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首部分焊接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焊接夾具,特別是焊接摩托車車架上的車首部分的夾具。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摩托車的車架上具有車首部分,在制造摩托車的車架時,需要將車首管部分、過橋管、下梁管焊接在一起組成車首部分,由于各被焊接的零組件之間的位置難以固定,焊接時常會發(fā)生相對位移,需要操作人員不斷調(diào)整工件的位置,因此焊接位置不準確,降低了產(chǎn)品的品質(zhì),并且加工效率不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其可對被焊接的各零組件進行夾緊和定位,提高焊接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它包括基架、固定設置于所述的基架上的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固定設置于所述的基架上的至少一個工件托模,其中一個工件托模位于所述的第一安裝座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之間,所述的工件托模與第一安裝座之間可移動地設置有第一夾緊塊,所述的工件托模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之間可移動地設置有第二夾緊塊,所述的第一夾緊塊設置于所述的第一安裝座上,所述的第二夾緊塊設置于所述的第二安裝座上,所述的第二安裝座的側(cè)部還固定設置有第一定位模和第二定位模,所述的工件托模、第一定位模和第二定位模均固定設置于所述的基架上。
所述的第一定位模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之間具有一對工件托模,所述的第二定位模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之間具有一個工件托模。
所述的基架上鄰近第一定位模處還固定設置有第一快速夾鎖,所述的第一快速夾鎖上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一擺桿。
所述的第一定位模上設置有定位銷。
所述的基架上還具有鍵,所述的第一安裝座、工件托模和第二安裝座均定位連接在鍵上。
所述的第二定位模上開有收容孔,所述的收容孔上可拆卸地設置有活動插銷,所述的收容孔的側(cè)壁部還彈性地設置有定位珠。
所述的基架上鄰近第二定位模處還固定設置有第二快速夾鎖,所述的第二快速夾鎖上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二擺桿。
所述的第二夾緊塊上還固定連接有定位桿。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待焊接的車首管部分、過橋管以及下梁管設置于工件托模上,并且車首管部分被夾緊在所述的第一夾緊塊和第二夾緊塊之間,所述的過橋管被定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模上,所述的下梁管被定位于所述的第二定位模上,因此待焊接的零組件均被確定,因此焊接可一次完成,提高了產(chǎn)品的品質(zhì)和加工效率。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附圖3為附圖2中的A-A的剖視放大圖;附圖4為待焊接的零組件的示意圖;其中1、基架;2、第一安裝座;3、第二安裝座;4、工件托模;5、第一夾緊塊;6、定位桿;7、第二夾緊塊;8、鍵;9、第一定位模;10、車頭管部分;11、第一快速夾鎖;12、第二快速夾鎖;13、過橋管;14、下梁管;15、第二定位模;16、活動插銷;17、定位銷;18、第一擺桿;19、第二擺桿;21、定位珠;22、收容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至附圖4,一種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它包括基架1、固定設置于所述的基架1上的第一安裝座2和第二安裝座3、固定設置于所述的基架1上的至少一個工件托模4,其中一個工件托模4位于所述的第一安裝座2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之間,所述的工件托模4與第一安裝座2之間可移動地設置有第一夾緊塊5,所述的工件托模4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之間可移動地設置有第二夾緊塊7,所述的第一夾緊塊5設置于所述的第一安裝座2上,所述的第二夾緊塊7設置于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上,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的側(cè)部還固定設置有第一定位模9和第二定位模15,所述的工件托模4、第一定位模9和第二定位模15均固定設置于所述的基架1上。
待焊接的車首管部分10位于所述的第一夾緊塊5和第二夾緊塊7之間,并被所述的工件托模4托著;所述的第一定位模9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之間也具有一對工件托模4撐托著待焊接的過橋管13;所述的第二定位模15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之間具有一個工件托模4撐托著待焊接的下梁管14。
所述的第一定位模9上設置有定位銷17,所述的過橋管13的端部通過定位銷17定位連接在所述的第一定位模9上。所述的第二定位模15上開有收容孔22,所述的收容孔22上可拆卸地設置有活動插銷16,所述的收容孔22的側(cè)壁部還彈性地設置有定位珠21;待焊接的下梁管14上開有通孔,所述的活動插銷16穿過下梁管14上的通孔,并且下端插入在收容孔22內(nèi),定位珠21在側(cè)部卡住所述的活動插銷16,使得下梁管14被定位在第二定位模15上。
所述的基架1上鄰近第一定位模9處還固定設置有第一快速夾鎖11,所述的第一快速夾鎖11上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一擺桿18,待焊接的過橋管13位于第一擺桿18的下方,第一擺桿18向下擺動時可壓緊所述的過橋管13的上表面。
所述的基架1上鄰近第二定位模15處還固定設置有第二快速夾鎖12,所述的第二快速夾鎖12上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二擺桿19,第二擺桿19向下擺動時可壓緊所述的下梁管14的上表面。
所述的第一夾緊塊5和第二夾緊塊7上還具有定位凸臺,該定位凸臺伸入在車頭管部分10的管壁內(nèi),以防止車頭管部分10滑脫;為使該定位凸臺能夠順利插入在車頭管部分10內(nèi),所述的第一夾緊塊5、第二夾緊塊7需要與待焊接的車頭管部分10的軸心線相重合,故基架1上還開有鍵8,所述的第一安裝座2、工件托模4和第二安裝座3均定位連接在鍵8上。
所述的第二夾緊塊7上還固定連接有定位桿6,所述的車頭管部分10上具有定位孔,該定位桿6的端部穿過定位孔,以防止車頭管部分10轉(zhuǎn)動。
所述的第一安裝座2、第二安裝座3、第一快速夾鎖11、第二快速夾鎖12均具有氣缸和活塞桿,所述的第一夾緊塊5固定連接于第一安裝座2上的活塞桿的外端部,所述的第二夾緊塊7固定連接于第二安裝座3上的活塞桿的外端部,控制第一安裝座2、第二安裝座3上的氣缸便可以使第一夾緊塊5和第二夾緊塊7從兩端部夾緊待焊接的車頭管部分10;所述的第一擺桿18則相轉(zhuǎn)動連接于第一快速夾鎖11上的活塞桿的外端部,控制第一快速夾鎖11上的氣缸,便可以使第一擺桿18落下并壓緊過橋管13的外表面;所述的第二擺桿19則相轉(zhuǎn)動連接于第二快速夾鎖12上的活塞桿的外端部,控制第二快速夾鎖12上的氣缸,便可以使第二擺桿19落下并壓緊下梁管14的外表面,所述的過橋管13被定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模9上,所述的下梁管14被定位于所述的第二定位模15上,因此待焊接的零組件均被確定,因此焊接可一次完成,提高了產(chǎn)品的品質(zhì)和加工效率。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基架(1)、固定設置于所述的基架(1)上的第一安裝座(2)和第二安裝座(3)、固定設置于所述的基架(1)上的至少一個工件托模(4),其中一個工件托模(4)位于所述的第一安裝座(2)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之間,所述的工件托模(4)與第一安裝座(2)之間可移動地設置有第一夾緊塊(5),所述的工件托模(4)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之間可移動地設置有第二夾緊塊(7),所述的第一夾緊塊(5)設置于所述的第一安裝座(2)上,所述的第二夾緊塊(7)設置于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上,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的側(cè)部還固定設置有第一定位模(9)和第二定位模(15),所述的工件托模(4)、第一定位模(9)和第二定位模(15)均固定設置于所述的基架(1)上。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模(9)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之間具有一對工件托模(4),所述的第二定位模(15)與所述的第二安裝座(3)之間具有一個工件托模(4)。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架(1)上鄰近第一定位模(9)處還固定設置有第一快速夾鎖(11),所述的第一快速夾鎖(11)上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一擺桿(18)。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模(9)上設置有定位銷(17)。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架(1)上還具有鍵(8),所述的第一安裝座(2)、工件托模(4)和第二安裝座(3)均定位連接在鍵(8)上。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模(15)上開有收容孔(22),所述的收容孔(22)上可拆卸地設置有活動插銷(16),所述的收容孔(22)的側(cè)壁部還彈性地設置有定位珠(21)。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架(1)上鄰近第二定位模(15)處還固定設置有第二快速夾鎖(12),所述的第二快速夾鎖(12)上可轉(zhuǎn)動地設置有第二擺桿(19)。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夾緊塊(7)上還固定連接有定位桿(6)。
專利摘要一種車首部分焊接夾具,它包括基架、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工件托模、第一夾緊塊、第二夾緊塊,第二安裝座的側(cè)部還固定設置有第一定位模和第二定位模;待焊接的車首管部分、過橋管以及下梁管設置于工件托模上,并且車首管部分被夾緊在第一夾緊塊和第二夾緊塊之間,過橋管被定位于第一定位模上,下梁管被定位于第二定位模上,因此待焊接的零組件均被確定,因此焊接可一次完成,提高了產(chǎn)品的品質(zhì)和加工效率。
文檔編號B23K37/053GK2908009SQ200620073200
公開日2007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盧國榮, 丁雷敏 申請人:莊添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