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三維顯示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三維顯示面板及三維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傳統(tǒng)的3D(Three Dimension,三維)顯示面板一般包括顯示面板和透鏡面板,所述透鏡面板和所述顯示面板疊加組合為一體。
所述透鏡面板中包括多個透鏡。
由于面板子像素(例如,R、G、B子像素)和黑色矩陣(BM,Black Matrix)的黑色間隔條的設(shè)置具有周期性,因此會出現(xiàn)摩爾紋現(xiàn)象,這會影響三維圖像的顯示質(zhì)量。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維顯示面板及三維顯示裝置,其能提高三維圖像的顯示質(zhì)量。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一種三維顯示面板,其中,所述三維顯示面板包括:透鏡面板,所述透鏡面板包括:透鏡陣列,所述透鏡陣列包括:至少兩個透鏡,至少兩個所述透鏡以第一陣列的形式排列;色阻陣列,所述色阻陣列包括紅色色阻單元、綠色色阻單元、藍色色阻單元,其中,所述紅色色阻單元,所述綠色色阻單元以及所述藍色色阻單元以第二陣列的形式排列;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彩色濾光片基板,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包括:第一基板;黑色矩陣層,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一保護層,設(shè)置于所述色阻陣列層和所述黑色矩陣層上;以及共通電極,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保護層上;液晶層;以及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陣列器件層,所述陣列器件層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陣列器件層包括掃描線、薄膜晶體管、信號線、像素電極;第二保護層;其中,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與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疊加組合為一體,所述液晶層設(shè)置于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與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之間,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包括至少兩個像素單元,相鄰的兩個所述像素單元之間具有一間隙,所述信號線設(shè)置于所述間隙處;所述黑色矩陣層包括至少一個網(wǎng)格,所述網(wǎng)格包括一防漏光條,所述防漏光條所處的位置與所述間隙對應(yīng);所述間隙處設(shè)置有補償電極。
在上述液晶陣列顯示面板中,所述紅色色阻單元與至少一個所述透鏡對應(yīng),所述綠色色阻單元與至少一個所述透鏡對應(yīng),所述藍色色阻單元與至少一個所述透鏡對應(yīng)。
在上述液晶陣列顯示面板中,所述透鏡設(shè)置為條狀或者塊狀,至少兩設(shè)置為條狀或者塊狀的所述透鏡并列設(shè)置。
在上述液晶陣列顯示面板中,設(shè)置為條狀的所述單個或者多個透鏡所在的直線與所述顯示面板中的掃描線所在的直線具有一夾角,所述夾角處于0度至90度的范圍內(nèi)。
在上述液晶陣列顯示面板中,所述像素單元包括第一分區(qū)、第二分區(qū)、第三分區(qū)、第四分區(qū);所述第一分區(qū)中的第一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二分區(qū)中的第二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二深度,所述第三分區(qū)中的第三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三深度,所述第四分區(qū)中的第四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四深度。
一種三維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三維顯示裝置包括三維顯示面板、控制電路和電源,所述控制電路和所述電源均與所述三維顯示面板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電路還與所述電源電性連接;所述三維顯示面板包括:透鏡面板,所述透鏡面板包括:透鏡陣列,所述透鏡陣列包括:至少兩個透鏡,至少兩個所述透鏡以第一陣列的形式排列;色阻陣列,所述色阻陣列包括紅色色阻單元、綠色色阻單元、藍色色阻單元,其中,所述紅色色阻單元,所述綠色色阻單元以及所述藍色色阻單元以第二陣列的形式排列;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彩色濾光片基板,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包括:第一基板;黑色矩陣層,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一保護層,設(shè)置于所述色阻陣列層和所述黑色矩陣層上;以及共通電極,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保護層上;液晶層;以及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陣列器件層,所述陣列器件層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陣列器件層包括掃描線、薄膜晶體管、信號線、像素電極;第二保護層;其中,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與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疊加組合為一體,所述液晶層設(shè)置于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與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之間,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包括至少兩個像素單元,相鄰的兩個所述像素單元之間具有一間隙,所述信號線設(shè)置于所述間隙處;所述黑色矩陣層包括至少一個網(wǎng)格,所述網(wǎng)格包括一防漏光條,所述防漏光條所處的位置與所述間隙對應(yīng);所述間隙處設(shè)置有補償電極。
在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紅色色阻單元與至少一個所述透鏡對應(yīng),所述綠色色阻單元與至少一個所述透鏡對應(yīng),所述藍色色阻單元與至少一個所述透鏡對應(yīng)。
在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透鏡設(shè)置為條狀或者塊狀,至少兩設(shè)置為條狀或者塊狀的所述透鏡并列設(shè)置。
在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設(shè)置為條狀的所述單個或者多個透鏡所在的直線與所述顯示面板中的掃描線所在的直線具有一夾角,所述夾角處于0度至90度的范圍內(nèi)。
在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像素單元包括第一分區(qū)、第二分區(qū)、第三分區(qū)、第四分區(qū);所述第一分區(qū)中的第一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二分區(qū)中的第二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二深度,所述第三分區(qū)中的第三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三深度,所述第四分區(qū)中的第四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四深度。
相對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能提高三維圖像的顯示質(zhì)量。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內(nèi)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三維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透鏡面板的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顯示面板中的液晶盒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圖2和圖3。圖1是本發(fā)明的三維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透鏡面板的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的顯示面板中的液晶盒的示意圖。
本發(fā)明的三維顯示裝置包括三維顯示面板、控制電路和電源,所述控制電路和所述電源均與所述三維顯示面板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電路還與所述電源電性連接。
所述三維顯示面板包括透鏡面板101和顯示面板102。
所述透鏡面板包括透鏡陣列1011、基底層1012和色阻陣列1013。所述透鏡陣列包括至少兩個透鏡10111,至少兩個所述透鏡以第一陣列的形式排列。所述色阻陣列包括紅色色阻單元10131、綠色色阻單元10132、藍色色阻單元10133,其中,所述紅色色阻單元,所述綠色色阻單元以及所述藍色色阻單元以第二陣列的形式排列。
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彩色濾光片基板301、液晶層302、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303。
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包括第一基板、黑色矩陣層、第一保護層、共通電極。所述黑色矩陣層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保護層設(shè)置于所述色阻陣列層和所述黑色矩陣層上。所述共通電極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保護層上。
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陣列器件層、第二保護層。所述陣列器件層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陣列器件層包括掃描線、薄膜晶體管、信號線、像素電極。
其中,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與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疊加組合為一體,所述液晶層設(shè)置于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與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之間,所述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包括至少兩個像素單元,相鄰的兩個所述像素單元之間具有一間隙,所述信號線設(shè)置于所述間隙處。
所述黑色矩陣層包括至少一個網(wǎng)格,所述網(wǎng)格包括一防漏光條,所述防漏光條所處的位置與所述間隙對應(yīng)。所述間隙處設(shè)置有補償電極。
所述紅色色阻單元與至少一個所述透鏡對應(yīng),所述綠色色阻單元與至少一個所述透鏡對應(yīng),所述藍色色阻單元與至少一個所述透鏡對應(yīng)。
所述透鏡設(shè)置為條狀或者塊狀,至少兩設(shè)置為條狀或者塊狀的所述透鏡并列設(shè)置。
設(shè)置為條狀的所述單個或者多個透鏡所在的直線與所述顯示面板中的掃描線所在的直線具有一夾角,所述夾角處于0度至90度的范圍內(nèi)。
所述像素單元包括第一分區(qū)、第二分區(qū)、第三分區(qū)、第四分區(qū)。
所述第一分區(qū)中的第一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二分區(qū)中的第二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二深度,所述第三分區(qū)中的第三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三深度,所述第四分區(qū)中的第四像素電極溝槽具有第四深度。
所述透鏡面板和所述顯示面板疊加組合為一體。
通過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能提高三維圖像的顯示質(zhì)量。
所述液晶層是利用液晶注入裝置向所述液晶盒注入液晶分子來形成的。所述液晶注入裝置包括第一注入接口。所述液晶注入裝置還包括液晶分子輸送管和液晶泵,所述液晶分子輸送管與所述第一注入接口和所述液晶泵連接。
所述液晶盒的邊緣部還設(shè)置有框膠304。所述框膠用于對所述液晶盒進行密封,以將所述液晶分子限制在所述液晶盒內(nèi),以及防止所述液晶分子從所述液晶盒中泄漏。
所述框膠包括第二注入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注入接口與所述第二注入接口相適配。
所述第一注入接口的外表面上設(shè)置有探頭部,所述探頭部朝向所述第一注入接口的末端。具體地,所述探頭部豎立于所述外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一注入接口彎折。
所述框膠中位于所述第二注入接口旁的部位還設(shè)置有探頭容納部,所述探頭容納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注入接口與所述第二注入接口相耦合時容納所述第一注入接口的所述探頭部。所述探頭容納部為半封閉的腔室,所述探頭容納部的開口方向與所述第二注入接口的開口方向為相同的方向。所述探頭容納部相對所述第二注入接口的位置與所述探頭部相對所述第一注入接口的位置對應(yīng)。
所述第一注入接口內(nèi)設(shè)置有光纖,所述光纖還設(shè)置于所述液晶分子輸送管內(nèi),所述光纖包括本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光纖的所述本體的至少一部分包覆于所述探頭部內(nèi),所述第一端口設(shè)置于所述探頭部的外表面處。所述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注入接口的外部環(huán)境的光線,并通過所述本體將所述光線傳輸?shù)剿龅诙丝凇K龅诙丝谂c所述液晶注入裝置的光線傳感器連接。所述光纖的所述本體還包覆于所述液晶分子輸送管的管體內(nèi)。
所述光纖用于將所述第一端口所接收的所述外界環(huán)境的所述光線傳導(dǎo)至所述光線傳感器,以使所述光線傳感器能夠感測所述第一注入接口的所述外界環(huán)境的所述光線的亮度的變化情況。
所述液晶注入裝置還包括控制器和信號線,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據(jù)所述光線的亮度的變化情況判斷所述第一注入接口與所述第二注入接口的耦合情況,并根據(jù)所述耦合情況控制所述液晶泵。
具體地,所述光線傳感器用于通過所述光纖接收所述光線,并根據(jù)所述光線生成感測信號。具體地,所述光線傳感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注入接口與所述第二注入接口相扣合/相分離的過程中感測所述光線的亮度的變化情況,并生成所述感測信號,以及用于將所述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液晶注入裝置中的所述信號線發(fā)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感測信號包括第一感測信號和第二感測信號。所述光線傳感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注入接口進入到所述第二注入接口內(nèi)并與所述第二注入接口相扣合(相耦合)的過程中感測所述光線的亮度的變化情況,并生成所述第一感測信號,以及用于將所述第一感測信號發(fā)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光線傳感器還用于在所述第一注入接口與所述第二注入接口相脫離的過程中感測所述光線的亮度的變化情況,并生成所述第二感測信號,以及用于將所述第二感測信號發(fā)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感測信號控制所述液晶泵將所述液晶分子通過所述液晶分子輸送管輸送給所述液晶盒。
具體地,在所述光線的亮度的變化情況為從亮到暗時,所述光線傳感器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感測信號,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液晶泵將所述液晶分子通過所述液晶分子輸送管輸送給所述液晶盒。
在所述的光線的亮度的變化情況為從暗到亮?xí)r,所述光線傳感器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感測信號,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液晶泵停止將所述液晶分子通過所述液晶分子輸送管輸送給所述液晶盒。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優(yōu)選實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均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權(quán)利要求界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