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影劑容納單元的再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再充裝顯影劑的顯影劑容納單元的再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成像裝置使用電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成像裝置的實例包括電子照相復印機、電子照相打印機(例如,激光束打印機和發(fā)光二極管(LED)打印機)、傳真裝置以及文字處理器。
[0003]顯影裝置包括顯影劑和顯影輥,顯影輥作為顯影劑承載部件,用于使得形成于作為圖像承載部件的感光鼓上的靜電潛像顯影。顯影裝置可拆卸地附接在成像裝置上或包括感光鼓的感光鼓單元上。
[0004]盒(處理盒)一體地包括感光鼓和顯影輥,并可拆卸地附接在成像裝置上。
[0005]日本專利N0.3320403公開了一種具有顯影裝置的盒的再制造方法,更具體地,公開了一種用于在取出顯影輥和顯影刮刀之后使用漏斗將調色劑再充裝至用于儲存調色劑的儲存容器內的盒的再制造方法。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包括撓性容器的顯影劑容納單元的再制造方法。
[000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顯影劑容納單元的再制造方法,顯影劑容納單元包括撓性容器和框架部件,撓性容器設有開口,并構造成容納顯影劑,框架部件構造成容納撓性容器,所述方法包括將顯影劑再充裝至框架部件中。
[0008]通過下面參考附圖對實施例的說明,將清楚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示出成像裝置的剖視圖。
[0010]圖2是示出盒的剖視圖。
[0011]圖3是示出盒從驅動側看時的透視圖。
[0012]圖4是示出盒從非驅動側看時的透視圖。
[0013]圖5是示出顯影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0014]圖6是示出框架部件的透視圖,漏斗插入該框架部件中。
[0015]圖7A是示出顯影單元的剖視圖,而圖7B是示出撓性容器的透視圖。
[0016]圖8A是示出框架部件在擴張部件插入之前的剖視圖,而圖8B是示出框架部件在擴張部件插入之后的剖視圖。
[0017]圖9A是示出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開封部件和框架部件的結構的透視圖,而圖9B是示出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開封部件從框架部件除去的狀態(tài)下的透視圖。
[0018]圖1OA和1B是示出在顯影單元分離處理的過程中用于使得顯影輥與框架部件分離的處理的透視圖。
[0019]圖1lA是示出用于使得密封部件和開封部件與框架部件分離的處理的剖視圖,而圖1lB是示出用于將顯影劑再充裝至框架部件內的撓性容器中的處理的剖視圖。
[0020]圖12是示出框架部件的剖視圖,漏斗插入框架部件中。
[0021]圖13A是示出根據(jù)第四實施例、框架部件在供給輥除去之后的剖視圖,而圖13B是示出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用于使得密封部件與開封部件分離以及將密封部件從框架部件取出的處理的剖視圖。
[0022]圖14A是示出在密封部件與開封部件分離之前的狀態(tài)的透視圖,而圖14B是示出用于使得密封部件與開封部件分離的處理的透視圖。
[0023]圖15A是示出在密封部件與框架部件分離之后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而圖15B是示出用于使得撓性容器與框架部件分離的處理的剖視圖。
[0024]圖16是示出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用于在單元分離處理中分離的顯影單元的框架部件上加工第一連通孔的處理的剖視圖。
[0025]圖17A和17B是示出顯影劑再充裝至框架部件中以及折疊撓性容器的處理的剖視圖。
[0026]圖18是示出用于密封第一連通孔的處理的剖視圖。
[0027]圖19A是示出框架部件在顯影劑再充裝之前的剖視圖,漏斗插入框架部件中,而圖19B是示出框架部件在顯影劑再充裝之前的剖視圖,推入部件插入框架部件中。
[0028]圖20是示出用于在框架部件上處理第二連通孔的處理的剖視圖。
[0029]圖21是框架部件的剖視圖,示出了用于使用推入部件壓縮撓性容器以便使得撓性容器的容積小于充有顯影劑的撓性容器的容積的處理。
[0030]圖22是示出框架部件在顯影劑再充裝時的剖視圖。
[0031]圖23是框架部件的剖視圖,示出了用于密封第二連通孔的處理。
[0032]圖24A、24B和24C是示出用于使得密封部件與撓性容器脫離的處理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介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不過,在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的尺寸、材料、形狀和相對位置并不局限于此,能夠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裝置的結構和其它多種情況而合適變化。除非另外明確說明,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局限于下面所述的實施例。在隨后的實施例中的、與前面的實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分配給相同的參考標號,并將參引在前面的實施例中的說明。
[0034]在下面的說明書中,顯影劑容納單元至少包括框架部件和撓性容器。顯影裝置至少包括顯影劑承載部件。此外,處理盒至少包括圖像承載部件。在實施例中,顯影劑容納單元具有與顯影裝置相同的概念。在實施例中,顯影單元可以獨立地構造為顯影裝置。
[0035][第一實施例]
[0036]圖1是示出成像裝置I的剖視圖。成像裝置I執(zhí)行全色成像,并設有裝置本體2。四個盒P可拆卸地附接在裝置本體2內。在下面的成像裝置I的說明中,如圖1中所示,前表面在右側,后表面在左側,驅動側在后側,非驅動側在前側。附接在裝置本體2上的盒P是以下四個盒:第一盒PY、第二盒PM、第三盒PC和第四盒PK。這些盒P沿水平方向布置。
[0037]除了不同調色劑顏色之外,這些盒P具有大致類似的結構。第一盒PY容納黃色顯影劑,第二盒PM容納品紅色顯影劑,第三盒PC容納青色顯影劑,第四盒PK容納黑色顯影劑。成像裝置I在記錄材料S上執(zhí)行彩色成像。成像裝置I是盒類型成像裝置,其中,盒P可拆卸地附接在裝置本體2上,且彩色圖像形成于記錄材料S上。
[0038]盒P內部的機構由從裝置本體2的驅動輸出單元(未示出)接收的旋轉驅動力來驅動。盒P中的內部裝置從裝置本體2被供給偏壓電壓(充電偏壓電壓、顯影偏壓電壓等)O
[0039]曝光裝置200布置在多個盒P上方。曝光裝置200是激光掃描儀單元,用于根據(jù)從裝置本體2中的控制器50發(fā)送的信息用激光LS照射感光鼓4。激光LS穿過盒P內的曝光窗口部分10 (參考圖2),感光鼓4的表面暴露于激光LS以便被掃描。
[0040]中間轉印帶單元11布置在多個盒P的下方。中間轉印帶單元11包括轉印帶12以及用于張緊轉印帶12的驅動輥13和張緊輥14、15。轉印帶12由撓性材料制造。
[0041]盒P內的感光鼓4的底表面接觸轉印帶12的上表面。相關接觸部分是初次轉印部分。在轉印帶12內側,初次轉印輥16布置成面對相應感光鼓4的表面。二次轉印輥17布置在經(jīng)由轉印帶12面對張緊輥14的位置處。二次轉印輥17和轉印帶12之間的接觸部分是二次轉印部分。
[0042]進給單元18布置在中間轉印帶單元11下面。進給單元18包括:托盤19,記錄材料S堆垛在托盤19上;以及進給輥20。定影單元21和排出單元22布置在盒P的上部左側位置處。排出托盤23形成于裝置本體2的上表面上。記錄材料S通過定影單元21定影,然后排出至排出托盤23上。
[0043]圖2是示出盒P的剖視圖。盒P包括感光單元8和顯影單元9。感光單元8包括:感光鼓4,作為“圖像承載部件”;充電輥5 ;以及清潔部件7。充電輥5使得感光鼓4的表面均勻充電。清潔部件7是用于除去已經(jīng)在感光鼓4的表面上顯影但是沒有轉印至初次轉印輥16上的殘余調色劑的刮刀。
[0044]顯影單元9包括:顯影輥6,作為“顯影劑承載部件”;供給輥61 ;以及攪拌部件74。顯影輥6利用調色劑使得感光鼓4的表面上的靜電潛像顯影。供給輥61將顯影劑供給至顯影輥6。攪拌部件74攪拌顯影單元9內的顯影劑。
[0045]下面將參考上述附圖1和2介紹成像裝置I的操作。感光鼓4的表面通過充電輥5均勻充電,然后通過曝光裝置200曝光,使得靜電潛像形成于感光鼓4的表面上。當靜電潛像由顯影單元9利用顯影劑顯影時,形成顯影劑圖像。感光鼓4的表面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至沿感光鼓4的旋轉方向的向前方向(由圖1中所示的箭頭C示出的方向)旋轉的轉印帶12上。黃色、品紅色、青色和黑色的顯影劑圖像順序地從第一至第四盒P的相應感光鼓4初次轉印至轉印帶12上,以便一個重疊在另一個上面。
[0046]同時,堆垛在托盤19上的記錄材料S在預定控制定時一張張地分離和進給。各記錄材料S傳送給二次轉印輥17和轉印帶12之間的二次轉印部分。在二次轉印部分處,轉印帶12的表面上的顯影劑圖像二次轉印至記錄材料S上。
[0047]顯影單元9包括:密封部件253,用于密封開口 251h (251hl至251h5)并且當被移動時暴露開口 25 IhI至251h5 ;以及開封部件254,開封部件254附接在密封部件253上,用于使得密封部件253移動。顯影單元9還包括固定部分2%,用于將撓性容器251固定在框架部件29上。
[0048]圖3是示出盒P從驅動側看時的透視圖。圖4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