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適用于制冷紅外探測器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設計方法,屬于光學設計。
背景技術:
1、制冷型紅外光學系統(tǒng)具有減少雜散光,提高信噪比,增加對比度,改善光探測系統(tǒng)的探測和識別能力的優(yōu)勢,但目前制冷型紅外光學系統(tǒng)設計較為復雜,需要較多的光學元件,導致體積較大且重量較重,這在一些需要輕便和緊湊設計的應用中可能成為限制因素,且需要考慮冷反射的影響?,F(xiàn)有的多階衍射透鏡僅用一片透鏡就能實現(xiàn)消色差的目的,避免了多面透鏡的組合,因而這種衍射透鏡更輕,體積也更小,與制冷紅外探測器結合,能夠實現(xiàn)紅外光學系統(tǒng)的微型化、集成化。
2、在中國專利公開號“cn113866979a”名稱為“多階衍射透鏡的消色差方法及消色差多階衍射透鏡”中,該方法結合全局優(yōu)化算法通過優(yōu)化軸上視場焦平面的聚焦效率得到實現(xiàn)400nm-1100nm消色差的多階衍射透鏡,并推出每一環(huán)高度的灰度階數(shù)分布的單元結構深寬比最大值不超過2:1。上述方法僅對軸上視場聚焦設計,無法實現(xiàn)全視場范圍內高質量成像。同時光闌與元件重合,無法實現(xiàn)100%冷光闌效率,因此上述方法無法適用于制冷紅外探測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為了解決現(xiàn)有多階衍射透鏡無法與制冷探測器適配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適用于制冷型紅外探測器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設計方法,該方法顯著簡化制冷紅外系統(tǒng)的結構,實現(xiàn)單一元件制冷紅外光學系統(tǒng)成像,并且能夠對全波段全視場進行優(yōu)化設計。
2、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3、適用于制冷紅外探測器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設計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步驟一,以矩陣形式擬合透鏡表面結構;
5、步驟二,基于軸上點聚焦效率,設計制冷型軸上視場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
6、步驟三,增加軸外視場來擴大透鏡口徑,基于全視場進行優(yōu)化,設計制冷型多視場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
7、所述步驟一以矩陣形式擬合平面多階衍射透表面結構,透鏡結構為n*n的微結構,視場所對應的透鏡半徑為r1,每個微結構的邊長為r1/n,設橫向微結構為n1個,縱向微結構為n2個,則微結構所在位置與透鏡中心的距離為:
8、
9、若s≤r1,則劃入透鏡中視場的范圍內,若s>r1,則在視場范圍外。
10、所述步驟二基于軸上點聚焦效率,設計制冷型軸上視場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透鏡由n*n個底面積相同但高度不同的長方體緊密排列組成,根據冷光闌f數(shù),先設定透鏡參數(shù),以全波段的焦平面平均聚焦效率提升作為評價透鏡性能的指標,通過優(yōu)化算法得到透鏡結構最優(yōu)解。
11、所述步驟三基于軸上點聚焦效率,設計制冷型軸上視場平面多階衍射透鏡,透鏡半徑(視場半徑)為r1,通過增加軸外視場,擴大透鏡口徑,擴大后的透鏡半徑由以下計算公式推導得出;
12、設軸外焦點與軸上焦點的距離為l1,冷光闌半徑的長度為l2,冷光闌到像面的長度為l3,增加視場后,考慮視場后透鏡的半徑為r2,透鏡與冷光闌的距離為l4,軸外視場決定的結構與軸上視場決定的結構的距離(軸上視場與軸外視場的圓心距)l5;增加視場后,透鏡的半徑r2由以下公式決定:
13、
14、兩個視場的圓心距為:
15、
16、所述增加視場后的透鏡半徑和視場之間圓心距計算方法:通過得到的視場之間的圓心距、視場半徑、增加視場后的透鏡半徑,可以確定視場的范圍,按照步驟一的方法,將得到的視場位置與對應的微結構用矩陣表示,根據一個軸外視場推廣到多個軸外視場,設有n個視場,最大視場所決定的透鏡結構的圓心與軸上的圓心距離不大于2r1,則有:
17、
18、所述步驟三制冷型軸外視場平面多階衍射透鏡的設計,通過增加軸外視場來擴大透鏡口徑,根據各個視場所影響的透鏡微結構進行優(yōu)化,對于n個視場而言,每部分面積(從上至下)與效率的權重的關系為:
19、η=ω1η1+ω2η2+…+ωnηn
20、其中,η1、η2……ηn分別為各個視場下的聚焦效率,ω1、ω2……ωn分別為各個視場對應的權重系數(shù)。
2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22、本發(fā)明針對全視場自由分配權重優(yōu)化制冷型平面多階衍射透鏡,通過引入全波段全視場的的優(yōu)化設計方法,顯著提升了全視場范圍內的成像質量。
23、該方法將孔徑光闌與冷光闌重合,從而實現(xiàn)了100%的冷光闌效率,通過該方法設計的多階衍射透鏡可以適用于制冷型紅外探測器。
24、本發(fā)明不僅顯著簡化了制冷紅外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這對于提高制冷紅外光學系統(tǒng)的便攜性具有重要意義。
1.適用于制冷紅外探測器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設計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制冷紅外探測器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以矩陣形式擬合平面多階衍射透表面結構,透鏡結構為n*n的微結構,視場所對應的透鏡半徑為r1,每個微結構的邊長為r1/n,設橫向微結構為n1個,縱向微結構為n2個,則微結構所在位置與透鏡中心的距離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制冷紅外探測器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基于軸上點聚焦效率,設計制冷型軸上視場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透鏡由n*n個底面積相同但高度不同的長方體緊密排列組成,根據冷光闌f數(shù),先設定透鏡參數(shù),以全波段的焦平面平均聚焦效率提升作為評價透鏡性能的指標,通過優(yōu)化算法得到透鏡結構最優(yōu)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制冷紅外探測器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基于軸上點聚焦效率,設計制冷型軸上視場平面多階衍射透鏡,透鏡半徑(視場半徑)為r1,通過增加軸外視場,擴大透鏡口徑,擴大后的透鏡半徑由以下計算公式推導得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用于制冷紅外探測器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視場后的透鏡半徑和視場之間圓心距計算方法:通過得到的視場之間的圓心距、視場半徑、增加視場后的透鏡半徑,可以確定視場的范圍,按照步驟一的方法,將得到的視場位置與對應的微結構用矩陣表示,根據一個軸外視場推廣到多個軸外視場,設有n個視場,最大視場所決定的透鏡結構的圓心與軸上的圓心距離不大于2r1,則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制冷紅外探測器的平面多階衍射透鏡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制冷型軸外視場平面多階衍射透鏡的設計,通過增加軸外視場來擴大透鏡口徑,根據各個視場所影響的透鏡微結構進行優(yōu)化,對于n個視場而言,每部分面積(從上至下)與效率的權重的關系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