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對轉(zhuǎn)印到片材的調(diào)色劑圖像加熱定影的定影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在復印機、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廣泛使用電子照相方式。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是用調(diào)色劑將形成于像承載體上的靜電潛影顯影而使其成為可視的圖像(成為調(diào)色劑像),并將該圖像轉(zhuǎn)印到片材上,然后通過熱和壓力將其定影。因此,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具有通過加熱及加壓使未定影的調(diào)色劑圖像定影于片材的定影裝置。定影裝置通常包括作為加熱部的定影輥或定影膜、以及壓接于加熱部的加壓輥,通過用加熱部和加壓輥的輥隙夾著片材進行輸送,由此對轉(zhuǎn)印到片材上的未定影的調(diào)色劑圖像進行加熱和加壓。因此,當片材通過加熱部與加壓輥的輥隙時,有時由于加熱而片材的一側(cè)表面(被加熱一側(cè)的表面)的水分蒸發(fā),片材輸送方向的兩端部(前端部和后端部)發(fā)生彎曲(卷曲)。除了片材中的水分量之外,因片材的材質(zhì)、纖維方向等因素也會引起片材彎曲,但通常由于因加熱導致水分蒸發(fā),水分量降低的表面收縮,片材向收縮量相對較大的一側(cè)彎曲。并且,若片材輸送方向上的兩端部發(fā)生彎曲,則存在發(fā)生片材卷入輸送片材的輸送輥中的卷入卡紙的隱患,由于不容易除去卷入輸送輥中的片材,因此該卷入卡紙是不希望發(fā)生的。對此,提出如下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定影裝置的片材輸送方向下游側(cè)設置用于將輸送來的片材冷卻的冷卻機構,減少片材的片材輸送方向上兩端部的彎曲(參照日本實開昭62-146149號公報)。但是,在日本實開昭62-146149號公報中記載的圖像形成裝置,雖然通過利用冷卻機構將片材整體冷卻來減少水分的蒸發(fā),能夠防止一定程度的片材輸送方向的兩端部的彎曲,但不能完全抑制由于相對收縮量之差而可能產(chǎn)生的片材輸送方向的兩端部的彎曲,因此還是存在發(fā)生卷入卡紙的隱患。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由于片材的片材輸送方向的前端部彎曲而可能產(chǎn)生的卷入卡紙的圖像形成裝置。本發(fā)明是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圖像形成機構,形成調(diào)色劑像,并將形成的調(diào)色劑像轉(zhuǎn)印到片材;定影機構,將用所述圖像形成機構轉(zhuǎn)印了調(diào)色劑像的片材加熱,使調(diào)色劑像定影于片材;以及溫度差賦予機構,配置在所述定影機構的片材輸送方向下游側(cè)的片材輸送路徑上,在通過片材輸送路徑的片材的與片材輸送方向正交的片材寬度方向賦予相對溫度差,使通過的片材在所述片材寬度方向的至少一個部位彎曲。
圖1是示意性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的整體構造的剖視圖。圖2是從一側(cè)觀察第一實施方式的定影部的定影單元的立體圖。圖3是示意性表示圖2所示的定影單元的截面的剖視圖。圖4是用于說明片材的卷曲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5是示意性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定影部的定影單元的截面的剖視圖。圖6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的第一輸送輥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通過第二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的片材的冷卻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8是表示由于設置空間而引起的導熱率的差異的圖。圖9是從一側(cè)觀察第三實施方式的定影部的定影單元的立體圖。圖10是援用圖9所示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的K-K向視剖視圖。圖11是示意性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印機的整體構造的剖視圖。圖12是從另一側(cè)觀察第四實施方式的定影部的定影單元的立體圖。圖13 (a)是示意性表示圖12所示的定影單元的截面的剖視圖。圖13 (b)是示意性表示圖12所示的定影單元的截面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是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以及它們的復合設備等、形成調(diào)色劑像的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以下,作為圖像形成裝置,使用電子照相方式的復印機(以下簡稱為“復印機”)進行說明。<第一實施方式>參照圖f圖4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首先,參照圖1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的整體構造。圖1是不意性表不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的整體構造的剖視圖。另外,以下,將面對用于用戶對復印機I進行各種輸入/設定的未圖示的操作面板的跟前側(cè)稱為復印機I的“正面?zhèn)取?,將里?cè)稱為“背面?zhèn)取薄R簿褪钦f,圖1是表示從正面?zhèn)扔^察的復印機I的內(nèi)部結(jié)構的剖視圖。如圖1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包括:輸送供給片材S的片材送給部2 ;作為在片材S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機構的圖像形成部3 ;使圖像定影于片材S上的定影部
4;將定影了圖像的片材S排出的排出部5 ;能夠讀取原稿的圖像的圖像讀取部6 ;以及控制部7。片材送給部2設于復印機I的下方,包括:堆積片材S的堆積托盤21 ;拾取堆積于堆積托盤21上的片材S的拾取輥22 ;以及將拾取到的片材S分離送給的分離送給部23。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片材送給部2包括能夠從復印機I的側(cè)方手動送給片材S的手動送給部24。手動送給部24包括堆積片材S的手動托盤25 ;以及將堆積于手動托盤25上的片材S分離送給的分離送給部26。圖像形成部3設于片材送給部2的上方,包括形成調(diào)色劑像的感光鼓31、使感光鼓31的表面均勻帶電的帶電輥32、照射激光而在感光鼓31上形成靜電潛影的激光照射裝置33、使感光鼓31上的靜電潛影成為調(diào)色劑像而可視化的顯影裝置34、和與感光鼓31抵接而形成轉(zhuǎn)印輥隙N的轉(zhuǎn)印輥35。定影部4設于圖像形成部3的片材輸送方向下游側(cè)(以下簡稱為“下游側(cè)”)的片材輸送路徑上,包括定影單元40和冷卻風扇41。另外,關于定影部4,稍后詳細說明。排出部5設于定影部4的下游側(cè),包括將片材S從裝置主體的內(nèi)部排出的排出輥對51和堆積所排出的片材S的排出托盤52。圖像讀取部6設于復印機I的上方,包括用于載置原稿的原稿載置部61和讀取原稿載置部61上所載置的原稿的圖像信息的讀取掃描儀62。接著,說明利用上述這樣構成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的控制部7的圖形形成任務。在開始圖像形成任務時,根據(jù)從未圖示的計算機或讀取掃描儀62發(fā)送的原稿等的圖像信息(圖像信息信號),激光照射裝置33對感光鼓31的表面照射激光。由此,被帶電輥32均勻地帶電成規(guī)定的極性電位的感光鼓31的表面露出,在感光鼓31的表面形成靜電潛影。顯影裝置34將形成于感光鼓31的靜電潛影顯影,做成調(diào)色劑像而使其可視化。與上述調(diào)色劑像的形成動作并行地從片材送給部2逐張地分離送給的片材S,被輸送輥對10輸送到設于輸送輥對10下游側(cè)的片材輸送路徑上的阻力輥對11,由阻力輥對11校正斜行。校正了斜行后的片材S在其后的規(guī)定的時機被輸送到轉(zhuǎn)印輥隙N,被轉(zhuǎn)印輥35將可視化的調(diào)色劑像轉(zhuǎn)印到片材S上。轉(zhuǎn)印了調(diào)色劑像的片材S從轉(zhuǎn)印輥隙N被輸送到定影部4,在定影單元40接受加熱和加壓而使調(diào)色劑熔融,作為圖像而定影。其后,圖像定影后的片材S被排出輥對51排出到排出托盤52,圖像形成任務結(jié)束。接著,除了圖1之外,還參照圖2和圖3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的定影部4。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的定影單元40的立體圖。圖3是示意性表示圖2所示的定影單元40的截面的剖視圖。如圖1所示,定影部4包括定影單元40和構成溫度差賦予機構的冷卻風扇41。如圖2和圖3所示,定影單元40包括:作為用于將轉(zhuǎn)印到片材S上的未定影的調(diào)色劑像定影的定影機構的定影對42 ;設于定影對42下游側(cè)的第一輸送棍對43 ;設于第一輸送棍對43下游側(cè)的第二輸送棍對44 ;以及以使定影對42、第一輸送棍對43和第二輸送棍對44自由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承該定影對42、第一輸送輥對43和第二輸送輥對44的單元盒45。定影對42包括從形成了調(diào)色劑像的圖像形成面一側(cè)加熱片材S的加熱部46、以及與加熱部46夾持片材S并對其加壓的加壓輥47。加熱部46包括發(fā)熱體46a和配設于發(fā)熱體46a周圍的環(huán)狀膜46b。加壓輥47構成為由未圖示的驅(qū)動馬達驅(qū)動而旋轉(zhuǎn)。加壓輥47以與加熱部46夾持片材S而可輸送片材S地相對于環(huán)狀膜46b壓接的方式配置。第一輸送輥對43包括相對于與片材輸送方向A正交的方向而配設于加熱部46 —側(cè)的第一輸送招棍43a和配設于加壓棍47 —側(cè)的第一輸送橡膠棍43b。第一輸送招棍43a是在鋁制棒材的外周纏繞氟樹脂薄膜而形成。第一輸送橡膠輥43b由硅橡膠形成,構成為由未圖示的驅(qū)動馬達驅(qū)動而旋轉(zhuǎn)。另外,第一輸送橡膠輥43b的周速被設定為不使片材S在輥對之間松弛,在本實施方式中,設定為環(huán)狀膜46b的周速的103%。第二輸送輥對44包括相對于與片材輸送方向A正交的方向而配設于加熱部46 —側(cè)的第二輸送鋁輥44a和配設于加壓輥47 —側(cè)的第二輸送橡膠輥44b。第二輸送鋁輥44a是在鋁制中空管件的外周纏繞氟樹脂薄膜而形成。第二輸送橡膠輥44b由硅橡膠形成,構成為由未圖示的驅(qū)動馬達驅(qū)動而旋轉(zhuǎn)。另外,第二輸送橡膠輥44b的周速被設定為不使片材S在輥對之間松弛,在本實施方式中,設定為環(huán)狀膜46b的周速的105%。單元盒45包括設于第一輸送輥對43與第二輸送輥對44之間的第一引導件45a、在第二輸送輥對44的下游側(cè)構成設為彎曲狀的彎曲矯正機構的第二輸送引導件45b、構成能夠朝向第一輸送輥對43吹風的溫度差賦予機構的多個第一吹風風道45c、和能夠朝向第二輸送輥對44吹風的多個第二吹風風道45d。第一輸送引導件45a將被第一輸送棍對43輸送的片材S向第二輸送棍對44導向,并將從第一吹風風道45c流入的空氣朝向第二輸送棍對44導向。第二輸送引導件45b形成為彎曲形狀,構成在片材S被第二輸送棍對44輸送時能夠矯正片材S的片材輸送方向的至少一側(cè)的端部的彎曲(卷曲)的輸送路徑。多個第一吹風風道45c與冷卻風扇41相對配置,將來自冷卻風扇41的風送到定影單元40的內(nèi)部,對由第一輸送輥對43輸送來的片材(通過的片材)進行冷卻。此外,多個第一吹風風道45c以復印機I可輸送的最大片材尺寸的寬度方向的80%以下(例如片材寬度的1/3 2/3)的寬度T (參照圖2)設于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本實施方式中,以200mm的寬度設于定影單元40的大致中央部。由此,僅片材S的中央部被冷卻,對兩端部賦予相對溫度差。多個第二吹風風道45d與冷卻風扇41相對配置,使來自冷卻風扇41的風流通到定影單元40的內(nèi)部,對由第二輸送輥對44輸送來的片材(通過的片材)進行冷卻。從第一吹風風道45c和第二吹風風道45d送入的空氣經(jīng)由風路排出口 45e (參照圖3)被排出到定影單元40的外部。如圖1所示,冷卻風扇41與定影單元40的第一吹風風道45c和第二吹風風道45d相對配置,經(jīng)由設于裝置主體的未圖示的散熱孔(空氣流入口)而使裝置主體外部的空氣流入裝置主體的內(nèi)部。此外,冷卻風扇41被控制部7控制轉(zhuǎn)速,由此能夠控制風量。接著,說明被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的控制部7控制的定影部4對片材S的冷卻任務。當轉(zhuǎn)印了調(diào)色劑像的片材S從轉(zhuǎn)印輥隙N被輸送到定影部4時,則未定影的調(diào)色劑像被定影對42加熱和加壓而熔融,由此定影成圖像。此時,片材S因加熱部46的發(fā)熱體46a的發(fā)熱而與加熱部46接觸的面的溫度上升,片材S的溫度上升到片材S所含有的水分蒸發(fā)的溫度。當片材S的溫度上升到水分蒸發(fā)的溫度時,由于水分蒸發(fā)而使與加熱部46接觸的面收縮,開始卷曲(彎曲)。接著,當片材S通過定影對42時,片材S被第一輸送棍對43夾持著輸送。在此,第一輸送輥對43經(jīng)由設于定影單元40的大致中央部的多個第一吹風風道45c被冷卻風扇41吹風。也就是說,第一輸送棍對43被冷卻風扇41朝向輸送片材S的片材輸送路徑的大致中央部吹風。因此,如圖4所示,由第一輸送輥對43輸送的片材S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I1被冷卻風扇41的吹風冷卻。并且,被冷卻的大致中央部I1由于溫度降低而抑制了水分蒸發(fā),抑制了表面收縮(紙的纖維收縮)。另外,關于冷卻風扇41的驅(qū)動時機,例如可以在片材S的前端通過定影對42的時刻驅(qū)動,也可以預先成為驅(qū)動狀態(tài)。此外,也可以當片材S通過定影對42規(guī)定量(例如一半)時,使冷卻風扇41的風量降低。另一方面,片材S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兩端部I2沒有被冷卻風扇41冷卻,因此溫度降低緩慢,繼續(xù)水分蒸發(fā)。因此,在片材S上產(chǎn)生圖4所示箭頭方向(紙的纖維收縮的方向)的收縮,產(chǎn)生欲發(fā)生使片材寬度方向的兩端彎曲的卷曲的力。由此,成為片材S的前端的彎曲被抑制、片材寬度方向的兩端(與輸送方向平行的兩端)彎曲的起伏卷曲(卜、力一千 。結(jié)果,例如在被位于下游側(cè)的輥對(例如第二輸送輥對)夾持輸送時,可防止發(fā)生卷入輥對的卷入卡紙。通過了第一輸送輥對43的片材S —邊被第二輸送輥對44輸送一邊被進一步冷卻,被冷卻著通過彎曲形狀的第二輸送引導件45b,由此彎曲被矯正。由此,片材S例如在被位于下游側(cè)的棍對等輸送的情況下,也能防止發(fā)生卷入棍對的卷入卡紙等。當片材S通過第二輸送棍對44 (從定影單元40排出)時,定影部4對片材S的冷卻任務結(jié)束。如以上所說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中,可由冷卻風扇41和第一吹風風道45c提前對被定影對42加熱的片材S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冷卻。因此,可提前對片材S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和兩端部之間賦予相對溫度差。由此,能夠防止由于加熱導致的片材輸送方向的前端部的彎曲,提前使片材S成為在片材寬度方向彎曲的起伏卷曲。結(jié)果,能夠防止發(fā)生由于前端部彎曲而可能產(chǎn)生的片材卷入輸送輥對的卷入卡紙
坐寸ο<第二實施方式>接著,援用圖1,并參照圖5 圖8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復印機1A。圖5是示意性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定影部4A的定影單元40A的截面的剖視圖。圖6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40A的第一輸送輥143b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通過第二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40A的片材S的冷卻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8是表示由于設置空間而引起的導熱率的差異的圖。第二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A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構成定影部的定影單元的第一輸送棍對、第二 輸送棍對及單兀盒。因此,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即第一輸送棍對、第二輸送棍對及單兀盒為中心進行說明,對于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同樣的結(jié)構標注相同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如圖1所示,復印機IA包括:片材送給部2 ;圖像形成部3 ;使圖像定影于片材S上的定影部4A ;排出部5 ;圖像讀取部6 ;以及控制部7。定影部4A設于圖像形成部3下游側(cè)的片材輸送路徑上,包括定影單元40A和冷卻風扇41。如圖5所示,定影單元40A包括:定影對42 ;設于定影對42下游側(cè)的第一輸送輥對143 ;設于第一輸送棍對143下游側(cè)的第二輸送棍對144 ;以及以使定影對42、第一輸送輥對143和第二輸送輥對144自由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承該定影對42、第一輸送輥對143和第二輸送輥對144的單元盒45A。第一輸送輥對143包括相對于與片材輸送方向A正交的方向而配設于加熱部46一側(cè)的第一輸送膠輥143a和配設于加壓輥47—側(cè)的第一輸送輥143b。第一輸送膠輥143a由氟樹脂形成。如圖6所示,第一輸送輥143b包括作為導熱率高的熱吸收部的鋁部143c和摩擦系數(shù)高于鋁部143c的硅橡膠部143d,一邊用鋁部143c吸收所輸送的片材S的熱量,一邊用娃橡膠部143d進行輸送。在本實施方式中,招部143c設于片材寬度方向的中央部,硅橡膠部143d設于鋁部143c的兩端部。此外,鋁部143c形成為復印機I能夠輸送的最大片材尺寸的寬度方向的80%以下的寬度,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IOOmm的寬度。此外,第一輸送輥143b構成為由未圖示的驅(qū)動馬達驅(qū)動而旋轉(zhuǎn),第一輸送輥143b的周速被設定為環(huán)狀膜46b的周速的103%,以使片材S不在輥對之間松弛。
第二輸送輥對144與第一輸送輥對143相比,除了外徑不同之外,其余結(jié)構相同,因此援用上述的說明,在此省略說明。另外,第二輸送輥對144的第二輸送輥144b的周速被設定為環(huán)狀膜46b的周速的105%,以使片材S不在輥對之間松弛。單元盒45A包括設于第一輸送輥對143與第二輸送輥對144之間的第一引導件145a、構成能夠朝向第一輸送輥對143吹風的溫度差賦予機構的多個第一吹風風道145c以及能夠?qū)牡谝淮碉L風道145c吹入的空氣排出的風路排出口 145e。第一輸送引導件145a將被第一輸送棍對143輸送的片材S向第二輸送棍對144導向,并將從第一吹風風道145c流入的空氣朝向第二輸送棍144b導向。第一吹風風道145c和風路排出口 145e通過將從第一吹風風道145c送入的空氣從風路排出口 145e排出,構成與第一輸送棍143b的招部143c和第二輸送棍144b的招部(未圖不)的表面接觸的風路。接著,參照圖7和圖8說明被第二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A的控制部7控制的定影部4A對片材S的冷卻任務。圖7是表示通過第二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40A的片材S的冷卻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8是表示由于設置空間而引起的導熱率的差異的圖。當轉(zhuǎn)印了調(diào)色劑像的片材S從轉(zhuǎn)印輥隙N被輸送到定影部4A時,則未定影的調(diào)色劑像被定影對42加熱和加壓而熔融,由此定影成圖像。此時,片材S因加熱部46的發(fā)熱體46a的發(fā)熱而與加熱部46接觸的面的溫度上升,片材S的溫度上升到片材S所含有的水分蒸發(fā)的溫度。當片材S的溫度上升到水分蒸發(fā)的溫度時,由于水分蒸發(fā)而使與加熱部46的面收縮,開始卷曲(彎曲)。接著,當片材S通過定影對42時,片材S被第一輸送輥對143夾持著輸送。在此,第一輸送棍對143具有中央部具有招部143c的第一輸送棍143b。因此,如圖7所不,被第一輸送輥對143夾持著的片材S與第一輸送輥143b的鋁部143c接觸了時,熱量發(fā)生移動(Wl)0并且,鋁部143c的導熱率高于硅橡膠部143d的導熱率,因此片材S的溫度由于與鋁部143c接觸而片材寬度方向 的中央部變低。同樣,在由位于第一輸送輥對143下游側(cè)的第二輸送輥對144夾持著片材S的情況下,也是通過與第二輸送輥144b的鋁部接觸而使片材
S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熱量發(fā)生移動(W2)。由此,片材S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溫度降低。另外,移動到第一輸送輥143b的鋁部143c的熱量(Wl)被散熱(W1’),并且被從第一吹風風道145c吹入的冷卻風扇41的吹風冷卻。同樣,移動到第二輸送輥144b的鋁部的熱量(W2)被散熱(W2’),并且被從第一吹風風道145c吹入的冷卻風扇41的吹風冷卻。另一方面,片材S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兩端部由于與硅橡膠部接觸而熱傳導少,因此溫度降低緩慢,繼續(xù)水分蒸發(fā)。因此,在片材S上產(chǎn)生收縮,產(chǎn)生欲發(fā)生使片材寬度方向的兩端彎曲的卷曲的力。由此,成為片材S的前端的彎曲被抑制、片材寬度方向的兩端彎曲的起伏卷曲。結(jié)果,例如在被位于下游側(cè)的輥對夾持輸送時,也可防止發(fā)生卷入輥對的卷入卡紙。在此,從第一吹風風道145c送入的空氣從圖7所示的箭頭Cl方向吹到第一輸送輥143b的鋁部143c。此時,以相對于空氣的入射位置、向空氣(流體)的剝離點的下游側(cè)的入射位置敞開約9(Γ180°的方式設置空間D。其原因在于,如圖8的實線所示,表示已知流體與物質(zhì)之間的導熱率的大小的努塞爾特數(shù)、即在導熱率高的位置使熱量(W1’)從片材S移動到鋁部143c。另外,圖8所示的實線與虛線表示由已知的常數(shù)雷諾數(shù)的差異所引起的努塞爾特數(shù)的差異,雷諾數(shù)越高表示導熱越好。此外,接觸到第一輸送輥143b后的空氣從圖7所示的箭頭C2方向吹到第二輸送輥144b的鋁部,傳導到整個鋁部的熱量在擴散之前散熱。此外,直到從第一吹風風道145c送入的空氣從風路排出口 145e被排出的風路形成為在第一輸送輥對143的附近處狹窄,提高了被吹風的空氣的流速。如以上說明的那樣,第二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A中,在輸送片材的第一輸送棍對143的第一輸送輥143b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設置作為熱吸收部的鋁部143c。因此,能夠利用熱傳導來對被定影對加熱了的片材S的大致中央部冷卻。由此,可提前對片材S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和兩端部之間賦予相對溫度差。結(jié)果,能夠防止由于加熱導致的片材輸送方向的前端部的彎曲,提前使片材S成為在片材寬度方向彎曲的起伏卷曲,能夠防止發(fā)生由于前端部彎曲而可能產(chǎn)生的片材卷入輸送輥對的卷入卡紙等。此外,移動到鋁部143c的熱量被冷卻風扇41冷卻,因此可抑制鋁部143c的熱量無用地上升。而且,冷卻風扇41的吹風也可以冷卻片材S,因此也可提高冷卻效果。<第三實施方式>接著,援用圖1,并參照圖9、圖10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復印機1B。圖9是從一側(cè)觀察第三實施方式的定影部4B的定影單元40B的立體圖。圖10是圖9所示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40B的K-K向視剖視圖。第三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B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構成定影部的定影單元的單元盒及冷卻風扇的風量控制。因此,在第三實施方式中,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即單元盒及冷卻風扇的風量控制為中心進行說明,對于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同樣的結(jié)構標注相同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如圖1所示,復印機IB包括:片材送給部2 ;圖像形成部3 ;使圖像定影于片材S上的定影部4B ;排出部5 ;圖像讀取部6 ;以及控制部7。定影部4B設于圖像形成部3下游側(cè)的片材輸送路徑上,包括定影單元40B和冷卻風扇41。定影單元40B包括:定影對42、第一輸送棍對43、第二輸送棍對44、和以使定影對42、第一輸送棍對43和第二輸送棍對44自由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承該定影對42、第一輸送輥對43和第二輸送輥對44的單元盒45B。單元盒45B包括第一引導件45a、第二引導件45b、構成能夠朝向第一輸送輥對43吹風的溫度差賦予機構的第一吹風風道45Bc以及多個第二吹風風道45d。第一吹風風道45Bc與冷卻風扇41相對配置,將來自冷卻風扇41的風送到定影單元40B的內(nèi)部,對由第一輸送輥對43輸送來的片材(通過的片材)進行冷卻。此外,第一吹風風道45Bc以復印機IB能夠輸送的最大片材尺寸的寬度方向的80%以下(例如片材寬度的1/3 2/3)的寬度T (參照圖9)設于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本實施方式中,以200mm的寬度設于定影單元40B的大致中央部。由此,僅片材S的中央部被冷卻,對兩端部賦予相對溫度差。而且,如圖10所示,第一吹風風道45Bc由形成于大致中央部的中央風道45f、和設于中央風道45f的兩側(cè)的兩側(cè)風道45g、45g構成。中央風道45f形成為使從冷卻風扇41送入的風直線通過。兩側(cè)風道45g、45g具有在風道的中途使風道彼此之間變窄的突起部45h,突起部45h通過縮窄風道彼此之間來減小通過風道之間的風的量。冷卻風扇41被控制部7控制轉(zhuǎn)速,由此能夠控制風量。在本實施方式中,可將冷卻風扇41的轉(zhuǎn)速切換為全速或半速,由此,可切換冷卻風扇41的風量。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部7構成為能夠以兩階段切換冷卻風扇41的風量,但也可以是切換為兩階段以上。此外,風量也可以不是階段性切換,而是可逐漸增加風量的連續(xù)切換。接著,說明控制部7對冷卻風扇41的風量控制。第三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B的控制部7根據(jù)片材S的尺寸、片材S的通過位置(配置)而改變冷卻風扇41的風量。以下,使用A4橫向尺寸的情況和寬度方向的長度較短的A5縱向尺寸的情況進行說明。另外,以下使用預先驅(qū)動冷卻風扇41的狀態(tài)進行說明,但也可以是在片材S的前端通過了定影對42的時刻驅(qū)動冷卻風扇41,當片材S通過第二輸送輥對44時停止驅(qū)動的結(jié)構。首先,說明A4橫向尺寸的片材S通過定影對42時的冷卻風扇41的風量控制。當未圖示的檢測傳感器檢測到A4橫向尺寸的片材S的前端通過了定影對42時,使冷卻風扇41的轉(zhuǎn)速為全速地對片材S進行冷卻。此時,在中央風道45f,風不會損失風量地通過風道之間,對片材S進行冷卻。另一方面,在兩側(cè)風道45g、45g,雖然由于突起部45h會使風量損失,但由于冷卻風扇41以全速旋轉(zhuǎn),因此一定程度的風通過風道之間而冷卻片材S。由此,片材S的大致中央部被冷卻。接著,當未圖示的檢測傳感器檢測到片材S的輸送方向的大致中央部通過了定影對42 (片材通過了一半)時,使冷卻風扇41的轉(zhuǎn)速為半速。此時,在中央風道45f,與全速的情況相同,風不會損失風量地通過風道之間,對片材S進行冷卻。另一方面,在兩側(cè)風道45g、45g,由于突起部45h會使風量損失,僅極其微量的風冷卻片材S。如此,在A4橫向尺寸的片材S的情況下,片材S的輸送方向大致中央部通過定影對42時,將冷卻風扇41從全速切換到半速。這是由于通常在片材S通過定影對42時會在紙間積蓄熱量,因此片材S的前端側(cè)能夠充分確保熱量。因此,關于施加于片材S的熱量也是前端側(cè)的熱量多,前端側(cè)卷曲的發(fā)生量容易變大。另一方面,片材S的后端側(cè)的熱積蓄少,施加于片材S的熱量也小于前端側(cè),因此卷曲的發(fā)生量容易變小。因此,需要在片材S的前端側(cè)去除較多熱量,但在片材S的后端側(cè)不需要去除如前端側(cè)那樣多的熱量。由此,若如上述那樣控制冷卻風扇,則能有效地防止卷曲增加。此外,通過在卷曲發(fā)生量容易變小的片材S的后端側(cè)除熱,從而能夠進一步防止卷曲增加。接著,說明A5縱向尺寸的片材S通過定影對42時的冷卻風扇41的風量控制。當未圖示的檢測傳感器檢測到A5縱向尺寸的片材S的前端通過了定影對42時,使冷卻風扇41的轉(zhuǎn)速為半速地對片材S進行冷卻。此時,在中央風道45f,風不會損失風量地通過風道之間,對片材S進行冷卻。另一方面,在兩側(cè)風道45g、45g,由于突起部45h會使風量損失,僅極其微量的風冷卻片材S,冷卻效率低于中央風道45f。由此,能夠在兩側(cè)風道45g、45g與中央風道45f之間對片材S賦予溫度差。如此,在A5縱向尺寸的片材S的情況下,使冷卻風扇41為半速地對片材S進行冷卻。這是由于在如A5縱向尺寸的片材S那樣寬度方向的長度較短的片材S的情況下,若在中央風道45f和兩側(cè)風道45g、45g的投影區(qū)域的整個區(qū)域進行除熱,則相對于除熱寬度,非除熱寬度非常小。因此,存在在片材S的寬度方向不能充分賦予溫度差的情況。另一方面,若如上述那樣控制冷卻風扇4,則借助來自中央風道45f的風將片材S冷卻,因此對于如A5縱向尺寸的片材S那樣寬度方向的長度較短的片材,能夠適當?shù)乩鋮s大致中央部。由此,能夠適當?shù)刭x予溫度差,能夠防止卷曲發(fā)生。
如以上所說明的那樣,第三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B中,在第一吹風風道45Bc設置兩側(cè)風道45g、45g,根據(jù)片材S的寬度方向尺寸改變冷卻風扇41的轉(zhuǎn)速。因此,即使在輸送的片材S的尺寸發(fā)生改變的情況下,也能有效地冷卻片材S的大致中央部。由此,能夠?qū)ζ腟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和兩端部之間賦予相對溫度差。結(jié)果,能夠防止由于加熱導致的片材輸送方向的前端部的彎曲,使片材S成為在片材寬度方向彎曲的起伏卷曲,能夠防止發(fā)生由于前端部彎曲而可能產(chǎn)生的片材卷入輸送輥對的卷入卡紙等。〈第四實施方式〉接著,參照圖11 圖13 (a)- (b)說明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印機1C。圖11是示意性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C的整體構造的剖視圖。圖12是從另一側(cè)觀察第四實施方式的定影部4C的定影單元40C的立體圖。圖13 (a)- (b)是示意性表示圖12所示的定影單元40C的截面的剖視圖。。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C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由冷卻風扇向單元盒內(nèi)部吹風的方式。因此,在第四實施方式中,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即由冷卻風扇向單元盒內(nèi)部吹風的方式為中心進行說明,對于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同樣的結(jié)構標注相同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如圖11所示,復印機IC包括:片材送給部2 ;圖像形成部3 ;使圖像定影于片材S上的定影部4C ;排出部5 ;圖像讀取部6 ;以及控制部7。定影部4C設于圖像形成部3下游側(cè)的片材輸送路徑上,包括定影單元40C和冷卻風扇41C。定影單元40C包括:定影對42、第一輸送棍對43、第二輸送棍對44、和以使定影對42、第一輸送棍對43和第二輸送棍對44自由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承該定影對42、第一輸送輥對43和第二輸送輥對44的單元盒45C。如圖12和圖13 (a)- (b)所示,單元盒45C包括:開口部245c、開閉開口部245c的開閉門48、使從開口部245c送入的風流通到第一輸送輥對43與第二輸送輥對44之間的風道245d、和通過轉(zhuǎn)動而開閉風道245d的開口部的轉(zhuǎn)動開閉門48a。開口部245c在單元盒45C的寬度方向的兩側(cè)形成于與加熱部46相對的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開口部245c在單元盒45C的寬度方向的兩側(cè)形成為寬度50mm。開閉門48以在圖13 (a)- (b)的表里方向移動自如的方式被支承于單元盒45C的主體上,轉(zhuǎn)動開閉門48a以使開閉門端部48b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被支承于單元盒45C的主體上,兩個開閉門由受控制部7控制的未圖示的驅(qū)動馬達驅(qū)動。在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打開的狀態(tài)(參照圖13(a)),使從冷卻風扇41C送入的風流通到風道245d,在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關閉的狀態(tài)(參照圖13(b)),使從冷卻風扇41C送入的風流通到加熱部46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風道245d在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打開的狀態(tài)下使經(jīng)由開口部45c從冷卻風扇41C送入的風流通到第一輸送棍對43與第二輸送棍對44之間。冷卻風扇41C與開口部245c相對配置,從開口部245c將風送入單元盒45C的內(nèi)部。接著,說明控制部7對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的開閉控制。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C的控制部7根據(jù)片材S的尺寸而控制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對開口部245c的開閉狀態(tài)。以下,使用A4橫向尺寸的情況和寬度方向長度較短的A5縱向齒輪的情況進行說明。另外,以下使用預先驅(qū)動冷卻風扇41的狀態(tài)進行說明,但也可以是在片材S的前端通過了定影對42的時刻驅(qū)動冷卻風扇41,當通過第二輸送輥對44時停止驅(qū)動的結(jié)構。
首先,說明A4橫向尺寸的片材S通過定影對42時的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的開閉控制。當未圖示的檢測傳感器檢測到A4橫向尺寸的片材S的前端通過了定影對42時,控制器7進行打開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的控制。當由控制器7打開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時,如圖13 Ca)所示,從冷卻風扇41送入的風撞到開閉門48而被送往風道245d。然后,經(jīng)由風道245d沿著箭頭B方向朝向第一輸送輥對43與第二輸送輥對44之間送入。在該狀態(tài)下,當由第一輸送棍對43輸送片材S時,片材S的寬度方向的兩端被冷卻。因此,僅片材S的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因熱量而卷曲,在寬度方向兩端的卷曲的形成受到抑制。由此,能夠抑制在片材S的輸送方向的前端部發(fā)生卷曲。其結(jié)果,能夠防止發(fā)生由于前端部彎曲而可能產(chǎn)生的片材卷入輸送輥對的卷入卡紙等。接著,說明A5縱向尺寸的片材S通過定影對42時的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的開閉控制。當未圖示的檢測傳感器檢測到A5縱向尺寸的片材S的前端通過了定影對42時,控制器7進行關閉開閉門48的控制。當由控制器7關閉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時,如圖13 (b)所示,從冷卻風扇41C送入的風沿著箭頭C方向朝向加熱部46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送入。因此,在加熱部46兩端的發(fā)熱體46a的周圍配設的環(huán)狀膜46b被冷卻。由此,發(fā)熱體46a的熱量不會傳遞到輸送中的片材S,由此能夠抑制環(huán)狀膜46b的溫度上升到所需以上。結(jié)果,能夠防止由于溫度上升導致的環(huán)狀膜46b的破損。如以上所說明的那樣,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C中,在單元盒45C設置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根據(jù)輸送的片材尺寸使開閉門48和轉(zhuǎn)動開閉門48a開閉,將風送入單元盒45C的內(nèi)部。因此,即使在輸送如A4橫向尺寸那樣寬度方向較長的片材S的情況下,也能冷卻其兩端部而防止前端部卷曲。此外,例如在輸送如A5縱向尺寸那樣寬度方向的長度較短的片材S的情況下,在加熱部46的兩端發(fā)熱體46a的熱量不會傳遞到輸送中的片材S,由此能夠防止環(huán)狀膜46b的溫度上升到所需以上而破損。也就是說,能夠同時實現(xiàn)片材S的冷卻和加熱部46的環(huán)狀膜46b的冷卻。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此外,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效果只不過是列舉了由本發(fā)明產(chǎn)生的最佳效果,基于本發(fā)明的效果不限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效果。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片材寬度方向的一部分,冷卻片材寬度方向的片材S的大致中央部,由此使片材寬度方向上的片材S的兩端彎曲。這是由于,因片材S的輸送基準是中央基準,所以即使輸送不同尺寸的片材紙張也一定會通過輸送路徑的中央,以及在中央一個部位構成吹風通道等的結(jié)構較為容易,但在本發(fā)明中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對片材寬度方向的兩端部或一端部冷卻,使片材S的片材寬度方向中的至少一個部位彎曲的結(jié)構。此外,也可以是對片材寬度方向的多個部位冷卻,使片材沿片材寬度方向成波浪狀(多個部位彎曲)。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溫度差賦予機構,由冷卻風扇41朝向片材吹風而將片材冷卻,但在本發(fā)明中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對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兩端部吹熱風而使片材S的兩端部在片材寬度方向彎曲。也就是說,只要是在片材寬度方向上賦予溫度差而使片材S彎曲的結(jié)構即可。此外,關于吹風的部位,與上述同樣,不限于中央部,也可以是兩端部或一端部。
此外,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吹風風道45Bc設置兩側(cè)風道45g來使風量損失,改變冷卻范圍,但在本發(fā)明中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在第一吹風風道45c設置可改變吹風區(qū)域的開閉門,設定與片材寬度相應的吹風區(qū)域。此外,還可以是設置與第一吹風風道45c的各風道對應的多個冷卻風扇,通過驅(qū)動控制多個冷卻風扇來設定吹風區(qū)域的結(jié)構。此外,也可以將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C所用的結(jié)構應用于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也就是說,可以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的單元盒45上設置開口部和開閉門,在與開口部相對的位置配置冷卻風扇。通過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的結(jié)構中組合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C的結(jié)構,從而能夠更有效地同時實現(xiàn)片材S的冷卻和加熱部46的環(huán)狀膜46b的冷卻。此外,也可以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的單元盒45上設置開口部和開閉門,在與開口部相對的位置配置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印機IC所用的冷卻風扇,在片材S的寬度方向兩端的冷卻中不使用,而是專用于定影裝置的端部冷卻。由此成為如下結(jié)構:從定影裝置的環(huán)狀膜46c —側(cè),用一個冷卻機構進行因小尺寸片材連續(xù)過紙而升溫的環(huán)狀膜46b的端部冷卻,從隔著定影裝置的相對位置,用另一冷卻機構冷卻被定影對42加熱后的片材S的片材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根據(jù)該結(jié)構,能夠用分別獨立的冷卻機構進行定影裝置的端部的冷卻和片材S的冷卻,因此能夠高效率地實施目標冷卻,由于能夠?qū)⒗鋮s機構相對配置,因此與在上下方向配置相比能夠更自由地配置。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對輸送的片材的片材寬度方向賦予相對溫度差來使與片材輸送方向平行的至少一個部位彎曲,由此能夠防止發(fā)生片材的卷入卡紙。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圖像形成機構,形成調(diào)色劑像,并將形成的調(diào)色劑像轉(zhuǎn)印到片材; 定影機構,將用所述圖像形成機構轉(zhuǎn)印了調(diào)色劑像的片材加熱,使調(diào)色劑像定影于片材;以及 溫度差賦予機構,配置在所述定影機構的片材輸送方向下游側(cè)的片材輸送路徑上,在通過片材輸送路徑的片材的與片材輸送方向正交的片材寬度方向賦予相對溫度差,使通過的片材在所述片材寬度方向的至少一個部位彎曲。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差賦予機構通過將通過片材輸送路徑的片材的所述片材寬度方向的一部分冷卻而在片材寬度方向產(chǎn)生相對溫度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差賦予機構包括吹風的冷卻風扇、以及吹風風道,所述吹風風道使來自所述冷卻風扇的吹風通過,并向片材的所述片材寬度方向的一部分吹風而將其冷卻。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差賦予機構具有具備熱吸收部的輸送輥,所述熱吸收部與通過的片材的所述片材寬度方向的一部分接觸而吸收熱量。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形成裝置包括設于所述定影機構的片材輸送方向下游側(cè)、矯正片材的片材輸送方向的至少一側(cè)的端部的彎曲的彎曲矯正機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因片材的片材輸送方向的前端部彎曲而可能產(chǎn)生的片材的卷入卡紙的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形成部(3),形成調(diào)色劑像,并將形成的調(diào)色劑像轉(zhuǎn)印到片材(S);定影對(42),將用圖像形成部(3)轉(zhuǎn)印了調(diào)色劑像的片材(S)加熱,使調(diào)色劑像定影于片材(S);以及冷卻風扇(41)和第一吹風風道(45c),配置在定影對(42)的片材輸送方向下游側(cè)的片材輸送路徑上,在通過片材輸送路徑的片材(S)的與片材輸送方向正交的片材寬度方向賦予相對溫度差,使通過的片材(S)在片材寬度方向的至少一個部位彎曲。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3207556SQ20131001523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6日
發(fā)明者橫川一樹 申請人: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