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提高光效率和防止活性基體,致動器和反光件損壞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
一般,根據(jù)光學(xué)性能的不同,光調(diào)制器分為二類。一類是直接光調(diào)制器,例如,陰極射線管(CRT);而另一類是透射光調(diào)制器,例如,液晶顯示器(LCD)、數(shù)字式反光鏡裝置(DMD)和被驅(qū)動的反光鏡組(AMA,actuated mirrorarray)。CRT投影在屏幕上的圖像質(zhì)量非常好,但其重量、體積和制造成本隨著屏幕放大倍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LCD的光學(xué)結(jié)構(gòu)簡單,因此LCD的重量和體積比CRT的重量和體積小。然而,由于光的偏振,LCD的光效率低,在1~2%以下。另外,制造LCD的液晶材料還有另外的問題,例如響應(yīng)緩慢和過熱。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開發(fā)了DMD和AMA。目前,DMD的光效率大約為5%,而AMA的光效率在10%以上。AMA可使投影在屏幕上的圖像對比度增大,因此,圖像更清晰或光亮。AMA不受入射光線偏振的影響。另外,AMA也不受反射光偏振的影響。因此,AMA比LCD或DMD的效率更高。
圖1表示在美國專利第五126836號(Gregory Um提出的)中公布的一個通常的AMA工程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參見圖1,從光源1發(fā)出的入射光通過第一個隙縫3和第一個透鏡5,并根據(jù)顏色表示的紅、綠、藍(RGB)規(guī)則,分成紅光,綠光和藍光。在被分出紅光、綠光和藍光分別被第一個反光鏡7,第二個反光鏡9和第三個反光鏡11反射之后,被反射的光分別入射在與反光鏡7,9和11相應(yīng)的AMA裝置13,15和17上。相應(yīng)地,AMA裝置13,15和17使安裝在其上的反光鏡傾斜,因此,入射光線被反光鏡反射出去。在這種情況下,安裝在AMA裝置13,15和17上的反光鏡,根據(jù)形成在該反光鏡下面的活性層的變形而傾斜。被AMA裝置13、15和17反射的光線通過第二個透鏡19和第二個狹縫21,并由一個投影透鏡23在屏幕(沒有示出)上形成圖像。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利用氧化鋅(ZnO)作為形成上述活性層的材料。然而,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鋯鈦酸鉛(PZTPb(Zr,Ti)O3)的壓電性質(zhì)比ZnO好。PZT是鋯酸鉛(PbZrO3)和鈦酸鉛(PbTiO3)制成的一種完全的固體溶液。在高溫下,PZT在仲電狀態(tài)中存在,其晶體結(jié)構(gòu)為立方體的。當(dāng)在室溫時,PZT以反鐵電狀態(tài)存在,其晶體結(jié)構(gòu)為正交的;根據(jù)Zr與Ti的成分比的不同,在鐵電狀態(tài)下,其晶體結(jié)構(gòu)可變菱形的;或者在鐵電狀態(tài)下,其晶體結(jié)構(gòu)為四邊形的。
PZT具有四邊形相和菱形相構(gòu)成的,Zr與Ti的成分比為1∶1的變形相邊界(MPB)。在MPB處,PZT的介電性質(zhì)和壓電性質(zhì)最好。MPB不處在一個特定的成分比中,但處在四邊形相和菱形相共存的一個較寬的區(qū)域上。各個研究者所報告的PZT的相共存區(qū)不相同。作為多相共存區(qū)存在的理由,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論,例如熱動力學(xué)穩(wěn)定性理論,成分波動理論和內(nèi)應(yīng)力理論。目前,PZT薄膜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制造,例如旋轉(zhuǎn)涂層法,化學(xué)氣相沉積法(CVD)或濺射法。
一般AMA分為體型AMA和薄膜型AMA。體型AMA在美國專利5469302號(Dae-Young Lim提出的)中作了說明。體型AMA的制造方法如下。在具有晶體管的一個活性基體上安裝著插入多個金屬電極的、帶有多層陶瓷的陶瓷晶片。在鋸開該陶瓷晶片后,將一個反光鏡安裝在該陶瓷晶片上。但體型AMA有一些缺點,即它要求精確的加工和設(shè)計,并且活性層的響應(yīng)慢。因此,開發(fā)了可用半導(dǎo)體制造工藝制造的薄膜式AMA。
薄膜式AMA公布在題為“一種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及其制造方法”的美國專利中請序列號第08/814019號中。該專利申請現(xiàn)正在美國專利商標(biāo)局的審查中,這里作為本申請的受讓人的義務(wù)提出。
圖2為表示在本申請的受讓人的先前申請中所公布的一個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一個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平面圖。圖3為表示圖2所示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透視圖;圖4為沿著圖3的A1-A2線所取的橫截面圖。
參見圖2~圖4,該薄膜式AMA有一塊基片50,一個在該基片50上形成的致動器65,和一個在該致動器65上形成的反光件71。該基片50具有用于接收從外界來的第一個信號和傳送該第一個信號的電線(沒有示出);形成在該電線上,并與該電線連接的一個連接終端51;形成在該電線上和該連接終端51上的一個鈍化層52;和形成在該鈍化層51上的一個腐蝕阻止層53。該腐蝕阻止層53可在接著進行的腐蝕加工中,保護該基片50和鈍化層52。最好,上述電線有一個供開關(guān)操作用的金屬氧化物半導(dǎo)體(MOS)晶體管(沒有示出)。
該致動器65具有一個支承層57,一個形成在該支承層57的中心部分上的底部電極59,一個形成在該底部電極59上的活性層61,一個形成在該活性層61上的頂部電極63,一根形成在該支承層57的一部分上和與該頂部電極63連接的公共電線67,和形成在該頂部電極63的一部分上的桿柱70。在下面形成上述連接終端51的支承層57的第一部分,與上述腐蝕阻止層53連接;而支承層57的第二部分與該腐蝕阻止層53平行。在該支承層57和腐蝕阻止層53之間有一個氣隙55。
參見圖4,該致動器65具有一個在通路孔72的內(nèi)部形成的通路接點73,而該通路接點73與在其下面形成上述連接終端51的支承層57的一部分上的該連接終端51垂直。另外,該致動器65還具有與該通路接點73離開一段距離,并與上述底部電極59接觸的底部電極連接件75。第一個信號(即圖像信號)通過上述電線,連接終端51,通路接點73和底部電極連接件75,從外面送至該底部電極59上。同時,第二個信號(即偏置信號)通過上述公共電線67,從外面加在該頂部電極63上,使在該頂部電極63和底部電極59之間形成的活性層61變形。最好,該支承層57的形狀為T字形。而矩形形狀的底部電極59在該支承層57的中心部分處形成?;钚詫?1的形狀是比底部電極59小一點的矩形,而頂部電極63的形狀,也是比活性層61小一點的矩形。
用于反射入射光的反光件71,由上述桿柱70支承,并在該頂部電極63上面,與頂部電極平行。最好,反光件71的形狀為矩形。
下面將說明在先前的申請中所述的薄膜式AMA的制造方法。
圖5A~5D表示圖4所示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式AMA的制造工序。
參見圖5A。圖中表示了具有用于接收從外面來的第一個信號,并將該第一個信號傳送至上述底部電極59和連接終端51的電線(沒有示出)的基片50。最好,該基片50由半導(dǎo)體(例如硅(Si))制成,并且該電線具有可進行開關(guān)操作的MOS晶體管(沒有示出)。
在基片50和連接終端51上形成鈍化層52。該鈍化層52可利用化學(xué)氣相沉積法(CVD)形成,使該鈍化層52的厚度為0.1~1.0微米。鈍化層52可以用磷硅酸玻璃(PSG)制成,并可以在接下去進行的制造過程中,保護具有電線和連接終端51的基片50。
在該鈍化層52上作出腐蝕阻止層53。該腐蝕阻止層53可用氮化物制成,其厚度為1000~2000(埃)。該腐蝕阻止層53利用低壓化學(xué)氣相沉積法(LPCVD)制成。該腐蝕阻止層53可以在接下去進行的腐蝕加工中保護該基片50和鈍化層52。
在腐蝕阻止層53上形成第一個犧牲層54。該第一個犧牲層54使由多個薄膜層組成的上述致動器65容易形成。當(dāng)完全形成該致動器65時可以使用氟化氫(HF)蒸氣除去該第一個犧牲層54。該第一個犧牲層54由磷硅酸玻璃(PSG)制成,其厚度為0.5~2.0微米。該第一個犧牲層54是利用大氣壓力化學(xué)氣相沉積(APCVD)法形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因為第一個犧牲層54覆蓋著具有電線和連接終端51的基片50的表面,因此第一個犧牲層54的平面度較差。因此,該第一個犧牲層54要利用旋涂玻璃(SOG)方法或化學(xué)機械拋光(CMP)方法平面化。最好,該第一個犧牲層54的表面用CMP方法平面化。
然后,對該第一個犧牲層54上構(gòu)圖,將在其下面形成有上述連接終端51的腐蝕阻止層53的一部分露出。在該第一個犧牲層54和該腐蝕阻止層53的露出部分上形成第一個層56。該第一個層56是利用諸如氮化物一類的材料制成的,其厚度為0.1~1.0微米。該第一個層56可以使用LPCVD方法形成。在該第一個層56上,可作出圖案,形成上述支承層57。
參見圖5B,利用旋轉(zhuǎn)涂層法(spin coating method)在該第一個層56上涂上第一個光致抗蝕劑58。然后,對該第一個光致抗蝕劑58構(gòu)圖,將與上述腐蝕阻止層53的露出部分垂直的第一個層56的中心部分露出。
再利用濺射法,在該第一個層56的露出部分和第一個光致抗蝕劑58上,形成底部電極層。然后,在該底部電極層上的將要作出上述公共電線67的位置上構(gòu)圖,使矩形的底部電極59在該第一個層56的中心部分上形成。該底部電極59是利用導(dǎo)電性與鉑(Pt),鉭(Ta),或鉑-鉭(Pt-Ta)相同的金屬制成的,底部電極59的厚度為0.1~1.0微米。在該底部電極59和第一個光致抗蝕劑58上,形成第二個層60。該第二個層60是利用溶膠-凝膠方法、濺射法或CVD法形成的,其厚度為0.1~1.0微米,最好為0.4微米。該第二個層60是利用壓電材料制成的,例如,鋇鈦氧化物(BaTiO3)、PZT(Pb(Zr,Ti)O3),或PLZT((Pb,La)(Zr,Ti)O3);或是利用電致伸縮材料制成的,例如,PMN(Pb(Mg,Nb)O3)。接著,利用快速熱退火(RTA)方法,使該第二個層60退火。再對該第二個層60構(gòu)圖,形成上述活性層61。
在該活性層61上形成頂部電極層62。該頂部電極層62是利用導(dǎo)電性與鋁(Al)、鉑(Pt)或鉭(Ta)相同的材料制成的。該頂部電極層62可用濺射法形成,使其厚度為0.1~1.0微米。然后,對該頂部電極層62構(gòu)圖,形成上述頂部電極63。
參見圖5C,利用旋轉(zhuǎn)涂層法,在該頂部電極層62上涂上第二個光致抗蝕劑(沒有示出)之后,利用該第二個光致抗蝕劑作為蝕刻掩模,對該頂部電極層62構(gòu)圖,形成矩形的上述頂部電極63。利用與在該頂部電極層62上作圖案的相同方法,對上述第二個層60構(gòu)圖,形成上述活性層61。即在通過腐蝕除去上述第二個光致抗蝕劑以后,利用旋轉(zhuǎn)涂層法在該頂部電極63和第二個層60上,涂上第三個光致抗蝕劑(沒有示出)。利用第三個光致抗蝕劑作為蝕刻掩模,對第二個層60構(gòu)圖,形成矩形形狀比頂部電極63的矩形形狀寬的上述活性層61。這時,該活性層61的矩形形狀比先前形成的底部電極59的矩形形狀小一些。
再利用上述的方法,對上述第一個層56構(gòu)圖,形成上述支承層57。支承層57為T形。上述底部電極59形成在支承層57的中心部分上。在除去上述第一個光致抗蝕劑58之后,在該支承層57的一部分上,形成上述公共電線67。即在用旋轉(zhuǎn)涂層法,在該支承層57上涂上第四個光致抗蝕劑(沒有示出)之后,可對該第四個光致抗蝕劑構(gòu)圖,將該支承層57的一部分露出。然后,利用鉑(Pt)、鉭(Ta),鉑-鉭(Pt-Ta)、鋁(Al)或銀(Ag)形成上述公共電線67。該公共電線67可以利用濺射法或CVD法形成,使其厚度為0.5~2.0微米。這種情況下,該公共電線67與上述底部電極59隔開一個預(yù)先確定的距離,并且,該公共電線67的一部分與上述頂部電極63連接。
當(dāng)對第四個光致抗蝕劑構(gòu)圖時,其下面有連接終端51的該支承層57的第一部分,和靠近該支承層57的第一部分的該支承層57的第二部分同時露出。接著,通過腐蝕作出從該支承層57的第一部分,通過該腐蝕阻止層53和鈍化層52至上述連接終端51的通路孔72。在該通路孔72內(nèi),作出連接終端51至支承層57的通路接點。同時,作出使上述通路接點73與底部電極59連接的底部電極連接件75。這樣,該通路接點73,底部電極連接件75和底部電極59彼此連接。該通路接點73和底部電極連接件75,可利用濺射法或CVD方法,由導(dǎo)電性與鉑(Pt),鉭(Ta)或鉑-鉭(Pt-Ta)相同的材料制成。在這種情況下,該底部電極連接件75的厚度為0.5~1.0微米。再利用腐蝕方法除去第四個光致抗蝕劑,就完成了具有頂部電極63、活性層61、底部電極59和支承層57的致動器65。
參見圖5D,利用流動性與聚合物相同的材料,在該致動器65上,形成第二個犧牲層68。利用旋轉(zhuǎn)涂層法來形成該第二個犧牲層68,使第二個犧牲層完全覆蓋該頂部電極63。接著,對該第二個犧牲層68構(gòu)圖,使頂部電極63的一部分露出。然后,利用反光性與鋁(Al)、鉑(Pt)、或銀(Ag)相同的材料,分別在該頂部電極63的露出部分和第二個犧牲層68上,形成上述桿柱70和反光件71。該桿柱70和反光件71可用濺射法或CVD法形成。
最好,反射從一個光源(沒有示出)來的入射光的反光件71為一個反光鏡,其厚度為0.1~1.0微米。因此,在利用氟化氫(HF)蒸氣除去第一個犧牲層54和第二個犧牲層68以后,就完成了致動器65和反光件71,如圖3所示。
在上述薄膜式AMA中,第二個信號是通過上述公共電線67加在頂部電極63上的。同時,第一個信號是通過形成在上述基片50上的電線,連接終端51、通路接點73和底部電極連接件75加在該底部電極59上的。這樣,在該頂部電極63和底部電極59之間產(chǎn)生一個電場。該電場可使在該頂部電極63和底部電極59之間形成的活性層61變形。
活性層61的變形方向與電場垂直。因此,具有活性層61的致動器65被驅(qū)動向上傾斜一個預(yù)先確定的角度。因為上述反光件71形成在該致動器65上,并由桿柱70支承,因此,該反光件71也傾斜一個與該致動器65的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這樣,該反光件71使入射光反射一個預(yù)先確定的角度,將圖像通過一個狹縫投影在屏幕上。
然而,在上述薄膜式AMA中,很難使由聚合物制成的該第二個犧牲層的表面平坦。這樣,因為上述反光件是在表面不平坦的第二個犧牲層上形成的,因此反光件的表面不規(guī)則,反光件的平面度差,使光的效率降低。另外,在使用氟化氫蒸氣去除該第一個犧牲層和第二個犧牲層的過程中,上述基片、活性層和反光件也會被氟化氫蒸氣損壞。
因此,考慮到上述通常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可以改善反光件的平面度,以提高光效率和可以防止活性基體、活性層和反光件損壞的,在一種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
為了達到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工序提供一個活性基體,該活性基體具有ⅰ)一塊由金屬氧化物半導(dǎo)體制成的,用于開關(guān)操作的基片,和ⅱ)包括一個從金屬氧化物晶體管的漏極延長出來的漏極墊的第一個金屬層;在所述活性基體上,利用低壓化學(xué)氣相沉積法形成第一個犧牲層;對所述第一個犧牲層構(gòu)圖,使具有漏極墊的所述活性基體的一部分露出后,形成具有一個支撐部分和一個支承層的支承裝置;在所述支承裝置上形成一個具有一個底部電極,一個活性層和一個頂部電極的致動器;在所述致動器上形成第二個犧牲層;對所述第二個犧牲層構(gòu)圖,使所述頂部電極的一部分露出;在所述頂部電極的露出部分和所述第二個犧牲層上,形成一根桿柱和一個反光裝置;除去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除去所述第一個犧牲層。
該提供所述活性基體的工序還包括在所述基片和所述第一個金屬層上,形成第一個鈍化層;在所述第一個鈍化層上形成第二個金屬層;在所述第二個金屬層上形成第二個鈍化層;和在所述第二個鈍化層上形成一個腐蝕阻止層。
最好,去除第二個犧牲層和去除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同時進行。
形成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非晶體硅來進行的;而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非晶體硅來進行的。
另外,形成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多晶硅來進行的,而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也是通過使用多晶硅來進行的。形成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還包括,利用化學(xué)機械拋光法平面化所述第一個犧牲層表面;而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還包括,利用化學(xué)機械拋光法平面化所述第二個犧牲層表面。除去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除去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利用氧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來進行的。
另外,形成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可通過使用具有流動性的材料,例如,光致抗蝕劑、旋涂玻璃(SOG,spin on glass)或旋涂聚合物(SOP,spin onpolymer)和使用旋轉(zhuǎn)涂層法來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去除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氧的等離子體來進行的;而去除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利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來進行的。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薄膜式AMA中,第一個信號從外面,通過MOS晶體管,第一個金屬層的漏極墊通路接點和底部電極連接件,加在第一個底部電極上。同時,第二個信號從外面,通過公共電線和頂部電極連接件加在頂部電極上。因此,在該頂部電極和底部電極之間產(chǎn)生電場。該電場使在該頂部電極和底部電極之間形成的活性層變形?;钚詫幼冃蔚姆较蚺c電場垂直。具有活性層的致動器在相反方向,被驅(qū)動至放置著支承層的位置。即該致動器被向上驅(qū)動,傾斜一個預(yù)先確定的角度。反射光線的反光件也傾斜一個與致動器的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因此,反光件將光反射至屏幕上,從而將圖像投影在屏幕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在第一個犧牲層用非晶體硅或多晶硅(poly silicon)制成,和第二個犧牲層用非晶體硅、多晶硅、光致抗蝕劑,旋涂玻璃或旋涂聚合物制成,具有平坦表面以后,由于反光件具有平坦表面,因此光的效率提高。另外,因為第一個犧牲層是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清除,而第二個犧牲層是用氧等離子體,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清除的,因此,活性基體、活性層和反光件不會損壞。
從閱讀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的詳細說明中,將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點和優(yōu)點。
圖1為表示通常的被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工程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2為表示在本申請的受讓人的先前的申請中所述的一種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平面圖;圖3為表示圖2所示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透視圖;圖4為沿著圖3的A1-A2線所取的橫截面圖;圖5A-5D表示圖4所示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工序;圖6為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反光鏡組的平面圖;圖7為表示圖6所示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透視圖;圖8為沿著圖7的B1-B2線所取的橫截面圖;圖9A-9D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工序;圖10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個實施例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工序。
下面,將參照附圖來更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
實施例1圖6為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平面圖,圖7為表示圖6所示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透視圖。圖8為沿著圖7的B1-B2線所取的橫截面圖。
參見圖6~圖8可看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薄膜式AMA具有一個活性基體100,一個在該活性基體100上形成的支承件150,一個在該支承件150上形成的致動器300,和一個在該致動器300上形成的反光件220。
參見圖8,該活性基體100具有一塊包括M×N(M,N均為整數(shù))數(shù)目的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dǎo)體(MOS)晶體管115的基片101,在該基片101上形成的第一個金屬層120,在該第一個金屬層120上形成的第一個鈍化層125,在該第一個鈍化層125上形成的第二個金屬層130,在該第二個金屬層130上形成的第二個鈍化層135,和在該第二個鈍化層135上形成的一個腐蝕阻止層139。
第一個金屬層120有一個傳送第一個信號(圖像信號)的漏極墊。第一個金屬層120的該漏極墊,從P-型MOS晶體管115的漏極107,延長至在支承致動器300的一個支撐部分153下面的,該基片101的一部分上。上述第二個金屬層130具有一個鈦層和一個氮化鈦層。通過在下面形成有漏極墊的第二個金屬層130的一部分,作出一個孔133。
參見圖7和圖8可看出,該支承件150有一個支撐部分153和一個支承層155。該支承部分153與下面作有漏極墊的上述腐蝕阻止層139的一部分連接。該支承層155的第一部分與該支撐部分153連接,而支承層155的第二部分在該腐蝕阻止層139上面,并與該腐蝕阻止層139平行。在該支承層155的第二部分和腐蝕阻止層139之間有第一個氣隙140。該支撐部分153與該支承層155作成一個整體。最好,該支承件150為T字形,如圖7所示。
致動器300有一個在該支承層155中心部分上形成的底部電極160,一個在該底部電極160上形成的活性層165,一個在該活性層165上形成的頂部電極170,和一個在該支承層155的第一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的公共電線175。
另外,該致動器300還具有一個形成在從該支承層158的第一部分的一部分至漏極墊的一個通過孔185內(nèi)面的通路接點190;一個與該通路接點190離開一定距離,并與底部電極160接觸的底部電極連接件195;和形成在從該公共電線175至頂部電極170上的頂部電極連接件180。從外面來的第一個信號,通過MOS晶體管115,漏極墊,通路接點190和底部電極連接件195,加在底部電極160上。同時,第二個信號(偏置信號),從外面通過該公共電線175和頂部電極連接件180加在頂部電極170上。
最好,該底部電極160為矩形,而該活性層165的矩形形狀比該底部電極160的矩形形狀小。另外,頂部電極170的矩形形狀比活性層165的矩形形狀小。反射從一個光源(沒有示出)入射的光的反光件220由桿柱210支承。該反光件220在頂部電極170上面,并與頂部電極平行。最好,該反光件220為一個矩形的反光鏡。
下面來說明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薄膜式AMA的制造方法。
圖9A-9D表示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工序。在圖9A-9D中,與圖7和圖8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標(biāo)號表示。
參見圖9A,在上述基片101上形成一個絕緣層105,以便在有了由硅制成的基片101之后,利用硅的局部氧化方法,使基片101上的活性區(qū)與場區(qū)隔離開來。最好,該基片101為N型硅晶片。在源極109和漏極107之間形成控制極111之后,在活性區(qū)形成P-源極109和P-漏極107,因此就完成了M×N(M,N均為整數(shù))數(shù)目的P型MOS晶體管115。該P-MOS晶體管115接收從外面來的第一個信號,并進行開關(guān)操作。
在帶有P-MOS晶體管115的基片101上形成一個絕緣層118之后,在下面形成有漏極107和源極109的絕緣層118的一些部分上,相應(yīng)地作出開口,使該漏極107和源極109的一部分露出。在該帶有開口的絕緣層118上形成由鈦(Ti),氮化鈦(TiN),鎢(W)和氮化物構(gòu)成的層以后,對該層構(gòu)圖,就形成了第一個金屬層120。為了傳送第一個信號,該有一個金屬層120具有一個從該P-MOS晶體管115的漏極107延長至在上述支撐部分153下面的基片101的一部分上的漏極墊(drain pad)。
在該第一個金屬層120和基片101上形成第一個鈍化層125。該第一個鈍化層125是利用磷硅酸玻璃(PSG)制成的。該第一個鈍化層125可用CVD方法形成,使其厚度大約為8000(埃)~9000。在接下去進行的制造工序過程中,該第一個鈍化層125可保護具有P-MOS晶體管115的基片101。
在該第一個鈍化層125上形成第二個金屬層130。該第二個金屬層130由鈦層和氮化鈦層組成。為了形成該第二個金屬層130,首先,在該第一個鈍化層125上,利用濺射方法形成鈦層,使鈦層厚度達到大約300~500(埃)。其次,利用物理蒸氣沉積法(PVD),在該鈦層上形成氮化鈦層,使氮化鈦層的厚度達到大約1000~1200。該第二個金屬層130排除入射在基片101上的光,因此,該第二個金屬層130可防止光通過該基片101泄漏出去。然后,腐蝕在其下面作有漏極墊的該第二個金屬層130的一部分,形成孔133。該孔133將上述通路接點190與第二個金屬層130隔離開來。
在該第二個金屬層130和孔133上,形成第二個鈍化層135。該第二個鈍化層135是利用磷硅酸玻璃(PSG)制成的。該第二個鈍化層135是利用CVD法形成的,其厚度為大約2000~3000。在接下去進行的制造工序過程中,該第二個鈍化層135保護上述第二個金屬層130和在基片101上形成的層。
在該第二個鈍化層135上形成腐蝕阻止層139。該腐蝕阻止層139是利用氮化物和LPCVD法形成的,其厚度為大約1000~2000。該腐蝕阻止層139在腐蝕過程中,可防止第二個鈍化層135和在基片101上形成的層被腐蝕。結(jié)果,完成了由基片101、第一個金屬層120、第一個鈍化層125、第二個金屬層130、第二個鈍化層135和腐蝕阻止層139組成的活性基體100。
在該腐蝕阻止層139上形成第一個犧牲層145。該第一個犧牲層145可使由多個層組成的致動器300容易制造。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個犧牲層145是利用非晶體硅或多晶硅,和用LPCVD法,在低于600℃的溫度下制成的。在用非晶體硅制造第一個犧牲層145的情況下,因為在沉積非晶體硅的過程中,非晶體硅的表面平坦,因此不需要將該第一個犧牲層145的表面平面化。在利用LPCVD法沉積了非晶體硅,達到厚度大約為1.0微米之后,則制造第一個犧牲層145的工序就完成了。另一方面,多晶硅表面不規(guī)則。因此,在利用多晶硅制造第一個犧牲層145時,需要有平面化該第一個犧牲層145表面的工序。即在用LPCVD法沉積了多晶硅可使其厚度達到大約2.0~3.0微米之后,可利用在玻璃上旋轉(zhuǎn)的方法或化學(xué)機械拋光法(CMP),將該第一個犧牲層145的表面平面化,使第一個犧牲層145的厚度達到大約1.0微米。
在將第一個光致抗蝕劑(沒有示出)涂在該第一個犧牲層145上,并作出圖案后,可利用該第一個光致抗蝕劑作為腐蝕蝕刻掩模,對具有第二個金屬層130的孔133和漏極墊的第一個犧牲層145的一部分進行腐蝕,使該腐蝕阻止層139的一部分露出。上述支撐部分153形成在該腐蝕阻止層139的露出部分上。在這種情況下,該第一個犧牲層145的一部分構(gòu)圖,使該第一個犧牲層145的圖案邊緣有一個平緩的梯度,以防止由于該第一個犧牲層145的圖案邊緣的變形應(yīng)力集中,造成該致動器300開始傾斜。該第一個犧牲層145的圖案的平緩邊緣,是依次使用干腐蝕和濕腐蝕方法,利用灰色掩模的方法或使第一個光致抗蝕劑回流的方法形成的。接著,在該露出的腐蝕阻止層139和第一個犧牲層145上,形成第一個層149。該第一個層149是使用剛性材料(例如氮化物或金屬)制成的,第一個層的厚度為大約0.1~1.0微米。最好,該第一個層149的厚度為大約0.4微米。第一個層149是用LPCVD方法制成的。在這種情況下,與該腐蝕阻止層139連接的第一個層149的一部分為支承該致動器300的支撐部分153。對該第一個層149構(gòu)圖,形成T字形形狀的支承件150。
參見圖9B,在用旋轉(zhuǎn)涂層法,在第一個層149上形成第二個光致抗蝕劑157以后,對第二個光致抗蝕劑157構(gòu)圖,使與該腐蝕阻止層139的露出部分垂直的第一個層149的中心部分露出。
利用CVD法或濺射法,在該第一個層149的露出部分和第二個光致抗蝕劑157上,形成底部電極層。然后,在該底部電極層相對于要作出上述公共電線175的位置上,作出圖案,以便在該第一個層149的中心部分上形成矩形的底部電極160。該底部電極160利用其導(dǎo)電性與鉑、鉭或鉑-鉭相同的金屬制成,該底部電極160的厚度為大約0.1~1.0微米。最好,該底部電極160用鉑-鉭制成,其厚度大約為0.15微米。
在該底部電極160和第二個光致抗蝕劑157上形成第二個層164。該第二個層164可利用溶膠-凝膠法,濺射法或CVD法形成,其厚度為大約0.1~1.0微米。該第二個層164用壓電材料(例如PZT(Pb(Zr,Ti)O3)或PLZT((Pb,La)(Zr,Ti)O3));或電致伸縮材料(例如PMN(Pb(Mg Nb)O3))制成。最好,該第二個層164利用濺射法,和使用由溶膠-凝膠法制出的PZT形成,使其厚度大約為0.4微米。接著,利用RTA方法使第二個層164退火。對該第二個層164構(gòu)圖,形成活性層165。在該第二個層164上形成一個頂部電極層169。該頂部電極層169是利用導(dǎo)電性與鋁、鉑、鉭或鉑-鉭相同的材料制成的。該頂部電極層169可以用CVD法或濺射法制成,使其厚度為大約0.1~1.0微米。對該頂部電極層169構(gòu)圖,形成可以接收第二個信號的頂部電極170。
參見圖9C,在利用旋轉(zhuǎn)涂層法,將第三個光致抗蝕劑(沒有示出)涂在該頂部電極層169上之后,利用該第三個光致抗蝕劑作蝕刻掩模,對該頂部電極層169構(gòu)圖,形成矩形的頂部電極170。利用與頂部電極層169上作圖案相同的方法,對該第二個層164構(gòu)圖,形成活性層165。即在利用腐蝕除去該第三個光致抗蝕劑之后,再利用旋轉(zhuǎn)涂層法,在該頂部電極170和第二個層164上涂上第四個光致抗蝕劑(沒有示出)。再利用該第四個光致抗蝕劑作為腐蝕時的掩模,對第二個層164構(gòu)圖,形成矩形比頂部電極170的矩形寬的活性層165。這時,該活性層165的矩形形狀,比先前作出的底部電極160的矩形形狀小一些。然后,除去第四個光致抗蝕劑和第二個光致抗蝕劑157。在這種情況下,頂部電極170和活性層165分別都具有突出部分,每一個突出部分都在底部電極160的上面,并與底部電極平行。在第一個底部電極160的側(cè)面和頂部電極170與活性層165之間,形成第二個氣隙200。
再利用上述方法,對第一個層149構(gòu)圖,形成具有支撐部分153和支承層155的支承件150。支承層155為T字形,在該支承層155的中心部分上,形成底部電極160。該支撐部分153與支承層155成為一整體,并且在腐蝕阻止層139的露出部分和支承層155的第一部分之間形成。
接著,在支承層155的第一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公共電線175。即在用旋轉(zhuǎn)涂層法,在支承層155上涂上第五個光致抗蝕劑(沒有示出)之后,對第五個光致抗蝕劑構(gòu)圖,將該支承層155的第一部分的一部分露出。然后,利用鉑、鉭、鉑-鉭、鋁或銀制成該公共電線175。該公共電線175是利用濺射法或CVD法形成的,其厚度為大約0.5~2.0微米。在這種情況下,該公共電線175與底部電極160離開一個預(yù)先確定的間隔。在該公共電線175和底部電極160的側(cè)面之間,形成第二個氣隙200。然后,形成從該公共電線175至頂部電極170的突出部分的頂部電極連接件180。該頂部電極連接件180也與底部電極離開一個預(yù)先確定的間隔。該頂部電極連接件180是利用與公共電線175相同的材料,和利用與公共電線175相同的方法形成的。
當(dāng)對第五個光學(xué)保護膜構(gòu)圖時,從帶有上述漏極墊的部分至底部電極160都露出的該支承層155的第一部分的一部分,也同時露出。接著,用腐蝕方法形成從該支承層155的一個部分,通過該腐蝕阻止層139,第二個鈍化層135和第一個鈍化層125至漏極墊的通路孔185。在從漏極墊至支承層155的通路孔185中,作出通路接點190。同時,作出將該通路接點190與底部電極160連接起來的底部電極連接件195。該底部電極連接件195是從上述通路接點190至底部電極160的。該通路接點190和底部電極連接件195是用導(dǎo)電性與鉑、鉭或鉑-鉭相同的材料,及濺射法或CVD法制成的。該底部電極連接件195的厚度為0.5~1.0微米。這樣,通路接點190,底部電極連接件195和底部電極160彼此互相連接。然后,用腐蝕方法除去第五個光致抗蝕劑,就完成了具有頂部電極170,活性層165和底部電極160的致動器300。
參見圖9D,在致動器300上,利用非晶體硅或多晶硅形成第二個犧牲層215。該第二個犧牲層215是利用LPCVD法形成的。第二個犧牲層215的厚度足以覆蓋該頂部電極170。第二個犧牲層215的制造工序與第一個犧牲層145的制造工序相同。即當(dāng)利用非晶體硅制造該第二個犧牲層215時,因為在沉積非晶體硅的過程中,該非晶體硅的表面平坦,因此不需要平面化該第二個犧牲層215的表面。在利用LPCVD法形成具有預(yù)先確定的厚度的非晶體硅之后,制造第二個犧牲層215的工序就完成了。另一方面,當(dāng)利用多晶硅來制造第二個犧牲層215時,則需要平面化第二個犧牲層215表面的工序。在用LPCVD方法沉積了厚度為2.0~3.0微米的多晶硅之后,要利用在玻璃上旋轉(zhuǎn)的方法或化學(xué)機械拋光法(CMP)來平面化第二個犧牲層215的表面,使第二個犧牲層215具有預(yù)先確定的厚度。
在利用旋轉(zhuǎn)涂層法,在該第二個犧牲層215上涂上第六個光致抗蝕劑(沒有示出)之后,對該第二個犧牲層215構(gòu)圖,利用第六個光致抗蝕劑作為蝕刻掩模,使頂部電極170的一部分露出。在這種情況下,利用與第一個犧牲層145同樣的方法,使第二個犧牲層215的圖案具有與第一個犧牲層145的圖案相同的平緩梯度。
接著,在通過腐蝕去除了第六個光致抗蝕劑之后,同時在該頂部電極170的露出部分和第二個犧牲層215上,形成桿柱210和反光件220。桿柱210和反光件220是利用反光性與鋁、鉑或銀相同的金屬,及濺射法或CVD法制成的。最好,該反光件220為矩形的反光鏡,其厚度大約為0.1~1.0微米。該反光件220反射從一個光源(沒有示出)入射的光。該桿柱210具有與第二個犧牲層215的圖案相同的平緩梯度,以防止由于桿柱210的邊緣上應(yīng)力集中,在該桿柱210的邊緣上產(chǎn)生裂紋。
然后,利用氟化溴(BrF3或BrF5)蒸氣或氟化氙(XeF2,XeF4或XeF6)蒸氣,分別除去第二個犧牲層215和第一個犧牲層145。如果按照通常的方法,利用氟化氫蒸氣來除去第一個犧牲層145和第二個犧牲層215,則因為活性基本體100、活性層165和反光件220容易被氟化氫蒸氣腐蝕,因此活性基體100,活性層165和反光件220會嚴重損壞。然而,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不會損壞活性基體100、活性層165和反光件220,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活性基體100,活性層165和反光件220的損壞。
在放置第二個犧牲層215的位置上形成第三個氣隙230;而在放置第一個犧牲層145的位置上,形成第一個氣隙140。
下面來說明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式AMA的工作。
第一個信號從外面,通過MOS晶體管115,第一個金屬層120的漏極墊,通路接點190和底部電極連接件195,加在第一個底部電極160上。同時,第二個信號從外面,通過該公共電線175和頂部電極連接件180,加在該頂部電極170上。這樣,在頂部電極170和底部電極160之間產(chǎn)生電場。該電場使在該頂部電極170和底部電極160之間形成的活性層165變形?;钚詫?65的變形方向與電場垂直。于是,具有活性層165的致動器300在相反方向被驅(qū)動至放置著支承層155的位置。即致動器300被向上驅(qū)動傾斜一個預(yù)先確定的角度。
反射光線的反光件220傾斜一個與致動器300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因此,反光件220將光線反射至屏幕上,從而將圖像投影在屏幕上。
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薄膜驅(qū)動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中,因為在用非晶體硅或多晶硅分別制造第一個犧牲層和第二個犧牲層后,得到了平坦的表面,因此被具有平坦表面的反光件反射的光效率提高。另外,因為該第一個犧牲層和第二個犧牲層是利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清除的,因此不會損壞活性基體,活性層和反光件。
實施例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個實施例的薄膜式AMA與圖6~圖8所示的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薄膜式AMA相同。
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薄膜式AMA的制造方法中,除了第一個犧牲層和第二個犧牲層的形成以外,薄膜式AMA的制造工序與圖9A~9D所示的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制造工序相同。
下面來說明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一和第二個犧牲層的制造工序。
圖10表示已形成第一和第二個犧牲層的狀態(tài)。圖10中與圖7和圖8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標(biāo)號表示。
參見圖10,根據(jù)本實施例,第一個犧牲層145a是利用非晶體硅或多晶硅,用LPCVD方法,在低于600℃的溫度下形成的。當(dāng)用非晶體硅制造該第一個犧牲層145a時,因為非晶體硅表面平坦,因此不需要平面化第一個犧牲層145a的表面。因此,在用LPCVD法沉積了厚度約為1.0微米的非晶體硅以后,就完成了制造第一個犧牲層145a的工序。但當(dāng)用多晶硅制造該第一個犧牲層145a時,因為多晶硅表面不平坦,因此需要平面化該第一個犧牲層145a表面的工序。即在利用LPCVD法沉積了厚度大約為2.0~3.0微米的多晶硅之后,要利用在玻璃上旋轉(zhuǎn)的方法或CMP方法平面化第一個犧牲層145a的表面,使其厚度達到大約1.0微米。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二個犧牲層215a,是用流動性非常好的材料制造的,例如,光致抗蝕劑、旋涂玻璃(SOG)或者旋涂聚合物(SOP)。因為該第二個犧牲層215a是用光致抗蝕劑、旋涂玻璃(SOG)或旋涂聚合物(SOP),和旋轉(zhuǎn)涂層法,在低溫下制成的,因此不需平面化的工序,該第二個犧牲層215a即具有平坦的表面。
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二個犧牲層215a是利用氧(O2)等離子體去除的,可以避免反光件220和活性層165損壞。第一個犧牲層145a,與第一個實施例一樣,是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去除的。
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薄膜式AMA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第一個犧牲層用非晶體硅或多晶硅制造,和第二個犧牲層用光致抗蝕劑、旋涂玻璃(SOG)或旋涂聚合物(SOP)制造后具有平坦的表面,因此具有平坦表面的反光件使光效率提高。另外,因為第二個犧牲層用氧的等離子體清除,而第一個犧牲層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清除,因此不會損壞活性基體,活性層和反光件。
雖然,本發(fā)明參照具體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技術(shù)熟練的人懂得,在不偏離由所附權(quán)利要求書確定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條件下,可對本發(fā)明的形式和細節(jié)作各種改變。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工序提供一個活性基體,該活性基體具有ⅰ)一塊由金屬氧化物半導(dǎo)體制成的,用于開關(guān)操作的基片,和ⅱ)包括一個從金屬氧化物晶體管的漏極延長出來的漏極墊的第一個金屬層;在所述活性基體上,利用低壓化學(xué)氣相沉積法形成第一個犧牲層;對所述第一個犧牲層上構(gòu)圖,使具有漏極墊的所述活性基體的一部分露出后,形成具有一個支撐部分和一個支承層的支承裝置;在所述支承裝置上形成一個具有一個底部電極,一個活性層和一個頂部電極的致動器;在所述致動器上形成第二個犧牲層;對所述第二個犧牲層構(gòu)圖,使所述頂部電極的一部分露出;在所述頂部電極的露出部分和所述第二個犧牲層上,形成一根桿柱和一個反光裝置;除去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除去所述第一個犧牲層。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該提供所述活性基體的工序還包括在所述基片和所述第一個金屬層上,形成第一個鈍化層;在所述第一個鈍化層上形成第二個金屬層;在所述第二個金屬層上形成第二個鈍化層;和在所述第二個鈍化層上形成一個腐蝕阻止層。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非晶體硅來進行的;而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非晶體硅來進行的。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清除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清除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來進行的。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多晶硅來進行的,而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也是通過使用多晶硅來進行的。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還包括,利用化學(xué)機械拋光法平面化所述第一個犧牲層表面;而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還包括,利用化學(xué)機械拋光法平面化所述第二個犧牲層表面。
7.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除去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除去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利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來進行的。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利用具有流動性的材料,和旋轉(zhuǎn)涂層法來進行的。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從由光致抗蝕劑、旋涂玻璃(SOG)和旋涂聚合物(SOP)組成的組中選擇出的一種材料來進行的。
10.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去除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氧的等離子體來進行的;而去除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利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來進行的。
11.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去除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去除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同時進行的。
12.一種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工序提供一個活性基體,該活性基體具有ⅰ)一塊由金屬氧化物半導(dǎo)體制成的,用于開關(guān)操作的基片,和ⅱ)包括一個從金屬氧化物晶體管的漏極延長出來的漏極墊的第一個金屬層;在所述活性基體上,利用非晶體硅和采取低壓化學(xué)氣相沉積法形成第一個犧牲層;所述第一個犧牲層上構(gòu)圖,使具有漏極墊的所述活性基體的一部分露出后,形成具有一個支撐部分和一個支承層的支承裝置;在所述支承裝置上形成一個具有一個底部電極,一個活性層和一個頂部電極的致動器;在所述致動器上形成第二個犧牲層;對所述第二個犧牲層構(gòu)圖,使所述頂部電極的一部分露出;在所述頂部電極的露出部分和所述第二個犧牲層上,形成一根桿柱和一個反光裝置;除去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除去所述第一個犧牲層。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非晶體硅來進行的;而去除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去除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利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進行的。
14.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從光致抗蝕劑、旋涂玻璃(SOG)和旋涂聚合物(SOP)組成的組中選擇的一種材料來進行的;而去除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氧的等離子體來進行的;去除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則是通過使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來進行的。
15.一種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工序提供一個活性基體,該活性基體具有ⅰ)一塊由金屬氧化物半導(dǎo)體制成的,用于開關(guān)操作的基片,和ⅱ)包括一個從金屬氧化物晶體管的漏極延長出來的漏極墊的第一個金屬層;在所述活性基體上,利用多晶硅和采取低壓化學(xué)氣相沉積法形成第一個犧牲層;對所述第一個犧牲層構(gòu)圖,使具有漏極墊的所述活性基體的一部分露出后,形成具有一個支撐部分和一個支承層的支承裝置;在所述支承裝置上形成一個具有一個底部電極,一個活性層和一個頂部電極的致動器;在所述致動器上形成第二個犧牲層;對所述第二個犧牲層構(gòu)圖,使所述頂部電極的一部分露出;在所述頂部電極的露出部分和所述第二個犧牲層上,形成一根桿柱和一個反光裝置;除去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除去所述第一個犧牲層。
16.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多晶硅來進行的;而去除所述第二個犧牲層和去除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是利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來進行的。
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還包括,利用化學(xué)機械拋光法平面化所述第一個犧牲層表面;而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還包括,利用化學(xué)機械拋光法平面化所述第二個犧牲層表面。
18.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學(xué)投影系統(tǒng)中的薄膜驅(qū)動的反光鏡組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從光致抗蝕劑、旋涂玻璃(SOG)和旋涂聚合物(SOP)組成的組中選擇的一種材料來進行的;而去除所述第二個犧牲層的工序,是通過使用氧的等離子體來進行的;去除所述第一個犧牲層的工序則是通過使用氟化溴蒸氣或氟化氙蒸氣來進行的。
全文摘要
公開一種薄膜AMA的制造方法。第二犧牲層(215)是利用非晶硅、多晶硅或流動性的材料形成的,第一犧牲層(145)是利用非晶硅或多晶硅形成的。由于形成第一和第二犧牲層(145和215)以得到均勻的表面,使反射件具有平整的表面,從而光效率得以提高。另外,由于第二犧牲層(215)是利用氧等離子體或氟化溴或氟化氙的蒸氣去除的,并且第一犧牲層(145)是利用氟化溴或氟化氙的蒸氣去除的,所以活性基體(100)、活性層(165)和反射件(220)不會損壞。
文檔編號G02B26/08GK1283369SQ98812785
公開日2001年2月7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7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黃圭昊 申請人:大宇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