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將第2構件接合到由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分隔壁部和由 該分隔壁部劃分的多個中空部的管狀體構成的第1構件上的接合方法以及 接合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在管上接合其他的構件的方法,使用如下所述的方法。 將管插通在設置于其它的構件上的插通孔內,并且在管的中空部內設 置具有楔孔部并且以該楔孔部為中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多個的擴徑加工 用模具。接下來,將心軸的楔部插入模具的楔孔部內,由此使模具的各模 具片段向管的半徑方向外側移動。由此,通過模具片段將管的插通在插通 孔內的插通部分以及其軸方向附近部分向外側按壓而進行擴徑加工(擴管 加工),由此將其它的構件接合到管上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以及 2)。另外,該接合方法被稱作隆起鎖定(y 、;/、2口 y夕)方法。
另外,雖然不是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但作為使用模具的圓筒體的擴 徑加工方法,已知有例如特開2002-224743號^^艮所記載的方法(參照專 利文獻3)。
專利文獻1:特開平4-8818號公報(第2頁,笫8圖) 專利文獻2:特開平11-36859號7>才艮 專利文獻3:特開2002-224743號^^才艮
發(fā)明內容
然而,在通過以往的接合方法得到的接合構造體中,具有當在管上施加彎曲載荷時管容易彎曲的難點。
因此,本發(fā)明者等為了提高管的彎曲強度,考慮使用在內部設有在軸 方向上延伸的分隔壁部的管作為管。但是,此時,在擴徑加工時管的分隔 壁部可能會彎曲,其結果,具有不能實現(xiàn)彎曲強度的提高的難點。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的技術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將第2構件 接合到由具有分隔壁部的管等管狀體構成的第1構件上的構件彼此的接合 方法、通過該接合方法得到的接合構造體以及使用于該接合方法的接合裝置。
本發(fā)明的其它的目的以及優(yōu)點可以從下面的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明了 。 本發(fā)明提供下面的技術方案。如所述第8技術方案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構造體,其中第1出。如所述第14技術方案所述的接合裝置,其中在模具的外周面 上,設有使第l構件的插通在插通孔內的插通部分的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 向外側局部鼓出的2個凸部。
本發(fā)明起到下面的效果。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在將第2構件接合到第l構件上而成的接合構 造體中,將第2構件的相對于笫1構件的周方向的栽荷的接合強度稱作"扭 轉強度"。另外,將第2構件的相對于第l構件的軸方向的載荷的接合強 度稱作"脫落強度,,。
在第l技術方案的發(fā)明中,第l構件由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分隔壁 部和由該分隔壁部劃分的多個中空部的管狀體構成,所以能夠實現(xiàn)接合構 造體的輕型化,進而能夠提高接合構造體(第l構件)的彎曲強度。
進而,在擴徑加工時,第1構件的分隔壁部由心軸的楔部片段彼此進 行夾持,所以在擴徑加工時從兩楔部片段向分隔壁部作用互相反向的加壓 力而使這些加壓力抵消。由此,能夠防止在擴徑加工時可能產生的分隔壁 部的彎曲。因此,能夠通過分隔壁部可靠地提高接合構造體(第l構件) 的彎曲強度。
在第2技術方案的發(fā)明中,第l構件由剖面多邊形狀的管狀體構成, 第2構件的插通孔形成為與第1構件的剖面形狀相對應的剖面形狀,所以 在將第1構件插通在第2構件的插通孔內的狀態(tài)下扭轉強度提高。因此, 即使是在第2構件上施加第l構件的周方向的載荷的情況下,第2構件也 難以在第l構件的周方向上錯位移動。第3技術方案的發(fā)明起到與所述第2技術方案的發(fā)明的效果相同的效 果。進而,由于通過使模具的各模具片段向第l構件的各角部并向第l構 件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而進行擴徑加工,所以使各角部比第l構件 的各平坦壁部更重點地進行擴徑加工而使其向外側較大地鼓出。因此,扭 轉強度進一步提高。
在第4技術方案的發(fā)明中,第l構件的角部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大致圓 弧狀,所以在第2構件上施加第l構件的周方向的載荷的情況下,能夠可 靠地防止應力集中在第l構件的各角部。因此,強度的可信性提高。
在第5技術方案的發(fā)明中,在模具的外周面上,設有使笫l構件的插 通在插通孔內的插通部分的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向外側局部鼓出的2個凸 部,所以通過使用該模具進行擴徑加工,能夠使第1構件的插通在插通孔 內的插通部分的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向外側局部且可靠地鼓出。由此,脫 落強度可靠地提高。因此,即使是在第2構件上施加第l構件的軸方向的 載荷的情況下,笫2構件也難以在第1構件的軸方向上錯位移動。
在籌6技術方案的發(fā)明中,通過將第2構件的座板部配置成與第l構 件的外周面重合的狀態(tài),第2構件的與第l構件接觸的接觸面積增加,所 以接合強度進一步提高。進而,第2構件的與第l構件接觸的接觸面積增 加不是通過使第2構件的壁厚增大而進行的,而是通過在第2構件的插通 孔的周緣部上設置座板部而進行的,所以能夠實現(xiàn)接合構造體的輕型化。
進而,通過在由限制構件限制座板部使得第2構件的座板部不會從第 1構件的外周面巻邊的狀態(tài)下,進行擴徑加工,由此能夠使座板部以可靠 地面接觸的狀態(tài)抵接于第l構件的外周面,由此接合強度可靠地提高。
在第7技術方案的發(fā)明中,能夠提供較高扭轉強度的接合構造體。
第8~13技術方案的發(fā)明分別起到與第1~第6技術方案的發(fā)明的效 果相同的效果。
第14以及15技術方案的發(fā)明能夠提供適于用于本發(fā)明所涉及的構件 彼此的接合方法的接合裝置。
圖l是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構造體的側視圖。
圖2是該接合構造體的剖視圖。
圖3是第l構件與笫2構件的立體圖。
圖4是對第l構件的預定部位進行擴徑加工之前的狀態(tài)的半剖立體圖。 圖5是對第l構件的預定部位進行擴徑加工之前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6是圖5中的X-X線剖視圖。
圖7是對第l構件的預定部位進行擴徑加工之后的狀態(tài)的半剖立體圖。 圖8是對第1構件的預定部位進行擴徑加工之后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9是圖8中的X-X線剖視圖。
圖IO是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構造體的側視圖。 圖11是該接合構造體的剖視圖。
圖12是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構造體的側視圖。 圖13是該接合構造體的剖視圖。
圖14是對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構造體的第l構件的預 定部位進行擴徑加工之前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5是對本發(fā)明的第5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構造體的第l構件的預 定部位進行擴徑加工之前的狀態(tài)的剖一見圖。
圖16是對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構造體的第l構件的預 定部位進行擴徑加工之前的狀態(tài)的剖4SL圖。
圖17是對本發(fā)明的第7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構造體的第l構件的預 定部位進行擴徑加工之前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符號說明
A1 A7…接合構造體 1…第1構件 la…平坦壁部 lb…角部2a…插通部分
2b…插通部分的附近部分
3…中空部
4…分隔壁部
5…第2構件
8…座板部
10…接合裝置
11…模具
lla...模具片段
12…凸部
14…楔孔部
14a…楔孔部片段
18…心軸
18a…心軸片段
19…楔部
19a…楔部片段
30...限制構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
接下來,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的幾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圖9是對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 以及接合裝置進行說明的圖。
在圖1以及圖2中,(Al)是通過本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構件彼此 的接合方法制造的接合構造體。該接合構造體(Al)是將第1構件(1) 與笫2構件(5)互相接合而構成的。
第l構件(1)如圖3所示,由剖面四邊形狀(如果詳細敘述,為剖面 正方形狀)的角管狀體構成,在其內部,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1個平板狀的分隔壁部(4)和由該分隔壁部(4)劃分并且在軸方向上延伸的2個 剖面四邊形狀的中空部(3) (3)。分隔壁部(4)與2個中空部(3) (3) 被配置在第l構件(1)的內部。該第l構件(1)的結構如下面所詳細敘述。
該第l構件(l)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狀為四邊形狀,具有在周方向上并 列的4個平坦壁部(la) (la) (la) (la )和存在于相鄰的2個平坦壁 部(la) (la)之間的角部(lb)。各角部(lb)的剖面形狀形成為預定 的曲率半徑的圓弧狀。另外,分隔壁部(4)的剖面形狀為I字狀。進而, 在第l構件(1)的4個平坦壁部(la) (la) (la) (la)中一對相對的 平坦壁部(la) (la),在一方的平坦壁部(la)的寬度方向中間部一體 地連接有分隔壁部(4 )的寬度方向一端部,并且在另 一方的平坦壁部(la ) 的寬度方向中間部一體地連接有分隔壁部(4 )的寬度方向另 一端部。由此, 這一對相對的平坦壁部(la) (la)的寬度方向中間部彼此通過分隔壁部
(4) 互相連結。因此,第l構件(1)的整體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大致日字 狀(日字狀)。進而,第1構件(1)的彎曲強度由于該分隔壁部(4)而 提高。
第l構件(1)由能夠塑性變形的材料構成,例如由金屬構成,如果詳 細敘述,由鋁或鋁合金構成。但是,在本發(fā)明中,第l構件(1)的材質并 不局限于鋁或鋁合金,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例如鐵、鋼、銅等金屬。另外, 第l構件(1)由例如擠壓型材構成,但在本發(fā)明中第l構件(1)也可以 通過其它的制法制作。
第2構件(5)為板狀,如果詳細敘述,是圓板狀。進而,在第2構件
(5) 的中央部,設有將笫l構件(1)插通在內的插通孔(6)。該插通孔
(6) 形成為與第l構件(l)的剖面形狀(如果詳細敘述,為第l構件(l) 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狀)相對應的剖面形狀,即形成為剖面四邊形狀。在這 里,如上所述,第l構件(1)的各角部(lb)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圓弧狀, 所以第2構件(5)的插通孔(6)的各角部(7)的剖面形狀也與笫l構件
(1)的各角部(lb)的剖面形狀相對應地形成為圓弧狀。第2構件(5)具有剛性,例如由金屬構成,如果詳細敘述,由鋁或鋁 合金構成。但是,在本發(fā)明中,第2構件(5)的材質并不局限于鋁或鋁合 金,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例如鐵、鋼、銅等金屬,也可以是陶瓷、塑料。
笫1構件(1)的長度為例如50 ~ 2000mm的范圍內。第1構件(1) 的剖面上的各邊的長度為例如20 100mm的范圍內。第1構件(1)的各 角部(lb)的曲率半徑為例如5 45mm的范圍內。第1構件(1)的周壁 部、即平坦壁部(la)以及角部(lb)的壁厚為例如0.5 5mm的范圍內。 另外,分隔壁部(4)的壁厚為例如0.5 5mm的范圍內。
但是,在本發(fā)明中,笫l構件(1)、該分隔壁部(4)的各尺寸并不 局限于上述的范圍內,根據使用目的、用途而分別設定。
笫2構件(5)的直徑為例如35~300mm的范圍內。第2構件(5) 的插通孔(6)的剖面上的各邊的長度被設定成比第l構件(1)的剖面上 的各邊的長度大例如0.5~5mm。第2構件(5)的插通孔(6)的各角部 (7)的曲率半徑為例如5 ~ 45mm的范圍內。第2構件(5)的壁厚為例 如l~50mm的范圍內。
但是,在本發(fā)明中,第2構件(5)的各尺寸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范圍內, 根據使用目的、用途而分別設定。
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l)如圖2所示,在將第1構件(1) 插通在第2構件(5)的插通孔(6)內的狀態(tài)下,將第l構件(1)的插通 在第2構件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與該插通部分(2a)的軸方向 兩側附近部分(2b) (2b)作為擴徑加工預定部,分別進行擴徑加工(擴 管加工),由此將笫l構件(1)與第2構件(5)接合。
第l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向外側稍樹二 鼓出。進而,第1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的 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向外側局部鼓出成剖面圓弧狀,形成為 將第2構件(5)夾在這兩部位(2b) (2b)之間的狀態(tài)。(E)是在該部 位(2b)形成的鼓出部。
第1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的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的鼓出部(E)的鼓出高度為例如0.5 10mm的 范圍內,另外該鼓出部(E)的寬度為例如3 30mm的范圍內。但是,在 本發(fā)明中,該鼓出部(E)的鼓出高度以及寬度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范圍內。
在該接合構造體(Al)中,第2構件(5)被用作例如安裝在其它的 構件上的法蘭。此時,在第2構件(5)上,通常設有螺栓插通孔等緊固用 具插通孔(未圖示)。但是,在本發(fā)明中,第2構件(5)并不局限于被用 作法蘭,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例如具有托架、支柱的構件。
接下來,對于將第l構件(1)與第2構件(5)接合的本發(fā)明的第1 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裝置(10)進行說明。
如圖4~圖6所示,該接合裝置(10)包括擴徑加工用的;f莫具(11) 和心軸(18)。
心軸(18 )具有例如工具鋼或者超硬合金制的楔部(19 )。該楔部(19 ) 以頂端較細的四棱錐狀(或者四棱臺狀) 一體形成在心軸(18)的頂端部 上。另外,在該心軸(18)的底端部,連接有使該心軸(18)(如果詳細 敘述,為心軸(18)的楔部(19))在其軸方向上移動的驅動源(未圖示)。 作為該驅動源, -使用例如液壓缸等流體壓力缸。
進而,該心軸(18)以楔部(19)為中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多個。 心軸(18)的分割數(shù)與第1構件(1)的中空部(3)的個數(shù)相同,即為2 個。因此,該心軸(18)是將2個心軸片段(18a) (18a)互相組合而構 成的,另外,心軸(18)的楔部(19)是將2個楔部片段(19a) (19a) 互相組合而構成的。
模具(11)被配置在第1構件(1)的中空部(3) (3)內,如圖6 所示,形成為與第l構件(1)的內周面的剖面形狀相對應的剖面形狀,即 形成為剖面四邊形狀。模具(11)為例如工具鋼或者超硬合金制的。另外, 在模具(11)的中心部,在模具(11)的軸方向上貫通設置有與心軸(18) 的楔部(19)相對應的楔孔部(14)。進而,該^=莫具(11)以楔孔部(19) 為中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4個,如果詳細敘述,該模具(11)以楔孔部 (19)為中心在與第l構件(1)的各平坦壁部(la)的寬度方向中間部相對應的位置被分割。模具(11)的分割數(shù)與第l構件(1)的角部(lb)的
個數(shù)相同。因此,該模具(11)是將4個模具片段(lla) (lla) (lla)
(lla)互相組合而構成的,另外,該模具(11)的楔孔部(14)是將4 個楔孔部片段(14a) (14a) (14a ) (14a )互相組合而構成的。
如圖4以及圖5所示,在模具(11)的外周面的軸方向中間部,遍及 整周地延伸設置有在軸方向上互相離開的2個凸部(12) (12)。兩凸部
(12) (12)使第l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 的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向外側局部鼓出成剖面圓弧狀。
進而,模具(11)的兩凸部(12) (12)之間的部位(13)的直徑被 設定成比模具(11)的軸方向兩端部的直徑大。該部位(13)使第l構件
(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向外側局部鼓出。
如圖6所示,模具(ll)的4個模具片段(lla) (lla) (lla) (lla) 中2個模具片段(lla) (lla)被配置在第l構件(1)的2個中空部(3)
(3)中1個中空部(3)內,剩余的2個模具片段(lla) (lla)被配置 在第l構件(1)的剩余的中空部(3)內。
心軸(18)的楔部片段(19a)被插入被配置在第1構件(1)的中空 部(3)內的2個模具片段(lla) (lla)的楔孔部片段(14a)內,由此 使各模具片段(lla)向第l構件(1)的各角部(lb)并向第l構件(1) 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通過該模具片段(lla)的移動,第l構件(l) 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由模具片段(lla)向外側按壓而進行擴徑加工。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心軸(18)以楔部(19)的剖面形狀和模具(11) 的楔孔部(14 )的剖面形狀只要分別是模具(11)的各模具片段(lla )通 過楔部(19 )的插入楔孔部(14 )內的插入動作而向第1構件(1)的半徑 方向外側方向移動的形狀即可。如果對楔部(19)的剖面形狀進行具體表 示,可以是四邊形狀、五邊形狀、六邊形狀、七邊形狀、八邊形狀等多邊 形狀,也可以是圓形狀,也可以是與第l構件(1)、其中空部(3)的剖 面形狀相似的形狀。接下來,對使用該接合裝置(10)的第l構件(1)與第2構件(5) 的接合方法進行il明。
首先,如圖4 圖6所示,以游動插入的狀態(tài)將第l構件(1)插通在 第2構件(5)的插通孔(6)內。另外,在笫l構件(1)的中空部(3) 內的與第2構件(5 )相對應的位置,各插入配置2個模具(11)的模具片 段(lla)。進而,在第l構件(1)的各中空部(3)內,各配置l個心軸 (18)的心軸片段(18a)的楔部片段(19a)。
接下來,如圖7 圖9所示,在通過被配置在第l構件(1)的經由分 隔壁部(4)而互相相鄰的2個中空部(3) (3)內的楔部片段(19a) (19a ) 彼此夾持分隔壁部(4)的狀態(tài)下,使這些楔部片段(19a) (19a)同時在 笫l構件(1)的軸方向上移動,由此同時將各楔部片段(19a)插入對應 的模具片段(lla)的楔孔部片段(14a)內。由此,使各模具片段(lla) 向第l構件(1)的各角部(lb)并向第l構件(1)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 移動,同時對第1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及 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進行擴徑加工(擴管加工)。
通過該擴徑加工,使第l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 分(2a)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以向外側局部地鼓出的方 式塑性變形而使將壓接在第2構件(5)的插通孔(6)的周緣部上,并且 以使第2構件(5)的插通孔(6)向半徑方向外側方向擴大的方式使第2 構件(5)彈性變形。進而,伴隨著這樣使第2構件(5)彈性變形,在第 2構件(5)上積蓄有彈性復原力。
接下來,將心軸(18)的兩楔部片段(19a) (19a)從對應的楔孔部 片段(14a)內同時拔出。于是,通過在第2構件(5)上積蓄的彈性復原 力(回彈力)將笫2構件(5)壓接固定在第l構件(1)的外周面上。由 此,將第2構件(5 )接合到第1構件(1)(如果詳細敘述,是第1構件 (1)的外周面)上。
在這里,如上所述,模具(ll)在與第l構件(l)的各平坦壁部(la) 的寬度方向中間部相對應的位置被分割,在擴徑加工時,使該模具(ll)的各模具片段(lla)向第l構件(1)的各角部(lb)移動,所以通過該 擴徑加工,第l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及其 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中特別是插通部分(2a)的各角部(lb) 與插通部分(2a)的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的各角部(lb)較 大且可靠地向外側鼓出。其結果,將笫2構件(5)非常堅固地接合到第1 構件(1)上。
這樣,本笫l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具有下面的優(yōu)點。
第l構件(1)由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分隔壁部(4)和由該分隔壁 部(4)劃分的2個中空部(3) (3)的管狀體構成,所以能夠實現(xiàn)接合構 造體(A1)的輕型化,進而能夠提高接合構造體(Al)(第l構件(l)) 的彎曲強度。
進而,在擴徑加工時,第l構件(1)的分隔壁部(4)由心軸(18) 的楔部片段(19a) (19a)彼此進行夾持,所以在擴徑加工時從兩楔部片 段(Wa) (19a)向分隔壁部(4)作用互相反向的加壓力(P) (P)而 使這些加壓力(P) (P)抵消。由此,能夠防止在擴徑加工時可能產生的 分隔壁部(4)的彎曲。因此,能夠通過分隔壁部(4)可靠地提高接合構 造體(A1)(第l構件(1))的彎曲強度。
進而,第l構件(1)由剖面四邊形狀的角管狀體構成,第2構件(5) 的插通孔(5)形成為與笫l構件(1)的剖面形狀相對應的剖面形狀,所 以在將第1構件(1)插通在第2構件(5)的插通孔(6 )內的狀態(tài)下扭轉 強度提高。因此,即使是在第2構件(5)上施加第l構件(1)的周方向 的載荷的情況下,第2構件(5)也難以在笫l構件(1)的周方向上錯位 移動。
進而,由于通過使模具(11)的各模具片段(lla)向第1構件(1) 的各角部(lb)并向第l構件(1)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而進行擴徑 加工,所以使各角部(lb)比第l構件(1)的各平坦壁部(la)更重點地 進行擴徑加工而使其向外側較大地鼓出。因此,扭轉強度進一步提高。因 此,如圖9所示,即使是在第l構件(1)的各平坦壁部(la)與第2構件(5) 之間產生間隙(K)的情況下,也能夠相對于第1構件(1)的周方 向的載荷保持充分的扭轉強度。
進而,第l構件(1)的各角部(lb)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圓弧狀,所以 在第2構件(5)上施加第l構件(1)的周方向的載荷的情況下,能夠可 靠地防止應力集中在第l構件(1)的各角部(lb)。因此,強度的可信性 提高。
進而,在模具(11)的外周面上,設有使笫l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 孔(6)內的插通部分(2a)的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向外側 局部鼓出的2個凸部(12) (12),所以通過使用該模具(11)進行擴徑 加工,能夠使第l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的 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向外側局部且可靠地鼓出。由此,脫落 強度可靠地提高。因此,即使是在第2構件(5)上施加第l構件(1)的 軸方向的載荷的情況下,第2構件(5)也難以在第l構件(1)的軸方向 上錯位移動。
圖10以及圖11是說明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構造體 (A2)的圖。在這些圖中,對于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l) 的要素相同的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下面,以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 合構造體(A1)不同的結構為中心對于本第2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2) 進行說明。
在該接合構造體(A2)中,如圖ll所示,在第2構件(5)的插通孔
(6) 的周緣部,遍及整周地一體形成有向第l構件(1)的軸方向(即, 第2構件(5 )的厚度方向)的單側突出的大致短棱柱狀(短棱柱狀)的座 板部(8 )。該座板部(8 )是通過遍及整周地將第2構件(5 )的插通孔(6 ) 的周緣部彎曲成大致短棱柱狀而形成的。該座板部(8)在將第2構件(5) 接合到第l構件(1)上的狀態(tài)下與第l構件(1)的外周面重合。
第2構件(5)以及座板部(8)的壁厚互相相同,為例如0.5 10mm 的范圍內。另外,座板部(8)的突出長度為例如l 50mm的范圍內。但 是,在本發(fā)明中,第2構件(5)以及座板部(8)的各尺寸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范圍內。
(30 )是環(huán)狀的限制構件。該限制構件(30 )對座板部(8 )進行限制, 使與第l構件(1)的外周面重合的第2構件(5)的座板部(8)不會從第 l構件(1)的外周面巻邊。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限制構件(30)為多邊形 的環(huán)狀。
限制構件(30)具有剛性,由例如金屬構成,如果詳細敘述,由鋁或 鋁合金構成。但是,在本發(fā)明中,限制構件(30)的材質并不局限于鋁或 鋁合金,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例如鐵、鋼、銅等金屬,也可以是陶瓷、塑 料。
限制構件(30)的中空部的剖面上的各邊的長度被設定成比第2構件 (5)的座板部(8)的剖面上的各邊的長度大例如0.5~5mm。限制構件 (30)的寬度(即,限制構件(30)的沿著第l構件(1)軸方向的長度) 相對于第2構件(5)的座板部(8)的突出長度為例如0.5~1倍的范圍內。 限制構件(30 )的壁厚被設定為能夠承受在擴徑加工時施加在限制構件(30 ) 上的載荷的壁厚,被設定為例如l 10mm的范圍內。但是,在本發(fā)明中, 限制構件(30)的各尺寸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范圍內。
在該接合構造體(A2)中,在將第l構件(1)插通在第2構件(5) 的插通孔(6)內并且將第2構件(5)的座板部(8)與第l構件(1)的 外周面重合的狀態(tài)下,對第l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 分(2a)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進行擴徑加工,從而將第 2構件(5)接合到第1構件(1)上。進而,限制構件(30)通過在擴徑 加工時積蓄的彈性復原力而被壓接固定在座板部(8)的外面上,由此以外 嵌狀態(tài)將限制構件(30)安裝在座板部(8)上。
下面,以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不同點為中心對于本第2實 施方式中的第l構件(1)與第2構件(5)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
將第1構件(1)插通在第2構件(5 )的插通孔(6 )內,并且將第2 構件(5)的座板部(8)配置成與第l構件(1)的外周面重合的狀態(tài)。在 該狀態(tài)下,在第2構件(5 )的座板部(8 )與第1構件(1)之間稍微產生間隙。進而,將第2構件(5)的座板部(8)插通在限制構件(30)的中 空部內,從而以包圍該座板部(8)的方式將限制構件(30)配置在座板部 (8)的外面?zhèn)?。在該狀態(tài)下,座板部(8)由限制構件(30)進行限制, 使其在進行擴徑加工時不會非本意地從第l構件(l)的外周面巻邊。另夕卜, 在座板部(8)與限制構件(30)之間稍微產生間隙。
接下來,在該狀態(tài)下,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同樣,使用上 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裝置(10 )同時對第1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 ) 內的插通部分(2a)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進4亍擴徑加工。 由此,將第2構件(5)接合到第l構件(1)上,并且進而以外嵌狀態(tài)將 限制構件(30)安裝在第2構件(5)的座板部(8)上。在該擴徑加工時, 通過限制構件(30)進行限制,使得第2構件(5)的座板部(8)不會非 本意地從第l構件(1)的外周面巻邊。
本第2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具有下面的優(yōu)點。
通過將第2構件(5)的座板部(8)配置成與第l構件(1)的外周面 重合的狀態(tài),第2構件(5)的與第l構件(1)接觸的接觸面積增加,所 以接合強度進一步提高。進而,第2構件(5)的與第l構件(1)接觸的 接觸面積增加不是通過使第2構件(5)的壁厚增大而進行的,而是通過在 第2構件(5)的插通孔(6)的周緣部上設置座板部(8)而進行的,所以 能夠實現(xiàn)接合構造體(A2)的輕型化。
進而,通過在由限制構件(30)限制座板部(8)使得第2構件(5) 的座板部(8)不會從第1構件(1)的外周面巻邊的狀態(tài)下,進行擴徑加 工,由此能夠使座板部(8)以可靠地面接觸的狀態(tài)抵接于第l構件(1) 的外周面,由此接合強度可靠地提高。
圖12以及圖13是說明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構造體 (A3)的圖。在這些圖中,對于與上述第1以及第2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 體(A1) (A2)的要素相同的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
本第3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3)在擴徑加工后將上述第2實施方 式的接合構造體(A2)中的限制構件(30)除去。在該接合構造體(A3)中,將限制構件(30)除去,所以能夠實現(xiàn)接 合構造體(A3)的進一步的輕型化。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限制構件(30)也可以是環(huán)狀并且在周方向上被分 割成多個,或者也可以不是環(huán)狀。
圖14是說明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的 圖。在該圖中,對于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l)的要素相同 的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下面,以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不同點為中心對 于本第4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
在該第4實施方式中,第l構件(l)由剖面四邊形狀的角管狀體構成, 在其內部,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剖面十字狀(或者+ (加號))狀的分
隔壁部(4)和由該分隔壁部(4)劃分的4個剖面四邊形狀的中空部(3) (3) (3) (3)。該第l構件(1)的結構如下面所詳細敘述。
在該第1構件(1 )中,2對相對的平坦壁部中一對相對的平坦壁部(la ) (la)的寬度方向中間部彼此與另一對平坦壁部(la) (la)的寬度方向 中間部彼此通過剖面十字狀的分隔壁部(4)互相連結。因此,第l構件(l) 的整體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大致田字狀(田字狀)。另外,該分隔壁部(4) 一體地形成在第1構件(1)上。
該接合方法中使用的接合裝置(10)的心軸(18)以楔部(19)為中 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4個。因此,該心軸(18)是將4個心軸片段(18a) (18a) (18a) (18a )互相組合而構成的,另外,心軸(18 )的楔部(19 ) 是將4個楔部片段(19a) (19a) (19a) (19a)互相組合而構成的。模 具(11)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裝置(10)的模具同樣被分割為4個。 接下來,對于本第4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以游動插入的狀態(tài)將第l構件(1)插入第2構件(5)的插通 孔(6)內。另外,在第l構件(1)的各中空部(3)內的與第2構件(5) 相對應的位置,各插入配置l個模具(11)的模具片段(lla)。進而,在 第1構件(1)的各中空部(3 )內,各配置1個心軸(18 )的心軸片段(18a ) 的楔部片段(19a)。接下來,如該圖所示,在通過被配置在第l構件(1)的經由分隔壁部
(4)而互相相鄰的2個中空部(3) (3)內的楔部片段(19a) (19a )彼 此夾持分隔壁部(4)的狀態(tài)下,使這些楔部片段(19a) (19a) (19a) (19a )同時在第1構件(1 )的軸方向上移動,由此同時將各楔部片段(19a ) 插入對應的模具片段(lla)的楔孔部片段(14a)內。由此,使模具(ll) 的各模具片段(lla)向第l構件(1)的各角部(lb)并向第l構件(1) 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同時對第l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 的插通部分(2a )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 ( 2b )進行擴徑加工。 其它的順序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相同。
這樣,根據將第l構件(1)與第2構件(5)接合而得到的接合構造 體(A4),第1構件(1)由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剖面十字狀的分隔壁 部(4)的管狀體構成,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接合構造體(A4)(笫1構 件(1))的彎曲強度。
進而,由于通過使模具(11)的各模具片段(lla)向第l構件(1) 的各角部(lb)并向第l構件(1)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而進行擴徑 加工,所以使各角部(lb)比第l構件(1)的各平坦壁部(la)更重點地 進行擴徑加工而使其向外側較大地鼓出。因此,扭轉強度進一步提高。
圖15是說明本發(fā)明的第5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的 圖。在該圖中,對于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l)的要素相同 的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下面,以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不同點為中心對 于本第5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
在該第5實施方式中,第l構件(l)由剖面四邊形狀的角管狀體構成, 在其內部,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剖面X字狀的分隔壁部(4)和由該分 隔壁部(4)劃分的4個剖面三角形狀的中空部(3) (3) (3) (3)。該 第1構件(1)的結構如下面所詳細敘述。
在該笫l構件(l)中,這2對相對的角部中一對相對的角部(lb)(lb) 彼此與另一對相對的角部(lb) (lb)彼此通過剖面X字狀的分隔壁部U) 互相連結。另外,該分隔壁部(4) 一體地形成在第l構件(1)上。該接合方法中使用的接合裝置(10)的心軸(18)以楔部(19)為中 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4個。因此,該心軸(18)是將4個心軸片段(18a) (18a) (18a) (18a )互相組合而構成的,另外,心軸(18 )的楔部(19 ) 是將4個楔部片段(19a) (19a) (19a ) (19a )互相組合而構成的。模 具(11)以楔孔部(14)為中心而在與第l構件(1)的各角部(lb)相對 應的位置被分割為4個。
接下來,對于本笫5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以游動插入的狀態(tài)將第l構件(1)插入第2構件(5)的插通 孔(6)內。另外,在第l構件(1)的各中空部(3)內的與第2構件(5) 相對應的位置,各插入配置1個模具(11)的模具片段(lla)。進而,在 第1構件(1)的各中空部(3 )內,各配置1個心軸(18 )的心軸片段(18a ) 的楔部片段(19a)。
接下來,如該圖所示,在通過被配置在第l構件(1)的經由分隔壁部 (4)而互相相鄰的2個中空部(3) (3)內的楔部片段(19a) (19a )彼 此夾持分隔壁部(4)的狀態(tài)下,使這些楔部片段(19a) (19a) (19a )
(19a)同時在第l構件(l)的軸方向上移動,由此同時將各楔部片段(19a) 插入對應的模具片段(lla)的楔孔部片段(14a)內。由此,使模具(ll) 的各模具片段(lla)向第l構件(1)的各平坦壁部(la)并向第l構件 (1)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同時對第1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 ) 內的插通部分(2a)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2b)進行擴徑加工。 其它的順序與上述笫1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相同。
這樣,根據將笫l構件(1)與第2構件(5)接合而得到的接合構造 體(A5),第l構件(1)由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剖面X字狀的分隔壁 部(4)的管狀體構成,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接合構造體(A5)(第1構 件(1))的彎曲強度。
圖16是說明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的 圖。在該圖中,對于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l)的要素相同 的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下面,以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不同點為中心對于本第6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
在該第6實施方式中,第l構件(1)由剖面圓形狀的圓管狀體構成, 在其內部,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剖面I字狀的分隔壁部(4)和由該分隔 壁部(4)劃分的2個剖面半圓形狀的中空部(3) (3)。該第l構件(1) 的結構如下面所詳細4又述。
在該第l構件(1)中,其周壁部的一對相對的部位彼此通過剖面I字 狀的分隔壁部(4)互相連結。另外,該分隔壁部(4) 一體地形成在第1 構件(1)上。
該接合方法中使用的接合裝置(10)的心軸(18)以楔部(19)為中 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2個。因此,該心軸(18)是將2個心軸片段(18a)
(18a)互相組合而構成的,另外,心軸(18)的楔部(19)是將2個楔部 片段(19a) (19a)互相組合而構成的。模具(11)以楔孔部(14)為中 心而在周方向上纟皮分割為2個。
接下來,對于本第6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以游動插入的狀態(tài)將第1構件(1)插入第2構件(5 )的插通 孔(6)內。另外,在笫l構件(1)的各中空部(3)內的與第2構件(5) 相對應的位置,各插入配置l個模具(11)的模具片段(lla)。進而,在 第1構件(1)的各中空部(3 )內,各配置1個心軸(18 )的心軸片段(18a ) 的楔部片萃爻(19a)。
接下來,如該圖所示,在通過被配置在第l構件(1)的經由分隔壁部
(4)而互相相鄰的2個中空部(3) (3)內的楔部片段(19a) (19a )彼 此夾持分隔壁部(4)的狀態(tài)下,使這些楔部片段(19a) (19a)同時在第 1構件(1)的軸方向上移動,由此同時將各楔部片段(19a)插入對應的 模具片段(lla)的楔孔部片段(14a)內。由此,使模具(11)的各模具 片段(lla)向第l構件(1)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同時對笫l構件
(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
(2b) (2b)進行擴徑加工。其它的順序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 相同。通過以上的順序,得到本第6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6)。
圖17是說明本發(fā)明的第7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的 圖。在該圖中,對于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l)的要素相同 的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下面,以與上述笫1實施方式不同點為中心對 于本第7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
在該第7實施方式中,第l構件(l)由剖面圓形狀的圓管狀體構成, 在其內部,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剖面十字狀的分隔壁部(4)和由該分隔 壁部(4)劃分的4個剖面1/4圓形狀的中空部(3) (3) (3) (3)。該 第1構件(1)的結構如下面所詳細敘述。
在該第1構件(1)中,其周壁部的2對相對的部位彼此通過剖面十字 狀的分隔壁部(4)互相連結。另外,該分隔壁部(4) 一體地形成在第1 構件(1)上。
該接合方法中使用的接合裝置(10)的心軸(18)以楔部(19)為中 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4個。因此,該心軸(18)是將4個心軸片段(18a) (18a) (18a) (18a )互相組合而構成的,另外,心軸(18 )的楔部(19 ) 是將4個楔部片段(19a) (19a) (19a ) (19a )互相組合而構成的。模 具(11)以楔孔部(14)為中心而在周方向上凈皮分割為4個。 接下來,對于本第7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以游動插入的狀態(tài)將第l構件(1)插入第2構件(5)的插通 孔(6)內。另外,在第l構件(1)的各中空部(3)內的與第2構件(5) 相對應的位置,各插入配置l個模具(11)的模具片段(lla)。進而,在 第1構件(1)的各中空部(3 )內,各配置1個心軸(18 )的心軸片段(18a ) 的楔部片段(19a)。
接下來,如該圖所示,在通過被配置在第l構件(1)的經由分隔壁部 (4)而互相相鄰的2個中空部(3) (3)內的楔部片段(19a) (19a)彼 此夾持分隔壁部(4)的狀態(tài)下,使這些楔部片段(19a) (19a) (19a) (19a)同時在第l構件(l)的軸方向上移動,由此同時將各楔部片段(19a) 插入對應的模具片段(lla)的楔孔部片段(14a)內。由此,使模具(ll)的各模具片段(lla)向第l構件(1)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同時對
第l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及其軸方向兩側 附近部分(2b) (2b)進行擴徑加工。其它的順序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 接合方法相同。
通過以上的順序,得到本第7實施方式的接合構造體(A7)。 上面,對本發(fā)明的幾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 述實施方式。
例如,在本發(fā)明中,第l構件(1)的剖面形狀并不局限于四邊形狀, 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是五邊形狀、六邊形狀、七邊形狀、八邊形狀,或 者也可以如圖16以及17所示為圓形狀,也可以是橢圓形狀。
另外,第2構件(5)的形狀并不局限于圓板狀,除此之外,例如也可 以是多邊形板狀,也可以是筒狀。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在第2構件(5)的插通孔(6)的周面上,也可以 形成有用于提高摩擦力而提高接合強度的槽(滾花槽等),或者也可以形 成有咬接的凸部、凹部。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在將心軸(18)的楔部(19)插入模具(14)的 楔孔部(14)內時,在楔部(19)的表面與楔孔部(14)的周面之間產生 伴隨著滑動的摩擦力,所以也可以在楔部(19)的表面與楔孔部(14)的 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上實施用于降低該摩擦力的處理。作為這樣的處理, 可以列舉在楔部(19)的表面與楔孔部(14)的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 上,附著潤滑劑,或者實施氮化處理、硬質保護膜處理、DLC處理等表面 處理。另外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在心軸(18)的楔部片段(19a)的與第1 構件(1)的分隔壁部(4)'抵接的抵接面(滑動面)上實施用于降低摩擦 力的上述的處理。
實施例
接下來,對本發(fā)明的具體的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 于本實施例。 <實施例>根據圖1~圖9所示的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接合方法將第1構件(1) 與第2構件(5)接合,制造圖1以及圖2所示的接合構造體(Al)。
所使用的第l構件(1)的材質是JIS (日本工業(yè)規(guī)格)中的合金編號 A6N01-T5的鋁合金。另外,第1構件(1)的長度為200mm,剖面尺寸 (外徑)為78x78mm,角部(lb )的曲率半徑為20mm,平坦壁部(la) 以及角部(lb)的壁厚為2mm,分隔壁部(4)的壁厚為2mm。
所使用的第2構件(5)的材質與笫l構件(1)相同。另外,第2構 件(5)的直徑為130mm,插通孔(6)的剖面尺寸為80 x 80mm,角部(7) 的曲率半徑為22mm,壁厚為10mm。
另外,在接合構造體(Al)中,第1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 ) 內的插通部分(2a )的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 ) ( 2b )的鼓出高度為3mm, 其寬度為15mm。
另外,在接合構造體(Al)的第l構件(1)的分隔壁部(4)上,沒 有產生由擴徑加工引起的彎曲。因此,可知接合構造體(Al)具有較高的 彎曲強度。
<比較例>
除了使用由沒有分隔壁部的角管狀體構成的構件作為第1構件以外, 與上述實施例同樣地將第1構件與第2構件接合。
除了第1構件不具有分隔壁部,所使用的第1構件的材質以及尺寸與 實施例的第l構件(1)相同。
所使用的第2構件的材質以及尺寸與實施例的第2構件(5)相同。
[扭轉強度的比較
對實施例的接合構造體(Al)的扭轉強度與比較例的接合構造體的扭 轉強度進行比較。另外,扭轉強度如下所述那樣測定。
測定預先將第1構件(1)固定并通過在第2構件(5 )上施加第1構 件(1)的周方向的載荷從而第2構件(5)在第l構件(1)的周方向上旋 轉0.5°時的扭矩,作為扭轉強度。
其結果,實施例的接合構造體(Al)的扭轉強度與比較例的接合構造體的扭轉強度相同。
[脫落強度的比較
對實施例的接合構造體(Al)的脫落強度與比較例的接合構造體的脫 落強度進行比較。另外,脫落強度如下所述那樣測定。
測定預先將第1構件(1)固定并通過在第2構件(5)上施加第1構 件(1)的軸方向的載荷從而笫2構件(5)在第l構件(1)的軸方向上變 位0.5mm時的載荷,作為脫落強度。
其結果,實施例的接合構造體(Al)的脫落強度與比較例的接合構造 體的脫落強度相同。
通過上面的扭轉強度的比較結果以及脫落強度的比較結果,可以確認 即使第l構件(1)具有分隔壁部(4),也與沒有分隔壁部的情況同樣, 能夠將第l構件(1)與笫2構件(5)堅固地接合。
本申請主張2006年4月13日申請的日本國專利申請的特愿 2006-111087號的優(yōu)先權,其公開內容原樣地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要認識到在這里所使用的用語以及表達是為了進行說明而使用的, 而不是為了限定性地解釋而使用的,并不排除在這里所示并且敘述的特征 事項的任何的均等物,允許進行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的各種變形。
本發(fā)明能夠以多個不同的形態(tài)具體化,本公開應該視為是提供本發(fā)明 的原理的實施例的公開,這些實施例的意圖并不是將本發(fā)明局限于在這里 記載并且/或者圖示的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基于該見解,在這里記載了較多的 圖示實施方式。
在這里記載了幾個本發(fā)明的圖示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在這 里記載的各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包含所有的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基于本公 開而認識到的、具有均等的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跨過各種實 施方式的特征的組合)、改良以t或者變更的所有的實施方式。權利要求 的限定事項應該基于權利要求中使用的用語而較寬地解釋,不應該局限于 本說明書或者本申請的審查中記載的實施例,這樣的實施例應該解釋為非 排他性的。本發(fā)明能夠利用于于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接合裝 置,使用于例如汽車的轉向支撐梁、轉向柱支架、消聲器、車架、傳動軸、 懸架臂、其它的汽車部件,或者汽車以外的制品如配管材料、自行車的部 件等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該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使用由管狀體構成的第1構件和第2構件,所述管狀體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分隔壁部和由該分隔壁部劃分的多個中空部,所述第2構件具有將第1構件插通在內的插通孔,在將第1構件插通在第2構件的插通孔內的狀態(tài)下,對第1構件的插通在插通孔內的插通部分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進行擴徑加工,由此將第1構件與第2構件接合;其特征在于使用心軸和模具,所述心軸具有楔部,并且以該楔部為中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多個,所述模具具有與心軸的楔部相對應的楔孔部,并且以該楔孔部為中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多個;在第1構件的各中空部內,配置模具的模具片段和心軸的楔部片段,接下來,在通過被配置在第1構件的經由分隔壁部而互相相鄰的2個中空部內的楔部片段彼此夾持分隔壁部的狀態(tài)下,同時將各楔部片段插入對應的模具片段的楔孔部片段內,由此使各模具片段向第1構件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由此進行擴徑加工。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其中 第l構件由剖面多邊形狀的管狀體構成;第2構件的插通孔形成為與第1構件的剖面形狀相對應的剖面形狀。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其中第1構件由剖面四邊形狀的管狀體構成,并且第1構件的4個平坦壁 部中至少一對相對的平坦壁部的寬度方向中間部彼此通過分隔壁部互相連 結;模具在與笫1構件的各平坦壁部的寬度方向中間部相對應的位置被分割;第2構件的插通孔形成為與第l構件的剖面形狀相對應的剖面形狀; 使各模具片段向第l構件的各角部并向第l構件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由此進行擴徑加工。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迷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其中第1構件的角部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大致圓弧狀。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其中在模具的外周 面上,設有使第1構件的插通在插通孔內的插通部分的軸方向兩側附近部 分向外側局部鼓出的2個凸部。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其中在第2構件的插通孔的周緣部, 一體設有在第1構件的軸方向上突出 的座板部;在將第2構件的座板部配置成與第1構件的外周面重合的狀態(tài)、并且構件的外周面巻邊的狀態(tài)下,進行擴徑加工。
7. —種構件彼此的接合構造體,是通過如權利要求1~6中的任意 一項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而得到的。
8. —種構件彼此的接合構造體,該構件彼此的接合構造體是將由管 狀體構成的第1構件與第2構件接合而構成的,所述第1構件具有在軸方 向上延伸的分隔壁部和由該分隔壁部劃分的多個中空部,所述第2構件具 有將第1構件插通在內的插通孔;其特征在于在將第l構件插通在第2構件的插通孔內的狀態(tài)下,對第l構件的插 通在插通孔內的插通部分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進行擴徑加工,由此將 第l構件與第2構件接合。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構造體,其中 第l構件由剖面多邊形狀的管狀體構成;第2構件的插通孔形成為與第1構件的剖面形狀相對應的剖面形狀。
10.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構造體,其中第1構件由剖面四邊形狀的管狀體構成,并且第1構件的4個平坦壁 部中至少一對相對的平坦壁部的寬度方向中間部彼此通過分隔壁部互相連結;第2構件的插通孔形成為與第i構件的剖面形狀相對應的剖面形狀; 對第i構件的插通在插通孔內的插通部分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上 的至少各角部進行擴徑加工。
11. 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構造體,其中第1 構件的角部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大致圓弧狀。
12.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構造體,其中第l構件的
13.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構造體,其中在第2構件的插通孔的周緣部, 一體設有在第1構件的軸方向上突出 的座板部;在使第2構件的座板部與第1構件的外周面重合的狀態(tài)下,以外嵌狀 態(tài)將限制座板部使得座板部不會從第1構件的外周面巻邊的環(huán)狀的限制構 件安裝在座板部上。
14. 一種接合裝置,該接合裝置在將由管狀體構成的第l構件插通在 設置在第2構件上的插通孔內的狀態(tài)下,對第l構件的插通在插通孔內的 插通部分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進行擴徑加工,由此將第1構件與第2 構件接合,所述第1構件具有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分隔壁部和由該分隔壁部 劃分的多個中空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擴徑加工用心軸和擴徑加工用模具,所述擴徑加工用心軸具有楔 部,并且以該楔部為中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多個,所述擴徑加工用模具 具有與心軸的楔部相對應的楔孔部,并且以該楔孔部為中心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為多個;模具的模具片段被配置在第l構件的各中空部內;心軸的楔部片段被插入被配置在第1構件的中空部內的模具片段的楔 孔部片段內,由此使模具片段向第l構件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接合裝置,其中在模具的外周面上,設局部鼓出的2個凸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將第2構件接合到由具有由分隔壁部劃分的多個中空部的管狀體構成的第1構件上的構件彼此的接合方法。將第1構件(1)插通在設置在第2構件(5)上的插通孔(6)內。在第1構件(1)的各中空部(3)內,配置模具(11)的模具片段(11a)和心軸(18)的楔部片段(19a)。接下來,在通過兩楔部片段(19a、19a)彼此夾持第1構件(1)的分隔壁部(4)的狀態(tài)下,將各楔部片段(19a)插入對應的模具片段(11a)的楔孔部片段(14a)內,由此使模具(11)的各模具片段(11a)向第1構件(1)的半徑方向外側方向移動。由此,對第1構件(1)的插通在插通孔(6)內的插通部分(2a)及其軸方向兩側附近部分(2b、2b)進行擴徑加工,將第1構件(1)與第2構件(5)接合。
文檔編號B21D39/20GK101421060SQ200780013389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13日
發(fā)明者宮崎雅洋, 川又保二 申請人:昭和電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