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加工工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超精密車床上通常采用吸盤(包括電磁吸盤和真空吸盤)來裝夾待加工工件,但是對于一些裝夾面較小的工件,在吸盤上裝夾后,在吸盤具有一定的吸合強度的情況下,吸盤作用在該類零件上的吸合力較小,從而無法保證在加工過程中,工件的精確定位,使得成品的尺寸精度降低。例如,在采用真空吸盤上裝夾光學透鏡時,由于光學透鏡的整體體積較小,因此無論光學透鏡在真空吸盤上的裝夾面是向其內(nèi)部凹陷的內(nèi)凹面,還是向其外部突出的外凸面,均由于面積太小,而致真空吸盤作用在光學透鏡上吸合力較小,從而使得在加工光學透鏡的過程中,光學透鏡容易在真空吸盤上滑動,進而使得光學透鏡成品的形位誤差增大,廢品率提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工件上用于與吸盤配合的表面面積較小,造成的工件在吸盤上定位不足的問題。為了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fā)明的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包括夾具體,所述夾具體用于與吸盤吻合配合以使夾具體被吸合在吸盤上的吸合面,所述夾具體上立設有至少兩個用于卡緊工件以與工件徑向限位配合的彈性卡爪,所述彈性卡爪與夾具體一體或固定連接,所述彈性卡爪具有從夾具體的側面沿軸向伸出的可徑向收張的卡緊部,并在卡緊部的外周上設有與彈性卡爪徑向限位配合以阻止卡緊部向外擴張的緊固體,在卡緊部上設有用于擋止工件向靠近夾具體的方向移動以與工件軸向限位配合的擋沿。所述緊固體為夾具體螺紋連接的鎖緊套,所述鎖緊套的一端同軸螺紋連接在夾具體上凸設的處于彈性卡爪根部的圓柱狀的凸部上,另一端從所述凸部的端部伸出,伸出部分套設在彈性卡爪的外周上,并在彈性卡爪和鎖緊套的相對側壁上對應凸設有適配的配合楔塊,所述彈性卡爪與鎖緊套上的配合楔塊具有用于在鎖緊套軸向移動時、使彈性卡爪徑向收張的配合斜面。所述彈性卡爪有兩個,兩個彈性卡爪為對合設置在夾具體上的橫截面為C型的半圓筒狀彈性卡爪。所述吸合面為用于與吸盤的平面配合的吸合平面。所述夾具體上開設有開口處于所述吸合面上的定位盲孔,所述定位盲孔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吸合面垂直。本發(fā)明的夾具體用于吸合裝設在吸盤上,在夾具體上立設有至少兩個用于卡緊工件以與工件徑向限位配合的彈性卡爪,彈性卡爪與夾具體一體或固定連接,且彈性卡爪具有可徑向收張的卡緊部,卡緊部的外周上設有與彈性卡爪徑向限位配合的緊固體,在卡緊部上設有擋沿,在使用時,工件通過彈性卡爪的卡緊部和擋沿被夾緊在夾具體上,并通過緊固體阻止加工過程中卡緊部的向外張開,再通過夾具體的吸合面牢固的吸合固定在吸盤上,從而通過夾具體與吸盤的配合面之間的吸合力,達到將夾具和工件一起吸合固定在吸盤上的目的,并通過卡緊部對工件的徑向限位,擋臺對工件的軸向限位,進而實現(xiàn)對工件的精確定位,保證工件在加工過程中不會發(fā)生偏移,確保了成品的形位誤差滿足加工要求。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在加工光學透鏡內(nèi)凹面時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在加工光學透鏡外凸面時的結構示意 圖3是圖1中夾具體的結構示意 圖4是圖1中鎖緊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的實施例如圖1至圖4所示,該夾具由夾具體1、夾具體I上一體設置的兩個彈性卡爪2、套設在彈性卡爪2外圍的鎖緊套3構成。夾具體I的一側凸設有處于彈性卡爪2根部的圓柱狀的凸部1-1,另一側面為用于與吸盤配合的吸合面,該吸合面為吸合平面,并在夾具體I上開設有開口處于配合平面上的定位盲孔1-2,定位盲孔1-2的延伸方向與配合平面垂直。彈性卡爪2立設在所述凸部1-1上,并在凸部1-1上開設有與兩個彈性卡爪2之間的間隙連通的盲孔腔1-3。兩個彈性卡爪2為對合設置在夾具體I上的橫截面為C型的半圓筒狀彈性卡爪2,彈性卡爪2遠離所述凸部1-1的一端為可徑向伸張的卡緊部2-1,并在卡緊部2-1上凸設有擋沿2-2。鎖緊套3為與彈性卡爪徑向限位配合以阻止卡緊部向外擴張的緊固體,鎖緊套3的一端同軸螺紋連接在夾具體I上的凸部1-1上,另一端套設在彈性卡爪2的外周上,并在鎖緊套3和彈性卡爪2上對應設置有適配的配合楔塊4,鎖緊套3和彈性卡爪2上的配合楔塊4上對應設有配合斜面4-1。本發(fā)明在使用時,先旋松鎖緊套3,使彈性卡爪2的卡緊部2-1張開至原始位置;然后,將工件5 (也就是光學透鏡工件5)扣合在兩個彈性卡爪2之間,使得工件5的邊緣與擋沿2-2擋止配合;接著旋緊鎖緊套3,使彈性卡爪2在鎖緊套3旋進的過程中,通過配合楔塊4上配合斜面4-1之間的配合,使得兩個彈性卡爪2收縮,以致工件5被卡緊在兩個彈性卡爪2之間;最后將裝設有工件5的夾具體I安裝在吸盤上,即通過該夾具將工件5定位在了吸盤上。本發(fā)明在使用過程中,工件5通過彈性卡爪2的卡緊部2-1和卡緊部2-1上的擋沿2-2被夾緊在夾具體I上,再通過夾具體I吸合固定在吸盤上,從而通過夾具體I與吸盤的配合面之間的吸合力,達到將夾具和工件5 —起吸合固定在吸盤上的目的,并通過卡緊部2-1對工件5的徑向限位,擋臺對工件5的軸向限位,進而實現(xiàn)對工件5的精確定位,保證工件5在加工過程中不會發(fā)生偏移,確保了成品的形位誤差滿足加工要求;定位盲孔1-2的開口處于吸合平面上,從而使得吸盤作用在夾具體I上的吸合力包括作用在吸合平面上的分力和作用在定位盲孔1-2的孔壁上的分力,其中作用在定位盲孔1-2的孔壁上的這部分分力能夠定位夾具體I在吸盤上的位置,阻止夾具體I在吸盤上的移動,進一步起到定位工件5在吸盤上位置的效果;套設在彈性卡爪2外圍的鎖緊套3能夠起到緊固彈性卡爪2位置的效果,鎖緊套3通過其內(nèi)壁上設置的配合楔塊4與彈性卡爪2上凸設的楔塊配合,以控制彈性卡爪2收張的程度,并阻止工件5安裝后彈性卡爪2的張開,從而達到加強彈性卡爪2對拱架的卡緊程度,緊固彈性卡爪2位置的效果。在上述實施例中,與彈性卡爪徑向限位配合以阻止卡緊部向外擴張的緊固體為鎖緊套,在其他實施例中,鎖緊套也可以用卡箍、鋼絲圈或緊固圈等來代替,即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在通過在彈性卡爪的周圍纏繞線性的緊固體來達到對彈性卡爪徑向限位的目的。在上述實施例中,彈性卡爪有兩個,且為半圓筒狀彈性卡爪,在其他實施例中,彈性卡爪也可以為桿狀或V型或鉤狀彈性卡爪,對應的彈性卡爪的數(shù)量也可以多于兩個,但是在彈性卡爪數(shù)量為兩個時,兩個彈性卡爪必須對稱設置在夾具體上;當彈性卡爪為三個時,彈性卡爪必須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夾具體上。在上述實施例中,吸合面為與吸盤的平面基準面配合的吸合平面,但是在吸盤的基準面為球形曲面或弧形曲面時,吸合平面與吸盤的基準面配合不能使吸盤和夾具體的配合面積為最大,也就是降低了吸盤對夾具體的作用力,因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吸合面也可以為球形曲面或弧形曲面等。在上述實施例中,本發(fā)明適用于夾持的工件為光學透鏡,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fā)明也適用于夾持塊狀,板狀或盤狀工件。在上述實施例中,彈性卡爪一體設置在夾具體上,在其他實施例中,彈性卡爪也可以通過焊接、螺栓連接、卡扣連接等方式固定在夾具體上,這些屬于本領域技術員所慣用的技術手段,因此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夾具體,所述夾具體用于與吸盤吻合配合以使夾具體被吸合在吸盤上的吸合面,所述夾具體上立設有至少兩個用于卡緊工件以與工件徑向限位配合的彈性卡爪,所述彈性卡爪與夾具體一體或固定連接,所述彈性卡爪具有從夾具體的側面沿軸向伸出的可徑向收張的卡緊部,并在卡緊部的外周上設有與彈性卡爪徑向限位配合以阻止卡緊部向外擴張的緊固體,在卡緊部上設有用于擋止工件向靠近夾具體的方向移動以與工件軸向限位配合的擋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體為夾具體螺紋連接的鎖緊套,所述鎖緊套的一端同軸螺紋連接在夾具體上凸設的處于彈性卡爪根部的圓柱狀的凸部上,另一端從所述凸部的端部伸出,伸出部分套設在彈性卡爪的外周上,并在彈性卡爪和鎖緊套的相對側壁上對應凸設有適配的配合楔塊,所述彈性卡爪與鎖緊套上的配合楔塊具有用于在鎖緊套軸向移動時、使彈性卡爪徑向收張的配合斜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卡爪有兩個,兩個彈性卡爪為對合設置在夾具體上的橫截面為C型的半圓筒狀彈性卡爪。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面為用于與吸盤的平面配合的吸合平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體上開設有開口處于所述吸合面上的定位盲孔,所述定位盲孔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吸合面垂直。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設置在吸盤上的夾具,該夾具在夾具體上立設有至少兩個用于卡緊工件以與工件徑向限位配合的彈性卡爪,彈性卡爪與夾具體一體或固定連接,且彈性卡爪具有可徑向收張的卡緊部,卡緊部的外周上設有與彈性卡爪徑向限位配合的緊固體,在卡緊部上設有擋沿,在使用時,工件通過彈性卡爪的卡緊部和擋沿被夾緊在夾具體上,并通過緊固體阻止加工過程中卡緊部的向外張開,再通過夾具體的吸合面牢固的吸合固定在吸盤上,從而通過夾具體與吸盤的配合面之間的吸合力,達到將夾具和工件一起吸合固定在吸盤上的目的,并通過卡緊部對工件的徑向限位,擋臺對工件的軸向限位,進而實現(xiàn)對工件的精確定位,保證工件在加工過程中不會發(fā)生偏移。
文檔編號B23Q3/00GK103056681SQ2012104975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姚國兵 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