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數碼顯微鏡,其包括固定的臺架基座和樞轉單元,該樞轉單元可圍繞臺架基座的軸的縱軸線樞轉地支承在該軸上。該樞轉單元具有成像單元,用于對待顯微檢測的對象獲取圖像。此外,該顯微鏡具有用于制動和/或固定樞轉單元的制動單元。
背景技術:
高品質的數碼顯微鏡包括將顯微鏡安裝于其安裝面的固定臺架基座,并且包括相對于臺架基座可圍繞轉動軸線樞轉的單元,在該單元中尤其布置有數碼顯微鏡的成像單元和物鏡系統。樞轉的目的尤其是能夠從不同的視角觀察對象,這對于深層次信息的評價而言會是有利的。
就已知的數碼顯微鏡而言,樞轉單元相對于臺架基座、進而相對于轉動軸線在z方向上和y方向上、即垂直于轉動軸線平移地運動(即移動)。在樞轉單元轉動時,必須每次都要重新執(zhí)行調節(jié)過程,特別是對要予以顯微檢測的對象進行重新聚焦,以便實現高品質的顯像。
而若使用者想要實現共心擺動(euzentrischesverschwenken),并能使樞轉單元在不必重新進行聚焦的情況下樞轉,那么,使用者就必須首先將樣品放在轉動軸線的高度上,然后聚焦在樣品上。為此通常需要反復幾次,因為沒有輔助機構幫助將樣品調節(jié)至轉動軸線上。因此操作繁瑣且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數碼顯微鏡,該顯微鏡能簡單地且舒適地予以操作。
該目的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顯微鏡來解決。本發(fā)明的有利的改進方案在從屬權利要求中予以說明。
根據本發(fā)明,共心數碼顯微鏡(euzentrischesdigitalesmikroskop)包括固定的臺架基座和可樞轉地安裝在該臺架基座上的樞轉單元,其中,該樞轉單元圍繞沿y方向伸展的轉動軸線可轉動地安裝。樞轉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光學系統,該光學系統具有垂直于轉動軸線伸展的光學軸線以及聚焦平面。樞轉單元相對于轉動軸線至少在x方向和z方向上不可移動地安裝。通過不可移動地安裝樞轉單元,實現了保持在廠方調節(jié)好的共心
“不可移動地安裝”尤其系指,樞轉單元不能平移地移動,而是僅僅能夠進行樞轉移動,即圍繞轉動軸線轉動。
x、y和z方向的指定尤其以笛卡爾坐標系為參照,其中,y方向通過轉動軸線而定義。
顯微鏡的共心的實現方式尤其為,參照轉動軸線調整光學系統,從而在樞轉單元樞轉時視場圍繞該轉動軸線僅發(fā)生微小的偏移,但這種偏移很小,從而始終都能高品質地看到要予以顯微檢測的對象。
在這里,所述調整的進行方式尤其為,使得光學軸線與轉動軸線相交,和/或使得轉動軸線位于聚焦平面上。由此實現在樞轉單元樞轉時位于轉動軸線上的對象在圖像中不會游移,且不會從顯微鏡的聚焦平面中移出。
當然,如果光學軸線以微小的距離偏離轉動軸線伸展,和/或聚焦平面略微在轉動軸線下方或上方伸展也可以令人滿意地實現共心。在x方向上觀察的光學軸線和轉動軸線之間的間距特別地為物場的最多50%,優(yōu)選最多25%。轉動軸線相距聚焦平面的間距在z方向上尤其最大為50個景深。通過這種容差,在樞轉單元傾斜時始終都能實現充分的共心狀態(tài)(euzentrischesverhalten)。
物場尤其為通過光學系統被成像的區(qū)域,通常也稱為視場。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顯微鏡包括對象載物臺,該對象載物臺至少沿著z軸可移動地安裝。對象載物臺尤其也可以沿著x軸和/或y軸移動。因而可以通過對象載物臺將要予以顯微檢測的對象定位在固定的聚焦平面內。
按照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樞轉單元如下安裝:不僅在x方向和z方向上不可移動,而且在y方向上也不可移動。
光學系統優(yōu)選包括至少一個物鏡和/或成像單元,其分別相對于轉動軸線不可移動地安裝。由此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共心,操作人員不必繁瑣地調節(jié)該共心。
物鏡尤其為可更換的物鏡系統的一部分,利用該物鏡系統可以有選擇地將多個物鏡引入到光學軸線上。
樞轉單元還特別是包括保持臂,該保持臂至少承載著光學系統。樞轉單元尤其通過該保持臂可轉動地安裝在臺架基座上。
顯微鏡優(yōu)選具有制動單元,該制動單元具有制動元件,該制動元件借助彈性元件預緊在制動位置,在該制動位置彈性元件接觸軸。此外,樞轉單元還具有用于脫開制動單元的操作元件,其中通過對操作元件的手動操作可使制動單元克服彈性元件的復位力,從制動位置運動到脫開的位置。在脫開的位置尤其可以使樞轉單元圍繞軸的縱軸線樞轉。操作元件借助耦接單元與制動單元耦接。
制動單元尤其布置在樞轉單元內,從而使制動單元一起樞轉。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操作元件借助耦接單元純粹機械地與制動單元耦接。可替選地或附加地,磁性和/或電耦接也是可行的。
通過優(yōu)選純機械耦接可實現如下優(yōu)點:在未輸送電流的情況下樞轉單元也可以樞轉。通過彈性元件還確保了:在不對操作元件操作的情況下,制動單元始終自動地固定樞轉單元,制動元件始終布置在制動位置并且因此施加必要的制動力。因此,不會發(fā)生樞轉單元無意地樞轉,使得預防了物品損壞和人員受傷。此外,這樣純機械耦接的制動單元通過與軸接觸以及由此形成的摩擦力來產生制動作用,從而能實現制動力可由操作員根據其實際對操作元件操作的遠近而無級地調節(jié)。對此尤其可以精細調節(jié)樞轉單元的位置。為此,操作元件僅被最小地操作,使得雖然仍施加制動力,但是該制動力僅為能調整樞轉單元的程度,而操作人員無需克服樞轉單元的重力,該重力的大部分由制動力克服。因此,操作人員可以集中注意力于具體精細定位并且與操作員必須保持整個樞轉單元的情況相比能夠實質上更精確地進行精細定位。
制動力尤其通過在轉動單元與軸之間的摩擦連接來產生。在此情況下,制動力尤其取決于將制動單元壓靠到軸上的力。該力又通過彈性元件來施加,其中在對操作元件操作時,施加逆著彈性元件的復位力的力,由此由制動單元作用于軸的合力減小,使得產生更小的制動力。這能夠實現前面所描述的對制動力的無級調節(jié)。
在本發(fā)明的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制動單元包括多個通過彈性元件預緊在制動位置中的制動元件。在此情況下,所有制動元件與操作元件耦接,使得制動元件可以借助操作元件從制動位置運動到脫開的位置中。通過設置多個制動元件,尤其是指將其布置在軸的不同部位處,可獲得更大且尤其均勻分布的制動力,從而可以可靠且安全地制動和固定樞轉單元。
制動元件尤其相同地設計。彈性元件也優(yōu)選相同地設計??商孢x地,在一種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制動元件和/或不同的彈性元件。隨后描述的可用來改進制動元件和彈性元件的特征在具有多個制動元件的實施方式中不僅可以用于所有制動元件而且可以分別僅用于制動單元的一部分。尤其,具有后續(xù)描述的特征的一部分的不同制動元件可以彼此組合。
通過將所有制動元件與唯一的操作元件耦接實現的是,操作人員相應地也僅需對一個操作元件進行操作,并且因此確保了特別簡單的操作。一個或多個制動元件尤其設計為徑向柱塞,即當其被壓靠到軸上時,對軸施加徑向指向的力的柱塞。通過這樣的徑向柱塞一方面實現了特別簡單的結構,而另一方面確保了到軸的非常好的力傳遞。
一個或多個徑向柱塞優(yōu)選分別具有用于接觸軸的傾斜了預定的角度的接觸區(qū)域,其中力從徑向柱塞尤其經由該接觸區(qū)域來施加。在傾斜的區(qū)域中,力傳遞尤其沿著直線進行。接觸區(qū)域相對于徑向柱塞的外圍面傾斜20°~45°、尤其大約30°的角度。相應地,接觸區(qū)域具有端面,尤其是在45°到70°之間、優(yōu)選60°的角度。
在本發(fā)明的一種可替選的實施方式中,接觸區(qū)域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狀。尤其是,接觸區(qū)域也可以設計成圓弧形,并且尤其恰好與軸線的直徑相協調,使得實現非常大的接觸區(qū)域,并且力因此不僅可以沿著直線傳遞而且可以傳遞到大的面上。由此,實現了更安全且更均勻的力傳遞,并且實現了更好的制動和固定作用。
一個或多個彈性元件尤其設計為彈簧、優(yōu)選為壓力彈簧,其中通過一個或多個彈性元件將制動元件預緊在制動位置中。由此實現了特別簡單且安全的結構??商孢x地,例如也可以使用橡膠塊。
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制動元件可無級地從制動位置運動到脫開的位置中,使得根據制動元件的位置分別施加不同的制動力。由此實現的是,制動力可以無級地尤其是連續(xù)地調控。由此提高了操作舒適性并且能夠實現直覺操作。
操作元件尤其包括圍繞樞轉軸線相對于樞轉單元的殼體可樞轉的桿。桿尤其通過制動元件的彈性元件和/或其他彈性元件預緊在默認位置中,其中默認位置是如下位置:在該位置中操作元件并未被操作,并且當制動元件布置在制動位置中時操作元件因此占據該位置。
特別有利的是,桿被朝向操作人員的方向牽拉用以從默認位置脫開,使得能夠實現特別簡單且舒適的操作。
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操作單元包括至少兩個優(yōu)選四個設計為徑向柱塞的制動元件,其中徑向柱塞的每兩個徑向柱塞關于軸的中心平面對置地布置,其中對置布置的徑向柱塞各通過一個彈性元件沿著相反的方向即相向地預緊。因此,優(yōu)選數目為偶數的徑向柱塞譬如兩個、四個、六個或八個徑向柱塞,其中前面所描述的徑向柱塞的兩個徑向柱塞分別對置地布置。
由此實現了特別簡單且緊湊的結構。此外,產生了均勻的力輸入。尤其,徑向柱塞布置和/或設計為使得其力傳導部位對稱地分布在軸的環(huán)周上。
此外有利的是,在兩個相向地要預緊的徑向柱塞之間分別布置有與操作元件牢固連接的中間元件,并且這兩個徑向柱塞由于其被預緊而分別通過彈性元件壓靠到該中間元件的對置的側。在對操作元件操作時,該中間元件傾斜,使得在徑向柱塞之間的間距根據操作元件的操作路徑即根據操作元件運動遠離其默認位置的程度而增大,從而徑向柱塞從制動位置朝向脫開的位置運動。尤其通過傾斜中間元件,使中間元件偏斜,使得中間元件用其邊緣接觸徑向柱塞并且將徑向柱塞彼此推離。因此,實現非常安全的、簡單設計的緊湊結構。此外,該結構能夠實現,操作元件通過在這兩個預緊的徑向柱塞之間夾入與操作元件牢固連接的中間元件,可自動地經由徑向柱塞預緊在其默認位置,并且為此不必設置單獨的彈性元件。
尤其在桿操作中,中間元件圍繞與桿的樞轉相同的樞轉軸線傾斜。尤其,中間元件和將桿相對于殼體可轉動地支承在殼體上的軸承一件式地設計,使得實現特別簡單的結構和安全的操作。
當徑向柱塞布置在制動位置中時,其端面接觸中間元件,所述中間元件相對于水平線成預定的角度布置。在中間元件傾斜時,其表面同樣相應地傾斜,使得相對于水平線的角度增大,并且由此在相向地壓緊的徑向柱塞之間的間距增大。通過增大該間距又減小了用來將徑向柱塞擠壓到軸上的力,使得制動力相應地減小。
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當制動元件布置在制動位置中時,操作元件通過用來將制動元件預緊在制動位置中的彈性元件預緊在操作元件所在的默認位置中。可替選地或附加地,操作元件也可以經由另外的獨立的彈性元件例如彈簧預緊在默認位置中。
此外有利的是,樞轉單元包括第一卡鎖元件并且臺架基座包括尤其與第一卡鎖元件互補地設計的第二卡鎖元件。當樞轉單元布置在預定的零位置中并且操作元件布置在未操作的默認位置中時,第一卡鎖元件和第二卡鎖元件彼此耦接。此外,當樞轉單元布置在零位置中并且操作元件在預定的第一操作區(qū)域中操作時,第一卡鎖元件和第二卡鎖元件彼此耦接。尤其,第一卡鎖元件卡入第二卡鎖元件中。
通過將第一卡鎖元件和第二卡鎖元件耦接實現了,顯微鏡的操作人員可以在任何時間容易地找到零位置。尤其是,當樞轉單元事先已從零位置運動出來時,操作人員可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對操作元件操作,使樞轉單元運動直至第一卡鎖元件卡入第二卡鎖元件中。通過卡入,直接且直覺地用信號向操作人員表明,樞轉單元布置在零位置中。
零位置尤其是如下位置:在該位置中顯微鏡的光學軸線或顯微鏡的光路垂直于顯微鏡載物臺的表面布置,在該顯微鏡載物臺上可以布置要顯微檢測的對象。在零位置中,也校準顯微鏡相對于顯微鏡載物臺的表面的放縮??商孢x地,零位置也可以是任意其他預定的位置。零位置因此尤其也可以是如下位置,在該位置中顯微鏡的光學軸線或顯微鏡的光路并不垂直于顯微鏡載物臺的表面,在該顯微鏡載物臺上可以布置要顯微檢測的對象。
零位置尤其選擇為使得樞轉單元從零位置起沿著兩個方向可以樞轉相同角度,使得零位置構成居中的位置。
制動單元尤其布置在樞轉單元內,使得使制動單元一起樞轉。
特別有利的是,樞轉單元布置在零位置中并且操作元件在預定的第二操作區(qū)域內操作,第二操作區(qū)域與第一操作區(qū)域不同并且與第一操作區(qū)域也不相交,使得第一卡鎖元件因此不與第二卡鎖元件耦接,尤其是不卡入第二卡鎖元件中。由此實現的是,操作人員可以根據其對操作元件操作的遠近來選擇在運動到零位置中時是否進行卡鎖元件的耦接。通過第二操作區(qū)域尤其確保了,樞轉單元可從其中一個側通過零位置運動到另一側,而不進行耦接。這尤其在通過成像單元進行視頻拍攝時非常有意義,因為卡入會出現振動和震動。此外,耦接通常對于操作人員而言直覺地導致操作人員在該區(qū)域中改變所施加的力并且因此改變操作人員使樞轉單元運動的速度,這同樣會在視頻拍攝中產生無規(guī)律性。
第一操作區(qū)域尤其布置在默認位置與第二操作區(qū)域之間。此外有利的是,第一操作區(qū)域與默認位置直接相接,而第二操作區(qū)域直接相鄰于第一操作區(qū)域。
根據對操作元件的操作尤其也可以將制動單元脫開不同程度,即根據將操作元件操作的遠離程度,可以無級地調整所產生的制動力。因此,通過在操作區(qū)域內預設兩個操作區(qū)域而非僅僅單獨的操作點,可以分別地調控制動力。
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尤其盡管制動單元施加制動力,但該力僅為使樞轉單元可以調整的程度。而如果操作元件在其默認位置中,即未被操作,則制動力強,使得樞轉單元不能樞轉。
操作元件尤其可以在預定的最大操作路徑上操作。這兩個操作區(qū)域尤其選擇為使得第一操作區(qū)域大致覆蓋最大操作路徑的與默認位置相鄰的第一半部,而第二操作區(qū)域覆蓋最大操作路徑的與第一半部相鄰的第二半部。
由此實現了,不僅針對第一操作區(qū)域而且針對第二操作區(qū)域提供足夠的裕量,并且實現了由操作人員進行直覺操作。
在這兩個操作區(qū)域之間的過渡尤其可以是流暢的。
此外,有利的是,在對操作元件操作時,不僅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而且在第二操作區(qū)域內,操作單元至少脫開遠到使樞轉單元可能樞轉。
在第一卡鎖元件和第二卡鎖元件之間的卡鎖連接尤其設計為,只要操作元件分別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操作,該卡鎖連接在樞轉單元從零位置樞轉時自動地脫開和/或相反地在樞轉單元從零位置之外的位置樞轉進入零位置中時自動建立卡鎖連接。利用自動脫開和建立卡鎖連接實現了,為此并不需要操作,而是在樞轉單元分別在運動進入零位置中或從零位置運動離開時自動進行。因此,卡鎖連接不是為了產生固定作用,而是僅實現位置顯示。
尤其是,卡鎖連接設計為,在通過樞轉單元樞轉脫開和再次建立卡鎖連接時輸出聽覺、觸覺和/或視覺信號尤其是“咔嗒”。為此,操作人員可以非常容易且直覺地感知零位置。尤其是,該信號設計為,為此不需要電部件,而是純粹通過卡鎖連接的機械建立來輸出該信號。
卡鎖連接尤其以所謂的點停形式設計,其通過相應的“咔嗒”顯示零位置。
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第一卡鎖元件可以沿著預定的路徑運動地布置,尤其線性移動地布置。當操作元件布置在其默認位置中時,即在操作元件未操作時,只要樞轉單元布置在零位置中,第一卡鎖元件布置在第一初始位置中,在該第一初始位置中第一卡鎖元件接合到第二卡鎖元件中。此外,卡鎖元件設計為和/或與操作元件耦接,使得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對操作元件操作時第一卡鎖元件從其初始位置運動出來最多遠到使其至少部分卡入第二卡鎖元件中,始終假設:樞轉單元布置在零位置中。特別有利的是,耦接純機械地進行,使得沒有電流也可以調整。此外,特別有利的是,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對操作元件操作時第一卡鎖元件完全保持在其初始位置中,使得始終建立卡鎖連接。
而在第二操作區(qū)域內對操作元件操作時,第一卡鎖元件從其初始位置運動離開遠到即使樞轉單元布置在零位置中,第一卡鎖元件也不再卡入第二卡鎖元件中。
以此方式可以簡單地實現的是,僅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操作時進行卡入并且因此根據操作可以選擇是否要“駛過”零位置或者是否要輸出信號。
特別有利的是,第一卡鎖元件通過彈性元件預緊在初始位置中。由此實現的是,第一卡鎖元件始終自動地運動回到初始位置中。此外由此實現的是,卡鎖元件在事先并未布置在初始位置中時(例如因為樞轉單元并不布置在零位置中)自動地運動到初始位置中。如果樞轉單元布置在零位置之外,則第一卡鎖元件尤其克服彈性元件的復位力通過與鄰接面接觸而從初始位置運動離開。如果在零位置中使樞轉單元運動使得第一卡鎖元件到達第二卡鎖元件的附近,則通過彈性元件的復位力將第一卡鎖元件運動到第二卡鎖元件中并且因此運動到初始位置中。相應地,相反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對操作元件操作的情況下在樞轉單元從零位置中運動離開時,第一卡鎖元件通過與第二卡鎖元件和/或鄰接面的接觸克服彈簧的復位力又從初始位置運動離開。
彈性元件尤其是彈簧,例如壓力彈簧。由此實現了特別簡單的結構。
第一卡鎖元件尤其設計為銷。第二卡鎖元件相應互補地設計為凹進部,尤其是設計在現對于軸共軸地布置的位于板內的凹進部。如果操作元件并未操作或僅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操作,只要樞轉單元布置在零位置中則銷卡入凹進部中。銷尤其具有倒圓的尤其是半球形的端部,該銷利用該端部接合到凹進部中。相應地,凹進部也尤其具有斜切的、倒圓的或半球形的形狀。由此實現的是,在樞轉單元從零位置運動離開時第一卡鎖元件通過斜切部從其初始位置運動離開。尤其是,因此避免卡鎖連接的歪斜和卡住作用。優(yōu)選地通過斜切或倒圓確保了通過卡鎖連接不進行固定而是僅用信號表明零位置。
特別有利的是,銷具有長孔,與操作元件牢固連接的其他銷接合到長孔中,其中長孔設計為使得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對操作元件操作時其他銷在長孔內運動,而其中一個銷即第一卡鎖元件由此不運動。由此實現的是,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對操作元件操作時第一卡鎖元件保留在其初始位置中或因此建立對第二卡鎖元件的卡鎖連接。
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設置另一彈性元件,在樞轉單元從預定的零位置樞轉時該另一彈性元件的復位力克服樞轉單元的重力。
克服重力尤其理解為,通過樞轉單元的復位力相對于樞轉單元的轉動軸線(即軸的縱軸線)產生的扭矩、所謂的復位力矩克服通過樞轉單元的重力圍繞軸的縱軸線(即樞轉單元的轉動軸線)產生的扭矩(所謂的切向力矩),尤其是反向。
由此實現的是,在固定的狀態(tài)下,即在位于制動位置的制動單元中不必通過制動單元吸收樞轉單元的總扭矩,而是也通過彈性元件吸收扭矩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在脫開制動系統時,為了樞轉單元的樞轉操作人員所需施加的力小于未設置彈性元件的情況,使得可以更簡單地操作。尤其由此避免了,樞轉單元不期望地不受控地運動并且因此出現物品損壞或人員受傷。由于制動系統因此需要耗費較小的制動力,所以因此制動系統可以設計得較小,使得實現緊湊的低廉的結構。
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彈性元件固定在臺架基座上,使得臺架基座不必與樞轉單元一起樞轉。由此實現了特別簡單的結構。在本發(fā)明的一種可替選的實施方式中,彈性元件也可以是樞轉單元的一部分,并且因此與樞轉單元一起樞轉。
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彈性元件以扭轉彈簧形式設計。由此實現了特別簡單、低廉且穩(wěn)定的結構。
扭轉彈簧尤其布置為使得扭轉彈簧的縱軸線與軸的縱軸線重合。扭轉彈簧的縱軸線尤其理解為圓柱體的縱軸線,其通過扭轉彈簧的線圈形成。由此實現的是,扭轉彈簧始終張緊了樞轉單元所樞轉的角度。尤其是因此實現的是,在樞轉單元從零位置沿兩個方向樞轉時,扭轉彈簧分別相應相同地張緊并且因此施加相同的復位力并且由此施加相同的反作用力矩。反作用力矩尤其是如下力矩:該力矩通過扭轉彈簧的復位力圍繞樞轉單元的轉動軸線即軸的縱軸線產生。
縱軸線在本申請的范疇內尤其理解為相應的數學術語“軸線”即無限長的直線。縱軸線因此尤其也不限于部件的長度。
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臺架基座包括運動導路并且樞轉單元包括棒,該棒與樞轉單元牢固地連接并且伸入運動導路中。由此一方面實現在樞轉時相對于臺架基座引導樞轉單元,而另一方面實現對樞轉單元從零位置的最大可能的樞轉的限制。運動導路尤其設計為,使得樞轉單元可以在對稱的樞轉區(qū)域內沿兩個相反的方向從零位置樞轉。尤其是,樞轉單元分別沿兩個方向從零位置樞轉開60°,使得尤其形成120°的樞轉區(qū)域。該限制具有如下優(yōu)點:在沿著兩個方向傾斜了60°時形成的最大重力的切向力、即實現扭矩的力與樞轉單元所樞轉的角度大致成線性,使得通過具有線性特征曲線的彈簧可以施加大致均勻的分量作為反作用力矩。
運動導路優(yōu)選以圓弧形進行設計,其中圓的中心點在樞轉單元的轉動軸線上即在軸的縱軸線上。
此外有利的是,扭轉彈簧可轉動地布置在軸頭上或軸上,并且當扭轉彈簧的金屬絲的端部相對于扭轉彈簧的實際線圈彎折,使得在其之間設計中間空間。在該中間空間中一方面至少部分布置有在運動導路中引導的棒,而另一方面布置有臺架殼體的突出部。
由此,實現的是,在樞轉單元從零位置沿著第一方向樞轉時扭轉彈簧的金屬絲的第一端部支撐在突起部上,而扭轉彈簧的金屬絲的第二端部受棒帶動,使得扭轉彈簧相應地隨著樞轉單元從零位置樞轉越來越遠而張緊并且施加較大的復位力。相反,在樞轉單元從零位置沿著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樞轉時扭轉彈簧的金屬絲的第一端部受棒帶動,而扭轉彈簧的金屬絲的第二端部支撐在突起部上。相應地在此情況下彈簧又越來越張緊,使得根據樞轉單元的偏轉角度形成增加的復位力。尤其是,通過該結構也實現了,在沿著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同偏轉時分別實現相同的復位力。此外,前面所描述的結構實現了簡單的安裝,因為僅需簡單地插接彈簧而不必費事地固定。
此外有利的是,軸頭的縱軸線與軸的縱軸線重合,使得得到特別簡單的結構并且確保前面所描述的力關系,其中在該軸上支承有樞轉單元。
在零位置中,棒尤其不接觸扭轉彈簧的兩個端部,使得在零狀態(tài)下扭轉彈簧并不張緊并且因此不施加復位力。在零位置中,這也不是必要的,因為本來沒有扭矩來自樞轉單元。
特別有利的是,當樞轉單元布置在零位置中時通常彈性元件未張緊。由此尤其預防彈性元件的疲勞。
特別有利的是,彈性元件設計或布置為使得彈性元件的通過復位力實現的復位力矩克服切向力矩,該切向力矩通過切向力實現,該切向力如下產生:在作用于樞轉單元的重心的樞轉單元的重力劃分成沿著軸的縱軸線方向指向的徑向力和同樣的切向力。切向力矩尤其通過切向力與切向力距轉動軸線的法線距離相乘得到。對于樞轉單元的任意取向,復位力矩優(yōu)選大致大于等于切向力矩。
根據一種簡化的模型,樞轉單元的樞轉力可以想象為在樞轉單元的重心中作用的力。重力在樞轉單元的任何狀態(tài)下都可以劃分成切向力和徑向力,徑向力從樞轉單元的重心朝向轉動軸線,并且其因此不產生圍繞樞轉軸線的轉動軸線的扭矩。在該劃分中,得到另一力,切向力,該力相應地與朝向轉動軸線的徑向力正交,并且該力因此與在樞轉單元的重心與轉動軸線之間的連接線正交。該切向力負責產生切向力矩。復位力實現復位力矩,其逆著切向力矩,即具有相反的轉動方向。
復位力矩至少在樞轉區(qū)域的部分區(qū)域中優(yōu)選在整個樞轉區(qū)域中大于或者等于切向力矩。因此,樞轉單元的特別簡單的樞轉運動是可行的,其中用戶不用耗費大的力就可以始終安全且精確地控制樞轉單元。
此外,彈性元件尤其選擇為使得在樞轉區(qū)域的至少一個部分區(qū)域中優(yōu)選在整個樞轉區(qū)域上復位力矩對應于0.8倍到1.2倍的切向力矩。
由此實現的是,合力矩至少在部分區(qū)域中優(yōu)選始終最大為切向力矩的+/-20%,并且因此由操作人員或制動單元要施加的力小,并且避免了在脫開制動單元時樞轉單元向兩個方向甩開。
復位力矩尤其作為彈性元件的復位力與復位力距轉動軸線的距離之積而得到。相應地,切向力矩尤其是作為切向力與切向力距轉動軸線的距離之積而得到。
復位力矩(mr)和切向力矩(mt)尤其在樞轉區(qū)域的至少部分區(qū)域中滿足下式:
mr≥mt。
特別有利的是,對于樞轉單元從零位置每次樞轉最大樞轉角度的至少83%、優(yōu)選至少67%、尤其至少50%而言總是滿足該式。因此,尤其分別在樞轉區(qū)域的端部處即在最大樞轉角度的83%到100%之間或67%到100%之間或50%到100%之間的樞轉中滿足該等式。由此,避免了強烈地抵靠到用于限制樞轉區(qū)域的止擋上。
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對于整個樞轉區(qū)域都滿足該等式。
特別有利的是,對于樞轉單元從零位置每次樞轉至少50°、優(yōu)選至少40°、尤其至少30°而言總是滿足該等式。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對于整個樞轉區(qū)域都滿足該等式。
在60°的最大樞轉角度的情況下,因此尤其在從零位置出來的至少50°到60°之間或者在40°到60°之間或者在30°到60°之間的樞轉時滿足上述的等式。
這在沿著任意方向從零位置出來的最大60°的偏轉的情況下可看到,尤其通過具有線性特征曲線的彈性元件來實現,因為切向力矩盡管與樞轉角度的正弦成比例,但該正弦在圍繞零點的60°的區(qū)域中大致成線性。
在一種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軸空心地設計。這具有如下優(yōu)點:該軸可以用作線纜通道,在臺架基座與布置在樞轉單元中的組件之間的布線可以通過線纜通道進行。這具有如下優(yōu)點:即使在樞轉單元樞轉時布線也不會脫開并且不中斷。
此外有利的是,樞轉單元包括變焦系統和/或物鏡系統,所述物鏡系統具有多個可選擇性置于光路中的物鏡。根據物鏡可以實現對對象的不同放大率。
物鏡尤其設計為等焦面物鏡,這具有如下優(yōu)點:可以更換不同的物鏡,而不出現焦點移動,使得不需要由操作人員進行再調節(jié)。
此外特別有利的是,物鏡在工廠中被調整為,與在軸的縱軸線即樞轉單元的轉動軸線和相應所選的物鏡在其使用時所布置的位置(即運行位置)之間的預定的距離相協調。通過使物鏡與樞轉系統的轉動軸線相協調,實現了樞轉單元的共心擺動,使得操作人員在樞轉單元樞轉時不必重新執(zhí)行調節(jié)過程。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從如下的描述中得到,該描述參照實施例結合所附的附圖詳細闡述了本發(fā)明。
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顯微鏡的示意性立體視圖;
圖2示出了面向制動單元的情況下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體圖;
圖3示出了面向布置在制動位置中的制動單元的情況下的、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圖4示出了在側向看到布置在制動位置中的制動單元的情況下的、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圖5是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其中示出了位于脫開位置的制動單元;
圖6示出了在側向看到布置在脫開的位置中的制動單元的情況下的、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圖7示出了面向點停機構(klickstopp-mechanismus)的情況下的、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另一示意性立體圖;
圖8是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其中示出了位于初始位置的點停機構的卡鎖元件;
圖9是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其中示出了在第一操作區(qū)域被操作時的操作元件;
圖10是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其中示出了在第二操作區(qū)域被操作時操作元件;
圖11示出了在隱去殼體部分時面向顯微鏡的背側的情況下的、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體圖;
圖12是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剖視圖,其中示出了位于零位置的樞轉單元;
圖13是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另一剖視圖,其中示出了從零位置運動到第一位置中時的樞轉單元;
圖14是根據圖1和圖2的顯微鏡的另一剖視圖,其中示出了從零位置樞轉到第二位置中的樞轉單元;
圖15示出了第一實施方式中根據樞轉單元的樞轉角度的作用力的曲線圖;
圖16示出了第二實施方式中根據樞轉單元的樞轉角度的作用力的曲線圖;
圖17示出了第三實施方式中根據樞轉單元的樞轉角度的作用力的曲線圖;
圖18示出了第四實施方式中根據樞轉單元的樞轉角度的作用力的曲線圖;
圖19示意性地示出了光學軸線和轉動軸線彼此的相對走向;和
圖20示意性地示出了聚焦平面的走向。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示出了數碼顯微鏡10的示意性立體圖。顯微鏡10包括固定的臺架基座12,借助其可以將顯微鏡10設置在表面上。
此外,顯微鏡10具有相對于臺架基座12可樞轉的樞轉單元14。以下還要結合圖2詳細地闡述可樞轉的固定。
樞轉單元14包括至少一個成像單元,借助其可以獲取待顯微檢測的對象的圖像。尤其是,通過成像單元不僅可以獲取單個圖像而且也可以獲取視頻,其能夠實現從不同的視角觀察待顯微檢測的對象。
此外,樞轉單元14具有物鏡系統和/或變焦系統,借助其可以調節(jié)對待顯微檢測的對象的不同放大率。物鏡系統尤其具有多個物鏡,其中每一個物鏡可以選擇性地樞轉入顯微鏡10的光路中,使得當前使用所轉入的物鏡。顯微鏡10的光路或光學軸線在圖1中用附圖標記15表示。
尤其涉及為至少一個攝像機的成像單元和物鏡系統,其在圖1中不可見,因為被樞轉單元14的殼體16遮蓋。
物鏡系統的物鏡尤其是等焦面地構成,使得在變換物鏡時不必由操作人員進行再對焦。物鏡在此情況下尤其與樞轉單元14轉動所圍繞的轉動軸線與物鏡的界面(即物鏡所布置的區(qū)域)之間的間距相協調,使得形成偏心系統,這導致在樞轉單元14相對于臺架基座12樞轉時不必重新對焦。
此外,在臺架基座12上固定有對象載物臺18,在其上放置待顯微檢測的對象。顯微鏡載物臺18可以借助調節(jié)輪20相對于臺架基座12沿著雙箭頭p1的方向調整,由此可以對待顯微檢測的對象進行對焦。
在圖2中示出了顯微鏡10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體圖,其朝向制動單元22,示出了樞轉單元14相對于臺架基座12的支承。為此,將樞轉單元14的殼體16隱去。此外也未示出樞轉單元14的上部分,以便使位于內部的部件更清楚可見。
臺架基座12包括軸24,在該軸上可圍繞軸24的縱軸線26轉動地支承有樞轉單元14。軸24的縱軸線26因此形成樞轉單元14的轉動軸線。
樞轉單元14包括棒28,該棒牢固地固定在樞轉單元14上并且在臺架基座12的運動導路(kulisse)30內被引導。運動導路30尤其圓弧形地設計,其中該圓的中心點在縱軸線26上。通過運動導路30和用于接合的棒28一方面引導運動,而另一方面尤其限制最大可能的樞轉。
運動導路30尤其設計為,其覆蓋120°的角度,這導致樞轉單元從圖1和圖2中所示的零位置(nullposition)沿著雙箭頭p2的兩個方向可樞轉60°。零位置是如下位置,在該位置中樞轉單元筆直地取向,即其居中地布置在顯微鏡載物臺18之上并且殼體16的側向殼體部分垂直地取向。換言之,零位置是如下位置:在該位置中顯微鏡10的光學軸線15垂直于顯微鏡載物臺18的表面延伸。
為了將樞轉單元14固定在期望的位置中并且對其運動制動,設置有制動單元22,該制動單元具有總共四個徑向柱塞32至38,其各通過一個彈簧40來預緊,使得其壓靠到軸24的表面,使得形成摩擦連接,其中由此形成的力分別用作制動力或固定力。在圖3和圖4中分別示出了樞轉單元14和軸24的部分的剖視圖,其中圖3示出了俯視圖而圖4示出了側視圖。在兩個圖中示出了制動位置,在該位置徑向柱塞32至38接觸軸24的表面并且因此固定樞轉單元14。
徑向柱塞32至38分別具有斜切的接觸面42,其中該接觸面尤其與相應的徑向柱塞的端面32a至38a夾有在45°到70°之間的角度、優(yōu)選大約60°的角度。通過斜切的面實現了,徑向柱塞沿著盡可能大的接觸線接觸軸線24并且將力f1施加到軸上,通過該力施加必要的摩擦并且因此固定制動單元22。
在一種可替選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設置多于或少于四個的徑向柱塞32至38,例如兩個徑向柱塞或六個徑向柱塞。此外,接觸面42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狀。例如,接觸面的形狀可以與軸24中的形狀匹配,使得力傳遞不僅沿著一條線進行而且面狀地進行。
此外,也可以使用除了徑向柱塞32至38之外的其他制動元件,例如制動塊。
此外,也可以利用其他彈性元件、例如橡膠或硅樹脂塊來代替彈簧40。
制動單元22可以借助操作元件44來脫開。操作元件44包括桿46,其背向制動單元22的端部可以被操作人員手動地操作。在例如圖1和圖2中所示的默認位置(grundposition)中,該操作元件44未被操作。為了脫開制動單元22,必須由操作人員使桿46運動離開所述默認位置。在圖1和圖2中所示的實施例中,桿46必須由操作人員朝著自己牽拉,使得可以簡單地操作。
此外,操作元件44包括兩個中間元件48、50,通過所述中間元件將桿46相對于殼體16可圍繞樞轉軸線52樞轉地支承。此外,中間元件48、50具有凸肩54、56,其分別布置在兩個彼此對置布置的徑向柱塞32至38之間。在制動位置中,這些凸肩54、56的表面和徑向柱塞32至38的端面大致彼此平行地取向。
如果桿46由操作者朝向本身即沿著箭頭p3的方向(圖6)操作,則中間元件48、50與桿46一起樞轉,這導致凸肩54、56傾斜,由此如在圖5和圖6的剖視圖中所示的那樣,徑向柱塞32至38彼此遠離地運動離開制動位置,朝向脫開的位置運動。在圖5和圖6所示的脫開的位置中,徑向柱塞32至38彼此運動離開,使得它們完全不再接觸軸24,從而完全不再提供制動力。而如果桿46沒有像在圖5和圖6中的極端情況下那么遠地運動,則情況會是,徑向柱塞32至38盡管還接觸軸24,但力小于在制動位置。所以,盡管有制動力,但樞轉單元14可以運動,而制動力通過操作人員根據其推拉桿46的遠近而能夠無級地調節(jié)。因此,尤其可以毫無問題地對樞轉單元進行精細定位。
而如果操作人員松開桿46,則徑向柱塞32至38通過彈簧40自動地又運動回到制動位置中,使得制動單元22自動地被固定并且避免無意地不受控地使樞轉單元14樞轉。
此外,徑向柱塞32至38的彈簧40通過徑向柱塞32至38與中間元件48、50的接觸實現了,在松開桿46時該桿自動地又向回運動到默認位置中,由此不需要其他彈性元件??商孢x地,也還可以設置其他彈性元件來將桿46預緊在默認位置中。
在圖7中示出了顯微鏡10的部分的另一示意性立體圖,在此情況下朝向用作“點停機構”的卡鎖連接。在設計為銷60的第一卡鎖元件與設計為凹進部62的第二卡鎖元件之間建立卡鎖連接。銷60在此情況下是樞轉單元14的部分,而凹進部62設置在臺架基座12的環(huán)64中。
在圖8至圖10中分別示出了在看到點停結構的情況下的顯微鏡10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其中剖面選擇為使得銷60被剖切。在圖8至圖10中示出了銷60的不同位置,其根據對操作元件44的操作而得到。
在圖8中示出了如下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中制動單元22布置在制動位置中,而桿46因此未被操作并布置在其默認位置中。銷60經由設計為彈簧66的彈性元件預緊在初始位置中。當樞轉單元14布置在其零位置中時,則布置在初始位置中的銷60接合到凹進部62中使得建立卡鎖連接。由于在桿46布置在默認位置中時制動單元22布置在制動位置中,所以樞轉單元14的樞轉通常是不可能的。
桿46通過連接銷68與銷60連接,其中該連接銷68伸入到銷60的長孔70中。
如果桿46在預定的第一操作區(qū)域內被操作離開默認位置,則連接銷68運動離開臺架基座12僅足夠遠到使得其在長孔70內運動,而銷60并不運動離開其初始位置。第一操作區(qū)域大致對應于桿46的最大可能的操作路徑的半部。
如果桿46在該第一操作區(qū)域內被操作,則制動單元22至少脫開而遠到使得樞轉單元14的樞轉是可能的。如果樞轉單元14運動離開零位置,則銷60通過與離開其初始位置的環(huán)64接觸運動離開其初始位置并且相應地在環(huán)64上滑動。為了確保運動離開凹進部62,凹進部62尤其具有斜切的邊緣并且銷尤其具有半球形的端部72,該端部72接合到凹進部62中。
當樞轉單元14運動回零位置而桿46仍然在第一操作區(qū)域內被操作時,當到達零位置時,則銷60由于彈簧66的復位力自動地又向回運動到初始位置,并且因此到達凹進部62,從而卡入凹進部62中。操作人員以觸覺方式通過相應的振動和/或以聲學方式通過相應的“咔嗒”感受卡入,使得操作人員任何時刻都可以精確地返回零位置。
然而如果操作人員比第一操作區(qū)域更遠地操作桿46,使得桿在預定的第二操作區(qū)域內被操作,例如在圖10中所示出的那樣,則銷60通過與連接銷68接觸而克服彈簧66的復位力,已足夠遠離地運動離開初始位置,情況如下:當樞轉單元14布置在零位置中時,銷60并未卡入凹進部62中。這具有如下優(yōu)點:樞轉單元14可以運動通過零位置,而不進行相應的卡入。因此,例如避免振動,這在樞轉單元14樞轉時獲取(拍攝)視頻時是有利的。
在圖11中示出了在看到其背側的情況下的顯微鏡10的另一示意性立體圖,其中臺架基座12的殼體的后壁被隱去,以便使內部的部件可見。
在臺架基座12的殼體內布置軸頭80,該軸頭尤其相對于軸24共軸地布置。在一種可替選的實施方式中,軸頭80和軸24也可以一體式地設計。
在軸頭80上支承扭轉彈簧82,使得其線圈圍繞軸頭80環(huán)繞,使扭轉彈簧82的軸線相對于軸頭80共軸地布置,并且因此相對于軸24以及樞轉單元14的轉動軸線26共軸地布置。
扭轉彈簧82的線材的兩個端部84、86向上彎曲并且布置為使得在其之間設計有中間空間88。棒28的背離樞轉單元14的端部伸入該中間空間88中。此外,在中間空間88中也布置有與臺架基座12牢固連接的突起90。
在圖12至14中分別示出了顯微鏡10的剖視圖,該剖切面被設置為使得從背側觀察時前端部86被剖切。在圖12中樞轉單元14布置在零位置中。在該零位置時,突起90不接觸兩個彈簧端部84、86,并且扭轉彈簧82并不張緊,從而沒有力和扭矩施加到樞轉單元14上。
如果將樞轉單元14的重力視為集中的力g,其作用在樞轉單元14的重心s,則在零位置時該力g的垂線、即所謂的重力垂線100延伸穿過樞轉單元14的轉動軸線26,使得通過重力g并不產生圍繞轉動軸線26的扭矩。
在圖13中,樞轉單元14向左沿著第一方向從零位置樞轉約60°。扭轉彈簧82用其第二端部86支撐在突起90上,其中扭轉彈簧的其他端部84通過棒28一起運動,使得扭轉彈簧82被張緊并且將復位力ff施加到棒28并且因此施加到樞轉單元14上。
當樞轉單元14從零位置樞轉時,則重心垂線100不再朝向與轉動軸線26相交的方向。更確切地說,重力g可以根據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劃分成徑向力fr和切向力ft。徑向力fr沿著朝轉動軸線26的方向,因此其并不產生圍繞轉動軸線26的扭矩。而切向力ft產生圍繞轉動軸線26的相應扭矩(切向力矩)mt,通過該扭矩將樞轉單元14向下牽拉。
彈簧的復位力ff與切向力ft相反并且平行于該切向力,使得其同樣產生圍繞轉動軸線26的扭矩,所謂的復位力矩mr,但是,其與切向力矩mt相反,因此稱作反作用力矩。由通過切向力ft產生的扭矩mt和反作用力矩合成得到的力矩因此小于通過切向力ft產生的切向力矩mt。從而操作人員需施加更小的力來使樞轉單元14朝向零位置運動。此外,制動單元22的尺寸可以設計得更小,因為只須施加更小的制動力來使樞轉單元14固定在期望的位置中,即該制動力僅需補償合力矩。
在圖14中示出了樞轉單元14在相對于圖13所示的偏轉的相反的方向上的偏轉。在該情況下,彈簧的第一端部84支撐在突起90上,而彈簧的第二端部86通過棒28帶動。通過扭轉彈簧82的對稱構造和對稱布置又產生復位力矩mrf,該復位力矩與樞轉單元14的切向力矩mt相反,并且具有與沿著不同方向的相同偏轉情況相同的大小。通過所使用的扭轉彈簧82的強度,可以調節(jié)復位力的大小,并且因此可以調節(jié)復位力矩mr以及剩余的合力矩的大小。
在圖15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中,扭轉彈簧82選擇為:復位力矩mr在從零位置樞轉50°時大致與切向力矩mt等大,使得沒有合力矩剩余。在從零位置樞轉大于50°時,復位力矩mr大于切向力矩mt,使得得到負的合力矩。
在圖16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中,扭轉彈簧82選擇為:復位力矩mr在從零位置樞轉38°時大致與切向力矩mt等大,使得沒有合力矩剩余。在從零位置樞轉大于38°時,復位力矩mr大于切向力矩mt,使得得到負的合力矩。
在圖17所示的第三實施方式中,扭轉彈簧82選擇為使得復位力矩mr始終與切向力矩mt等大或大于其,使得合力矩始終小于或者等于零。
在圖18所示的第四實施方式中,扭轉彈簧82選擇為使得復位力矩mr始終小于切向力矩mt或等于切向力矩mt,使得合力矩始終大于零。不同于其他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盡管未實現避免樞轉單元14抵靠到用于限制樞轉單元14的最大樞轉角度的止擋上,然而該實施方式也實現了,操作人員需施加更小的力來樞轉并且制動單元22的所需的制動力也較小。尤其是,在從零位置樞轉最大可能的角度時復位力矩mr與切向力矩mt一樣大。
在所有實施方式中,扭轉彈簧選擇為:使得在整個樞轉區(qū)域上復位力矩mr相當于0.8倍到1.2倍的切向力矩mt。由此實現的是,合力矩mr始終最大為切向力矩mt的+/-20%,并且因此由操作人員或制動單元22施加的力始終較小,并且避免了在制動單元22脫開時樞轉單元14沿著兩個方向甩開。
在本發(fā)明的一種可替選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其他類型的彈簧和其他彈性元件來代替扭轉彈簧82。
圖1-18中所示的顯微鏡10被設計成共心顯微鏡,也就是說,在樞轉單元14相對于臺架基座12樞轉時,不必進行重新聚焦,而是始終都成像出清晰的圖像。
為此,參照轉動軸線26調整顯微鏡10的光學系統。調節(jié)光學系統,使得其光學軸線15與轉動軸線26相交,且轉動軸線26位于聚焦平面92內。由此實現,在樞轉單元14樞轉時雖然物場(即被成像的視野)樞轉,但這種樞轉是圍繞著位于聚焦平面內的轉動軸線26進行的,從而僅僅發(fā)生聚焦平面92圍繞轉動軸線26的翻擺,而靠近轉動軸線26的區(qū)域則保持在聚焦平面92內而不會側向游移。
在圖19和20中分別示意性地示出光學軸線15、聚焦平面92和轉動軸線26彼此的相對走向,其中,為此示出了最大的容差,在所述最大容差情況下仍保證系統的充分的共心狀態(tài)。
在圖19中用附圖標記94表示通過光學系統被成像的物場。用附圖標記96表示物場94的中間的半部。如果光學軸線15以物場的25%這一距離作為最大程度相對于轉動軸線26伸展,即總的來看在物場的中間50%內伸展,則在樞轉單元14傾斜時將實現足夠的共心狀態(tài)。
在圖20中示出了對象載物臺18,其上具有要予以顯微檢測的對象98。調節(jié)聚焦平面92,使得它最大程度相距轉動軸線26處于50個景深的距離內。在轉動軸線26上方或下方的50個景深的該區(qū)域用雙箭頭p4和p5來表示。
樞轉單元14經過設計,使得它進而特別是光學系統相對于轉動軸線26在任何方向都不可移動地布置,即在任何方向都不可平移地移動,而是僅僅可以圍繞轉動軸線26翻擺。由此實現始終都得到通過參照轉動軸線26進行的調整而達到共心,而不必由操作人員繁瑣地調節(jié)。由此實現特別高的操作舒適性。
附圖標記
10顯微鏡
12臺架基座
14樞轉單元
15光學軸線
16殼體
18顯微鏡載物臺
20調節(jié)輪
22制動單元
24軸
26轉動軸線
28棒
30運動導路
32-38徑向柱塞
32a-38a端面
40彈簧
42接觸面
44操作元件
46桿
48、50中間元件
52樞轉軸線
54、56凸肩
60銷
62凹進部
64環(huán)
66彈簧
68連接銷
70長孔
72端部
80軸頭
82扭轉彈簧
84、86端部
88中間空間
90突起
92聚焦平面
94物場
96區(qū)域
98對象
100重心垂線
f1、ff、fr、ft、g力
mr、mt力矩
s重心
p1-p3方向
p4、p5區(qū)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