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扇出信號線結構及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扇出信號線結構及顯示面板,特別是涉及一種可改善信號線之間的阻值差異問題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及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在電子構裝制程中,例如高腳數(shù)集成電路、或者于小面積低腳數(shù)集成電路的覆晶球柵陣列構裝(Ball Grid Array)制程中,需將芯片上的輸出/入端焊墊,經由重新分布制程(Redistribution Process)來重新排列成陣列形式(Array)。由于一般印刷電路板 (Print Circuit Board, PCB)在制程布局上無法配合高密度輸出/入接腳的集成電路,因此需先將覆晶芯片接合于高密度的基板,再經由高密度基板將芯片的輸出/入接腳轉換扇出(Fan-out)成面積與間距較大的分布。以顯示器的電路結構為例,例如液晶顯示器,其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qū)域和外圍區(qū)域,顯示區(qū)域是用以顯示影像,外圍區(qū)域具有驅動集成電路antegrated Circuit, IC)壓合區(qū)域(Bonding Area)和扇出區(qū)(Fanout Area),驅動IC壓合區(qū)域是用以供驅動IC來接合于面板上,扇出區(qū)設有多條呈扇形分布的信號線,用以連接顯示區(qū)域內的線路與外圍區(qū)域的驅動電路。然而,由于扇出區(qū)的信號線是呈扇形分布,因而在扇出區(qū)中的全部信號線長度并不一致,并具有信號線的電阻值不一致的問題。例如,在扇出區(qū)中間位置的信號線長度是短于在扇出區(qū)外側位置的信號線長度,因而兩者之間具有相當大的阻值差異,容易影響信號的傳送質量,進而造成例如顯示畫面明暗不一致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包括若干條扇出信號線,其呈扇形設置;以及阻值補償單元,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其中所述阻值補償單元包括截斷區(qū)域,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以截斷所述扇出信號線;絕緣層,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并部分填充于所述截斷區(qū)域中,其中所述絕緣層具有若干個接觸窗,其分別形成于所述截斷區(qū)域的相對兩側,以暴露出所述扇出信號線; 以及導電層,形成于所述絕緣層上,并通過所述接觸窗來電性連接所述扇出信號線。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面板包括主動區(qū);若干條信號線,配置于所述主動區(qū)上;以及扇出信號線結構,設置于所述主動區(qū)的周圍,用以連接所述信號線,其中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包括
若干條扇出信號線,其呈扇形設置;以及阻值補償單元,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其中所述阻值補償單元包括截斷區(qū)域,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以截斷所述扇出信號線;絕緣層,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并部分填充于所述截斷區(qū)域中,其中所述絕緣層具有若干個接觸窗,其分別形成于所述截斷區(qū)域的相對兩側,以暴露出所述扇出信號線; 以及導電層,形成于所述絕緣層上,并通過所述接觸窗來電性連接所述扇出信號線。本發(fā)明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及其應用的顯示面板可補償扇出信號線之間的阻值差異,以改善信號線之間的阻值差異問題,均勻化整體信號線電阻值,確保信號傳輸質量。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顯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圖2顯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接合區(qū)域和扇出信號線結構的示意圖;圖3顯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阻值補償單元的剖面示意圖;圖4顯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的局部示意圖;圖5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扇出信號線結構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圖6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的示意圖;圖7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的示意圖;圖8顯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的示意圖;以及圖9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的部分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發(fā)明可用以實施的特定實施例。本發(fā)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內」、「外」、「側面」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發(fā)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在以下實施例中,在不同的圖中,相同部分是以相同標號表示。請參照圖1,其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可例如應用于一顯示面板100,以延伸或擴散電性路徑,顯示面板100更可應用于各種不同的顯示器上,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 IXD)、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Display, OEL)、有機發(fā)光二極管顯示器 (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Display,0LED)、發(fā)光^極管顯不器(Light Emission Diode Display,LED)、等離子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 PDP)、場放射顯示器 (Field EmissionDisplay)、納米炭管顯示器或電子墨水(E_ink)顯示器等。在一實施例中, 當顯示面板100例如為液晶顯示面板時,顯示面板100可組合背光模塊(未繪示),以形成液晶顯示裝置。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包括主動區(qū)110、若干個接合區(qū)域(bonding
4area) 120、若干條信號線130及扇出(Fan-out)信號線結構140。顯示面板100的基板可為透明基板,例如石英基板、玻璃基板或可撓性基板。這些信號線130可為掃描線或數(shù)據(jù)線, 作為掃描線或數(shù)據(jù)線的該些信號線130彼此平行地配置于主動區(qū)110上,且該些掃描線與數(shù)據(jù)線相互交錯地形成此主動區(qū)110,用以顯示影像,其中主動區(qū)110具有若干個像素(未繪示)和若干個薄膜晶體管(未繪示)。接合區(qū)域120是形成于此主動區(qū)110的至少一側 (亦即顯示面板100的周圍區(qū)域),每一接合區(qū)域120具有若干個接合墊(未繪示),用以接合驅動集成電路(Driver IC),例如數(shù)據(jù)驅動集成電路和間極驅動集成電路。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信號線130例如為若干條掃描線或若干條數(shù)據(jù)線,其平行地配置顯示面板100上,并相互交錯地形成主動區(qū)110。請參照圖1和圖2,圖2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接合區(qū)域120和扇出信號線結構140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140是設置于主動區(qū)110的周圍,并位于接合區(qū)域120和信號線130之間,用以連接于接合區(qū)域120的接合墊與信號線130之間,因而可電性連接接合區(qū)域120所接合的驅動集成電路及信號線130,而可提供驅動電路的信號至信號線130(如掃描線與數(shù)據(jù)線)。此扇出信號線結構140包含有若干條扇出信號線141、至少一阻值補償單元142、第一扇出信號線區(qū)143、第二扇出信號線區(qū)144及第三扇出信號線區(qū)145。此些扇出信號線141是呈扇形(Fan Configuration)排列,且扇出信號線141的長度是由扇型的兩外側往內側遞減。扇出信號線141的材料可例如為Au、Al、 Ag、Cu、Mn、Cr、Ta或其任意合金。阻值補償單元142是形成于此些扇出信號線141的其中至少一條扇出信號線上,用以補償此些扇出信號線141彼此之間因長度不同而造成的阻值差異,藉以使此些扇出信號線141可具有實質一致相同的阻值。其中,阻值補償單元142可形成于第一扇出信號線區(qū)143、第二扇出信號線區(qū)144及/或第三扇出信號線區(qū)145中。第一扇出信號線區(qū)143是形成于接合區(qū)域120與第二扇出信號線區(qū)144之間,位于第一扇出信號線區(qū)143中的部分扇出信號線141是實質地呈平行設置。第二扇出信號線區(qū)144是形成于第一扇出信號線區(qū)143與第三扇出信號線區(qū)145之間,位于第二扇出信號線區(qū)144中的部分扇出信號線141是實質地呈扇形排列。第三扇出信號線區(qū)145是形成于第二扇出信號線區(qū)144與信號線130之間,位于第三扇出信號線區(qū)145中的部分扇出信號線141是實質地呈平行設置,且位于第三扇出信號線區(qū)145中的扇出信號線141彼此之間的間距是大于位于第一扇出信號線區(qū)143中的扇出信號線141彼此之間的間距。在本實施例中,扇出信號線141的全部或部分繞線方式可例如為直線、弓線、鋸齒線、蛇行線或其任意組合,且不同的繞線方式可設計形成于第一扇出信號線區(qū)143、第二扇出信號線區(qū)144及/或第三扇出信號線區(qū)145中。請參照圖2和圖3,圖3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阻值補償單元的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扇出信號線結構140的阻值補償單元142可用以補償扇出信號線141 之間因長度不同而造成的阻值差異,藉以使扇出信號線結構140的扇出信號線141可具有實質一致相同的阻值。阻值補償單元142包括截斷區(qū)域101、絕緣層102及導電層103。截斷區(qū)域101是形成于至少一條扇出信號線141上,以分隔或截斷扇出信號線141,亦即此扇出信號線141在截斷區(qū)域101處無法形成電性連接。絕緣層102是形成于扇出信號線141 上,并覆蓋住截斷區(qū)域101,因而部分填充于截斷區(qū)域101中,絕緣層102具有若干個接觸窗104,其分別形成于截斷區(qū)域101的相對兩側,用以暴露出扇出信號線141,其中絕緣層102可覆蓋于全部或部分的扇出信號線141上。此絕緣層102是以絕緣材料來形成,可例如為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低介電材料或上述的材料組合或之外的絕緣材料。接觸窗 104是穿設于截斷區(qū)域101的相對兩側的絕緣層102,用以暴露出扇出信號線141。導電層 103是形成于絕緣層102上,并通過接觸窗104來電性連接于扇出信號線141,亦即部分導電層103可填充于接觸窗104中,以分別接觸于位于截斷區(qū)域101的相對兩側的扇出信號線141,因而導電層103可電性連接截斷區(qū)域101的相對兩側的扇出信號線141,亦即被截斷區(qū)域101所分隔的扇出信號線141可利用導電層103來形成電性連接。導電層103的材料優(yōu)選為金屬或透明電極材料(例如ΙΤ0),且阻值補償單元142的導電層103的材料阻值 (電阻值)優(yōu)選是不同于扇出信號線141的材料阻值。如圖2所示,由于扇出信號線結構140的外側扇出信號線141的長度是大于位于內側扇出信號線141的長度,亦即外側扇出信號線141的阻值是大于位于內側扇出信號線 141的阻值,因而產生各扇出信號線141的阻值不一致問題。在本實施例中,導電層103的阻值可大于扇出信號線141的阻值,此時,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140內側的扇出信號線141 上的阻值補償單元142(例如圖2中的補償單元14 )的長度可大于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140外側的扇出信號線141上的阻值補償單元142(例如圖2中的補償單元142b)的長度,亦即設置于內側扇出信號線141上的補償單元14 的導電層103長度可大于設置于外側扇出信號線141上的補償單元142b的導電層103長度。此時,由于導電層103的阻值是大于扇出信號線141的阻值,因而愈長的導電層103會具有愈大的阻值。因此,本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140可設置具有較長的導電層103的阻值補償單元142于內側扇出信號線 141上,而增加內側扇出信號線141的阻值,藉以利用不同長度的阻值補償單元142來補償各扇出信號線141之間的阻值差異,使扇出信號線141的阻值趨近于一致,達到平衡整體阻值的功效,并改善阻值差異過大的問題。請參照圖4,其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的局部示意圖。在另一實施例中,阻值補償單元142的導電層103的設置寬度是大于扇出信號線141的線寬, 此時,每二相鄰的阻值補償單元142可相互交錯設置,以減少扇出信號線141之間的間距。 然不限于此,導電層103的設置寬度亦可小于或等于扇出信號線141的線寬,此時,則相鄰的阻值補償單元142可不需相互交錯置。請參照圖5,其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扇出信號線結構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當制造本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140的阻值補償單元142時,此阻值補償單元142的制程步驟可整合于顯示面板100的制程步驟中,以避免增加額外的制程步驟。此時,首先,形成扇出信號線141 (步驟S501),扇出信號線結構140的扇出信號線141與信號線130可同時形成于一制程步驟中,且可同時形成阻值補償單元142的截斷區(qū)域101。接著,形成絕緣層102于扇出信號線141上,并覆蓋住截斷區(qū)域101 (步驟S502),此時,扇出信號線結構140的絕緣層102亦可同時形成于顯示面板100的主動區(qū)110上,用以作為例如晶體管中的絕緣層。接著,形成絕緣層102上的接觸窗104(步驟S5(X3)。接著,形成導電層103于絕緣層102上, 并覆蓋住接觸窗104 (步驟S504),此時,扇出信號線結構140的導電層103與像素電極(未繪示)可同時形成于一制程步驟中,并可使用相同材料。請參照圖6,其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240的示意圖。在第二實施例中,阻值補償單元242的導電層的阻值可小于扇出信號線241的阻值,此時,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MO內側的扇出信號線241上的阻值補償單元例如圖6中的補償單元242a)的長度可小于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240外側的扇出信號線241上的阻值補償單元例如圖6中的補償單元M2b)的長度,亦即設置于內側扇出信號線241上的補償單元Mh的導電層長度可小于設置于外側扇出信號線241上的補償單元M2b的導電層長度。此時,由于阻值補償單元M2的導電層的阻值是小于扇出信號線Ml的阻值,因而較長的導電層可減少扇出信號線Ml的阻值。因此,本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240可設置具有較長的導電層的阻值補償單元242于外側扇出信號線241上,而減少外側扇出信號線 241的阻值,以達到平衡整體阻值的功效,改善阻值差異過大的問題。請參照圖7,其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340的示意圖。在第三實施例中,阻值補償單元342的導電層的阻值可大于扇出信號線341的阻值,此時,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340內側的扇出信號線341上的阻值補償單元342(例如圖7中的補償單元342a)的數(shù)量可多于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340外側的扇出信號線341上的阻值補償單元342(例如圖7中的補償單元342b)的數(shù)量。此時,由于阻值補償單元342的導電層的阻值是大于扇出信號線341的阻值,因而較多的阻值補償單元342可增加扇出信號線341 的阻值。因此,本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340可設置較多的阻值補償單元342于內側扇出信號線341上,而增加內側扇出信號線341的阻值,以達到平衡整體阻值的功效,改善阻值差異過大的問題。請參照圖8,其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440的示意圖。在第四實施例中,阻值補償單元442的導電層的阻值可小于扇出信號線441的阻值,此時,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440內側的扇出信號線441上的阻值補償單元442(例如圖8中的補償單元442a)的數(shù)量可少于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440外側的扇出信號線441上的阻值補償單元442(例如圖8中的補償單元442b)的數(shù)量。此時,由于阻值補償單元442的導電層的阻值是小于扇出信號線441的阻值,因而較多的阻值補償單元442可減少扇出信號線441 的阻值。因此,本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440可設置較多的阻值補償單元442于外側扇出信號線441上,而減少外側扇出信號線441的阻值,以達到平衡整體阻值的功效,改善阻值差異過大的問題。請參照圖9,其顯示依照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MO的部分示意圖。在第五實施例中,阻值補償單元542的導電層的阻值可不等于扇出信號線541的阻值, 此時,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MO內側的扇出信號線541上的阻值補償單元例如圖9 中的補償單元M2a)的寬度可小于設置于扇出信號線結構540外側的扇出信號線541上的阻值補償單元例如圖9中的補償單元M2b)的寬度,亦即設置于內側扇出信號線Ml 上的補償單元Mh的導電層寬度可小于設置于外側扇出信號線541上的補償單元M2b的導電層寬度。此時,由于阻值補償單元M2的導電層寬度愈小,其阻值愈大,因而較小寬度 (較狹)的導電層可增加扇出信號線Ml的阻值。因此,本實施例的扇出信號線結構540可設置具有較小寬度的導電層的阻值補償單元542于內側扇出信號線541上,而增加內側扇出信號線Ml的阻值,以達到平衡整體阻值的功效,改善阻值差異過大的問題。由上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知,本發(fā)明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及其應用的顯示面板可補償扇出信號線之間的阻值差異,以改善信號線之間的阻值差異問題,并可均勻化整體信號線電阻值,確保信號傳輸質量。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優(yōu)選實施例揭露如上,但所述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所述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均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界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包括 若干條扇出信號線,其呈扇形設置;以及阻值補償單元,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其中所述阻值補償單元包括 截斷區(qū)域,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以截斷所述扇出信號線; 絕緣層,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并部分填充于所述截斷區(qū)域中,其中所述絕緣層具有若干個接觸窗,其分別形成于所述截斷區(qū)域的相對兩側,以暴露出所述扇出信號線;以及導電層,形成于所述絕緣層上,并通過所述接觸窗來電性連接所述扇出信號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層的材料阻值是大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的材料阻值。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內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長度是大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外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長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內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數(shù)量是多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外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數(shù)量。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內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寬度是小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外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寬度。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層的材料阻值是小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的材料阻值。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內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長度是小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外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長度。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內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數(shù)量是少于設置于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外側的所述扇出信號線上的所述阻值補償單元的數(shù)量。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二相鄰所述阻值補償單元是相互交錯設置。
10.一種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面板包括 主動區(qū);若干條信號線,配置于所述主動區(qū)上;以及扇出信號線結構,設置于所述主動區(qū)的周圍,用以連接所述信號線,其中所述扇出信號線結構包括若干條扇出信號線,其呈扇形設置;以及阻值補償單元,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其中所述阻值補償單元包括 截斷區(qū)域,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以截斷所述扇出信號線; 絕緣層,形成于所述扇出信號線上,并部分填充于所述截斷區(qū)域中,其中所述絕緣層具有若干個接觸窗,其分別形成于所述截斷區(qū)域的相對兩側,以暴露出所述扇出信號線;以及導電層,形成于所述絕緣層上,并通過所述接觸窗來電性連接所述扇出信號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扇出信號線結構及顯示面板。此扇出信號線結構包括若干條扇出信號線和阻值補償單元。扇出信號線是呈扇形設置,阻值補償單元是形成于扇出信號線上,用以補償扇出信號線之間的阻值差異。本發(fā)明的扇出信號線結構可應用于顯示面板中,以確保信號傳輸質量。
文檔編號G02F1/13GK102243383SQ201010183289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0日
發(fā)明者曾漢麟, 李昆政, 陳榮峰 申請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