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攝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攝像設備,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檢測焦點狀態(tài)的攝像設備。
背景技術:
通常,作為用于檢測攝像鏡頭的焦點狀態(tài)的方法,已知使用具有微透鏡的二維傳感器來對固態(tài)圖像傳感器的部分像素執(zhí)行基于光瞳分割的焦點檢測的攝像設備。在該攝像設備內,在構成該固態(tài)圖像傳感器的大量像素中,部分像素用作攝像鏡頭的焦點狀態(tài)檢測像素。利用成對的接收通過了攝像鏡頭的部分光瞳區(qū)域的光的焦點狀態(tài)檢測像素以及接收通過了不同的光瞳區(qū)域的光的焦點檢測像素,焦點狀態(tài)檢測像素通過由多對像素所生成的圖像信號的相位差來檢測攝像鏡頭的焦點狀態(tài)。例如,日本特開2009-003122公開了這種 配置。然而,在日本特開2009-003122提出的技術中,因為將部分圖像形成像素用作焦點檢測像素,因而接收的光量相比于普通像素為少。因此,存在攝像設備在很大程度上受噪聲影響以及在焦點檢測中傾向于具有精度差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_4]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考慮到上述問題而作出的本發(fā)明能夠減少從焦點檢測像素獲取的信號中的噪聲,并提高在使用部分像素作為焦點檢測像素的圖像傳感器中的焦點檢測精度。
_6]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描述的問題并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攝像設備包括圖像傳感器,具有圖像形成像素和焦點檢測像素,所述圖像形成像素用于接收通過了形成被攝體圖像的攝像鏡頭的整個光瞳區(qū)域的光,所述焦點檢測像素離散地配置在所述圖像形成像素之間并且用于接收通過了所述攝像鏡頭的部分光瞳區(qū)域的光;檢測單元,用于根據(jù)由所述圖像傳感器獲取的圖像信號檢測被攝體的邊緣方向;平均單元,用于根據(jù)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邊緣方向,在使從每個所述焦點檢測像素分別獲取的圖像信號的相位偏移的情況下對該圖像信號進行平均;以及計算單元,用于使用由所述平均單元平均后的圖像信號計算所述攝像鏡頭的散焦量。根據(jù)參考附圖對典型實施例的如下說明,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將變得明顯。
圖I是作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攝像設備的照相機的結構圖;圖2是作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CMOS固態(tài)圖像傳感器的圖像傳感器的一部分平面圖;圖3A是沿圖2的部分平面圖中所表示的A-A’面切割得到的圖像傳感器10的截面圖3B是顯示在用于焦點檢測的像素的光瞳區(qū)域中的接收光分布的圖;圖4是焦點檢測信號生成的說明圖;圖5A至5C示出高對比度被攝體的例子;圖6A至6C示出低對比度被攝體的例子;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焦點檢測流程圖;圖8A至8D是示出被攝體和圖像信號之間的關系的示意圖;圖9A和9B示出在被攝體邊緣方向是斜的情況下的平均化結果;圖IOA至IOC是平均化具有噪聲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圖I是作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攝像設備的照相機的結構圖。在圖I中,圖像傳感器(固態(tài)圖像傳感器)10配置在固定于數(shù)字靜態(tài)照相機I的攝像鏡頭5的預期成像面上。數(shù)字靜態(tài)照相機I包括用于控制整個照相機的照相機CPU 20,作為控制部件來驅動圖像傳感器10的圖像傳感器控制器21,以及對由圖像傳感器10拍攝的圖像信號執(zhí)行圖像處理的圖像處理器24。照相機I還包括用于記錄由圖像傳感器10拍攝的圖像的存儲電路22以及將由圖像處理器24處理的圖像從照相機輸出的接口電路23。另外,存儲電路22能夠存儲圖像傳感器10的接收光分布。照相機CPU 20還作為焦點檢測計算器來計算攝像鏡頭5的焦點狀態(tài),作為對比度檢測器來檢測拍攝圖像的對比度,作為邊緣檢測器來檢測被攝體的邊緣,作為平均單元來對圖像信號進行平均化,以及作為估計噪聲量存儲單元來根據(jù)圖像拍攝條件設置估計噪聲量。用于形成被攝體圖像的攝像鏡頭5可以安裝到照相機主單元I中或從照相機主單元I中拆卸。雖然為了方便、在該圖中示出了兩個透鏡5a和5b,但在實際中,可以利用多個透鏡來配置鏡頭5。在攝像鏡頭5中,從照相機主單元I的照相機CPU 20發(fā)送的焦點調節(jié)數(shù)據(jù)由鏡頭CPU 50通過電觸點26接收,且焦點狀態(tài)由攝像鏡頭驅動機構51根據(jù)該焦點調節(jié)數(shù)據(jù)進行調整。配置在攝像鏡頭5的光瞳附近的光圈53由光圈驅動機構52調整至預定光圈值。圖2是作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CMOS固態(tài)圖像傳感器的圖像傳感器的一部分平面圖。在圖2中,電極131掃描垂直方向,而電極132掃描水平方向。電極131和132配置成層結構。在本實施例中,電極132的層形成在電極131的層的上面。由電極131和電極132分隔成的區(qū)域表示一個像素。每個像素中的字母“R”、“G”或“B”表示像素的濾色器的色相。像素“R”透過具有紅色成分的光,像素“G”透過具有綠色成分的光及像素“B”透過具有藍色成分的光。配置上述“R”、“G”及“B”像素(圖像形成像素)中的每一個來接收通過攝像鏡頭5的整個光瞳區(qū)域的光。若濾色器以拜耳圖案進行配置,則一個圖像元素可以由4個像素構成“R”像素、“B”像素及2個“G”像素。然而,在本實施例的圖像傳感器構成的攝像設備中,將接收通過攝像鏡頭5的部分光瞳區(qū)域的光的焦點檢測像素(多個焦點檢測像素)離散地分配到本應為“R”或“B”的部分像素。在圖2中,提供像素?411、?811、?八21及?821來檢測攝像鏡頭5的焦點狀態(tài)。對于這些像素,在電極131處X方向上的開口受限。圖3A是沿圖2的部分平面圖中表示出的A-A’面切割得到的圖像傳感器10的截面圖。圖3A右側的像素表示能夠接收通過攝像鏡頭5的整個光瞳區(qū)域的光的標準像素(圖像形成像素),圖3A左側的像素表示能夠從攝像鏡頭5的部分光瞳區(qū)域接收光束的焦點檢測像素。在圖像傳感器10中,光電轉換器111形成于硅基板110的內部。由光電轉換器111生成的信號電荷通過浮動擴散單元(未顯示)及第一電極131和第二電極132(未顯示)輸出至外部。層間絕緣膜121形成在光電轉換器111和電極131之間。另外,層間絕緣膜122形成在電極131和電極132(未顯示)之間。在電極132的光入射側形成層間絕緣膜123,并且還形成鈍化膜140和平坦化層150。在平坦化層150的光入射側,在針對焦 點檢測像素形成透明濾色層154的同時,針對標準像素形成濾色層151。在光入射側,還形成平坦化層152和微透鏡153。以攝像鏡頭的光瞳和光電轉換器111大致共軛的方式設置微透鏡153的放大率。而且,在位于圖像傳感器10中央的像素中,將微透鏡153布置在所述像素中央,而在外圍像素中,將微透鏡153布置成朝向攝像鏡頭5的光軸偏移。將透過攝像鏡頭5的被攝體的光會聚在圖像傳感器10附近。另外,到達圖像傳感器10的每個像素的光由微透鏡153折射并會聚到光電轉換器111。在使用在圖3A右側示出的用于通常攝像的標準像素中,第一電極131和第二電極132布置成不遮擋入射光。相反,在圖3A左側示出的用于進行攝像鏡頭5的焦點檢測的焦點檢測像素中,配置成使得電極131的部分覆蓋光電轉換器111。結果,圖3A左側示出的焦點檢測像素能夠接收通過攝像鏡頭5的部分光瞳的光束。為了防止由電極131遮擋部分入射光束而引起的光電轉換器111的輸出減少,用于焦點檢測像素的濾色層154采用具有高透射率且不吸收光的透明樹脂形成。圖3B是顯示在用于焦點檢測的像素的光瞳區(qū)域中的接收光分布的圖,該像素位于圖像傳感器10的中央。圖3B中的圓內的陰影區(qū)域表示攝像鏡頭的出射光瞳。白色區(qū)域Sa和30分別表示光可接收區(qū)域PAll和PB11。如上面所說明的,布置在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圖像傳感器10的一部分上的焦點檢測像素被配置成,通過使微透鏡153和電極131的開口中央處之間的相對位置不同,使得通過攝像鏡頭5的接收光分布變得不同。圖4是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生成的說明圖。作為圖像傳感器10的一部分的線I表示作為測距對象的被攝體的測距區(qū)域,線2表示與線I鄰接的測距區(qū)域。第一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由從攝像鏡頭的部分光瞳區(qū)域接收光的第一像素(從圖4中的PAll到PA14)生成。類似地,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由從與第一像素不同的光瞳區(qū)域接收光的第二像素(從PBll到PB14)生成。第一、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對是線I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類似地,第三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由從攝像鏡頭的部分光瞳區(qū)域接收光的第一像素(從PA21到PA24)生成,第四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由從與第一像素不同的光瞳區(qū)域接收光的第二像素(從PB21到PB24)生成。為便于說明,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由4個像素形成。然而,在實際中,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可以由足夠用于相關計算的數(shù)量的像素來形成(例如,100個像素)。作為焦點檢測計算器的照相機CPU 20根據(jù)以上面描述的方法生成的第一、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執(zhí)行已知的相關計算,從而檢測攝像鏡頭5的焦點狀態(tài)。另外,根據(jù)焦點檢測結果,照相機CPU 20將焦點調節(jié)數(shù)據(jù)發(fā)送至攝像鏡頭驅動機構51,從而調節(jié)攝像鏡頭5的焦點。參考圖5A至5C和圖6A至6C來說明被攝體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圖5A至5C示出高對比度被攝體的例子。以圖5A示出的高對比度圖作為被攝體的例子,圖5B示出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是在聚焦位置附近獲得的。在圖5B中,實線表示第一焦點檢測圖像信號,虛線表示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6bMax表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最大值,而6bMin表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最小值。同時,在散焦狀態(tài)下獲得圖5C示出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在圖5C中,實線表示第一焦點檢測圖像信號,虛線表示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6cMax表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最大值,而6cMin表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最小值。由于在散焦狀態(tài)下圖像是模糊的,因而在第一和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中,最大值6cMax小于在聚焦位置附近所獲得的最大值6bMax。另外,第一和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具有相位偏移。根據(jù)相位偏移量來檢測聚焦狀態(tài)。使用已知的相關計算等、根據(jù)在圖像在右左方向偏移的情況下具有最高相關度的
偏移量,獲得相位偏移量。當圖像具有圖5B和5C示出的噪聲時,在相關度的計算中產(chǎn)生誤差。然而,在圖5B和5C示出的高對比度被攝體的情況下,整個圖像信號的對比度(6bMax—
6bMin或6cMax—6cMin)相比于噪聲足夠大。因此,噪聲對于相關度的計算的影響小,因而能夠檢測到實際上足夠的相位偏移量。圖6A至6C示出低對比度被攝體的例子。以圖6A示出的低對比度圖作為被攝體的例子,圖6B示出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是在聚焦位置附近獲得的。在圖6B中,實線表示第一焦點檢測圖像信號,虛線表示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7bMax表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最大值,而7bMin表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最小值。當將圖6A至6C示出的被攝體與圖5A至5C示出的被攝體進行比較時,整個圖像的對比度表示成(6bMax — 6bMin)>(7bMax—7bMin)。需要注意的是,在聚焦位置附近,由于圖6A至6C示出的低對比度被攝體的整個圖像信號的對比度(7bMax — 7bMin)相比于噪聲相對大,因而噪聲對于相關度的計算的影響小,因此能夠檢測到實際上足夠的相位偏移量。同時,在散焦狀態(tài)下獲得圖6C示出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7cMax表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最大值,而7cMin表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最小值。類似于圖5A至5C描述的高對比度被攝體的情況,由于在散焦狀態(tài)下圖像是模糊的,因而在第一和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中,最大值7cMax小于在聚焦位置附近獲得的最大值7bMax。因此,整個圖像信號的對比度(7cMax — 7cMin)相對于在聚焦位置附近獲得的對比度(7bMax — 7bMin)進一步下降。結果,噪聲影響變大,產(chǎn)生相位偏移計算中的誤差。疊加在CMO S圖像傳感器的像素信號上的噪聲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時間和空間上(換句話說,在二維輸出畫面內)隨機生成的隨機噪聲,另一類是在輸出畫面的同一位置以諸如垂直條紋、水平條紋或畫面表面不均勻等的固定圖案生成的固定圖案噪聲。隨機噪聲表現(xiàn)為如同通過毛玻璃觀察整個畫面那樣的不規(guī)則噪聲。隨機噪聲主要在像素二極管內、在放大像素處或者在其它放大場所處由光散粒噪聲、熱噪聲等生成,并且容易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而變化。同時,固定圖案噪聲常由像素的MO S晶體管的閾值電壓之間的差異或者其它電路(例如,為每個垂直信號線提供的CD S電路的電容器)或布線中的不平衡電特性引起。在前面提到的兩種類型的噪聲中,由于固定圖案噪聲具有固定圖案,因而可以通過預先存儲校正量來降低噪聲。相反,由于隨機噪聲隨機發(fā)生,因而不能預先存儲校正量。為了降低隨機噪聲,將信號平均化并且減小噪聲的影響是有效的。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根據(jù)預先存儲的噪聲圖案進行校正來降低固定圖案噪聲,而將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平均化來降低隨機噪聲。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實施例主要目的是降低隨機噪聲,因而本實施例描述對已去除所有固定圖案噪聲的圖像信號的處理。圖7是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散焦量計算的流程圖。當按下照相機主單元I的釋放開關并且圖像傳感器10的曝光操作開始時,透過攝像鏡頭5的光束入射到圖像傳感器10的每個像素的光電轉換器111上。通過光電轉換器111根據(jù)光束量轉換成電信號,并且焦點檢測流程開始。在步驟SI中,獲取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如已參考圖4描述的那樣,獲取第一、第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當獲取到焦點檢測圖像信號時,控制進入步驟S2。在步驟S2中,根據(jù)在步驟SI中獲取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進行相關計算,從而計算散焦量。
在步驟S3中,將在步驟S2中計算出的散焦量與預定閾值相比較。如果散焦量的絕對值小于或等于閾值,則在接下來的步驟中將要進行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平均化是不必要的。因此,該流程終止,并輸出在步驟S2中計算出的散焦量。如果散焦量的絕對值大于閾值,則控制進入步驟S4。在步驟S4中,照相機CPU 20計算該被攝體的圖像信號的對比度評價值。當完成對比度評價值的計算時,控制進入步驟S5。在步驟S5中,將步驟S4中計算出的對比度評價值與照相機CPU 20讀取的估計噪聲量之比和預先設定的閾值進行比較。考慮到當設置長曝光時間或者高ISO感光度(攝像感光度)時噪聲會變大,此處讀取的估計噪聲量是根據(jù)曝光時間和ISO感光度的組合來進行設置的。如果將對比度評價值除以估計噪聲量獲得的值大于或等于閾值,則在接下來的步驟中將要進行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平均化是不必要的。因此,該流程終止,并輸出在步驟S2中計算出的散焦量。如果將對比度評價值除以估計噪聲量獲得的值小于閾值,則控制進入步驟S6。在步驟S6中,照相機CPU 20根據(jù)圖像信號檢測被攝體的邊緣方向。該邊緣方向檢測是為了在下一個步驟S7中確定圖像信號相加方向而進行的。該邊緣方向檢測方法參考圖8A至8D進行描述。圖8A至8D是示出被攝體和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之間的關系的示意圖。圖8A至8B示出被攝體,圖8C至8D示出與圖8A至SB中的被攝體分別相對應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為了便于說明,使用簡單的長條圖作為被攝體,并且作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說明用于相關計算的圖像信號中的僅一個(圖4中的第一、第三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圖8A示出具有垂直方向的邊緣的長條圖,而圖SB示出具有斜右下方向的邊緣的長條圖。圖8A和SB中示出的線I和線2表示圖4中示出的焦點檢測像素的陣列。Xl和X2表示線I中的亮度發(fā)生變化的坐標(即邊緣坐標),X3和X4表示線2中的亮度發(fā)生變化的坐標(即邊緣坐標)。圖SC示出在拍攝圖8A中的垂直長條圖時獲得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上部的信號是從線I獲得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下部的信號是從線2獲得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圖8D顯示在拍攝圖8B中的斜右下的長條圖時獲得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上部的信號是從線I獲得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下部的信號是從線2獲得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在如圖SC示出的被攝體具有垂直邊緣方向的情況下,線I和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具有相同相位(換句話說,坐標Xl=坐標X3,坐標X2=坐標X4)。同時,在如圖8D所示的被攝體具有斜邊緣方向的情況下,線I和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具有偏移的相位。當完成偏移相位量(坐標X3和Xl之間的差)的計算時(換句話說,在完成邊緣檢測時),控制進入步驟S7。在步驟S7中,要進行平均化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相位根據(jù)邊緣檢測結果進行調整,并進行圖像信號的平均化。如圖8A至8D描述的,如果被攝體的邊緣方向是垂直的,則線I和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具有相同相位。因此,通過在沒有偏移相位的情況下平均化信號,能夠獲得具有降低的噪聲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同時,如果被攝體的邊緣方向是斜的,則如圖8A至8D描述的,線I和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具有偏移的相位。圖9A和圖9B顯示在被攝體邊緣方向是斜的情況下的信號的平均后的結果。圖9A顯示在不偏移相位的情況下平均化圖像信號的情況。從頂部起顯示線I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以及從線I和線2獲得的信號在不偏移相位的情況下進行平均后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如圖9A所示,在邊緣方向是斜的情況下,在相 位偏移的坐標上,線I和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具有不同的亮度,因而圖像變得模糊。圖9B顯示在具有相位偏移的情況下平均化圖像信號的情況。從頂部起顯示線I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以及從線I和線2獲得的信號在具有偏移相位的情況下進行平均后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圖9B中的表示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虛線表示在相位偏移前的圖像信號,而實線表示在相位偏移后的圖像信號。相位偏移量A X是根據(jù)在步驟S 6中計算出的邊緣方向檢測結果進行計算的。借助于偏移相位并且平均化信號,可以獲得沒有模糊邊緣的無噪聲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圖IOA至IOC是將具有噪聲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平均化的說明圖。為了便于說明,示出用于相關計算的圖像信號中的僅一個作為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圖IOA顯示線I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圖IOB顯示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圖IOC示出圖IOA及IOB的圖像信號的平均后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由圖IOA至IOC可以看出,相比于未進行平均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進行平均后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顯然降低了噪聲。在完成圖像信號的平均化之后,控制進入步驟S8。在步驟S8中,根據(jù)在步驟S7中進行平均后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執(zhí)行已知的相關計算以進行散焦量的計算。由于進行平均后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具有清晰的邊緣,因而高可靠度的相關計算是可能的。當完成散焦量的計算時,該流程結束。根據(jù)上面描述的配置,可以提供一種實現(xiàn)噪聲降低及焦點檢測精度提高的攝像設備。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降低噪聲的其它方法,針對線I和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中的每一個執(zhí)行相關計算以計算散焦量,并將計算出的散焦量中的每一個平均化以去除噪聲。然而,在針對線I和線2的焦點檢測圖像信號中的每一個進行相關計算時,如果噪聲量與被攝體的對比度相比大,則通常不能進行測距。相反,在相關計算前平均化焦點檢測圖像信號,可以達到避免這種不能進行測距的情況的效果。因此,通過在相關計算前降低焦點檢測圖像信號的噪聲,可以提升檢測的限制。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是否進行圖像信號的平均化,是根據(jù)被攝體的對比度和估計噪聲量之比來確定的。然而,實施例可以配置成在所有時候都進行圖像信號的平均化。另夕卜,雖然根據(jù)散焦量來確定是否進行圖像信號的平均化,但是,可以與散焦量無關地進行圖像信號的平均化。
另外,邊緣方向可以由本發(fā)明實施例描述的檢測方法之外的方法進行檢測(例如,將圖像信號亮度水平變化量的平方和作為評價值,根據(jù)由讀取的圖像信號的不同角度所獲得的評價值中的變化來檢測邊緣方向)。盡管已經(jīng)參考典型實施例說明了本發(fā)明,但是應該理解,本發(fā)明不限于所公開的典型實施例。所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符合最寬的解釋,以包含所有這類修改及等同結構和功能。
本申請要求申請?zhí)枮?010-007444、申請日為2010年I月15日的日本專利申請的優(yōu)先權,在此通過引用包含該申請的全部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攝像設備,包括 圖像傳感器,具有圖像形成像素和焦點檢測像素,所述圖像形成像素用于接收通過了形成被攝體圖像的攝像鏡頭的整個光瞳區(qū)域的光,所述焦點檢測像素離散地配置在所述圖像形成像素之間并且用于接收通過了所述攝像鏡頭的部分光瞳區(qū)域的光; 檢測單元,用于根據(jù)由所述圖像傳感器獲取的圖像信號檢測被攝體的邊緣方向; 平均單元,用于根據(jù)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邊緣方向,在使從每個所述焦點檢測像素分別獲取的圖像信號的相位偏移的情況下對該圖像信號進行平均;以及 計算單元,用于使用由所述平均單元平均后的圖像信號計算所述攝像鏡頭的散焦量。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像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對比度檢測單元,用于根據(jù)由所述圖像傳感器獲取的圖像信號檢測被攝體圖像的對比 度;以及 估計單元,用于至少基于所述攝像設備的曝光時間和攝像感光度來估計在所述焦點檢測像素中生成的噪聲量; 其中,根據(jù)由所述對比度檢測單元檢測出的對比度值與由所述估計單元估計出的噪聲量之比,所述平均單元判斷是否對從每個所述焦點檢測像素分別獲取的圖像信號進行平均。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像設備,其特征在于,根據(jù)由所述計算單元計算出的散焦量,所述平均單元判斷是否對從每個所述焦點檢測像素分別獲取的圖像信號進行平均。
全文摘要
一種攝像設備,包括圖像傳感器,具有用于接收通過了攝像鏡頭的整個光瞳區(qū)域的光且形成被攝體圖像的圖像形成像素和離散地配置在所述圖像形成像素間且用于接收通過了所述攝像鏡頭的部分光瞳區(qū)域的光的焦點檢測像素;檢測單元,用于根據(jù)由所述圖像傳感器獲得的圖像信號檢測被攝體的邊緣方向;平均單元,用于當所述圖像信號的相位偏移時,根據(jù)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邊緣方向,平均化從每個所述焦點檢測像素分別獲得的圖像信號;以及計算單元,用于使用由所述平均單元平均后的所述圖像信號計算所述攝像鏡頭的散焦量。
文檔編號G02B7/34GK102741724SQ20108006159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月15日
發(fā)明者橋本吉隆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