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照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照明裝置。
背景技術:
發(fā)光二極管(LED)是用來將電能轉變?yōu)楣獾陌雽w元件。LED的優(yōu)點在于能耗低、 半永久性使用壽命(semi permanent span of life)、反應速度快、安全和環(huán)保。所以,可以用LED代替以前的光源。LED正越來越多地用于諸如室內用燈和室外用燈、液晶顯示裝置、 電信號以及路燈和/或類似物等照明裝置的光源。
發(fā)明內容
一個實施例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包括殼體;聯接構件,其聯接到殼體;反射體,其聯接在殼體與聯接構件之間;以及光源單元,其聯接到聯接構件以朝向反射體發(fā)射光,其中,光源單元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其中,第一本體的至少一個第一部分聯接到聯接構件,以及其中,第一本體的至少一個第二部分包括光源模塊,光源模塊包括朝向反射體發(fā)射光的光源。另一個實施例是根據另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包括殼體;聯接構件,其聯接到殼體;反射體,其聯接在殼體與聯接構件之間;光源單元,其聯接到聯接構件,光源單元包括發(fā)光器件(LED)以朝向反射體發(fā)射光;第一端蓋,其聯接到光源單元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蓋,其聯接到光源單元的第二端部。
參照以下附圖對配置結構和實施例進行詳細地說明,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圖Ia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俯視圖;圖Ib是示出圖Ia中放大區(qū)域“A”的視圖;圖加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仰視圖;圖2b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分解圖;圖3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視圖4是聯接構件的剖視圖;圖5示出與聯接構件分離的殼體;圖6a是示出圖3中放大區(qū)域“B”的視圖;圖6b是示出如何安裝光學結構的視圖;圖7是光源單元的分解圖;圖8是示出照明裝置的室內空氣循環(huán)通路的視圖;圖9到圖11示出第一連接端子和第二連接端子的構造;圖12示出聯接到端蓋的光源單元;圖13示出聯接到端蓋的光源單元;圖14和圖15是示出如何使光源單元與聯接構件聯接以及分離的視圖;圖16和圖17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源單元和聯接構件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描述方便和清楚,各層的厚度或者尺寸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各組件的尺寸不一定表示其實際尺寸。應該理解的是,當一個元件被稱為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時,其可以是直接位于該另一元件之上/之下,和/或也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介入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位于“之上”或“之下”時,“位于元件之下”以及“位于元件之上”都可以基于該元件而被包括在內。參照附圖對實施例進行詳細地說明。圖Ia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俯視圖。圖Ib是示出圖Ia中放大區(qū)域“A”的視圖。圖加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仰視圖。圖2b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分解圖。 圖3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視圖。圖4是根據實施例的聯接構件的剖視圖。圖5示出與聯接構件分離的殼體。還可以提供其它實施例和構造。如圖1到圖5所示,照明裝置1可包括殼體100,聯接構件110,反射體200,光源單元300和供電單元400。1、殼體100和聯接構件110殼體100的形狀是用于接納殼體100、聯接構件110、反射體200和供電單元400 的盒子。盡管從外部看殼體100的形狀是四邊形,但是殼體100可具有多種其它形狀而不局限于本說明書。殼體100可由能夠有效地釋放熱量的材料制成。例如,殼體100可以由諸如鋁、錫、 鎳、銀、銅、鈦、鉬、鎢、金和鉬等金屬材料制成。在殼體100的側面或頂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連接凹部107(或連接凹槽),連接凹部107用于將供電單元400電連接到外部供電部。殼體100可包括下開口 101,從而使得從光源單元300射出的光可以被反射體200 反射并發(fā)射到殼體100的外部。第一開口、第二開口和第三開口是用于形成室內空氣循環(huán)通路的裝置,它們還可以被視作允許空氣穿過的空氣通道。光源單元300可包括諸如發(fā)光二極管(LED)的發(fā)光器件。如圖Ia和圖Ib所示,在殼體101的頂面上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一開口 105。第一開口 105可貫穿殼體100的頂面。例如,第一開口 105可呈從殼體100的頂面突出的彎孔形, 并具有至少一個開放側。第一開口 105的形狀不局限于本說明書,任何貫穿殼體100的頂面的形狀都可以是第一開口 105的形狀。照明裝置1可設置在諸如天花板或墻面等外部支撐構件上。照明裝置1可設置在外部支撐構件的插置單元中。插置單元可與照明裝置1的形狀相對應。聯接框架500可以聯接到殼體100側面的下部,使得照明裝置1可以牢固地聯接到外部支撐構件。聯接構件110可聯接在殼體100的內部上表面102上。聯接構件110可通過任何一種方式聯接到殼體100。例如,聯接構件110可通過聯接螺釘、粘合劑或其它形式聯接到殼體100。聯接構件110可形成為從殼體100的上表面102沿第一方向延伸。例如,聯接構件110可以從殼體100的一個內壁表面延伸到相對的內壁表面。殼體100和聯接構件110可附著到反射體200也可從反射體200移除。第一凹部 103 (或第一凹槽)可形成在殼體100的內壁表面上。反射體200的第一側210插入第一凹部103中。既可以形成一個第一凹部103,也可以形成多個第一凹部103。第二凹部111(或第二凹槽)可形成在聯接構件110的外壁表面上。第二凹部111沿第一方向延伸。反射體200的第二側220可插入第二凹部111中。像這樣,通過將反射體200的第一側210插入(殼體100的)第一凹部103以及通過將反射體200的第二側220插入(聯接構件110 的)第二凹部111,殼體100和聯接構件110可以附著和支撐反射體200。如圖4所示,第一插入凹部112(或第一插入凹槽)沿殼體100的內部上表面102 的方向形成在聯接構件110的中部。光源單元300的一部分可以插入第一插入凹部112中。 第一插入凹部112可沿第一方向延伸。如圖5所示,聯接構件110可包括至少一個第二開口 111。第二開口 111可以開放聯接構件110的上側和下側。第二開口 111可以形成在與殼體100中形成的第一開口 105 相對應的位置處。多個第二開口 111可沿第一方向形成。多個鎖合凹部113(或鎖合凹槽)可形成在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內壁表面中。如圖6所示,光源單元300的第一凸起310c和第二凸起320c可插入鎖合凹部113中。第一凸起310c和第二凸起320c可插入鎖合凹部113中并被鎖合凹部113卡住,從而使得光源單元300可牢固地聯接并附著到聯接構件110。下面,將對光源單元300和聯接構件110的聯接進行更加詳細地的說明。如圖2b所示,第一連接端子120可設置在第一插入凹部112中。當光源單元300插入第一插入凹部112時,第一連接端子120可電連接到光源單元300的第二連接端子336。 當第一連接端子120連接到第二連接端子336時,電能和/或驅動信號可通過第一連接端子120和第二連接端子336傳遞到光源單元300?;诠庠囱b置的設計,可以設置一個第一連接端子120或多個第一連接端子120。 下面,對第一連接端子120和第二連接端子336進行詳細地描述。聯接構件110執(zhí)行的作用是直接釋放光源單元300產生的熱量和/或將熱量傳輸到殼體100。聯接構件110可由能夠有效地釋放和/或傳輸熱量的材料形成。例如,聯接構件110可由諸如鋁、錫、鎳、銀、銅、鈦、鉬、鎢、金和/或鉬等金屬材料制成。部分聯接構件110的結構可以是不規(guī)則的。不規(guī)則的結構可以使聯接構件110的表面面積變寬并且可以提高放熱效果。2.反射體 200反射體200可包括第一反射體200a和第二反射體200b。第一反射體200a和第二反射體200b的每個都可附著到殼體100和聯接構件110和/或從殼體100和聯接構件110 移除。第一反射體200a可包括聯接到殼體100的第一側210和聯接到聯接構件110的第二側220。第二反射體200b還可包括第一側210和第二側220。例如,如圖2b所示,當第一反射體200a聯接到殼體100和聯接構件110時,(第一反射體200a的)第一側210可插入(殼體100的)第一凹槽103中,而且第一反射體200a 的第二側220可插入(聯接構件110的)第二開口 111中。(反射體200的)第一側210可具有高度差(leveldifference)。(反射體200 的)第二側200也可具有高度差。至少一個插入端211可形成在(反射體200的)第一側210上。插入端211可插入殼體100的第一凹部103中。殼體100的第一凹部103的形狀可與插入端211的形狀相對應。第一反射體200a和/或第二反射體200b可具有拋物線型的表面并且可沿第一方向延伸。因此,第一反射體200a和第二反射體200b可呈具有兩個拋物線表面的拋物線形狀。第一反射體200a和第二反射體200b的形狀可根據所需的照明效果或使用者的選擇而變化。反射體200可由具有高反射效率的金屬材料或樹脂材料制成。例如,樹脂材料可包括PET、PC、或PVC樹脂中的任意一種。金屬材料可包括銀、含銀的合金、鋁或含鋁的合金中的任意一種。反射體200的表面可涂有銀、鋁、白色光阻焊(PS 油墨、擴散片和/或其類似物。 否則,在反射體200的表面上會因為陽極氧化工藝而形成氧化膜。反射體200的材料和顏色可不局限于上述描述,可根據照明裝置所產生的照明效果進行多種多樣地選擇。3.供電單元400當供電單元400連接到光源單元300時,供電單元400可供給電能和/或驅動信號。如圖2b和圖3所示,供電單元400可設置在由殼體100的內部上表面102及內壁表面和反射體200所限定的空間中。由于反射體200是拋物線形狀,所以在反射體200與殼體100內部的邊角之間可形成內空的空間。因此,供電單元400可設置在該內空的空間中。更具體地,供電單元400可設置在殼體100的內部上表面102上。供電單元400可把交流(AC)電能轉變成直流(DC)電能,并且可以輸出直流(DC) 電能。供電單元400可通過電線或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電連接到光源單元300。例如,電線或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可從供電單元400延伸并且通過形成在聯接構件110中的連接凹部107電連接到第一連接端子120。第一連接端子120可電連接到第二連接端子 336。因此,供電單元400可電連接到光源單元300。4.光源單元300
圖6a是示出圖3中放大區(qū)域“B”的視圖。圖6b是示出如何安裝光學結構的視圖。 圖7是光源單元的分解圖。還可以提供其它實施例和構造。參照圖6a、圖6b和圖7,光源單元300可包括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中間本體330,第一主光源模塊313、314和315,第二主光源模塊323、3M和325,輔助光源模塊 333,334和335,以及彈簧340。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和中間本體330可形成光源單元300的本體。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和中間本體330可沿第一方向(即,沿反射體 200的長度方向)延伸。下面,將對光源單元300的構造進行更加詳細地說明。A)第一本體 310第一本體310的第一部分(或一側)可連接到聯接構件110。第一本體310的第二部分(或另一側)可包括光模塊以向反射體200發(fā)射光。第一本體310可包括第三聯接單元310a。第三聯接單元310a可形成第一本體310 的上部。第三聯接單元310a的一部分插入聯接構件110的第一插入凹部112中。第三聯接單元310a的上端可包括形成于其上的第一凸起310c。第一凸起310c的形狀為第三聯接單元310a的上端的一部分向外突出。第一發(fā)光凹部312形成在第一本體310的下部。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基底表面 (或底面)可包括第一傾斜表面310b。第一傾斜表面310b可面向第一反射體200a的反射表面。第一本體310可包括多個傾斜表面以及第一傾斜表面310b。第一傾斜表面310b可相對于殼體100的頂面傾斜。如圖6a所示,第一本體310的下部的外表面(或端部)可具有預定的彎曲表面。 但是,實施例并不局限于下部的外表面的這些形狀。例如,第一本體310下部的外表面可以是有角度的。第一發(fā)光凹部312可包括至少兩個側面和基底表面(或底面),第一主光源模塊 313,314和315設置在所述基底表面上。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兩個側面之間的距離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基底表面的寬度。當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兩個側面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基底表面的寬度時,第一主光源模塊313、314和315可沿著與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深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設置在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基底表面上。S卩,第一主光源模塊313、314和315可以滑動的方式設置在第一發(fā)光凹部312中。主光源模塊313、314和315可設置在第一發(fā)光凹部312中。第一主光源模塊313、 314和315可包括第一基底313、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和第一光學結構315。第一基底313可沿第一傾斜表面310b設置在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基底表面上(或設置在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基底表面處)。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可沿第一傾斜表面310b設置在第一基底313上,并且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可電連接到第一基底313。另外,多個電極可設置在第一傾斜表面310b上,于是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可分別電連接到第一基底313。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可以陣列的形式設置在第一發(fā)光凹部312中。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可通過分別發(fā)射紅光、綠光、藍光和白光的紅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的發(fā)光二極管的各種組合而確定。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可由供電單元400所提供的電能和/或驅動信號來控制,
9從而使得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選擇性地發(fā)射光或調節(jié)光的亮度。第一光學結構315可設置在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上(或設置在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處)。第一光學結構315可調節(jié)從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射出的光的光分布和色覺, 并且第一光學結構315可產生具有各種亮度和色覺的情感化照明效果。第一光學結構315可以滑動的方式插入形成于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內表面中的側凹部(或凹槽)318a和31汕。側凹部318a和31 可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光學結構315 可通過被插入側凹部318a和318b中而聯接到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第一光學結構315可包括透鏡、擴散片或熒光發(fā)光膜(PLF)中的至少一者。根據照明裝置的設計,透鏡可包括諸如凹透鏡、凸透鏡和/或聚光透鏡等各種透
^Mi ο擴散片可使從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射出的光均勻地擴散。熒光發(fā)光膜(PLF)可包括熒光物質。由于包含在熒光發(fā)光膜(PLF)中的熒光物質被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所發(fā)射的光激發(fā),因此照明裝置可通過使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 所射出的第一光和熒光物質所激發(fā)的第二光混合來產生具有各種色覺的情感化照明效果。 例如,當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發(fā)射藍光而熒光發(fā)光膜(PLF)包括通過藍光所激發(fā)的黃色熒光物質時,照明裝置可通過混合藍光和黃光來發(fā)射白光。第一光學結構315可通過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側凹部318a和318b聯接到第一發(fā)光凹部312。因此,透鏡、擴散片和/或熒光發(fā)光膜(PLF)可選地用作第一光學結構315。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深度和寬度可根據設置在第一發(fā)光凹部312內部的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的光分布來進行各種不同地調節(jié)。換言之,反射體200可通過調節(jié)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深度和寬度來為使用者提供光源單元300所射出的光,而非直接為使用者提供光源單元300所射出的光。因此,通過減少強光而為使用者提供柔和的光。從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發(fā)射的光的光分布角度可以是從90°到110°。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深度和寬度可促使第一發(fā)光凹部312所發(fā)射的光均勻地投射在反射體200上,更具體而言,投射到反射體200的整個區(qū)域。此外,第一發(fā)光凹槽312的深度和寬度可被調節(jié)成使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可通過殼體100的向下開口 101射到外部,而剩余的光可通過反射體200 反射而且可通過向下開口 101射到外部。如圖6b所示,當第一光學結構315被定位在明暗截止線(cut-offline) 20a(即, 使用者的視線)以上時,使用者可以感覺或看到強光。所以,第一光學結構315設置在明暗截止線20a以下以便無法從外部見到。例如,第一光學結構315的一端可設置成朝向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內部傾斜。即,第一光學結構315的表面與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基底表面之間的距離不是一致的。第一光學結構315可這樣設置,當通過增加第一發(fā)光凹部312的深度而將第一主光源模塊313、314和315安置在第一發(fā)光凹部312中或者當調節(jié)照明裝置的明暗截止線 20a時,使第一光學結構315無法從外部見到。這些方法可以防止光學結構所引起的強光, 但是會減小主發(fā)光二極管314的光分布角度并導致光損失。因此,在確保主發(fā)光二極管314 的光分布角度的范圍內,可控制第一光學結構315所設置的角度,使得第一光學結構315不是定位在明暗截止線20a以上。第一光學結構315可設置在明暗截止線20a以下。明暗截止線20a是從最高的一個側凹部318b延伸到殼體100的下邊緣的假想線。如圖6a和圖7所示,第一鉸鏈311可形成在第一本體310的下部的另一側上。第一鉸鏈311可呈向外突出的形狀。第一鉸鏈311的端部可部分地形成為沿第一本體310的下部的另一側(即沿第一方向)。例如,第一鉸鏈311可僅僅形成在第一本體310的下部的另一側的中央部分中,或者以相反的方式形成。也可以設置多個第一鉸鏈311。第一鉸鏈 311的端部呈圓柱形。第二插入凹部331可分別形成在中間本體330下部的兩側上。第二插入凹部331 可呈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圓柱形。(第一本體310的)第一鉸鏈311的端部可以滑動的方式插入第二插入凹部331中,從而使得第一本體310以這種方式聯接到中間本體330,以便轉動。通過用第一鉸鏈311的縱向作為轉軸,第一本體310可轉動預定的角度。第一鉸鏈311 與第二插入凹部331之間的結構不局限于本說明書。只要能使第一鉸鏈311和第二插入凹部331相互聯接從而使它們可以轉動的任何結構都可被接受。在第一本體310和中間本體330的聯接中,在使第一本體310與中間本體330連接的第一聯接單元中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三開口 319。第三開口 319既可與多個第一鉸鏈311 中形成的空間相對應,也可與沿第一本體310的下部的另一側沒有形成第一鉸鏈311的空間相對應。第一本體310的另一側的外表面可以是預定的彎曲表面,也可以是有角度的。B)第二本體 320第二本體320的第一部分(或一側)可連接到聯接構件110。第二本體320的第二部分(或另一側)可包括光模塊以向反射體200發(fā)射光。第二本體320可包括第四聯接單元320a。第四聯接單元320a可形成第二本體320 的上部。第四聯接單元320a的一部分可插入聯接構件110的第一插入凹部112中。第四聯接單元320a的上端可包括形成于其上的第二凸起320c。第二凸起320c的形狀為第四聯接單元320a的上端的一部分向外突出。第二發(fā)光凹部322可形成在第二本體320的下部。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基底表面 (或底面)可包括第二傾斜表面320b。第二傾斜表面320b可面向第二反射體200b的反射表面。第二本體320可包括多個傾斜表面以及第二傾斜表面320b。第二傾斜表面320b可相對于殼體100的頂面傾斜。如圖6a所示,第二本體320的下部的外表面(或端部)可以是預定彎曲表面。然而,實施例不局限于下部的外表面的這些形狀。例如,第二本體320的下部的外表面可以是有角度的。第二發(fā)光凹部322可包括至少兩個側面和基底表面(或底面),所述基底表面上設有第二主光源模塊323,3 和325。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兩個側面之間的距離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基底表面的寬度。當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兩個側面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基底表面的寬度時,第二主光源模塊323,324和325可沿著與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深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設置在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基底表面上。也就是說, 第二主光源模塊323,3 和325可以滑動的方式設置在第二發(fā)光凹部322中。第二主光源模塊323,3 和325可設置在第二發(fā)光凹部322中。第二主光源模塊 323,324和325可包括第二基底323、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 和第二光學結構325。
第二基底323可沿第二傾斜表面320b設置在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基底表面上(或設置在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基底表面處)。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可沿第二傾斜表面320b設置在第二基底323上,并且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可電連接到第二基底323。另外,多個電極可設置在第二傾斜表面320b上,于是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可分別電連接到第二基底323。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可以陣列的形式設置在第二發(fā)光凹部322中。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可通過分別發(fā)射紅光、綠光、藍光和白光的紅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的發(fā)光二極管的各種組合來確定。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可由供電單元400所提供的電能和/或驅動信號來控制, 從而使得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選擇性地發(fā)射光或調節(jié)光的亮度。第二光學結構325可設置在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上(或設置在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處)。第二光學結構325調節(jié)從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射出的光的光分布和色覺,并且第二光學結構325可產生具有多種亮度和色覺的情感化照明效果。第二光學結構325可以滑動的方式插入形成于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內表面的側凹部(或凹槽)中。一個或多個側凹部可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光學結構325可通過插入一個或多個側凹部中而聯接到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第二光學結構325可包括透鏡、擴散片或熒光發(fā)光膜(PLF)中的至少一者。根據照明裝置的設計,透鏡可包括諸如凹透鏡、凸透鏡和/或聚光透鏡等各種透
^Mi ο擴散片可使從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射出的光均勻地擴散。熒光發(fā)光膜(PLF)可包括熒光物質。由于包含在熒光發(fā)光膜(PLF)中的熒光物質被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所射出的光激發(fā),所以照明裝置可通過使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 所射出的第一光和熒光物質所激發(fā)的第二光混合來產生具有多種色覺的情感化照明效果。 例如,當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發(fā)射藍光且熒光發(fā)光膜(PLF)包括由藍光所激發(fā)的黃色熒光物質時,照明裝置可通過混合藍光和黃光來發(fā)射白光。第二光學結構325可通過側凹部聯接到第二發(fā)光凹部322。因此,透鏡、擴散片和 /或熒光發(fā)光膜(PLF)可選地被用作第二光學結構325。第二發(fā)光二極管322的深度和寬度可根據設置在第二發(fā)光凹部322內部的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24的光分布進行各種不同地調節(jié)。換言之,反射體200可通過調節(jié)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深度和寬度為使用者提供光源單元300所射出的光,而非直接為使用者提供由光源單元300所射出的光。因此,通過減少強光為使用者提供柔和的光。第二發(fā)光凹部322所發(fā)射的光的光分布角度可以是從90°到110°。第二發(fā)光凹部322的深度和寬度可使得第二發(fā)光凹部322所發(fā)射的光均勻地投射在反射體200上,更具體而言,投射到反射體200的整個區(qū)域。此外,第二發(fā)光凹槽322的深度和寬度可被調節(jié)成使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M所射出的一部分光可通過殼體100的向下開口 101射到外部,而剩余的光可通過反射體200反射并且可通過向下開口 101射到外部。由于第二光學結構325設置在第二本體320中的結構與第一光學結構315大體相同,所以將省略對其進一步的詳細描述。第二光學結構325也可設置在明暗截止線以下,所
12述明暗截止線是從最高的一個側凹部延伸到殼體100的下邊緣的假想線。如圖6a和圖7所示,第二鉸鏈321可形成在第二本體320的下部的另一側上。第二鉸鏈321可呈向外突出的形狀。第二鉸鏈321的端部可部分地形成為沿第二本體320的下部的另一側(即,沿第一方向)。例如,第二鉸鏈321可僅僅形成在第二本體320的下部的另一側的中央部分中,或以相反的方式形成。也可以設置多個第二鉸鏈321。第二鉸鏈 321的端部呈圓柱形。第二插入凹部331可分別形成在中間本體330的下部的兩側。第二插入凹部331 可呈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圓柱形。(第二本體320的)第二鉸鏈321的端部可以滑動的方式插入第二插入凹部331,從而使得第二本體320可以這種方式聯接到中間本體330,以便轉動。通過用第二鉸鏈321的縱向作為轉軸,第二本體320可轉動預定的角度。第二鉸鏈321 與第二插入凹部331之間的結構不局限于本說明書。只要能使第二鉸鏈321和第二插入凹部331相互聯接從而使其轉動的任何結構都可以被接受。在第二本體320和中間本體330的聯接中,在使第二本體320與中間本體330連接的第二聯接單元中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三開口 329。第三開口 3 既可與多個第二鉸鏈321 中形成的空間相對應,也可與沿第二本體320的下部的另一側沒有形成第二鉸鏈321的空間相對應。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形成在相同的結構中,所以構造可以是相同的。 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可沿第一方向以具有連續(xù)橫截面的方式通過擠壓成型工藝制造而成。為了有效地釋放多個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和3 所產生的熱量,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可由諸如鋁、錫、鎳、銀、銅、鈦、鉬、鎢、金和/或鉬等金屬材料制成。第二本體320的第二部分(或另一側)的外表面可以是預定的彎曲表面,也可以是有角度的。C)中間本體330第二插入凹部331(或第二插入凹槽)可形成在中間本體330的下部330a的兩側。第二插入凹部331可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本體310的)第一鉸鏈311和(第二本體320的)第二鉸鏈321可插入第二插入凹部331。例如,如上所述,第一鉸鏈311和第二鉸鏈321可以滑動的方式分別插入第二插入凹部331。將鉸鏈插入第二插入凹部331的方法不局限于本說明書。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以可附著和可移除的方式聯接到中間本體330的兩側。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可聯接成分別繞第一鉸鏈311和第二鉸鏈320轉動。輔助光源模塊333,334和335可設置在中間本體330的下部330a的基底表面(或底面)上。更具體地,第三發(fā)光凹部332(或第三發(fā)光凹槽)可形成在中間本體330的下部的基底表面上,并且輔助光源模塊333,334和335可設置在第三發(fā)光凹部332內。輔助光源模塊333,334和335可包括第三基底333、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和第三光學結構335。第三基底333可設置在第三發(fā)光凹部332的內部上表面上。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 334可設置在第三基底333上并且可電連接到第三基底333。另外,多個電極可設置在第三發(fā)光凹部332的內部上表面上,于是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可分別電連接到多個電極。
第三光學結構335的兩端可以滑動的方式設置在第三發(fā)光凹部332的內表面上形成的側凹部中。側凹部可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光學結構335可通過沿第一方向插入側凹部而設置在第三發(fā)光凹部332中。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可由供電單元400所提供的電能和/或驅動信號控制, 從而使得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選擇性地發(fā)射光或調節(jié)光的亮度。例如,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可用于生產更多燈飾、柔光環(huán)境和/或顯示裝置。第三光學結構335可設置在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上。第三光學結構335可調節(jié)從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射出的光的光分布和色覺,并且可產生具有多種亮度和色覺的情感化照明效果。第三光學結構325可包括透鏡、擴散片或熒光發(fā)光膜(PLF)中的至少一者。根據照明裝置的設計,透鏡可包括諸如凹透鏡、凸透鏡和/或聚光透鏡等各種透
^Mi ο擴散片可使從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射出的光均勻地擴散。熒光發(fā)光膜(PLF)可包括熒光物質。由于包含在熒光發(fā)光膜(PLF)中的熒光物質被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所射出的光激發(fā),所以照明裝置可通過使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 334所發(fā)射的第一光和由熒光物質所激發(fā)的第二光混合來產生具有各種色覺的情感化照明效果。例如,當多個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發(fā)射藍光且熒光發(fā)光膜(PLF)包括由藍光激發(fā)的黃色熒光物質時,照明裝置可通過混合藍光和黃光來發(fā)射白光。第三光學結構335可通過第三發(fā)光凹部332的側凹部來聯接。因此,透鏡、擴散片和/或熒光發(fā)光膜(PLF)可選地用作第二光學結構325。中間本體330可通過擠壓成型工藝制造成具有沿第一方向的連續(xù)的橫截面以及具有對稱結構。如上所述,當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和中間本體330彼此聯接時,第一鉸鏈 311和第二鉸鏈321的外表面與第二插入凹部331的內表面相接觸,從而在第一本體310、 第二本體320與中間本體330之間存在放熱通路。因此,為了提高熱輻射效果,中間本體330 的下部330a可由諸如鋁、錫、鎳、銀、銅、鈦、鉬、鎢、金和/或鉬等高導熱性的金屬材料制成。 由于電子元件設置在中間本體330的上部330b中,所以不可將熱量傳輸到中間殼體330的上部330b。因此,中間本體330的上部330b可由低導熱性的材料制成(比如,塑料材料及其類似物),從而防止(或減少)對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及中間本體330的下部所產生的熱量進行傳輸。主發(fā)光二極管314和324以及輔助發(fā)光二極管334所產生的熱量可通過光源單元 300的本體來釋放,或者可傳輸到聯接構件110,然后被釋放。也就是說,當光源單元300插入聯接構件110的第一插入凹部112時,第三聯接單元310a和第四聯接單元320a可接觸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內表面。像這樣,第三聯接單元310a和第四聯接單元320a的一側可接觸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內表面,并且可形成從光源單元300到聯接構件110的導熱路徑。 因此,如果提供的接觸面積越大,則產生的熱輻射效果就越大。然而,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的高度是可以增加的,從而使得殼體100的高度也需要增加。因此,為了使照明裝置具有最佳的熱輻射效果,應該考慮接觸面積與殼體100的高度之間的關系。光源單元300 的本體的一部分的結構可以是不規(guī)則的,從而有效地釋放熱量。
殼體100的聯接單元110可包括第一插入凹部112,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內壁表面沿光源單元300的長度延伸(即,沿第一方向延伸)。光源可包括光源底座,其直接接觸光源;第三聯接單元310a和第四聯接單元320a,它們接觸聯接單元110的第一插入凹部112 的內壁表面。光源底座可包括光源單元300的下部和發(fā)光凹部。發(fā)光凹部可包括位于其中的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光凹部可形成在光源單元300的下部中。當操作照明裝置時,光源底座所產生的熱量可通過第三聯接單元310a和第四聯接單元320a傳輸到聯接單元110。在該實例中,第三聯接單元310a和第四聯接單元320a可接觸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內壁表面,從而使得光源底座所產生的熱量能夠傳輸到聯接單元110。由于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內壁表面沿光源單元300的長度延伸(即,沿第一方向延伸),所以可以獲得第三聯接單元310a和第四聯接單元320a的最大接觸面積。因此,提高了照明裝置的熱輻射效果。圖8是示出照明裝置1的室內空氣循環(huán)通路的視圖。如圖8所示,照明裝置1可包括第一空氣循環(huán)通路IOa和第二空氣循環(huán)通路10b。第一空氣循環(huán)通路IOa可包括第一開口 105,其形成在殼體100中;第二開口 111,其形成在聯接構件110中;以及第三開口 319,其形成在中間本體330的第一聯接單元和第一本體310中。第二空氣循環(huán)通路IOb可包括第一開口 105,其形成在殼體100中;第二開口 111,其形成在聯接構件110中;以及第三開口 329,其形成在中間本體330的第二聯接單元和第二本體320中。因此,照明裝置1可具有室內空氣循環(huán)通路,該室內空氣循環(huán)通路包括第一開口 105、第二開口 111以及第三開口 319和329,從而降低光源單元300的溫度并且得到極好的熱輻射特性。由于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的下部被制造成具有面向反射體200的傾斜表面,所以就通過聯接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和中間本體330所形成的光源單元300的橫截面而言,光源單元300的下部的寬度大于光源單元300的上部的寬度。例如,光源單元 300的橫截面可呈扇形或多邊形。但是,光源單元300的橫截面的形狀可不局限于此。光源單元300可呈多種形狀。P)彈簧 340彈簧340可設置在中間本體330上。例如,如圖8所示,彈簧340可呈U字型,并且可設置在中間本體330的下部330a與上部330b之間。當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 聯接到中間本體330的兩側時,彈簧340可接觸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的內表面。彈簧340可為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提供彈力以使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的空間變寬。也就是說,彈簧340可設置在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并且可將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向外推。因此,當光源單元300插入聯接構件110 時,第一凸起310c和第二凸起320c可被鎖合凹部113卡住,從而使得光源單元300可通過來自彈簧340的力而更加牢固地聯接到聯接構件110。彈簧340可以施力以將第一本體310及第二本體320的上部向外推?;谙蛲獾耐屏?,朝向中間本體330的力可被施加到第一本體310及第二本體320的下部。因此,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可保持平衡并且可支撐到中間本體330。E)第一連接端子120和第二連接端子336
圖9到圖11示出第一連接端子120和第二連接端子336。第一連接端子120和第二連接端子336可通過將光源單元300插入第一插入凹部 112而彼此聯接。第一連接端子120可包括第一陰模(female block) 121a和第二陰模121b,并且不局限于此實施例,第一連接端子120可包括至少一對陰模。例如,第一陰模121a可包括第一對第一端子123a和第二端子12 以及第二對第三端子123c和第四端子123d。第二陰模121b可包括第三對第五端子12 和第六端子123f以及第四對第七端子123g和第八端子 123h。第一陰模121a和第二陰模121b可以是彼此對稱的。也就是說,第一端子123a到第四端子123d以及第五端子12 到第八端子12 可相對于第一陰模121a與第二陰模 121b之間的線對稱。第二連接端子336可包括第一陽模(male block) 336a和第二陽模33 并且不局限于此實施例,第一連接端子120可包括至少一對陽模。例如,第一陽模336a可包括第五對第一插座337a和第二插座337b以及第六對第三插座337c和第四插座337d。 第二陽模336b可包括第七對第五插座337e和第六插座337f和第八對第七插座337g和第八插座33^1。第一陽模336a和第二陽模336b可以是彼此對稱的。也就是說,第一插座337a到第四插座337d以及第五插座337e到第八插座33 可相對于第一陽模336a與第二陽模 336b之間的線對稱。第一陰模121a的極性和第二陰模121b的極性可以是彼此對稱的。第一端子123a和第二端子12 的極性可與第七端子123g和第八端子12 的極性對稱。例如,如果第一端子123a和第二端子12 的極性分別是“ + ”和“_”,那么第七端子123g和第八端子123h的極性分別是“_”和“ + ”。如果第一端子123a和第二端子123b 的極性分別是“_”和“ + ”,那么第七端子123g和第八端子12 的極性分別是“ + ”和“_”。另外,第三端子123c和第四端子123d的極性可與第五端子12 和第六端子123 的極性對稱。例如,如果第三端子123c和第四端子123d的極性分別是“ + ”和“_”,那么第五端子12 和第六端子123f的極性分別是“_”和“ + ”。如果第三端子123c和第四端子 123d的極性分別是“_”和“ + ”,那么第五端子12 和第六端子123f的極性分別是“ + ”和
U 一 ”
ο基于第一端子123a到第八端子12 的極性,第一插座337a到第八插座33 的極性可以不同的形式形成。當光源單元300沿第一方向聯接到聯接構件110時,通過將第一端子123a和第二端子12 插入第一插座337a和第二插座337b,將第三端子123c和第四端子123d插入第三插座337c和第四插座337d,將第五端子12 和第六端子123f插入第五插座337e和第六插座337f,以及將第七端子123g和第八端子12 插入第七插座337g和第八插座33幾, 第一連接端子120可與第二連接端子336電連接和物理聯接。另外,當光源單元300沿第二方向(即,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或沿右側左方向 (rightside-left direction))聯接到聯接構件110時,通過將第一端子123a和第二端子 123b插入第七插座337g和第八插座33幾,將第三端子123c和第四端子123d插入第五插座337e和第六插座337f,將第五端子12 和第六端子123f插入第三插座337c和第四插座337d,以及將第七端子123g和第八端子12 插入第一插座337a和第二插座337b,第一連接端子120可與第二連接端子336電連接和物理聯接。像這樣,由于第一連接端子120 和第二連接端子336的結構和極性是彼此對稱的,所以光源單元300可聯接到聯接構件110 而無需考慮聯接方向。因此,照明裝置1可更容易將光源單元300聯接到聯接構件110,從而提高使用便利性。當光源單元300聯接到聯接構件110時,第一端子123a、第二端子12 、第七端子 123g和第八端子12 可被用作輸送電能的連接器。第三端子123c、第四端子123d、第五端子12 和第六端子123f可被用作或不用作輸送驅動信號的連接器。第三端子123c、第四端子123d、第五端子12 和第六端子123f可被用作輸送電能的連接器。第一端子123a、第二端子12 、第七端子123g和第八端子12 可被用作或不用作輸送驅動信號的連接器。盡管在以上描述中,第一連接端子120包括第一陰模而第二連接端子336包括第一陽模,但是第一連接端子120包括第一陽模而第二連接端子336包括第一陰模也是可以的。5、端蓋;350圖12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待聯接到光源單元300的端蓋350。圖13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聯接到光源單元300的端蓋350。也可以提供其它的實施例和構造。如圖12所示,端蓋350可聯接到光源單元300的兩端。例如,端蓋350可通過螺栓緊固的方式聯接到中間本體330的兩側,從而使得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和中間本體330中每一個的兩側都覆蓋有端蓋350。至少一個螺栓孔355可形成在端蓋350的中央部分中。緊固件335可形成在中間本體330的兩側,并且緊固件335的位置可與螺栓孔355 相對應。因此,端蓋350可通過螺栓357和螺栓孔355緊固到中間本體330的緊固件335, 從而使得端蓋350可聯接到光源單元300。如圖13所示,制止凸起(deterrent protrusion) 351可設置在端蓋350的兩個上側端中,以便防止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分離。彈簧340可以施力將第一本體310 和第二本體320向外推。當所述力使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的空間變寬到一定程度時,由于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由制止凸起351附接,所以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的空間不可再變寬。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的最大角度可通過制止凸起351而形成。防護部(preventer) 353可形成在端蓋350的下部。防護部353的形狀為當端蓋 350聯接到光源單元300時從端蓋350的下端突出以支撐光源單元300的下部。因此,當端蓋350聯接到光源單元300時,防護部353可支撐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及中間本體 330的下部。由于光源單元300的結構使得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能夠在其中移動,所以在第一本體310、中間本體330及第二本體320的下部之間可形成縫隙。因此,光可漏過所述縫隙。防護部353可包圍光源單元300的下部并且防止從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 及中間本體330的下部之間漏光。端蓋350可通過螺栓緊固的方式聯接到光源單元300,從而使得光源單元300可被更加穩(wěn)定地固定和支撐。光源單元300的防護部353還可防止漏光。由于端蓋350的螺栓緊固件使第一本體310、第二本體320和中間本體330彼此更加緊密地接觸,所以可提高光源單元300的傳熱效率。6.光源單元300和聯接構件110的聯接和分離圖14和圖15是示出根據實施例如何使光源單元300與聯接構件110聯接和分離的視圖。也可以提供其它的實施例和構造。A)聯接過程如圖14所示,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的角度可通過向光源單元300的第一本體310及第二本體320施加第一力F而減小。第一力F的方向可與彈簧340所施加的彈力的方向相反。當第三聯接單元310a及第四聯接單元320a的下部因施加第一力F而被按壓時,第三聯接單元310a與第四聯接單元320a之間的空間會減小,從而使得第一本體 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的角度減小。當沒有施加第一力F時,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 320之間的空間因彈簧340所施加的彈力而變寬,從而難以將光源單元300插入聯接構件 110的第一插入凹槽112。由于向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施加第一力F,所以光源單元300可插入聯接構件110的第一插入凹部112。如圖15所示,當沒有施加第一力F時,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的空間可再次變寬,第一本體310的上部的第一凸起310c和第二本體320的上部的第二凸起320c 可分別插入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兩個內側中形成的鎖合凹部113并被鎖合凹部113卡住。 因此,光源單元300可聯接到聯接構件110。當光源單元300插入聯接構件110時,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的彈簧 340可推動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所以,第一凸起310c和第二凸起320c可更加牢固地附著到鎖合凹部113。彈簧340可連續(xù)地向接觸表面提供恒定的壓力,所述接觸表面通過使第三聯接單元310a及第四聯接單元320a接觸第一插入凹槽112而形成。因此,光源單元300所產生的熱量可通過接觸表面更加有效地傳輸。B)分離過程當光源單元300需要維修時,光源單元300可與聯接構件110分離。在將光源單元300與聯接構件110分離的過程中,當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 之間的角度因向第一本體310和第二本體320施加第一力F而減小之后,光源單元300可與聯接構件110分離。另一實施例圖16和圖17是根據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源單元和聯接構件的剖視圖。也可以提供其它的實施例和構造。在根據本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描述中,可省略重復描述。多個鎖合凹部113a、113b和113c可形成在聯接構件110的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內表面上。盡管示出的是三個鎖合凹部113a、li;3b和113c,但是鎖合凹部的數量并不受限制。光源單元300的上部可插入并聯接到第一插入凹部112。形成于光源單元300的上部中的第一凸起310c和第二凸起320c可插入多個鎖合凹部113a、113b和113c中的一對鎖合凹部,從而使得光源單元300可牢固地聯接到聯接構件110。
18
如圖16所示,多個鎖合凹部113a、11 和113c的深度可互不相同,照明裝置的光分布可根據第一凸起310c和第二凸起320c插入多個鎖合凹部113a、11 和113c中的哪個凹部而進行各種不同的調節(jié)。如圖17所示,第一插入凹部112可以具有傾斜內表面。當多個鎖合凹部113a、113b 和113c形成在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傾斜內表面時,光源單元300的第一本體310與第二本體320之間的角度可根據第一凸起310c和第二凸起320c插入多個鎖合凹部113a、li;3b和 113c中的哪個凹部而變化。因此,照明裝置的光分布可進行各種不同的調節(jié)。如上所述,照明裝置的光分布可通過在第一插入凹部112的內表面上形成多個鎖合凹部113a、11 和113c而進行各種不同的調節(jié)。因此,即使反射體200的寬度或曲度改變,也可以在無需改變光源單元300的情況下來獲得有效的照明效果。照明裝置可包括殼體;聯接構件,其聯接到殼體;反射體,其聯接在殼體與聯接構件之間;以及光源單元,其聯接到聯接構件并向反射體發(fā)射光;其中,光源單元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的一側中的至少一者聯接到聯接構件,并且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的其它側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光源模塊,所述光源模塊包括向反射體發(fā)射光的發(fā)光器件。照明裝置也可包括殼體;聯接構件,其聯接到殼體;反射體,其聯接在殼體與聯接構件之間;光源單元,其聯接到聯接構件并且包括向反射體發(fā)射光的發(fā)光器件;以及端蓋,其聯接到光源單元的端部。本說明書中所提及的諸如“ 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示例性實施例,,等表示結合實施例描述的某一特征、結構或特性被包括在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的多處出現的這些措詞不一定都針對相同的實施例。此外,當結合實施例對某一特征、結構或特性進行說明時,應當明白,結合其它實施例來實施這些特征、結構或特性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盡管參照多個示例性實施例對實施例進行描述,但是應該理解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想到的眾多其它改型和實施例都落入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更具體地,在本公開內容、附圖和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要結合配置方案中的組合部件和/或結構進行各種修改和改型。除了對組合部件和/或結構進行修改和改型以外,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替代性的使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19
權利要求
1.一種照明裝置,包括 殼體;聯接構件,所述聯接構件聯接到所述殼體; 反射體,所述反射體聯接在所述殼體與所述聯接構件之間;以及光源單元,所述光源單元聯接到所述聯接構件以向所述反射體發(fā)射光, 其中,所述光源單元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 所述第一本體的至少一個第一部分聯接到所述聯接構件,而且所述第一本體的至少一個第二部分包括光源模塊,所述光源模塊具有向所述反射體發(fā)射光的光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光源單元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中間本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本體的第二部分大致位于所述第一本體的端部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裝置, 其中,所述殼體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開口,所述聯接構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與所述殼體的第一開口相對應,而且在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中間本體之間設置有用于空氣循環(huán)的第三開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中間本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中間本體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二連接端子以電連接到所述聯接構件,在所述中間本體的第二部分上設置有發(fā)光凹部, 所述光源模塊設置在所述發(fā)光凹部的表面處,而且所述中間本體的光源模塊包括 位于所述發(fā)光凹部中的基底; 位于所述基底上的發(fā)光器件;和位于所述發(fā)光器件上的光學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本體或所述第二本體中的一者具有設置成呈向外突出形狀的鉸鏈,并且所述中間本體具有聯接到所述鉸鏈的插入凹槽。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本體的第二部分的外表面呈預定彎曲表面或者是有角度的。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裝置, 其中,所述聯接構件包括第一插入凹部, 在所述第一插入凹部中設置有第一連接端子,所述第一本體的至少一個第一部分包括聯接單元以聯接到所述聯接構件的第一插入凹部,而且所述第一本體的至少一個第二部分包括發(fā)光凹部以接納所述光源模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裝置, 其中,所述第一插入凹部包括鎖合開口,所述聯接單元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中的第一凸起和設置在所述第二本體中的第二凸起,而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插入所述鎖合開口中并被所述鎖合開口卡住,從而將所述光源單元聯接到所述聯接構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當所述聯接單元聯接到所述聯接構件時, 所述聯接單元接觸所述第一插入凹部的內表面,從而使得所述光源單元所產生的熱量傳輸到所述聯接構件。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光源模塊設置在所述發(fā)光凹部的表面處,所述光源模塊包括位于所述發(fā)光凹部中的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的發(fā)光器件;和位于所述發(fā)光器件上的光學結構,其中,所述發(fā)光凹部的表面相對于所述殼體的頂面傾斜。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發(fā)光凹部的兩側之間的距離不同于所述發(fā)光凹部的表面的寬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光學結構設置在明暗截止線以下,所述明暗截止線是從所述發(fā)光凹部的最高側延伸到所述殼體的下邊緣的假想線。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光學結構是扁平的并且相對于所述殼體的頂面傾斜。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光學結構包括透鏡、擴散片或熒光發(fā)光膜(PLF)中的至少一者。
1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光源單元包括彈簧以在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提供彈力,并且所述彈簧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
1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裝置, 其中,所述殼體包括第一凹部,所述聯接構件包括第二凹部,所述反射體的第一側聯接到所述殼體的第一凹部,并且所述反射體的第二側聯接到所述殼體的第二凹部。
1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反射體具有拋物線型的反射表面。
1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裝置,還包括聯接到所述光源單元的端部的端蓋。
20.一種照明裝置包括 殼體;聯接構件,所述聯接構件聯接到所述殼體; 反射體,所述反射體聯接在所述殼體與所述聯接構件之間;光源單元,所述光源單元聯接到所述聯接構件,所述光源單元包括發(fā)光器件(LED)以向所述反射體發(fā)射光;第一端蓋,所述第一端蓋聯接到所述光源單元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蓋,所述第二端蓋聯接到所述光源單元的第二端部。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光源單元包括第一本體、第二本體、 和位于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中間本體,所述第一端蓋的下部包括防護部以防止光通過所述光源單元的端部漏出,而且所述第一端蓋的上部包括制止凸起以支撐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
22.根據權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端蓋通過螺栓緊固的方法聯接到所述中間本體的第一端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照明裝置,其可設置成包括殼體;聯接構件,聯接到殼體;反射體,聯接在殼體與聯接構件之間;以及光源單元,聯接到聯接構件以向反射體發(fā)射光。光源單元的第一本體的第一部分可聯接到聯接構件,并且第一本體的第二部分可包括光源模塊,所述光源模塊包括向反射體發(fā)射光的光源。
文檔編號F21V19/00GK102444822SQ20111027942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16日
發(fā)明者洪祥準, 郭泳國 申請人:Lg伊諾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