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適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連接光連接器彼此的光適配器。
背景技術(shù):
以往,已知由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和套筒支架組裝體構(gòu)成的光適配器(參照下述 專利文獻1)。第一殼體為大體棱柱狀,具有一對引導件。一對引導件分別為長板狀,向相同方向 平行延伸。第二殼體為大體長方體狀。在第二殼體的中央,形成收納開縫套筒、套筒支架組裝 體的一個支架和一個光連接器的套箍的孔。另外,在第二殼體的左右兩側(cè)面,形成引導第一 殼體的一對引導件的一對引導槽。套筒支架組裝體由一對套筒支架和開縫套筒構(gòu)成。一對套筒支架的形狀相同,相互上下相反地組合。套筒支架具有支架和支承體。支 架保持開縫套筒。支承體為大體長方形,與支架成為一體。為了組裝該光適配器,利用一對套筒支架保持開縫套筒,然后卡合套筒支架彼此, 組裝套筒支架組裝體。接著,把套筒支架組裝體安裝在第一殼體的開口部。其結(jié)果,套筒支架組裝體的 一個套筒支架收納在第一殼體內(nèi),套筒支架組裝體的另一個套筒支架向第一殼體的外部突 出ο為了利用該光適配器光學連接光連接器彼此,首先,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中分 別嵌合光連接器。此時,在安裝于第一殼體的套筒支架組裝體的一個套筒支架上插入第一 光連接器的套箍。接著,使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嵌合。此時,第一殼體的引導件由第二殼體的引導槽 導引,正常地進行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嵌合。當?shù)谝粴んw和第二殼體嵌合時,與第二殼體連接的第二光連接器的套箍插入在套 筒支架組裝體的另一個套筒支架中,同時,與第一光連接器的套箍對接。其結(jié)果,兩個光連 接器彼此光學連接。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6-184367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由于在上述光適配器中使用了套筒支架組裝體,所以,存在部件數(shù)量多的問題。另外,為了把套筒支架組裝體安裝在第一殼體上,必須使套筒支架組裝體在第一 殼體的一對引導件之間通過,光適配器的組裝作業(yè)并非容易。本發(fā)明是鑒于這些問題而提出的,其課題是提供一種部件數(shù)量少且可以容易組裝 的光適配器。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能夠提供一種光適配器,其特征在于,該光適配器具有連接第一光連接器的第一殼體、連接第二光連接器并與所述第一殼 體嵌合的第二殼體、以及使與所述第一殼體連接的所述第一光連接器的光學連接部的端面 和與所述第二殼體連接的所述第二光連接器的光學連接部的端面對接的套筒;所述第一殼 體具有連接器保持部和校準部,該連接器保持部具有保持所述第一光連接器的連接器保 持部本體、以及與該連接器保持部本體一體地形成并保持所述套筒的一端側(cè)部分的第一支 架部,該校準部具有可安裝在所述連接器保持部本體上的校準部本體、與該校準部本體一 體地形成并保持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側(cè)部分的第二支架部、以及與所述校準部本體一體地形 成并在使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嵌合時相對地引導所述第二殼體的多個突狀的引 導部;在所述連接器保持部本體以及所述校準部本體中的一個上,一體地形成有互相連結(jié) 所述連接器保持部本體和所述校準部本體的突狀的連結(jié)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光適配器,由于光適配器的第一支架部與連接器保 持部本體形成為一體,所以,可減少光適配器的部件數(shù)量。另外,由于在連接器保持部本體以及校準部本體中的一個上一體地形成互相連結(jié) 連接器保持部本體和校準部本體的突狀的連結(jié)部,所以,在連接器保持部本體以及校準部 本體中的另一個的支架部上可以不妨礙突狀的連結(jié)部地插入套筒,容易進行光適配器的組 裝作業(yè)。優(yōu)選的是,所述多個引導部中的至少一個引導部的大小不同。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二支架部和所述多個引導部中的至少一個引導部的間隔不同。優(yōu)選的是,所述多個引導部中的至少一個引導部的長度不同。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以及優(yōu)點將通過基于附圖的以下具體說明而可進
一步明確。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提供部件數(shù)量少且可容易組裝的光適配器。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光適配器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分離的狀 態(tài)的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的光適配器的第一殼體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圖1所示的光適配器的第一殼體的組裝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4是圖1所示的光適配器的第一殼體的連接器保持部的剖視圖。圖5是圖1所示的光適配器的第一殼體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光適配器的第一殼體3和第二殼體5分離的 狀態(tài)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該光適配器具有第一殼體3、第二殼體5和開縫套筒(套筒)7(參照 圖2)。在第一殼體3上連接未圖示的第一光連接器,在第二殼體5上連接第二光連接器 22。第一殼體3和第二殼體5可相互嵌合。在第一殼體3和第二殼體5相互嵌合時,第一光連接器的未圖示的套箍(光學連接部)的端面和第二光連接器22的套箍(光學連接部)221 的端面在開縫套筒7內(nèi)互相對接,第一光連接器與第二光連接器光學連接。圖2是圖1所示的光適配器的第一殼體3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圖1所示的光適 配器的第一殼體3的組裝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4是圖1所示的光適配器的第一殼體3的連接 器保持部31的剖視圖,圖5是圖1所示的光適配器的第一殼體3的主視圖。如圖2、圖3所示,第一殼體3具有連接器保持部31和校準部35。如圖2、圖4所示,連接器保持部31具有保持部本體34和第一支架部33。保持部 本體;34為大體框體狀,具有接收第一光連接器的接收空間311。在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的上部一體地設置鎖定部312。鎖定部312具有臂部 31 、鎖定用爪312b和操作按鈕312c。臂部31 是大體長板狀,可向其厚度方向彈性變 形。鎖定用爪312b與臂部31 的前端相連。在鎖定用爪312b形成切口 312d。鎖定用爪 312b與后述的鎖定部52卡合。在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的前表面形成插入孔313。如圖4所示,第一支架部33為大體圓筒狀,與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形成為一體。 第一支架部33配置在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內(nèi)。第一支架部33收納并保持開縫套筒7的 后側(cè)部分。如圖2、圖5所示,校準部35具有校準部本體351、第二支架部352、三個引導部 353、354、355和兩個卡合片(連結(jié)部)36、36。校準部本體351為大體矩形的板狀。在校準部本體351的上部形成切口 351a。切 口 351a在把校準部35安裝在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上時,可避免校準部本體351與連接器 保持部31的鎖定部312的干涉。第二支架部352為大體圓筒狀,與校準部本體351的前表面的中央部形成為一體。 第二支架部352相對于校準部本體351以大體直角突出。第二支架部352收納并保持開縫 套筒7的前側(cè)部分。如圖2、圖5所示,引導部353、3M分別與校準部本體351的前表面的兩側(cè)部形成 為一體。引導部353、3M為大體矩形的板狀,沿著第一殼體3相對于第二殼體5的嵌合脫 離方向DC延伸。引導部353、3M平行。引導部353、354的短邊方向與連接器保持部3的 高度方向H平行。引導部353的短邊方向的尺寸比引導部354的短邊方向的尺寸大。在相 對的引導部353、354的內(nèi)側(cè)的面的下部分別形成厚壁部353a、3Ma。引導部355與校準部本體351的前表面的下部形成為一體。引導部355為大體矩 形,沿著嵌合脫離方向DC延伸。在該實施方式中,引導部353和引導部354的嵌合脫離方向DC的長度相同,但該 長度也可以不同??ê掀?6、36分別與校準部本體351的后表面的兩側(cè)部形成為一體??ê掀?6、 36為大體T字形,沿著嵌合脫離方向DC延伸??ê掀?6、36從連接器保持部31的插入孔 313、313插入到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內(nèi),與形成于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內(nèi)的未圖示的被卡 合部卡合。其結(jié)果,校準部35與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連結(jié)。如圖1所示,第二殼體5具有殼體本體51、鎖定部52、鎖定臂53和插入部M。第 二殼體5以其前端部向框體的面板B的外部突出的方式安裝在面板B上。
殼體本體51是框體狀。在殼體本體51的兩側(cè)壁形成凹部51a。在兩個凹部51a 中分別收納并保持第一殼體3的引導部353、354。另外,在殼體本體51的兩側(cè)壁,除了凹 部51a以外還形成切口 51b。切口 51b收納第一殼體3的引導部353、354的厚壁部353a、 354a0鎖定部52與殼體本體51的前部的上部形成為一體。鎖定部52為大體框狀,收納 第一殼體3的鎖定部312的前端部,在其后表面接擋鎖定部312的鎖定用爪312b。鎖定臂53與殼體本體51的上部形成為一體。鎖定臂53具有爪部53a。爪部53a 進入第一殼體3的鎖定部312b的切口 312d中,該切口 312d作為不限制爪部53a撓曲變形 的避讓部形成。插入部M為大體構(gòu)架狀,與殼體本體51的前部的下部形成為一體。在插入部M 中插入第一殼體3的引導部355。接著,對第一殼體3的組裝進行說明。首先,把開縫套筒7的后側(cè)部分插入第一支架部33,使開縫套筒7的后側(cè)部分保 持在第一支架部33 (參照圖2、圖4)。由于在連接器保持部31的前表面沒有影響開縫套筒 7向第一支架部33插入那樣的突起,所以,容易進行開縫套筒7向第一支架部33插入的作 業(yè)。接著,把校準部35的卡合片36、36分別插入到連接器保持部31的插入孔313、313 中,同時,把保持在連接器保持部31的開縫套筒7的前側(cè)部分插入到校準部35的第二支架 部352中。另外,由于在第一、第二支架部33、352的內(nèi)周面上設置突部33a、35h,所以,開 縫套筒7不會脫落。當卡合片36、36的整體插入在連接器保持部31內(nèi)時,由于卡合片36、36與連接器 保持部31內(nèi)的被卡合部卡合,所以,校準部35與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連結(jié)。如上述那樣,完成第一殼體3的組裝。接著,對使用該光適配器的第一光連接器和第二光連接器22的連接作業(yè)進行說 明。如圖1所示,為了連接第一光連接器和第二光連接器,把第一殼體3的引導部353、 354、355分別插入到第二殼體5的凹部51a、51a和插入部討中,同時,把第一殼體3的鎖定 部312插入到第二殼體5的鎖定部52中。此時,引導部353、354、355相對地把第二殼體5 向嵌合脫離方向DC引導。另外,第一殼體3的鎖定部312的鎖定用爪312b在通過第二殼 體5的鎖定部52的途中被按下,臂31 撓曲,在鎖定用爪312b通過了鎖定部52時,由臂 312a的恢復力返回到原位置。其結(jié)果,鎖定用爪312b與鎖定部52的后表面接觸,第一殼體 3的鎖定部312被第二殼體5的鎖定部52鎖定,第一殼體3和第二殼體5機械連接。在開縫套筒7內(nèi),與第一殼體3連接的第一光連接器的套箍的端面和與第二殼體5 連接的第二光連接器22的套箍221的端面對接,第一光連接器和第二光連接器22光學連 接。為了從第一殼體3和第二殼體5連接的狀態(tài)使第一殼體3和第二殼體5分離,只 要按下第一殼體3的鎖定部312的按鈕312c,解除鎖定部312的鎖定用爪312b與第二殼體 5的鎖定部52的卡合,把第一殼體3向后方拉拽即可。根據(jù)該實施方式,由于第一支架部33與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4形成為一體,所以,可減少連接器保持部31的部件數(shù)量。另外,由于卡合片36、36形成在校準部本體351上,所以,如果把開縫套筒7先插 入到第一支架部33中的話,則在將開縫套筒7插入第一支架部33時成為障礙的突起等的 障礙物不存在于連接器保持部31,因而,容易進行開縫套筒7的插入作業(yè)。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作為突狀的連結(jié)部把卡合片36、36與校準部35的校準部 本體351形成為一體,但也可以把突狀的連結(jié)部設于連接器保持部31的連接器保持部本體 34。此時,預先把開縫套筒7插入到校準部35的第二支架部352,然后進行光適配器的組 裝。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作為套筒使用了開縫套筒7,但套筒并不限于開縫套筒7。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使三個引導部353、354、355的大小、長度不同,但引導部 的數(shù)量也可以為兩個或者四個以上。另外,也可以使多個引導部的大小、長度不同。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于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fā) 明的構(gòu)思及范圍的情況下可進行多種多樣的變更。附圖標記說明3 第一殼體,5 第二殼體,7 開縫套筒(套筒),31 連接器保持部,33 第一支架 部,34 連接器保持部本體,35 校準部,351 校準部本體,352 第二支架部,353、3M、355 引導部,36:卡合片(連結(jié)部)。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光適配器,其特征在于,該光適配器具有第一殼體,該第一殼體連接第一光連接器,第二殼體,該第二殼體連接第二光連接器,與所述第一殼體嵌合,以及套筒,該套筒使與所述第一殼體連接的所述第一光連接器的光學連接部的端面和與所 述第二殼體連接的所述第二光連接器的光學連接部的端面對接;所述第一殼體具有連接器保持部和校準部,該連接器保持部具有連接器保持部本體和第一支架部,該連接器保持部本體保持所述 第一光連接器,該第一支架部與該連接器保持部本體一體地形成,并保持所述套筒的一端 側(cè)部分,該校準部具有校準部本體、第二支架部和多個突狀的引導部,該校準部本體能夠安裝 在所述連接器保持部本體上,該第二支架部與該校準部本體一體地形成,并保持所述套筒 的另一端側(cè)部分,該多個突狀的引導部與所述校準部本體一體地形成,并在使所述第一殼 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嵌合時相對地引導所述第二殼體;在所述連接器保持部本體以及所述校準部本體中的一個上,一體地形成有互相連結(jié)所 述連接器保持部本體和所述校準部本體的突狀的連結(jié)部。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引導部中的至少一個引導部 的大小不同。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部與所述多個引導部中 的至少一個引導部的間隔不同。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引導部中的至少一個引導部 的長度不同。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部件數(shù)量少且可容易組裝的光適配器。該光適配器由第一殼體(3)、第二殼體(5)和套筒(7)構(gòu)成。第一殼體(3)由連接器保持部(31)、第一支架部(33)、校準部(35)和連結(jié)部(36)構(gòu)成。第一支架部(33)與連接器保持部(31)形成為一體。校準部(35)由校準部本體(351)、與該校準部本體(351)形成為一體的第二支架部(352)和與校準部本體(351)形成為一體的多個引導部(352、354、355)構(gòu)成。在連接器保持部(31)和校準部本體(35)中的一個上一體地形成有連結(jié)連接器保持部(31)和校準部(35)的突狀的連結(jié)部(36)。
文檔編號G02B6/38GK102099720SQ20098012826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7月22日
發(fā)明者廣木康孝, 是枝雄一, 片木山直干 申請人:日本航空電子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