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背光板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于組裝的背光板。
背景技術:
背光板是用來確保液晶顯示屏背后發(fā)出光亮的光源裝置,為了實現(xiàn)均勻發(fā)光,其一般采用側發(fā)光結構。具體的結構通常是在一個底槽和設置在底槽上的光源板和導光板,光源板設置在底槽的一個內側壁,導光板的側面抵接該光源板的發(fā)光面設置。由于背光板的尺寸一般比較小,且光源板是豎直插接于底槽上,采用一般的機械固定結構(如螺接固定等)不便操作,為了便于生產(chǎn),一般采用在光源板的背后涂覆一層膠水,從而令光源板粘結在底槽的側壁上,實現(xiàn)光源板的固定。
由于需要粘結固定,因此生產(chǎn)過程中需要進行刷膠操作,增加了工序,導致生產(chǎn)效率下降。為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組裝的光源板固定結構,從而即便于生產(chǎn),也能夠提高生產(chǎn)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便于組裝的背光板。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提供了一種便于組裝的背光板,包括底槽、導光片和光源板,所述底槽包括光源區(qū)和導光區(qū),所述光源板設置于所述光源區(qū),并且光源板垂直于底槽的底面設置,所述光源板的頂部開設有壓固缺口,所述導光片朝向所述光源板的一側凸出形成有壓固件,所述導光片固定至底槽時,所述壓固件嵌入并壓緊所述壓固缺口,從而使所述光源板被固定在底槽。
其中,所述光源區(qū)和導光區(qū)的交界處設置有夾固板,所述夾固板與底槽的一側板配合形成夾持槽,所述光源板被所述夾持槽夾持。
其中,所述壓固件包括頂接面和壓嵌部,所述導光片固定至底槽時,所述頂接面頂緊所述光源板的側面且所述壓嵌件壓入所述壓固缺口。
其中,所述光源區(qū)開設有通孔,所述光源板的取電端貫穿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通孔開設與所述光源區(qū)的底面,所述取電端設置于所述光源板的底面。
其中,所述導光板和底槽經(jīng)卡接結構卡接固定,所述卡接結構包括對應設置的凸塊和卡槽,所述凸塊和所述卡槽中一個設置于導管板的側面,另一個設置于所述底槽的內側壁。
其中,所述凸塊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側面,所述卡槽設置于所述底槽的內側壁。
其中,所述卡接結構至少包括兩組:第一卡接結構和第二卡接結構,所述第一卡接結構和第二卡接結構分布在導光板的兩個相對的側面。
其中,所述光源區(qū)和導光區(qū)的交界處設置有夾固板,所述第一卡接機構連接與所述導光板和加固板之間,所述第二卡接結構連接于所述導光板遠離所述夾固板的一側與靠近蓋側的底槽側壁之間。
其中,第一卡接結構的凸塊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接結構的凸塊的厚度。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提供的背光板,該背光板的光源板的頂部開設有壓固缺口,所述導光片朝向所述光源板的一側凸出形成有壓固件,所述導光片固定至底槽時,所述壓固件嵌入并壓緊所述壓固缺口,從而使所述光源板被固定在底槽,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不需要再涂覆膠層,裝配時,僅僅需要將光源板放置到底槽中,然后安裝導光板,安裝導光板時,導光板的壓固件自然就會壓緊光源板,裝配過程十分簡單。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便于組裝的背光板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便于組裝的背光板另一視角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在圖1和2中包括有:
1——底槽、11——夾固板、12——卡槽、13——通孔、2——光源板、21——壓固缺口、22——取電端、3——導光片、31——壓固件、311——壓嵌部、312——頂接面、32——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本發(fā)明一種便于組裝的背光板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有:底槽1、導光片3和光源板2,所述底槽1包括光源區(qū)和導光區(qū),所述光源板2設置于所述光源區(qū),并且光源板2垂直于底槽1的底面設置,所述光源板2的頂部開設有壓固缺口21,所述導光片3朝向所述光源板2的一側凸出形成有壓固件31,所述導光片3固定至底槽1時,所述壓固件31嵌入并壓緊所述壓固缺口21,從而使所述光源板2被固定在底槽1。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不需要再涂覆膠層,裝配時,僅僅需要將光源板2放置到底槽1中,然后安裝導光板,安裝導光板時,導光板的壓固件31自然就會壓緊光源板2,裝配過程十分簡單。
所述光源區(qū)和導光區(qū)的交界處設置有夾固板11,所述夾固板11與底槽1的一側板配合形成夾持槽,所述光源板2被所述夾持槽夾持,從而使光源板2不會晃動。
所述壓固件31包括頂接面312和壓嵌部311,所述導光片3固定至底槽1時,所述頂接面312頂緊所述光源板2的側面且所述壓嵌件壓入所述壓固缺口21。從而進一步加強壓固效果。
本實施例中,光源區(qū)開設有通孔13,所述光源板2的取電端22貫穿所述通孔13,具體的,述通孔13開設與所述光源區(qū)的底面,所述取電端22設置于所述光源板2的底面。這樣既便于光源板2取電,同時也是對光源板2的再一次夾固。
本實施例中,導光板和底槽1經(jīng)卡接結構卡接固定,所述卡接結構至少包括兩組:第一卡接結構和第二卡接結構,所述第一卡接機構連接與所述導光板和加固板之間,所述第二卡接結構連接于所述導光板遠離所述夾固板11的一側與靠近蓋側的底槽1側壁之間。所述卡接結構包括對應設置的凸塊32和卡槽12,所述凸塊32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側面,所述卡槽12設置于所述底槽1的內側壁,進一步的,第一卡接結構的凸塊3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接結構的凸塊32的厚度。轉配導光板時,僅僅需要將導光板壓入底槽1即可,安裝簡便。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