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光板與背光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實現(xiàn)對多波長光的偏振光轉(zhuǎn)換且光能利用率高的導光板,以及一種采用該導光板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由于液晶顯示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有發(fā)光特性,因而,為達到顯示效果,需要給液晶顯示面板提供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的功能在于向液晶顯示面板供應具有充分亮度而且均勻分布的面光源。
一種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如圖1所示,該背光模組20與液晶顯示面板10組成液晶顯示裝置100。該背光模組20包括光源21、導光板22、反射片23、擴散片24和棱鏡片25。該液晶顯示面板10的上、下兩個表面分別設置上偏光片11和下偏光片12。該背光模組20中的光源21相對導光板22的側面(即入光面)設置,該反射片23、導光板22、擴散片24和棱鏡片25依次層疊設置。該液晶顯示面板10位于背光模組20的上方。
該背光模組20工作時,光源21發(fā)出自然光,該自然光經(jīng)導光板22、反射片23、擴散片24和棱鏡片25轉(zhuǎn)換為面光源后以自然光T投射在下偏光片12上。該自然光T可以看作由振幅相同且電矢量相互垂直的線偏振光P與線偏振光S。其中,該線偏振光P的偏振方向與偏光片12的透光軸方向相同,該線偏振光S的偏振方向與偏光片12的透光軸方向垂直。故,僅線偏振光P能通過偏光片12,而線偏振光S不能通過偏光片12且被具有吸收性能的偏光片12吸收。由于近50%的光被偏光片12吸收,這大大降低了光能利用率。
另一種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如圖2所示,該背光模組40與液晶顯示面板30組成液晶顯示裝置300。該背光模組40包括光源41、導光板42、反射片43、擴散片44、棱鏡片45、1/4波片46和反射式偏振分光器(Polarizing Beam Splitter,PBS)47。該液晶顯示面板30的上、下兩個表面分別設置上偏光片31和下偏光片32。該背光模組40中的光源41相對導光板42的側面設置,該反射片43、1/4波片46、導光板42、擴散片44、棱鏡片45和反射式偏振分光器47依次層疊設置。該液晶顯示面板30位于背光模組40的上方。
該背光模組40工作時,光源41發(fā)出自然光,其中一部分自然光經(jīng)導光板42、擴散片44和棱鏡片45轉(zhuǎn)換為面光源后以自然光T投射在反射式偏振分光器47上。該自然光T中的線偏振光P能通過反射式偏振分光器47并進而通過偏光片32,而線偏振光S則不能通過反射式偏振分光器47,其被反射式偏振分光器47反射回背光模組40。被反射回的線偏振光S依次通過棱鏡片45、擴散片44、導光板42和1/4波片46,然后投射到反射片43上并被反射片43反射再次通過1/4波片46,由于1/4波片46的作用,線偏振光S兩次通過1/4波片46后轉(zhuǎn)換為線偏振光P1(線偏振光P1與線偏振光P具同種偏振方向),從而使該線偏振光P1也可以通過反射式偏振分光器47和偏光片32。由于該背光模組40實現(xiàn)了光能的復用,光能利用率得到提高。理論上,該背光模組40的亮度可以為上述的背光模組20的兩倍。
當上述的背光模組40應用在彩色液晶顯示裝置中時,由于彩色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必須是寬光譜或者多波長的,因此偏振分光和偏振光轉(zhuǎn)換必須工作于寬光譜或者多波長的條件下,此時,上述的1/4波片46應為消色差波片,其對于多個波長光都可以起到近似相同的相位延遲。
但是,由于該背光模組40中被反射式偏振分光器47反射的線偏振光S必須從導光板42射出,然后才能被1/4波片46轉(zhuǎn)換成線偏振光P1,而1/4波片46和導光板42的界面處會產(chǎn)生反射和散射損失,這仍然不利于光能利用率的提高。
發(fā)明內(nèi)容以下,將以實施例說明一種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導光板,以及,一種采用所述導光板的光能利用率高的背光模組。
為實現(xiàn)上述實施例的內(nèi)容提供一種導光板,該導光板包括入光面、連接于該入光面的出光面和相對于該出光面的底面。該導光板為應力或應變雙折射導光板,其內(nèi)具有分別沿著兩個相垂直的方向的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該主應力或主應變之一的方向和入光面的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該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的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對該導光板內(nèi)的多個波長光中的每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滿足以下條件δ1=2k1π+π k1=0,1,2,3,4,......;δ2=2k2π+π k2=0,1,2,3,4,......;δ1-δ2=2πdΔ(C1λ1-C2λ2)=2mπ,m=0,1,2,3,4,......,]]>其中,δ1和δ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d為導光板的厚度,C1和C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應力光學常數(shù)或應變光學常數(shù),Δ表示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λ1和λ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波長。
優(yōu)選的,該夾角為45度。
以及,提供一種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包括光源、導光板、反射片和反射式偏振分光器,該導光板包括入光面、連接于該入光面的出光面和相對于該出光面的底面。該光源相對導光板的入光面設置,該反射片、導光板和反射式偏振分光器依次設置。其中,該導光板為應力或應變雙折射導光板,其內(nèi)具有分別沿著兩個相垂直的方向的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該主應力或主應變之一的方向和入光面的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該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的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對該導光板內(nèi)的多個波長光中的每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滿足以下條件δ1=2k1π+πk1=0,1,2,3,4,......;δ2=2k2π+π k2=0,1,2,3,4,......;δ1-δ2=2πdΔ(C1λ1-C2λ2)=2mπ,m=0,1,2,3,4,......,]]>其中,δ1和δ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d為導光板的厚度,C1和C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應力光學常數(shù)或應變光學常數(shù),Δ表示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λ1和λ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波長。
優(yōu)選的,該夾角為45度。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由于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導光板為應力或應變雙折射導光板,通過對其內(nèi)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的限定,使得該導光板對多個波長的光均具有近似相同的相位延遲,并接近或者等同于消色差1/4波片的性能,從而應用本實施例導光板的背光模組不再需要額外的消色差1/4波片,即可將線偏振光S在導光板內(nèi)部轉(zhuǎn)換成線偏振光P,無界面處的反射及散射損失,光能利用率進一步提高。
同樣,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組結合反射式偏振分光器,可以實現(xiàn)發(fā)射液晶面板需用的多波長的偏振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圖1是一種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面板組成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另一種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面板組成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導光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導光板的光路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內(nèi)的主應力差與一目標函數(shù)的關系曲線圖。
圖6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導光板的立體示意圖。該導光板52為平板形,其包括入光面521、連接于該入光面521的出光面522,和相對該出光面522的底面523。該導光板52的底面523設置有微結構524。本實施例中,該導光板52為雙酚A聚碳酸酯材料(Bisphenol-A Polycarbonate,BAPC),該微結構524為V形槽,該出光面522為平面。
該導光板52是利用光彈性效應,被施加應力制得的應力雙折射導光板。如圖3所示,首先定義垂直該導光板52入光面521的方向為X軸,垂直于X軸并平行于出光面522的方向為Y軸,則該導光板52中的主應力σx和σy的方向分別沿著圖中虛線所示的兩個方向,σx和X軸方向的夾角為θ,σy和Y軸方向的夾角為θ。該θ角度在0度到90度之間,優(yōu)選的為45度。且,該兩個主應力σy與σx的應力差Δσ對該導光板52內(nèi)的多個波長光中的每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滿足以下條件δ1=2k1π+π k1=0,1,2,3,4,......;δ2=2k2π+π k2=0,1,2,3,4,......;δ1-δ2=2πCdΔσ(1λ1-1λ2)=2mπ,m=0,1,2,3,4,......,]]>其中,δ1和δ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C表示應力光學常數(shù),Δσ表示主應力差,λ1和λ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波長。
由于該導光板52被施加應力,并通過對其內(nèi)主應力差Δσ的限定,使得該導光板52對多波長光均具有近似相同的相位延遲,并接近或者等同于消色差1/4波片的性能,從而應用本發(fā)明導光板52的背光模組不再需要額外的消色差1/4波片,即可將多波長光的線偏振光S在導光板52內(nèi)部分別轉(zhuǎn)換成線偏振光P,無界面處的反射及散射損失,光能利用率進一步提高。
下面結合圖4,對該導光板52對線偏振光S的轉(zhuǎn)換過程進行論證。
一起參照圖3和圖4所示,假設入射光在XZ平面內(nèi),線偏振光P電矢量方向在XZ平面內(nèi),線偏振光S電矢量方向在XZ平面法線方向,與導光板52配合的反射式偏振分光器(圖未示)的透光軸沿著X軸方向。導光板52底面523的微結構524改變?nèi)肷浣铅萯,當此入射角θi的角度較小時,光線才能從導光板52出光面522射出,由于θi較小,在如下分析中,為了簡化問題,假設θi=0,即出射光沿著出光面522法線方向。線偏振光S的瓊斯(Jones)矢量Ei=01,]]>根據(jù)布儒斯特(Brewster)定律,折射率變化量和主應力差大小成線性關系,有nσy-nσx=C(σy-σx) (1.1)其中nσx和nσy分別表示在兩個主應力方向的折射率,C表示相對應力光學常數(shù)。
光波通過厚度為d的導光板52后有一光程差l,根據(jù)式1.1有l(wèi)=Cd(σy-σx) (1.2)入射光波長為λ,得到相位延遲δ為δ=2πCd(σy-σx)/λ (1.3)上述兩個式子1.2與1.3稱為平面光彈性的應力-光學定律。施加應力后,導光板52變成了相位延遲器。
在光彈性實驗中,一般定義fσ=λ/C,fσ稱為材料應力條紋值,所以相位延遲δ也可以改寫為δ=2πd(σy-σx)/fσ(1.4)在XY坐標系下,瓊斯矩陣T為T=cos2θ+sin2θejδsinθcosθ-sinθcosθejδsinθcosθ-sinθcosθejδsin2θ+cos2θejδ---(1.5)]]>穿過此相位延遲器(即導光板52)后瓊斯矢量Eo為Eo=EoxEoy=TEi=sinθcosθ-sinθcosθejδsin2θ+cos2θejδ---(1.6)]]>Ex=Re[Eox]=sin2θsin(δ/2)cos(ωt+δ/2+π/2) (1.7)經(jīng)過反射式偏振分光器后,透射光強IX為Ix=sin22θsin2(δ/2),帶入式1.4得到Ix=sin22θsin2[πd(σy-σx)/fσ]=sin22θsin2(πdΔσ/fσ) (1.8)顯然如下條件滿足時,IX得到最大值2θ=π/2πdΔσ/fσ=kπ+π/2,k=0,1,2,3,4,....---(1.9)]]>因此,應力雙折射導光板52設計中,為得到最大的光利用率,應使主應力σx方向與X軸的夾角θ為45度。當然,該主應力σx方向與X軸的夾角θ在0度到90度之間并不等于45度時,雖然不能達到最大的光利用率,但仍然可以實現(xiàn)部分線偏振光S的復用。
接下來,首先基于單色光波長λ來推論主應力差Δσ。
主應力差Δσ大小可以由dΔσ/fσ=k+0.5確定,帶入應力條紋值表達式,可以依據(jù)光彈性應力-光學定律得到dCΔσ=(k+0.5)λk=0,1,2,3,4....(1.10)同樣,本發(fā)明中也可以根據(jù)光塑性應變-光學定律得到類似的表達式。光塑性應變-光學定律表示為δε=2πCεd(εy-εx)/λ (1.11)即某一材料某一點施加主應變εx和εy所引起的光程差δε,與該點的主應變差(εy-εx)和厚度d成比例。其中Cε為應變-光學常數(shù),與特定的材料有關。類似于式子1.10,可以根據(jù)應變光學定律,得到應該施加的應變差,以產(chǎn)生特定的相位延遲dCεΔε=(k+0.5)λk=0,1,2,3,4,....(1.12)接下來,假設該導光板52需要對c(656.3nm),d(589.3nm),f(486.1nm)三種波長光產(chǎn)生相同的偏振光轉(zhuǎn)換功能,以下以c,d,f三波長光為例,設計具有消色差1/4波片功能的雙折射導光板52。假設在可見光波段,應力光學常數(shù)C為常數(shù)。因此,應力雙折射導光板52為了對c,d,f三波長光產(chǎn)生近似相同的相位延遲,需滿足δd-δc=2πCdΔσ(1λd-1λc)=2mπ,m=0,1,2,3,4,......δf-δd=2πCdΔσ(1λf-1λd)=2nπ,n=0,1,2,3,4,......---(1.13)]]>同時要滿足相位延遲最接近半波片2kπ+π。如何取得最佳的主應力差Δσ的問題可以通過轉(zhuǎn)換成目標函數(shù)(Objective Function)求解極小值來解決,目標函數(shù)如下y=wc×abs[mod(δc,2π)-π]+wd×abs[mod(δd,2π)-π]+wf×abs[mod(δf,2π)-π](1.14)其中,mod表示求余數(shù),abs表示取絕對值,wc,wd,wf分別表示c,d,f三波長光對應的權重。當δc=2kcπ+π,δd=2kdπ+π,δf=2kfπ+π時,上式取得最小值0。
在本實施例中,該導光板52厚度為d=0.8mm,導光板材料為BAPC,其應力光學常數(shù)C=8.9×10-12Pa-1。假設c,d,f三波長光具有相同的權重wc=wd=wf=1。則目標函數(shù)與主應力差Δσ的關系如圖5所示。根據(jù)圖5,可以看出主應力差Δσ在0至5×107Pa范圍內(nèi),局部最優(yōu)解為Δσ=3.927×107Pa。此時和c,d,f所對應的相位延遲分別為δc=16π+1.04πδd=18π+0.98πδf=22π+1.0π]]>顯然,優(yōu)化所得主應力差Δσ滿足使導光板52具有消色差1/4波片的功能,最大誤差僅為4%。
上述實施例中假設在可見光波段,應力光學常數(shù)C為常數(shù)。如果此假設不能滿足,即當應力光學常數(shù)C隨著不同波長光而變化時,上述設計方法仍然適用,可以將相位延遲δ寫成如下的形式δc=2πCconstdΔσ1λc′δd=2πCconstdΔσ1λd′δf=2πCconstdΔσ1λf′---(1.15)]]>其中λc′=λcCconstCcλd′=λdCconstCdλf′=λfCconstCf.]]>其中,Cconst為不隨波長變化的常數(shù),Cc、Cd、Cf分別為c,d,f三波長光對應的應力光學常數(shù)。
對上述導光板52施加應力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可以在導光板52注模成型時施加應力,然后通過應力凍結技術,實現(xiàn)應力保存。
如圖6所示,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平面示意圖。該背光模組50采用上述的導光板52,并可以進一步包括光源51、反射片53、擴散片54、棱鏡片55和反射式偏振分光器57。該背光模組50中的光源51相對導光板52的入光面521設置,該反射片53、導光板52、擴散片54、棱鏡片55和反射式偏振分光器57依次設置。本實施例中,該光源51為發(fā)光二極管。
該背光模組50工作時,光源51發(fā)出多波長的自然光,其中一部分自然光經(jīng)導光板52、擴散片54和棱鏡片55轉(zhuǎn)換為面光源后以自然光T投射在反射式偏振分光器57上。該每一波長的自然光T中的線偏振光P能通過反射式偏振分光器57并進而提供給液晶顯示面板(圖未示)適用的光,而線偏振光S則不能通過反射式偏振分光器57,其被反射式偏振分光器57反射回背光模組50。被反射回的線偏振光S依次通過棱鏡片55、擴散片54和導光板52,然后投射到反射片53上并被反射片53反射再次通過導光板52,由于導光板52的作用,線偏振光S轉(zhuǎn)換為線偏振光P1,從而使該線偏振光P1也可以通過反射式偏振分光器57。該背光模組50結合反射式偏振分光器57,可以實現(xiàn)發(fā)射液晶面板需用的多波長的偏振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本發(fā)明導光板還可以有其它實施例,例如該導光板的形狀為楔形。
該導光板底面的微結構為自底面突出或者凹進的圓柱形、半圓球形、金字塔形、削去尖端部分的金字塔形等形狀,該微結構在底面是均勻分布或者沿遠離入光面的方向逐漸變大和/或變密設置。
該導光板是其它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砜(Polysulfone),聚醚酰亞胺(polyetherimide)等,也可以是玻璃。
本發(fā)明導光板以c,d,f三波長為例,將導光板優(yōu)化設計成消色差1/4波片,但是也不限于這三個波長。可以結合光源,選擇其它波長優(yōu)化設計所需的主應力差。
本發(fā)明以光彈性應力雙折射為例,優(yōu)化得到主應力差。相關技術人員應該明白,上述優(yōu)化過程也適用于光塑性應變雙折射??梢愿鶕?jù)所選用材料的力學特性,可以得到應變與雙折射的關系,以及用應變表示的相位方程,并最終得出最佳主應變差。
本發(fā)明背光模組還可以有其它實施例,例如采用冷陰極熒光燈管作為光源。
將反射式偏振分光器設置在導光板的出光面和擴散片之間。
將反射式偏振分光器設置在擴散片和棱鏡片之間。
權利要求
1.一種導光板,包括入光面、連接于該入光面的出光面和相對于該出光面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為應力或應變雙折射導光板,其內(nèi)具有分別沿著兩個相垂直的方向的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該主應力或主應變之一的方向和入光面的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該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的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對該導光板內(nèi)的多個波長光中的每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滿足以下條件δ1=2k1π+π k1=0,1,2,3,4,......δ2=2k2π+π k2=0,1,2,3,4,......δ1-δ2=2πdΔ(C1λ1-C2λ2)=2mπ,m=0,1,2,3,4,......]]>其中,δ1和δ2分別表示以第一波長光和第二波長光表示的該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d為導光板的厚度,C1和C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應力光學常數(shù)或應變光學常數(shù),Δ表示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λ1和λ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波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該夾角優(yōu)選為45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當該導光板內(nèi)共有三個波長光時,該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對該導光板內(nèi)的三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滿足以下條件,δ1=2k1π+π k1=0,1,2,3,4,......;δ2=2k2π+π k2=0,1,2,3,4,......;δ3=2k3π+π k3=0,1,2,3,4,......;δ1-δ2=2πdΔ(C1λ1-C2λ2)=2mπ,m=0,1,2,3,4,......δ2-δ3=2πdΔ(C2λ2-C2λ3)=2nπ,n=0,1,2,3,4,......]]>其中,δ3表示第三波長光的相位延遲,λ3表示第三波長光的波長,C3表示第三波長光的應力光學常數(shù)或應變光學常數(sh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該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的最佳值可進一步通過對目標函數(shù)y求解極小值得到,該目標函數(shù)y如下,y=w1×abs[mod(δ1,2π)-π]+w2×abs[mod(δ2,2π)-π]+w3×abs[mod(δ3,2π)-π]其中,mod表示求余數(shù),abs表示取絕對值,w1,w2,w3分別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波長光對應的權重。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當該導光板的厚度為0.8mm,材料為BAPC,且應力光學常數(shù)C1=C2=C3=8.9×10-12Pa-1,第一、第二和第三波長光的波長分別為486.1nm、589.3nm和656.3nm,第一、第二和第三波長光具有相同的權重w1=w2=w3=1時,該主應力差Δ在0至5×107Pa的范圍內(nèi)的局部最優(yōu)解為Δ=3.927×107Pa。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的底面具有微結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該微結構為自底面突出或者凹進的圓柱形、半圓球形、金字塔形、削去尖端部分的金字塔形。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該微結構為V形槽。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該微結構在底面是均勻分布或者沿遠離入光面的方向逐漸變大和/或變密設置。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該出光面為平面。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為平板形或者楔形。
12.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光源、導光板、反射片和反射式偏振分光器,該導光板包括入光面、連接于該入光面的出光面和相對于該出光面的底面,該光源相對導光板的入光面設置,該反射片、導光板和反射式偏振分光器依次設置,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為應力或應變雙折射導光板,其內(nèi)具有分別沿著兩個相垂直的方向的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該主應力或主應變之一的方向和入光面的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該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的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對該導光板內(nèi)的多個波長光中的每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滿足以下條件δ1=2k1π+π k1=0,1,2,3,4,......δ2=2k2π+π k2=0,1,2,3,4,......δ1-δ2=2πdΔ(C1λ1-C2λ2)=2mπ,m=0,1,2,3,4,......]]>其中,δ1和δ2分別表示以第一波長光和第二波長光表示的該兩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d為導光板的厚度,C1和C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應力光學常數(shù)或應變光學常數(shù),Δ表示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λ1和λ2分別表示該兩個波長光的波長。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夾角為45度。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當該導光板內(nèi)共有三個波長光時,該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對該導光板內(nèi)的三個波長光的相位延遲滿足以下條件,δ1=2k1π+π k1=0,1,2,3,4,......;δ2=2k2π+π k2=0,1,2,3,4,......;δ3=2k3π+π k3=0,1,2,3,4,......;δ1-δ2=2πdΔ(C1λ1-C2λ2)=2mπ,m=0,1,2,3,4,......δ2-δ3=2πdΔ(C2λ2-C2λ3)=2nπ,n=0,1,2,3,4,......]]>其中,δ3表示第三波長光的相位延遲,λ3表示第三波長光的波長,C3表示第三波長光的應力光學常數(shù)或應變光學常數(shù)。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該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的最佳值可進一步通過對目標函數(shù)y求解極小值得到,該目標函數(shù)y如下,y=w1×abs[mod(δ1,2π)-π]+w2×abs[mod(δ2,2π)-π]+w3×abs[mod(δ3,2π)-π]其中,mod表示求余數(shù),abs表示取絕對值,w1,w2,w3分別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波長光對應的權重。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當該導光板的厚度為0.8mm,材料為BAPC,且應力光學常數(shù)C1=C2=C3=8.9×10-12Pa-1,第一、第二和第三波長光的波長分別為486.1nm、589.3nm和656.3nm,第一、第二和第三波長光具有相同的權重w1=w2=w3=1時,該主應力差Δ在0至5×107Pa的范圍內(nèi)的局部最優(yōu)解為Δ=3.927×107Pa。
17.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的底面具有微結構。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微結構為自底面突出或者凹進的圓柱形、半圓球形、金字塔形、削去尖端部分的金字塔形。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微結構為V形槽。
20.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微結構在底面是均勻分布或者沿遠離入光面的方向逐漸變大和/或變密設置。
21.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出光面為平面。
22.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層疊設置在該導光板出光面上方的擴散片和棱鏡片,該反射式偏振分光器設置在出光面與擴散片之間,或者該反射式偏振分光器設置在擴散片與棱鏡片之間,或者該反射式偏振分光器設置在棱鏡片上方。
2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為平板形或者楔形。
2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光源為發(fā)光二極管或者冷陰極熒光燈管。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導光板,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導光板的光能利用率較低的問題。該導光板為應力或應變雙折射導光板,其內(nèi)具有分別沿著兩個相垂直的方向的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該主應力或主應變之一的方向和導光板入光面的夾角大于0度小于90度,該兩個主應力或主應變的主應力差或主應變差對導光板內(nèi)的多個波長光產(chǎn)生近似相同的相位延遲,且該相位延遲接近半波片的性能。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采用該導光板的背光模組。
文檔編號G02F1/13GK1900785SQ200510036118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7月20日
發(fā)明者楊興朋, 嚴瑛白, 金國藩 申請人:清華大學, 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