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演奏評價裝置和演奏評價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演奏訓練中對演奏進行評價的演奏評價裝置和演奏評價程序。
背景技術:
以前,提出有在電子樂器上附加評價演奏狀態(tài)的系統的方案。這是采用在電子樂器本體上存儲構成標準的標準演奏數據,比較該標準演奏數據和通過實際的演奏所供給的實際演奏數據的方法。作為該比較的方法,判斷在實際演奏和標準演奏之間,兩者的音高以及按鍵或者離開鍵的時刻是否一致。
其中,音高的比較是,判斷鍵盤等演奏操作鍵中是否被操作了正確的操作鍵,時機則是判斷是否以與標準演奏的實際相同的時機操作。
在上述的以往的技術中,音高的評價僅判斷與由標準演奏數據指定的音高對應的操作鍵是否被操作,但是演奏時機的評價必須判斷是否為與標準的時機相同的時機、并且慎重地判斷是否在規(guī)定的容許范圍內。因此,必須檢測標準演奏時機和實際演奏時機的差,并且必須設想到實際演奏的時機較標準演奏的時機早的情況,進行先讀取標準演奏數據等處理。
進行這樣的處理,會使在此之外進行電子樂器本身的處理的CPU負擔加重,特別是如果要演奏處理速度快的樂曲等時,有可能會使CPU處理不了,引起演奏偏差。
而且,雖然不是樂器演奏訓練的領域,但是從評價演奏的觀點出發(fā),作為類似的以往的技術,提出了具有為卡拉OK歌唱評分的評分功能的卡拉OK裝置。根據該裝置,為輸入與卡拉OK樂曲的演奏同時歌唱的歌唱聲音信號,分析該歌唱聲音信號并算出頻率、音量,對之進行實時評分的構造。比較卡拉OK樂曲的引導旋律數據和上述頻率數據、音量數據,根據其一致性、相異性進行評分。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技術中,由于與卡拉OK樂曲的內容無關,而與引導旋律數據的開始同時開始進行實時的評分即評價,所以從技能上和精神上最困難的歌唱開始的部分開始評分,因此在開始唱出來時失敗了的使用者最初受到較低的評價,例如“音程不準”、“節(jié)奏不好”、“沒有出聲“等評價。因此,隨后無法改變較差的狀態(tài)而結束樂曲的情況較多。
而且,與卡拉OK樂曲的引導旋律數據的開始時機同時歌唱,即使不是初學者也很困難。比引導旋律數據的開始時機發(fā)聲慢或者快都很平常。如果發(fā)聲慢的時間很短,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較高的評價,但是如果發(fā)聲快的情況下,即使該時間很短,也會得到較低的評價。
這種情況不限于卡拉OK樂曲的歌唱,在樂器的演奏時也同樣。例如,在電子鍵盤樂器中演奏練習曲即評價對象的樂曲、接受該評價的情況下,樂曲的最初的部分抓住時機很困難,特別是對于初學者來說,順利的演奏開始很少見。因此,在從樂曲的開始到最后都同樣地評價的情況下,有可能會過低地評價演奏者即使用者的技能。并且,該演奏開始部分的難易程度隨評價對象的樂曲的內容而不同。
因此,與競爭歌唱能力的優(yōu)劣的比賽的情況不同,在作為音樂教育的一環(huán)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的情況下,使用者的演奏技術的提高是最大的目的,所以采用上述以前的技術,反而有可能會阻礙使用者的演奏技術的提高。
而且,例如在指示樂曲數據的發(fā)音信號中的音高和基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以及發(fā)音結束時機的發(fā)音期間的情況下,在演奏較指示的發(fā)音開始時機快的情況下,不管該時間差為多少,都構成減分的對象。因此,在一面看樂曲數據的樂譜一面根據發(fā)音期間的指示演奏的情況下,即使指示的發(fā)音開始時機和演奏開始時機大體上一致,在演奏僅比發(fā)音開始時機稍快的情況下,也會成為減分的對象,所以不能夠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在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方面不令人滿意。
而且,在電子鍵盤樂器中演奏課題曲即評價對象的樂曲并接受評價的情況下,在樂曲的最初的部分、樂曲的中途有速度的變化或轉調時,旋律線的小段發(fā)生較大變化時,抓住時機很困難,特別是對于初學者,順暢的演奏開始很少見。因此,使用者過于緊張而處于不能演奏的狀態(tài)的情況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僅進行較低的評價,不僅會使使用者喪失自信,而且很有可能會造成使用者失去對樂器演奏的積極性或興趣的結果。
所以,與競爭歌唱能力的優(yōu)劣的比賽的情況不同,在作為音樂教育的一環(huán)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的情況下,采用上述的以前的技術,不能夠對使用者的演奏予以支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為鑒于這種情況而進行的發(fā)明,能夠減輕演奏評價處理的負擔,即使不使用昂貴的CPU也可以進行演奏評價。
而且,本發(fā)明的另外的目的為,通過在使用者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并接受評價時,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而且,本發(fā)明的另外的目的為,通過在使用者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并接受評價時,緩和使用者的緊張情緒,使之避免陷入無演奏狀態(tài),高效率地支持演奏技術的提高。
并且本發(fā)明的另外的目的為,通過在使用者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并接受評價時,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即,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側面,在順序供給指示發(fā)音的樂音的音高、該樂音的應發(fā)生時機以及應消音時機的標準演奏數據的同時,順序供給由以指定的音高指示樂音的發(fā)音的時機和指示消音的時機構成的實際演奏數據。
而且根據該供給的上述標準演奏數據,提取出表示從發(fā)音的時機到消音的時機為止的區(qū)間的標準開區(qū)間,同時根據供給的上述實際演奏數據提取出表示從指示發(fā)音的時機到指示消音的時機為止的區(qū)間的實際開區(qū)間。
而且,檢測提取出的上述標準開區(qū)間和提取出的上述實際開區(qū)間是否重合,僅在檢測到上述標準開區(qū)間和上述實際開區(qū)間重合的情況下,比較與上述標準開區(qū)間對應的音高和與實際開區(qū)間對應的音高,在判斷上述兩音高相同的情況下增加評價分,在判斷上述兩音高不同的情況下減去評價分。
通過具有上述的構造,就不需要象以前那樣進行標準演奏和實際演奏的操作時機的差異的檢測,或者先行讀取標準演奏數據等處理,能夠減輕用于演奏評價的CPU的處理負擔。而且,由于僅在演奏者進行演奏時增加或者減少評價分數,從而能夠進一步得到反映演奏者的演奏水平的評價。
而且,根據本發(fā)明的另外的側面的特征是,按照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的內容設定評價對象期間,對該評價對象期間中的樂曲數據的各規(guī)定期間的演奏結果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輸出到規(guī)定的顯示裝置顯示。
通過具有上述的構造,本發(fā)明通過將作為評價對象不適當的期間除外,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能夠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而且,根據本發(fā)明的另外的側面的特征是,評價按照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的內容設定的評價對象期間的演奏結果的同時,檢測在評價對象期間內應演奏的音符未被演奏的無演奏狀態(tài),輸出對于該評價結果和無演奏狀態(tài)的演奏支持。
通過具有上述的構造,由于在檢測到應演奏的音符未被演奏的無演奏狀態(tài)時,輸出對于使用者的演奏支持,所以使用者在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并接受評價時,通過緩和使用者的緊張情緒,避免陷入無演奏狀態(tài),能夠得到可以高效率地支持演奏技術的提高的效果。
而且,根據本發(fā)明的另外的側面,在指示樂曲數據的發(fā)音信號中的音高和基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以及發(fā)音結束時機的發(fā)音期間的同時,檢測演奏的音高和演奏開始時機。然后,在判斷該檢測到的音高與指示的音高一致或者不一致的同時,將在指示的發(fā)音期間的范圍內檢測到演奏開始時機的情況、或者從檢測到的演奏開始時機開始在規(guī)定時間以內指示出發(fā)音開始時機的情況判斷為時機一致、將其它情況判斷為時機不一致。然后在判斷為音高一致且判斷為時機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加分的演奏評價、在判斷為音高不一致的情況下或通過時機判斷裝置判斷為時機不一致的情況下進行減分的演奏評價。
通過具有上述的構造,通過在使用者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并接受評價時,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能夠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圖1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各實施形態(tài)中的演奏評價裝置的構造的框圖。
圖2為第1實施形態(tài)的CPU的演奏評價處理的主流程圖。
圖3為第1實施形態(tài)的開關處理的流程圖。
圖4為第1實施形態(tài)的樂曲選擇開關處理的流程圖。
圖5為第1實施形態(tài)的開始/停止開關處理的流程圖。
圖6為第1實施形態(tài)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
圖7為上接圖6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
圖8為上接圖6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
圖9為第1實施形態(tài)的鍵盤處理的流程圖。
圖10為第1實施形態(tài)的評價處理的流程圖。
圖11接著圖10的評價處理的流程圖。
圖12為表示對于第1實施形態(tài)的評價小節(jié)經過數的評價水平的具體例的圖。
圖13為第1實施形態(tài)的引導音符和按鍵音符的時機圖。
圖14為第2實施形態(tài)的開始/停止開關處理的流程圖。
圖15為第2實施形態(tài)的自動演奏處理的部分流程圖。
圖16為第2實施形態(tài)的自動演奏處理的部分流程圖。
圖17為第3實施形態(tài)的開始/停止開關處理的流程圖。
圖18為第3實施形態(tài)的自動演奏處理的部分流程圖。
圖19為第3實施形態(tài)的評價處理的部分流程圖。
圖20為表示對于第3實施形態(tài)的評價小節(jié)經過數的評價水平的具體例的圖。
圖21為第4實施形態(tài)的樂曲選擇開關處理的流程圖。
圖22為上接圖21的樂曲選擇開關處理的流程圖。
圖23為第5實施形態(tài)的樂曲選擇開關處理的流程圖。
圖24為圖2中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
圖25為上接圖24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
圖26為上接圖25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
圖27為上接圖26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
圖28為上接圖27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
圖29為圖2中的鍵盤處理的流程圖。
圖30為上接圖29的鍵盤處理的流程圖。
圖31為上接圖30的鍵盤處理的流程圖。
圖32為計時中斷的流程圖。
圖33為圖2中的評價處理的流程圖。
圖34為上接圖33的評價處理的流程圖。
圖35為表示對于和弦的演奏引導的按鍵例的圖。
圖36為表示對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不同的多個音符的演奏引導的按鍵例的圖。
圖37為表示對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不同的多個音符的演奏引導,所有的按鍵都不被操作的情況下的按鍵例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
基于本發(fā)明的演奏評價裝置的第1實施形態(tài)~第5實施形態(tài)。
圖1為表示各實施形態(tài)中的演奏評價裝置的系統構造的框圖。在該圖中,CPU1經由系統總線2連接著程序ROM3、操作RAM4、樂曲存儲器5、鍵盤6、開關部7、顯示部8和音源9,在各部之間傳遞命令和數據,控制該裝置整體。
程序ROM3預先存儲著利用CPU1執(zhí)行的控制程序、演奏評價程序等應用程序、起動時的初始化過程中的初始數據等。操作RAM4具有執(zhí)行程序所需的各種寄存器和標志的區(qū)域。樂曲存儲器5存儲著演奏的評價對象即多個自動演奏曲的樂曲數據。鍵盤6對應于演奏操作向CPU1輸入鍵編號和速度。開關部7由選擇存儲在樂曲存儲器5中的樂曲的開關、開始或者停止自動演奏的開始/停止開關等構成。
顯示部8顯示自動演奏曲即評價對象的樂曲的樂譜或評價結果等。音源9連接著發(fā)音電路10,對應于CPU1的發(fā)音指示(音符開命令)或消音指示(音符關命令)發(fā)生支持演奏者的聲源或其它音響信號并向發(fā)音電路輸出或者停止輸出。發(fā)音電路10由D/A轉換電路、濾波電路、放大電路、揚聲器等構成,對應于從音源9輸出的音響信號發(fā)生樂音。
并且,雖然沒有在圖中表示,但是在各個鍵上設置著根據CPU1的演奏指示點亮、進行引導顯示的LED。
下面,參照圖2~圖11所示的CPU1的流程圖、以及圖12、圖13所示的圖說明第1實施形態(tài)中的動作。
圖2(1)為CPU1的演奏評價處理的主流程圖,圖2(2)為計時中斷的流程圖。在圖2(1)中,進行初始化(步驟A1),清除操作RAM4的各種寄存器,將各種標志重置為“0”,禁止計時中斷。初始化之后,反復執(zhí)行檢測開關部7的各開關的開和關的開關處理(步驟A2)、讀取從樂曲存儲器5選擇的評價對象的樂曲的樂曲數據并進行演奏指示的自動演奏處理(步驟A3)、掃描鍵盤6并檢測演奏即按鍵或離開鍵的鍵變化的鍵盤處理(步驟A4)、對評價對象的樂曲的演奏結果進行評價的評價處理(步驟A5)、以及其它處理(步驟A6)。
在圖2(2)中,當每隔設定的一定時間的周期引入計時中斷時,將后面所述的寄存器TIME的值減1(步驟A7),回到主流程。
圖3為主流程中的步驟A2的開關處理的流程圖。首先執(zhí)行樂曲選擇處理(步驟B1),然后執(zhí)行開始/停止開關處理(步驟B2)。然后進行其它開關處理(步驟B3),回到主流程。
圖4為開關處理的步驟B1的樂曲選擇開關處理的流程圖。判別開始標志STF是否為“0(演奏停止)”(步驟C1),在該標志為“1(自動演奏)”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該標志為“0”的情況下,判別是否操作了樂曲選擇的開關(步驟C2)。在沒有開關的操作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操作了開關時,將由該開關指定的選擇曲的編號存儲到寄存器M中(步驟C3)。然后結束該流程。
圖5為圖3中的步驟B3的開始/停止開關處理的流程圖。判別開始/停止開關是否為開(步驟D1),在沒有開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開時反轉標志STF的值(步驟D2)。然后,判別STF的值是否為“1”(步驟D3)。在STF的值為“1”的情況下開始自動演奏,將由寄存器M的選擇曲的編號指定的樂曲(M)的前端地址存儲到寄存器AD中(步驟D4)。而且,將樂曲(M)的速度存儲到寄存器TEMPO中(步驟D5)。
然后,讀取由AD指定的前端地址的樂曲數據的時間(步驟D6),將該時間存儲到寄存器TIME中(步驟D7)。然后,設定基于TEMPO的計時中斷的周期(步驟D8)。然后,將隨著樂曲的進展對從樂曲開始部分開始的音符計數的寄存器N清為“0”(步驟D9),將對用于評價演奏結果的規(guī)定數目的音符計數的寄存器T清為“0”(步驟D10)。然后,解除計時中斷的禁止(步驟D11)。所以如圖2(2)的計時中斷所示,TIME的值每經過基于TEMPO的周期減1。
在步驟D3中,STF從“1”反轉為“0”時,自動演奏停止,所以禁止計時中斷(步驟D12),鍵盤6的引導顯示全部熄滅(步驟D13)。然后回到主流程。
圖6~圖8為主流程中的步驟A3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判別STF是否為“1”(步驟E1),在STF為“1”、處于自動演奏狀態(tài)的情況下,判別在各計時中斷減1處理的TIME的值是否達到“0”(步驟E2)。在STF為“0”的情況下,或者TIME的值未達到“0”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TIME的值達到“0”時,為了讀取后面的樂曲數據,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步驟E3)。然后,進行基于AD的地址的樂曲數據的讀取(步驟E4)。
然后,判別讀取的樂曲數據是否為END即樂曲結束(步驟E5)。在不是END的情況下,判別該數據是否為音符關閉的信號(步驟E6)。在不是音符關閉的信號的情況下,在圖7的流程中,判別數據是否為時間(步驟E13),在為時間的情況下,將該時間存儲到TIME中(步驟E14),結束該流程。
在數據不是時間的情況下,判別是否為音符開的信號(步驟E15)。在為音符開的信號的情況下,在寄存器NOTE中存儲信號的音符(步驟E16)。然后,與信號的音符相對應點亮鍵盤6的引導顯示(步驟E17)。而且,將引導標志GUIDE ONF設置為“1”(步驟E18)。然后,判別表示按鍵的有無的標志KEY ONF是否為“1(按鍵)”(步驟E19)。
在KEY ONF為“1”的情況下,鍵盤6正在被按鍵。因此,判別存儲在NOTE中的信號的音符和在后面所述的圖9的鍵盤處理中被存儲在寄存器KEY中的按鍵的音符是否一致(步驟E20)。在一致的情況下,即GUIDE ONF被設置為“1”時,在演奏指示的鍵已經被按鍵的情況下,在寄存器POINT的值上加上α的值(步驟E21)。在不一致的情況下,即與引導顯示的鍵不同的鍵被按下的情況下,從POINT的值減去α(步驟E22)。在加上或者減去α后,將評價標志HYOKAF設置為“1”(步驟E23)。在步驟E15中,在數據不是音符開的信號的情況下,進行其它的信號處理(步驟E24)。
在步驟E23中將HYOKAF設置為“1”后,在步驟E19中KEY ONF為“0”的情況下,或者在步驟E24中進行其它信號處理后,轉移到圖6的步驟E3,使AD的地址向前推進。
在圖6的步驟E4中讀取的樂曲數據在步驟E6中判別為音符關的信號的情況下,熄滅與信號的音符對應的鍵的引導顯示(步驟E7)。然后,將引導標志GUIDE ONF設置為“0”(步驟E8),對于進行評價的規(guī)定期間的一個音符的處理結束,因此將T的音符數加1(步驟E9)。此后,在圖8的流程中,判別T的音符數是否達到了基準音符數(步驟E25)。
在T的音符數達到了基準音符數時,將表示是否以顯示或者聲音等對使用者支持的標志SHIENF設置為“1(支持)”(步驟E26)。然后,將T的音符數清除為“0”(步驟E27)。將T清零后,或者在步驟E25中T的音符數未達到基準音符數的情況下,判別HYOKAF是否為“0”(步驟E28),在為“0”的情況下設置為“1”(步驟E29)。將HYOKAF設置為“1”后,或者在HYOKAF為“1“的情況下,將存儲從樂曲的最初開始的音符數的寄存器N的音符數加1(步驟E30)。然后,轉移到圖6的步驟E3,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
在圖6的步驟E5中,在讀取的數據為END的情況下,將STF重置為“0”(步驟E10),將鍵盤6的引導顯示全部熄滅(步驟E11)。而且,禁止計時中斷(步驟E12)。然后,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
圖9為主流程中步驟A4的鍵盤處理的流程圖。在該流程中,判別是否進行鍵掃描(步驟F1)、有無鍵變化(步驟F2)。在沒有鍵變化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在鍵變化從關變化為開的情況下,即被按鍵的情況下,將該按鍵的音符存儲到寄存器KEY中(步驟F3)。然后,根據KEY的音符作成音符開命令(步驟F4),將該音符開命令輸送至音源9(步驟F5)。然后,將KEY ONF設置為“1”(步驟F6)。
然后,判別GUIDE ONF是否為“1”(步驟E7)。在該標志為“0”的情況下回到主流程,在該標志為“1”、按鍵指示的鍵的引導顯示點亮的情況下,判別存儲在KEY中的音符與存儲在NOTE中的按鍵指示的音符是否一致(步驟F8)。在一致的情況下,即按鍵指示的鍵被正確地按下的情況下,在POINT上加上α的值(步驟F9)。在不一致的情況下,即與按鍵指示的鍵不同的鍵被按下的情況下,從POINT減去α的值(步驟F10)。在加上或者減去α的值后,將HYOKAF設置為“1”(步驟F11)。然后回到主流程。
在步驟F2中,在鍵變化從開變化為關的情況下,即離開鍵的情況下,將該離開鍵的音符存儲到KEY中(步驟F12)。然后,根據KEY的音符作成音符關命令(步驟F13),將該音符關命令輸送到音源9(步驟F14)。然后將KEY ONF重置為“0”(步驟F15)。然后,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
圖10和圖11為主流程中步驟A5的評價處理的流程圖。在圖10的流程中,首先判別HYOKAF是否為“1”(步驟G1)。在該標志為“1”的情況下將其重置為“0”(步驟G2)。然后,將指定應評價的規(guī)定期間的排列P(n)的地址計數器n設置為“0”(步驟G3),在P(n)中代入P(n+1)(步驟G4),將n的值加1(步驟G5)。然后,判別n+1的值是否為評價音符數(步驟G6)。在未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轉移到步驟G4,重復到步驟G6為止的處理。
在步驟G6中,在n+1的值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將POINT的值存儲到P(n)中(步驟G7)。將POINT的值存儲到P(n)中后,判別標志SHIENF是否為“1”(步驟G8),在SHIENF為“0”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SHIENF為“1”的情況下將其重置(步驟G9)。
然后,判別存儲在N中的從樂曲的最初開始的音符數是否處于比預先設定的2個音符數期間即比D1大、比D2小的期間(步驟G10)。即判別N的音符數是否在除去從樂曲的最初的音符到D1為止的音符、以及從D2的音符到樂曲結束為止的范圍期間(評價對象期間)。在存儲在N中的音符數不處于該期間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
在存儲在N中的音符數處于比D1大、比D2小的期間的情況下,在圖11的流程中,將指定排列P(n)的評價音符數的地址計數器n設置為“0”(步驟G11)。然后,將評價用寄存器HYOKA清除為“0”(步驟G12)。然后,在HYOKA上加上P(n)的值(步驟G13)。然后,將n的值加1(步驟G14),判別n的值是否達到評價音符數(步驟G15)。在未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轉移到步驟G13,重復到步驟G15為止的處理。
在n的值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判別在存儲前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評價數據的FHYOKA中是否有評價數據(步驟G16)。在FHYOKA中有評價數據的情況下,判別存儲本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評價數據的HYOKA的值為FHYOKA的值以下、還是HYOKA的值比FHYOKA的值高(步驟G17)。即判別本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評價比前次低或者相同、或者比前次高。
在HYOKA的值(本次的評價)為FHYOKA的值(前次的評價)以下的情況下,將指定例如“再加油”等第1聲援聲音的變量VOICE1(HYOKA)的數據存儲到寄存器LANK中(步驟G18)。另一方面,在HYOKA的值比FHYOKA的值大的情況下,或者在FHYOKA中沒有評價數據的情況下,將指定例如“狀況不錯”等第2聲援聲音的變量VOICE2(HYOKA)的數據存儲到寄存器LANK中(步驟G19)。在LANK中存儲任何一種聲援聲音的數據后,產生基于LANK的數據的聲援的聲音數據(步驟G20)。然后,將HYOKA的值存儲在FHYOKA中進行更新(步驟G21),為下一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評價做準備。然后,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
圖12為表示對于評價小節(jié)經過數的評價水平的具體例的圖。在該情況下,在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中,設定D1=25、D2=8。即評價支持有效范圍(評價對象期間)為除去從樂曲的最初到25為止、以及樂曲的總音符數減去8的音符數的范圍的圖12的箭頭所示的期間。而且,評價基準音符數為10個,每評價基準音符數的10個音符數,對按照次序演奏的狀態(tài)進行評價打分,根據每合計20個音符的評價狀況實施演奏支持。即比較對于前次的10個音符的評價和對于本次的10個音符的評價。
因此,在評價音符數經過了20、30、40、50、60、70、80、90、100時,算出之前的20個音符的評價狀況。根據該評價狀況,利用顯示部8發(fā)出支持的顯示或利用音源9發(fā)出聲音或效果音的支持。然后,在最初的10個的評價和本次的10個的評價較前次的10個值大的情況下提高評價,在本次的10個的評價較前次的10個值小的情況下降低評價。
圖13為表示演奏指示的引導音符和實際的按鍵的音符的時機的關系的圖。在例1的情況下,為在引導音符C3從開到關的期間(引導顯示點亮的期間)C3的按鍵被按下的情況,評價為加分。這與圖9的流程中步驟F9的處理(在POINT上加上α)相對應。
在例2的情況下,為在音符C3的按鍵被按下期間,引導音符C3處于開(引導顯示點亮)的情況,評價為加分。這與圖7的流程中步驟E21的處理(在POINT上加上α)相對應。
在例3的情況下,為在引導音符C3從開到關的期間E3的按鍵被按下的情況。即與引導顯示的鍵不同的鍵被按下的情況,所以評價為減分。這與圖9的流程中步驟F10的處理(從POINT減去α)相對應。
如上所述,根據該第1實施形態(tài),CPU1根據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的內容設定評價對象期間(圖12的評價支持有效范圍),對每個該評價對象期間中的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期間(基準音符數)的演奏結果進行評價,將該評價結果輸出到顯示部8顯示。因此,通過將不適于作為評價對象的期間除外,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能夠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在該情況下,CPU1對每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的音符數評價演奏結果,所以能夠對使用者進行細致的評價,對于演奏技術的提高極其有效。
而且,在該情況下,CPU1對相對于前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演奏結果(寄存器FHYOKA的值)的本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演奏結果(寄存器HYOKA的值)進行評價,所以能夠客觀地判斷使用者的積極性或精力集中的程度等,能夠實時地恰當地對使用者進行叱咤激勵的支持。
而且,CPU1在評價根據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的內容設定的評價對象期間的演奏結果的情況下,檢測在該評價對象期間內應被演奏的音符未被演奏的無演奏狀態(tài)。然后,通過音源9和發(fā)音電路10以及顯示部8輸出對于評價結果以及無演奏狀態(tài)的演奏支持,所以在使用者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并接受評價時,通過緩和使用者的緊張情緒,使其避免陷入無演奏狀態(tài),能夠高效率地支持演奏技術的提高。
在該情況下,CPU1將評價基準音符數的10個音符數中被演奏的音符數全然沒有的狀態(tài)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所以能夠確實可靠地檢測出使用者過于緊張而無法演奏的狀態(tài)。但是,在將評價基準音符數設定為20個音符數或30個音符數左右的情況下,即使演奏的音符數為“2”~“3”,也判斷為使用者過于緊張而無法演奏的狀態(tài)。因此,可以將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數目的音符中被演奏的音符數未達到最小值的狀態(tài)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
并且,CPU1在讀取存儲在樂曲存儲器5中的標準演奏數據即樂曲數據、從該被讀取的樂曲數據提取出標準開區(qū)間的同時,從由鍵盤6供給的實際演奏數據提取出實際開區(qū)間。然后,如果檢測到該兩開區(qū)間的重合且對應的音高相同,則增加演奏評價的分數,如果雖然檢測到兩開區(qū)間的重合,但是對應的音高不同則減分。因此,不需要如以前那樣進行標準演奏和實際演奏的演奏時機的差異的檢測、或者進行標準演奏數據的先行讀取等處理,減輕了CPU1的處理負擔。而且,由于僅在演奏者進行演奏時進行評價分數的加分或者減分,所以能夠進行更加反映演奏者的演奏的評價。
下面參照圖14~圖16所示的CPU1的流程圖說明第2實施形態(tài)的動作。并且,在第2實施形態(tài)中,圖2(A)的主流程、圖2(B)的計時中斷的流程、圖3的開關處理的流程、圖4的樂曲選擇處理的流程、圖9的鍵盤處理的流程、圖10和圖11的評價處理的流程、以及自動演奏處理的部分流程與第1實施形態(tài)相同,所以引用其圖紙和說明,就與第1實施形態(tài)不同的部分的流程進行說明。
圖14為圖3的開關處理中步驟B3的開始/停止開關處理的流程圖。首先,判別開始/停止開關是否開(步驟H1),在沒有開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開時反轉開始標志STF的值(步驟H2)。然后,判別STF的值是否為“1”(步驟H3)。在STF的值為“1”的情況下開始自動演奏,將寄存器M的選擇曲的編號指定的樂曲(M)的前端地址存儲到寄存器AD中(步驟H4)。而且,將樂曲(M)的速度存儲到寄存器TEMPO中(步驟H5)。
然后,讀取由AD指定的前端地址的樂曲數據的時間(步驟H6),將該時間存儲到寄存器TIME中(步驟H7)。然后,設定基于TEMPO的計時中斷的周期(步驟H8)。然后,將時間存儲在將隨著樂曲的進展對從樂曲開始部分開始的時間計數的寄存器N中(步驟H9),將對評價演奏結果的規(guī)定期間內的音符計數的寄存器T清為“0”(步驟H10)。然后,解除計時中斷的禁止(步驟H11)。
在步驟H3中,STF從“1”反轉為“0”時,自動演奏停止,所以禁止計時中斷(步驟H12),鍵盤6的引導顯示全部熄滅(步驟H13)。然后回到主流程。
圖15和圖16為圖2的主流程中步驟A3的自動演奏處理的部分流程圖。其余的流程圖與第1實施形態(tài)中圖6所示的相同。在圖6的流程中讀取的樂曲數據既不是END也不是音符關的情況下,在圖15的流程中判別該數據是否為時間(步驟J1),在為時間的情況下,將該時間存儲到寄存器TIME中(步驟J2),在N的值上累計時間(步驟J3)。在該第2實施形態(tài)中,寄存器N存儲從樂曲的開始部分的經過時間,所以將從信號開始到信號為止的時間累計在N的值上。然后結束該流程。
在讀取的數據不是時間的情況下,判別是否為音符開的信號(步驟J4)。在為音符開的信號的情況下,在寄存器NOTE中存儲信號的音符(步驟J5)。然后,與信號的音符相對應點亮引導顯示(步驟J6)。而且,將引導標志GUIDE ONF設置為“1”(步驟J7)。然后,判別表示按鍵的有無的標志KEY ONF是否為“1(按鍵)”(步驟J8)。
在KEY ONF為“1”的情況下,判別存儲在NOTE中的信號的音符和在圖9的鍵盤處理中被存儲在寄存器KEY中的按鍵的音符是否一致(步驟J9)。在一致的情況下,即GUIDE ONF被設置為“1”時,在演奏指示的鍵已經被按鍵的情況下,在寄存器POINT的值上加上α的值(步驟J10)。在存儲在NOTE中的信號的音符和在圖9的鍵盤處理中被存儲在寄存器KEY中的按鍵的音符不一致的情況下,從POINT的值減去α(步驟J1 1)。在加上或者減去α后,將評價標志HYOKAF設置為“1”(步驟J12)。在步驟J4中,在數據不是音符開的信號的情況下,進行其它的信號處理(步驟J13)。
在步驟J12中將HYOKAF設置為“1”后,在步驟J8中KEY ONF為“0”的情況下,或者在步驟J13中進行其它信號處理后,轉移到圖6的步驟E3,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
在圖6的步驟E9中將T的值加1后,在圖16的流程中,判別T的音符數是否達到了基準音符數(步驟J13)。在T的音符數達到了基準音符數時,將表示是否對使用者支持的標志SHIENF設置為“1(支持)”(步驟J14)。然后,將T的音符數清除為“0”(步驟J15)。將T清零后,或者在步驟J13中T的音符數未達到基準音符數的情況下,判別HYOKAF是否為“0”(步驟J16),在為“0”的情況下將其設置為“1”(步驟J17)。將HYOKAF設置為“1”后,或者在HYOKAF為“1“的情況下,轉移到圖6的步驟E3,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
如上所述,根據該第2實施形態(tài),CPU1每隔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的經過時間評價演奏結果,所以能夠對使用者進行細致的評價,對于演奏技術的提高極其有效。
而且,根據該第2實施形態(tài),CPU1將在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的時間內被演奏的音符數全然沒有的狀態(tài)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所以與實施形態(tài)1相同,能夠確實可靠地檢測出使用者過于緊張而無法演奏的狀態(tài)。但是,在將構成評價對象的時間范圍增大設定的情況下,即使演奏的音符數為“2”~“3”左右,也判斷為使用者過于緊張而無法演奏的狀態(tài)。因此,可以將在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的時間內,被演奏的音符數未達到最小值的狀態(tài)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
下面參照圖17至20所示的CPU1的流程圖說明第3實施形態(tài)的動作。并且,在該第3實施形態(tài)中,圖2(A)的主流程、圖2(B)的計時中斷的流程、圖3的開關處理的流程、圖4的樂曲選擇處理的流程、圖9的鍵盤處理的流程、以及自動演奏處理的部分流程和評價處理的部分流程與第1實施形態(tài)相同,所以引用其圖紙和說明,就與第1實施形態(tài)不同的部分的流程進行說明。
圖17為圖3的開關處理中步驟B3的開始/停止開關處理的流程圖。首先,判別開始/停止開關是否開(步驟K1),在沒有開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開時反轉開始標志STF的值(步驟K2)。然后,判別STF的值是否為“1”(步驟K3)。在STF的值為“1”的情況下開始自動演奏,將寄存器M的選擇曲的編號指定的樂曲(M)的前端地址存儲到寄存器AD中(步驟K4)。而且,將樂曲(M)的速度存儲到寄存器TEMPO中(步驟K5)。
然后,讀取由AD指定的前端地址的樂曲數據的時間(步驟K6),將該時間存儲到寄存器TIME中(步驟K7)。然后,設定基于TEMPO的計時中斷的周期(步驟K8)。然后,將對評價演奏結果的規(guī)定期間內的音符計數的寄存器T清為“0”(步驟K9),解除計時中斷的禁止(步驟K10)。然后回到主流程。
在步驟K3中,STF從“1”反轉為“0”時,自動演奏停止,所以禁止計時中斷(步驟K11),鍵盤6的引導顯示全部熄滅(步驟K12)。然后回到主流程。
圖18為圖2的主流程中步驟A3的自動演奏處理的部分流程圖。其余的流程圖與第1實施形態(tài)中所示的圖6以及第2實施形態(tài)中所示的圖16相同。在圖6的流程中讀取的樂曲數據既不是END也不是音符關的情況下,在圖18的流程中判別數據是否為時間(步驟L1),在為時間的情況下,將該時間存儲到寄存器TIME中(步驟L2)。然后結束該流程。
在數據不是時間的情況下,判別是否為音符開的信號(步驟L3)。在為音符開的信號的情況下,在寄存器NOTE中存儲信號的音符(步驟L4)。然后,與信號的音符相對應點亮鍵盤6的引導顯示(步驟L5)。而且,將引導標志GUIDE ONF設置為“1”(步驟L6)。然后,判別表示按鍵的有無的標志KEY ONF是否為“1(按鍵)”(步驟L7)。
在KEY ONF為“1”的情況下,鍵盤6被按鍵。在該情況下,判別存儲在NOTE中的信號的音符和在圖9的鍵盤處理中被存儲在寄存器KEY中的按鍵的音符是否一致(步驟L8)。在一致的情況下,即GUIDEONF被設置為“1”時,在演奏指示的鍵已經被按鍵的情況下,在寄存器POINT的值上加上α的值(步驟L9)。在存儲在NOTE中的信號的音符和在圖9的鍵盤處理中被存儲在寄存器KEY中的按鍵的音符不一致的情況下,為與引導顯示點亮的鍵不同的鍵被按下的情況,所以從POINT的值減去α(步驟L10)。在加上或者減去α后,將評價標志HYOKAF設置為“1”(步驟L11)。
在步驟L3中,在數據不是音符開的信號的情況下,判別數據是否有效標志(步驟L12)。在為有效標志的情況下,將標志YUKOF設置為“1”(步驟L13)。在數據不是有效標志的情況下,判別是否為無效標志(步驟L14)。在為無效標志的情況下,將YUKOF重置為“0”(步驟L15)。在數據不是有效標志和無效標志的情況下,進行其它信號處理(步驟L16)。
在步驟L11中將HYOKAF設置為“1”后,在步驟L7中KEY ONF為“0”的情況下,在步驟L13或者L15中將YUKOF設置為“1”或者“0”后,或者在步驟L16中進行其它信號處理后,轉移到圖6的步驟E3,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
并且,在圖6的步驟E9中將T的值加1后,執(zhí)行第2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6所示的流程。
圖19為主流程中步驟A5的評價處理的流程圖。在圖19的流程中,首先判別HYOKAF是否為“1”(步驟M1)。在該標志為“1”的情況下將其重置為“0”(步驟M2)。然后,將指定應評價的規(guī)定期間的排列P(n)的地址計數器n設置為“0”(步驟M3),在P(n)中代入P(n+1)(步驟M4),將n的值加1(步驟M5)。然后,判別n+1的值是否達到評價音符數(步驟M6)。在未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轉移到步驟M4,重復到步驟M6為止的處理。
在步驟M6中,在n+1的值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將POINT的值存儲到P(n)中(步驟M7)。將POINT的值存儲到P(n)中后,判別標志SHIENF是否為“1”(步驟M8),在標志為“0”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標志為“1”的情況下將其重置(步驟M9)。然后,判別標志YUKOF是否為“1”(步驟M10)。在該標志為“0”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該標志為“1”、正在演奏的樂曲數據的位置為評價支持有效范圍即評價對象期間的情況下,轉移到第1實施形態(tài)中圖1 1的流程,進行演奏評價處理。
圖20為表示對于評價小節(jié)經過數的評價水平的具體例的圖。在該情況下,在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中插入有有效標志的數據和無效標志的數據。而且,從有效標志到無效標志為止的期間設定為評價支持有效范圍即評價對象期間。
在該情況下,在從有效標志到無效標志為止的期間內,評價基準音符數的10個音符數都未被演奏時,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或者,在從有效標志到無效標志為止的期間內,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一次都沒有演奏時,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即在圖20中,評價小節(jié)經過數從“3”到“4”、以及從“7”到“8”的各自的10個音符數均未被彈奏時,將該期間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NP。在該情況下,使用者由于過于緊張而陷于不能演奏的狀態(tài),所以出如“彈彈看”、“Let’Play”等緩和使用者的緊張情緒、促其演奏的聲援。
如上所述,根據該第3實施形態(tài),CPU1對通過包含在樂曲數據中的有效標志和無效標志設定的評價對象期間中的每規(guī)定期間(基準音符數)的演奏結果進行評價,將該評價結果輸出到顯示部8顯示。因此,通過根據樂曲的難易程度等內容設定有效標志和無效標志的位置,將不適于作為評價對象的期間除外,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就能夠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而且,根據該第3實施形態(tài),CPU1將在根據包含在樂曲數據中的有效標志和無效標志設定的評價對象期間的規(guī)定的區(qū)間(規(guī)定數目的音符或者規(guī)定時間內的區(qū)間)內全然沒有被演奏的音符的狀態(tài)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所以與實施形態(tài)1的情況相同,能夠確實可靠地檢測出使用者過于緊張而無法演奏的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在該區(qū)間為較寬的范圍的情況下,即使演奏的音符數為“2”~“3”左右,也能夠判斷為使用者過于緊張而無法演奏的狀態(tài)。因此,可以將在該區(qū)間內演奏的音符數未達到最小值的狀態(tài)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
下面,參照圖21和圖22說明第4實施形態(tài)的動作。在第4實施形態(tài)中,樂曲選擇開關處理與上述第1~第3實施形態(tài)不同。
在圖21中,判別標志STF是否為“0”(步驟N1),在該標志為“0”、處于自動演奏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判別樂曲選擇開關是否被操作(步驟N2)。在該開關未被操作的情況下,或者在STF為“1”、處于自動演奏狀態(tài)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
在步驟N2中,樂曲選擇開關被操作時,將選擇的樂曲編號存儲到寄存器M中(步驟N3)。然后,將“0”存儲在3個寄存器SHORT、MID、LONG中清零(步驟N4)。然后,將樂曲(M)數據的開始地址存儲到寄存器AD中(步驟N5),通過AD的地址讀取樂曲數據(步驟N6),判別讀取的數據。判別讀取的數據是否為音符開的信號(步驟N7),在為音符開的信號的情況下,將該信號的音符存儲到寄存器NOTE中(步驟N8)。
然后,將用于先行讀取樂曲數據的地址計數器n設置為“1”(步驟N9),將“0”存儲在寄存器TIME中清零(步驟N10)。然后,在圖22的流程中,通過在現在的地址上加上地址計數器n的值得到的(AD+n)的地址讀取樂曲數據(步驟N11),判別讀取的數據的類別(步驟N12)。在數據為時間的情況下,在寄存器T中加上該時間進行累計(步驟N13)。在數據既不是時間也不是音符關、而是其它數據的情況下,將n的值加1(步驟N14),轉移到步驟N11,讀取后面的樂曲數據。然后,查找樂曲數據中的時間和音符關的信號。
在數據為音符關的情況下,判別該音符關的音符和存儲在NOTE中的音符是否一致(步驟N15)。在不一致的情況下,將n的值加1(步驟N14),轉移到步驟N11,讀取后面的樂曲數據。然后,查找樂曲數據中的時間和NOTE的音符一致的音符關的信號。即測量存儲在NOTE中的音符開的信號成為音符關的時間(音長)。
在步驟N15中,音符關的音符和存儲在NOTE中的音符一致時,即讀取的音符開的音符的音長被存儲在寄存器T中時,判別存儲在T中的音符的音長為2分音符以上、從4分音符到8分音符的范圍、還是16分音符以下(步驟N16)。
在T的音符的音長為2分音符以上時,將寄存器LONG的值加1(步驟N17)。在T的音符的音長為4分音符到8分音符的范圍時,將寄存器MID的值加1(步驟N18)。在T的音符的音長為16分音符以下時,將寄存器SHORT的值加1(步驟N19)。在將任意的寄存器的值加1后,或者在圖21的步驟N7中數據不是音符開的情況下,將AD的地址加1(步驟N20)。
然后,判別AD的地址是否超過了樂曲數據的最終地址(步驟N22)。在未超過最終地址的情況下,轉移到圖21的步驟N6,利用AD的地址讀取樂曲數據。在AD的地址為最終地址的情況下,判別在3個寄存器SHORT、MID、LONG中存儲的音符數為最大值的是哪一個寄存器(步驟N21)。
在寄存器LONG為最大值的情況下,在規(guī)定評價支持有效范圍(評價對象期間)的寄存器D1和D2的值中分別存儲“15”和“92”(步驟N23)。在寄存器MID為最大值的情況下,在D1和D2的值中分別存儲“25”和“84”(步驟N24)。在寄存器SHORT為最大值的情況下,在D1和D2的值中分別存儲“40”和“68”(步驟N25)。在D1和D2中存儲值后,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即音長較長的音符多的樂曲,較長地設定評價對象期間。
如上所述,根據該第4實施形態(tài),CPU1根據樂曲數據中從音符的音符開到音符關為止的發(fā)音時間的傾向設定評價對象期間,所以通過對于音長較短的音符多的演奏操作的頻度高的樂曲,較長地設定從評價對象除外的期間,使使用者能夠很從容地演奏;對于音長較長的音符多的演奏頻度低的樂曲,縮短從評價對象除外的期間、即擴大評價對象期間,將不適于作為評價對象的期間除去,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能夠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下面參照圖23說明第5實施形態(tài)的動作。在第5實施形態(tài)中,也與第4實施形態(tài)同樣,樂曲選擇開關處理與上述第1~第3實施形態(tài)不同。
首先,判別標志STF是否為“0”(步驟P1),在該標志為“0”、處于自動演奏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判別樂曲選擇開關是否被操作(步驟P2)。在該開關未被操作的情況下,或者在STF為“1”、處于自動演奏狀態(tài)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
在步驟P2中,樂曲選擇開關被操作時,將選擇的樂曲編號存儲到寄存器M中(步驟P3)。然后,將樂曲(M)的速度存儲到寄存器TEMPO中(步驟P4)。并且,在規(guī)定評價支持有效范圍(評價對象期間)的寄存器D1和D2的值上存儲NOTE(TEMPO)的音符(步驟P5)。然后,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因此,速度越快的樂曲則寄存器D1和D2的值越大,評價對象期間越短。
如上所述,根據該第5實施形態(tài),CPU1按照樂曲數據的速度設定評價對象期間,所以通過對于速度快的樂曲,較長地設定從評價對象除外的期間,使使用者能夠很從容地演奏;對于速度低的樂曲,縮短從評價對象除外的期間、即擴大評價對象期間,將不適于作為評價對象的期間除去,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能夠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下面,參照圖24~圖37說明第6實施形態(tài)的動作。在第6實施形態(tài)中,圖2的主流程圖、圖3的開關處理的流程圖、圖4的樂曲選擇開關的流程圖和圖5的開始/停止SW處理的流程圖進行與其它實施形態(tài)相同的處理,故省略其說明。
圖24~圖29為主流程中的步驟A3的自動演奏處理的流程圖。判別STF是否為“1”(步驟Q1),在STF為“1”、處于自動演奏狀態(tài)的情況下,判別在各計時中斷減1處理的TIME的值是否達到“0”(步驟Q2)。在STF為“0”的情況下,或者TIME的值未達到“0”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TIME的值達到“0”時,為了讀取后面的樂曲數據,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步驟Q3)。然后,進行基于AD的地址的樂曲數據的讀取(步驟Q4)。
然后,判別讀取的樂曲數據是否為END即樂曲結束(步驟Q5)。在讀取的數據為END的情況下,將STF重置為“0”(步驟Q6),將鍵盤6的引導顯示全部熄滅(步驟Q7)。而且,禁止計時中斷(步驟Q8),然后,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
另一方面,在讀取的數據不是END的情況下,在圖25的流程圖中,判別該數據是否為音符關的信號(步驟Q9)。在判別該數據為音符關的信號的情況下,將信號的數據存儲在寄存器NOTE中(步驟Q10),將與NOTE對應的鍵的引導顯示熄滅(步驟Q11)。
然后,在能夠利用音源9進行最多N個發(fā)音通道的多重演奏、存儲最多N個音符的演奏引導的排列寄存器中,將指定排列的地址計數器i設置為初始值“0”(步驟Q12),一面將i的值加1,一面查找與音符關的信號相符的音符。即判別NOTE(i)的音符與NOTE的音符是否一致(步驟Q13),在不一致的情況下,將i的值加1(步驟Q14)。然后判別i的值是否超過了N的值(步驟Q15)。在未超過N的值的情況下,在步驟Q13中判別NOTE(i)和NOTE的音符的一致。
在步驟Q13中,當判別為NOTE(i)的音符和NOTE的音符一致時,在NOTE(i)、時間寄存器NOTETIME(i)、標志NOTEF(i)中存儲表示空狀態(tài)的NULL(步驟Q1 6)。NOTETIME(i)為存儲從引導顯示的點亮開始時機即信號的發(fā)音開始時機到演奏開始時機為止的按鍵等待容許時間的寄存器。而且,NOTEF(i)為NOTE(i)的音符在發(fā)音時為“1”、在消音時為NULL的標志。
在NOTE(i)、NOTETIME(i)、NOTEF(i)中存儲NULL后,將標志MF重置為“0”(步驟Q17)。MF為在排列寄存器中最多N個音符全部發(fā)音的情況下設置為“1”的標志。因此,在步驟Q16中在NOTE(i)中存儲NULL后,排列寄存器的至少1個成為空狀態(tài),所以將MF重置為“0”。然后,由于對于進行評價的規(guī)定期間的1個音符的處理結束,所以將對音符數即信號數計數的寄存器T的值加1(步驟Q18)。
在步驟Q9中,在數據不是音符關的情況下,在圖26的流程圖中判別數據是否為時間(步驟Q19)。在為時間的情況下,在寄存器TIME中存儲時間的值(步驟Q20),回到主流程。
在數據不是時間的情況下,判別數據是否為音符開(步驟Q21)。在判別為數據不是音符開的信號的情況下,進行其它信號處理(步驟Q22)。然后,轉移到圖24的流程圖的步驟Q3,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
在圖26的步驟Q21中,判別為數據是音符開的情況下,將信號的音符存儲在寄存器NOTE中(步驟Q23)。然后,在能夠利用音源9進行最多N個發(fā)音通道的多重演奏、存儲最多N個音符的演奏引導的排列寄存器中,將指定排列寄存器的地址計數器i設置為初始值“0”(步驟Q24),一面將i的值加1,一面查找存儲音符開的信號的空狀態(tài)的區(qū)域。即判別NOTE(i)是否為NULL(步驟Q25),在不是NULL的情況下,將i的值加1(步驟Q26)。然后判別i的值是否超過了N的值(步驟Q27)。在超過了N的值的情況下,即沒有空狀態(tài)的排列的情況下,將標志MF設置為“1”(步驟Q28)。在該情況下,NOTE的信號無效,轉移到圖24的流程圖的步驟Q3,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
另一方面,在圖26的步驟Q25中,在NOTE(i)為NULL的情況下,將NOTE的音符存儲到NOTE(i)中(步驟Q29),進行與NOTE對應的引導顯示(步驟Q30)。在進行引導顯示后,在圖27的流程圖中,將指定存儲鍵盤6的音符的鍵變化的排列寄存器的地址計數器j設置為初始值“0”(步驟Q31),一面將j的值加1,一面查找在排列KEY(j)中與NOTE的音符一致的區(qū)域。
即,判別由地址計數器指定的排列KEY(i)是否為NULL(空狀態(tài))(步驟Q32),在不是NULL的情況下判別NOTE的音符與KEY(i)的音符是否一致(步驟Q33)。在KEY(i)為NULL的情況下,或者NOTE的音符與KEY(i)的音符不一致的情況下,將j的值加1(步驟Q34)。然后,判別j的值是否超過了最大數N(步驟Q35)。在j的值超過最大數N的情況下,判別標志MF是否為“0”(步驟Q36)。即在排列KEY(0)~(N)中沒有與NOTE的音符一致的音符的情況下,判別在排列NOTE(0)~(N)中是否有空位(MF為“0”)。
在MF為“0”、在排列NOTE(0)~(N)中有空位的情況下,引導按鍵的音符開的信號有效,表示此時沒有與NOTE的音符一致的音符。在該情況下,將NOTEF(i)設置為“1”(步驟Q37),在NOTETIME(i)中存儲按鍵等待容許時間ta(步驟Q38)。而且,由于在KEY(0)~(N)中沒有與NOTE的音符一致的音符,所以進行從計算評價分的Point的值減去α的減分(步驟Q39)。然后,將評價標志HYOKAF設置為“1(實行評價)”(步驟Q40)。
在步驟Q35中,在j的值未超過N的情況下,在步驟Q32和步驟Q33中,利用不是NULL的KEY(j)判別有無與NOTE的音符一致的音符。在NOTE的音符與KEY(j)的音符一致的情況下,判別表示KEY(j)的音符是按鍵狀態(tài)或者離鍵狀態(tài)的標志KEYF(j)為“1(按鍵狀態(tài))”還是NULL(離鍵狀態(tài))(步驟Q41)。在KEYF(j)為“1”的情況下,將KEYF(j)設置NULL(步驟Q42)。
并且,在時間寄存器KEYTIME(j)中存儲NULL(步驟Q43)。KEYTIME(j)為存儲從演出開始時機到音符開的信號的發(fā)音開始時機為止的引導等待容許時間的寄存器。然后,在評價分Point的值上加上α(步驟Q44)。在KEYF(j)為“1”的情況下,為與NOTE的音符對應的引導顯示對應的音符已被按下、在引導等待容許時間以內進行了按鍵引導的情況。因此,為了取消(補正)在步驟Q39中減分的Point,在Point上加上α(步驟Q44)。然后,為了基于NOTE的音符和KEY(j)的音符一致而進行加分,在Point上加上α(步驟Q45)。然后,將HYOKAF設置為“1”(步驟Q40)。
另一方面,在步驟Q41中,由于在KEYF(j)為“0”的情況下,為按照基于NOTE的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按鍵的情況,所以在Point上加上α(步驟Q45)。然后,將HYOKAF設置為“1”(步驟Q40)。
將HYOKAF設置為“1”后,或者在步驟Q36中MF為“1”的情況下,轉移到圖24的步驟Q3,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
在圖25的步驟Q18中將T的值加1后,或者在步驟Q15中指定演奏引導的排列寄存器的地址計數器i的值超過最大值N的情況下,在圖28的流程圖中,判別演奏的音符數是否超過了基準音符數(步驟Q46)。在T的音符數達到基準音符數時,將表示是否用顯示或聲音等對使用者進行支持的標志SHIENF設置為“1(支持)”(步驟Q47)。然后,將T的音符數清除為“0”(步驟Q48)。將T清零后,或者在步驟Q46中T的音符數未達到基準音符數的情況下,判別HYOKAF是否為“0”(步驟Q49),在為“0”的情況下設置為“1”(步驟Q50)。將HYOKAF設置為“1”后,或者在HYOKAF為“1”的情況下,將存儲從樂曲的最初部分開始的音符數的寄存器N的音符數加1(步驟Q51)。然后,轉移到圖24的步驟Q3,使AD的地址向前移動。
圖29~圖31為主流程中步驟A4的鍵盤處理的流程圖。在圖29中,首先判別是否進行鍵掃描(步驟R1)、有無鍵變化(步驟R2)。在沒有鍵變化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在鍵變化從開變化為關的情況下,即離開鍵的情況下,將該離開鍵的音符存儲到KEY中(步驟R3)。然后,根據KEY的音符作成音符關命令(步驟R4),將該音符關命令輸送至音源9(步驟R5)。
然后,將指定鍵變化的排列寄存器的地址計數器j設置為初始值“0”(步驟R6),一面將j的值加1,一面查找離開鍵的音符的區(qū)域。即判別KEY(j)是否為NULL(步驟R7),在不是NULL的情況下、即不是空狀態(tài)的情況下判別KEY(j)的音符與KEY的音符是否一致(步驟R8)。在KEY(j)為NULL的情況下,或者KEY(j)的音符與KEY的音符不一致的情況下,將j的值加1(步驟R9)。然后,判別j的值是否超過了排列的最大值N(步驟R10)。在j的值沒有超過最大值N的情況下,在步驟R7和步驟R8中,判別在不是NULL的KEY(j)中、KEY(j)的音符與KEY的音符是否一致。
在KEY(j)的音符與KEY的音符一致的情況下,在KEY(j)、KEYTIME(j)、KEYF(j)中存儲NULL(步驟R11)。然后,將表示鍵變化的排列寄存器沒有空位或者有空位的標志FF設置為“0(有空位)”(步驟R12)。然后,或者在步驟R10中,在j的值超過最大值N的情況下,回到主流程。
在步驟R2中,鍵變化從關變化為開的情況下,即被按鍵的情況下,在圖30的流程圖中,將該按鍵的音符存儲到寄存器KEY中(步驟R13)。然后,根據KEY的音符作成音符開命令(步驟R14),將該音符開命令送到音源9(步驟R15)。然后,將指定鍵變化的排列寄存器的地址計數器j設置為初始值“0”(步驟R16),查找存儲按鍵的音符的區(qū)域。
即判別KEY(j)是否為NULL(空狀態(tài))(步驟R17),在不是NULL的情況下,將j的值加1(步驟R18)。然后,判別j的值是否超過最大值N(步驟R19)。在j的值超過最大值N的情況下,將標志FF設置為“1(沒有空位)”(步驟R20)。在j的值沒有超過最大值N的情況下,在步驟R17中,判別KEY(j)是否為NULL。
在KEY(j)為NULL的情況下,或者在FF為“1”的情況下,將指定演奏引導的排列的地址計數器i設置為初始值“0”(步驟R22),一面將i的值加1,一面檢索排列NOTE(i)的內容。即判別NOTE(i)是否不是NULL(步驟R23),在NOTE(i)不是NULL的情況下,判別NOTE(i)的音符與KEY的音符是否一致(步驟R24)。
在步驟R23中,判別NOTE(i)為NULL的情況下,或者在步驟R24中,NOTE(i)的音符與KEY的音符不一致的情況下,在圖31的流程圖中,將i的值加1(步驟R30)。然后,判別i的值是否超過演奏引導的排列的最大值N(步驟R31)。在i的值沒有超過N的值的情況下,在圖30的步驟R23中,判別NOTE(i)是否為NULL。
在步驟R3 1中,i的值超過N的值的情況下,判別標志FF是否為“0(有空位)”(步驟R32)。在FF為“1”的情況下,為在鍵變化的排列中沒有空位的狀態(tài)。在該情況下回到主流程。另一方面,在FF為“0”的情況下,按鍵的音符有效,為仍未被引導的狀態(tài)。在該情況下,從Point減去α(步驟R33)。然后,將KEYF(j)設置為“1”(步驟R34),在KEYTIME(j)中存儲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b(步驟R35)。然后,將HYOKAF設置為“1(實行評價)”(步驟R36)。
在圖30的步驟R24中,NOTE(i)的音符與KEY的音符P一致的情況下,判別NOTEF(i)是否為“1”(步驟R25)。在NOTEF(i)為“1”的情況下,即在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a內,引導演奏的鍵被按下的情況下,在評價分的寄存器Point上加上α(步驟R26)。即取消在圖31的步驟R33中減分的Point的值。
然后,在NOTE(i)中存儲NULL(空狀態(tài))(步驟R27),在圖31中,在NOTETIME(i)中存儲NULL(步驟R28)。然后,在評價分的寄存器Point中加上α(步驟R29)。即通過與演奏引導的音符一致的按鍵,再次增加評價分。然后,將HYOKAF設置為“1(實行評價)”(步驟R36)。
在圖30的步驟R25中,NOTEF(i)為NULL的情況下,按照按鍵引導的音符按鍵的音符一致,所以在圖31的步驟R29中,在評價分的寄存器Point中加上α。然后,將HYOKAF設置為“1(實行評價)”(步驟R36)。然后回到主流程。
圖32為計時中斷的流程圖。根據每隔一定時間的計時中斷,將寄存器TIME的值減1(步驟S1)。而且,將指定演奏引導的排列寄存器的地址計數器i設置為初始值“0”(步驟S2),一面將i的值加1,一面重復從步驟S3到步驟S9的循環(huán)處理。
在該循環(huán)處理中,首先判別NOTETIME(i)是否為NULL(步驟S3),在不是NULL的情況下將NOTETIME(i)的值(初始值為ta)減1(步驟S4)。然后,判別NOTETIME(i)的值是否達到“0”(步驟S5)。即判別是否經過按鍵等待容許時間ta后仍未按鍵。在NOTETIME(i)的值達到“0”時,在NOTETIME(i)中存儲NULL(步驟S6),在NOTEF(i)中存儲NULL(步驟S7)。在該情況下,由于在音符開的信號的發(fā)音開始時機后面按鍵的演奏開始時機過于晚,所以取消按鍵等待。
在步驟S7中在NOTEF(i)中存儲NULL后,或者在步驟S3中NOTETIME(i)為NULL的情況下,或者在步驟S5中NOTETIME(i)的值沒有達到“0”的情況下,將i的值加1(步驟S8),判別i的值是否超過排列的最大值N(步驟S9)。在i的值沒有超過N的值的情況下,轉移到步驟S3,重復循環(huán)處理。
在步驟S9中,在i的值超過N的值時,結束上述循環(huán)處理,將指定鍵變化的排列寄存器的地址計數器j設置為初始值“0”(步驟S10),一面將j的值加1,一面重復從步驟S11到步驟S17的循環(huán)處理。
在該循環(huán)處理中,首先判別KEYTIME(j)是否為NULL(步驟S11),在不是NULL的情況下,將KEYTIME(j)的值(初始值為tb)減1(步驟S12)。然后,判別KEYTIME(j)的值是否達到“0”(步驟S13)。即判別是否經過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b后仍沒有引導。在KEYTIME(j)的值達到“0”時,在KEYTIME(j)中存儲NULL(步驟S14),在KEYF(j)中存儲NULL(步驟S15)。即由于在音符開的信號的發(fā)音開始時機前按鍵的演奏開始時機過于早,所以取消引導等待。
在步驟S15中,在KEYF(j)中存儲NULL后,或者在步驟S11中KEYTIME(j)為NULL的情況下,或者在步驟S13中KEYTIME(j)的值沒有達到“0”的情況下,將j的值加1(步驟S 16),判別j的值是否超過排列的最大值N(步驟S17)。在沒有超過N的值的情況下,轉移到步驟S11,重復循環(huán)處理。在j的值超過N的值時,結束上述循環(huán)處理,回到主流程。
并且,按鍵等待容許時間ta和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b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設定變更。而且,也可以不設定按鍵等待容許時間ta,而將在從音符開到音符關為止的發(fā)音期間內按鍵的情況視為時機一致,進行加分。
圖33和圖34為主流程中步驟A5的評價處理的流程圖。在圖33的流程中,首先判別HYOKAF是否為“1”(步驟T1)。在該標志為“1”的情況下將其重置為“0”(步驟T2)。然后,將指定應評價的規(guī)定期間的排列P(n)的地址計數器n設置為“0”(步驟T3),在P(n)中代入P(n+1)(步驟T4),將n的值加1(步驟T5)。然后,判別n+1的值是否達到評價音符數(步驟T6)。在未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轉移到步驟T4,重復到步驟T6為止的處理。
在步驟T6中,在n+1的值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將POINT的值存儲到P(n)中(步驟T7)。將POINT的值存儲到P(n)中后,判別標志SHIENF是否為“1(步驟T8),在SHIENF為“0”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在SHIENF為“1”的情況下將其重置(步驟T9)。
然后,判別存儲在N中的從樂曲的最初開始的音符數是否處于比預先設定的2個音符數期即比D1大、比D2小的期間(步驟T10)。即判別N的音符數是否在除去從樂曲的最初的音符到D1為止的音符、以及從D2的音符到樂曲結束為止的范圍期間(評價對象期間)。在存儲在N中的音符數不處于該期間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
在存儲在N中的音符數處于比D1大、比D2小的期間的情況下,在圖29的流程中,將指定排列P(n)的評價音符數的地址計數器n設置為“0”(步驟T11)。然后,將評價用寄存器HYOKA清除為“0”(步驟T12)。而且,在HYOKA上加上P(n)的值(步驟T13)。然后,將n的值加1(步驟T14),判別n的值是否達到評價音符數(步驟T15)。在未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轉移到步驟T13,重復到步驟T15為止的處理。
在n的值達到評價音符數的情況下,判別在存儲前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評價數據的FHYOKA中是否有評價數據(步驟T16)。在FHYOKA中有評價數據的情況下,判別存儲本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評價數據的HYOKA的值為FHYOKA的值以下、還是比HYOKA的值比FHYOKA的值高(步驟T17)。即判別本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評價比前次低或者相同、或者比前次高。
在HYOKA的值比FHYOKA的值大的情況下,或者在FHYOKA中沒有評價數據的情況下,將比前次高的評價即LANKUP(HYOKA)的數據存儲到寄存器LANK中(步驟T18)。另一方面,在HYOKA的值(本次的評價)為FHYOKA的值(前次的評價)以下的情況下,將比前次低或者相同的評價即LANKDOWN(HYOKA)的數據存儲到寄存器LANK中(步驟T19)。在LANK中存儲任一數據后,在顯示部8顯示基于LANK的數據的評價結果(步驟T20)。然后,將HYOKA的值存儲在FHYOKA中進行更新(步驟T21),為下一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評價做準備。然后,結束該流程,回到主流程。
下面參照圖35~圖37說明實施形態(tài)中的具體動作。
圖35為表示對于和弦的演奏引導的按鍵例的圖。圖35(A)表示由相同的發(fā)音開始時機構成的4個和弦(C3、D3、E3、F3)的引導音符。圖35(B)為對于該引導音符的按鍵例,在發(fā)音開始時機之后的時間在對于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進行按鍵。在該情況下,由于在各音符的發(fā)音期間內進行按鍵,所以進行對于各按鍵都在Point中加上α的加分處理(UP)。圖35(C)為其它按鍵例,在發(fā)音開始時機之前的時間在對于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進行按鍵。在該情況下,在引導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構成對于各按鍵都在Point中加上α的加分處理(UP)。
圖36為表示對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不同的多個音符的演奏引導的按鍵例的圖。
圖36(A)表示由不同的發(fā)音開始時機構成的4個音符(C3、D3、E3、F3)的引導音符。圖36(B)為不設置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b的情況下的按鍵例。首先,在D3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有鍵按下,然后在C3的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進行引導。即判斷為引導音符和按鍵音符不一致,這時構成從Point減去α的減分處理(DOWN)。然后,在D3的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進行引導時,構成加分處理。而且,在E3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有鍵按下時,利用C3和D3的音符進行引導。在該情況下,也構成從Point減去α的減分處理。然后,在E3的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進行引導時,構成加分處理。而且,在F3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有鍵按下時,利用C3、D3、E3的音符進行引導。在該情況下,也構成從Point減去α的減分處理。然后,在F3的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進行引導時,實現加分處理。
這樣,在不設置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b的情況下,3次減分和4次加分的結果完成1次加分,即使在僅比引導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稍微靠前的時間按下該音符的鍵的情況下,也構成減分,成為與其后的加分相抵消的結果。所以,使用者的技能未被正確評價。
圖36(C)為設置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b的情況下的按鍵例。在D3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有鍵按下時,即使在沒有D3的引導音符的情況下也以tb的時間等待減分處理。而且,在經過t1(t1<tb)的時間后,如果有D3的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則進行加分處理。同樣地,在E3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有鍵按下時,即使在沒有E3的引導音符的情況下也以tb的時間等待減分處理。而且,在經過t2(t2<tb)的時間后,如果有E3的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則進行加分處理。而且,在F3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有鍵按下時,即使在沒有F3的引導音符的情況下也以tb的時間等待減分處理。而且,在經過t3(t3<tb)的時間后,如果有E3的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則進行加分處理。
圖37為表示對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不同的多個音符的演奏引導,所有的鍵都沒有被按下的情況下按鍵例的圖。
圖37(A)表示由不同的發(fā)音開始時機構成的3個音符(C3、D3、E3)的引導音符。圖37(B)為不設置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b的情況下的按鍵例。首先,在D3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有鍵按下時,利用C3的引導音符進行按鍵引導。因此,解釋為對于C3的引導音符,D3的鍵被按下,進行從Point減去α的減分處理。然后,在D3的引導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進行加分處理。這樣,在不設置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b的情況下,即使在僅比引導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稍微靠前的時間按下該音符的鍵的情況下,也構成減分,成為與其后的加分相抵消的結果。所以,使用者的技能未被正確評價。
圖37(C)為設置引導等待容許時間tb的情況下的按鍵例。在D3的音符的演奏開始時機有鍵按下時,即使在沒有D3的引導音符的情況下也以tb的時間等待減分處理。然后,在經過t4(t4<tb)的時間后,如果有D3的音符的發(fā)音開始時機,則進行加分處理。
如上所述,根據第6實施形態(tài),CPU1指示樂曲數據的發(fā)音信號中的音高和基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以及發(fā)音結束時機的發(fā)音期間,檢測演奏的音高和演奏開始時機。而且,在判定檢測到的音高和指示的音高一致或者不一致的同時,將在指示的發(fā)音期間的范圍內檢測到演奏開始時機的情況或者從檢測到的演奏開始時機在規(guī)定時間以內指示出發(fā)音開始時機的情況判定為時機一致,將其它情況判定為時機不一致。通過這些判定,在判定為音高一致且判定為時機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加分的演奏評價,在判定為音高不一致的情況下或者判定為時機不一致的情況下進行減分的演奏評價。
因此,能夠通過在使用者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接受評價時,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并且,雖然在上述各實施形態(tài)中,說明了利用CPU1執(zhí)行預先存儲在圖1的程序ROM3中的演奏評價程序的演奏評價裝置,但是也可以將存儲在FD(軟盤)、CD-ROM等外部存儲介質中的演奏評價程序、通過互聯網等通信網絡下載的演奏評價程序安裝到個人計算機等通用的信息處理裝置中執(zhí)行。在該情況下,構成程序的發(fā)明。
權利要求
1.一種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順序供給指示發(fā)音的樂音的音高、該樂音的應發(fā)生時機和應消音時機的標準演奏數據的標準演奏數據供給裝置;順序供給由以指定的音高指示樂音的發(fā)音的時機和指示消音的時機構成的實際演奏數據的實際演奏數據供給裝置;根據所述標準演奏數據供給裝置供給的標準演奏數據提取出表示從發(fā)音的時機到消音的時機為止的區(qū)間的標準開區(qū)間的標準開區(qū)間提取裝置;根據所述實際演奏數據供給裝置供給的實際演奏數據提取出表示從指示發(fā)音的時機到指示消音的時機為止的區(qū)間的實際開區(qū)間的實際開區(qū)間提取裝置;檢測利用所述標準開區(qū)間提取裝置提取的標準開區(qū)間和利用所述實際開區(qū)間提取裝置提取的實際開區(qū)間是否相互重合的檢測裝置;僅在利用所述檢測裝置檢測到重合的情況下、比較與所述標準開區(qū)間對應的音高和與所述實際開區(qū)間對應的音高的比較裝置;和在利用所述比較裝置判定為兩音高相同的情況下增加評價分、在判定為所述兩音高不相同的情況下減少評價分的運算評價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演奏數據供給裝置具有將以指定的音高指示樂音的發(fā)音開始的開信號、指示消音的關信號和表示各信號之間的時間的時間作為一系列的數據存儲的演奏數據存儲器;和從該演奏數據存儲器讀取并供給在基于所述時間的時機所對應的信號的讀取裝置。
3.一種演奏評價程序,其特征在于具有順序供給指示發(fā)音的樂音的音高、發(fā)生該音高的時機和消音的時機的標準演奏數據的步驟;順序供給由以指定的音高指示樂音的發(fā)音的時機和指示消音的時機構成的實際演奏數據的步驟;根據供給的所述標準演奏數據提取表示從發(fā)音的時機到消音的時機為止的區(qū)間的標準開區(qū)間的步驟;根據供給的所述實際演奏數據提取表示從指示發(fā)音的時機到指示消音的時機為止的區(qū)間的實際開區(qū)間的步驟;檢測提取的所述標準開區(qū)間和提取的所述實際開區(qū)間是否重合的步驟;僅在檢測到所述標準開區(qū)間和所述實際開區(qū)間的重合的情況下、比較與所述標準開區(qū)間對應的音高和與所述實際開區(qū)間對應的音高的步驟;和在判定為所述兩音高相同的情況下增加評價分、在判定為所述兩音高不相同的情況下減少評價分的步驟。
4.一種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據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的內容設定評價對象期間的期間設定裝置;對所述評價對象期間中每隔所述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期間的演奏結果進行評價的演奏評價裝置;和將基于所述演奏評價裝置的評價結果輸出到規(guī)定的顯示裝置顯示的評價輸出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演奏評價裝置按所述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的音符數評價演奏結果。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演奏評價裝置按所述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的經過時間評價演奏結果。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期間設定裝置根據包含在所述樂曲數據中的識別數據設定評價對象期間。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期間設定裝置按照所述樂曲數據中的發(fā)音信號的發(fā)音時間的傾向設定評價對象期間。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期間設定裝置按照所述樂曲數據的速度設定評價對象期間。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演奏評價裝置針對前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演奏結果評價本次的規(guī)定期間的演奏結果。
11.一種演奏評價程序,其特征在于執(zhí)行根據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的內容設定評價對象期間的第1步驟;對所述評價對象期間中每隔所述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期間的演奏結果進行評價的第2步驟;和將所述第2步驟的評價結果輸出到規(guī)定的顯示裝置顯示的第3步驟。
12.一種演奏支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對根據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的內容設定的評價對象期間中的演奏結果進行評價的演奏評價裝置;檢測在所述評價對象期間內應演奏的音符未被演奏的無演奏狀態(tài)的無演奏檢測裝置;和輸出對于所述演奏評價裝置的評價結果和通過所述無演奏檢測裝置檢測到的無演奏狀態(tài)的演奏支持的輸出裝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演奏支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演奏檢測裝置將在規(guī)定數目的音符中演奏的音符數沒有達到最小值的狀態(tài)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演奏支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演奏檢測裝置將在所述樂曲數據的規(guī)定的時間內演奏的音符數沒有達到最小值的狀態(tài)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
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演奏支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演奏檢測裝置將在根據包含在所述樂曲數據中的識別數據設定的評價對象期間的規(guī)定數目的音符或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演奏的音符數沒有達到最小值的狀態(tài)檢測為無演奏狀態(tài)。
16.一種演奏支持處理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執(zhí)行對根據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的內容設定的評價對象期間中的演奏結果進行評價的第1步驟;檢測在所述評價對象期間內應演奏的音符未被演奏的無演奏狀態(tài)的第2步驟;和輸出對于所述第1步驟的評價結果和通過所述第2步驟檢測出的無演奏狀態(tài)的演奏支持的第3步驟。
17.一種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指示樂曲數據的發(fā)音信號中的音高和基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以及發(fā)音結束時機的發(fā)音期間的演奏指示裝置;檢測演奏的音高和演奏開始時機的演奏檢測裝置;判定通過所述演奏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音高和通過所述演奏指示裝置指示的音高一致或者不一致的音高判定裝置;將在通過所述演奏指示裝置指示的發(fā)音期間的范圍內利用所述演奏檢測裝置檢測到演奏開始時機的情況、或者在從利用所述演奏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演奏開始時機開始的規(guī)定時間以內通過所述演奏指示裝置指示出發(fā)音開始時機的情況判定為時機一致、將其它情況判定為時機不一致的時機判定裝置;和在通過所述音高判定裝置判定為音高一致且通過所述時機判定裝置判定為時機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加分的演奏評價、在通過所述音高判定裝置判定為音高不一致的情況下或者通過所述時機判定裝置判定為時機不一致的情況下進行減分的演奏評價的演奏評價裝置。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時機判定裝置在通過所述演奏指示裝置指示多個音高的發(fā)音信號中的音高和基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以及發(fā)音結束時機的發(fā)音期間的情況下,按各個音高判定時機的一致或者不一致。
19.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演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并且具有對應設定操作而設定規(guī)定的時間的時間設定裝置,所述時機判定裝置將在通過所述時間設定裝置設定的規(guī)定時間內由所述演奏指示裝置指示出發(fā)音開始時機的情況判定為時機一致。
20.一種演奏評價程序,其特征在于執(zhí)行指示樂曲數據的發(fā)音信號中的音高和基于發(fā)音開始時機以及發(fā)音結束時機的發(fā)音期間的第1步驟;檢測演奏的音高和演奏開始時機的第2步驟;判定由所述第2步驟檢測到的音高和由所述第1步驟指示的音高一致或者不一致的第3步驟;將在由所述第1步驟指示的發(fā)音期間的范圍內由所述第2步驟檢測到演奏開始時機的情況、或者從由所述第2步驟檢測到的演奏開始時機開始在規(guī)定時間以內由所述第1步驟指示出發(fā)音開始時機的情況判定為時機一致、將其它情況判定為時機不一致的第4步驟;和在通過所述第3步驟判定為音高一致且通過所述第4步驟判定為時機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加分的演奏評價、在通過所述第3步驟判定為音高不一致的情況下或通過所述第4步驟判定為時機不一致的情況下進行減分的演奏評價的第5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演奏評價裝置和演奏評價程序。CPU根據程序ROM的程序,按照存儲在樂曲存儲器中的演奏對象的樂曲數據的內容設定評價對象期間,對該評價對象期間中的樂曲數據的各規(guī)定期間的演奏結果進行評價,將該評價結果輸出到顯示部顯示。這樣,能夠通過在使用者演奏評價對象的樂曲、接受評價時,正確地評價使用者的技能,高效率地實現演奏技術的提高。
文檔編號G10H1/00GK1512430SQ20031012327
公開日2004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2月24日
發(fā)明者加藤仁嗣, 松原晃則, 則 申請人: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