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調色劑容器以及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95211閱讀:441來源:國知局
調色劑容器以及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調色劑容器以及具有該調色劑容器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多功能一體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通過由顯影器向感光鼓等圖像載體供給調色劑,來形成調色劑圖像。用于形成這種調色劑圖像的調色劑通常由調色劑容器補給到顯影器。

例如,有一種調色劑容器,其具有收裝調色劑的容器主體和配置于該容器主體內的旋轉部件。

在上述那樣的調色劑容器中,有一種情況是由排出閘門開閉設置于容器主體的調色劑排出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作業(yè)者的手伸進容器主體和排出閘門之間,那么附著于容器主體和排出閘門的調色劑就可能附著于作業(yè)者的手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因而,鑒于上述情況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防止作業(yè)者的手伸進容器主體和排出閘門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容器具有容器主體和排出閘門。所述容器主體收裝調色劑,且具有調色劑排出口。所述排出閘門沿著所述容器主體的外表面設置,開閉所述調色劑排出口。所述容器主體相對于所述排出閘門在封閉位置和敞開位置之間旋轉,當所述容器主體位于所述封閉位置時,所述排出閘門封閉所述調色劑排出口,當所述容器主體位于所述敞開位置位置時,所述排出閘門使所述調色劑排出口敞開。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相向筋,該相向筋在所述容器主體位于所述敞開位置的狀態(tài)下,與所述排出閘門的內表面相向。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具有所述調色劑容器和用于安裝所述調色劑容器的安裝部件。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的示意圖。

圖2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中調色劑盒位于解鎖位置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中調色劑盒位于鎖定位置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容器主體、排出閘門、攪拌槳、輸送螺桿和旋轉傳遞機構的立體圖。

圖5是從后上側觀察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立體圖。

圖6是從右后側觀察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容器主體的右側壁及其周邊的立體圖。

圖7是從左上側觀察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容器主體的右側壁及其周邊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剖視圖。

圖9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容器主體的左側壁及其周邊的側視圖。

圖10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容器主體的左側壁及其周邊的俯視圖。

圖1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容器主體的左側壁及其周邊的剖視圖。

圖12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分解立體圖。

圖13是從前下側觀察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立體圖。

圖14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中容器主體位于封閉位置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5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中容器主體位于敞開位置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6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罩及其周邊的立體圖。

圖17A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中輸送螺桿位于規(guī)定旋轉位置時一對突起部及其周邊的主視圖。

圖17B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中輸送螺桿位于上述規(guī)定旋轉位置時一對突起部及其周邊的俯視圖。

圖18A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中第1移動筋被罩覆蓋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圖18B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中第1移動筋通過第1孔部露出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圖19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罩的罩主體的立體圖。

圖20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的蓋部件的立體圖。

圖21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調色劑盒中容器主體和蓋部件的關系的平面示意圖。

圖22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顯影器的立體圖。

圖23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中調色劑盒位于解鎖位置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24是表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機中調色劑盒位于鎖定位置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說明打印機1(圖像形成裝置)的整體結構。

下面,為便于說明,將圖1中的左側作為打印機1的前側。此外,各圖中適當標注的箭頭Fr、Rr、L、R、U、Lo分別表示打印機1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上側、下側。

參照圖1,打印機1具有箱體狀的打印機主體2(裝置主體)。在打印機主體2的下部設置有用于盛裝紙張S(記錄介質)的供紙盒3。在打印機主體2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出紙托盤4。在打印機主體2的上部,于出紙托盤4的下側收裝有曝光器5。在打印機主體2的上部,于曝光器5的前側收裝有調色劑盒6(調色劑容器)。

在打印機主體2的內部設有紙張S的輸送路徑P。在輸送路徑P的上游端部設有供紙部11。在輸送路徑P的中游部設有圖像形成部7。圖像形成部7具有感光鼓8(圖像載體)和顯影器10(安裝部件)。在輸送路徑P的下游部設有定影裝置12。

接著,對采用上述結構的打印機1的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利用來自曝光器5的激光(參照圖1中雙點劃線),在感光鼓8上形成靜電潛像。接著,由顯影器10使感光鼓8上的靜電潛像顯影,從而形成調色劑圖像。據此,圖像形成動作結束。

另一方面,與上述圖像形成動作同步,由供紙部11從供紙盒3取出的紙張S被向圖像形成部7輸送,在該圖像形成部7中上述的調色劑圖像被從感光鼓8轉印到紙張S上。轉印有調色劑圖像的紙張S被輸送至輸送路徑P的下游側,進入定影裝置12,在該定影裝置12中調色劑圖像被定影在該紙張S上。定影有調色劑圖像的紙張S由輸送路徑P的下游端部排出到出紙托盤4上。

接著,對調色劑盒6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此外,圖2以后的各圖中適當標注的箭頭I表示左右方向內側(靠近調色劑盒6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一側),圖2以后的各圖中適當標注的箭頭O表示左右方向外側(遠離調色劑盒6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一側)。

參照圖2、圖3等,調色劑盒6被安裝于顯影器10。此外,圖2以后的各圖中適當標注的箭頭X表示調色劑盒6相對于顯影器10的安裝方向(以下稱為“安裝方向X”)。

調色劑盒6構成為:在安裝于顯影器10的狀態(tài)下,調色劑盒6能夠在解鎖位置(參照圖2)和鎖定位置(參照圖3)之間旋轉。在下面的說明中,上側、下側等關于方向的表達以調色劑盒6位于鎖定位置的狀態(tài)為基準。此外,圖2以后的各圖中適當標注的箭頭R1表示調色劑盒6從解鎖位置向鎖定位置旋轉時的旋轉方向(以下稱為“第1旋轉方向

R1”)。另一方面,圖3以后的各圖中適當標注的箭頭R2表示調色劑盒6從鎖定位置向解鎖位置旋轉時的旋轉方向(以下稱為“第2旋轉方向R2”)。第1旋轉方向R1、第2旋轉方向R2與左右方向垂直。

參照圖4、圖5等,調色劑盒6具有容器主體14、配置于容器主體14的右下側的排出閘門15、配置于容器主體14內的攪拌槳16(第1旋轉部件)和輸送螺桿17(第2旋轉部件)、設置于容器主體14的右側的旋轉傳遞機構18、罩住旋轉傳遞機構18的罩20和設置于容器主體14的上側的蓋部件21。此外,圖4中省略了罩20和蓋部件21。下面,按順序對構成調色劑盒6的上述各部件進行說明。

首先,對調色劑盒6的容器主體14進行說明。

參照圖4等,容器主體14呈在左右方向上較長的箱體狀。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左右方向為容器主體14的長度方向。容器主體14中收裝有黑色的調色劑(未圖示)。在容器主體14的上表面設有開口部22。在容器主體14上,于開口部22的周圍設有容器主體側凸緣23。

參照圖6等,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左右方向的側壁)的外表面的中央部,突出設置有圓筒狀的第1軸支承部25。第1軸支承部25使容器主體14的內部和外部連通。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外表面的后下角部,突出設置有圓筒狀的第2軸支承部26。第2軸支承部26使容器主體14的內部和外部連通。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外表面的前端部,突出設置有卡合突起27a,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外表面的下端部,突出設置有卡合突起27b。

參照圖7等,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內表面設有插入槽28,該插入槽28從上側(開口部22側)向下側(第1軸支承部25側)延伸。插入槽28的下部在左右方向的寬度從上側(開口部22側)向下側(第1軸支承部25側)逐漸變窄。插入槽28的上端部(開口部22側的端部)在容器主體側凸緣23內開口。

參照圖5等,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左右方向的側壁)具有:基部31;調色劑填充口32,其從基部31的前上部向左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第1軸承部33,其從基部31的后部向左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引導部34,其設在第1軸承部33的周圍;凹陷部35,其相對于基部31向右側(左右方向內側)凹陷;第2軸承部36,其從凹陷部35向左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連接部37,其連接基部31和凹陷部35。

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基部31呈平板狀?;?1以與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式設置。換言之,基部31沿著與左右方向交叉的面(不平行于左右方向的面)設置。

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調色劑填充口32呈圓筒狀。調色劑填充口32使容器主體14的內部和外部連通,從而能夠通過調色劑填充口32向容器主體14的內部填充調色劑。調色劑填充口32被圓形的帽體(cap)38堵塞。

參照圖8等,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第1軸承部33與基部31一體形成。第1軸承部33呈左端部(左右方向外側的端部)被封住的有底圓筒狀。此外,在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內表面沒有設置從上側(開口部22側)向下側(第1軸支承部33側)延伸的插入槽。

參照圖5等,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引導部34從基部31和連接部37向左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引導部34與基部31和連接部37一體形成。引導部34呈在安裝方向X上較長的形狀。引導部34設在調色劑填充口32和凹陷部35之間。引導部34呈筒狀,以包圍第1軸承部33的方式設置。引導部34與第1軸承部33成為一體。

參照圖9等,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引導部34具有相互相向的前后一對相向板40和連接前后一對的相向板40的上下兩端部的上下一對連接板41。前后一對相向板40的上部和下部通過上下一對加強筋42連接。前側的相向板4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沿著調色劑填充口32和帽體38的外周面呈圓弧狀彎曲。前側的相向板4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彎曲部分)與第1軸承部33直接連接。后側的相向板40呈沿著安裝方向X延伸的平板狀。后側的相向板4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通過連接筋43與第1軸承部33連接。

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凹陷部35設在左側壁30的后下角部(遠離蓋部件21一側的角部)。凹陷部35以包圍第2軸承部36的方式設置。參照圖10等,凹陷部35呈平板狀。凹陷部35的內表面相對于基部31的內表面向右側(左右方向內側)突出,突出的量對應于凹陷部35相對于基部31向右側(左右方向內側)凹陷的量。

參照圖11等,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第2軸承部36與凹陷部35一體形成。第2軸承部36呈左端部(左右方向外側的端部)被封住的有底圓筒狀。第2軸承部36的左端部(左右方向外側的端部)比基部31的外表面靠右側(左右方向內側)配置。

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連接部37以向左側(左右方向外側)遠離第2軸承部36的方式傾斜。連接部37的內表面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

參照圖12等,在容器主體14的底壁44上設有調色劑排出口45。在容器主體14的底壁44的外表面固定有密封部件46,該密封部件46包圍調色劑排出口45的周圍。

在容器主體14的底壁44和后側壁53(寬度方向的側壁)的外表面,在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而突出設有一對支承筋54。在容器主體14的底壁44和后側壁53的外表面,于一對支承筋54之間突出設有一對卡合筋55,該一對卡合筋55在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在容器主體14的后側壁53的外表面,于一對支承筋54之間且為一對卡合筋55之間突出設有相向筋56。相向筋56在第1旋轉方向R1上設在調色劑排出口45的上游側。

容器主體14的后側壁53的相向筋56具有多個(例如5個)第1板部57和連接多個第1板部57的上部(遠離調色劑排出口45一側的部分)的第2板部58。各第1板部57沿著第1旋轉方向R1、第2旋轉方向R2設置。各第1板部57的下端部(第1旋轉方向R1上的下游側的端部)向下側(第1旋轉方向R1上的下游側)頂端逐漸變細。第2板部58沿著左右方向設置。

參照圖13等,容器主體14的前側壁50呈平板狀,不具有筋部等。在容器主體14的底壁44的外表面設有第1凹部51、第2凹部52。第1凹部51、第2凹部52設在第1旋轉方向R1上調色劑排出口45的下游側。第1凹部51、第2凹部52呈平面狀。第2凹部52設在第1旋轉方向R1上第1凹部51的下游側,且與第1凹部51連接。第2凹部52的下端部(第1旋轉方向R1上的上游側的端部)進入第1凹部51的前端部(第1旋轉方向R1上的下游側的端部)。第2凹部52的左右方向的寬度比第1凹部51的左右方向的寬度窄。第2凹部52相對于第1凹部51傾斜,且沒有與第1凹部51設在同一平面上。

接著,對調色劑盒6的排出閘門15進行說明。

排出閘門15沿著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設置。排出閘門15構成為:從下側(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zhèn)?開閉調色劑排出口45。

參照圖12等,排出閘門15具有閘門主體59和安裝于閘門主體59的外表面的止擋件60。

排出閘門15的閘門主體59沿著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呈圓弧狀彎曲。閘門主體59由在容器主體14的底壁44和后側壁53的外表面突出設置的一對支承筋54支承,且該閘門主體59能夠旋轉。據此,容器主體14相對于排出閘門15在封閉位置(參照圖14)和敞開位置(參照圖15)之間旋轉,當容器主體14位于封閉位置時,閘門主體59封閉調色劑排出口45,當容器主體14位于敞開位置時,閘門主體59使調色劑排出口45敞開。此外,上述第1旋轉方向R1為容器主體14從封閉位置向敞開位置旋轉時的旋轉方向,上述第2旋轉方向R2為容器主體14從敞開位置向封閉位置旋轉時的旋轉方向。參照圖14、圖15等,在閘門主體59的內表面的上部(第1旋轉方向R1上的上游側的部分)突出設置有內筋61。

參照圖12等,在排出閘門15的止擋件60上設有左右一對支點部62,止擋件60以該左右一對支點部62為中心而相對于閘門主體59旋轉。在止擋件60上設有左右一對卡合部63,該一對卡合部63在第1旋轉方向R1上位于左右一對支點部62的上游側。在調色劑盒6未安裝于顯影器10的狀態(tài)下,左右一對卡合部63與容器主體14的左右一對卡合筋55卡合,限制容器主體14從封閉位置向敞開位置旋轉。

接著,對調色劑盒6的攪拌槳16進行說明。

參照圖4等,攪拌槳16構成為: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1旋轉軸線Y1為中心旋轉。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左右方向為攪拌槳16的旋轉軸線方向。

攪拌槳16具有:攪拌軸65,其沿左右方向延伸;攪拌葉片66,其安裝于攪拌軸65;被檢測片67,其安裝于攪拌葉片66的右側部。

參照圖8等,攪拌槳16的攪拌軸65的右端部(左右方向的一端部)支承于設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上的第1軸支承部25,且能夠旋轉。攪拌軸65的左端部(左右方向的另一端部)支承于設在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上的第1軸承部33,且能夠旋轉。

參照圖4等,攪拌槳16的攪拌葉片66呈在左右方向上較長的片狀。攪拌葉片66例如由PET薄膜(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m)等樹脂薄膜形成,具有可撓性。攪拌葉片66被多個縫隙68劃分為多個片體70,其中,多個縫隙68沿著與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在攪拌葉片66的從右側起算的第2個片體70上突出設置有固定片71,該固定片71向遠離攪拌軸65的一側突出。參照圖15等,攪拌葉片66設置為:隨著攪拌槳16的旋轉而與容器主體14的內表面接觸與分離。

參照圖10等,攪拌槳16的攪拌葉片66的左端部(左右方向外側的端部)比設在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上的凹陷部35的內表面靠左側(左右方向外側)配置。在攪拌葉片66的左端部設有傾斜部72。傾斜部72以向左側(左右方向外側)遠離攪拌軸65的方式傾斜。

參照圖4等,攪拌槳16的被檢測片67固定于攪拌葉片66的固定片71。

接著,對調色劑盒6的輸送螺桿17進行說明。

參照圖4等,輸送螺桿17構成為: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2旋轉軸線Y2為中心旋轉。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左右方向為輸送螺桿17的旋轉軸線方向。第2旋轉軸線Y2設置在不同于第1旋轉軸線Y1的軸線上,且平行于第1旋轉軸線Y1。下面,在關于輸送螺桿17的各部分的說明中,所記載的“徑向外側”表示遠離第2旋轉軸線Y2的一側,所記載的“徑向內側”表示靠近第2旋轉軸線Y2的一側。

參照圖16等,輸送螺桿17具有:輸送軸73,其沿左右方向延伸;輸送葉片74,其從輸送軸73的外周面呈螺旋狀突出;突起部75,其從輸送軸73的右側部向徑向外側突出。

參照圖6等,輸送螺桿17的輸送軸73的右端部(左右方向的一端部)向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第2軸支承部26延伸。參照圖11等,輸送軸73的左端部(左右方向的另一端部)支承于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第2軸承部36,且能夠旋轉。

參照圖16、圖17A、圖17B等,在輸送螺桿17的輸送軸73的右側部,設有臺座部76,該臺座部76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與調色劑排出口45重疊。臺座部76呈平面狀,從輸送軸73的外周面向徑向內側凹陷。在輸送軸73的右側部,設有突片77,該突片77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與調色劑排出口45重疊。突片77從臺座部76的一側向與一對突起部75的突出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突出。

輸送螺桿17的輸送葉片74以避開輸送軸73的臺座部76的方式設置。即,輸送葉片74未在臺座部76設置。輸送葉片74具有:一側螺旋部78,其設置于一對突起部75的左側(左右方向上的一側);另一側螺旋部79,其設置于一對突起部75的右側(左右方向上的另一側)。一側螺旋部78和另一側螺旋部79不相互連接。另一側螺旋部79以與一側螺旋部78朝向相反的方式形成。

輸送螺桿17的一對突起部75以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與調色劑排出口45重疊的方式設置,且位于調色劑排出口45的正上方。一對突起部75在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設置。各突起部75呈沿直線延伸的圓柱狀。各突起部75從輸送軸73的臺座部76向徑向外側突出。各突起部75的突出端部配置為:比輸送軸73的外周面靠徑向外側,且比輸送葉片74的一側螺旋部78和另一側螺旋部79的突出端部靠徑向內側。

接著,對調色劑盒6的旋轉傳遞機構18進行說明。

參照圖6等,旋轉傳遞機構18具有第1傳遞部件81、設置于第1傳遞部件81的后下側的第2傳遞部件82和設置于第1傳遞部件81和第2傳遞部件82之間的連接部件83。

旋轉傳遞機構18的第1傳遞部件81構成為:沿著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外表面以第1旋轉軸線Y1為中心旋轉。下面,在關于第1傳遞部件81的各部分的說明中,所記載的“徑向外側”表示遠離第1旋轉軸線Y1的一側,所記載的“徑向內側”表示靠近第1旋轉軸線Y1的一側。

參照圖8等,第1傳遞部件81具有主體部84和從主體部84向左側(左右方向內側)突出的接合部85。

在第1傳遞部件81的主體部84的外周面,設有外側齒輪86和內側齒輪87。外側齒輪86設置于內側齒輪87的右側(左右方向外側),且其外徑大于內側齒輪87。

參照圖6等,在第1傳遞部件81的主體部84的外表面,突出設置有一對筒部88、89(內筒部88、外筒部89)。一對筒部88、89呈以第1旋轉軸線Y1為中心的同心圓筒狀。外筒部89設置于內筒部88的徑向外側。在主體部84的外表面突出設置有第1移動筋91。第1移動筋91沿著以第1旋轉軸線Y1為中心的徑向延伸。第1移動筋91收裝于環(huán)狀槽92,該環(huán)狀槽92形成于外側齒輪86和外筒部89之間。參照圖18A、圖18B等,第1移動筋91構成為:隨著第1傳遞部件81的旋轉而移動。

參照圖8等,第1傳遞部件81的接合部85穿過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上設置的第1軸支承部25,而固定于攪拌槳16的攪拌軸65的右端部。據此,第1傳遞部件81與攪拌槳16一體旋轉。

參照圖6等,旋轉傳遞機構18的第2傳遞部件82構成為:沿著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外表面以第2旋轉軸線Y2為中心旋轉。

第2傳遞部件82具有傳遞片93、從傳遞片93向左側(左右方向內側)突出的接合片94和從傳遞片93向右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的被支承片95。

在第2傳遞部件82的傳遞片93的外周面,設有傳遞齒輪96。第2傳遞部件82的接合片94穿過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上設置的第2軸支承部26,而固定于輸送螺桿17的輸送軸73的右端部。據此,第2傳遞部件82與輸送螺桿17一體旋轉。

在第2傳遞部件82的被支承片95的內周面突出設置有第2移動筋97。第2移動筋97沿著以第2旋轉軸線Y2為中心的徑向延伸。參照圖18A、圖18B等,第2移動筋97構成為:隨著第2傳遞部件82的旋轉而移動。

參照圖6等,在旋轉傳遞機構18的連接部件83的外周面,設有小徑齒輪98和大徑齒輪99。小徑齒輪98設置于大徑齒輪99的右側(左右方向外側),且其外徑小于大徑齒輪99。小徑齒輪98與第1傳遞部件81的內側齒輪87連接,大徑齒輪99與第2傳遞部件82的傳遞齒輪96連接。通過這種結構,第1傳遞部件81和第2傳遞部件82由連接部件83連接起來。

接著,對調色劑盒6的罩20進行說明。

參照圖16等,罩20具有罩主體100和固定于罩主體100的前上部的表示片101。

參照圖8等,罩20的罩主體100覆蓋(罩住)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蓋構成旋轉傳遞機構18的各部件81~83(圖8中僅示出了第1傳遞部件81)的至少一部分。

參照圖8、圖13等,罩主體100具有:主壁部102;引導壁部103,其從主壁部102的中央部向右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支承壁部104,其從引導壁部103向左側(左右方向內側)突出;突出壁部105,其從主壁部102的前上角部向右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延伸壁部106,其從主壁部102的外周向左側(左右方向內側)延伸。

參照圖8等,罩主體100的主壁部102與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外表面相向,并且,與構成旋轉傳遞機構18的各部件81~83(圖8中僅示出了第1傳遞部件81)的外表面相向。在主壁部102的下部設有切口部110,第1傳遞部件81的外側齒輪86的下部通過該切口部110露出。

參照圖13等,在罩主體110的主壁部102的后部設有矩形的第1孔部111,在主壁部102的后下部設有圓形的第2孔部112。第1孔部111和第2孔部112之間存在臺階113,因此,第1孔部111比第2孔部112靠右側(左右方向外側)設置。參照圖18A、圖18B等,第1孔部111設置為:能夠根據第1傳遞部件81的旋轉位置,使第1傳遞部件81的第1移動筋91在被覆蓋狀態(tài)(無法看到的狀態(tài))和露出狀態(tài)(可看到的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另一方面,第2孔部112設置為:無論第2傳遞部件82的旋轉位置如何,均使第2傳遞部件82的第2移動筋97始終處于露出狀態(tài)(可看到的狀態(tài))。第2傳遞部件82的被支承片95插入到第2孔部112。據此,被支承片95的外周面支承于第2孔部112。

在罩主體100的主壁部102的前端部設有卡合孔115a,在罩主體100的主壁部102的下端部設有卡合孔115b。在各卡合孔115a、115b卡合有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上所設置的各卡合突起27a、27b。各卡合孔115a、115b的第2旋轉方向R2上的下游端部(卡合孔115a的下端部、卡合孔115b的后端部)與各卡合突起27a、27b的第2旋轉方向R2上的下游端部(卡合突起27a的下端部、卡合突起27b的后端部)抵接。各卡合孔115a、115b的第2旋轉方向R2上的上游端部(卡合孔115a的上端部、卡合孔115b的前端部)不與各卡合突起27a、27b的第2旋轉方向R2上的上游端部(卡合突起27a的上端部、卡合突起27b的前端部)抵接,而是隔開間隔相向設置。

參照圖13等,罩主體100的引導壁部103呈在安裝方向X上較長的形狀。引導壁部103具有:筒狀部116,其從主壁部102向右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板狀部117,其封閉筒狀部116的右端部(左右方向外側的端部)。

參照圖8等,罩主體100的支承壁部104從引導壁部103的板狀部117的內表面向左側(左右方向內側)突出。支承壁部104與主壁部102和引導壁部103一體形成。支承壁部104呈以第1旋轉軸線Y1為中心的圓筒狀。支承壁部104插入到在第1傳遞部件81的主體部84的外表面設置的一對筒部88、89之間。通過這種結構,由支承壁部104來支承第1傳遞部件81。

參照圖19等,罩主體100的支承壁部104的外周面通過多個(例如4個)加強壁部118與主壁部102的內表面連接。多個加強壁部118以第1旋轉軸線Y1為中心呈放射狀設置。多個加強壁部118以等角度間隔(例如90度間隔)設置。在罩主體100的前上部設有矩形的固定槽120(固定部),該固定槽120橫跨突出壁部105和延伸壁部106。

參照圖16等,罩20的表示片101固定于罩主體100的固定槽120。表示片101獨立于罩主體100設置。表示片101被涂成不同于罩主體100的顏色。在表示片101的外表面標有朝向右側(左右方向外側)的外向箭頭121。外向箭頭121由從表示片101的外表面貫通至內表面的孔形成。

接著,對調色劑盒6的蓋部件21進行說明。

參照圖8等,蓋部件21從上側堵塞容器主體14的開口部22。在蓋部件21的外周部設有蓋部件側凸緣122。蓋部件側凸緣122固定于容器主體14的容器主體側凸緣23。

參照圖20、圖21等,在蓋部件21的蓋部件側凸緣122的右端部設有向右側突出的突出板123。在蓋部件側凸緣122的內表面,于與突出板123對應的位置突出設置有插入突起124。插入突起124插入到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內表面上設置的插入槽28。

在蓋部件21的左端部的內表面突出設置有抵接突起125。抵接突起125與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內表面抵接。抵接突起125配置為:以容器主體14的開口部22的中心點C為基準,抵接突起125相對于插入槽28和插入突起124并非中心對稱。

在蓋部件21的前后兩側部的內表面突出設置有多個定位突起126。多個定位突起126在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設置。各定位突起126與容器主體14的前后兩側壁50、53(寬度方向兩側壁)的內表面抵接。

接著,對顯影器10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參照圖14、圖15等,顯影器10具有:箱體狀的殼體130;補給閘門131,其設置于殼體130的上表面?zhèn)?;前后一對攪拌?32,其收裝于殼體130;顯影輥133(調色劑載體),其設置于后側的攪拌器132的后側。

參照圖22等,在顯影器10的殼體130的上表面設有調色劑補給口134。在殼體130的上表面固定有密封體135,該密封體135包圍調色劑補給口134的周圍。在殼體130的上表面于調色劑補給口134的前側設有檢測部136。

在顯影器10的殼體130的上表面突出設置有左右一對引導框138R、138L。在右側的引導框138R的內表面設有引導槽140R,在左側的引導框138L的內表面設有引導槽140L。各引導槽140R、140L沿安裝方向X延伸。

在顯影器10的殼體130的右側的引導框138R上,鎖定部件141以能夠沿前后方向移動的狀態(tài)安裝。鎖定部件141被螺旋彈簧149(施力體)向前側施力。在鎖定部件141的后部設有卡止部142。

在顯影器10的殼體130的右側的引導框138R上,于鎖定部件141的上側設有安裝槽143。在安裝槽143中安裝有表示體144。表示體144獨立于殼體130設置。表示體144被涂成不同于殼體130的顏色。在表示體144的外表面標有朝向左側(左右方向內側)的內向箭頭145。

在顯影器10的殼體130的上表面的右側部設有旋轉傳感器146。在殼體130的上表面的右端部設有驅動齒輪系147(驅動部)。驅動齒輪系147與在第1傳遞部件81的主體部84設置的外側齒輪86(參照圖8等)連接。

顯影器10的補給閘門131構成為:在閉位置(參照圖22中的雙點劃線)和開位置(參照圖22中的實線)之間旋轉,當補給閘門131位于閉位置時,殼體130的調色劑補給口134封閉,當補給閘門131位于開位置時,殼體130的調色劑補給口134敞開。補給閘門131被設置于殼體130的上表面的左右一對螺旋彈簧139(施力部件)向閉位置施力。在補給閘門131的左右兩端部分別設有抵接片150。

參照圖14、圖15等,顯影器10的前后一對攪拌器132支承于殼體130,且能夠旋轉。前后一對攪拌器132構成為:對經由調色劑補給口134導入到殼體130內的調色劑進行攪拌,且將該調色劑向顯影輥133側輸送。

顯影器10的顯影輥133支承于殼體130,且能夠旋轉。顯影輥133構成為:與感光鼓8靠近或抵接,承載被前后一對攪拌器132攪拌后的調色劑,且將該調色劑向感光鼓8供給。

接著,對具有上述結構的打印機1中將調色劑盒6組裝于顯影器10的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用戶等作業(yè)者將罩20的引導壁部103插入右側的引導框138R的引導槽140R,并且,將容器主體14的引導部34插入左側的引導框138L的引導槽140L,沿著安裝方向X使調色劑盒6滑動。據此,如圖23所示,調色劑盒6以解鎖位置安裝于顯影器10。在該狀態(tài)下,允許從顯影器10上拆下調色劑盒6。

另外,如上述那樣,調色劑盒6以解鎖位置安裝于顯影器10的狀態(tài)下,如圖14等所示,容器主體14位于封閉位置,排出閘門15的閘門主體59封閉容器主體14的調色劑排出口45。另外,補給閘門131位于閉位置,補給閘門131封閉殼體130的調色劑補給口134。

另外,當如上述那樣調色劑盒6以解鎖位置安裝于顯影器10時,補給閘門131的一對抵接片150(參照圖22等)與容器主體14的一對支承筋54(參照圖12等)抵接。與此相隨,一對螺旋彈簧139(參照圖22等)的作用力經由補給閘門131作用于調色劑盒6,從而調色劑盒6被向解鎖位置施力。

接著,作業(yè)者抵抗一對螺旋彈簧139的作用力,而使調色劑盒6以罩20的引導壁部103和容器主體14的引導部34為中心,沿著第1旋轉方向R1從解鎖位置旋轉至鎖定位置。據此,如圖24所示,罩20的引導壁部103相對于右側的引導框138R的引導槽140R向一個方向旋轉。同樣地,容器主體14的引導部34相對于左側的引導框138L的引導槽140L向一個方向旋轉。與此相隨,限制從顯影器10上拆下調色劑盒6。另外,由鎖定部件141的卡止部142使罩20的突出壁部105卡止。據此,調色劑盒6抵抗一對螺旋彈簧139的作用力而保持在鎖定位置。

另外,當如上述那樣調色劑盒6從解鎖位置旋轉至鎖定位置時,如圖15等所示,容器主體14相對于排出閘門15從封閉位置旋轉至敞開位置。與此相隨,排出閘門15的閘門主體59敞開容器主體14的調色劑排出口45。另外,容器主體14的一對支承筋54推壓補給閘門131的一對抵接片150,補給閘門131抵抗一對螺旋彈簧139的作用力而從閉位置旋轉至開位置。與此相隨,補給閘門131敞開殼體130的調色劑補給口134,從而,容器主體14的調色劑排出口45和殼體130的調色劑補給口134連通。據此,將調色劑盒6組裝于顯影器10的動作完成。

接著,對具有上述結構的打印機1中將調色劑盒6從顯影器10上拆下的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作業(yè)者抵抗螺旋彈簧149(參照圖22等)的作用力,向后側推壓鎖定部件141(參照圖22等)。與此相隨,鎖定部件141的卡止部142對罩20的突出壁部105的卡止被解除,在一對螺旋彈簧139的作用力下,調色劑盒6以罩20的引導壁部103和容器主體14的引導部34為中心,沿著第2旋轉方向R2從鎖定位置旋轉至解鎖位置。與此相隨,如圖14等所示,容器主體14相對于排出閘門15從敞開位置旋轉至封閉位置,排出閘門15的閘門主體59封閉容器主體14的調色劑排出口45。另外,在一對螺旋彈簧139的作用力下,補給閘門131從開位置旋轉至閉位置,補給閘門131封閉殼體130的調色劑補給口134。

另外,當如上述那樣調色劑盒6從鎖定位置旋轉至解鎖位置時,如圖23等所示,罩20的引導壁部103相對于右側的引導框138R的引導槽140R向與上述的一個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同樣地,容器主體14的引導部34相對于左側的引導框138L的引導槽140L向與上述的一個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與此相隨,允許從顯影器10上拆下調色劑盒6。

接著,作業(yè)者使罩20的引導壁部103脫離右側的引導框138R的引導槽140R,并且,使容器主體14的引導部34脫離左側的引導框138L的引導槽140L,沿著與安裝方向X相反的方向使調色劑盒6滑動。與此相隨,調色劑盒6與顯影器10分離。據此,將調色劑盒6從顯影器10上拆下的動作完成。

接著,對具有上述結構的打印機1中從調色劑盒6向顯影器10補給調色劑的動作(以下稱為”調色劑補給動作”)進行說明。

進行調色劑補給動作時,由驅動電機(未圖示)使驅動齒輪系147旋轉。當如此使驅動齒輪系147旋轉時,該旋轉通過第1傳遞部件81傳遞給攪拌槳16,從而攪拌槳16與第1傳遞部件81一體旋轉。與此相隨,收裝于容器主體14的調色劑被攪拌槳16攪拌。此外,當如此使攪拌槳16旋轉時,由設置于殼體130的上表面的檢測部136對攪拌槳16的被檢測片67進行檢測。

另外,當如上述那樣使驅動齒輪系147旋轉時,該旋轉通過第1傳遞部件81、連接部件83以及第2傳遞部件82傳遞給輸送螺桿17,從而輸送螺桿17與第2傳遞部件82一體旋轉。伴隨于此,收裝于容器主體14的調色劑由輸送螺桿17向調色劑排出口45輸送,并從調色劑排出口45排出。從調色劑排出口45排出的調色劑經由調色劑補給口134導入殼體130內。據此,調色劑補給動作結束。

另外,在輸送螺桿17上設有一對突起部75,該一對突起部75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與容器主體14的調色劑排出口45重疊。因此,能夠使凝集在調色劑排出口45附近的調色劑分散,從而能夠切實地從調色劑排出口45排出調色劑。

本實施方式中雖未特別說明,但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中,可以將調色劑攪拌用的薄膜固定于輸送螺桿17的一對突起部75。通過采用這種結構,能夠更有效地使凝集在調色劑排出口45附近的調色劑分散,從而能夠更切實地從調色劑排出口45排出調色劑。

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在輸送螺桿17上設置一對突起部75的情況。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輸送螺桿17上僅設置1個突起部75,還可以在輸送螺桿17上設置3個以上的突起部75。

接著,對將攪拌槳16和蓋部件21組裝于容器主體14的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作業(yè)者如圖8中雙點劃線所示那樣,使攪拌軸65的左端部與設在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上的第1軸承部33卡合,并且,將攪拌軸65的右端部插入到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內表面設置的插入槽28。在該狀態(tài)下,攪拌軸65呈沿直線延伸的形狀。

接著,作業(yè)者從上側推壓攪拌軸65的右端部。該推壓使得:攪拌軸65的右端部沿插入槽28從上側(開口部22側)向下側(第1軸支承部25側)滑動,并且,攪拌軸65向下側撓曲而發(fā)生彈性變形。作業(yè)者進一步從上側推壓攪拌軸65的右端部,于是,攪拌軸65的右端部越過插入槽28與第1軸支承部25卡合,并且,攪拌軸65彈性恢復為沿直線延伸的形狀。據此,將攪拌槳16組裝于容器主體14的動作完成。

接著,作業(yè)者將蓋部件21的插入突起124插入到插入槽28,而從上側將蓋部件21安裝于容器主體14。據此,將蓋部件21組裝于容器主體14的動作完成。

本實施方式中,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內表面設有插入槽28,該插入槽28從上側(開口部22側)向下側(第1軸支承部25側)延伸。因此,能夠容易地使攪拌軸65的右端部與第1軸支承部25卡合,從而能夠容易地將攪拌槳16組裝于容器主體14。

另外,在將攪拌槳16組裝于容器主體14后,將蓋部件21組裝于容器主體14,據此,蓋部件21的插入突起124插入到插入槽28。因此,能夠防止調色劑從插入槽28泄漏。

另外,在將蓋部件21組裝于容器主體14時,若錯誤地在蓋部件21的左右朝向為與本來的朝向相反的方向的狀態(tài)(插入突起124配置于蓋部件21的左端部、抵接突起125配置于蓋部件21的右端部的狀態(tài))下,將蓋部件21安裝于容器主體14,則可能無法切實地由蓋部件21來封閉容器主體14的開口部22。

然而,本實施方式中,在容器主體14的右側壁24的內表面設有插入槽28,而在容器主體14的左側壁30的內表面沒有設置插入槽。因此,只要將插入突起124插入到插入槽28而將蓋部件21安裝于容器主體14,蓋部件21的左右朝向就自然地與本來的朝向一致,從而能夠防止上述那樣的蓋部件21的錯誤安裝的情況發(fā)生。

本實施方式中,尤其是,蓋部件21的抵接突起125配置為:以容器主體14的開口部22的中心點C為基準,相對于插入槽28和插入突起124并非中心對稱(參照圖21等)。因此,即使想要在蓋部件21的左右朝向與本來的朝向相反的狀態(tài)下,將蓋部件21安裝于容器主體14,也無法將抵接突起125插入到插入槽28,抵接突起125會與容器主體側凸緣123發(fā)生干涉,而阻礙將蓋部件21安裝到容器主體14。因此,能夠更切實地防止上述那樣的蓋部件21的錯誤安裝。

本實施方式中,對利用插入槽28將攪拌槳16組裝于容器主體14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插入槽28將輸送螺桿17等、攪拌槳16以外的旋轉部件組裝于容器主體14。

另外,在如上述那樣進行調色劑補給動作時,若第1傳遞部件81發(fā)生傾倒(傾斜),則第1傳遞部件81的外側齒輪86和驅動齒輪系147之間的連接以及第1傳遞部件81的內側齒輪87和連接部件83的小徑齒輪98之間的連接會變得不穩(wěn)定,可能無法切實地由旋轉傳遞機構18將驅動齒輪系147的旋轉傳遞給攪拌槳16以及輸送螺桿17。

然而,本實施方式中,由在罩20的罩主體100上設置的支承壁部104來支承第1傳遞部件81,因此能夠切實地防止第1傳遞部件81發(fā)生傾倒(傾斜)。因此,能夠切實地由旋轉傳遞機構18將驅動齒輪系147的旋轉傳遞給攪拌槳16及輸送螺桿17。

尤其是,本實施方式中,支承壁部104插入到在第1傳遞部件81上設置的一對筒部88、89之間。因此,能夠切實地防止第1傳遞部件81發(fā)生傾倒(傾斜),并且,能夠提高第1傳遞部件81的強度。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支承壁部104從設置在罩20的罩主體100上的引導壁部103向左側(左右方向內側)突出。通過采用這種結構,不僅能夠提高支承壁104的強度,而且能夠提高引導壁部103的強度。因此,在將調色劑盒6組裝于顯影器10時,或使調色劑盒6在解鎖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旋轉時,即使在引導壁部103作用有較大的負載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引導壁部103發(fā)生變形或破損。

本實施方式中,對支承壁部104插入到在第1傳遞部件81上設置的一對筒部88、89之間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將支承壁部104配置在設置于第1傳遞部件81的1個筒部的徑向外側或徑向內側。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在調色劑盒6的左側壁30上設有與第1軸承部33一體的引導部34。通過采用這種結構,能夠提高第1軸承部33的強度,從而能夠由第1軸承部33來切實地支承攪拌槳16的攪拌軸65的左端部。

另外,引導部34的前側的相向板4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沿著調色劑填充口32和帽體38的外周面呈圓弧狀彎曲。通過采用這種結構,能夠極大程度地將引導部34靠近調色劑填充口32和帽體38配置,從而能夠提高引導部34的布局自由度。

另外,通過如上述那樣使第1軸承部33和引導部34一體化,不僅能夠提高第1軸承部33的強度,而且能夠提高引導部34的強度。因此,在將調色劑盒6組裝于顯影器10時,或使調色劑盒6在解鎖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旋轉時,即使在引導部34作用有較大的負載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引導部34發(fā)生變形或破損。

本實施方式中,對引導部34從基部31和連接部37向左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引導部34僅從基部31向左側(左右方向外側)突出。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在罩20的表示片101的外表面標有朝向右側(左右方向外側)的外向箭頭121。通過采用這種結構,能夠易于用戶識別調色劑盒6的組裝位置。

尤其是,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結構:在調色劑盒6以解鎖位置安裝于顯影器10的狀態(tài)下,罩20的表示片101的外向箭頭121和顯影器10的表示片144的內向箭頭145并不相向(參照圖2等),通過將調色劑盒6從解鎖位置旋轉至鎖定位置,來使外向箭頭121和內向箭頭145相向(參照圖3等)。通過采用這種結構,能夠督促作業(yè)者將調色劑盒6從解鎖位置旋轉至鎖定位置,從而能夠防止作業(yè)者錯誤地認為:僅將調色劑盒6以解鎖位置安裝于顯影器10,就已完成了將調色劑盒6組裝于顯影器10的動作。

本實施方式中,對在獨立于罩主體100設置的表示片101的外表面標有外向箭頭121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將外向箭頭121直接標示在罩主體100上。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樣采用調色劑盒6能夠在解鎖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旋轉的結構。在上述的調色劑盒6旋轉時,若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與構成顯影器10的部件(例如,殼體130、補給閘門131、密封體135或檢測部136)的外表面相互摩擦,則調色劑會從這些部件的外表面向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移動,移動的調色劑可能會附著到進行調色劑盒6的更換作業(yè)的作業(yè)者的手上。

然而,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結構:在容器主體14的底壁44的外表面設有第1凹部51、第2凹部52,在調色劑盒6旋轉時,上述第1凹部51、第2凹部52與構成顯影器10的部件的外表面之間隔開間隙相向(參照圖14、圖15等)。通過采用這種結構,能夠防止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與構成顯影器10的部件的外表面相互摩擦。因此,能夠防止調色劑從構成顯影器10的部件的外表面向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移動,從而能夠防止調色劑附著到進行調色劑盒6的更換作業(yè)的作業(yè)者的手上。

尤其是,本實施方式中,第1凹部51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與密封體135及補給閘門131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重疊。因此,能夠切實地防止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與密封體135及補給閘門131的外表面相互摩擦,從而能夠切實地防止調色劑從密封體135及補給閘門131的外表面向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移動。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第2凹部52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與檢測部136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重疊。因此,能夠切實地防止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與檢測部136的外表面相互摩擦,從而能夠切實地防止調色劑從檢測部136的外表面向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移動。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在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設置2個凹部(第1凹部51、第2凹部52)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僅設置1個凹部,還可以在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設置3個以上的凹部。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樣采用容器主體14相對于排出閘門15在敞開位置和封閉位置之間旋轉的結構。在采用這種結構的情況下,若在容器主體14位于敞開位置的狀態(tài)下作業(yè)者的手伸入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和排出閘門15的內表面之間,則附著在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以及排出閘門15的內表面的調色劑可能會附著到作業(yè)者的手上。因而,本實施方式中,如下這樣來防止調色劑附著到作業(yè)者的手上。

如圖14等所示,在調色劑盒6的容器主體14位于封閉位置的狀態(tài)下,容器主體14的相向筋56不與排出閘門15的閘門主體59的內表面相向,而露出。另一方面,如圖15等所示,在容器主體14位于敞開位置的情況下,相向筋56與閥門主體59的內表面(尤其是,設置于閘門主體59的內表面的內筋61)相向。因此,能夠防止在容器主體14位于敞開位置的狀態(tài)下作業(yè)者的手伸入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和排出閘門15的內表面之間,從而能夠防止附著在容器主體14的外表面以及排出閘門15的內表面的調色劑附著到作業(yè)者的手上。

本實施方式中,對相向筋56具有多個第1板部57和第2板部58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相向筋56僅具有第1板部57和第2板部58中的任意一方。

本實施方式中,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適用于打印機1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也可以適用于復印機、傳真機、多功能一體機等其他圖像形成裝置。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长武县| 合作市| 十堰市| 禹州市| 墨江| 油尖旺区| 甘洛县| 资讯 | 凌源市| 新野县| 滦南县| 静海县| 奉节县| 调兵山市| 陇川县| 噶尔县| 岑溪市| 信阳市| 新安县| 调兵山市| 金秀| 上栗县| 通道| 南城县| 满城县| 临朐县| 紫阳县| 香港| 且末县| 深水埗区| 喀什市| 内江市| 陇南市| 原阳县| 和林格尔县| 桐乡市| 南丰县| 昂仁县| 原平市| 红安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