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顯微鏡(10),包括:
用于進行聚焦過程的自動聚焦系統(tǒng)(11),該自動聚焦系統(tǒng)帶有用于攝取第一圖像(16a)的設(shè)置在第一輸出光路(12a)中的第一圖像傳感器(14a)和用于攝取第二圖像(16b)的設(shè)置在第二輸出光路(12b)中的第二圖像傳感器(14b),
其中,所述自動聚焦系統(tǒng)(11)經(jīng)過構(gòu)造,從而能夠借助至少第一種工作模式和第二種工作模式進行所述聚焦過程。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顯微鏡,其中,所述自動聚焦系統(tǒng)(11)經(jīng)過適當(dāng)設(shè)計,從而它在所述第一種工作模式下求得由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14a)攝取的所述第一圖像(16a)和由所述第二圖像傳感器(14b)攝取的所述第二圖像(16b)的對照值,且在所述第二種工作模式下求得由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14a)攝取的所述第一圖像(16a)和由所述第二圖像傳感器(14b)攝取的所述第二圖像(16b)的對照值,并且基于求得的對照值調(diào)節(jié)清晰平面(20)相對于物體平面(22)的相對位置。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聚焦系統(tǒng)(11)被構(gòu)造成在所述第一種工作模式下適當(dāng)?shù)卣{(diào)節(jié)所述清晰平面(20)相對于所述物體平面(22)的相對位置,從而所述清晰平面(20)位于所述物體平面(22)周圍的第一誤差范圍(34)內(nèi),并且在所述第二種工作模式下適當(dāng)?shù)卣{(diào)節(jié)所述清晰平面(20)相對于所述物體平面(22)的相對位置,從而所述清晰平面(20)位于所述物體平面(22)周圍的第二誤差范圍(36)內(nèi),其中,所述第二誤差范圍(36)小于所述第一誤差范圍(34)。
4.如權(quán)利要求2或3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聚焦系統(tǒng)(11)被構(gòu)造成用于進行方向識別,用來基于由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14a)攝取的所述第一圖像(16a)的第一對照值和由所述第二圖像傳感器(14b)攝取的所述第二圖像(16b)的第二對照值的比較來調(diào)節(jié)所述清晰平面(20)相對于所述物體平面(22)的相對位置。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聚焦系統(tǒng)(11)被構(gòu)造成基于所述方向識別來適當(dāng)?shù)卣{(diào)節(jié)所述清晰平面(20)相對于所述物體平面(22)的相對位置,使得所述清晰平面(20)朝向所述物體平面(22)移動,或者使得所述物體平面(22)朝向所述清晰平面(20)移動,從而減小所述清晰平面(20)與所述物體平面(22)之間的距離,如果由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14a)攝取的所述第一圖像(16a)的所述第一對照值大于由所述第二圖像傳感器(14b)攝取的所述第二圖像(16b)的所述第二對照值。
6.如權(quán)利要求4或5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聚焦系統(tǒng)(11)被構(gòu)造成基于所述方向識別適當(dāng)?shù)卣{(diào)節(jié)所述清晰平面(20)相對于所述物體平面(22)的相對位置,使得所述清晰平面(20)移動遠(yuǎn)離所述物體平面(22),或者使得所述物體平面(22)移動遠(yuǎn)離所述清晰平面(20),從而增大所述清晰平面(20)與所述物體平面(22)之間的距離,如果由所述第二圖像傳感器(14b)攝取的所述第二圖像(16b)的所述第二對照值大于由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14a)攝取的所述第一圖像(16a)的所述第一對照值。
7.如權(quán)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一種成像系統(tǒng)(32),該成像系統(tǒng)帶有第三圖像傳感器(25)、物鏡(26)、第一分光器(28a)和第二分光器(28b),其中,所述第一分光器(28a)設(shè)置在所述物鏡(26)與所述第三圖像傳感器(25)之間的光路中,且設(shè)置在所述物鏡(26)與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14a)之間的光路中,其中,所述第二分光器(28b)設(shè)置在所述物鏡(26)與所述第三圖像傳感器(25)之間的光路中,且設(shè)置在所述物鏡(26)與所述第二圖像傳感器(14b)之間的光路中。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器(28a)被構(gòu)造成用于產(chǎn)生與所述物體平面(22)共軛的第一圖像平面(18a),而所述第二分光器(28b)被構(gòu)造成用于產(chǎn)生與所述物體平面(22)共軛的第二圖像平面(18b)。
9.如權(quán)利要求7或8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器(28a)和所述第二分光器(28b)在所述物鏡(26)與所述第三圖像傳感器(25)之間的光路中彼此分開地布置,與所述物體平面(22)共軛的所述第一圖像平面(18a)和與所述物體平面(22)共軛的所述第二圖像平面(18b)彼此間隔開,與所述物體平面(22)共軛的所述第一圖像平面(18a)和與所述物體平面(22)共軛的所述第二圖像平面(18b)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第一分光器(28a)和所述第二分光器(28b)之間的距離。
10.如權(quán)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誤差范圍(36)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誤差范圍(34)的一半。
11.如權(quán)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誤差范圍(34)至少等于所述顯微鏡(10)的景深的2.5倍,而所述第二誤差范圍(36)至多等于所述顯微鏡(10)的景深。
12.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傳感器(14a、14b)是平面?zhèn)鞲衅鳌?/p>
13.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可以在圖像傳感器上選擇部分區(qū)域(ROI=感興趣區(qū)域),在該部分區(qū)域上能夠進行焦點計算。
14.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顯微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聚焦系統(tǒng)(11)經(jīng)過構(gòu)造,從而借助于所述第一種工作模式可執(zhí)行的聚焦過程只進行一次,借助于所述第二種工作模式可執(zhí)行的聚焦過程如此頻繁地重復(fù),直至滿足規(guī)定的中斷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