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商品照明等中的裝有帶反射鏡的燈泡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
作為以往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提出了將具有設置了作為光干涉膜的分色膜的反射鏡面的漏斗形狀的反射鏡與燈泡例如鹵素燈形成為一體的帶有分色反射鏡的照明裝置(USP5272408號)。而且,這種帶有分色反射鏡的照明裝置被用于商店等的商品照明等中。如圖4所示,這種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包括漏斗形狀的反射鏡23和設置在該反射鏡23內部作為光源的燈泡,其中,反射鏡23包括具有設置了分色膜24的反射面的反射部分25和與反射部分25連接的筒體部分26,燈泡為例如插入并密封于上部的燈頭28中且在其內部有鎢絲30的直管狀的鹵素燈21。
鹵素燈21設置于反射鏡23內,使反射鏡23的中心軸與鹵素燈21的中心軸大致一致,并且把反射鏡23的筒體部分26和鹵素燈21的密封部分22插入燈頭28內,然后通過在燈頭28內注入無機類粘接劑29,使它們固定為一體。
在這種以往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在燈點火中,期望盡力防止在被照射面上產生內裝于鹵素燈21中的線圈狀鎢絲30的明暗像,實現被照射面亮度的均勻化,在被照射面上沒有不均勻的光。因此,在反射部分25的反射面上形成微小的反射面25a(圖5),并適當地散射反射光。就是說,如圖5所示,微小反射面25a具有六角形形狀,并呈放射狀無間隙有序正確地配置多個,同時從反射鏡23的開口部分27至筒體部分26形成緩慢縮小的結構。
在上述以往的帶反射鏡的鹵素燈的情況下,為了無間隙地形成六角形狀的微小反射面25a,將形成于相鄰微小反射面25a之間的邊界上的凸狀或凹狀的分界線列25b從反射鏡23的筒體部分26至開口部分27形成為呈放射狀的列狀態(tài),因此接觸該分界線的光不被散射,在被照射面上發(fā)生放射狀的線狀照射不勻。
如圖6所示,以往的帶反射鏡的鹵素燈的發(fā)光強度分布特性在亮度達到峰值過程中的曲線上出現凹凸,這種凹凸表示放射狀的線狀明暗差,這就產生了照射不勻。
為了解決上述以往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防止在被照射面發(fā)生光不勻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是這樣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在有反射面的漏斗形狀的反射鏡內配置作為光源的燈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面上無間隙非放射狀地配置多個微小反射面。
在所述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微小反射面的形狀最好為選自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中的至少一種形狀。
此外,在所述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微小反射面的形狀最好為凹面狀或凸面狀。
此外,在所述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凹面狀或凸面狀最好在0.01~1.0mm的范圍內凹陷或突出。
此外,在所述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最好至少在反射鏡壁面的單側設置分色膜。其中,分色膜是將由硫化鋅(ZnS)構成的高折射率層和由氟化鎂構成的低折射率層交替層積的光干涉膜,是在鏡的前面發(fā)射從光源發(fā)射的可見光,在鏡的后面有選擇地放出紅外線的膜。
此外,在所述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反射面的微小反射面的大小最好整體上基本大致相同。所述基本大致相同意味著允許在制作形狀上形成稍稍不同。
此外,在所述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光源正下方為0°光束角、所述光源的筒體部分為90°光束角時的亮度曲線最好是平滑的曲線。就是說,如果發(fā)光強度分布特性的亮度達到峰值期間的曲線是平滑的沒有凹凸的曲線,那么就沒有放射狀的線狀明暗差,沒有照射不勻。
此外,在所述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微小反射面的外形最好為蜂窩狀。這是為了形成無間隙微小反射面的緣故。
此外,在所述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微小反射面的大小最好在長0.01~5mm、寬0.01~5mm的范圍內。
此外,在所述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中,光源的燈泡最好為從鹵素燈和放電燈中選擇的至少一個。
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帶反射鏡燈泡的局部剖切的正面圖。
圖2是說明相同反射鏡的反射部分的圖。
圖3是本發(fā)明產品的發(fā)光強度分布曲線圖。
圖4是以往的帶反射鏡燈泡的局部剖切的正面圖。
圖5是說明相同反射鏡的反射部分的圖。
圖6是現有產品的發(fā)光強度分布曲線圖。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包括由硼硅酸玻璃構成的漏斗形狀的反射鏡1、鹵素燈12和由鋯堇青石(ジルコンコ一ジライト)構成的燈頭13,其中,反射鏡1有開口部分5,具有覆蓋設置作為光干涉膜的分色膜2的反射面的反射部分3,和與該反射部分3連接設置的筒體部分4;鹵素燈12包括順序連續(xù)設置的封閉部分6、旋轉橢圓形鼓出部分7、收縮部分8、筒形部分9和密封部分10,且在其內部封入預定量的鹵素化合物和惰性氣體,同時在鼓出部分7內配有線圈狀的鎢絲11。
鹵素燈12的密封部分10插入反射鏡1的筒體部分4中,使鹵素燈12的中心軸與反射鏡1的中心軸大致一致,然后,該鹵素燈12的密封部分10和反射鏡1的筒體部分4插入燈頭13內并通過向燈頭13注入耐熱性的無機類粘接劑18,例如以二氧化硅和鋁為主要成分的無機粘接劑18,使它們與燈頭13一體化。
鹵素燈12在其密封部分10中密封由金屬箔15a、15b、與該金屬箔15a、15b的一端部連接的內部引線14a、14b、和與金屬箔15a、15b的另一端部連接的外部引線16a、16b構成的連接體。
內部引線14a、14b的未連接金屬箔15a、15b側的端部分別導入鹵素燈12內,并分別固定鎢絲11的兩端部。此外,外部引線16a、16b的未連接金屬箔15a、15b側的端部分別從密封部分10導出到鹵素燈12外。外部引線16a、16b與燈頭13的電源供給部分17a、17b連接。再有,電源供給部分17a和外部引線16b通過引線20連接。此外,在反射鏡1的開口部分5上設有前表面玻璃19。
如圖2所示,這樣形成反射鏡1,按在其反射部分3的反射面上以高度約為0.3mm的凸面狀形成的蜂窩形狀(一邊長度1.5mm,長3mm,寬2.6mm),無間隙和重疊且非放射狀地配置多個實際上相同大小的微小反射面3a。
在成形由硼硅酸玻璃制備的反射鏡1時,形成可獲得微小反射面的鑄模(模具),在該鑄模(模具)內流入硼硅酸玻璃,從而成形所述微小反射面3a。隨后進行退火處理,冷卻后,交替層積由硫化鋅(ZnS)構成的高折射率層和由氟化鎂構成的低折射率層,形成光干涉膜(分色膜)。
本實施例的帶有分色反射鏡的鹵素燈(以下稱為本發(fā)明產品),其反射鏡開口部分外徑為70mm,額定電壓為110V,額定功率為65W,中心亮度為4500cd,光束角為22度。
隨后對本發(fā)明產品實施照射實驗。其結果,在被照射面,未發(fā)生不勻光,因而可以確認具有均勻的發(fā)光強度分布。這是因為通過無間隙非放射狀地配置多個形成為凸面狀的微小反射面3a,使從鹵素燈12發(fā)射的光適當散射的緣故。
圖3表示本發(fā)明產品的發(fā)光強度分布曲線,而圖6表示上述帶有以往反射鏡的鹵素燈(以下稱為現有產品)的發(fā)光強度分布特性。
由圖3可知,在本發(fā)明產品中,從反射鏡1的開口部分5至筒體部分4的發(fā)光強度分布在光源正下方為0°光束角、光源筒體部分為90°光束角時的亮度曲線是平滑的、沒有凹凸的曲線,即可以確認具有無不勻的良好發(fā)光強度分布。
再有,微小反射面3a的形狀可以是圓形、橢圓形,也可以是多角形,此外,無論成形為凹面狀或成形為凸面狀都可以。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采用鹵素燈作為光源,但使用放電燈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
如以上說明,本發(fā)明可以提供在點燈情況下在被照射面上防止不勻光發(fā)生,獲得均勻發(fā)光強度分布,最適合商品等照明的帶反射鏡的燈泡。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在有反射面的漏斗形狀的反射鏡內配置作為光源的燈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面上無間隙非放射狀地配置多個微小反射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反射面的形狀為選自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中的至少一種形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反射面的形狀為從凹面狀或凸面狀中選擇的至少一種形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狀或凸面狀在0.01~1.0mm的范圍內凹陷或突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反射鏡壁面的單側上設有分色膜。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的微小反射面的大小在整體上基本大致相同。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正下方為0°光束角、所述光源的筒體部分為90°光束角時的亮度曲線是平滑的曲線。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反射面的外形為蜂窩狀。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反射面的大小在長0.01~5mm、寬0.01~5mm的范圍內。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的燈泡為選自鹵素燈和放電燈中的至少一種。
全文摘要
通過在有反射面(3)的漏斗形狀的反射鏡(1)內配置光源燈泡,和在所述反射面(3)上無間隙非放射狀地配置多個微小反射面,提供可防止在被照射面上產生不勻光的帶反射鏡的照明裝置。所述微小反射面的外形最好為蜂窩狀,按長0.01~5mm、寬0.01~5mm的大小范圍基本上大致相同地形成。
文檔編號F21V7/04GK1232151SQ9910487
公開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4月15日
發(fā)明者杉本浩 申請人:松下電子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