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觸摸屏及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觸摸屏及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別涉及為了提高觸摸屏中耐熱性及透明性的改良技術。
背景技術:
個人數(shù)據(jù)助理(PDA)、筆記本電腦、OA機器、醫(yī)療機器或汽車導航系統(tǒng)等電子設備,兼?zhèn)漭斎胙b置(指向裝置)的觸摸屏在它們的顯示器中得到廣泛應用。代表性觸摸屏已知有電阻膜式、電磁感應式、光學式等,除此之外還有靜電電容式(也稱為電容耦合式)。
一般電阻膜式觸摸屏,如專利文獻1所示,具有將一對于單側表面形成由ITO等透明導電膜構成的電阻膜的透明平面狀構件以一定間隔相對配置,并將其配設在LCD(液晶顯示器)等顯示器表面的結構。作為位于LCD側的下部平面狀構件,采用屏玻璃或透明薄膜,而位于外部側的上部平面狀構件采用透明薄膜。并且,驅動時如果用戶用手指或筆按壓平面狀構件上的任意位置,在該按壓位置電阻膜彼此接觸而導電,通過從各電阻膜的基準位置到接觸位置的電阻值大小檢測出按壓位置。通過這種方式識別屏上前述接觸部分的坐標,謀求得到適當?shù)慕缑婀δ堋?br>
其中,如專利文獻2~4所示,現(xiàn)在對野外使用等開發(fā)了一種抑制外光反射,進一步提高目視性的被稱為“內置型”的電阻膜式觸摸屏。它具有在含有液晶層的LCD主體的一個面上配設偏振片,在另一面上疊層觸摸屏,與此同時進一步在該觸摸屏上配設前述偏振片,以便更有效防止外光反射的結構。近年來流行使用這種內置型的觸摸屏。
作為另一例,有靜電電容式觸摸屏。該觸摸屏例如如專利文獻5所示,具有2枚透明平面狀構件,該構件具有規(guī)定的介電特性,在各自的單側表面具備形成條紋狀圖形的透明導電膜(線電極)。使透明平面狀構件相對,并使前述條紋狀透明導電膜垂直相交,同時在它們之間設置絕緣層而構成。以一方透明平面狀構件中沒有配設透明導電膜的單側表面作為輸入面,配設時使其顯露于外部。
該靜電電容式中驅動時對各透明導電膜通過從外部連接的驅動電路每隔一定時間交替施加測定電壓。在該狀態(tài)下如果用戶用手指按壓平面狀構件上的任意位置,在該按壓位置處,由用戶的手指(接地)、透明平面狀構件、各透明導電膜形成多個電容結構。分別監(jiān)視該多個電容器的電流變化,把其最大變化的位置作為輸入位置進行檢測。通過這種方法,識別屏上前述接觸部分的坐標,謀求得到適當?shù)慕缑婀δ堋?br>
這種靜電電容式觸摸屏是由上述透明平面狀構件與絕緣層在整個面上緊密貼合構成的,所以與在一對平面狀構件之間設置空氣層的電阻膜式相比目視性好;另外,由于沒有空氣層,所以與電阻膜式相比沒有物理可動部分,因此具有耐久性高等優(yōu)點。
不過觸摸屏中作為前述透明平面狀構件配設透明薄膜時,要求能夠承受伴隨用戶輸入時的指尖壓力,并且確保為保護LCD液晶層的剛性,還進一步要求重量輕。為此作為前述的透明薄膜,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砜(PES)、聚醚酮(PEK)、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丙烯酸類(PAC)、脂環(huán)族聚烯烴、降冰片烯系熱塑性透明樹脂等,或它們的疊層體等。與前述內置型觸摸屏一樣,在表面配設偏振片結構的觸摸屏中,特別要求薄膜具有光各向同性,所以廣泛使用具有光各向同性的環(huán)狀聚烯烴系樹脂等機械強度優(yōu)異的樹脂材料。
專利文獻1特開2000-89914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平10-48625號公報;專利文獻3特開平10-186136號公報;專利文獻4特開平11-333872號公報;專利文獻5特表2003-511799號公報。
發(fā)明公開但是,作為以往的前述透明平面狀構件,配設透明薄膜的觸摸屏中存在著以下2個課題。
即第一是上述環(huán)狀聚烯烴類材料大體上具有前述的重量輕、剛性、機械強度的性能,但是在溫度條件達到70℃以上的比較高溫環(huán)境下,這些材料有時會發(fā)生著黃色等“色調變化”問題。如果產生色調變化,則前述薄膜的透明性將受到損壞,屏的圖象顯示性能將受到損壞。
這樣的問題,例如用于夏季載置在車輛上的汽車導航系統(tǒng)中時等比較容易發(fā)生,如果不解決這個課題,就不能適合載置在車輛上使用。
另外,上述各種樹脂材料與玻璃材料相比,其機械強度(表面硬度)低,所以在實際使用時為了能夠充分耐受輸入時指尖式筆尖的壓力以及由部件之間產生的摩擦引起的劃傷和表面劣化,必需預先在材料表面涂布光固化型或熱固化型的丙烯酸系、纖維素系、三聚氰胺系、聚氨酯系等樹脂材料并使其固化而設置硬涂層。因此制造時必需進行硬涂層處理,相應在成本和操作效率方面殘存有問題。
這樣的問題同樣存在于內置型以外的觸摸屏中。
另外,第二隨著便攜終端向小型化·多樣化方面發(fā)展,這些機器在野外使用的機會增加,裝載在該機器上的觸摸屏在超過單純野外環(huán)境的苛刻條件下使用的可能性增加。例如裝載在摩托車上的GPS終端,雖然存在裝載觸摸屏的殼體,但是這時由于使用方式的特點,觸摸屏要始終暴露在日光直射中,存在觸摸屏有可能受該日光中所含紫外線等影響而劣化的可能性。
特別地作為平面狀構件,使用PES薄膜材料和專利文獻4中所示的紫外線吸收薄膜時,由于部件受到大量非常強紫外線照射的原因而加速劣化,該部件黃變,發(fā)生與其它構件(硬涂層和導電薄膜等)的剝離等問題。因此面臨著要盡快采取對策。
本發(fā)明是鑒于以上課題而進行研究的,作為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不進行硬涂層處理也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表面硬度),與此同時即使在比較高溫的環(huán)境中使用,也能夠發(fā)揮高的操作可靠性和透明性,并能發(fā)揮優(yōu)異性能的電阻膜式或靜電電容式觸摸屏、觸摸屏用薄膜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耐光性,即使在比較苛刻的野外使用中也能防止由紫外線引起劣化并發(fā)揮優(yōu)異性能的電阻膜式觸摸屏。
發(fā)明的效果本發(fā)明的觸摸屏中通過把包含在分子結構中含具有高鍵能的Si-O鍵部分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材料加工成薄膜狀而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的至少一方,與使用以往環(huán)狀聚烯烴系樹脂材料時相比,可以提高耐熱性。因此本發(fā)明使得在比較高的溫度環(huán)境下使用觸摸屏成為可能,即使在夏季或熱帶地區(qū)裝載在車輛上(汽車導航系統(tǒng))使用,也可良好適合。
上述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由于其具有Si-O鍵,所以其本身具有足夠的剛性、機械強度以及表面硬度。因此沒有必要象使用以往環(huán)狀聚烯烴系樹脂材料時那樣在薄膜表面另外實施硬涂層處理而進行表面加工。因此還具有可以很好實現(xiàn)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優(yōu)點。
另外,本發(fā)明的平面狀構件與一般通過雙軸拉伸法制膜的多數(shù)樹脂材料相比在光各向同性方面也很優(yōu)異。因此作為內置結構的觸摸屏部件使用時,不會損壞顯示器的圖象顯示性能。
上述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具有優(yōu)異的平滑性,因此是具有高透明性的材料,但是當使上述一對平面狀構件接近相對配置時,由于彼此表面反射光的干涉,有時會在表面產生牛頓環(huán)。因此通過預先按上述對對置面進行毛面加工(凹凸處理)使表面的反射光進行漫反射,可以防止干涉,很好地回避該問題的發(fā)生。
而且如果按照上述本發(fā)明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在濕層合處理步驟中在兩枚薄膜基材之間形成糊料層,可以使該糊料層與空氣隔離。因此可以避免從反應體系混入不必要的氧,并且在樹脂形成階段,可以通過紫外線固化處理使糊料前體有效進行交聯(lián)反應,形成薄膜狀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
另外,按照使用紫外線固化處理的方法,可以一邊輸送薄膜材料,一邊連續(xù)對各制造步驟進行處理,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使糊料層固化。因此與間歇式批量處理等相比,在操作效率等方面具有優(yōu)越性。
本發(fā)明中由于分子結構中含有鍵能高于C-C鍵的Si-O鍵部分,所以可以制造具有優(yōu)異耐熱性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材料。并且由于將該薄膜材料用于觸摸屏的平面狀構件,因此即使在夏季和熱帶地區(qū)裝載在車輛上的用途(汽車導航系統(tǒng))中,也有可能作為優(yōu)異的觸摸屏使用。
含有上述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薄膜材料,其本身具有足夠的剛性和機械強度,所以沒有必要象使用以往薄膜材料時一樣,在該薄膜材料表面實施另外的硬涂層處理而進行表面加工。因此具有能夠很好地實現(xiàn)制造效率及降低成本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觸摸屏,根據(jù)需要在含有塑料材料等的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與該兩層另外地設置紫外線吸收膠粘層,通過紫外線吸收膠粘層,可以保護下層材料不受紫外線的影響。因此,即使在野外紫外線入射,塑料材料也不會直接受到劣化和破壞。另外,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硬度高,所以不必要設置硬涂層,因而可以避免該硬涂層的剝離問題,除此之外,如上所述其結構是不易劣化的結構,所以在防止產生電阻膜等剝離問題方面有很大提高。這樣在野外使用時,本發(fā)明的觸摸屏也是能夠發(fā)揮非常高性能的結構。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是有關實施方案1的電阻膜式觸摸屏與LCD的組合圖。
是有關實施方案1的觸摸屏的截面圖。
是表示本發(fā)明另一電阻膜式觸摸屏與LCD的結構的截面圖。
是表示有關實施方案2的電阻膜式觸摸屏中平面狀構件周邊結構的示意圖。
是表示以往電阻膜式觸摸屏中平面狀構件周邊結構的示意圖。
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耐紫外線特性的數(shù)據(jù)。
是表示以往薄膜的耐紫外線特性的數(shù)據(jù)。
是表示由紫外線吸收膠粘層中使用的紫外線吸收膠粘材料得到的光譜透過率數(shù)據(jù)的曲線圖。
是有關實施方案3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的結構圖。
是表示觸摸屏的觸摸屏1的輸入檢測原理(靜電電容式)的圖示。
是表示實施例的數(shù)據(jù)的圖示。
是表示比較例的數(shù)據(jù)的圖示。
是有關實施方案4的薄膜制造工序的步驟圖。
是有關實施方案4的薄膜制造裝置的示意圖。
是另一種結構的薄膜制造裝置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1、2 電阻膜式觸摸屏1b靜電電容式觸摸屏10A PET基材10B 濕層合基材10C 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10X 糊料層11、201、202 偏振片11b、21b 光各向同性基板12上部平面狀構件15下部平面狀構件15G 玻璃基板100、150薄膜制造裝置101 薄膜基材102 托盤103 托膜輥104 輥襯刀105A、105B、112 輥106 薄膜基材(濕層合材料)107 UV照射裝置107A UV遮蔽罩107B UV燈108A、108B 剝離輥109~111 卷取輥120A 前體糊料120 第一層121 紫外線吸收膠粘材料122 第二層實施發(fā)明的最佳方案
<實施方案1>
1-1.電阻膜式觸摸屏的結構圖1是表示有關本發(fā)明實施方案1的內置型電阻膜式觸摸屏1(以下稱為“觸摸屏1”)的結構和與其組合的LCD的結構例的組合圖。另外,圖2是該觸摸屏的A-A’截面圖。
如圖1所示,觸摸屏1從上面開始按偏振片11、上部平面狀構件12、電阻膜13、布線基板30、間隔物16、電阻膜14、下部平面狀構件15的順序進行疊層構成的。在下部平面狀構件15的下面按順序疊層成為LCD屏結構要素的LCD主體20和偏振片201,作為整體形成LCD一體型觸摸屏結構。
該觸摸屏1采用被稱為“4wire方式”的輸入檢測方法,并且各平面狀構件12、15雙方使用薄膜材料的、被稱為“F-F內置型”的結構,其中,設想裝載于車輛上的汽車導航系統(tǒng)用途。
偏振片11、201,例如分別由厚度0.2mm的染料系直線偏振片構成,作為內置型觸摸屏的特征,其中一方偏振片11疊層在上部平面狀構件12表面,并顯露于外部。通過這種結構,與沒有設置該偏振片時相比起到將起因于入射到觸摸屏內部的可見光的反射光量抑制到約一半以下的作用。
直接疊層在下部平面狀構件15上的20是LCD主體部分,它是已知的TFT型LCD基板,構成圖中沒有示出的透明導電層、濾色片、液晶分子層、TFT基板、透明導電層疊層而成的單元。LCD主體20也可以是除TFT型以外的類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疊層結構。前述偏振片201疊層在該LCD主體部20的下面。
電阻膜13、14分別在上部平面狀構件12、下部平面狀構件15的相對表面上,并且由具有已知電阻值(表面電阻)的ITO(氧化銦錫)、添加銻的氧化錫、添加氟的氧化錫、添加鋁的氧化鋅、添加鉀的氧化鋅、添加硅的氧化鋅、添加鉀的氧化鋅、氧化鋅-氧化錫系、氧化銦-氧化錫系或除此之外的各種金屬材料等的電阻膜(透明導電膜)構成。使用這些材料,通過CVD、真空蒸鍍、濺射、離子束等方法成膜,在上述平面狀構件12、15的表面均勻地形成規(guī)定面積的電阻膜13、14。并且如圖2所示,設置由膠粘材料、粘合片材、在塑料薄膜兩面具有膠粘材料層的雙面膠粘帶等任意一種構成的高約0.05mm的筋隔條18,通常以一定間隔彼此相對配置該電阻膜13、14。
作為電阻膜13、14的成膜樣式例,如圖1所示,在各平面狀構件12、15的對置表面形成矩形形狀。并且沿形成的該電阻膜13、14平行于y軸或x軸的一對邊分別配設引出部電極131、132、141、142,作為整體形成xy正交坐標。引出部電極131、132、141、142中配設端子部電極131a、132a、141a、142a。并且133是連接端子部電極132a和引出部電極132的引出電路。
另一方面,在電阻膜13、14之間,在規(guī)定位置配置布線基板30。該布線基板30為用PET或聚酰亞胺等樹脂材料制作的柔性基板301,并在該基板表面形成Au、Ag、Cu等具有良好導電性的材料構成的布線302至305而成。布線302~305上形成端子部電極302a~305a。
用以上結構進行電氣布線的觸摸屏1的輸入檢測原理(4wire方式),驅動時首先對沿y軸的引出部電極131、132之間施加5V左右的直流電壓,如果用戶進行輸入則以沿x軸的引出部電極141、142作為電壓檢測電極,獲得y軸方向的位置數(shù)據(jù)。
接著對沿x軸的引出部電極141、142之間施加電壓,以沿y軸的引出部電極131、132作為電壓檢測電極獲得x軸方向的位置數(shù)據(jù)。通過這種方式獲得xy兩個方向的坐標信息。觸摸屏1通過反復交替進行這樣的檢測步驟,依次獲得用戶的輸入信息,發(fā)揮作為GUI(圖形用戶界面)的功能。
上部和下部平面狀構件12、15分別由厚度約0.2mm的樹脂薄膜構成。至少其相對的表面,在薄膜制造時通過熱壓具有所需表面粗糙度的承載體等方法實施微細的粗面加工(凹凸處理),通過這種方法有效抑制近接并相對配置的平面狀構件12、15之間發(fā)生牛頓環(huán),提高目視性。
與上部平面狀構件12相對的下部平面狀構件15的表面,沿xy方向每隔一定間隔以矩陣形式配設半球狀突起間隔物16,形成抑制電阻膜13、14彼此之間不必要的接觸的結構。該突起間隔物16可以通過光固化型丙烯酸樹脂制作,根據(jù)上部和下部平面狀構件12、15的對置距離,例如設定尺寸為高度0.01mm,直徑0.01mm以上至0.05mm以下。該圖中為了容易圖示,將突起間隔物16的尺寸表示得比實際尺寸要大。該突起間隔物16還可以是除半球狀以外的形狀,例如圓椎狀,或圓柱狀等。這一點在后述的實施方案2的結構中也是一樣的。
其中,本實施方案1觸摸屏1的特征在于上部以及下部平面狀構件12、15的材料。該各平面狀構件12、15由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厚度約0.2m的薄膜構件構成,這樣與以往相比,在耐熱性以及透明性方面可以發(fā)揮優(yōu)異的性能。
以下對于這一特征進行詳細說明。
1-2.上部和下部平面狀構件及其效果本發(fā)明中構成平面狀構件12、15的薄膜材料中由于使用含有由大量Si-O-Si鍵(硅氧烷鍵)形成的交聯(lián)結構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所以具有優(yōu)異的材料特性(包括耐沖擊性的機械強度、熱穩(wěn)定性、化學穩(wěn)定性、總光透過率在90%以上的透明性等),可廣泛地適應于作為觸摸屏的實際工作溫度范圍的-40℃到100℃左右的寬溫度范圍。
作為以往F-F內置型的觸摸屏中上部和下部平面狀構件的薄膜材料,通常使用PES、環(huán)狀聚烯烴系樹脂等。但是這些薄膜材料,一般在長期高溫環(huán)境(例如夏季在車內的汽車導航系統(tǒng))中具有難以維持理想耐熱性的性質。因此如果長期在高溫環(huán)境下使用,則會與空氣中的氧化合,薄膜發(fā)生色調變化(黃變等),存在著損壞圖象顯示性等的問題。因此以往的內置型觸摸屏中實質的工作溫度范圍是從-40℃到60℃范圍,而本實施方案的觸摸屏1中上述各平面狀構件12、15中使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所以不會發(fā)生色調變化,發(fā)揮良好的光各向同性,與此同時是適合于高溫環(huán)境(特別是上述汽車導航系統(tǒng)和溫度高的制造工廠等中使用)的結構。
具體地,該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例如由如下述化學式1所示分子結構構成,丙烯酸樹脂分子和硅原子通過紫外線構成硅氧烷交聯(lián)。
由于丙烯酸類分子和硅原子比率的原因,有時只有丙烯酸類分子或硅原子連續(xù)鍵合,所以實際的分子結構與化學式1所示的理想結構多少有些變化。另外,式中的R有時是氫原子。
與以往產品中使用的環(huán)狀聚烯烴系樹脂相比,上述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具有高耐熱性·熱穩(wěn)定性。
另外,以往薄膜材料的環(huán)狀聚烯烴系樹脂的主分子結構中的C-C鍵能為347kJ/mol,與此相對,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中的Si-O鍵能約為370kJ/mol,該數(shù)值也表明與以往產品相比該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具有優(yōu)異的強度。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由于其具有這樣的Si-O鍵,所以其本身具有足夠的剛性和機械強度。因此具有不必如使用以往環(huán)狀聚烯烴系樹脂材料時那樣對薄膜表面實施另外的硬涂層處理而進行表面加工,在這一點上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優(yōu)點。
這樣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例如可以列舉使用含有丙烯酸類的烷氧基硅烷,通過丙烯酸基的聚合反應和烷氧基硅烷基的水解·縮合反應逐步合成的方法,還可以通過除此之外的其它方法進行合成。
“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本身是如特開平8-104710號公報中公開的材料,如該公報中記述,通常作為硬涂層用被膜劑使用,在本申請中首次作為薄膜構件(平面狀構件)使用。
本實施方案1,在F-F內置型的結構例中把薄膜材料用于上部和下部平面狀構件,但其中一方的平面狀構件也可以使用以往的薄膜材料。但是為了充分得到本發(fā)明的耐熱性,在平面狀構件的薄膜材料中仍然優(yōu)選使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
1-3.關于另一種觸摸屏結構觸摸屏的結構當然不局限于上述結構,例如可以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構成上部和下部平面狀構件12、15中的12,用玻璃構成15。
其中,圖3是表示與上述實施方案1不同的另一種觸摸屏結構的截面圖。
該觸摸屏2的特征在于下部平面狀構件是玻璃基板15G構成的F-G型,在玻璃基板15G的下面以與玻璃基板15G表面處于非接觸的狀態(tài)配設含有LCD20主體等的單元50。
作為15G使用的玻璃基板厚度通常在0.5mm以上、2.0mm以下左右。
在下面配有偏振片201的LCD20主體,配設時在其周圍圍繞金屬框40,并且通過在金屬框40上配置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粘結層41使玻璃基板15G與偏振片202結合,玻璃基板15G與偏振片202之間確保一定厚度的空氣層42。
玻璃基板15G是為了保護LCD主體20不受前述輸入時的壓力等影響而設置的。
本發(fā)明也適用于這種F-G型觸摸屏2,并發(fā)揮與前述F-F型觸摸屏1相同的效果。另外除此之外,F(xiàn)-G型觸摸屏2,由于它使用了玻璃基板15G,所以相應還是可以期待良好剛性和耐熱性的結構。
<實施方案2>
2-1.電阻膜式觸摸屏的結構圖4是表示有關實施方案2的電阻膜式觸摸屏1的上部平面狀構件12周邊結構的示意截面圖。
實施方案2的特征在于上部及下部平面狀構件12、15的結構。也就是如圖4所示,上部平面狀構件12是作為從紙面上向下為第一層120(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紫外線吸收膠粘層121、第二層122(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疊層體構成的。
第一層120、第二層122由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厚度約0.2m的薄膜構件構成,通過這種結構,與PET、PES的其它樹脂薄膜材料相比在耐熱性及透明性方面可以發(fā)揮優(yōu)異的性能。該第一層120、第二層122的表面,為了獲得防眩光效果分別形成微小凹凸,除了使入射光散射以外,有效抑制近接而相對配置的平面狀構件12與15之間發(fā)生牛頓環(huán),提高目視性能。
紫外線吸收膠粘層121配置在上述120、122兩層之間,是含有紫外線吸收材料的層。本實施方案2中并不是如專利文獻4中所示以往的例子一樣在形成平面狀構件的塑料材料中分散紫外線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作為另外的獨立層而配置在120、122兩層之間的結構。
也就是對觸摸屏曝露的紫外線強度不太高時則沒有問題,但是當該觸摸屏作為摩托車用的GPC和專供野外用的PDA等的輸入裝置使用時,與使用時間長短成正比,高強度紫外線也會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入射。
圖5是表示以往觸摸屏的平面狀構件周邊結構的截面示意圖。如該圖所示,強紫外線透過經(jīng)防眩光加工的硬涂層(AGHC)進入內部。這時也發(fā)現(xiàn)分散有紫外線吸收材料的塑料材料(PES和PET薄膜)與沒有分散該紫外線吸收材料的一般塑料材料相比,其自身的化學·物理強度并不良好的特性。
因此如果強紫外線長時間照射不含紫外線吸收材料的普通塑料材料和含有該紫外線吸收材料的塑料材料,就會成為該塑料材料黃變、劣化,或者是分子中的化學鍵斷開而破壞的原因。另外,即使達不到劣化和破壞,該紫外線也會使前述塑料材料變質,成為引起疊層在平面狀構件上的其它層(例如硬涂層和電阻膜)剝離的原因。
與此相反,本實施方案2如圖4所示,與塑料材料(本實施方案中相當于第一層120、第二層122)分開配設紫外線吸收膠粘層121,因此即使在野外紫外線入射,由于紫外線吸收膠粘層的作用,下層的塑料材料受紫外線影響而引起的劣化和破壞得到改善,大幅防止產生電阻膜等剝離的問題。因此本實施方案2的觸摸屏是在野外使用中能夠發(fā)揮非常高性能的結構,特別在沒有疊層偏振片11而上部平面狀構件12曝露在表面的結構的觸摸屏中,大幅地發(fā)揮其效果。
另外,本實施方案2中,第一層120、第二層122中使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該樹脂與PET、PES等其它材料相比,機械強度·耐熱性優(yōu)異,即使沒有另外配設硬涂層,也能很好使用。
此處在圖中沒有示出,關于平面狀構件15的結構也與12一樣。本發(fā)明,至少與外界近接配置的上部平面狀構件12中使用上述第一層120、第二層122以及紫外線吸收層121等而構成,與此同時必需使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材料構成其中最接近外界配置的第一層120,而對于下部平面狀構件15,可以不必采用這種結構。例如作為組合可以考慮如下樣式。
a)上部平面狀構件12;第一層(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紫外線吸收膠粘層、第二層(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PET、PES等任意一種);b)下部平面狀構件15;PET、PES等單層薄膜。
其中,所謂“PET、PES等”包括以往作為平面狀構件使用的各種樹脂薄膜,除此之外,還包括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和玻璃材料等無機材料。另外,所謂“薄膜”并不限定于具有柔軟性的材料,也包括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
但是為了作為觸摸屏發(fā)揮本發(fā)明的最佳性能,優(yōu)選使下部平面狀構件15的結構與本實施方案2的上部平面狀構件12相同,所有的第一層和第二層都采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構成。
2-2.關于耐紫外線性圖6和圖7是用薄膜透過率和波長的關系分別表示本發(fā)明平面狀構件的第一層以及第二層(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比較例的以往平面狀構件(PES薄膜)各自的耐紫外線特性的圖。
首先如圖7所示,以往的PES薄膜在紫外線波長范圍400nm附近的透過率中特別是黃變劣化經(jīng)時進展,當紫外線照射時間超過240小時,會出現(xiàn)透過率降低至實驗剛開始時的一半左右。
與此相反,圖6所示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中,圖7所示的黃變劣化得到很大改進,可以確認經(jīng)528小時紫外線照射后仍然維持良好的透過率。
2-3.關于耐剝離性等下面所示的表1表示本發(fā)明平面狀構件與疊層的其它構件(透明導電膜)的附著性以及比較例平面狀面構件與疊層的其它構件(硬涂層以及透明導電膜)的附著性。表1中“HC”是硬涂層,“評價樣品結構”是上部平面狀構件,“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AG薄膜”是由經(jīng)過防眩光加工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構成的本發(fā)明平面狀構件,該“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AG薄膜”表述之上是比較例的平面狀構件。
(表1中的用語和實驗條件)UVA耐紫外線劣化加速試驗結果(紫外線碳弧燈)評價;UVB耐紫外線劣化加速試驗結果(紫外線熒光燈)評價。
(由于UVB的照射波長短,所以與UVA相比,是高能量并且更加嚴格的試驗。)
·UVA耐光性加速試驗評價條件(紫外線碳弧光源、使用スガ試驗機株式會社制造的紫外線耐曬試驗儀U48),用JIS B7751標準試驗機進行評價,black panel溫度計設定為63℃,輸入電壓設定為135V、輸入電流設定為16A。
·UVB耐光性加速試驗評價條件(紫外線熒光燈光源、使用スガ試驗機株式會社制造的デユ一パネル光控制耐候試驗儀DPWL-5R),用ASTM G53標準試驗機進行測定。在室內溫度60℃,照射強度20W/m2下進行評價。
·UVA光指315nm以上、380nm以下波長范圍的紫外線。
·UVB光指280nm以上、315nm以下波長范圍的紫外線。
評價標準黃變○無黃變/△可以看到若干黃變,但是實際使用中沒有問題/×實際使用中存在問題。
表面HC層剝離、透明電極薄膜剝離○無剝離/×有剝離·表面HC層由于紫外線照射而剝離;·由于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AG薄膜沒有HC層,所以不發(fā)生HC層剝離;·透明電極薄膜的剝離耐久性,與比較例相比,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AG薄膜顯示良好的耐久性;·透明電極薄膜的剝離耐久性,通過疊層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AG薄膜/UV吸收膠粘層,有很大提高。
如該表1所示,比較例無論使用PES、PET、環(huán)狀聚烯烴系樹脂的任一種材料,經(jīng)過UVA、UVB照射都看到硬涂層或透明導電膜的剝離。另外,可以確認PES從較早時間開始就發(fā)生黃變。
與此相反,利用紫外線吸收膠粘層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不需要HC層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AG薄膜為第一層,消除表面HC層的剝離問題。另外關于黃變,雖然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AG薄膜自身有若干黃變,但是其程度在實用上并不存在問題。另外,透明導電膜的剝離與比較例相比,在UVA和UVB任意一方中都顯示良好的耐久性。除此之外,通過疊層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AG薄膜/紫外線吸收膠粘層,耐久性得到很大提高。
由以上情況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按照本發(fā)明,即使在強紫外線較長時間照射的環(huán)境中,也可以實現(xiàn)良好的觸摸屏性能。
下面所示的圖8表示由用于紫外線吸膠粘層的紫外線吸收膠粘材料得到的光譜透過率的數(shù)據(jù)。如該圖所示,通常的膠粘材料(不含紫外線吸收劑的材料)透過380nm以下波長光,與此相反,可以確認本發(fā)明中所用的紫外線吸收膠粘劑,能夠截斷該紫外線范圍的紫外光。
<實施方案3>
3-1.靜電電容式觸摸屏的結構圖9是表示有關本發(fā)明實施方案3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1b(以下稱為“觸摸屏1”)結構例的組合圖。
如圖9所示,觸摸屏1b從上開始按順序疊層偏振片3b、膠粘層42b、光各向同性基板(第一透明平面狀構件)11b、透明導電膜12b、膠粘層43b、透明導電膜22b、光各向同性基板(第二透明平面狀構件)21b、膠粘層44b、支承體51b、膠粘層45b、λ/4相位差板33b而成。
在使用該觸摸屏1b時,λ/4相位差板33b的下面疊層作為LCD裝置構成要素的LCD主體(透明導電層、濾色片、液晶分子層、TFT基板、透明導電層疊層而成的單元),作為整體構成LCD一體型觸摸屏裝置。該觸摸屏裝置在此設想為作為裝載在車輛上使用的汽車導航系統(tǒng)用途。
偏振片3b例如由厚度0.2mm的染料系直線偏振片構成,通過膠粘層42b疊層在光各向同性基板上整面貼附,并顯露在外部。該偏振片3b,通過同時使用λ/4相位差板33b,與沒有配置該偏振片時相比,將起因于入射到觸摸屏內部的可見光的反射光量抑制到約一半以下。另外,不容易從外部看到透明導電膜12b、22b的配設結構(感測圖形),也有助于提高目視性。
膠粘層42b、43b、44b、45b在此由透明絕緣材料或者透明粘結劑構成,配置而形成全面貼合其上下層的絕緣層。該絕緣層除了前述膠粘層42b、43b、44b、45b以外,作為基材還可以使用其它薄膜等。
光各向同性基板11b、21b,其材料是本發(fā)明的主要特征部分,是具有后述特征的透明平面狀構件,在其表面配設透明導電膜12b、22b。并且通過膠粘層43b互相疊層。
如圖9所示,透明導電膜12b、22b由分別在光各向同性基板11b、光各向同性基板21b的相對表面上作為觸摸屏1b的感測線并行設置成條帶狀的多個條帶狀電極(線電極12a1~12an、22a1~22an)構成。線電極12a1~12an、22a1~22an各自沿x軸方向、y軸方向延伸,夾持膠粘層43b,為了構成矩陣,呈互相垂直相交配置。
該透明導電膜12b、22b,例如可以從具有已知電阻值(表面電阻)的ITO、添加銻的氧化鉛、添加氟的氧化錫、添加鋁的氧化鋅、添加鉀的氧化鋅、添加硅的氧化鋅、添加鉀的氧化鋅、氧化鋅-氧化錫系、氧化銦-氧化錫系等透明導電材料或除此之外的含有各種金屬的透明導電材料中選擇構成。選擇時,既可以只使用這些材料中的一種,也可以對兩種以上進行疊層形成疊層膜。使用這些材料,通過CVD法、真空蒸鍍法、濺射法、離子束法等方法或涂布法、印刷法一邊施以適當掩蔽,一邊進行成膜,由此在上述光各向同性基板11b、21b表面形成感測線電極12a1~12an、22a1~22an。
作為具體的透明導電膜形成方法,首先在光各向同性基板12b、22b的單側表面上均勻涂布透明導電材料之后在其上面用所需圖形實施掩蔽。然后用酸液等進行刻蝕,只剝離除去不必要的膜部分。然后通過堿液等剝離劑除去前述掩模即可。除了這種濕法刻蝕以外,還可以列舉使感光性材料混合在透明導電材料中進行光刻蝕的方法。
作為其它形成圖形的方法,還有通過激光圖案形成法對透明導電膜進行加工的方法。當然這時必需調整激光的輸出,以不損傷透明性基板。
另外,通過使用CVD法、真空蒸鍍法、濺射法、離子束法等方法或涂布法、印刷法的任意一種方法對光各向同性基板11b、光各向同性基板21b表面一致地形成該透明導電膜12b、22b時,可以預先實施掩蔽,進行圖形化成膜。
圖形不局限于長方形,還可以是無定形或線狀。
各線電極12a1~12an、22a1~22an中為了向其供給外部電力,在其上連接引出電路(圖中沒有示出),但是該引出電路也可以使用前述透明導電材料,在光各向同性基板11b、21b表面施以規(guī)定的圖形化來進行配設。通過該引出電路,對各線電極12a1~12an、22a1~22an施加測定電壓,連接為檢測用戶輸入時電壓變化的已知專用控制器。
作為觸摸屏的透明導電膜12b、22b,可以設置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透明性的底涂層。底涂層由光折射率不同的2層構成,其中,配置時使低折射率層處于比高折射率層更接近透明導電膜12b、22b的位置。
圖9的結構例示出了光各向同性基板11b、21b在各自單側表面上配設透明導電膜12b、22b的例子,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這種結構,例如還可以在1片光各向同性基板的兩側表面配設透明導電膜12b、22b。但是這時在成膜工序、圖形形成工序的操作中必需加以注意。
支承體51b是為賦予觸摸屏1b剛性的,可以由厚度0.2mm以上、0.5mm以下的玻璃板或具有相當于其硬度的樹脂材料構成。該支承體51b通過與膠粘層44b、45b全面貼合,可以發(fā)揮良好的剛性。當觸摸屏1的剛性不成為太大問題等時,也可以省略配設支承體51b。
下面對具有以上結構的觸摸屏1的輸入檢測原理(靜電電容式)進行說明。圖10是表示輸入檢測原理的示意圖。
驅動時,前述專用控制器通過引出電路,通過該引出電路每隔一定時間(xy分別地)對各個沿x方向延伸的線電極12a1~12an以及沿y方向延伸的線電極22a1~22an分別交替施加測定電壓。
在該狀態(tài)下如果用戶觸摸偏振片3,則如圖9所示,用戶的手指、光各向同性基板11(以及其中也包括偏振片3、膠粘層42)在線電極12a1~12an之間形成對應于該線電極12a1~12an數(shù)量的多個電容。為了便于說明,圖10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線電極12a1~12a5處形成的電容C1~C5的圖。該圖示出當對沿x方向延伸的線電極12a1~12an間施加測定電壓時形成的電容C1~C5,而對沿y方向延伸的線電極22a1~22an施加測定電壓時,由于相同的原理也形成多個電容。
這樣的電容,電容量隨手指位置和各線電極的距離不同而異,該距離最小的位置是測定電壓最大振幅的位置。因此前述專用控制器在圖10的情況下,也就是在對線電極12a1~12an間施加測定電壓時,通過確定該測定電壓變化達到最大的位置,確定觸摸位置的y方向坐標。
接著用與上述相同的方法對沿y方向延伸的線電極22a1~22an施加測定電壓,通過確定這時檢測測定電壓最大值的線,確定觸摸位置的x方向坐標。
通過以上方法進行輸入檢測。觸摸屏1b,通過反復交替進行這樣的檢測步驟,逐步獲得用戶的輸入信息,發(fā)揮作為GUL(圖形用戶界面)的功能。
其中,本實施方案3的觸摸屏1b的特征在于光各向同性基板11b、21b的材料。該各光各向同性基板11b、21b由厚度為0.1mm至0.4mm,優(yōu)選約0.2mm的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透明平面狀構件構成,通過這種結構,與以往相比,在耐熱性、透明性以及目視性方面可以發(fā)揮優(yōu)異的性能。
以下詳細說明這一特征。
3-2.關于本發(fā)明中光各向同性基板的效果實施方案3中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1b,在構成光各向同性基板11b、21b的透明平面狀構件中使用含有通過大量Si-O-Si鍵(硅氧烷鍵)形成的交聯(lián)結構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由此與實施方案1的電阻膜式觸摸屏1一樣,具備優(yōu)異的材料特性(包括耐沖擊性的機械強度、熱穩(wěn)定性、化學穩(wěn)定性、透明性等)可廣泛適應作為觸摸屏的實質工作溫度范圍的-40℃~100℃左右的寬溫度范圍。
本實施方案3觸摸屏的結構例中,光各向同性基板11b、21b雙方都使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材料,但其中一方的平面狀構件也可以使用以往的樹脂材料。但是為了充分得到本發(fā)明的耐熱性、目視性、透明性等優(yōu)異的性能,優(yōu)選光各向同性基板11b、21b雙方都使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材料。
3-3.實施例和比較實驗(通用實驗)此處出示實際對實施例和比較例的各光各向同性基板的性能測定的數(shù)據(jù)。
<實驗1>
作為實施例,使用上述化學式1所示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構成的光各向同性基板(厚度0.1mm以上、0.4mm以下范圍的基板)對于制作的實施例的表面鉛筆硬度進行研究,其測定值如下表1所示為4H,表明與通常的光各向同性基板的表面硬度2B以及通常的在光各向同性基板表面形成硬涂層的薄膜表面硬度H相比,它是具有特別高表面硬度的薄膜。
表面鉛筆硬度的測定結果評價方法;JIS K5400;用1Kg負荷鉛筆劃痕試驗進行評價
*HC;硬涂層,為丙烯酸系UV固化型硬涂層,厚度為5μm,在薄膜的兩面進行涂布。
接著將上述透明平面狀構件在120℃的高溫環(huán)境下放置規(guī)定時間,進行加速氧化老化試驗,準備以下a~f的各實施例。
實施例(a);(未經(jīng)高溫處理);實施例(b);(高溫處理150小時);實施例(c);(高溫處理240小時);實施例(d);(高溫處理480小時);實施例(e);(高溫處理720小時);實施例(f);(高溫處理1000小時)。
另一方面,作為比較例,作為環(huán)狀聚烯烴系樹脂的透明平面狀構件,使用JSR公司制造的“ア一トン”。在該薄膜的兩面使用光固化型丙烯酸系材料,實施HC(硬涂層處理),形成具有三層結構的平面狀構件。將該平面狀構件在120℃的高溫環(huán)境下放置規(guī)定時間進行加速氧化老化實驗,準備以下g~l的各比較例。
比較例(g);HC/ア一トン/HC三層結構(未經(jīng)高溫處理);比較例(h);HC/ア一トン/HC三層結構(高溫處理150小時);比較例(i);HC/ア一トン/HC三層結構(高溫處理240小時);比較例(j);HC/ア一トン/HC三層結構(高溫處理480小時);比較例(k);HC/ア一トン/HC三層結構(高溫處理720小時);比較例(l);HC/ア一トン/HC三層結構(高溫處理1000小時);對于這些進行高溫處理的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進行了透過率測定(%)。
把這些實驗結果分別出示在圖11、圖12的曲線圖中。
如各圖所示,可以看到各實施例和各比較例對短波長光的透過率均降低的傾向,特別在比較例g~l中,高溫處理時間越長,對該短波長光的透過率降低越明顯。
例如比較例h(加熱時間150小時)對波長400nm光的透過率為86%,是加熱前初始值的96%左右。
另外,通過目視觀察確認與加熱前薄膜相比,該薄膜著黃色。
比較例l(加熱時間1000小時)對于波長400nm光的透過率為78%,是加熱前初始值的87%左右。通過目視觀察還可以確認與加熱前薄膜相比,該薄膜較重地著黃色。
與此相反,在實施例中即使是高溫處理時間最長的實施例f對波長400nm光的透過率達到89.4%,是加熱前初始值的98.7%。
另外,在目視觀察時,與加熱前的薄膜相比,可以確認沒有色調變化,即使在高溫狀態(tài)下,作為觸摸屏的圖象顯示性能,得到良好的性能(光透過性以及光各向同性)。
從目視評價的結果考慮,作為不著黃色的薄膜應該具備的加熱后透過率超過加熱前初始值的95.6%,優(yōu)選約96%以上。
其中,表3是表示實施例的可見光透過率性能的另一組數(shù)據(jù)。
對波長400nm可見光透過率(%)的衰減<實施例>
<比較例>
在該表3中也可以確認實施例具有良好的性能。這樣,實施例的高光學性能是由分子結構的高穩(wěn)定性而發(fā)揮的,所以由此可以推測由于使用本發(fā)明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透明平面狀構件具有良好的耐熱性。
3-4.其它事項上述結構的觸摸屏也有可能適用于在兩面配置偏振片的LCD中。
另外,作為前述平面狀構件的薄膜材料,不僅可以使用光各向同性薄膜,而且還可以使用所謂相位差薄膜,還可以疊層新的相位差薄膜。作為該相位差薄膜的一例,可以使用1/4λ相位差薄膜。如果使用該薄膜,可以使反射光圓偏振化,截斷觸摸屏的內面反射,賦予良好的低反射性能。這時使用在兩面配置偏振片的LCD。
另外,例如在上部平面狀構件等中在其表面進一步另外設置LR(低反射)層、AR(減反射)層等低反射層,能夠從最外表面實現(xiàn)低反射化,所以可以進一步提高目視性。本發(fā)明優(yōu)選進行這樣的嘗試。
<實施方案4>
4-1.關于薄膜的制造方法下面作為實施方案4,對本發(fā)明觸摸屏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圖13表示該薄膜的制造步驟。
該圖所示的制造步驟流程,作為一例可以由前體糊料制備工序、前體糊料涂布工序、濕層合處理工序、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形成工序、基材剝離處理工序、卷取工序的各工序(其中為S1~S6共計6個步驟)構成。
該工序順序是作為一例出示的,本發(fā)明并不受該工序順序的限定。另外,可以對各工序的順序進行適當調整,例如可以同時進行其中的任意一步工序,或者增加工序數(shù)量,還可以分別進行這些工序。
例如后述的制造裝置100中,在S2中同時進行前體糊料涂布工序和糊料層厚調整工序,在S3中同時進行濕層合處理工序和糊料層厚調整工序。另外,制造裝置150中,幾乎同時進行前體糊料涂布工序、濕層合處理工序以及糊料層厚調整工序。
以下與制造裝置的結構及驅動一起依次對上述各工序進行說明。
4-2.關于制造裝置圖14是表示為實際進行上述制造步驟的薄膜制造裝置100的結構的示意圖。
如該圖所示,制造裝置100由為加入前體糊料的托盤102、軸向平行(沿垂直于紙面的方向)地相互以規(guī)定間隔相對配置的托膜輥103和輥襯刀104,輥105A、105B,剝離輥108A、108B以及UV照射裝置107構成。
另外,在托膜輥103和輥襯刀104,輥105A、105B,剝離輥108A、108B之間貫穿卷繞在基材輥101上的PET基材10A。進一步在輥105A、105B,剝離輥108A、108B之間貫穿卷繞在基材輥106上的濕復合基材10B。并且在該兩基材10A和10B之間填充前體糊料120A,以形成糊料層10X。兩基材10A、10B除了構成使糊料層10X形成薄膜狀的基礎以外,還起到使該糊料層10X與空氣中的氧隔離的作用。
托盤102是在L字型構件的凹陷處貯存前體糊料120A的結構,并且以適當角度傾斜配置,使該糊料與托膜輥103的圓周側面接觸良好。
此處托盤102不是必須的,例如也可以從已由輥襯刀104向下游側輸送的PET基材10A表面另行進行涂布。
也就是可以使用刮刀涂布法、刮板涂布法、口模涂布法、輥涂法、簾涂法等已知的所有涂布方式替代用輥襯刀104進行涂布的方式。
托膜輥103被軸支承可以自由旋轉,裝置驅動時把卷出的PET基材10A輸送到輥105A、105B側。
輥襯刀104是在圓筒的圓周面形成具有鋒利截面形狀的刮刀部104A的結構,前述刮刀部104A與托膜輥103相對而配置。
輥105A、105B均為具有相同結構的輥,以小于托膜輥103與輥襯刀104的一定間隔近接配置,通過這樣配置可以調節(jié)前體糊料層的厚度。用前述輥襯刀104足夠調節(jié)前述厚度時等,也可以不用輥105A、105B再次進行厚度調節(jié)。
托膜輥103和輥襯刀104以及輥105A、105B的各間隙,可以根據(jù)形成薄膜的厚度在數(shù)μm以上、數(shù)百μm以下的范圍進行調整。
UV照射裝置是為了通過紫外線照射使前述前體糊料120A(糊料層10X)進行化學反應(硅氧烷交聯(lián)反應)形成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所使用的裝置。在UV遮蔽罩107A內部配設的UV燈107B可以使用市場上出售的產品(例如アイグラフイツクス(株)公司制的空冷水銀燈)。選定該燈時,必需根據(jù)所形成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種類進行適當調節(jié)。
作為該薄膜制造裝置100的設定例,可以列舉以下組合。
前體糊料的粘度650mPa·s;成膜速度(涂布速度)2m/mim;<UV照射強度>
照度540mW/cm2;累積照射量1200mJ/cm2。
關于UV照射強度,即使累積照射量多,如果照度相對低,則產生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表面形成的電阻膜(參照實施方案1)等的濺射膜容易剝離等問題。例如根據(jù)本發(fā)明者研究的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當薄膜厚度為200μm時,如果設定照度72.4mW/cm2;成膜速度0.5m/min;累積照射量1043mJ/cm2,則上述濺射膜會發(fā)生剝離。認為這樣的現(xiàn)象也隨實際制造的薄膜厚度和材料等不同而變化,所以優(yōu)選預先考慮該設定條件,調整裝置的最佳條件等。
4-3.薄膜制造方法的次序在使用這種結構制造裝置100的薄膜制造方法時,操作人員事先準備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前體糊料120A(S1)。
作為該前體糊料的材料,使用丙烯酸樹脂、硅材料(硅原子或含硅原子的硅烷等各種分子)、粘度調節(jié)劑、聚合引發(fā)劑(光自由基聚合引發(fā)劑、光陽離子聚合引發(fā)劑等)等進行混合制作,作為其混合例,使最終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分子中的丙烯酸樹脂分子和硅原子的重量%比為88.5∶11.5。根據(jù)本申請發(fā)明者的研究,作為上述糊料前體的粘度范圍最優(yōu)選為300mPa·s以上、50000mPa·s以下范圍。
接著在制造裝置100驅動前,由操作人員事先操作基材輥101,把PET基材10A貫通托膜輥103和輥襯刀104、輥105A、105B、剝離輥108A、108B之間。把PET基材10A的端部卷繞到卷取輥109上。
接著操作人員向托盤102中加入足夠量的前體糊料120A。在該狀態(tài)下,操作人員起動裝置100,前體糊料120A涂布到卷貼在托膜輥103圓周面上的PET基材10A上。通過這種方法形成糊料層10X。接著糊料層10X到達托膜輥103和輥襯刀104的間隙處,在該間隙附近形成料壟(糊料存留),通過刮刀部104A進行事先規(guī)定的糊料層10X的厚度調整(S2)。
然后在輸送方向下流側配置的輥105A、105B處將濕復合基材10B層合在糊料層10X上,通過該輥105A、105B擠壓,配設濕復合基材10B。另外,在輥105A、105B處還可以繼續(xù)調整糊料層10X的厚度(S3)。
當只用前述托膜輥103和輥襯刀104的間隙調整糊料層10X的厚度時,可以加大該輥105A、105B的間隔,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也可以毫無問題地進行上述濕復合處理S3。
這樣在制造裝置100中通過分2步進行糊料層厚度的調整工序,形成PET基材10A、糊料層10X、濕復合基材10B三層結構構成的層合薄膜10。
當該復合薄膜10被輸送到UV照射裝置107時,在該裝置107的內部受到UV照射。這樣由于PET基材10A、濕層合基材10B的原因,糊料層在與空氣中的氧隔離的環(huán)境下產生化學反應(紫外線交聯(lián)反應),丙烯酸類分子和硅原子發(fā)生硅氧烷交聯(lián)。通過該反應,形成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10C(S4)。
然后在一對剝離輥108A、108B處分離前述層合薄膜10。也就是前述PET基材10A、濕層合基材10B被剝離,分別回收到卷取輥109、110上(S5)。將剩下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10C卷取到配置在輸送方向最下游的卷取輥111上(S6)。
這樣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的制造結束。
然后將上述卷取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10C裁成所需尺寸,在表面形成規(guī)定電極(電阻膜)等。對于該具體結構,在實施方案3中進行說明。
4-4.關于另一種制造裝置的結構圖15是具有另一種結構的薄膜制造裝置150的示意構成圖。
如本圖所示,該薄膜制造裝置150的特征是在薄膜輸送方向的上流側,同時將PET基材10A、濕層合基材10B貫通一對托膜輥103、112之間,在貫通托膜輥103、112之間的PET基材10A、濕層合基材10B之間形成糊料層10X,與此同時通過該托膜輥103、112的擠壓力把糊料層10X調整到一定厚度。也就是在該制造裝置150中前體糊料涂布工序、濕復合處理工序、糊料層厚調節(jié)工序大致同時進行。
通過具有這種結構的薄膜制造裝置150也得到與上述100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早期就使前體糊料與外界氣體隔離,所以相應在輸送距離中可以確保進行紫外線照射(S4)的區(qū)域寬闊,具有可以根據(jù)薄膜形態(tài)或種類大幅度調節(jié)照射時間的優(yōu)點。
也可以與實施方案4同樣地把托膜輥112換成輥襯刀104,但由于與濕層合基材10B的磨擦會產生粉末,所以實際上這是不理想的。
4-5.關于PET基材本發(fā)明中在薄膜狀PET基材10A、濕層合基材10B(以下均稱為“PET基材”)表面附著前體糊料層10X,并使其成為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10C。因此前述PET基材必需滿足兩種特性,即對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的適當親和性(附著性)和良好地進行剝離處理時的操作效率的性質(剝離性)。
本發(fā)明制造方法中作為PET基材,可以各自使用各公司出售的材料,優(yōu)選上述親和性和剝離性均優(yōu)異的材料。但是目前為獲得這些性質尚無明確的判據(jù)。因此必需根據(jù)實際形成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的表面特性,適當選擇市面上出售的PET薄膜。另外,關于上述剝離性,通過適當調節(jié)基材的表面粗糙度而變化,所以可以用同一基材,通過變化表面粗糙度來找到最佳的。
在該PET基材10A、濕層合基材10B的任意一方,還可以通過對與糊料層10X相對的至少一方的表面進行表面處理來賦予前述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所規(guī)定的表面特性。
例如通過對PET基材10A的前述表面進行表面處理,使其達到規(guī)定粗糙度(作為一例使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2μm,最大高度(Rz)為2.2μm),把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表面轉印加工成凹凸狀,可以進行抗牛頓環(huán)處理。這樣使該薄膜表面具有使反射光漫反射的特性,所以作為觸摸屏使用時(具體的參照后述)可以期待防止在由該薄膜構成的一對平面狀構件中發(fā)生牛頓環(huán),并確保良好的目視性·圖象顯示性能的效果。
或者,通過進行表面處理使前述規(guī)定粗糙度達到其它數(shù)值范圍,可以賦予所謂防粘連處理,以便在制造薄膜時使薄膜很好地進行卷取。也就是具有平滑表面的薄膜材料在卷取到卷取輥上時不能很好卷取,存在發(fā)生皺紋的問題,但是通過防粘連處理,在薄膜表面設置微細的凹凸,可以賦予適當?shù)臐櫥?、提高操作性,就可能解決這一問題。
關于該粘連特性,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測定方法例(粘連測定、潤滑性測定)進行研究。
<粘連測定方法>
將裁切成10cm×10cm的薄膜的正反面重疊,在其上面施加100g/cm2的負荷,在40℃的干燥環(huán)境下保存24小時。
然后在23℃的環(huán)境下使用新東科學(株)制的T型剝離試驗機HEIDON-17,根據(jù)JIS P8139中所述的測定方法測定剝離強度。
<潤滑性的測定方法>
在23℃的環(huán)境下使用新東科學(株)制的表面性能測定儀HEIDON-14DR,根據(jù)ASTM D1894中所述的測定方法測定靜摩擦系數(shù)、動摩擦系數(shù)。
本申請的發(fā)明者通過其它實驗判明在粘連測定方法中如果其數(shù)值在0.5N/25mm以下,則不粘連。
對于市售材料的測定結果,如后述表2中所示,把帝人デユポンフイルム(株)的“O”級品用于第一及第二薄膜基材,制成的薄膜正反面的潤滑性是靜摩擦系數(shù)為2.5,動摩擦系數(shù)為2.0。
另一方面,把帝人デユポンフイルム(株)的“U2”級品用于第一薄膜基材,把帝人デユポンフイルム(株)的“O”級品用于第二薄膜基材制成的薄膜正反面的潤滑性為靜摩擦系數(shù)為0.5,動摩擦系數(shù)為0.4。
另外,即使不重新進行這樣的薄膜狀PET基材料10A、濕層合基材10B的表面處理,而選擇原本進行過表面處理的市售材料,也可以期待得到同樣的效果。
上述防牛頓環(huán)處理、防粘連處理,根據(jù)上述表面處理的設定情況,也有可能同時得到這些防止效果。
<表面特性的評價>
以下出示本發(fā)明者研究的從代表性市售產品PET基材上剝離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的表面特性。
有關該研究的測定裝置和評價方法如下。
測定裝置東京精密(株)制的表面粗糙度·輪廓形狀測定儀“サ一フコム575A-3D”;該裝置的設定條件設輪廓曲線濾器的CUTOFF值為0.8mm、評價長度為2.5mm、測定速度為每秒0.3mm。
<評價方法>
使用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定方法,使頭部為5μmR的測定探頭(針)接觸基材表面,進行數(shù)據(jù)檢測。
具體評價粗糙度的步驟采用JIS B0601-2001。
表中的A公司~E公司分別為ユニチカ(株)、東洋紡績(株)、帝人デユポンフイルム(株)、東レ(株)、三菱化學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株)。
<濁度特性的評價>
與上述一樣,示出關于從PET基材剝離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的濁度(霧度值)特性。
有關該研究的測定裝置和評價方法如下。
測定裝置日本電色工業(yè)(株)制的濁度儀“NDH-2000”;評價方法采用JIS K7105。
<薄膜基材的性能研究>
接著使用市售的各種PET基材,根據(jù)上述實施方案4的制造方法,制作實施例的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這時研究在PET基材剝離處理時各PET基材的附著性和剝離性。對于PET基材,分別對正反面進行研究,把各表面作為1類進行計數(shù)。
用該研究進行的評價分以下4種。其中,認為本發(fā)明制造方法中優(yōu)選使用下述<附著性非常優(yōu)異>的材料。
另外,如果Ra或Rz的數(shù)值高則存在霧度值變高的傾向,當然可以根據(jù)所希望的霧度值、防牛頓環(huán)和潤滑性賦予的情況選定PET基材。
<附著性非常優(yōu)異>
東洋紡績(株)制的“K1211”(正面)、帝人デユポンフイルム(株)的“O”(正反面)、“U2”(正面)、東レ(株)制的“E60L”(正面)5種。
從目前觀點考慮,認為這些材料最適宜作為PET基材。
<附著性稍優(yōu)異>
東レ(株)制的“X30”(正面)、“X44”(正面)、“X43”(正面)、“X42”(正面)、三菱化學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株)制的“T600”(正反面)、“T100”(正反面)、“G900”(反面)、“W100”(正反面)、“W400”(正反面)、ユニチカ(株)制“CM”(正面)14種。
這些材料,可以順利地進行基材剝離處理,但是可能比較容易從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剝離,所以使用時必需特別加以注意。
<附著性太弱>
帝人デユポンフイルム(株)的“U4”(正面)、東レ(株)制的“X10S”(正面)、“S10”(正面)、“H10”(正反面)、“E20”(正面)、“X20”(正面)、三菱化學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株)制的“U100”(正反面)、“UX01”(正面)、“W200”(正反面)、“B100”(反面)、“E150”(正面)14種。
這些材料非常容易從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剝離,所以在制膜中容易發(fā)生不良情況,因此認為它們不適合用于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
<附著性太強>
東洋紡績(株)制的“K1211”(反面;電暈處理)、帝人デユポンフイルム(株)的“U298W”(正面;易粘結處理)、“FW2”(正面)、“329”(正面)、東レ(株)制的“E60”(正反面)6種。
這些材料對于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的附著性優(yōu)異,粘合得接近不可能剝離,所以剝離性差,不能以獨體形式取出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因此認為它們不適合用于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
認為發(fā)現(xiàn)這些PET基材的共通特性,以便更容易找到可用于本發(fā)明的薄膜,是今后的研究課題。
另外,本發(fā)明的觸摸屏,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實施方案中列舉的結構例,還有可能適用于具有其它結構的觸摸屏。
例如在兩面都配置偏振片的LCD中,上述結構觸摸屏也是有可能適用的。
另外,作為前述平面狀構件的薄膜材料,不僅使用光各向同性薄膜,而且還有可能使用所謂相位差薄膜。作為該相位差薄膜的一例,可以使用1/4λ相位差薄膜。如果使用該薄膜,使反射光圓偏振化,截斷觸摸屏的內面反射,有可能賦予良好的低反射性。這時使用在兩面都配置偏振片的LCD。
另外,在上述F-G型結構中還可以配設在玻璃板或樹脂板上用適當膠粘材料貼附上述平面狀構件薄膜材料而成的疊層體(也稱之為F-F-G型或F-F-P型)來替代玻璃基板15G。另外,關于薄膜和玻璃基板的疊層片數(shù)、疊層順序等也可以進行適當變更調整。
例如在上述平面狀構件等上還可以通過再在其表面上另外設置LR(低反射)層、AR(減反射)層等低反射層,從最外表面實現(xiàn)低反射化,故可以進一步提高目視性。本發(fā)明的觸摸屏中,也希望進行這樣的嘗試。
4-6.其它事項實施方案4在制造裝置100、150中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形成工序(S4)之后連續(xù)進行基材剝離處理(S5)、卷取工序(S6),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S4之后直接對三層結構的薄膜進行卷取,或者進行裁斷等加工處理。特別是通過在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10C上保持貼合基材10A、10B至少一方,可以對前述薄膜10C表面進行良好的保護。
產業(yè)上的實用性本發(fā)明的觸摸屏用薄膜以及觸摸屏可用于例如設想在高溫條件下使用的汽車導航系統(tǒng)顯示器(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等中?;蛘哌€可以用于長時間強紫外線照射可能性高的摩托車用GPS的顯示器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觸摸屏,它是內置型觸摸屏,具有將于單側表面分別配設電極的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在使前述各電極相向的狀態(tài)下以一定間隔相對配置,在前述第一平面狀構件的另一側表面疊層偏振片的結構,其中前述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的至少一方由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薄膜材料構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觸摸屏,其中,前述薄膜材料,當其厚度在0.1mm以上且0.4mm以下范圍時,具有即使在120℃、1,000小時加熱處理后,波長400nm可見光透過率相對于加熱前初期值保持96%以上的特性。
3.根據(jù)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觸摸屏,其中,前述觸摸屏是電阻膜式,前述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上配設的各電極中的至少一方由電阻膜構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觸摸屏,其中,前述薄膜材料在與其它平面狀構件相對的表面實施為抑制牛頓環(huán)發(fā)生的凹凸處理。
5.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其特征是在權利要求1中所述觸摸屏的前述第二平面狀構件的另一側表面貼合液晶顯示器主體而成。
6.根據(jù)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其中,前述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裝載在車輛上使用。
7.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它是具備通過由薄膜和/或膠粘層構成的絕緣層對在各單側表面以規(guī)定圖形配設導電膜的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疊層而成的結構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中前述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的至少一方由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薄膜材料構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中,前述第一以及前述第二平面狀構件中的各導電膜介由前述絕緣層相對配置。
9.根據(jù)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中,前述第一和前述第二平面狀構件中的各導電膜介由前述絕緣層不相對,而是同時配置在輸入面?zhèn)然蜉斎朊娴南喾磦取?br>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中,前述導電膜是對多層薄膜進行疊層而成的疊層膜。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中,前述導電膜是對選自二氧化硅層、硅錫氧化物層、銦錫氧化物層的層進行疊層而構成的。
12.根據(jù)權利要求7~11任意一項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中,前述透明構件,當其薄膜厚度在0.1mm以上且0.4mm以下范圍時,具有即使在120℃、1,000小時加熱處理后,波長400nm可見光透過率相對于加熱前初期值保持96%以上的特性。
13.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其特征是對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在其單側表面疊層液晶顯示器主體而成。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所述的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其中,前述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裝載在車輛上使用。
15.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它是具備在平面狀構件的兩個主面各自以規(guī)定圖形配置導電膜的結構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特征是前述平面狀構件由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薄膜材料構成。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中,前述導電膜是對多層薄膜進行疊層而成的疊層膜。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中,前述導電膜是對選自二氧化硅層、硅錫氧化物層、銦錫氧化物層的層進行疊層而構成的。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5~17任意一項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其中,前述透明構件,當其薄膜厚度在0.1mm以上且0.4mm以下范圍時,具有即使在120℃、1,000小時加熱處理后,波長400nm可見光透過率相對于加熱前初期值保持96%以上的特性。
19.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其特征是對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靜電電容式觸摸屏,在其單側表面疊層液晶顯示器主體而成。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9中所述的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其中,前述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裝載在車輛上使用。
21.一種觸摸屏,它是具有以一定間隔相對配置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的結構的觸摸屏,其特征是在前述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中至少接近外界的一方作為按從該接近外界的一側以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第一層、紫外線吸收膠粘層及第二層的順序疊層的疊層體而構成。
22.根據(jù)權利要求21中所述的觸摸屏,其中,前述第二層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
23.根據(jù)權利要求21或22中所述的觸摸屏,其中,前述紫外線吸收膠粘層含有二苯甲酮系材料而構成。
24.根據(jù)權利要求21中所述的觸摸屏,其中,對前述第一層實施防眩光加工。
25.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其特征是對權利要求21中所述觸摸屏的前述第二平面狀構件的另一側面貼合液晶顯示器主體而成。
26.根據(jù)權利要求25中所述的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其中,前述液晶顯示器一體型觸摸屏在野外使用。
27.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經(jīng)過在連續(xù)喂出的第一薄膜基材表面涂布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前體糊料而形成糊料層的糊料涂布步驟、在前述糊料層上層合第二薄膜基材的濕層合處理步驟和在層合處理步驟之后通過對糊料層照射紫外線,使該糊料層固化形成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的樹脂形成步驟。
28.根據(jù)權利要求27中所述的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樹脂形成步驟之前,或者與前述糊料涂布步驟和前述層合處理步驟的任意一步驟同時,經(jīng)過調節(jié)糊料層厚的厚度調整步驟。
29.根據(jù)權利要求28中所述的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層厚調整步驟中使帶有前述糊料層的第一薄膜基材貫穿互相平行近接配置的一對輥之間,調節(jié)糊料層厚度。
30.根據(jù)權利要求27中所述的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前體糊料含有丙烯酸類樹脂、硅材料、粘度調整劑、聚合引發(fā)劑而構成。
31.根據(jù)權利要求27中所述的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樹脂形成步驟之后,還具備從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上剝離前述第一和第二薄膜基材至少任意一方的剝離步驟。
32.根據(jù)權利要求27中所述的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第一和第二薄膜基材的至少一方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薄膜。
33.根據(jù)權利要求27中所述的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對前述第一和第二薄膜基材的至少一方實施為賦予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表面特性的表面處理。
34.根據(jù)權利要求33中所述的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表面處理是防牛頓環(huán)處理。
35.根據(jù)權利要求33中所述的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表面處理是防粘連處理。
36.根據(jù)權利要求27中所述的觸摸屏用薄膜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將前述糊料涂布步驟中的前體糊料的粘度調節(jié)到300mPa·s以上至50000mPa·s以下的范圍。
37.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薄膜,它是用權利要求27中所述制造方法制造的薄膜。
38.一種觸摸屏,它是將于單側表面分別配設電極的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在使前述電極相向的狀態(tài)下以一定間隔相對配置,在前述第一平面狀構件的另一側表面疊層偏振片,與此同時在前述第二平面狀構件的另一側面疊層液晶顯示器而成的內置型觸摸屏,其中前述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的至少一方由用權利要求37中所述制造方法制作的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薄膜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觸摸屏,它是具有將分別于單側表面配設電極的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在使前述各電極相向的狀態(tài)下以一定間隔相對配置,在前述第一平面狀構件的另一側表面疊層偏振片而成的結構的內置型觸摸屏,其中前述第一和第二平面狀構件的至少一方由含有硅氧烷交聯(lián)型丙烯酸硅氧烷樹脂的薄膜材料構成。其中,前述薄膜材料,當其厚度在0.1mm以上、0.4mm以下范圍時,即使在120℃、1,000小時加熱處理前后,波長400nm可見光透過率的維持率可以在96%以上。
文檔編號G02F1/1333GK101057210SQ200580038488
公開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10日
發(fā)明者佐佐木邦晃, 連山君奉, 古川修二, 佐藤博十志, 山田勉, 塚本啟司, 山本政則, 坂本拓見, 水元英詔 申請人:郡是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