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油壓式刀把的襯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以切除材料的方式對金屬加工的機械附屬零件,尤其指一種借油壓方式夾緊切削刀具的油壓刀把的襯套。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加工機械用以夾持刀具的方式,在襯套的夾持端周壁設有剖槽,使襯套具有彈性,使用時利用外徑的斜度設計,使襯套變形夾持刀具,但由于其強制迫緊力有一定的局限,當其夾持力無法承受刀具切削時的切削阻力時,刀具即無法隨著筒夾轉(zhuǎn)動,因此,有業(yè)者設計一種如圖9、圖10所示的油壓式刀把,其具有一刀把主體30,刀把主體30的中心設有一穿孔,穿孔31其中一端形成一內(nèi)徑較大的容室32,以供一襯套40穿置于該容室32內(nèi),襯套40為中空的圓筒體,其中一端設為可穿置于容室32內(nèi)的內(nèi)凸環(huán)41,另一端則設為封閉于容室32開口端的外凸環(huán)42,位于內(nèi)、外凸環(huán)41、42之間的襯套40的周壁上,間隔設有二段徑向凹入的撓性筒壁43,該撓性筒壁43周壁較薄,因此受力是可以變形,而刀把主體30周壁上設有油路,以注入油體并且加壓,使襯套40的撓性筒壁43變形。
請同時參閱圖9、10、11,所述設于刀把主體30周壁上設有一斜向設于周壁上并且與穿孔31相通的注水孔33,以將冷卻水注入刀把主體30內(nèi),而其油路則包括一垂直設于具有容室32該側(cè)周壁上的注油孔37,油液可以由注油孔37注入,再以一螺栓制成的塞體塞住。
另如圖9、11、12所示,于刀把主體30設有容室32該端周壁上設有一傾斜延伸的施壓油孔35,施壓油孔35再以一細油道350朝向刀把主體30前側(cè)延伸,于細油道350近末端處以一出油孔36與容室32相通,于施壓油孔35依序置入塑膠制的止油塞51、金屬制的推抵柱52以及固定螺栓53。
當由注油孔37注入油液,并且以塞體38封閉于注油孔37以后,將施壓油孔35上的固定螺栓53朝向施壓油孔35內(nèi)部螺入,即可以增加容室內(nèi)的油液壓力,如圖13局部放大圖所示的迫使襯套40的撓性筒壁43變形抵迫于刀具A,然而,由圖10所示,由于該撓性筒壁43是平直狀,一旦受力時,中間部位的變形量最大,即如圖13所示呈弧形的撓性彎曲,僅以中間點抵迫于刀具A,而與刀具A表面形成線接觸,致使襯套40與刀具A之間夾制力不足。
因此,現(xiàn)有技術油壓式刀把襯套具有接觸面積小,夾制力小的缺點,如加工時阻抗較大時,可能造成刀具空轉(zhuǎn)的情形。
技術方案為改善上述油壓式刀把的襯套夾制力不足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增加夾制面積,進而提高夾制力的襯套。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油壓式刀把的襯套,包括一中空的襯套本體及設于襯套本體中一湍朝外徑向突出的凸緣,于襯套本體的外周壁上設有數(shù)道凹槽,凹槽的槽底呈弧形凹入狀,兩凹槽之間形成凸環(huán),于各凸環(huán)上設有凹入狀并且可連通兩凹槽的凹部,凹部的深度與凹槽相同。
各凹槽呈間隔的環(huán)狀設置。
各凹槽連結(jié)成螺旋線。
各凸環(huán)上的凹部為斜向排列。
兩相鄰的凸環(huán)的凹部位于交錯位置。
各凸環(huán)上的凹部沿著軸線排列。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由于設有多道凹槽,以及在兩相臨凹槽之間以凹部想通,當襯套本體外側(cè)到油液壓力時,各凹槽及凹部同時變形朝向襯套本體內(nèi)部突出,以形成數(shù)道徑向及數(shù)段軸向的抵迫線,由于其可在刀具表面形成交錯狀的抵迫線,故可以提升夾持力,避免刀具切削時,阻力過大而使刀具在襯套內(nèi)空轉(zhuǎn)。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局部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裝于刀把主體內(nèi)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時襯套本體變形夾制刀具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時沿著凹部切割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將各凸環(huán)上的凹部設為呈沿著軸線延伸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將各凹部呈斜線設置時,所形成的抵迫線的分布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將各凹部呈交錯設置時,所形成的抵迫線分布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將各凹部呈直線設置時,所形成的抵迫線分布示意圖;圖9為現(xiàn)有油壓式刀把主體與襯套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0為現(xiàn)有油壓式刀把主體與襯套的組合局部剖面示意圖;圖11為現(xiàn)有的油壓式刀把主體的端面示意圖;圖12為現(xiàn)有油壓式刀把主體的局部側(cè)視剖面示意圖;
圖13為現(xiàn)有油壓式刀把與襯套的使用狀態(tài)局部剖面示意圖。
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參閱圖1、圖2,油壓式刀把的襯套10,由于與之配合的刀把,以及刀把上的油路與前述現(xiàn)有技術差不多,并且非為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重點,故于此不贅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襯套包括一中空的襯套本體11,以及設于該襯套本體11其中一端朝外徑向突出的凸緣12,襯套10借襯套本體11該端穿置于刀把主體30的容室32內(nèi),于襯套本體11的外周壁上設有數(shù)道凹槽13,凹槽13的槽底呈弧形凹入狀,其可以是一環(huán)一環(huán)的間隔狀設置,也可以是于襯套本體11表面呈螺旋線設置,兩凹槽13之間形成凸環(huán)14,于各凸環(huán)14上設有凹入狀并且可連通兩凹槽13的凹部15,凹部15的深度與凹槽13相同,各凸環(huán)14上的凹部15可以不規(guī)則狀交錯設置,也可以如圖1所示使各凹部15呈斜向排列狀,或者如圖5所示,使各凹部15A沿著軸線直線排列于凸環(huán)14A上。
再參閱圖2所示,使用進將刀具A穿置于襯套10內(nèi)部,當?shù)栋阎黧w30容室32內(nèi)的油液壓力增大時,油壓的壓力將會促使各凹槽13的槽底如圖3所示朝內(nèi)部(即朝向刀具A該側(cè))突出,而由于本實用新型設有多個凹槽13,故襯套10以多個環(huán)部抵迫于刀具A表面,以增加其夾制力,同時,由于各凸環(huán)14上又設有凹部15,因此,當凹槽13的槽底受壓力變形時,凹部15亦同時變形朝向刀具A該側(cè)突出,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沿著凹部15切割的剖面示意圖,由此清楚可以看出,凹槽13及凹部15均抵迫于刀具A表面,當凹部15是如圖1所示呈數(shù)道斜線分布時,即于刀具A表面形成數(shù)道的斜設的抵迫線,其所形成的抵迫線如圖6所示,亦即襯套10除了借由各凹槽13于刀具A表面形成環(huán)形或螺旋形抵迫線B外,又借由凹部15與凹槽連結(jié)成的斜向抵迫線C迫緊,以提高襯套10對刀具A的夾持力。
又,倘若凹部15是交錯設于各凸環(huán)14上時,其所形成的抵迫線即如圖7所示,除了借由凹槽13變形所產(chǎn)生的環(huán)形或螺旋形抵迫線B外,各凹部15與兩側(cè)的凹槽13即在刀具A表面形成一段段交錯設置的抵迫線D。
另如圖8所示,當本實用新型設為圖5所示的實施形態(tài)時,其于各凹槽13所形成的抵迫線B之間,又借由與凹槽13相通的凹部15形成沿著軸向延伸的抵迫線E。
由上述可知,借由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可以在刀具表面形成數(shù)道類似徑向及軸向延伸的抵迫線,故可提供襯套的夾制力,避免切削加工時阻力增大而形成自轉(zhuǎn)。
權利要求1.一種油壓式刀把的襯套,包括一中空的襯套本體及設于襯套本體中一湍朝外徑向突出的凸緣,其特征在于于襯套本體的外周壁上設有數(shù)道凹槽,凹槽的槽底呈弧形凹入狀,兩凹槽之間形成凸環(huán),于各凸環(huán)上設有凹入狀并且可連通兩凹槽的凹部,凹部的深度與凹槽相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壓式刀把的襯套,其特征在于各凹槽呈間隔的環(huán)狀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壓式刀把的襯套,其特征在于各凹槽連結(jié)成螺旋線。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油壓式刀把的襯套,其特征在于各凸環(huán)上的凹部為斜向排列。
5.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油壓式刀把的襯套,其特征在于兩相鄰的凸環(huán)的凹部位于交錯位置。
6.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油壓式刀把的襯套,其特征在于各凸環(huán)上的凹部沿著軸線排列。
專利摘要一種油壓式刀把的襯套,包括一中空的襯套本體及設于襯套本體中一湍朝外徑向突出的凸緣,于襯套本體的外周壁上設有數(shù)道凹槽,凹槽的槽底呈弧形凹入狀,兩凹槽之間形成凸環(huán),于各凸環(huán)上設有凹入狀并且可連通兩凹槽的凹部,凹部的深度與凹槽相同;本實用新型由于設有多道凹槽,以及在兩相臨凹槽之間以凹部想通,當襯套本體外側(cè)到油液壓力時,各凹槽及凹部同時變形朝向襯套本體內(nèi)部突出,以形成數(shù)道徑向及數(shù)段軸向的抵迫線,由于其可在刀具表面形成交錯狀的抵迫線,故可以提升夾持力,避免刀具切削時,阻力過大而使刀具在襯套內(nèi)空轉(zhuǎn)。
文檔編號B23B31/30GK2865944SQ20062000561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月26日
發(fā)明者陳金堆 申請人:漳州升源機械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