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折彎機使用的模具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
背景技術:
折彎機是現(xiàn)在工業(yè)常用的一種機器,尤其是金屬加工業(yè),折彎機的應用更普遍,而折彎機是依靠模具來完成各種折彎操作,所以模具決定了折彎機能完成的作業(yè)。折邊操作是現(xiàn)有板件加工時常用的操作,對于不同的折彎需求,傳統(tǒng)的改變方式是通過改變折彎機模具下模具的形狀來加工不同的形狀,現(xiàn)有的折彎機模具在折彎操作時一般是將工件放在上下模具之間,然后壓下上模具,將工件壓入下模具上對應的凹槽中,工件的兩端翹起;但是對于面積較大的工件,我們常常需要對工件進行翹邊處理,有時需要翹兩次,但是利用現(xiàn)有的模具進行折邊處理,在折邊時折邊處的兩邊都會翹起來,如果工件較大,翹起來會比較困難,對于面積較大的工件,可能翹起的高度會超過廠房的高度,加工不方便,而且還可能 會造成事故,所以現(xiàn)在很多工廠對大型工件進行折邊時,需要工人手工進行折邊,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外觀不美觀,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中國專利申請?zhí)?01110047827. 4,
公開日2011_09_14,申請人蘇州市艾西依鈑金制造有限公司,申請了一份名稱為一種折彎模具的專利申請文件,該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折彎模具,包括折彎下模和與所述折彎下模配套的折彎上模,所述折彎下模中有V形折彎槽,所述折彎下模的V形折彎槽內有加強筋柱。該發(fā)明的模具成本低,操作方便,零件表面質量好,可以靈活改變加強筋的形狀位置,在完成折彎時同時生成了加強筋,加強筋有助于提交產品的剛度和強度,從而減少了產品因應力而產生的變形,保證了產品的強度,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中國專利號01819384. 6,
公開日2004-02-18,專利權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申請了一份名稱為彎邊方法及其設備的專利,該發(fā)明主要是第一折邊模具單元和第二折邊模具單元安裝在單個壓機中。第一折邊模具單元對工件的一邊進行部分彎曲。將已經經過部分彎曲的工件傳送給第二折邊模具單元。第二折邊模具單元對工件的一邊進行剩余的必要彎曲。在這里,僅僅通過第一和第二折邊模具單元的上模的向下運動,就可以在單個壓機中完成對工件的邊緣的預定彎曲,而不需要使用凸輪或凸輪驅動器。上述的折邊模具和彎邊方法及其設備的專利都存在結構復雜,折邊效果差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這兩份專利如果對面積較大的工件進行折邊加工時,折邊處的兩邊都會翹起來,加工不方便,可能會造成事故發(fā)生,不適合對面積較大工件的進行折邊工作;而且需要翹邊處理的工件大部分都是鋼鐵的,有一定的彈性恢復能力,折彎時工件兩邊的夾角是90°,折彎后由于彈性變形又變?yōu)榇笥?0°,再加工到90°就特別的困難。
發(fā)明內容
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現(xiàn)有的折邊模具不適合對面積較大的工件進行折邊加工,而手工折邊處理存在質量不穩(wěn)定,外形不美觀,費時費力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的下模具由轉動桿、底座、支架、連桿、彈簧和托板;所述的底座中間有凹槽,凹槽的兩邊為凸起,在凹槽左邊的凸起上有彈簧,彈簧的下端與凹槽左邊的凸起連接,另一端與托板左端的下底面連接;所述的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托板為板狀,托板右端的下底面與連桿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轉動桿連接;所述的轉動桿為一個數字“7”型,轉動桿中間通過鉸鏈固定在底座的支架上,轉動桿可以繞該支架上的鉸鏈轉動;所述的上模具的底面為平面。所述的上模具右側面有一個凹槽,凹槽為方形。凹槽也可以為其他形狀,凹槽主要是用來折邊時,能使工件折起的邊能進入凹槽,經過反復試驗,方形的凹槽在折邊時的效果 最好。所述的托板與連桿的連接、連桿的另一端與轉動桿的連接都通過鉸鏈連接。上模具下壓時,托板也向下運動,托板通過連桿推動轉動桿以轉動桿中間的鉸鏈為中心轉動,轉動桿的上端就會對板狀工件施加一個力,使工件完成折彎。所述的托板的上表面高度在彈簧彈起時要高于或等于轉動桿的高度。主要是為了放置板狀的工件時方便。有益效果
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fā)明下模具由轉動桿、底座、支架、連桿、彈簧和托板;底座中間有凹槽,凹槽的兩邊為凸起,在凹槽左邊的凸起上有彈簧,彈簧的下端與凹槽左邊的凸起連接,另一端與托板左端的下底面連接,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托板為板狀,托板右端的下底面與連桿的一端連接,連桿的另一端與轉動桿連接,轉動桿為一個數字“7”型,轉動桿中間通過鉸鏈固定在底座的支架上,轉動桿可以繞該支架上的鉸鏈轉動,上模具的右側面有一個凹槽,底面為平面,使用時只需將工件放在托板和轉動桿上,壓下上模具,工件向下移動,而在轉動桿上的部分被翹起,而托板上的部分知識向下移動一點距離,不需要翹起,加工方便,操作安全;
(2)本發(fā)明上模具右側面有凹槽,翹邊操作時,轉動桿可以伸進凹槽,使翹邊時,工件兩邊的夾角小于90°,這樣在工件的彈性變形恢復時,可以達到90°或者接近90°,后面只需稍微加工即可,加工工序簡單;
(3)本發(fā)明托板的上表面高度在彈簧彈起時要高于或等于轉動桿的高度,翹邊時只需直接將工件放在托板和轉動桿上即可,省時省力;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易于制造。
圖I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發(fā)明的加工狀態(tài)結構示意 圖3為本發(fā)明的二次翹邊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模具;2、轉動桿;3、底座;4、支架;5、連桿;6、彈簧;7、托板;8、工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如圖I、圖2、圖3所示,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包括上模具I和下模具,所述的下模具由轉動桿2、底座3、支架4、連桿5、彈簧6托板7 ;所述的底座3中間有凹槽,凹槽的兩邊為凸起,在凹槽左邊的凸起上有彈簧6,彈簧6的下端與凹槽左邊的凸起連接,另一端與托板7左端的下底面連接;所述的支架4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的托板7為板狀,托板7右端的下底面與連桿5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桿5的另一端與轉動桿2連接;所述的轉動桿2為一個數字“7”型,轉動桿2中間通過鉸鏈固定在底座3的支架4上,轉動桿2可以繞該支架4上的鉸鏈轉動;所述的上模具I的右側面有一個凹槽,凹槽為方形,上模具I的右底面為平面,上模具I的右側面凹槽的形狀也可以是其他形狀,例如半圓形,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選擇了方形,因為方形對于將工件進行兩次翹邊時比較方便,在二次翹邊時,第一次翹過的邊會直接進入凹槽內。托板7與連桿5的連接、連桿5的另一端與轉動桿2的連接都通過鉸 鏈連接。托板7的上表面高度在彈簧6彈起時要高于或等于轉動桿2的高度。使用時,本發(fā)明的狀態(tài)如圖I所示,先將工件8放在托板7的上表面和轉動桿2的上表面上,啟動折彎機,壓下上模具1,此時托板7上的工件位置會下降,工件8在轉動桿2上的部分會向上翹起,繼續(xù)下壓,此時轉動桿2的頂端會將工件翹起的邊壓入上模具I右側的凹槽內,折邊的工件8兩邊的夾角小于90°,如圖2所示,在彈性形變恢復時,工件8兩邊的夾角等于或者接近90°,后續(xù)加工只需稍微修正夾角參數即可。對于需要翹邊兩次的,也可以按照第一次翹邊那樣處理,折彎時翹起過的邊會進入上模具I右側的凹槽內,如圖3所示。加工方便,對于大型工件的折彎操作時,面積較大的部分不需要翹起來,只需向下垂直移動一段距離即可,操作安全。
權利要求
1.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包括上模具(I)和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具由轉動桿(2)、底座(3)、支架(4)、連桿(5)、彈簧(6)和托板(7);所述的底座(3)中間有凹槽,凹槽的兩邊為凸起,在凹槽左邊的凸起上有彈簧(6),彈簧(6)的下端與凹槽左邊的凸起連接,另一端與托板(7)左端的下底面連接;所述的支架(4)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的托板(7)為板狀,托板(7)右端的下底面與連桿(5)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桿(5)的另一端與轉動桿(2)連接;所述的轉動桿(2)為一個數字“7”型,轉動桿(2)中間通過鉸鏈固定在底座(3)的支架(4)上,轉動桿(2)可以繞該支架(4)上的鉸鏈轉動;所述的上模具(I)的底面為平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I)右側面有一個凹槽,凹槽為方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7)與連桿(5)的連接、連桿(5)的另一端與轉動桿(2)的連接都通過鉸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7)的上表面高度在彈簧(6)彈起時要高于或等于轉動桿(2)的高度。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折邊的折彎機模具,屬于折彎機使用的模具領域。它包括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的下模具由轉動桿、底座、支架、連桿、彈簧和托板;所述的底座中間有凹槽,凹槽的兩邊為凸起,在凹槽左邊的凸起上有彈簧,彈簧的下端與凹槽左邊的凸起連接,另一端與托板左端的下底面連接;所述的托板為板狀,托板右端的下底面與連桿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轉動桿連接;所述的轉動桿為一個類似數字“7”型,轉動桿中間通過鉸鏈固定在底座的支架上。本發(fā)明在對大型工件的折彎操作時,面積較大的部分不需要翹起來,只需向下垂直移動一段距離即可,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易于制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B21D37/10GK102825139SQ2012103412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王井麗, 王會站 申請人:王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