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回路器及光纖連接器。
背景技術:
光纖回路器可作為回送光纖信號的媒介,尤其適用于光纖測試及網(wǎng)絡修復。
光信號經(jīng)光纖傳輸后,由于吸收、散射等原因引起光功率的減小,光纖損耗是光纖傳輸?shù)闹匾笜?,對光纖通信的傳輸距離有決定性影響。
在實際運用中,一般需要提供一定損耗的光纖回路器以進行光纖測試或網(wǎng)絡修復。
光纖回路器一般分為單模光纖回路器及多模光纖回路器。
就單模光纖回路器而言,如需達到一定的損耗,便需要提供對應長度的光纖,而且所需損耗越大,光纖長度越長。
實際情況中,光纖所需長度均較長(可為幾百米甚至幾千米),如此,不僅成本高,而且使用不便,特別是光纖回路器作為測試用,由于需要使用到不同損耗的光纖回路器,便需要更換多種型號的光纖回路器,操作困難,且光纖回路器所需的安裝空間較大。
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一些單模光纖回路器控制損耗的其他方式。
一種方式是,單模光纖回路器通過在光纖中摻雜雜質(zhì)以實現(xiàn)損耗控制,每一段距離的光纖損耗是固定的,因此,若要實現(xiàn)固定值的損耗,便需要截取固定長度的光纖,自由度較差,且所需光纖長度仍然較長。
另一種方式是直接截斷光纖,讓光線在截斷處的空氣中傳播而實現(xiàn)損耗提高,但這種方式同時會降低回損,不利于消除回損干擾。
另外,由于單模光纖回路器插接時可容忍誤差較小,越來越多會考慮使用多模光纖回路器。
而現(xiàn)有技術中,多模光纖回路器除了增加光纖長度外并沒有其他方式實現(xiàn)損耗控制。
當然,這里僅以光纖回路器存在的問題為限,光通信領域中的其他結(jié)構(gòu)也會存在類似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纖回路器及光纖連接器。
為實現(xiàn)上述實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纖回路器,包括至少一光纖及至少一衰減膜,所述衰減膜位于所述光纖的通光路徑上,且所述衰減膜將所述光纖分為第一光纖段及第二光纖段,通過所述第一光纖段的第一光線經(jīng)過所述衰減膜后衰減為通過所述第二光纖段的第二光線。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于所述第一光纖段及所述第二光纖段的相交處,所述第一光纖段具有第一耦合面,所述第二光纖段具有第二耦合面,所述衰減膜位于所述第一耦合面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耦合面與所述第一光纖段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所述第二耦合面與所述第一耦合面相互匹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耦合面處連接有第一光纖陣列,所述第二耦合面處連接有第二光纖陣列,所述第一光纖陣列與所述第二光纖陣列相互匹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光纖回路器為MPO多模光纖回路器。
為實現(xiàn)上述實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纖連接器,包括至少一光纖及至少一功能膜,所述功能膜位于所述光纖的通光路徑上,且所述功能膜將所述光纖分為第一光纖段及第二光纖段,通過所述第一光纖段的第一光線經(jīng)過所述功能膜后變更為通過所述第二光纖段的第二光線,所述第一光線與所述第二光線為不同光線。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于所述第一光纖段及所述第二光纖段的相交處,所述第一光纖段具有第一耦合面,所述第二光纖段具有第二耦合面,所述功能膜位于所述第一耦合面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耦合面與所述第一光纖段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所述第二耦合面與所述第一耦合面相互匹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功能膜為衰減膜、增幅膜、透光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通過在光纖中設置衰減膜來實現(xiàn)損耗控制,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衰減程度的膜層以實現(xiàn)不同的損耗,制作方便,成本低,穩(wěn)定性高,且較短的光纖便可實現(xiàn)各種損耗,光纖長度不受限,光纖選取自由度極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部分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耦合部分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制作方法步驟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回路器正視透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回路器立體透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回路器部分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回路器耦合部分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陣列立體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陣列側(cè)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光纖回路器制作方法步驟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jié)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jù)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jié)構(gòu)、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纖連接器,參圖1及圖2,光纖連接器100包括至少一光纖101及至少一功能膜102。
所述功能膜102位于所述光纖101的通光路徑上,且所述功能膜102將所述光纖101分為第一光纖段101a及第二光纖段101b。
通過所述第一光纖段101a的第一光線經(jīng)過所述功能膜102后變更為通過所述第二光纖段101b的第二光線,所述第一光線與所述第二光線為不同光線。
這里,在光纖101的中部設置功能膜102,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功能需要選取不同類型的功能膜102,以實現(xiàn)光線特定趨勢的變化,制作方便,成本低,且穩(wěn)定性高。
光纖連接器100可為SC型光纖連接器、LC型光纖連接器、FC型光纖連接器、ST型光纖連接器等。
當然,光纖連接器100也可為光纖回路器,例如為MPO光纖回路器,光纖回路器也可包括多模光纖回路器或單模光纖回路器。
功能膜102可為衰減膜、增幅膜、透光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但不以此為限,功能膜102也可為其他類型的膜。
需要說明的是,功能膜102在單模光纖及多模光纖中均可應用。
例如,當功能膜102為衰減膜時,通過在光纖101中設置衰減膜可以實現(xiàn)損耗控制,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衰減程度的膜層以實現(xiàn)不同的損耗,制作方便,成本低,穩(wěn)定性高,且較短的光纖101便可實現(xiàn)各種損耗,光纖101長度不受限,光纖101選取自由度極高。
在本實施方式中,于所述第一光纖段101a及所述第二光纖段101b的相交處,所述第一光纖段101a具有第一耦合面1011a,所述第二光纖段101b具有第二耦合面1011b,所述功能膜102位于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上。
這里,可以通過切斷方式將光纖101分為第一光纖段101a及第二光纖段101b。
所述功能膜102可以通過涂覆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上,以至少完全涂覆第一耦合面1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為準。
而后,可以通過光學膠將第一光纖段101a、第二光纖段101b連接起來,光學膠較佳不影響光線的傳輸,例如,光學膠不會改變光線的傳播路徑、光學膠不會改變光線的強度等等。
當途徑第一光纖段101a的第一光線到達功能膜102(第一耦合面1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處時,第一光線的某些性質(zhì)發(fā)生改變,例如,第一光線中某些波長的光線被吸收,或是第一光線中的光線幅值增加等。
如此,第一光線變更為第二光線,且第二光線繼續(xù)在第二光纖段101b中傳輸。
當然,在光纖101其他位置也可設置其他功能膜102,如此可將第二光線再次變更為第三光線。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與所述第一光纖段101a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α,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與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相互匹配。
這里,第一光纖段101a的橫截面定義為垂直于第一光纖段101a軸向的平面。
具體的,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與所述第一光纖段101a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α,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與所述第二光纖段101b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二夾角β,當所述第一光纖段101a與所述第二光纖段101b連接時,第一夾角α與第二夾角β相互匹配。
另外,第一夾角α及第二夾角β較佳采用8°角。
通過具有夾角的斜面設置,可以提高傳輸效果,更重要的是,光線在斜面處的回損較高,如此,可以避免因第一耦合面1011a及第二耦合面1011b的存在而影響光線傳輸回損。
這里,可以將第一光纖段101a限位于第一光纖陣列103a中、第二光纖段101b限位于第二光纖陣列103b中,如此,通過第一光纖陣列103a及第二光纖陣列103b的對位來實現(xiàn)第一光纖段101a及第二光纖段101b的精準耦合。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光纖連接器100制作方法,結(jié)合上述光纖連接器100的說明,并結(jié)合圖3,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切斷光纖101而于切斷處形成第一耦合面1011a及第二耦合面1011b;
于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處形成一功能膜102;
對準并接合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及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
這里,在光纖101的中部設置功能膜102,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功能需要選取不同類型的功能膜,以實現(xiàn)光線特定趨勢的變化,制作方便,成本低,且穩(wěn)定性高。
功能膜102可為衰減膜、增幅膜、透光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但不以此為限,功能膜102也可為其他類型的膜。
在本實施方式中,步驟“于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處形成一功能膜102”具體包括:
將包含第一耦合面1011a的第一光纖段101a組裝至第一光纖陣列103a,且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對應所述第一光纖陣列103a的第一耦合端1034a設置;
將包含第二耦合面1011b的第二光纖段101b組裝至第二光纖陣列103b,且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對應所述第二光纖陣列103b的第二耦合端1034b設置;
研磨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及所述第一耦合端1034a,使得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與所述第一光纖段101a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α;
研磨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及所述第二耦合端1034b,使得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與所述第二光纖段101b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二夾角β,所述第二夾角β與所述第一夾角α相互匹配;
至少于研磨后的第一耦合面1011a上涂覆功能膜102;
對準所述第一耦合面1011a及所述第二耦合面1011b;
利用光學膠固接所述第一光纖陣列103a及所述第二光纖陣列103b。
光纖連接器100制作方法的其他說明可以參考其他相關內(nèi)容的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下面,以光纖連接器100為光纖回路器200為例做詳細說明,較佳的,所述光纖回路器200為MPO多模光纖回路器,但不以此為限。
為了說明簡單,本實施方式的光纖回路器200與上述光纖連接器100中相同功能的結(jié)構(gòu)采用了相同的名稱。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參圖4及圖5,光纖回路器200包括殼體204以及位于殼體204內(nèi)的插芯205及光纖201,光纖201最終穿過插芯205并與其它部件實現(xiàn)光通信。
這里,以光纖回路器200包括兩組光纖201為例,且每組光纖201包括16根子光纖,但不以此為限。
本實施方式以兩組光纖201中的其中之一光纖201為例做說明。
結(jié)合圖6及圖7,光纖回路器200還包括至少一衰減膜202。
所述衰減膜202位于所述光纖201的通光路徑上,且所述衰減膜202將所述光纖201分為第一光纖段201a及第二光纖段201b。
這里,衰減膜202可以設置在除光纖201入射端/出射端之外的其他任意位置處,如此,可以避免插拔過程損壞衰減膜202。
通過所述第一光纖段201a的第一光線經(jīng)過所述衰減膜202后衰減為通過所述第二光纖段201b的第二光線。
這里,通過在光纖201中設置衰減膜202來實現(xiàn)損耗控制,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衰減程度的膜層以實現(xiàn)不同的損耗,制作方便,成本低,穩(wěn)定性高,且較短的光纖201便可實現(xiàn)各種損耗,光纖201長度不受限,光纖201選取自由度極高。
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無論是單模光纖回路器,還是多模光纖回路器,都可以通過衰減膜202的設置來實現(xiàn)損耗的自由控制,損耗控制實現(xiàn)過程簡單,且利用同一長度的光纖配合不同的衰減膜便可實現(xiàn)不同的損耗,對制作成本來說也會有極大的降低。
在本實施方式中,于所述第一光纖段201a及所述第二光纖段201b的相交處,所述第一光纖段201a具有第一耦合面2011a,所述第二光纖段201b具有第二耦合面2011b,所述衰減膜202位于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上。
這里,可以通過切斷方式將光纖201分為第一光纖段201a及第二光纖段201b。
結(jié)合圖8及圖9,第一光纖段201a的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處連接有第一光纖陣列203a,第二光纖段201b的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處連接有第二光纖陣列203b,所述第一光纖陣列203a與所述第二光纖陣列203b相互匹配。
如此,可以通過所述第一光纖陣列203a與所述第二光纖陣列203b的對位實現(xiàn)第一光纖段201a及第二光纖段201b的精準耦合。
第一光纖陣列203a與第二光纖陣列203b為相同的結(jié)構(gòu)。
以第一光纖陣列203a為例作說明,第二光纖陣列203b的說明可以參考第一光纖陣列203a。
第一光纖陣列203a包括基座2031a及蓋板2032a,基座2031a靠近蓋板2032a一側(cè)的表面上形成有若干V型槽2033a,若干V型槽2033a用于容納剝離外層包層之后的光纖芯。
這里,以基座2031a包括16個V型槽2033a為例,V型槽2033a與第一光纖段201a的子光纖數(shù)量對應,但不以此為限。
而后通過膠材料將光纖芯固定在V型槽2033a內(nèi),并通過蓋板2032a與基座2031a的相互固定實現(xiàn)光纖芯的保護定位。
第一光纖陣列203a靠近第二光纖陣列203b的端面為第一耦合端2034a,當?shù)谝还饫w段201a組裝進第一光纖陣列203a并經(jīng)研磨后,第一光纖段201a的第一耦合面2011a與第一耦合端2034a位于同一平面。
如此,通過第一光纖陣列203a與第二光纖陣列203b的位置控制,便可實現(xiàn)第一耦合面2011a與第二耦合面2011b的精準耦合,即此時實現(xiàn)了第一光纖段201a與第二光纖段201b的精準耦合,第一光纖段201a的子光纖與第二光纖段201b的子光纖一一對準。
所述衰減膜202可以通過涂覆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上,以至少完全涂覆第一耦合面2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為準,當然,也可涂覆至第一光纖陣列203a與第二光纖陣列203b處。
這里,以衰減膜202僅涂覆在第一耦合面2011a及第二耦合面2011b的其中之一上為例,但不以此為限。
而后,可以通過光學膠將第一光纖段201a、第二光纖段201b連接起來,光學膠較佳不影響光線的傳輸,光學膠的性質(zhì)可與光纖201的性質(zhì)相同,光學膠較佳并不會影響損耗。
當途徑第一光纖段201a的第一光線到達衰減膜202(第一耦合面2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處時,衰減膜202例如可以吸收第一光纖段201a中某些波長的光線(例如390nm~420nm波長范圍的光線),如此,第一光線經(jīng)過衰減膜202后衰減為了第二光線,且第二光線繼續(xù)在第二光纖段201b中傳輸。
也就是說,此時光纖201達到了一定的損耗,損耗的大小與衰減膜202的材質(zhì)及其他因素有關。
當然,在光纖201的其他位置也可設置衰減膜202,如此可將第二光線再次衰減為第三光線。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與所述第一光纖段201a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γ,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與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相互匹配。
這里,第一光纖段201a的橫截面定義為垂直于第一光纖段201a軸向的平面。
具體的,這里可以通過研磨第一光纖陣列203a、第二光纖陣列203b實現(xiàn)夾角。
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與所述第一光纖段201a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γ,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與所述第二光纖段201b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二夾角δ,當所述第一光纖段201a與所述第二光纖段201b連接時,第一夾角γ與第二夾角δ相互匹配。
另外,第一夾角γ及第二夾角δ較佳采用8°角。
這里,通過具有夾角的斜面設置,可以提高傳輸效果,更重要的是,光線在斜面處的回損較高,如此,可以避免因第一耦合面2011a及第二耦合面2011b的存在而影響光線傳輸回損,也就是說,本實施方式的光纖回路器200可以同時實現(xiàn)高損耗及高回損。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光纖回路器200制作方法,所述光纖回路器較佳為MPO多模光纖回路器。
結(jié)合上述光纖回路器200的說明,并結(jié)合圖10,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切斷光纖201而于切斷處形成第一耦合面2011a及第二耦合面2011b;
于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處形成一衰減膜202;
對準并接合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及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
這里,通過在光纖201中設置衰減膜202來實現(xiàn)損耗控制,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衰減程度的膜層以實現(xiàn)不同的損耗,制作方便,成本低,穩(wěn)定性高,且較短的光纖201便可實現(xiàn)各種損耗,光纖201長度不受限,光纖201選取自由度極高。
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無論是單模光纖回路器,還是多模光纖回路器,都可以通過衰減膜202的設置來實現(xiàn)損耗的自由控制,損耗控制實現(xiàn)過程簡單,且利用同一長度的光纖配合不同的衰減膜便可實現(xiàn)不同的損耗,對制作成本來說也會有極大的降低。
在本實施方式中,步驟“于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處形成一衰減膜202”具體包括:
于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處涂覆一衰減膜202。
更加具體的,步驟“于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處形成一衰減膜202”具體包括:
將包含第一耦合面2011a的第一光纖段201a組裝至第一光纖陣列203a,且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對應所述第一光纖陣列203a的第一耦合端2034a設置;
將包含第二耦合面2011b的第二光纖段201b組裝至第二光纖陣列203b,且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對應所述第二光纖陣列203b的第二耦合端2034b設置;
研磨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及所述第一耦合端2034a,使得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與所述第一光纖段201a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γ;
研磨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及所述第二耦合端2034b,使得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與所述第二光纖段201b的橫截面之間具有第二夾角δ,所述第二夾角δ與所述第一夾角γ相互匹配;
至少于研磨后的第一耦合面2011a上涂覆衰減膜202;
對準所述第一耦合面2011a及所述第二耦合面2011b;
利用光學膠固接所述第一光纖陣列203a及所述第二光纖陣列203b。
本實用新型的光纖回路器200的制作方法的其他說明可以參考上述光纖回路器200的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