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領域,特別涉及LCD背光模組中的導光板。
背景技術:
在LCD顯像中,因為液晶本身不發(fā)光,需要由置于LCD下的背光模組(Back Light Unit, BLU)提供背光光源,通過底部光源發(fā)光后通過上層的液晶,產生不同的圖像。一般情況下,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是正面面對設備本身,需要調節(jié)亮度時,只能夠通過增強發(fā)光強度來提高亮度,但實際中,背光光源耗電量往往是設備耗電最為嚴重的部分,提高發(fā)光強度會降低設備的續(xù)航能力;在另一個方面,背光光源發(fā)出的光則是通過透光面向外各個方向發(fā)出光線,用很大一部分的光線不能夠被使用者接收,造成浪費。
而現(xiàn)有的技術,是在導光板的反光面上,設置有許多向下凹陷的球面網點,利用球面網點來對光線進行反射,但是實際中,球面網點的反射效果差,多數(shù)光線的垂直出射角并沒有改變,而是直接在球面網點上直接反射回去,或者是讓垂直出射角的角度增大,即光線僅僅是被射出出射面,但是沒有進行有效地修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設備發(fā)出光線的有效利用率,并且減少背光模組的發(fā)光能耗。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亮度導光板,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的入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一側,用于引入光源,所述的出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上表面,用于將光線從導光板內部向外透出,所述的反射面置在導光板的下表面,所述的反射面上設置有向下凹陷的反射臺。通過在反射板下部設置有反射臺,能夠將從入射面引入的光線在反射面進行反射的過程中,當光線進入反射臺后,會在反射臺內進行光角度的調節(jié),在經過反射臺后,會使得光線的垂直出射角度更小,即使得光線更加聚集在入射面的正前方,提高了背光模組的使用亮度。
反射臺為圓臺結構,所述的圓臺上底面半徑大于圓臺下底面半徑。圓臺結構能夠更加容易讓光線進入反射臺進行光角度的調節(jié),另外采用上底面大,下底面小的結構,也是為了使得圓臺的側面能夠對射入光線進行角度調節(jié)。
反射臺的母線與底面的夾角為20~60度。在這個角度范圍內,反射臺能夠盡可能地讓更多光線進入反射臺,另外在這個角度內,能夠讓一部分的光線的垂直出射角更小,即能夠取得較好的技術效果。
反射臺的高的長度為1-15um。高度即確定了圓臺的深度,深度越長,能夠對光線的垂直出射角調節(jié)的越好,但是因為背光模組一般用于移動終端,移動終端的要求是輕薄,所以在能夠在該長度范圍內,既能夠保證足夠量的深度對光線進行調節(jié),又能夠保證盡量不影響背光模組的厚度。
反射臺的排列方式為等距陣列排列。等距離排列能夠盡可能讓更多的反射臺接收到光線,并且非常重要的一點在于,因為反射臺具有提升一定區(qū)域內的亮度的效果,所以反射臺必須平均且均勻地設置,才不會使得使用效果發(fā)生一部分區(qū)域較亮,一部分區(qū)域較暗的情況發(fā)生,即使用等距陣列排列,一方面能夠提升整體的亮度,另外杜絕了顯示區(qū)域亮度不一的情況發(fā)生。
反射臺之間的間距根據不同光學要求進行調節(jié)。在設計不同的產品時,根據不同產皮你的屏幕大小以及發(fā)要求進行調節(jié),母的是使發(fā)光效果自然,保證了聚集效果不會過于集中在導光板正前方,讓導光板兩側的光線過渡溫和。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減少電能消耗。通過將反射板內的光線通過內部結構調整垂直出射角,使得光線更多地聚集在導光板的正前方,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從而減少電能的消耗。
2.結構簡單。僅僅只需要對導光板的反射面進行改造即可,無需對背光模組中的其他結構進行修改,極大節(jié)約了設計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3.過渡溫和。因為通過陣列的排布,能夠控制修正光的量,能夠起到正前方亮度增加,兩側光線過渡自然的效果。
4.厚度適宜,本發(fā)明能夠保證導光板的厚度一定情況下,獲得亮度提升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高亮度導光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高亮度導光板的反射臺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高亮度導光板的光路修正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一種高亮度導光板的另一種光路修正示意圖。
附圖說明:1為入射面,2為反射面,3為出射面,4為反射臺,41為上底面,42為下底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有點和特征更易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作出更為清楚的界定。
實施例1
亮度在物理學上定義為:光通量/接收光面積/接收光角度,因此在不改變LED數(shù)量和接收面積的前提下,想達到提升亮度的目的,就要將導光板光線的出射角度盡可能縮小,在導光板下表面設計適當?shù)木W點的結構和排布,可以達到減小光線出射角度從而達到提升背光源亮度的目的。即通過縮小接收的光角度,提高亮度。而本發(fā)明,參照附圖1和附圖2,則是通過將反射板內的垂直出射角角度減小,提高亮度。
本實施例反射臺4采用圓臺結構,上底面41半徑為40um,下底面42半徑為28um,高度為6um,采用等距陣列排列,反射臺4的間距大小為150um。
在進行導光過程中,如附圖3所述,當光線從入射面1進入到導光板內部時,若此時有光線L1,光線L1 向下進行傳導,到達反射面2,當遇到的是本發(fā)明的反射臺4時,光線L1直接進入反射臺4的下底面,經過鏡面反射的光線L2,以相同的角度反射至出射面3。
若光線L1向下傳導過程中,遇到的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球面網點,則會產生如光線L3所示的光路,經過對比可知,L2的垂直出射角更小,即本技術的反射技術效果更好。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在進行導光過程中,如附圖4所述,當光線L4向下傳播時,若L4經過的是本發(fā)明的反射臺4,則經過兩次鏡面反射,得到了光線L5,若L4是經過現(xiàn)有技術中的球面網點,則得到了光線L6,比較L5與L6的垂直出射角容易看出,L5的垂直出射角更小,即本技術的反射技術效果更好。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