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特殊結構的曝光機臺框后鈕組件,屬于機械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曝光機機臺臺框的連接后鈕主要是合頁式結構,此種結構在組裝時需墊不同厚度墊塊及間隙片,以調整到上框可順暢蓋下,與下框貼合,組裝起來很麻煩,另外此結構上框與下框之間的貼合性不好,影響后續(xù)的吸真空效果和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特殊結構的曝光機臺框后鈕組件,可縮短臺框的組裝調整時間,提高上框與下框迫緊的貼合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特殊結構的曝光機臺框后鈕組件,包括與臺框上框連接的上后鈕,與臺框下框連接的下后鈕,所述上后鈕與下后鈕之間還通過轉動機構可轉動的連接,所述轉動機構在導向槽內可滑動連接,所述導向槽上設有可上下調節(jié)的限位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機構為螺栓,所述螺栓采用M4螺栓。
進一步的,所述轉動機構為加工螺栓和螺帽,所述加工螺栓為M10螺栓。
進一步的,所述上后鈕和下后鈕采用銅或鐵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上后鈕上開設有3個卡槽,通過與臺框上框上的卡扣卡合來與上框連接,所述下后鈕上開設有3個卡槽,通過臺框下框上的卡扣卡合來與下框連接。
具體工作時,當需要抬起上框時,臺框內的氮氣缸活塞桿伸出用于支撐上框,上后鈕通過轉動機構跟隨上框一起轉動,并且上后鈕會沿著下后鈕上的導向槽向下運動,當?shù)竭_合適的位置時,鎖住轉動機構和限位機構;當需要蓋下上框時,首先松掉轉動機構和限位機構,臺框內的氮氣缸活塞桿收縮,此時鎖住上后鈕的M10加工螺栓,上后鈕通過轉動機構跟隨上框一起轉動,并且上后鈕會沿著下后鈕上的導向槽向上運動,當?shù)竭_合適的位置時,鎖住轉動機構和限位機構。
本實用新型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設計兩個后鈕,并且兩者之間既有轉動的自由度,又有滑動的自由度,能使上框順暢開合,并且與下框緊密貼合,而不需要再墊不同厚度墊塊及間隙片,故可縮短組裝調整時間,提高組裝效率,提高機臺使用性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臺框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后鈕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框;2、下框;3、氮氣缸;4、后鈕組件;5、上后鈕;6、下后鈕;7、加工螺栓;8、螺帽;9、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2所示的一種特殊結構的曝光機臺框后鈕組件,包括與臺框上框1連接的上后鈕5,與臺框下框2連接的下后鈕6,其中上后鈕5和下后鈕6上開設有卡槽,與上框和下框上的卡扣卡合連接,下后鈕上設有一導向槽,上后鈕5和下后鈕6之間設有一個轉動機構,通過該轉動機構,上后鈕可圍繞下后鈕旋轉,并且下后鈕上設有一導向槽,上述轉動機構還可以在導向槽中上下運動從而帶動上后鈕5的上下運動,導向槽上設有可上下調節(jié)的限位機構,來限定轉動機構的運動,在本實施例中,轉動機構為加工螺栓7和螺帽8,加工螺栓7 采用M10螺栓,限位機構為螺栓9,所述螺栓采用M4螺栓。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后鈕5和下后鈕6采用銅或鐵制成。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后鈕5上開設有3個卡槽,所述下后鈕6上開設有3個卡槽。
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