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非球面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及其設計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非球面型累進折射率透鏡(bi-aspherical type progressive-power lens),該透鏡例如用作用于老視用眼鏡的累進折射率透 鏡,該老視用眼鏡被構造成具有累進折射率功能,該累進折射率功能被分 開地分配到物側表面的第一折射表面和眼球側表面的第二折射表面,從而 使得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一起提供遠視度數(far vision power)和基于規(guī) 定數值的附加度數(additionpower)。
背景技術:
近年來,專利文獻l一5公開了雙非球面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的設計方 法,其中該設計方法包括將具有累進折射率的要素分解成凸表面?zhèn)?物側) 和凹表面?zhèn)?眼側)。
具體地,專利文獻2 — 5提出通過組合累進的附加表面(具有累進折 射率的表面)和遞減的附加表面(具有遞減折射率的表面)來降低亂視。
可選地,專利文獻6公開了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提出的雙非球面型累進折 射率透鏡。
該透鏡包括將具有累進折射率的表面的要素分解成豎直方向上的曲 率和水平方向上的曲率,并且組合凸表面和凹表面的效果。該透鏡被構造 成以便使得規(guī)定表面的折射表面要素和不同于每個附加度數的剩余的物 側表面的要素被設置在眼側上。
用于加工具有累進折射率的透鏡的折射表面的方法,采用稱為半拋光 透鏡法(semi-finish lens method)的方法,以便降低整個加工成本和制造 時間。在該方法中,加工到一半的透鏡坯(指還沒有加工完成的透鏡,以 下稱為"半透鏡")被準備。該透鏡坯由一側上的己經加工(模制)成最 終形狀的表面和另一側上的未加工完的表面構成。根據設計規(guī)定具有最佳彎曲的半透鏡基于規(guī)定要求從前面準備的半透鏡組選擇出,并加工未加工 完的表面。通過設計階段的制造商來決定選擇未加工完的表面的形狀和凹 度或凸度。
因為具有累進折射率的透鏡被設置有根據規(guī)定的附加度數,因此半透 鏡被準備有曲線,該曲線根據相對于基本設計曲線(基線)的附加度數的設定范圍來設計。利用該設定的附加度數范圍0.5 3.50屈光度,例如, 如果分類成以0.25屈光度的增量的組時,則可獲得具有十三種不同類型的 設計曲線的半透鏡。(在本發(fā)明的說明書中,具有累進折射率的透鏡的設 計被視作單個整體技術概念,如上所述,具有從遠視性老視到近視性老視 的規(guī)定范圍的透鏡(包括從正到負以及0.00屈光度的遠視用屈光度范圍的 透鏡)被稱作"具有累進折射率的透鏡"。)
專利文獻1: PCT國際公報W097/19383的國內再公開;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公開公報No. 2000-249992;
專利文獻3: PCT國際公報公開的日文翻譯No. 2000-249992;
專利文獻4: PCT國際公報公開的日文翻譯No. 2003-500685;
專利文獻5: PCT國際公報公開的日文翻譯No. 2004-524582;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公開公報No. 2003-344813。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折射表面的構造是復雜的,建立共同的基線(base curve)是困難的, 僅使用傳統的半透鏡方法需要多個半透鏡設計的預備方案,并且包括庫存 管理的問題。這是因為附加度數被分布在上述專利文獻l一5的雙非球型 透鏡組的透鏡的兩個表面之間,盡管具有不同的設計方法理論,但是在這 些種類的設計中,具有累進折射率的要素位于兩個表面上,如上所述。接 收每個指令之后兩個表面必須被加工的方法效率差,因此導致成本增加的 問題。專利文獻6采用的光學設計方法中,具有累進折射率的表面的要素 被分解成豎直方向上的曲率和水平方向上的曲率,其中凸表面和凹表面的 作用效果被組合。盡管該方法光學上改進了,但是該方法對于測量沒有提 出有效的建議來減少加工成本。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 法,和提供一種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該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 組適用于用于加工在接收到指令前已經預備的半透鏡的加工方法,特別關 于物側表面。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裝置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法,其中每 個透鏡具有分開地分配給物側表面的第一折射表面和眼球側表面的第二 折射表面的累進折射率作用,其中,對于透鏡,
當第一折射表面上的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1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 射率和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分別為DHf和DVf時,并且
當第一折射表面上的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1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 射率和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分別為DHn和DVn時,關系表示如下.-DHf + DHn 〈 DVf + DVn 并且 DHn < DVn
第一折射表面上的F1和N1處的表面亂視成分被第二折射表面消除,并 且基于規(guī)定值,第一和第二折射表面的組合給出遠視度數(Df)和附加度 數(ADD),所述方法包括
將相同的第一折射表面用于至少兩個或更多個不同附加度數的透鏡。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用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法 中,其中每個透鏡滿足DVn-DVf>ADD/2并且DHn-DHf<ADD/2。
此外,在本發(fā)明的用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法中,第 一折射表面關于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1橫向對稱;并且第二折射表面橫向不 對稱。
此外,在本發(fā)明的用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法中,第 一折射表面是旋轉表面,其具有作為母線的子午線,該子午線通過遠視度 數測量位置F1和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1。第二折射表面橫向不對稱。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中,使用前述的用 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法來設計透鏡組。
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
在根據權利要求1一2的用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法 中,因為能夠在物側表面上建立用于至少兩種或多種附加度數的相同的折
射表面,因此相同的折射表面能夠被用于特定的距離度數范圍和附加度 數。因為共同的半透鏡能夠被用于至少該度數范圍,特別當使用具有預備 的半透鏡時,半透鏡的批量制造的效率能夠被提高,能夠以單件透鏡加工 成本被極大地降低來獲取在先發(fā)明中的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
通過建立相同的物側表面,加工的方便性也能夠被提高。
當滿足關系DVn-DVf〉ADD時,規(guī)定的附加度數是ADD,遠視度數 測量位置F1處的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和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1處的豎 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分別為DVf和DVn,本發(fā)明的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 透鏡的近部能夠被定位成比具有累進折射率的傳統凸透鏡的近部更靠近 眼睛,并且能夠在近距離處獲得更寬的視野。
圖l是眼鏡透鏡的表面上的各位置處的各種表面折射率的說明圖2是眼鏡、視線和透鏡之間的位置關系的說明書;
圖3—1是累進折射率透鏡的光學布置的說明圖和從物側表面的累進折射率透鏡的前視圖3—2是累進折射率透鏡的光學布置的說明圖和顯示豎直剖面的側視圖3—3是累進折射率透鏡的光學布置的說明圖和顯示水平剖面的側 視圖4是顯示"附件折射率"的定義之間的不同的說明圖5是顯示圖表l-a-l和l-a-2的圖,其顯示實例l-a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6是顯示圖表l-b-l和l-b-2的圖,其顯示實例l-b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7是顯示圖表l-c-l和l-c-2的圖,其顯示實例l-c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8是顯示圖表l-d-l和l-d-2的圖,其顯示實例l-d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9是顯示圖表2-a-l和2-a-2的圖,其顯示實例2-a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10是顯示圖表2-b-l和2-b-2的圖,其顯示實例2-b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ll是顯示圖表2-c-l和2-c-2的圖,其顯示實例2-c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12是顯示圖表2-d-l和2-d-2的圖,其顯示實例2-d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13是顯示圖表3-a-l和3-a-2的圖,其顯示實例3-a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14是顯示圖表3-b-l和3-b-2的圖,其顯示實例3-b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15是顯示圖表3-c-l和3-c-2的圖,其顯示實例3-c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16是顯示圖表3-d-l和3-d-2的圖,其顯示實例3-d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17是顯示圖表4-a-l和4-a-2的圖,其顯示實例3-a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18是顯示圖表4-b-l和4-b-2的圖,其顯示實例3-b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19是顯示圖表4-c-l和4-c-2的圖,其顯示實例3-c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20是顯示圖表4-d-l和4-d-2的圖,其顯示實例3-d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
圖21是顯示實例1一3的透鏡的折射率的圖表;
圖22是顯示基于傳統的半透鏡分類表的透鏡的折射率的圖表;
圖23是顯示圖表1一3中給定的本發(fā)明的實例1一3的光焦度范圍的半 透鏡分類表的圖24是顯示圖表5 — 7中給定的傳統技術的光焦度范圍的半透鏡分類 表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下面說明基本設計的概要, 但是所使用的設計方法和透鏡構造被專利文獻6所公開,其由本申請的本 發(fā)明的發(fā)明人所提出。因此,基本構造和設計過程是相同的。
(透鏡設計過程)
(1)兩面設計成凸累進折射率透鏡
首先,透鏡被設計以便分成凸表面和凹表面,作為傳統的凸累進折射 率透鏡。
(1) -1:設計凸表面的形狀(凸累進表面) 根據輸入的累進表面用設計參數來設計傳統的凸累進表面的形狀,以 便實現作為輸入數據給定的附加度數和累進帶長。該步驟的設計可采用各 種公知的傳統技術。
一種方法,其中,首先沿構成透鏡表面的"脊骨(spine)"建立"主子午線"是該方法的典型實例。"主子午線"應當最終是"主注視線",當 戴著眼鏡的人利用雙眼從上方(遠部)到下方(近部)直接觀看時,"主 注視線"沿著透鏡表面和視線的交叉線。在近視期間移動近部的嵌入物或 否則改變對應于眼睛的會聚效果的部分不需要包括朝內移動"主注視線" 的布置,如下面所述。因此,"主注視線"通過透鏡的中心并被定義成豎 直子午線(主子午線),該豎直子午線將透鏡表面分成左、右兩部分。透 鏡具有兩個表面,前和后表面,因此具有兩個"主子午線",前和后主子 午線。當從垂直于透鏡表面的方向觀看時"主子午線"被視作直線,但是 當透鏡表面是彎曲的時"主子午線"在三維空間中大致是曲線。
接下來,基于規(guī)定的附加度數、累進帶長(progressive zone length) 和其它數據沿"主子午線"建立折射率的適當分布。在已考慮透鏡厚度、 視線和折射表面之間的角度和其它因素的效果的情況下,當被分成前后兩 個表面時,折射率的分布能夠被建立,但是因為該步驟包括設計傳統凸累 進表面的形狀,因此累進效果全部設置在第一折射表面上,即,在物側表 面上。例如,因此獲得的傳輸折射率D能夠大致近似為D"D1-D2,其中D1 是透鏡的前表面的表面折射率(第一折射率,即物側表面),D2是透鏡的 后表面的表面折射率(第二折射表面,即,眼側表面)。然而,當組合D1
和D2時,物側表面應當是凸半月形狀,眼側表面應當是凹半月形狀。請注 意這里的D2是正值。透鏡的后表面通常是凹的并且表面折射率通常具有負 值,但是為了簡化的目的,在本發(fā)明的說明中,該值被定成正的,并且該 值減去D1以便計算傳輸折射率D。
表面折射率和表面形狀之間的關系大致由下面的公式定義 Dn=(N-l)/R
Dn是表面n的表面折射率(以屈光度為單位),N是透鏡材料的折射系 數,R是曲率半徑(以米為單位)。因此將表面折射率分布轉換成曲率分布 的方法使用上述關系的變化形式
l/R=Dn/(N-l)
"主子午線"的幾何形狀由獲得的曲率分布精確地確定,與用于構成 透鏡表面的脊骨對應的"主子午線"被建立。
接下來,需要的是與用于構成透鏡表面的肋骨對應的"水平截面曲線 組(horizontal sectional curved line group)"。"水平截面曲線組"和"主子午線"之間的交叉角度不需要是直角,但是在該例中,為了簡化 的目的,每個"水平截面曲線"將與"主子午線"以直角交叉。"水平截 面曲線組"在與"主子午線"交叉點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也 沒有必要等于沿"主子午線"的"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事實上, 本申請的發(fā)明是基于豎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不同,如權利要求中 所述。然而,因為該步驟包括設計傳統凸累進表面的形狀,因此在這些交 叉點處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被制的相同。
"水平截面曲線"可以是在這些交叉點處具有表面折射率的簡單圓曲 線,但是現有技術中包括的各種技術也可被應用。JP-A49-3595的技術是 關于沿"水平截面曲線"的表面折射率分布的傳統技術的實例。在透鏡的 中心附近建立一個大致圓形"水平截面曲線"。定位在中心截面曲線之上 的截面曲線具有從中心向側邊增加的表面折射率分布,定位在中心截面曲 線之下的截面曲線具有從中心向側邊減小的表面折射率分布。因此,"主 子午線"和排列在其上的無數"水平截面曲線組"以"脊骨"和"肋骨" 的方式構成透鏡表面,因而限定折射表面。
(1)-2:凹表面的形狀被設計以便實現遠視度數(far vision power),
該遠視度數由凹表面的形狀的設計用輸入數據給定(球形表面或亂視表面)。如果在遠視度數中有亂視度數(astigmatic power),那么使用亂視 表面;否則使用球形表面。同時設計適用于光焦度(optical power)的 中心厚度CT和凸表面和凹表面的相互傾斜角度,從而限定透鏡形狀。同樣, 在該步驟的設計中可使用各種公知的技術。
(2)根據遠視度數、附加度數(ADD)和其它用于校正伴隨轉換成雙 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的凸表面的形狀的后表面的輸入數據,傳統的凸累 進折射率透鏡被轉換成本申請的本發(fā)明的透鏡的形狀。
(2) -h根據遠視度數、附加度數和其它用于設計凹表面形狀(雙 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的給定數據,傳統凸累進表面被轉換成本申請的 本發(fā)明的凸表面形狀。具體地,前述傳統的凸累進透鏡的表面(第一折射 表面,目卩,物側表面)被制成具有滿足下面關系的累進折射率的表面
DHf + DHn 〈 DVf + DVn 并且 DHn 〈 DVn
或,
DVn - DVf 〉 ADD/2并且DHn — DHf < ADD/2
其中DHf是在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l處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DVf 是是在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l處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DHn是在近視度 數(near vision power)測量位置Nl處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DVn 是在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l處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
(2)-2:設計凹表面的形狀(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 在上述(2)-l中,當從傳統凸累進表面轉換成本申請的本發(fā)明的凸表 面時,變形量被增加到(1)-2中設計的凸表面形狀的形狀。具體地,在(2)-1 的加工中,僅同樣的變形量作為加到透鏡的前表面(第一折射表面,艮P, 物側表面)的變形量,該同樣的變形量也被加到透鏡的后表面(第二折射 表面,即,眼側表面)。該變形類似于透鏡的彎曲,但是在整個表面上變 形不是均勻的,表面應當滿足上述(2)-l中的關系。
(3) 為了實現作為設計用背面校正輸入數據的光學功能,例如傳輸 設計、基于Listing規(guī)則(Listing's Law)的設計、和用于近部的嵌入的設計(design for inset of the near portion)等,在目艮鏡佩戴者實際 佩戴著眼鏡時,優(yōu)選的是給(2)中獲得的本發(fā)明的透鏡增加背面校正。
(3)-l:光學傳輸設計用凹表面形狀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
光學傳輸設計是在眼鏡佩戴者實際佩戴著眼鏡時用于獲得初始光學 功能的方法。該設計方法主要是用于增加"校正作用"的方法,以便去除 或減小主要由視線與透鏡表面彼此不正交引起的亂視的產生和光焦度變 化。
具體地,如上所述,根據視線的方向,通過光線跟蹤計算獲取與目標 初始光學性能的差異,執(zhí)行用于消除這種差異的表面校正。通過重復該過 程,差異被最小化,并能夠獲得最優(yōu)解。
(3) -2:根據Listing規(guī)則的凹表面形狀(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
公知的是當環(huán)視或環(huán)轉時,我們的眼睛的三維旋轉運動滿足一個叫 "Listing規(guī)則(Listing's Law)"的規(guī)則,但是當規(guī)定度數包括亂視度 數時,即使"當朝前觀看時眼睛的亂視軸線"與眼鏡透鏡的亂視軸線匹 配時,當觀看周圍時亂視的兩個軸線可也能不對齊。能夠給透鏡的具有亂 視校正作用的一側上的彎曲表面增加校正作用,該校正作用用于去除或減 小由透鏡的亂視軸線方向與周邊視(peripheral view)中眼睛的亂視軸 線方向不匹配引起的亂視的產生或度數的變化。
(3) -3:用于響應近部的嵌入設計的凹表面形狀(雙非球型累進折 射率透鏡)
在輸入瞳孔距離、近視的主物的距離和關于佩帶者的其它信息之后, 能夠根據佩帶者的數據,通過設計眼側表面,近部能夠被嵌入,以便實現 橫向不對稱的彎曲表面。
基本設計說明如上。
下面將說明實例設計,采用第一折射表面,該同一第一折射表面用于 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中的兩種或更多種附加度數,前述雙非球型累進 折射率透鏡基于組合第一和第二折射表面來提供遠視度數(Df)和附加度 數(ADD)。透鏡滿足下面的關系
DHf + DHn 〈 DVf + DVn 并且 DHn 〈 DVn
DHf和DVf分別被指定為第一折射表面上在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l處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和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DHn和DVn分別被指定 為第一折射表面上在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l處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和. 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其中,透鏡的第一折射表面的F1和N1處的表面 亂視成分被第二折射表面消除,第一和第二折射表面被組合以便基于規(guī)定 值提供遠視度數(Df)和附加度數(ADD)。
圖21是分別顯示表1一4中的實例1一4 (下面說明)的表面折射率、遠 視度數和附加度數的清單的圖。圖21中的表1一4對應于下述實例1一4,是 表面折射率、遠視度數和附加度數的清單。表1一4中出現的項目的含義如 下
DVfl:物側表面上在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1處的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
率;
DHfl:物側表面上在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1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
率;
DVnl:物側表面上在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1處的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
率;
DHn:物側表面上在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1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
率;
DVf2:眼側表面上在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2處的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
率;
DHf2:眼側表面上在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2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
率;
DVn2:眼側表面上在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2處的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
率;
DHn2:眼側表面上在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2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
率;
SPH:遠視度數。然而,為了簡化說明,使用下面的粗略計算來獲得
近似值
(DVfl + DHfl)/2 — (DVf2 + DHf2)/2
ADD:附加度數。然而,為了簡化說明,使用下面的粗略計算來獲得 近似值
(DVnl + DHnl)/2 - (DVn2 + DHn2)/2 - SPH
圖5 —20每個對應于前述實例1一4,是顯示沿實例1一4的主視線的表 面折射率的分布的圖表。圖5 —20的水平軸線的右側顯示透鏡上部,左側 顯示透鏡的下部,豎直軸線顯示表面折射率。圖表(l一4) 一 (a, b, c, d) -l對應于物側表面,圖表(l一4) 一 (a, b, c, d) -2對應于眼球側 表面。圖表中的實線表示沿主注視線(principal line of fixation)在 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圖表中的虛線表示沿主注視線在水平方 向上的表面折射率的分布。圖表表示表面構造的基本差異。為了去除周邊 亂視表面制成非球形,對應于亂視度數的亂視成分的增加和其它變化己經 被省略。
圖表5 — 20中使用的術語的含義如下
Fl:物側表面上遠視度數測量位置;
F2:眼球側表面上遠視度數測量位置;
Nl:物側表面上近視度數測量位置;
N2:眼球側表面上近視度數測量位置;
CV1:是表示沿物側表面上的主注視線在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的 分布曲線(實線顯示);
CH1:是表示沿物側表面上的主注視線在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的 分布曲線(虛線顯示);
CV2:是表示沿眼球側表面上的主注視線在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 的分布曲線(實線顯示);
CH2:是表示沿眼球側表面上的主注視線在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
的分布曲線(虛線顯示);
圖表中F1、 F2、 Nl、 N2處的表面折射率對應于前表l一4,術語DVfl 至DHn2的含義與表l一4中相同。
(實例l-a,實例1-b、實例l-c、實例l-d)
表1和圖5 — 8分別對應于實例l-a,實例l-b、實例l-c、實例l-d。這些實例使用相同物側表面提供不同的附加度數,可以理解的是,盡管表1中DVfl, DHfl, DVnl, DHnl的值彼此相同,ADD值也不同。對于圖 5 —8相同地采用。Nl處的表面亂視被N2處的表面亂視完全地消除。對 于Nl和N2處的近視度數,由于Nl和N2之間的平均折射率差異不同, 因此分別給定了不同的附加度數,例如+1.00, +2.00, +3.00, +3,50;同 時,對于Fl和F2處的遠視度數,Fl和F2之間的平均折射率差異都為0.00。
(實例2-a,實例2-b、實例2-c、實例2-d) 表2和圖9一12分別對應于實例2-a,實例2-b、實例2-c、實例2-d。
這些實例使用相同物側表面提供不同的附加度數,可以理解的是,盡管表 2中DVfl, DHfl, DVnl, DHnl的值彼此相同,ADD值也不同。對于圖 9一12相同地采用。Nl處的表面亂視被N2處的表面亂視完全地消除。同 樣,對于遠視度數,F1和F2之間的平均折射率差異都為-1.00;對于近視 度數,由于N1和N2之間的平均折射率差異不同,因此分別給定了不同 的附加度數,例如+1.00, +2,00, +3.00和+3.50。
(實例3-a,實例3-b、實例3-c、實例3-d) 表3和圖13 — 16分別對應于實例3-a,實例3-b、實例3-c、實例3-d。
這些實例使用相同物側表面提供不同的附加度數,可以理解的是,盡管表 3中DVfl, DHfl, DVnl, DHnl的值彼此相同,ADD值也不同。對于圖 13 — 16相同地采用。Nl處的表面亂視被N2處的表面亂視完全地消除。 同樣,對于遠視度數,F1和F2之間的平均折射率差異都為+1.00;對于近 視度數,由于N1和N2之間的平均折射率差異不同,因此分別給定了不 同的附加度數,例如+1.00, +2.00, +3.00和+3.50。
(實例4-a,實例4-b、實例4-c、實例4-d) 表4和圖17—20分別對應于實例4-a,實例4-b、實例4-c、實例4-d。
這些實例使用相同物側表面提供不同的附加度數,可以理解的是,盡管表 4中DVfl, DHfl, DVnl, DHnl的值彼此相同,ADD值也不同。對于圖 17—20相同地采用。Nl處的表面亂視被N2處的表面亂視完全地消除。 同樣,對于遠視度數,Fl和F2之間的平均折射率差異都為+2.00;對于近 視度數,由于N1和N2之間的平均折射率差異不同,因此分別給定了不 同的附加度數,例如+1.00, +2.00, +3.00和+3.50。
在這些實例中,通過觀察表1一3,可以理解的是,實例1一3使用相
同物側表面。具體地,從這些實例可知,相同物側表面被用于遠視度數范圍(-1.00到+1.00)和附加度數范圍(+1.00到+3.50)。因此,共同的半透鏡能夠至少使用于這些度數范圍,特別當使用物側表面已經被預先制備的 的半透鏡時。
實例l一3的物側表面沒有使用在實例4中。具體的,這是為了在遠 視度數+2.00和附加度數+3.50的加工期間防止DHn2被獲得負值。具體地, 通過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快速地建立DHnl, DHn2的負值能夠被防止。即 使在實例4中,相同物側表面被用于不同附加度數(+1.00到+3.50),其 采用了這樣的策略。
圖22是顯示根據傳統技術的半透鏡的分類的表面折射率、以及遠視度 數和附加度數的清單圖。圖23是顯示根據實例1一3的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 透鏡組的設計方法的半透鏡分類表的圖。圖24是顯示根據圖22顯示的表5 —7的傳統技術的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設計方法的半透鏡分類表 的圖。在圖23和24中,左側上的數值表示遠視球面度數(far vision spherical power),上段的數值表示附加度數。為了簡化目的,亂視度數被省略,但 是包括亂視度數的規(guī)定范圍。圖23對應于表1一3中的本發(fā)明的實例1一3, 圖24對應于表5 — 7中的傳統技術。記錄在每個圖中的l-a, 7-c表示的位置 對應于傳統技術和每個表的實例的數值的光焦度(遠視球面度數和附加度 數)。僅一種類型的半透鏡覆蓋了整個光焦度范圍。另一方面,在圖24中 用于每個附加度數的凸表面的形狀不同,從0.75到3.50的十二種形狀的半 透鏡必須被使用,以便覆蓋圖24的整個光焦度范圍。換言之,在傳統技術 的設計方法中,必須為每個附加度數使用專用的半透鏡,但是在本發(fā)明的 設計方法中,相同半透鏡能夠使用于不同附加度數。因此,與至少該度數 范圍的傳統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僅需要1/12種類型的透鏡。
本發(fā)明能夠用作用于眼鏡的透鏡的、具有累進折射率等的眼鏡片。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法,每個透鏡具有分開地分配給物側表面的第一折射表面和眼球側表面的第二折射表面的累進折射率作用,其中,對于透鏡,當第一折射表面上的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1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和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分別為DHf和DVf時,并且當第一折射表面上的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1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和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分別為DHn和DVn時,關系表示如下DHf+DHn<DVf+DVn并且DHn<DVn第一折射表面上的F1和N1處的表面亂視成分被第二折射表面消除,并且基于規(guī)定值,第一和第二折射表面的組合給出遠視度數(Df)和附加度數(ADD),所述方法包括將相同的第一折射表面用于至少兩個或更多個不同附加度數的透鏡。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法, 其中每個透鏡滿足DVn - DVf > ADD/2并且DHn - DHf < ADD/2。
3. —種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其中所述透鏡組使用權利要求l 或2的用于設計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的方法來設計。
全文摘要
一種能夠降低加工成本的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組。在雙非球型累進折射率透鏡中,滿足關系DHf+DHn<DVf+DVn并且DHn<DVn或進一步地滿足關系DVn-DVf>ADD/2并且DHn-DHf<ADD/2。DHf和DVf分別被指定為作為物側表面的第一折射表面上的在遠視度數測量位置F1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和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DHn和DVn分別被指定為第一折射表面上的在近視度數測量位置N1處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和豎直方向上的表面折射率。第一折射表面的F1和N1處的表面亂視成分被第二折射表面消除,第一和第二折射表面被組合以便基于規(guī)定值提供遠視度數(Df)和附加度數(ADD)。其中,相同的第一折射表面被用于至少兩種或更多種不同附加度數。
文檔編號G02C7/06GK101203796SQ200680022389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6月24日
發(fā)明者木谷明, 畑中隆志, 菊池吉洋 申請人:Hoya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