm),反光和散光工藝涂層或膜與導光板主體一體化,使得背光源的結構緊湊牢固,體積縮小重量變輕,光泄露幾乎為“零”,成本也因此降低,它能給傳統(tǒng)的LCD模塊帶來新的變化,如可減小帶LED背光的LCD模塊的體積,使之與不帶LED背光源的LCD模塊具有同樣的高度,可使手機的背光有更好的表現(xiàn)和更高的光利用率,更加適合便攜式液晶顯示顯示產(chǎn)品對背光源的需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工作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工作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導光板主體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該超薄液晶模塊背光源由內設有側光源1的透明塑料制導光板主體6構成,導光板主體6后部具有一前傾斜(圖1)或前圓弧(圖2)形反射面2;在反射面下的導光板主體部位處設有用于放置側光源1的光源容腔7,容腔7的透明壁面形狀為圓形(圖1)或橢圓形(圖2),側光源1通過光源載板8設在光源容腔7后端;在導光板主體6的底面3、側面4以及后部反射面2上均設有反光涂層或鍍膜層,在導光板主體6的頂面5設有磨砂面或柔光涂層。實際工作中,側光源1發(fā)射出的光線首先經(jīng)過傾斜面或圓弧反射面2上反光涂層或鍍膜的一次或多次反射向底面匯聚,最后進入超薄的導光板發(fā)光區(qū),在該區(qū)光線經(jīng)過底面反光涂層或鍍膜和三個側面反光涂層或鍍膜的多次反射后,最終射向導光板頂部,再經(jīng)過頂部的磨砂面或柔光涂層的散射后均勻射出導光板主體6的頂面。
權利要求1.一種超薄液晶模塊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后部光源前方具有前傾斜或前圓弧反射面(2)的透明塑料導光板主體(6),在導光板主體反射面(2)下設有內置側光源(1)的圓形或橢圓形光源容腔(7),在導光板主體(6)的底面(3)、側面(4)以及后部反射面(2)上均設有反光涂層或鍍膜層,在導光板主體(6)的頂面(5)設有磨砂面或柔光涂層。
專利摘要該液晶模塊背光源由內設有側光源的透明塑料導光板主體構成,采用側邊高亮度光源為主體結構,在側光源前設有傾斜反射面,使入射光向底面匯聚成一束很窄的光束后再射入超薄的導光板發(fā)光區(qū),導光板主體三個側面和底面外側均采用涂覆反光層或鍍膜來反射和匯聚光線發(fā)射到頂面,頂部照明面外側采用磨砂工藝或涂覆柔光層或膜來實現(xiàn)散射光線,而傾斜反射面匯聚光線可實現(xiàn)發(fā)光區(qū)導光板厚度的超薄化,反光和散光工藝涂層或膜與導光板主體一體化,使背光源的結構緊湊牢固,體積縮小重量變輕,光泄露幾乎為“零”,成本也因此降低,更加適合便攜式液晶顯示顯示產(chǎn)品對背光源的需求。
文檔編號G02F1/13GK2731497SQ20042004229
公開日2005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8月5日
發(fā)明者杜輝, 伊麗娜 申請人:西安海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