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殘材去除裝置及去除殘材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顯示面板的生產過程中,通常需要將組合完成的大片基板組切割成多個小尺寸的顯示面板。
對于單層基板厚度大于或等于0.3mm的顯示面板,切割之后通常殘材01留在線路02側,如圖1和圖2所示,此時,去除殘材01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彩膜基板03朝上,手指05按壓殘材01的角落位置,此時,殘材受到的力為F1,同時向遠離彩膜基板03的方向推動殘材01,此時,殘材受到的力為F2,即可將殘材01去除;另一種是彩膜基板朝下,手指按壓陣列基板上與殘材相應位置的角落,以使該位置發(fā)生形變,從而擠壓殘材,即可使殘材自由掉落,進而將殘材去除。
這兩種去除殘材的方式均為操作人員的手動作業(yè),在日常作業(yè)過程中,由于操作人員的不規(guī)范操作,例如,作業(yè)力度過大、作業(yè)方向錯誤等,均會造成顯示面板上的線路02被劃傷,進而導致顯示面板通電后畫面異常;
具體的,參照圖3,作業(yè)力度過大會導致線路02受到的力F3和F4過大,進而造成線路02被劃傷;參照圖4,手指05按壓到虛線框06內的有效線路區(qū)域也會造成線路02被劃傷;參照圖5,作業(yè)方向錯誤會導致殘材01與線路02刮擦,同樣也會將線路02劃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殘材去除裝置及去除殘材的方法,可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因操作人員的不規(guī)范操作導致的顯示面板通電后畫面異常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殘材去除裝置,用于去除顯示面板上的殘材,包括支撐平臺,用于支撐所述顯示面板;定位件,設置于所述支撐平臺上,用于對所述顯示面板進行定位,并使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殘材位于所述支撐平臺的外側;擠壓件,所述擠壓件連接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可帶動所述擠壓件擠壓所述顯示面板殘材的邊沿,以使所述殘材相對于所述顯示面板彎折。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平臺的上表面設有用于支撐所述顯示面板的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平臺包括第一邊沿,所述定位件對所述顯示面板的定位可使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殘材位于所述第一邊沿的外側,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條,所述第一凸條與所述第一邊沿平齊。
進一步的,所述凸起的材料為鐵氟龍。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平臺的上表面設有外殼,所述外殼與所述凸起的側面抵接,所述外殼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凸起的上表面,且所述外殼由剛性材料制作,所述凸起的側面設有第一卡槽,所述外殼上與所述第一卡槽對應的位置設有卡塊,所述卡塊與所述第一卡槽卡接。
進一步的,所述擠壓件包括壓板和設置于所述壓板上的凸塊,所述凸塊由柔性材料制作,所述壓板與所述驅動裝置連接,所述驅動裝置可帶動所述壓板上的凸塊擠壓所述條狀殘材的邊沿。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為旋轉電機,所述壓板與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的下方設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與所述壓板之間設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連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壓板的運動軌跡上;當所述壓板上的凸塊與所述顯示面板接觸時,所述壓板將所述彈性件擠壓成壓縮狀態(tài)。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包括導向柱,所述導向柱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連接,另一端套設有滑塊,所述滑塊位于所述壓板的運動軌跡上,所述導向柱上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支撐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滑塊之間;當所述壓板上的凸塊與所述顯示面板接觸時,所述壓板通過所述滑塊將所述彈簧擠壓成壓縮狀態(tài)。
進一步的,所述滑塊上設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滑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間,且與所述第一固定件分離;當所述壓板向下轉動至第一預設位置時,所述壓板對所述滑塊的擠壓可使所述限位件與所述第一固定件抵接。
進一步的,還包括控制系統(tǒng)和報警單元,所述控制系統(tǒng)包括:感應器,用于檢測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殘材是否與所述顯示面板分離;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感應器和所述驅動裝置連接;當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殘材與所述顯示面板分離時,所述感應器可向所述控制器發(fā)出信號,所述控制器可接收所述信號并控制所述驅動裝置,使所述驅動裝置帶動所述擠壓件運動至初始位置;所述報警單元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當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擠壓件擠壓所述顯示面板或所述殘材的第一時間段內未接收到所述信號時,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所述驅動裝置,使所述驅動裝置帶動所述擠壓件運動至初始位置,并控制所述報警單元報警。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利用上述的殘材去除裝置對顯示面板上的殘材進行去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需要去除殘材的顯示面板放置于支撐平臺上;
通過定位件對顯示面板進行定位,使顯示面板上的殘材位于支撐平臺的外側;
控制器控制驅動裝置開啟,使驅動裝置帶動擠壓件運動,直至擠壓件對殘材的擠壓使得殘材與顯示面板分離時,感應器向控制器發(fā)出信號,控制器控制驅動裝置,使驅動裝置帶動擠壓件運動至初始位置。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殘材去除裝置在使用時,首先將需要去除殘材的顯示面板放置于所述支撐平臺上,然后通過所述定位件對所述顯示面板進行定位,保證顯示面板上的殘材位于所述支撐平臺的外側,而后通過驅動裝置帶動擠壓件運動來擠壓所述顯示面板殘材的邊沿,以使所述殘材相對于所述顯示面板彎折,從而使所述殘材與所述顯示面板分離,即可達到去除殘材的目的,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殘材去除裝置可代替操作人員的手動作業(yè),從而避免了操作人員的不規(guī)范操作造成線路被劃傷的問題,進而避免了顯示面板通電后畫面異常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殘材留在線路側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2中殘材去除后的示意圖;
圖4為現(xiàn)有技術中手指按壓到有效線路區(qū)域的示意圖;
圖5為現(xiàn)有技術中殘材與線路刮擦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顯示面板未放置到支撐平臺上時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顯示面板放置到支撐平臺上時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擠壓件擠壓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9為圖8中擠壓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圖;
圖10為殘材相對于顯示面板彎折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調節(jié)塊的示意圖;
圖12為圖11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圖1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外殼的示意圖;
圖1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定位件的示意圖;
圖15為圖14沿BB方向的剖視圖;
圖1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擠壓件的示意圖;
圖17為圖16沿CC方向的剖視圖;
圖1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限位件與第一固定件未抵接時的示意圖;
圖1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限位件與第一固定件抵接時的示意圖;
圖2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彈性件和第一固定件的示意圖;
圖21為圖20沿DD方向的剖視圖;
圖2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殘材去除裝置中感應器和報警單元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殘材去除裝置,用于去除顯示面板1上的殘材11,如圖6至圖9所示,包括支撐平臺2,支撐平臺2用于支撐顯示面板1,支撐平臺2上設有定位件3,定位件3用于對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并使顯示面板1上的殘材11位于支撐平臺2的外側,還包括擠壓件4,擠壓件4連接有驅動裝置5,驅動裝置5可帶動擠壓件4運動,隨著擠壓件4的運動,擠壓件4可直接或間接擠壓顯示面板1上殘材11的邊沿,以使殘材11相對于顯示面板1彎折,如圖10所示,從而使殘材11與顯示面板1分離。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殘材去除裝置在使用時,首先將需要去除殘材的顯示面板1放置于支撐平臺2上,然后通過定位件3對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保證顯示面板1上的殘材11位于支撐平臺2的外側,而后通過驅動裝置5帶動擠壓件4運動來擠壓顯示面板1上殘材11的邊沿,以使殘材11相對于顯示面板1彎折,從而使殘材11與顯示面板1分離,即可達到去除殘材11的目的,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殘材去除裝置可代替操作人員的手動作業(yè),從而避免了操作人員的不規(guī)范操作造成線路被劃傷的問題,進而避免了顯示面板1通電后畫面異常的問題。
參照圖6,本實施例中支撐平臺2的上表面設有凸起6,凸起6用于支撐顯示面板1,以使顯示面板1的下表面與支撐平臺2的上表面之間留有間隙,凸起6的設置可減小對顯示面板1的支撐面積,從而減小了對顯示面板1支撐時造成的損傷。
具體的,參照圖6和圖7,支撐平臺2包括第一邊沿21,定位件3對顯示面板1的定位可使顯示面板1上的殘材11位于第一邊沿21的外側,凸起6包括第一凸條61,第一凸條61與第一邊沿21平齊,由此使得第一凸條61對顯示面板1的支撐位置更靠近殘材11,因此,當擠壓件4向下運動擠壓殘材11的邊沿時,殘材11相對于顯示面板1更容易彎折,從而方便了殘材11與顯示面板1的分離,進而方便了殘材11的去除。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凸起6還包括第二凸條62,通過第二凸條62和第一凸條61來共同支撐顯示面板1,可提高對顯示面板1支撐的穩(wěn)定性,第二凸條62與第一凸條61平行,且第二凸條62上設有定位件3,顯示面板1上與殘材11相對位置的長邊或短邊與定位件3抵接,由此使得第二凸條62對顯示面板1的支撐位置位于顯示面板1的邊沿,從而減少了對顯示面板1顯示區(qū)域造成的損傷。
第二凸條62上優(yōu)選設有兩個定位件3,兩個定位件3沿第二凸條62的長度方向排列,由此可提升對顯示面板1的定位效果,同時還可避免定位件3的設置個數(shù)過多,從而避免了殘材去除裝置成本過高的問題。
為了使定位件3能夠對不同尺寸的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參照圖6、圖7、圖11和圖12,本實施例中第二凸條62的下表面沿第二凸條62的長度方向設有第一長槽621,第一長槽621的頂面設有與第一長槽621平行的第二長槽622,第二長槽622貫通第二凸條62的上表面,第一長槽621內設有螺母623,螺母623的直徑大于第二長槽622的寬度,定位件3上設有通孔31,通孔31內設有第一螺釘32,第一螺釘32穿過通孔31和第二長槽622與螺母623配合連接,由此,當需要對不同尺寸的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時,可擰松第一螺釘32,使定位件3能夠相對于第二凸條62移動,然后將定位件3沿第二長槽622的長度方向移動至需要的位置,最后再將第一螺釘32和螺母623擰緊,使定位件3再次固定于第二凸條62上,即可實現(xiàn)對定位件3位置的調節(jié),從而使定位件3能夠對不同尺寸的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
同樣為了使定位件3能夠對不同尺寸的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本實施例中支撐平臺2的上表面設有調節(jié)塊63,第二凸條62與調節(jié)塊63連接,調節(jié)塊63上設有第一長孔631,第一長孔631的長度方向與第二凸條62的長度方向垂直,第一長孔631內設有第二螺釘(圖中未示出),支撐平臺2的上表面設有第一螺紋孔(圖中未示出),第二螺釘穿過第一長孔631與第一螺紋孔配合連接,由此,當需要對不同尺寸的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時,可擰松第二螺釘,使調節(jié)塊63和第二凸條62能夠相對于支撐平臺2移動,然后將調節(jié)塊63和第二凸條62沿第一長孔631的長度方向移動至需要的位置,最后再擰緊第二螺釘,使調節(jié)塊63再次固定于支撐平臺2上,即可實現(xiàn)對第二凸條62上定位件3位置的調節(jié),從而使定位件3能夠對不同尺寸的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長孔631優(yōu)選為沉孔,由此可使第二螺釘?shù)穆葆旑^沉入沉孔內,從而使殘材去除裝置的美觀性更好。
當對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時,顯示面板1會相對于凸起6移動,本實施例中凸起6由柔性材料制作,由此可避免顯示面板1在相對于凸起6移動時被凸起6劃傷的問題。
凸起6的材料優(yōu)選為鐵氟龍,鐵氟龍材質偏軟、且摩擦系數(shù)小,不僅能避免將顯示面板1劃傷,還能減小對顯示面板1的摩擦,從而使顯示面板1的移動更順暢。
由于鐵氟龍材料易裂,因此會導致凸起6的結構穩(wěn)定性降低,為了提升凸起6的結構穩(wěn)定性,參照圖7、圖8以及圖13,本實施例中支撐平臺2的上表面設有外殼7,外殼7與凸起6的側面抵接,外殼7的上表面低于凸起6的上表面,且外殼7由剛性材料制作,由此,剛性材料的外殼7可對易裂的凸起6起到保護作用,從而提升了凸起6的結構穩(wěn)定性。
凸起6的側面設有第一卡槽64,外殼7上與第一卡槽64對應的位置設有卡塊71,卡塊71與第一卡槽64卡接,以對凸起6進行限位,從而可防止凸起6相對于外殼7移動,進而保證了外殼7能夠對凸起6起到持續(xù)的保護作用。
為了減少定位件3的設置個數(shù),參照圖12、圖14和圖15,本實施例中定位件3與顯示面板1相對的側面設有第二卡槽33,第二卡槽33貫通定位件3的下表面,第二卡槽33的側面與顯示面板1的側面抵接,第二卡槽33的頂面與顯示面板1的上表面抵接,從而對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也就是說,本實施例中的定位件3可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對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因此無需在兩個方向上分別設置定位件3,從而減小了定位件3的設置個數(shù)。
參照圖6至圖8,本實施例中的支撐平臺2包括相鄰的兩個第一邊沿21,顯示面板1包括相鄰的兩個條狀殘材11,定位件3對顯示面板1的定位可使顯示面板1上的兩個條狀殘材11一一對應位于兩個第一邊沿21的外側,擠壓件4為兩個,兩個擠壓件4分別連接有驅動裝置5,驅動裝置5可帶動相應的擠壓件4運動,隨著兩個擠壓件4的運動,兩個擠壓件4可一一對應擠壓兩個條狀殘材11的邊沿,以使兩個條狀殘材11均相對于顯示面板1彎折,從而使兩個殘材11與顯示面板1分離,即可同時將兩個條狀殘材11去除,從而提高了殘材去除裝置的效率。此時,第一凸條61為兩個,兩個第一凸條61與兩個第一邊沿21一一對應平齊,兩個第一凸條61組成L型。
參照圖7,擠壓件4包括壓板41和設置于壓板41上的凸塊42,凸塊42由柔性材料制作,壓板41與驅動裝置5連接,驅動裝置5可帶動壓板41運動,隨著壓板41的運動,凸塊42可直接或間接擠壓條狀殘材11的邊沿,本實施例中通過由柔性材料制作的凸塊42來直接或間接擠壓條狀殘材11的邊沿,可減少對顯示面板1或條狀殘材11造成的損傷。
壓板41上可設置多個凸塊42,多個凸塊42沿平行于相應的條狀殘材11的長度方向排列,通過多個凸塊42來直接或間接擠壓條狀殘材11的邊沿,可使條狀殘材11沿自身長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受力更均勻,從而方便了條狀殘材11的彎折,進而使條狀殘材11更容易與顯示面板1分離。
壓板41上優(yōu)選設有兩個凸塊42,兩個凸塊42沿平行于相應的條狀殘材11的長度方向排列,由此可通過兩個凸塊42直接或間接擠壓條狀殘材11的角落區(qū)域,使條狀殘材11的兩端均能受力,從而使條狀殘材11更容易與顯示面板1分離,同時還可避免擠壓到兩端之間的有效線路區(qū)域,從而可避免將線路壓傷。
為了使凸塊42能夠直接或間接擠壓到不同尺寸顯示面板1上的條狀殘材11的角落區(qū)域,參照圖7、圖16以及圖17,本實施例中擠壓件4還包括用于固定凸塊42的第二固定件43,第二固定件43上設有第二螺紋孔(圖中未示出),壓板41上設有第二長孔44,第二長孔44的長度方向與相應的條狀殘材11的長度方向平行,第二長孔44內設有第三螺釘45,第三螺釘45穿過第二長孔44與第二螺紋孔配合連接,由此,當需要使凸塊42直接或間接擠壓不同尺寸顯示面板1上的條狀殘材11的角落區(qū)域時,可擰松第三螺釘45,使第二固定件43能夠相對于壓板41移動,然后將第二固定件43沿第二長孔44的長度方向移動至需要的位置,最后再擰緊第三螺釘45,使第二固定件43再次固定于壓板41上,即可實現(xiàn)對凸塊42位置的調節(jié),從而使凸塊42能夠直接或間接擠壓到不同尺寸顯示面板1上的條狀殘材11的角落區(qū)域。需要說明的是,第二長孔44也優(yōu)選為沉孔,由此可使第三螺釘45的螺釘頭沉入沉孔內,從而使殘材去除裝置的美觀性更好。
凸塊42的材料優(yōu)選為硅膠,硅膠材質硬度低,可減少對顯示面板1或條狀殘材11造成的損傷,隨著凸塊42的持續(xù)擠壓,顯示面板1的邊沿可進入硅膠內,處于被硅膠包裹的狀態(tài),殘材11可與硅膠接觸,由于硅膠的摩擦系數(shù)大,從而增大了對殘材11的摩擦,進而使殘材11更容易與顯示面板1分離,使裂片更充分。
驅動裝置5優(yōu)選為旋轉電機,壓板41與旋轉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旋轉電機可帶動壓板41轉動,相比其他驅動裝置5,旋轉電機可直接購買,從而使殘材去除裝置的結構更加簡單。
為了方便旋轉電機對壓板41的驅動,如圖17所示,本實施例中壓板41上遠離旋轉電機輸出軸的部分的厚度小于壓板41上靠近旋轉電機輸出軸的部分的厚度,由此,在保證壓板41與旋轉電機輸出軸連接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可減小壓板41的重量,避免壓板41過重,從而方便了旋轉電機對壓板41的驅動。
由于殘材11很薄,直接擠壓殘材11的邊沿需要對準殘材11的邊沿,并避免碰到顯示面板1的其他部位,因此精度要求較高,難度相應較大,為了降低難度,實際操作中可采用間接擠壓殘材11邊沿的方式,具體為:參照圖10,將顯示面板1的彩膜基板朝下、陣列基板朝上放置于支撐平臺2上,以使殘材11位于陣列基板的下方,然后通過擠壓件4擠壓陣列基板上與殘材11相應位置的邊沿,以使該位置發(fā)生形變,從而間接擠壓殘材11的邊沿,進而使殘材11相對于顯示面板1彎折,加之殘材11區(qū)域已經(jīng)劃線切割,即可使殘材11與顯示面板1分離,殘材11受重力作用即可自由掉落,這個過程中殘材11與線路無相對移動,因此對線路無破壞,規(guī)避了刮傷和壓傷的風險。這種間接擠壓的方式,擠壓件4可以碰到顯示面板1的其他部位,即精度要求較低,難度相應較小。
為了避免將顯示面板1壓破,參照圖18和圖19,本實施例中壓板41的下方設有第一固定件8,第一固定件8與壓板41之間設有彈性件9,彈性件9一端與第一固定件8連接,另一端位于壓板41的運動軌跡上;旋轉電機可帶動壓板41向下轉動,當壓板41上的凸塊42與顯示面板1接觸時,壓板41將彈性件9擠壓成壓縮狀態(tài),此時,在彈性件9彈力的緩沖作用下,壓板41的速度減小,從而減小了凸塊42施加在顯示面板1上的擠壓力,進而避免了擠壓力過大將顯示面板1壓破的問題。
上述實施例中,在壓板41與彈性件9接觸之前,旋轉電機帶動壓板41的轉動為加速運動,當壓板41與彈性件9接觸時,壓板41對彈性件9的擠壓使得彈性件9發(fā)生形變,從而產生彈力,彈力的緩沖作用使得旋轉電機帶動壓板41的轉動變?yōu)闇p速運動,從而避免了當壓板41上的凸塊42與顯示面板1接觸時,速度和擠壓力過大將顯示面板1壓破的問題,隨著壓板41的繼續(xù)轉動,凸塊42可擠壓條狀殘材11的邊沿,直至條狀殘材11與顯示面板1分離。
具體的,參照圖20和圖21,彈性件9包括導向柱91,導向柱91一端與第一固定件8連接,另一端套設有滑塊92,滑塊92位于壓板41的運動軌跡上,導向柱91上套設有彈簧93,彈簧93支撐于第一固定件8和滑塊92之間;隨著壓板41的向下轉動,壓板41可擠壓滑塊92,以使滑塊92沿導向柱91向靠近第一固定件8的方向滑動,從而擠壓彈簧93,當壓板41上的凸塊42與顯示面板1接觸時,壓板41通過滑塊92將彈簧93擠壓成壓縮狀態(tài);本實施例中,彈簧93套設于導向柱91上,當滑塊92擠壓彈簧93時,彈簧93會沿導向柱91的長度方向收縮,從而避免了彈簧93彎折,進而使彈力更穩(wěn)定,也就保證了對壓板41的緩沖效果。
進一步的,第一固定件8上設有滑動通道81,滑塊92上設有沉孔921,導向柱91一端配合設置于滑動通道81內,另一端配合設置于沉孔921內,導向柱91位于沉孔921內的一端設有抵接部911,抵接部911與沉孔921內的臺階面抵接,以防止導向柱91從沉孔921內滑出,由此,當滑塊92向靠近第一固定件8的方向滑動時,導向柱91可沿滑動通道81與滑塊92一同滑動,從而避免了導向柱91位于沉孔921內的一端高于滑塊92的頂面,進而避免了導向柱91對壓板41的轉動造成阻擋。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為了避免導向柱91與第一固定件8脫離,本實施例中滑動通道81為臺階孔,臺階孔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孔(圖中未示出)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孔811,第二孔811內設有止擋件82,止擋件82的直徑大于第一孔的直徑,導向柱91穿過第一孔與止擋件82連接,由此可防止導向柱91從第一孔內滑出,從而避免了導向柱91與第一固定件8脫離的問題。
滑塊92的下表面設有第一圓形凹槽922,第一固定件8上與第一圓形凹槽922對應的位置設有第二圓形凹槽83,導向柱91同軸穿設于第一圓形凹槽922和第二圓形凹槽83內,彈簧93支撐于第一圓形凹槽922的頂面和第二圓形凹槽83的底面之間,且第一圓形凹槽922和第二圓形凹槽83的直徑與彈簧93的外徑之差為0.2~0.5mm,由此,一方面第一圓形凹槽922的側壁和第二圓形凹槽83的側壁能夠對彈簧93進行限位,避免彈簧93相對于導向柱91傾斜過多,從而使彈簧93的彈力更穩(wěn)定,另一方面還能減小彈簧93與第一圓形凹槽922的側壁和第二圓形凹槽83的側壁之間的摩擦,從而減小了噪音。
同樣為了避免將顯示面板1壓破,本實施例中滑塊92上設有限位件94,限位件94的一端位于滑塊92的下表面與第一固定件8之間,且與第一固定件8分離,如圖18所示;當壓板41向下轉動至第一預設位置時,壓板41對滑塊92的擠壓可使限位件94與第一固定件8抵接,如圖19所示,從而使滑塊92停止滑動,進而對壓板41進行限位,使壓板41停止于第一預設位置,即可避免壓板41的下壓量過大使凸塊42將顯示面板1壓破。
需要說明的是,當壓板41向下轉動至第一預設位置時,壓板41的下壓量使得凸塊42對殘材11的擠壓能夠使殘材11與顯示面板1分離,且不會將顯示面板1壓破。
具體的,限位件94為第四螺釘,滑塊92上沿導向柱91的延伸方向設有第三螺紋孔923,如圖7所示,第四螺釘配合設置于第三螺紋孔923內,第四螺釘遠離第一固定件8的一端低于滑塊92的頂面,第四螺釘靠近第一固定件8的一端位于滑塊92的下表面與第一固定件8之間,且與第一固定件8分離,由此,可通過擰動第四螺釘來調節(jié)第四螺釘靠近第一固定件8的一端與第一固定件8之間的距離,從而使滑塊92停止的位置可調,進而可防止不同厚度的顯示面板1被壓破的問題。
當壓板41向下轉動至第一預設位置時,限位件94與第一固定件8的抵接可使壓板41停止于第一預設位置,此時彈簧93的彈力最大,滑塊92對壓板41的擠壓力相應最大,為了避免將壓板41壓傷,參照圖18和圖19,本實施例中滑塊92的頂面為斜面,當壓板41向下轉動至第一預設位置時,壓板41與斜面平行抵接,由此,在擠壓力最大的時候增大了滑塊92與壓板41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小了壓強,進而避免了將壓板41壓傷的問題。
參照圖22,本實施例中的殘材去除裝置還包括用于收集殘材11的收集框10,當殘材11與顯示面板1分離時,殘材11可直接落入收集框10內,由此方便了對殘材11的收集,避免耗費人力。
所述旋轉電機優(yōu)選為伺服電機,由于伺服電機的扭力可設定,因此只要設定的伺服電機的扭力滿足F去除力﹤F扭力-F彈力﹤F壓破力,即可將殘材11安全去除,也就是說,既能保證殘材11被去除,也能防止顯示面板1被壓破,因此需要提前在測定裝置中測定將顯示面板1壓破的力F壓破力、去除殘材11時需要的力F去除力以及彈簧93的彈力F彈力。
參照圖22,本實施例中的殘材去除裝置還包括控制系統(tǒng),所述控制系統(tǒng)包括:感應器101,感應器101用于檢測顯示面板1上的殘材11是否與顯示面板1分離;控制器(圖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感應器101和驅動裝置5連接;當顯示面板1上的殘材11與顯示面板1分離時,感應器101可向所述控制器發(fā)出信號,所述控制器可接收所述信號并控制驅動裝置5,使驅動裝置5帶動擠壓件4運動至初始位置,整個作業(yè)過程無人員操作,從而實現(xiàn)了自動化,進而從根本上避免了人員作業(yè)的不穩(wěn)定性。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報警單元102,報警單元102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當所述控制器在擠壓件4擠壓顯示面板1或殘材11的第一時間段內未接收到所述信號時,即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所述控制器可控制驅動裝置5,使驅動裝置5帶動擠壓件4運動至初始位置,并控制報警單元102報警,以提醒人員進行檢修。這里的第一時間段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設置,例如,可以為0.2秒;報警單元102可以為蜂鳴器或其他能夠提醒人員的裝置,本發(fā)明對此不做限定。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利用上述的殘材去除裝置對顯示面板1上的殘材11進行去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人員或抓取機構將切割完成后需要去除殘材的顯示面板1放置于支撐平臺2上;通過定位件3對顯示面板1進行定位,使顯示面板1上的殘材11位于支撐平臺2的外側;啟動殘材去除裝置的電控按鈕,控制器即可控制驅動裝置5開啟,使驅動裝置5帶動擠壓件4運動,直至擠壓件4對殘材11的擠壓使得殘材11與顯示面板1分離時,感應器101向控制器發(fā)出信號,控制器控制驅動裝置5,使驅動裝置5帶動擠壓件4運動至初始位置,至此,殘材11去除完成,然后取走顯示面板1,等待下一個顯示面板1的循環(huán)作業(yè)。
進一步的,當控制系統(tǒng)包括報警單元102,且報警單元102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時,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當控制器在擠壓件4擠壓顯示面板1或殘材11的第一時間段內未接收到所述信號時,即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控制器控制驅動裝置5,使驅動裝置5帶動擠壓件4運動至初始位置,并控制報警單元102報警,以提醒人員進行檢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