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金相顯微鏡,具體為一種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
背景技術:
1、電腦型金相顯微鏡或是數碼金相顯微鏡是將光學顯微鏡技術、光電轉換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開發(fā)研制成的高科技產品,可以在計算機上很方便地觀察金相圖像,從而對金相圖譜進行分析,評級等以及對圖片進行輸出、打印;
2、目前的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在使用時,為了保證其能夠適用多種不同的使用情況,其自身體積較大,但由于其自身并不具備伸縮工作,因此導致在進行攜帶運輸時較為不便,且當萬向支架過大或過小時,均會影響到顯微鏡的整體使用質量。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解決了目前的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在使用時,為了保證其能夠適用多種不同的使用情況,其自身體積較大,但由于其自身并不具備伸縮工作,因此導致在進行攜帶運輸時較為不便,且當萬向支架過大或過小時,均會影響到顯微鏡的整體使用質量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設置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內壁插接有豎桿,所述豎桿的頂部安裝有連接球,所述連接球的外壁活動連接有套塊,所述套塊的頂部安裝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內壁插接有橫桿,所述橫桿的一側設置有安裝板。
3、優(yōu)選的,所述橫桿的末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的一側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外壁與安裝板的外壁相固接。
4、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套管的內壁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第一螺紋桿,所述第一螺紋桿的外壁與橫桿的內壁螺紋相連,所述第一套管的內壁螺紋連接有第二螺紋桿。
5、優(yōu)選的,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轉板,所述轉板的頂部與第一套管的底部相固接。
6、優(yōu)選的,所述轉板的下方安裝有與底座的內壁活動相連的第一摩擦墊,所述連接球的外壁安裝有與套塊內壁活動連接的第二摩擦墊,第一連接塊的內壁活動連接有與橫桿末端相固接的第三摩擦墊,所述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的連接處安裝有第四摩擦墊。
7、有益效果
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具備以下有益效果:該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通過底板、底座、轉板、第一套管、豎桿、連接球、套塊、第二套管、橫桿、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的配合,可以實現(xiàn)萬向調節(jié),且還可以改變萬向支架的整體體積,進而使得工作人員可以更加便利的進行攜帶使用,且還可以在對不同物品進行觀測時,能夠更加便利的調整顯微鏡的位置,因此可以大大提高該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的實用性。
1.一種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設置有第一套管(4),所述第一套管(4)的內壁插接有豎桿(5),所述豎桿(5)的頂部安裝有連接球(6),所述連接球(6)的外壁活動連接有套塊(7),所述套塊(7)的頂部安裝有第二套管(8),所述第二套管(8)的內壁插接有橫桿(9),所述橫桿(9)的一側設置有安裝板(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桿(9)的末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11),所述第一連接塊(11)的一側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塊(18),所述第二連接塊(18)的外壁與安裝板(12)的外壁相固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8)的內壁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第一螺紋桿(10),所述第一螺紋桿(10)的外壁與橫桿(9)的內壁螺紋相連,所述第一套管(4)的內壁螺紋連接有第二螺紋桿(19),所述橫桿(9)的一端安裝有限位塊(15),所述限位塊(15)的外壁與第二套管(8)的內壁活動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外壁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轉板(3),所述轉板(3)的頂部與第一套管(4)的底部相固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便攜式金相顯微鏡用萬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板(3)的下方安裝有與底座(2)的內壁活動相連的第一摩擦墊(17),所述連接球(6)的外壁安裝有與套塊(7)內壁活動連接的第二摩擦墊(16),第一連接塊(11)的內壁活動連接有與橫桿(9)末端相固接的第三摩擦墊(13),所述第一連接塊(11)與第二連接塊(18)的連接處安裝有第四摩擦墊(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