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折疊時,第二折疊支架置于兩個條形支架形成的空間內(nèi),能使臺燈折疊時的體積更小,而且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折疊支架、第二折疊支架均由上蓋和底板分體式組裝而成,在安裝導線時,可以分別將第一折疊支架和第二折疊支架分拆開,將導線排布于底板上再合上上蓋,摒棄了原來需要進行穿線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第一軸芯、第二軸芯、第三軸芯上設有用于進行引線的通孔,讓導線在軸芯處引出,整體外觀美觀,使用過程中不會對導線造成拉扯,其耐用性更好。
【專利說明】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疊臺燈,特別是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
【背景技術(shù)】
[0002]日常使用的臺燈一般都是固定結(jié)構(gòu)的,收藏起來占用空間較大,即使有少數(shù)可折疊或者拆裝的,零部件較多,步驟也較為繁瑣,攜帶安裝會比較麻煩。目前市面上有出現(xiàn)了一種折疊臺燈,包括燈罩、支架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罩、支架和底座均為長板狀結(jié)構(gòu),在燈罩下表面開有一凹槽,凹槽的兩端部均固定設有接口,支架的首端和燈罩的尾端鉸接,支架的尾端和底座的首端鉸接。這種折疊臺燈,結(jié)構(gòu)簡單,可折疊,折疊后體積小,便于運輸或者攜帶。由于折疊臺燈的電源一般設置于底座上,因此需要建立起光源與底座電源之間的電性連接,而為了外觀更加好看,一般都需要將電線隱藏在臺燈的折疊支架中,在安裝時,需要在支架中轉(zhuǎn)軸處開孔,并將電線從孔中穿插到支架里面,并從支架的另一端開孔中引出,而穿插電線的工序十分復雜,生產(chǎn)效率較低,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對電線造成拉扯,使電線斷開。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安裝方便、能方便將導線隱藏于轉(zhuǎn)軸內(nèi)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0005]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包括底座和發(fā)光面板,還包括中空的第一折疊支架和第二折疊支架,所述第一折疊支架包括兩個條形支架,所述兩個條形支架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軸芯、第二軸芯連接成框型支架,所述第二折疊支架為板型支架,所述第一軸芯鉸接在底座上,第二軸芯鉸接于第二折疊支架的一端上,第二折疊支架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三軸芯,所述第三軸芯鉸接于發(fā)光面板上,折疊時,第二折疊支架藏于由兩個條形支架之間形成的空間內(nèi),所述第一折疊支架、第二折疊支架均由上蓋和底板分體式組裝而成,所述第一軸芯、第二軸芯、第三軸芯上分別設有用于進行引線的通孔。
[0006]進一步,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第一軸芯的第一軸托和第一扣部,所述第一軸芯放置于第一軸托內(nèi),并通過第一扣部將第一軸芯扣接在底座上,使第一軸芯與底座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
[0007]進一步,所述第二折疊支架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第二軸芯的第二軸托和第二扣部,所述第二軸芯放置于第二軸托內(nèi),并通過第二扣部將其扣接固定,使第二軸芯與第二折疊支架之間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
[0008]進一步,所述發(fā)光面板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第三軸芯的第三軸托和第三扣部,所述第二折疊支架的第三軸芯放置于第三軸托內(nèi),并通過第三扣部將第三軸芯扣接在發(fā)光面板上,使第三軸芯與發(fā)光面板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
[0009]進一步,所述第一折疊支架、第二折疊支架的上蓋和底板通過螺栓扣合連接。
[0010]具體地,所述第一軸芯、第二軸芯上設置有兩個通孔,所述第三軸芯上設置有一個通孔。
[0011]進一步,所述第一扣部其形狀為倒U型,第一扣部的一端設置有扣接在底板上的第一卡塊,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與第一扣部相匹配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扣部一端的第一卡塊卡扣在底座的第一卡孔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底板上。
[0012]進一步,所述第三扣部其形狀為倒U型,第三扣部的一端設置有扣接在發(fā)光面板上的第三卡塊,所述發(fā)光面板上設置有與第三卡塊相匹配的第三卡孔,所述第三扣部一端的第三卡塊卡扣在發(fā)光面板的第三卡孔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發(fā)光面板上。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折疊時,第二折疊支架置于兩個條形支架形成的空間內(nèi),能使臺燈折疊時的體積更小,而且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折疊支架、第二折疊支架均由上蓋和底板分體式組裝而成,在安裝導線時,可以分別將第一折疊支架和第二折疊支架分拆開,將導線排布于底板上再合上上蓋,摒棄了原來需要進行穿線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第一軸芯、第二軸芯、第三軸芯上設有用于進行引線的通孔,讓導線在軸芯處引出,整體外觀美觀,使用過程中不會對導線造成拉扯,其耐用性更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視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隱藏發(fā)光面板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分解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0019]圖5是圖4另一方向的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一折疊支架和第二折疊支架安裝位置示意圖;
[0021]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折疊支架與發(fā)光面板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0022]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折疊支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參照圖1-圖8,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包括底座2和發(fā)光面板I,還包括中空的第一折疊支架3和第二折疊支架4,所述第一折疊支架3包括兩個條形支架31,所述兩個條形支架31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軸芯32、第二軸芯33連接成框型支架,所述第二折疊支架4為板型支架,所述第一軸芯32鉸接在底座2上,第二軸芯33鉸接于第二折疊支架4的一端上,第二折疊支架4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三軸芯41,所述第三軸芯41鉸接于發(fā)光面板I上,折疊時,第二折疊支架4藏于由兩個條形支架31之間形成的空間內(nèi)。所述第一折疊支架3、第二折疊支架4均由上蓋5和底板6分體式組裝而成,所述第一折疊支架3、第二折疊支架4的上蓋5和底板6通過螺栓扣合連接。所述第一軸芯32、第二軸芯33、第三軸芯41上分別設有用于進行引線的通孔7。
[002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折疊時,第二折疊支架4置于兩個條形支架31形成的空間內(nèi),能使臺燈折疊時的體積更小,而且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折疊支架3、第二折疊支架4均由上蓋5和底板6分體式組裝而成,在安裝導線時,可以分別將第一折疊支架3和第二折疊支架4分拆開,將導線排布于底板6上再合上上蓋5,摒棄了原來需要進行穿線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第一軸芯32、第二軸芯33、第三軸芯41上設有用于進行引線的通孔7,讓導線在軸芯處引出,整體外觀美觀,使用過程中不會對導線造成拉扯,其耐用性更好。
[0025]所述底座2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第一軸芯32的第一軸托21和第一扣部22,所述第一軸芯32放置于第一軸托21內(nèi),并通過第一扣部22將第一軸芯32扣接在底座2上,使第一軸芯32與底座2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同理,所述第二折疊支架4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第二軸芯33的第二軸托42和第二扣部43,所述第二軸芯33放置于第二軸托42內(nèi),并通過第二扣部43將其扣接固定,使第二軸芯33與第二折疊支架4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所述發(fā)光面板I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第三軸芯41的第三軸托11和第三扣部12,所述第二折疊支架4的第三軸芯41放置于第三軸托11內(nèi),并通過第三扣部12將第三軸芯41扣接在發(fā)光面板I上,使第三軸芯41與發(fā)光面板I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所述第一扣部22、第二扣部43、第三扣部12將軸芯覆蓋,因此不會看到露出的導線,因此其外觀更加美觀。
[0026]具體地,所述第一軸芯32、第二軸芯33上設置有兩個通孔7,所述第三軸芯41上設置有一個通孔7。
[0027]安裝時,首先將正極電源線和負極電源線從底座2處引出,并將第一軸芯32放置于第一軸托21上,然后將導線排布于第一折疊支架3的底板6上,對準導線引入及引出的位置后蓋上第一折疊支架3的上蓋5,導線分別從第一軸芯32的兩個通孔7進入,分別經(jīng)過兩個條形支架31后,從第二軸芯33的兩個通孔7引出,然后扣上第一扣部22,完成第一軸芯32的組裝。
[0028]然后,將第二折疊支架4的第二軸托42放置于第二軸芯33下方,將導線排布在第二折疊支架4的底板6上,對準導線在第三軸芯41引出的位置,然后合上第二折疊支架4的上蓋5,同時使第二扣部43扣合在第二軸芯33上,導線從第三軸芯41的通孔7引出。
[0029]然后,將第三軸芯41放置于發(fā)光面板I的第三軸托11上,將導線引入至發(fā)光面板I中與發(fā)光面板I電性連接,然后將第三扣部12扣接在第三軸芯41上,完成第三軸芯41與發(fā)光面板I的鉸接。
[0030]具體地,所述第一扣部22、第三扣部12其形狀為倒U型,第一扣部22、第三扣部12的一端設置有扣接在底板6、發(fā)光面板I上的第一卡塊221、第三卡塊121,所述底座2和發(fā)光面板I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一卡塊221、第三卡塊121相匹配的第一卡孔23、第三卡孔13,所述第一扣部22、第三扣部12 —端的第一卡塊221、第三卡塊121分別卡扣在底座2和發(fā)光面板I的第一卡孔23、第三卡孔13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底板6、發(fā)光面板I上,該設計能簡化第一扣部22、第三扣部12的安裝結(jié)構(gòu)及安裝工序,其實用性更好。
[0031]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和發(fā)光面板(1),還包括中空的第一折疊支架(3)和第二折疊支架(4),所述第一折疊支架(3)包括兩個條形支架(31),所述兩個條形支架(31)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軸芯(32)、第二軸芯(33)連接成框型支架,所述第二折疊支架(4)為板型支架,所述第一軸芯(32)鉸接在底座(2)上,第二軸芯(33)鉸接于第二折疊支架(4)的一端上,第二折疊支架(4)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三軸芯(41),所述第三軸芯(41)鉸接于發(fā)光面板(I)上,折疊時,第二折疊支架(4)藏于由兩個條形支架(31)之間形成的空間內(nèi),所述第一折疊支架(3)、第二折疊支架(4)均由上蓋(5)和底板(6)分體式組裝而成,所述第一軸芯(32)、第二軸芯(33)、第三軸芯(41)上分別設有用于進行引線的通孔(7)。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第一軸芯(32)的第一軸托(21)和第一扣部(22),所述第一軸芯(32)放置于第一軸托(21)內(nèi),并通過第一扣部(22)將第一軸芯(32)扣接在底座(2)上,使第一軸芯(32)與底座(2)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疊支架(4)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第二軸芯(33)的第二軸托(42)和第二扣部(43),所述第二軸芯(33)放置于第二軸托(42)內(nèi),并通過第二扣部(43)將其扣接固定,使第二軸芯(33)與第二折疊支架(4)之間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光面板(I)上設置有用于放置第三軸芯(41)的第三軸托(11)和第三扣部(12),所述第二折疊支架(4)的第三軸芯(41)放置于第三軸托(11)內(nèi),并通過第三扣部(12)將第三軸芯(41)扣接在發(fā)光面板(I)上,使第三軸芯(41)與發(fā)光面板(I)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疊支架(3)、第二折疊支架(4)的上蓋(5)和底板(6)通過螺栓扣合連接。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芯(32)、第二軸芯(33)上設置有兩個通孔(7),所述第三軸芯(41)上設置有一個通孔(7)。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22)其形狀為倒U型,第一扣部(22)的一端設置有扣接在底板(6)上的第一卡塊(221),所述底座(2)上設置有與第一卡塊(221)相匹配的第一卡孔(23),所述第一扣部(22 ) 一端的第一卡塊(221)卡扣在底座(2 )的第一卡孔(23 )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底板(6)上。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分體式轉(zhuǎn)軸機構(gòu)的折疊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扣部(12)其形狀為倒U型,第三扣部(12)的一端設置有扣接在發(fā)光面板(I)上的第三卡塊(121),所述發(fā)光面板(I)上設置有與第三卡塊(121)相匹配的第三卡孔(13),所述第三扣部(12) —端的第三卡塊(121)卡扣在發(fā)光面板(I)的第三卡孔(13)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發(fā)光面板(I)上。
【文檔編號】F21L2/00GK203927424SQ201420238102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5月9日
【發(fā)明者】田疇, 羅志慶 申請人:廣東金萊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