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面光源及陣列LED舞臺照明燈的光束角調整技術,具體是一種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
背景技術:
在制作大功率LED舞臺燈時,需要將燈光聚焦到一個演員身上或者使燈光照亮整個舞臺,此時就需要調整LED面光源或陣列LED光源的出光光束角。授權號為CN201502956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電腦搖頭燈的光學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燈珠、第一聚光透鏡、第二聚光透鏡、圖案片、色片、成像透鏡、三棱鏡、調焦透鏡。在該光學系統(tǒng)中,只對成像輪廓清晰進行了改進,對于光源出光的光束角的調整并沒有提及。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 從而當使用的LED光束角(50%)在140° 180°時,LED舞臺燈仍然能夠實現(xiàn)光束角的方
便調整。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包括第一聚光透鏡和第二聚光透鏡,第一聚光透鏡、第二聚光透鏡的曲面都是二次曲面的組合。二次曲面包括球面、橢球面、拋物面、雙曲面等。組合方式包括1)曲面中心是一種二次曲面,曲面邊緣是另一種二次曲面,兩種二次曲面在距曲面中心1/4 3/4處光滑銜接。2)曲面中心是一種二次曲面,在1/4 1/2處光滑銜接第二種二次曲面,第二種二次曲面在1/2 3/4處光滑銜接第三種二次曲面。第一聚光透鏡位于LED燈與第二聚光透鏡之間,有效通光直徑為8 20mm,與LED 燈的距離為0 4mm,與第二聚光透鏡的距離為0 14mm。第二聚光透鏡為出光透鏡,有效通光直徑為20 30mm。在光束角的變化過程中, 第二聚光透鏡的移動距離為0 14mm,光束角的變化范圍(50%)為6° 48°。進一步的,第一聚光透鏡、第二聚光透鏡的二次曲面組合方式,視所使用LED的光束角不同而不同。進一步的,第一聚光透鏡包括依次相連接的第一入光面,底面,第一外側面以及第一出光面,底面為一圓環(huán),且與光軸垂直,第一外側面5為圓錐面,與底面夾角為100 138° ;第一入光面由三個二次曲面組合而成,中心區(qū)是雙曲面,滿足方程式 x2+y2+60Z-3z2=0,外圍是拋物面,滿足方程式x2+y2+65Z=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連接,該橢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56Z-l. Sz2=O ;第一出光面由三個二次曲面組合而成, 中心區(qū)是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14Z-z2=0,外圍是拋物面,滿足方程式x2+y2+lM=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連接,該橢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20Z-l. Sz2=O ;第二聚光透鏡包括依次相連接的第二入光面,第二外側面以及第二出光面,第二外側面是與光軸夾角大于42°的圓錐面,第二入光面由三個二次曲面組合而成,中心區(qū)是雙曲面,滿足方程式 x2+y2+200Z-3z2=0,外圍是拋物面,滿足方程式x2+y2+225Z=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連接,該橢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180Z-l. ^2=O ;第二出光面由三個二次曲面組合而成,中心區(qū)是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2H-z2=0,外圍是拋物面,滿足方程式,x2+y2+18Z=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連接,該橢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20Z-l. Sz2=O0進一步的,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第二入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鍍增透膜,透過率大于98%,底面、第一外側面以及第二外側面鍍?nèi)瓷淠ぃ瓷渎蚀笥?8%。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1)對于光束角(50%)在140° 180° QX光強度值為軸向強度值一半的方向與發(fā)光軸向的夾角)的LED面光源和陣列LED光源來說,本實用新型使得第二聚光透鏡移動最小的距離,實現(xiàn)最大的光束角變化;(2)本實用新型使得光束角(50%)在140° 180°的LED面光源和陣列LED光源盡量多的光能量通過第一聚光透鏡,并從第二聚光透鏡出射,提高了出光效率和光能利用率,減少了光在燈具中的聚集,減小了燈具由于光能利用率低所造成的溫度升高;(3)現(xiàn)有LED舞臺燈所使用的LED發(fā)散角多數(shù)小于140度,LED的外形尺寸也小于 6mmX6mm、或直徑小于8. 5mm。實際上,大功率的LED發(fā)散角大于140°,因為功率大,因此外形尺寸也大于6mmX6mm、或直徑大于8. 5mm。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這種大功率的LED。
圖1為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第一聚光透鏡和第二聚光透鏡的示意圖。圖中,1 =LED ;2 第一聚光透鏡;3 第二聚光透鏡;4 第一聚光透鏡底面;5 第一聚光透鏡外側面;6 第一聚光透鏡入光面;7 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8 第二聚光透鏡入光面;9 第二聚光透鏡出光面;10 第二聚光透鏡外側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基于二次曲面的用于LED面光源及陣列LED光源的舞臺燈光束角調整透鏡,LED 1的外形尺寸大于6mmX 6mm、小于10 mmX 10mm,或直徑大于8. 5mm、小于 14mm, LEDl發(fā)光的光束角為140° 180°。 第一聚光透鏡2有效通光直徑為8mm 20mm。第一聚光透鏡2的第一聚光透鏡入光面6與LED出光表面的距離為0mm-4mm。第一聚光透鏡底面4位于LED焊接固定的電路板上。保證LEDl發(fā)出的光能夠全部進入第一聚光透鏡入光面6。第一聚光透鏡底面4內(nèi)徑為8mm 14mm。第一聚光透鏡外側面5是與第一聚光透鏡底面4夾角小于48° (銳角)的圓錐面。第一聚光透鏡入光面6與第一聚光透鏡底面4夾角小于等于(銳角)。第一
4聚光透鏡入光面6的中心區(qū)是雙曲面(x2+y2+60Z-3z2=0),其外圍是拋物面(x2+y2+6M=0), 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x2+y2+56Z-l. Sz2=O)連接。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7的中心區(qū)是球面(x2+y2+14Z-z2=0),其外圍是拋物面(x2+y2+lM=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 (x2+y2+20Z-Uz2=0)連接。光線從LED發(fā)出,進入第一聚光透鏡入光面6,經(jīng)過第一聚光透鏡入光面6的折射、 第一聚光透鏡外側面5反射(光束角小于120°的光線,直接射向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7), 從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7的折射出射。LED發(fā)出的90%光線的經(jīng)過第一聚光透鏡2的折射后光束角小于60°。第一聚光透鏡入光面6和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7鍍增透膜,透過率大于98%。第一聚光透鏡底面4和第一聚光透鏡外側面5鍍?nèi)瓷淠ぃ瓷渎蚀笥?8%。第二聚光透鏡3有效通光直徑為20mm 30mm。第二聚光透鏡3的第二聚光透鏡入光面8與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7的距離為0mm-14mm。第二聚光透鏡3可移動0mm-14mm。當?shù)诙酃馔哥R入光面8與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7的距離為Omm時,舞臺燈光束角(50%)為48° ;當?shù)诙酃馔哥R入光面8與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7的距離為14mm時,舞臺燈光束角(50%)為6°。當當?shù)诙酃馔哥R入光面8與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7的距離在Omm-Hmm之間連續(xù)變化時,舞臺燈光束角(50%)在6° -48° 之間連續(xù)變化。第二聚光透鏡外側面10是與第二聚光透鏡光軸夾角大于42°的圓錐面。第二聚光透鏡入光面8的中心區(qū)是雙曲面(x2+y2+200Z-3z2=0),其外圍是拋物面 (x2+y2+225Z=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x2+y2+180Z-l. Sz2=O)連接;第二聚光透鏡出光面9的中心區(qū)是球面(x2+y2+25Z-z2=0),其外圍是拋物面(x2+y2+18Z=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x2+y2+20Z-l. 8z2=0)連接。光線從第一聚光透鏡出光面7出射進入第二聚光透鏡3。60%—90%光線的經(jīng)過第二聚光透鏡3的折射后光束角在6° -48°之間。第二聚光透鏡入光面8和第二聚光透鏡出光面9鍍增透膜,透過率大于98%。第二聚光透鏡外側面10鍍?nèi)瓷淠?,反射率大?8%。對于陣列LED燈,第一聚光透鏡和第二聚光透鏡要排成與LED燈相同的陣列。對于外形尺寸大于10 mmX 10mm、或直徑大于14mm的LED,第一聚光透鏡2和第二聚光透鏡3 的尺寸得要相應加大。第一聚光透鏡、第二聚光透鏡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方程,修改后亦可以達到改變LED 發(fā)光的光束角的目的。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權利要求1.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包括第一聚光透鏡和第二聚光透鏡,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光透鏡、第二聚光透鏡的曲面都是二次曲面的組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曲面包括球面、橢球面、拋物面以及雙曲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其特征在于二次曲面的組合的方式為曲面中心是一種二次曲面,曲面邊緣是另一種二次曲面,兩種二次曲面在距曲面中心 1/4 3/4處光滑銜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其特征在于二次曲面的組合的方式為曲面中心是一種二次曲面,在1/4 1/2處光滑銜接第二種二次曲面,第二種二次曲面在1/2 3/4處光滑銜接第三種二次曲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光透鏡與第二聚光透鏡共光軸,第一聚光透鏡的有效通光直徑為8 20mm,與第二聚光透鏡的距離為0 14mm可調;第二聚光透鏡為出光透鏡,有效通光直徑為20 30mm。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光透鏡包括依次相連接的第一入光面,底面,第一外側面以及第一出光面,底面為一圓環(huán),且與光軸垂直,第一外側面5為圓錐面,與底面夾角為100 138° ;第一入光面由三個二次曲面組合而成,中心區(qū)是雙曲面,滿足方程式x2+y2+60Z-3z2=0,外圍是拋物面,滿足方程式 x2+y2+65Z=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連接,該橢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56Z-l. Sz2=O ; 第一出光面由三個二次曲面組合而成,中心區(qū)是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14Z-z2=0,外圍是拋物面,滿足方程式x2+y2+15Z=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連接,該橢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20Z-1.8z2=0 ;第二聚光透鏡包括依次相連接的第二入光面,第二外側面以及第二出光面,第二外側面是與光軸夾角大于42°的圓錐面,第二入光面由三個二次曲面組合而成,中心區(qū)是雙曲面,滿足方程式x2+y2+200Z-3z2=0,外圍是拋物面, 滿足方程式x2+y2+225Z=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連接,該橢球面滿足方程式 x2+y2+180Z-l. Sz2=O ;第二出光面由三個二次曲面組合而成,中心區(qū)是球面,滿足方程式 x2+y2+2M-z2=0,外圍是拋物面,滿足方程式,x2+y2+18Z=0,中心區(qū)與外圍之間由橢球面連接,該橢球面滿足方程式x2+y2+20Z-l. Sz2=O0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 第二入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鍍增透膜,透過率大于98%,底面、第一外側面以及第二外側面鍍?nèi)瓷淠?,反射率大?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LED舞臺照明燈的光束角調整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調整透鏡組,包括第一聚光透鏡和第二聚光透鏡,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光透鏡、第二聚光透鏡的曲面都是二次曲面的組合。本實用新型使得第二聚光透鏡移動最小的距離,實現(xiàn)最大的光束角變化,使得光束角(50%)在140°~180°的LED光源盡量多的光能量通過第一聚光透鏡,并從第二聚光透鏡出射,提高了出光效率和光能利用率,減少了光在燈具中的聚集,減小了燈具由于光能利用率低所造成的溫度升高。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2012853SQ20112011138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15日
發(fā)明者余健輝, 唐潔媛, 張軍, 王紅印, 陳哲 申請人: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