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形成設備。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的描述包括圖像形成單元和作為圖像讀取單元的掃描器的圖像形成設備廣為所知。例如,已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6-65188揭示了一種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圖像形成單元、支撐于圖像形成單元上方的掃描器、構造成將紙張從圖像形成單元后側排出到前側的排出單元,以及堆疊由排出單元排出的紙張的紙張排出盤。掃描器和紙張排出盤可以獨立轉動以便于在圖像形成單元內部進行維護操作.
已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5-242267揭示了一種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圖像形成單元、支撐于圖像形成單元上方的掃描器、構造成將紙張從圖像形成設備后側排出到前側的排出單元,以及堆疊由排出單元排出的紙張的紙張排出盤。掃描器和紙張排出盤整體轉動以便于在圖像形成單元內部進行維護操作.
日本專利No.3356172揭示了一種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圖像形成單元、可轉動地支撐在圖像形成單元上方因此在圖像形成單元與其之間形成用于排出紙張的空間的掃描器,以及構造成將紙張從圖像形成設備的前側排出到后側的排出單元。該圖像形成設備進一步包括可以轉動以便消除卡紙故障的前側部件。
在已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6-65188和No.2005-242267揭示的圖像形成設備中,排出單元設置在圖像形成設備的后側,紙張從后側排出并堆疊在前側。由此,較短的紙張排出到紙張排出盤的中部或后側,因此不方便從紙張排出盤中取出。
在已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6-65188揭示的圖像形成設備中,更換耗材的操作比較麻煩,例如先要支起掃描器然后打開紙張排出盤。此外,這種結構增加了圖像形成設備零件的數(shù)目從而增加了成本。
在已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5-242267揭示的圖像形成設備中,掃描器和紙張排出盤構造成整體轉動。通過這種結構,即使當紙張存在于紙張排出盤上時,在圖像形成設備內部仍然可以進行維護操作。然而,該圖像形成設備需要壓緊構件用于將紙張壓在紙張排出盤上,防止當掃描器和紙張排出盤轉動時紙張從紙張排出盤上掉落。這樣的壓緊構件增加了成本,并且限制堆疊在掃描器和紙張排出盤之間有限空間內的紙張的尺寸(在紙張排出方向上的長度)和數(shù)目。結果,不能獲得小型化的圖像形成設備。
在已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6-65188和No.2005-242267揭示的圖像形成設備中,紙張傳送到圖像形成設備的后側,然后排出到紙張排出盤上。因此,如果在圖像形成設備內發(fā)生卡紙故障,必須打開后蓋才能消除卡紙故障。由此,在圖像形成設備的后面需要有一定的空間以便打開后蓋。
同時,日本專利No.3356172揭示的圖像形成設備的排出單元位于設備的前側,從而紙張從前側排出并堆疊在圖像形成設備的后側。這種結構要求麻煩的維護操作。例如,為了更換耗材,需要從打開的前蓋將耗材前面的傳送單元從圖像形成單元中取出。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決常規(guī)技術中的各種問題。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圖像形成設備包括設備主體;在記錄媒介上形成圖像并設在設備主體中的圖像形成單元;可樞軸轉動地安裝到設備主體上并可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樞軸轉動的框架構件,該框架構件在關閉位置關閉設備主體,在打開位置使圖像形成單元從設備主體暴露;讀取原始圖像并位于設備主體上方的讀取單元;具有用于堆疊從圖像形成單元排出的記錄媒介的堆疊表面并位于設備主體和讀取單元之間的堆疊構件;用于在框架構件處于關閉位置時將框架構件鎖定到設備主體上的鎖定構件;和構造成松開鎖定構件以便將框架構件從設備主體上解鎖并位于堆疊表面上的操作構件。
通過結合附圖閱讀下文關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前述的以及其他的目標、特征、優(yōu)點以及技術和工業(yè)意義。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透視圖;圖2是該圖像形成設備的詳細的示意性側視圖;圖3是圖2中所示的自動文檔饋送器和圖像讀取裝置的詳細的示意性側視圖;圖4是打開的圖像讀取裝置的透視圖;圖5是上框架打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透視圖;圖6是圖像形成設備的透視圖;圖7是圖像形成設備的透視圖;圖8是上框架打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垂直方向剖視圖;圖9是前蓋打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垂直方向剖視圖;以及圖10是處于前蓋的一部分打開的狀態(tài)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垂直方向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透視圖。圖2是該圖像形成設備的詳細的示意性側視圖。
根據(jù)該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是帶掃描器的串聯(lián)式彩色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備包括設備主體1、圖像形成單元2、紙張饋送單元20,以及圖像讀取裝置30。圖像形成單元2容納于設備主體1內部的中心位置。紙張饋送單元20位于圖像形成單元2的下方并饋送紙張,通過圖像形成單元2在每頁紙張上形成圖像。圖像讀取裝置30位于圖像形成單元2的上方并作為掃描器。
圖像形成單元2包括多個呈鼓形的感光器3a、3b、3c和3d,每個感光器都作為圖像載體。不同顏色的圖像在感光器3a至3d上形成。在如圖2所示的圖像形成設備中,在感光器3a至3d的每個表面上形成黃色、青綠色、品紅色以及黑色的每一種色粉圖像。感光器3a至3d按預定的間隔平行地互相分開設置。在感光器3a至3d下方,中間轉印帶4作為中間轉印媒介設置成面向感光器3a至3d。雖然鼓能作為中間轉印媒介使用,但中間轉印帶4被解釋為繞多個支撐輥5和6延伸的環(huán)帶。中間轉印帶4以如圖2中箭頭所示的方向被驅動。
圖像形成單元2圍繞感光器3還包括充電器7、光學掃描單元(激光掃描單元)8、顯影單元9、轉印單元10以及清潔單元11。充電器7對感光器3的表面充電。光學掃描單元8向每個感光器3的表面照射基于圖像信息的激光束。每個顯影單元9使通過照射形成在對應的一個感光器3的表面上的靜電潛像成為可見圖像。每個轉印單元10面對對應的一個感光器3,中間轉印帶4位于兩者之間。當靜電潛像被轉印到中間轉印帶4上后,每個清潔單元11清除和收集對應的一個感光器3表面上的殘留色粉。
為了形成圖像,首先,感光器3被驅動按圖2中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充電器7對感光器3的表面按預定的極性充電。接著,光學掃描單元8向經充電的表面照射基于圖像信息的激光束,從而在感光器3的表面形成靜電潛像。靜電潛像隨后由顯影單元9顯影成可見的色粉圖像,并且結果的色粉圖像通過轉印單元10轉印到中間轉印帶4上。
為了形成彩色圖像,在每個感光器3上進行上述操作以在感光器3a至3d上形成黃色、青綠色、品紅以及黑色的色粉圖像。彩色色粉圖像被依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帶4上并在其上重疊。圖像形成單元2進一步包括與支撐輥6面對的第二轉印輥12,中間轉印帶4位于兩者之間。
紙張饋送單元20包括紙張盤21、紙張饋送輥22、摩擦墊23以及再傳送路徑24。紙張盤21作為紙張貯存單元,用于堆疊諸如打印紙或樹脂薄膜等的紙張S。紙張饋送輥22從紙張盤21逐張饋送堆疊的紙張S。摩擦墊23作為分離單元,將從紙張盤21饋送的重疊的多張紙張S分離。再傳送路徑24用于雙面打印。如圖10所示,可將紙張盤21以箭頭P所示的方向從設備主體1中拉出,從而為紙張盤21補充紙張。當紙張盤21向前拉出時,摩擦墊23和再傳送路徑24與紙張盤21一起拉出設備主體;然而,紙張饋送輥22仍然留在設備主體1內。
由紙張饋送單元20饋送的紙張S向阻止輥13傳送,紙張的邊緣接觸靜止的阻止輥13從而紙張S能處于經調整的位置。此后,阻止輥13重新開始旋轉,將紙張S發(fā)送到包括第二轉印輥12的第二轉印單元,這樣中間轉印帶4上形成的彩色色粉圖像與紙張S在第二轉印單元適當?shù)刂丿B。
由第二轉印單元在其上轉印色粉圖像的紙張S被傳送到定影單元14,定影單元14用于將未定影的圖像定影。此后,紙張S被排出到設備主體1上方的紙張堆疊單元40。在色粉圖像被轉印之后,帶清潔器15將中間轉印帶4表面的殘余色粉清除。
下文參照圖3對圖像讀取裝置30進行描述。
在圖像讀取裝置30的上表面上設置了開縫玻璃(第一讀取位置)72和接觸玻璃(第二讀取位置)73。在開縫玻璃72和接觸玻璃73的下方設置了用作圖像讀取單元的曝光燈74和第一鏡面75。為了讀取接觸玻璃73上的原件,曝光燈74和第一鏡面75從圖3所示的左側移動到右側(第一讀取模式)。為了讀取開縫玻璃72上的原件,曝光燈74和第一鏡面75在開縫玻璃72下方保持靜止。在用曝光燈74讀取原件的表面之后(第二讀取模式),反射光束通過第一鏡面75和透鏡組(未顯示)聚焦在諸如電荷耦合器件(CCD)的圖像形成元件上,從而像前面所知那樣在圖像形成元件上形成圖像。
在圖像讀取裝置30上設置了自動文檔饋送器76(下文稱“ADF”)。ADF 76包括在讀取接觸玻璃73上的原件表面時作為白平衡的白色參照以及將原件壓靠在接觸玻璃73上的反射板77。ADF 76用鉸鏈78可樞軸轉動地附接到圖像讀取裝置30上,從而可以相對于圖像讀取裝置30打開或關閉。
在ADF 76上設置了用于放置由多張原件堆成的紙張堆O的紙張臺76。引導輥80構造成與紙張堆O接觸和從紙張堆O分離,當紙張堆O通過引導輥80饋送后,紙張堆O中的原件由分離帶81和分離阻止輥82逐張分離。分離帶81以一定的角度θ按壓和接觸分離阻止輥82。
分離帶81繞驅動輥85和被驅動輥86延伸。被驅動輥86由彈簧90偏置,因此,向分離帶81施加一定的張力。以圖1中的順時針方向使驅動輥85旋轉的單向離合器91設置于驅動輥85和軸85a之間。分離帶81也以圖1中的順時針方向旋轉。以這樣的方式,分離帶81和分離阻止輥82之間的紙張堆O最上面的原件與其他原件分離。
被分離的原件由第一傳送輥93和由第一傳送輥93驅動的被驅動輥94反轉并沿反轉路徑95傳送到開縫玻璃72上。
原件在由第一傳送輥93和被驅動輥94保持的同時被傳送到開縫玻璃72,然后通過被反轉紙張導軌99傳送到紙張排出路徑100從而將原件抬起。在開縫玻璃72上方設置了在從開縫玻璃72上的原件讀取圖像時作為白平衡的白色參照的反射導向板101。
在被傳送到紙張排出路徑100后,原件在由第二傳送輥102(驅動構件)和由第二傳送輥102驅動的被驅動輥103(傳送構件)保持的同時被繼續(xù)傳送。然后原件由紙張排出輥104和由紙張排出輥104驅動的被驅動輥105保持,從而被排出到外面的外蓋107上。壓板108設置在反射板77上,當ADF 76關閉時,反射板77覆蓋接觸玻璃73。壓板108將接觸玻璃73上的原件壓靠在接觸玻璃73上。
下面說明ADF 76的操作。紙張堆O被置于紙張臺79上并使分別帶有圖像的原件表面面朝上。一旦按下開始按鈕,壓板84將紙張堆O壓靠向導引輥80,從而導引輥80將紙張堆O傳送到分離帶81上。分離帶81和分離阻止輥82將最上面的原件與其他原件分離。然后被分離的原件通過第一傳送輥93和被驅動輥94沿反轉路徑95傳送到開縫玻璃72上。原件表面的圖像由曝光燈74、第一鏡面75等讀取。圖像被讀取以后,原件在紙張排出路徑100上由第二傳送輥102和被驅動輥103傳送,然后由紙張排出輥104和被驅動輥105排出到外蓋107上。
圖像讀取裝置30由支撐單元50支撐在設備主體1上方,支撐單元50位于兩者之間,將在后面描述。用于控制圖像讀取裝置30和圖像形成單元2的控制面板16設置在圖像形成設備的一側,該側被認為是圖像形成設備的前側。從圖像形成設備的前側看,原件被從左到右傳送和掃描。用戶在圖像形成設備的前側操作圖像讀取裝置30,也就是說,用戶在前側放置原件和移走已讀取的原件。紙張S從圖像形成設備的前側排出到后側,也就是排出到紙張堆疊單元40。
在設備主體上方設置作為上框架構件的上框架18。上框架18支撐作為紙張堆疊單元40的紙張堆疊表面41的上蓋。包括沿上框架18的左右邊緣設置的兩個支撐構件51和52的支撐單元50支撐上框架18上的圖像讀取裝置30。因為靠近上框架18的后邊緣沒有設置支撐構件,即使其長度比紙張堆疊表面41的前后長度更長的長紙張也能被保持在紙張堆疊表面41上,此時長紙張的一部分懸在紙張堆疊表面41外的后側。位于紙張堆疊單元40上方的圖像讀取裝置30導致較少的光線照射到紙張堆疊表面41上。然而,在根據(jù)該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中,因為其后側邊緣上沒有設置支撐持構件,能使更多的光線照射到紙張堆疊表面41上。
上框架18支撐位于其下方且作為圖像形成單元2的一部分的光學掃描單元8。上框架18能繞圖像形成設備后側邊緣的鉸鏈17向上擺動從而打開或關閉。通過在圖像形成設備前側進行操作,上框架18和ADF 76繞設置在圖像形成設備后側的樞轉軸樞軸轉動從而打開和關閉。
下面描述的用作鎖定單元的鎖定杠桿60將上框架18鎖定到設備主體1上。一旦鎖定杠桿60將上框架18從設備主體1上解鎖,上框架18可連同上框架18,上框架18下方的光學掃描單元8、圖像讀取裝置30,以及支撐圖像讀取裝置30的支撐構件51和52一起被打開,如圖5和圖8所示。相應地,用戶可以容易地到達圖像形成單元2內部并方便地進行維護工作。圖5描繪了將圖像形成單元2的相關單元通過設備主體1的打開部分從設備主體1中取出的狀態(tài),這些相關單元諸如感光器3、充電器7、顯影單元9以及清潔單元11。
當上框架18打開時,紙張堆疊表面41的后側邊緣面朝下。換句話說,如果紙張S堆疊并留在紙張堆疊表面41上并且上框架18被錯誤地打開,則紙張S會從紙張堆疊表面41的后側掉落。通過向上框架18的后側邊緣設置支撐單元50,可以阻止紙張S掉落。然而,長的紙張接觸上框架18后側邊緣上的支撐單元50,紙張S無法正確地堆疊。
為了將紙張S正確地堆疊在紙張堆疊表面41上,在紙張堆疊表面41上設置操作單元61,其設置的位置可使堆疊的紙張S蓋住操作單元61,該操作單元61松開鎖定杠桿60從而使上框架18擺動。每個鎖定杠桿60在一端具有操作單元61,在另一端具有鎖定爪62。鎖定爪62與設備主體1的凸起64接合。鎖定杠桿60繞銷63樞軸轉動。操作單元61呈板狀并沿紙張堆疊表面41延伸。紙張堆疊表面41上形成呈扇形的凹進部44,可以使用戶操作該操作單元61。為了打開上框架18,用戶將手插入凹進部44并支起操作單元61,從而使鎖定杠桿60繞銷63順時針樞軸轉動,鎖定爪62與凸起64解除接合。此后,將操作單元61支起得更高,使上框架18沿與ADF 76擺動相同的方向繞鉸鏈17擺動。
因為操作單元61位于堆疊紙張S的紙張堆疊表面41上,用戶在打開上框架18時能注意到紙張S存在與否。以這樣的方式,當紙張堆疊表面41堆疊紙張S時,可以防止打開上框架18。
在這種包括位于紙張堆疊單元40上方的圖像讀取裝置30的圖像形成設備中,與圖像讀取裝置30不位于紙張堆疊單元40上方的情況比較,用戶不能容易地看到紙張堆疊單元40并容易地從紙張堆疊單元40中取出紙張S。為了解決上述不方便之處,如圖1所示,在根據(jù)該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前側的圖像讀取裝置30和設備主體1之間形成較大的開口部分42。開口部分42的寬度比排出到紙張堆疊表面41上的紙張S的寬度大,因此,紙張S能方便地從紙張堆疊表面41上取出。此外,圖像讀取裝置30在其前側的下角形成第一傾斜部分33,同時在控制面板16的上部形成第二傾斜部分19,這樣增加了開口部分42的空間。具體地,第二傾斜部分19的傾斜使開口部分42的空間向外增加,容許用戶方便地將手伸入開口部分42從紙張堆疊表面41上將紙張S取走。第一傾斜部分33象上述一樣傾斜,或者只要能使開口部分42的空間增大,第一傾斜部分33和第二傾斜部分19可以是任何形狀。
下面描述紙張S的可接近性。
具有比紙張堆疊表面41更低的表面的切除部分43形成于紙張堆疊單元40的右上部以改進紙張堆疊表面41上的紙張S的可接近性。切除部分43的右部有具有向上坡度的表面,該傾斜表面朝向紙張從圖像形成單元2排出方向的上游。除了開口部分42之外,切除部分43也容許手大的用戶容易地從圖像形成設備的側面取出紙張S。雖然該實施例的切除部分43形成于右上部,但切除部分43也可以形成于左上部而達到同樣的效果。
如圖7所示,支撐構件51和52是不對稱的。與切除部分43對應的支撐構件52(從前面看位于右側)在前后方向上的長度比支撐構件51(從前面看位于左側)的長度小。具體地,圖6中所示的支撐構件51的長度L1與圖1中所示的支撐構件52的長度L2滿足L1<L2。由于這樣的配置,紙張S可以方便地從紙張堆疊表面41中取出。此外,光從切除部分43照射,因此可以清楚地看到紙張堆疊表面41上的紙張S。雖然具有一定重量的ADF 76設置在支撐單元50上,由于支撐構件52具有較大長度并支撐ADF76,就能保證支撐單元50的強度。
凹進部分44容許用戶方便地提起操作單元61,并提供使用戶能伸進手指取出紙張S的空間。因為每張紙張S都以其中心線與參考中心線一致的方式排出,所形成的凹進部分44相對于參考中心線對稱。由于凹進部分44的寬度比圖像形成設備中使用的紙張的寬度大,用戶可以將手指伸進凹進部分44從紙張堆疊表面41上拿起例如明信片大小的排出的紙張S。
下面對鎖定杠桿60進行詳細描述。
在紙張堆疊表面41上,操作單元61設置在其表面呈一定坡度使紙張堆疊表面41接收排出的紙張S的部分上。操作單元61的上表面不高于紙張堆疊表面41上表面。因此,當排出的紙張S在傾斜表面上滑下時,防止紙張S的后緣接觸操作單元61,也防止紙張S堆疊在不同的位置?;蛘撸瑸榱诉_到相同的效果,操作單元61可以設置在紙張S的后緣到達的部分中在紙張S排出方向的下游側的紙張堆疊表面41的一部分上。對于紙張S靠自重落在紙張堆疊表面41上的圖像形成設備,操作單元61可以設置在靠近排出紙張S的排出口的地方。
如圖1和圖6所示,由于操作單元61設置在圖像讀取裝置30的前側邊緣之前位置的傾斜表面上,從圖像形成設備的前側可以很容易看見操作單元61。當排出的紙張S處在紙張堆疊表面41上時,一旦排出的紙張S被從紙張堆疊表面41上拿走,就可以看見操作單元61。
圖像形成單元2和圖像讀取裝置30(ADF 76)被設置成使紙張S從圖像形成單元排出的方向(從圖像形成設備的前側到后側)與圖像讀取裝置30的次掃描方向(原件被傳送的方向)垂直。如圖2所示,設備主體1的前側表面在圖像讀取裝置30和支撐單元50之前,而控制面板16在設備主體1的上前部。由于這樣的結構,開口部分42的空間可以足夠大,從而可從上方容易地看見排出的短紙張和操作單元61,并因此提高操作單元61的可操作性。
如圖9所示,前蓋35用鉸鏈36可樞軸轉動地附接到設備主體1上,以便相對于設備主體1關閉和打開。通過打開前蓋35,用戶可以對中間轉印帶4、用過的色粉瓶65和定影單元14的各個單元進行諸如更換等的維護操作,還能夠移走在設備主體1的紙張傳送路徑中卡住的紙張。
如圖10所示,前蓋35具有用于將紙張盤21插入設備主體1中的開口37。通過開口37,可以將紙張盤21附接到設備主體1中或者從中取下,也可以將其拉到圖像形成設備的前側。這樣,用戶可以從設備主體1的前側進行零件的維護和更換以及清除卡紙故障。因此,在后側不必具有進行此類操作的空間,可以減少該設備安裝所需的區(qū)域范圍。這樣就能提供高可用性低成本的設備。
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中,用戶可以容易地從紙張堆疊單元40取走紙張和方便地從前側操作ADF 76。此外,用戶能夠從前側進行諸如清除卡紙故障、維護以及更換設備主體1中的各個部件等的操作。由于此原因,即使因為圖像形成設備安裝位置的局限性用戶不能到達圖像形成設備的后側、右側和左側,用戶也能夠充分使用該圖像形成設備以及對設備進行充分的維護操作。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能夠防止紙張從圖像形成設備上掉落。此外,可以清楚地看見操作單元。而且,紙張可以適當?shù)囟询B。因此,提高了圖像形成設備的可操作性。
雖然相對于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完備和清晰的描述,但附后的權利要求并不因此受到限制,而應該被解釋成對于可由熟練掌握該技術的人員實現(xiàn)的落入本文闡明的基本原理范圍中的所有修改和替代結構的體現(xiàn)。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形成設備包括設備主體;圖像形成單元,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在記錄媒介上形成圖像并設在所述設備主體中;可樞軸轉動地安裝到所述設備主體上以便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樞軸轉動的框架構件,所述框架構件在所述關閉位置關閉所述設備主體,并且在所述打開位置從所述設備主體露出所述圖像形成單元;讀取原始圖像的讀取單元,該讀取單元位于所述設備主體上方;堆疊構件,該堆疊構件具有用于堆疊從所述圖像形成單元排出的記錄媒介的堆疊表面,且所述堆疊構件位于所述設備主體和所述讀取單元之間;鎖定構件,當所述框架構件處于關閉位置時該鎖定構件將所述框架構件鎖定到所述設備主體;和操作構件,該操作構件構造成松開所述鎖定構件以使所述框架構件從所述設備主體解鎖,且所述操作構件位于所述堆疊表面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疊表面包括沿所述記錄媒介從所述圖像形成單元排出的方向向上傾斜的傾斜表面,所述圖像形成設備進一步包括控制面板,該控制面板接收輸入以控制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和所述讀取單元,且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圖像形成設備的第一側部上,開放空間,該開放空間由所述堆疊表面和所述讀取單元限定以允許從所述圖像形成設備排出的所述記錄媒介可從所述堆疊構件取出,且所述開放空間位于所述第一側部上,其中所述記錄媒介從所述第一側部排出到與所述第一側部相對的第二側部,且所述操作構件位于所述傾斜表面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讀取單元具有從所述設備主體的邊緣凹進的邊緣,且所述操作構件位于所述讀取單元的邊緣在所述記錄媒介從所述圖像形成單元中排出的方向上的上游。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疊表面具有當所述記錄媒介被排出到所述堆疊表面上時與所述記錄媒介的后緣相接觸的部分,且所述操作構件位于該部分在所述記錄媒介從所述圖像形成單元中排出的方向上的下游位置。
5.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包括允許所述記錄媒介被排出到所述堆疊表面的排出口,且所述操作構件位于所述排出口附近。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疊表面包括用于插入手指以操作所述操作構件的凹進部分。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進部分具有比所述操作構件的寬度更大的寬度。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包括用光照射圖像載體的光學掃描單元,且當框架構件樞軸轉動到所述關閉位置和所述打開位置中的任何一個位置時,所述讀取單元和所述光學掃描單元隨著所述框架構件一起樞軸轉動。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主體包括當所述框架構件處于打開位置時被打開的部分,且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包括當所述框架構件處于打開位置時通過所述部分可從所述設備主體上拆卸的部件。
10.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形成設備進一步包括接收輸入以控制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和所述讀取單元的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圖像形成設備的第一側部上;第一支撐構件,該第一支撐構件從與所述第一側部正交所述圖像形成設備的的第三側部支撐所述圖像讀取裝置;和第二支撐構件,該第二支撐構件從與所述第三側部相對的第四側部支撐所述圖像讀取裝置,從而在所述圖像讀取裝置和所述堆疊構件之間形成空間,其中所述空間在所述第一側部和與所述第一側部相對的第二側部上開口。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在所述記錄媒介從所述圖像形成單元排出的方向上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撐構件長度。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疊構件包括比其他部分低的部分,且所述堆疊構件位于所述第三側部。
13.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疊構件包括具有沿所述記錄媒介從所述圖像形成單元排出的方向向下傾斜的表面,且所述堆疊構件位于所述第三側部。
全文摘要
上框架構件可樞軸轉動地附接到設備主體上以便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樞軸轉動。當上框架構件處在關閉位置時設備主體關閉,當上框架構件處在打開位置時設備主體打開以暴露圖像形成單元。當上框架構件處于關閉位置時鎖定構件將上框架構件鎖定到設備主體上。位于堆疊表面上的操作構件松開鎖定構件以將上框架構件從設備主體上解鎖。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1082794SQ20071010982
公開日2007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30日
發(fā)明者南野茂夫, 高橋卓二, 白木孝昌, 萩原尚明, 安藤貴之, 太田佳秀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