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照明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以包圍操作軸的方式配置多個發(fā)光部的照明構 造,該操作軸凸出設置在電子設備的面板上。
背景技術:
當前,已知下述照明構造,其以包圍操作軸的方式在操作軸的 周圍配置多個發(fā)光部,為了對操作位置進行識別等,而使與操作軸的 操作位置對應的發(fā)光部發(fā)光,其中,該操作軸凸出設置在電子設備的 面板上。
例如,在下述專利文獻1中,作為現(xiàn)有技術公開了下述照明構 造,即,與操作軸的旋轉對應而使周圍的照明部件順次發(fā)光,從而可
以判別旋轉位置(圖3,圖4)。
另外,在下述專利文獻2中;通過來自配置于音量旋鈕周圍的 光源中進行發(fā)光的光源的光,對音量旋鈕的周圍部的頂部進行照明, 顯示音量旋鈕的位置(圖2)。
另一方面,下述專利文獻1的照明構造(圖1,圖2)構成為, 在操作軸的中空部中設置發(fā)光元件,發(fā)光元件的光從與旋鈕一起旋轉 的導光體的一端進入,從導光體的另一端射出,該光對顯示部進行照 明。在該照明構造中,通過與旋鈕的旋轉位置對應而切換被照明的顯 示部,由此可知旋鈕的旋轉位置。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649637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平9 — 244558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優(yōu)選在能夠清楚地把握操作軸的旋轉位置的基礎上,盡量將出 光部配置在操作軸的附近,該出光部用于使來自發(fā)光部的光出射以由操作人員進行識別。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現(xiàn)有技術及上 述專利文獻2的技術中,使配置于操作軸周圍的發(fā)光部或光源的配置 間距縮小時存在上限。因此,光從遠離操作軸的位置射出。
另外,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照明構造(圖1,圖2)中,需要在 操作軸的中空部中設置發(fā)光元件,并將光向半徑方向外側引導,存在 操作軸的結構變得復雜的問題。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 于提供一種照明構造,其可以使以包圍操作軸的方式配置的出光部的 排列間距縮小,而不會對操作軸的結構產(chǎn)生較大的限制。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1的照明構造是與凸出
設置在電子設備的面板(14)上的操作軸(54)對應地設置的,其特
征在于,具有多個發(fā)光部(18),其配置為從所述操作軸的軸向觀 察(Fl)時包圍所述操作軸;以及導光體(10),其由透明樹脂構 成,具有與所述多個發(fā)光部分別對應的多個透光部(20),該導光體
配置為從所述軸向觀察時所述多個透光部包圍所述操作軸,所述導光
體的各透光部具有作為下表面的入光部(21),其與所述多個發(fā)光 部分別相對;作為上表面的出光部(24),其在從所述軸向觀察時, 與所對應的發(fā)光部相比位于更接近所述操作軸的那一側;以及反射部 (23),其位于所對應的發(fā)光部以及所述入光部的上方,設置為將從 該入光部朝向上方入射來的光向所述出光部側進行內(nèi)表面反射。
優(yōu)選在所述導光體的各透光部中,所述反射部和所述出光部相 鄰且彼此連接地形成(技術方案2)。
優(yōu)選通過使多個透光部之間所述各透光部的所述反射部的形成 位置以及/或者角度不同,從而在從所述軸向觀察時,所述多個透光 部的所述出光部的排列形狀,與所述多個發(fā)光部的排列形狀不同(技 術方案3)。
優(yōu)選具有罩體(30),其由樹脂構成,以使所述出光部露出的 方式覆蓋所述導光體,該罩體和所述導光體成為一體而構成導光體單 元(UT)(技術方案4)。
優(yōu)選在所述罩體的上部的緣部上形成肩部(41),其具有在水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相對于所述面板進行定位的功能(技術方案 5)。
優(yōu)選在所述導光體的各透光部的所述操作軸側,形成與所述各 透光部連接的導光體水平部(11),在該導光體水平部上形成用于插
入所述操作軸的插入孔(13),在所述導光體的成型時,所述導光體 水平部的一部分(12)作為使樹脂流入的流入口部起作用,同時,所 述導光體水平部整體作為流道起作用(技術方案6)。
優(yōu)選具有罩體(30),其由樹脂構成,以使所述出光部露出的 方式覆蓋所述導光體,該罩體具有罩體水平部(31),其疊放在所述 導光體的所述導光體水平部上,在該罩體水平部上形成用于插入所述 操作軸的插入孔(33),在所述罩體的成型時,所述罩體水平部的一 部分(32)作為使樹脂流入的流入口部起作用,同時,所述罩體水平 部整體作為流道起作用(技術方案7)。
此外,.上述括號內(nèi)的標號是例示。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l,可以使以包圍操作軸的方式配置的出 光部的排列間距縮小,而不會對操作軸的結構產(chǎn)生較大的限制。 根據(jù)技術方案2,光的傳播效率高。
根據(jù)技術方案3,可以提高透光部的出光部和發(fā)光部各自的排列 自由度。
根據(jù)技術方案4,通過單元化,有助于實現(xiàn)小型化、提高生產(chǎn)效 率,并使處理變得容易。
根據(jù)技術方案5,可以以簡單的結構對導光體單元進行定位。 根據(jù)技術方案6,不需要流道的除去工序,可以簡化成型工序。 根據(jù)技術方案7,不需要流道的除去工序,可以簡化成型工序。
圖1是應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構造而構成的 電子設備的面板的剖面圖(圖(a)),以及1個操作件的斜視圖(圖
6(b))。
圖2是從下側觀察導光體單元的斜視圖。
圖3是從上方觀察罩體的斜視圖(圖(a)),以及從上方觀察 導光體的斜視圖(圖(b))。
圖4是表示配置在面板上的狀態(tài)下導光體單元、操作件以及發(fā) 光部之間配置關系的本照明構造的仰視圖(圖(a)),以及沿圖4 (a)的A — A線的局部剖面圖(圖(b))。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圖1 (a)是應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構造而構 成的電子設備的面板的剖面圖。圖l (b)是l個操作件的斜視圖。
在電子設備的面板14上設置多個操作件50。由于本照明構造是 針對各個操作件50分別構成的,均為相同的結構,所以說明與l個 操作件50對應的照明構造。作為配置本照明構造的電子設備的面板 14,假設是混音裝置等的操作面板,但不限于此,可以應用于具有配 置操作元件的控制面板的各種電子設備。
如圖1 (a)所示,操作件50具有旋轉操作的操作軸54,在操 作軸54上嵌合旋鈕部57。面板14不限于朝向上方,在本實施方式 中,假定操作軸54的凸出設置方向為上方,構成為經(jīng)由導光體單元 UT而從面板14的上表面14a凸出設置操作軸54。因此,從操作軸 54的軸向觀察即Fl矢視是對面板14進行俯視觀察。
在由鐵等金屬板構成的面板14的多個位置上通過點焊等設置轂 部16,在該轂部16上通過螺栓17固定有基板19。在基板19上配置 多個由芯片LED構成的發(fā)光部18。
如圖1 (b)所示,在操作件50中,在基座部51上依次連接形 成抵接部52、圓柱部53,操作軸54可相對于它們自由旋轉。從基座 部51向下方凸出設置多個(5個)端子55以及2個固定腳56 (參照 圖1 (a)、圖4 (a))。上述端子55以及固定腳56向下方貫穿基 板19。圖2是從下側觀察導光體單元UT的斜視圖。導光體單元UT由 導光體10和罩體30組合而一體地構成,該導光體10由透明樹脂一 體地形成,該罩體30由樹脂一體地形成,覆蓋導光體10。罩體30 例如由不透明樹脂構成。
圖3 (a)是從上方觀察罩體30的斜視圖,圖3 (b)是從上方 觀察導光體10的斜視圖。圖4 (a)是表示配置在面板14上的狀態(tài) 下導光體單元UT、操作件50以及發(fā)光部18之間配置關系的本照明 構造的仰視圖。圖4 (b)是沿圖4 (a)的A — A線的局部剖面圖。
如圖3 (a)所示,罩體30由俯視觀察為大致矩形的主體部40、 和凸出形成在主體部40的上表面40a上的指示部36構成。從主體部 40向下方凸出形成用于與基板19卡合的2個銷釘37(參照圖l(a)、 圖2、圖4 (a))。在指示部36上沿上下方向貫穿形成多個窗部35 (參照圖2、圖4 (b))。指示部36的形狀以及多個窗部35的排列, 在俯視觀察下為接近U字形的包圍形狀,但嚴格地講,如圖4的S2 曲線所示,形成U字的兩端略微向內(nèi)側收縮的馬蹄形。
與指示部36的包圍形狀的內(nèi)側連接而形成平板狀的罩體水平部 31。在罩體水平部31的俯視下的中央附近形成插入孔33,其用于插 入操作件50的圓柱部53 (參照圖l (b))。在插入孔33的周圍形 成多個(4個)孔部34。相鄰的窗部35通過分隔壁38隔開,提高防 止相互漏光的效果。在主體部40的下側,與各窗部35對應地形成凹 狀的避讓部39 (參照圖2、圖4(a)),其用于配置發(fā)光部18。
如圖2、圖3 (b)所示,導光體10具有多個透光部20。透光部 20與罩體30的窗部35對應地設置,嵌合在所對應的窗部35中(參 照圖4(b))。因此,透光部20的排列形狀也為馬蹄形的包圍形狀, 在Fl矢視下(參照圖1 (a)),以包圍操作軸54的方式排列。在 各透光部20的包圍形狀的內(nèi)側,形成平板狀的導光體水平部11。換 言之,各透光部20經(jīng)由連接部25與導光體水平部11的邊緣連接。
在導光體水平部11的俯視下的中央附近形成插入孔13,其用于 使操作件50的圓柱部53 (參照圖1 (b))插入,在插入孔13的周 圍形成向上方凸出的多個(4個)流入口功能部12。在將導光體10
8和罩體30結合后,罩體水平部31疊放在導光體水平部11上,插入
孔13的位置與罩體30的插入孔33對齊,流入口功能部12嵌合在孔 部34中。在罩體30與導光體10組合而構成的導光體單元UT中, 在插入孔13、 33 (參照圖2)中插入操作件50的圓柱部53。
如圖4 (a)所示,基板19上的發(fā)光部18的排列形狀如Sl曲線 所示為U字形的包圍形狀。即,在F1矢視(參照圖1 (a))時以包 圍操作軸54的方式排列。該U字形與均為馬蹄形的指示部36的形 狀、以及窗部35和透光部20的排列形狀并不完全一致,略微存在差 異。
如圖4 (b)中例示的1個透光部20以及其附近所示,各透光部 20具有作為下表面的入光部21、外側面22、作為斜面的反射部23、 作為上表面的出光部24、以及內(nèi)側面26。出光部24從罩體30的窗 部35向上方露出,與指示部36的上表面36b位于同一平面上。入光 部21從窗部35的下方露出,與避讓部39的頂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參 照圖2)。
對于配置在基板19上的導光體單元UT,入光部21與發(fā)光部18 相對。發(fā)光部18主要指向鉛垂方向上方而射出光。出光部24位于所 對應的發(fā)光部18以及入光部21的上方。另外,反射部23也位于所 對應的發(fā)光部18的鉛垂方向上方。反射部23設置為,通過內(nèi)表面將 從入光部21入射來的光向出光部24側進行反射。將出光部24的長 度方向(與內(nèi)側面26以及外側面22垂直的方向)上的中心記作中心 C2。各出光部24的中心C2與所對應的發(fā)光部18的中心Cl相比位 于發(fā)光部18的包圍形狀的內(nèi)側。即,中心C2與中心C1相比位于更 接近插入孔13 (以及操作軸54)的那一側。反射部23位于發(fā)光部 18的中心Cl的延長線上。
各透光部20的基本形狀相同,特別是高度相同。但是,出光部 24的位置、入光部21的形狀、反射部23的形成位置略微存在差異。 由此,即使如上述所示發(fā)光部18和透光部20的排列所形成的包圍形 狀不同,也可以使來自各個發(fā)光部18的光向操作軸54的軸中心的上 方射出。換言之,通過使各透光部20的形狀各不相同,從而也可以使發(fā)光部18和透光部20的包圍形狀不一致,設計的自由度提高。此 外,對于反射部23,也可以使其角度、或者形成位置以及角度不同。 總之,只要如下進行設計即可即使各透光部20之間出光部24 的位置、入光部21的形狀、反射部23的形成位置中的至少任意一個 不同,各個透光部20也可以對從發(fā)光部18直接到達反射部23的光 進行反射而從出光部24射出。例如,對于除了出光部24和反射部 23以外的結構相同的各個透光部20,出光部24距操作軸54的軸中 心越遠,使所對應的反射部23的傾斜角度成為越接近鉛垂方向的角 度。 .
在罩體30的上部的緣部上構成肩部41,其具有在水平方向以及 上下方向上相對于面板14進行定位的功能。g卩,指示部36的外表面 36a和主體部40的上表面40a構成肩部41。肩部41兼具有對主體部 40進行加固的功能。
在上述結構中,使多個發(fā)光部18中的與操作軸54的旋轉操作 后的當前位置對應的發(fā)光部18發(fā)光。從發(fā)光部18發(fā)出的光,從所對 應的透光部20的入光部21進入透光部20內(nèi),通過反射部23進行全 反射而從出光部24射出。該光被操作人員識別。光的一部分還通過 外側面22、內(nèi)側面26等進行反射,其直接、或者經(jīng)由反射部23的 反射從出光部24射出。操作人員可以根據(jù)識別到光的出光部24的位 置,把握操作軸54的操作位置。
照明構造通過以下的方式進行制造。首先,通過二色成型而形 成導光體單元UT。優(yōu)選通過"日本專利第3603952號公報"所公開 的公知的二色成型法進行制造。在此情況下,導光體10和罩體30 的成型順序并不特別限定,例如,假定導光體IO為一次成型,罩體 30為二次成型。
首先,在一次成型中,對導光體10 (參照圖3 (b))進行注塑 成型。這時,從流入口功能部12的位置流入樹脂,同時,通過成為 導光體水平部ll的部分,使樹脂向所有部分進行擴散。即,可以將 導光體水平部11整體用作以對多個透光部20進行成型為目的的情況 下的流道。由于流道位于由透光部20的排列形狀形成的包圍形狀的內(nèi)側,所以容易使樹脂均勻地遍布整個區(qū)域。由于實際上流入口功能 部12、導光體水平部11都是產(chǎn)品的一部分,所以不需要在后續(xù)工序 中除去,使工序簡化。
對成型獲得的導光體io在完全冷卻前進行脫模,以帶有移動模
具的狀態(tài)進入罩體30的成型工序。
然后,在二次成型中對罩體30 (參照圖3 (a))進行成型時, 根據(jù)上述公知的二色成型法,與一次成型相比提高二次成型的射出速 度,以在罩體30和導光體IO之間形成空氣層,而不會發(fā)生熔敷。這 時,使樹脂從罩體水平部31的一部分即4個位置上的流入口對應部 32 (參照圖3 (a))流入。對于罩體30,罩體水平部31整體也作為 使樹脂向周圍擴散的流道起作用。由于流道位于由指示部36形成的 包圍形狀的內(nèi)側,所以容易使樹脂均勻地遍布整個區(qū)域。由于實際上 罩體水平部31是產(chǎn)品的一部分,所以不需要在后續(xù)工序中除去,使 工序簡化。
通過該二色成型法,在導光體10和罩體30之間形成有薄空氣 層的狀態(tài)下,形成一體的導光體單元UT。兩者可以通過外力而解除 嵌合。形成空氣層的結果是,光的臨界角由導光體IO相對于空氣層 的折射率確定,而不是導光體10相對于罩體30的折射率。因此,與 利用通常的成型方法使罩體30與導光體IO—體結合的情況相比,光 的臨界角變大,即使是更大的入射角也可以進行全反射。另外,光作 為熱量而被吸收的量也減少。因此,使透光部20的導光性能顯著提
7、r
例如圖4 (b)所示,罩體30的窗部35的反射對應面35a (參 照圖3(a)),與導光體10的透光部20的反射部23相對。另外, 外側面22與窗部35的外側對應面35b相對。由于隔著上述空氣層, 所以反射部23和反射對應面35a、外側面22和外側對應面35b分別 以微米量級分離。由此,在透光部20中,不但是反射部23,外側面 22的全反射作用也增強。如上述所示,來自發(fā)光部18的光的一部分 由外側面22反射,該反射光的大部分直接從出光部24射出。
另一方面,在基板19上配置多個發(fā)光部18。另外,對于操作件50,另行以樹脂作為主體進行制作。向完成后的導光體單元UT的插
入孔13、 33(參照圖2)中,從下方插入操作件50的圓柱部53。導 光體單元UT的導光體10的導光體水平部11 (參照圖2)的下表面 與抵接部52的上表面相對,限制操作件50向上方的移動。
然后,如圖1所示,將安裝有操作件50的導光體單元UT配置 在基板19上。使銷釘37、端子55以及固定腳56貫穿基板19而進 行設置,并將面板14從上側進行覆蓋。這時,如圖l(a)、圖4(b) 所示,罩體30的肩部41的上表面40a與面板14的下表面抵接,同 時,外表面36a與面板14的孔的緣部14b抵接,分別限制導光體單 元UT的上方位置以及水平方向的位置。
然后,通過從基板19的背面?zhèn)壤霉潭ú考葘潭_56向 下方凸出的部分進行固定,由此將操作件50固定在基板19上。而且, 通過罩體30的肩部41和面板14之間的卡合,將罩體30的主體部 40以夾持在基板19和面板14之間的形式進行固定,而使導光體單 元UT穩(wěn)定。面板14的上表面14a和指示部36的上表面36b位于同 一平面上。
另外,在面板14的上側配置薄板15,該薄板15上的避讓操作 件50的圓柱部53的部分是通孔,僅顯示部是透明的(參照圖l)。 在薄板15上印刷有規(guī)定的事項。在操作軸54上嵌合旋鈕部57。
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由于各出光部24與所對應的發(fā)光部18相比 位于包圍形狀的內(nèi)側,從入光部21入射來的光由反射部23進行內(nèi)表 面反射而從出光部24射出,所以可以在使發(fā)光部18自身的排列間距 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的同時,縮小出光部24的排列間距。上述方式還關 系到可以減小將出光部24連結而得到的曲線的一部分或者整體的曲 率半徑。因此,容易將各出光部24在俯視時接近操作軸54而配置, 提高操作位置的識別性。而且,不會對操作軸54的結構產(chǎn)生較大的 限制。
另外,由于出光部24和反射部23相鄰且彼此連接地形成,所 以光的傳播效率高。
另外,由于通過使多個透光部20之間反射部23的形成位置不同,可以使各透光部20的出光部24的排列形狀為馬蹄形,多個發(fā)光 部18的排列形狀為U字形,不需要使兩者一致,所以可以提高出光 部24和發(fā)光部18各自的排列自由度。
另外,由于導光體單元UT是通過導光體10和罩體30 —體而構 成的,所以通過單元化,有助于實現(xiàn)小型化、提高生產(chǎn)效率,并使處 理變得容易。
另外,由于設置在罩體30的上部的緣部上的肩部41,具有在水 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相對于面板14進行定位的功能,所以可以以 簡單的結構對導光體單元UT進行定位。
另外,由于在導光體10的注塑成型時,導光體水平部11的流 入口功能部12作為流入口部起作用,同時,導光體水平部11整體作 為流道起作用,所以不需要除去流道等的工序,可以簡化成型工序。 對于罩體30來說也相同。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發(fā)光部18、透光部20的排列形狀分別形成 U字形、馬蹄形,但只要從操作軸54的軸向觀察時大致以包圍操作 軸54的方式排列在周圍即可,并不限于例示的排列形狀。例如,對 于上述包圍形狀,可以是圓形、橢圓形、矩形。另外,只要成為大致 的包圍形狀即可,也可以是缺圓或U字狀等這樣不完整的環(huán)狀。
此外,導光體IO和罩體30通過二色成型而形成,但從增大透 光部20中的光的臨界角的角度出發(fā),也可以將它們分別進行成型, 通過嵌合而構成一體的導光體單元UT。另一方面,僅限于使出光部 24的排列間距縮小來說,也可以使用通常的二色成型形成導光體單 元UT,而不使用日本專利第3603952號公報的方法。
1權利要求
1.一種照明構造,其與凸出設置在電子設備的面板上的操作軸對應地設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個發(fā)光部,其配置為從所述操作軸的軸向觀察時包圍所述操作軸;以及導光體,其由透明樹脂構成,具有與所述多個發(fā)光部分別對應的多個透光部,該導光體配置為從所述軸向觀察時所述多個透光部包圍所述操作軸,所述導光體的各透光部具有作為下表面的入光部,其與所述多個發(fā)光部分別相對;作為上表面的出光部,其在從所述軸向觀察時,與所對應的發(fā)光部相比位于更接近所述操作軸的那一側;以及反射部,其位于所對應的發(fā)光部以及所述入光部的上方,設置為將從該入光部朝向上方入射來的光向所述出光部側進行內(nèi)表面反射。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構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導光體的各透光部中,所述反射部和所述出光部相鄰且彼此連接地形成。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構造,其特征在于,通過使多個透光部之間所述各透光部的所述反射部的形成位置 以及/或者角度不同,從而在從所述軸向觀察時,所述多個透光部的 所述出光部的排列形狀,與所述多個發(fā)光部的排列形狀不同。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構造,其特征在于,具有罩體,其由樹脂構成,以使所述出光部露出的方式覆蓋所 述導光體,該罩體和所述導光體成為一體而構成導光體單元。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體的上部的緣部上形成肩部,其具有在水平方向以及 上下方向上相對于所述面板進行定位的功能。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照明構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導光體的各透光部的所述操作軸側,形成與所述各透光部連接的導光體水平部,在該導光體水平部上形成用于插入所述操作 軸的插入孔,在所述導光體的成型時,所述導光體水平部的一部分作 為使樹脂流入的流入口部起作用,同時,所述導光體水平部整體作為 流道起作用。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構造,其特征在于,具有罩體,其由樹脂構成,以使所述出光部露出的方式覆蓋所 述導光體,該罩體具有罩體水平部,其疊放在所述導光體的所述導光 體水平部上,在該罩體水平部上形成用于插入所述操作軸的插入孔, 在所述罩體的成型時,所述罩體水平部的一部分作為使樹脂流入的流 入口部起作用,同時,所述罩體水平部整體作為流道起作用。
8.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個發(fā)光部以U字形排列,所述各透光部所具有的各出光部排列為前述U字的兩端向內(nèi)側收縮的形狀。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謂前述U字的兩端向內(nèi)側收縮的形狀是指馬蹄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照明構造,其使以包圍操作軸的方式配置的出光部的排列間距縮小,而不會對操作軸的結構產(chǎn)生較大的限制。發(fā)光部(18)在基板(19)上排列為U字形的包圍形狀,從操作軸(54)的軸向觀察時包圍操作軸。導光體(10)的多個透光部(20),從軸向觀察時以包圍操作軸的方式排列為馬蹄形的包圍形狀。各透光部具有作為下表面的入光部(21)、作為斜面的反射部(23)、作為上表面的出光部(24)等,入光部與發(fā)光部相對。反射部位于所對應的發(fā)光部的鉛垂方向上方,設置為將從入光部入射來的光向出光部側進行內(nèi)表面反射。各出光部的中心(C2)與所對應的發(fā)光部的中心(C1)相比位于發(fā)光部的包圍形狀的內(nèi)側。
文檔編號F21V33/00GK101576216SQ20091014070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5月7日
發(fā)明者泉龍一 申請人:雅馬哈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