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承壓太陽能集熱器翅片接口整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集熱器運用領域。
背景技術(shù):
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廣泛采用鋁片和銅管復合作為集熱板,由銅鋁復合吸熱翅片與銅質(zhì)集熱管連接而成的,這種吸熱翅片的特點在于由兩面鋁板中間夾著銅管,通過壓輾復合工藝,使鋁-銅和鋁-鋁之間緊密結(jié)合,進行表面涂層后利用高壓水或壓縮空氣把預先壓扁的銅管吹脹成型,傳熱的熱阻小,因而具有很高的肋片效率,此外,這種吸熱翅片的通道內(nèi)壁為銅質(zhì),因而有耐腐蝕、壽命長等優(yōu)點。但這種工藝及產(chǎn)品仍存在一個問題,軟態(tài)銅管經(jīng)壓制后再吹漲,其接口處呈菱形,會導致在后期焊接過程中難度加大,焊接接頭容易出現(xiàn)缺陷,導致產(chǎn)品漏水率偏高。而對于高層建筑使用的平板式承壓太陽能熱水器而言,由于需要承受的水壓更大,對集熱器的承壓能力要求更高,為滿足這些要求,同時提高集熱器承壓能力,降低漏水率,出現(xiàn)了在軟態(tài)銅管中間再穿入硬態(tài)銅管的承壓集熱板,通過該硬態(tài)銅管來承受水壓,并且由于該硬態(tài)銅管是在高壓氣體將翅片吹漲后才穿入的,所以管口沒有變形,將其與總管焊接起來難度較小,焊接接口性能更可靠,有效降低了漏水比例。例如專利號為201020048924. 6,名稱為一種承壓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承壓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材料為鋁和銅,包括鋁帶,預埋管,以及在預埋管中穿如的一根支流銅管,將軟態(tài)的預埋管經(jīng)過校直、預壓、整體除氧化膜、除塵處理,夾在兩條經(jīng)過除氧化膜、除塵處理的鋁帶之間,然后通過壓軸將鋁帶和預壓過的預埋管壓合在一起,并利用模具將壓合好的鋁帶壓制出加強筋,之后進行收卷、氧化電解著色、高壓吹脹、分段切割等工序得到半成品,在上述工序得到的半成品的預埋管中穿入一根半硬態(tài)或硬態(tài)的支流銅管,穿入的支流銅管兩端伸出20±3mm,然后通過軋輥進行收縫處理,使軟態(tài)的鋁帶和預埋管緊密貼合在硬態(tài)的支流銅管外表面,最后進行焊接組裝、試壓。但在實際使用中,現(xiàn)有的承壓太陽能熱水器其實單純依靠鋁片和軟態(tài)銅管的強度足于承受水壓,之所以需要在集熱器穿入硬態(tài)銅管,其原因主要還是為了方便焊接,保證接口的焊接性能,為了降低漏水率被迫添加的硬態(tài)銅管大大增加了太陽能熱水器生產(chǎn)企業(yè)的原材料采購成本,并且增加了硬態(tài)銅管后,使加工工藝復雜,導致勞動成本和設備成本增加。
發(fā)明內(nèi)容為解決背景技術(shù)中指出的現(xiàn)有承壓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原料成本高、工藝復雜等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板承壓太陽能熱水器集熱器專用的軟態(tài)銅管整形設備,該設備用于自動處理集熱板翅片接口外形,從而改善集熱器翅片與總管接頭處的焊接性能和密封性,降低集熱板漏水的比例和生產(chǎn)過程中的廢品率,同時在此基礎上可取消硬態(tài)銅管,降低生產(chǎn)成本。[0006]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shù)手段承壓太陽能集熱器翅片接口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動部分、模具、夾緊整形支座、集熱器支座以及支架;所述氣動部分包括安裝座I、氣缸2和支撐板3 ;所述模具包括活動塊4、卡裝在其上的端部圓滑的圓臺狀模具5以及固定在活動塊4下部的滑動圓銷6 ;所述夾緊整形支座包括底板7、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以及旋轉(zhuǎn)軸機構(gòu)10,下成型板8和上成型板9接觸面上分別開設有直徑與翅片端口最大尺寸一致的半圓凹槽,下成型板8上開設有用于穿過滑動圓銷6的通孔;安裝座I與氣缸2連接后固連在支架11上,支撐板3 一端與氣缸2連接,另一端與活動塊4連接,活動塊4通過滑動圓銷6穿入下成型板8上開設的圓孔后將二者活動連接,活動塊4沿開設在底板7上的滑動槽12前后直線運動,底板7固定安裝在支架11上,下成型板8與底板7固定連接,上成型板9的一端通過與旋轉(zhuǎn)軸機構(gòu)10的軸連接后,可沿該軸旋轉(zhuǎn)0-90°,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合起以后,通過分別設置在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上的鎖緊扣13卡緊,集熱器支座14固定安裝在支架11上,用于支撐集熱器保持水平。 使用時,首先將氣動裝置收回,帶動活動塊4上的模具5縮回,將上成型板9沿著旋轉(zhuǎn)機構(gòu)10的軸旋轉(zhuǎn)到合適位置,裝入要整形的集熱器,將上成型板9合下,通過鎖緊扣13將上、下成型板卡緊,集熱器上的支流管嵌裝在合成的圓形凹槽中,兩側(cè)的翅片被夾緊,之后開啟氣動裝置,帶動活動塊4上的模具5插入集熱器翅片端口中,利用沖擊力使鋁片和銅管產(chǎn)生與模具一致的塑性變形,保持一段時間后即可放開。為提高加工效率,可分別在需整形的集熱器兩端設置兩組模具、夾緊整形支座以及翅片支座,并將兩組氣動裝置設置為聯(lián)動,可同時完成集熱器兩端翅片端口的整形加工。為提高加工效率,可在下成型板8和上成型板9接觸面上分別開設兩組以上的半圓凹槽,同時實現(xiàn)多組集熱器翅片的整形加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承壓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原料成本高、工藝復雜等不足,可用于自動處理集熱板翅片接口外形,改善集熱器翅片與總管接頭處的焊接性能和密封性,降低集熱板漏水的比例和生產(chǎn)過程中的廢品率,同時在此基礎上可取消硬態(tài)銅管,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氣動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具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夾緊整形支座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集熱器支座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架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模具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夾緊整形支座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集熱器支座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所述裝置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23]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所述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所述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I-安裝座、2-氣缸、3-支撐板、4-活動塊、5-模具、6_滑動圓銷、7_底板、8_下成型板、9-上成型板、10-旋轉(zhuǎn)軸機構(gòu)、11-支架、12-滑動槽、13-鎖緊扣、14-集熱器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如圖1-5及9所示,本實施例所述承壓太陽能集熱器翅片接口整形裝置,包括氣動部分、模具、夾緊整形支座、集熱器支座以及支架;所述氣動部分包括安裝座I、氣缸2和支撐板3 ;所述模具包括活動塊4、卡裝在其上的端部圓滑的圓臺狀模具5以及固定在活動塊 4下部的滑動圓銷6 ;所述夾緊整形支座包括底板7、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以及旋轉(zhuǎn)軸機構(gòu)10,下成型板8和上成型板9接觸面上分別開設有直徑與翅片端口最大尺寸一致的半圓凹槽,下成型板8上開設有用于穿過滑動圓銷6的通孔;安裝座I與氣缸2連接后固連在支架11上,支撐板3 —端與氣缸2連接,另一端與活動塊4連接,活動塊4通過滑動圓銷6穿入下成型板8上開設的圓孔后將二者活動連接,活動塊4沿開設在底板7上的滑動槽12前后直線運動,底板7固定安裝在支架11上,下成型板8與底板7固定連接,上成型板9的一端通過與旋轉(zhuǎn)軸機構(gòu)10的軸連接后,沿該軸旋轉(zhuǎn)30°,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合起以后,通過分別設置在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上的鎖緊扣13卡緊,集熱器支座14固定安裝在支架11上,用于支撐集熱器保持水平。使用時,首先將氣動裝置收回,帶動活動塊4上的模具5縮回,將上成型板9沿著旋轉(zhuǎn)機構(gòu)10的軸旋轉(zhuǎn)到合適位置,裝入要整形的集熱器,將上成型板9合下,通過鎖緊扣13將上、下成型板卡緊,集熱器上的支流管嵌裝在合成的圓形凹槽中,兩側(cè)的翅片被夾緊,之后開啟氣動裝置,帶動活動塊4上的模具5插入集熱器翅片端口中,利用沖擊力使鋁片和銅管產(chǎn)生與模具一致的塑性變形,保持一段時間后即可放開。實施例2如圖1、6、7、8、10所示,本實施例所述承壓太陽能集熱器翅片接口整形裝置,包括氣動部分、模具、夾緊整形支座、集熱器支座以及支架;所述氣動部分包括安裝座I、氣缸2和支撐板3 ;所述模具包括活動塊4、卡裝在其上的端部圓滑的圓臺狀模具5以及固定在活動塊4下部的滑動圓銷6 ;所述夾緊整形支座包括底板7、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以及旋轉(zhuǎn)軸機構(gòu)10,下成型板8和上成型板9接觸面上分別開設兩組半圓凹槽,下成型板8上開設有用于穿過滑動圓銷6的通孔;安裝座I與氣缸2連接后固連在支架11上,支撐板3 —端與氣缸2連接,另一端與活動塊4連接,活動塊4通過滑動圓銷6穿入下成型板8上開設的圓孔后將二者活動連接,活動塊4沿開設在底板7上的滑動槽12前后直線運動,底板7固定安裝在支架11上,下成型板8與底板7固定連接,上成型板9的一端通過與旋轉(zhuǎn)軸機構(gòu)10的軸連接后,沿該軸旋轉(zhuǎn)30 °,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合起以后,通過分別設置在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上的鎖緊扣13卡緊,集熱器支座14固定安裝在支架11上,用于支撐集熱器保持水平。本實施例可同時實現(xiàn)兩組集熱器翅片的整形加工。實施例3如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組成部分與實施例I基本一致,區(qū)別之處在于,本實施例在需整形的集熱器兩端設置兩組模具、夾緊整形支座以及翅片支座,并將氣動裝置設置為聯(lián)動,可同時完成集熱器兩端翅片端口的整形加工。實施例4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組成部分與實施例2基本一致,區(qū)別之處在于,本實施例在需整形的集熱器兩端設置兩組模具、夾緊整形支座以及翅片支座,并將氣動裝置設置為聯(lián)動,可同時完成集熱器兩端翅片端口的整形加工。·
權(quán)利要求1.承壓太陽能集熱器翅片接口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動部分、模具、夾緊整形支座、集熱器支座以及支架;所述氣動部分包括安裝座(I)、氣缸(2)和支撐板(3);所述模具包括活動塊(4)、卡裝在其上端部圓滑的圓臺狀模具(5)以及固定在活動塊(4)下部的滑動圓銷(6);所述夾緊整形支座包括底板(7)、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以及旋轉(zhuǎn)軸機構(gòu)(10),下成型板(8)和上成型板(9)接觸面上分別開設有直徑與翅片端口最大尺寸一致的半圓凹槽,下成型板(8)上開設有用于穿過滑動圓銷(6)的通孔;安裝座(I)與氣缸(2)連接后固連在支架(11)上,支撐板(3)—端與氣缸(2)連接,另一端與活動塊(4)連接,活動塊(4)通過滑動圓銷(6)穿入下成型板(8)上開設的圓孔后將二者活動連接,活動塊(4)沿開設在底板(7)上的滑動槽(12)前后直線運動,底板(7)固定安裝在支架(11)上,下成型板(8)與底板(7)固定連接,上成型板(9)的一端通過與旋轉(zhuǎn)軸機構(gòu)(10)的軸連接后,可沿該軸旋轉(zhuǎn)0-90°,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合起以后,通過分別設置在下成型板(8)、上成型板(9)上的鎖緊扣(13)卡緊,集熱器支座(14)固定安裝在支架(11)上,用于支撐集熱器保持水平;使用時,首先將氣動裝置收回,帶動活動塊(4)上的模具(5)縮回,將上成型板(9)沿著旋轉(zhuǎn)機構(gòu)(10)的軸旋轉(zhuǎn)到合適位置,裝入要整形的集熱器,將上成型板(9)合下,通過鎖緊扣(13)將上、下成型板卡緊,集熱器上的支流管嵌裝在合成的圓形凹槽中,兩側(cè)的翅片被夾緊,之后開啟氣動裝置,帶動活動塊(4)上的模具(5)插入集熱器翅片端口中,利用沖擊力使鋁片和銅管產(chǎn)生與模具一致的塑性變形,保持一段時間后即可放開。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承壓太陽能集熱器翅片接口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分別在需整形的集熱器兩端設置兩組模具、夾緊整形支座以及翅片支座,并將兩組氣動裝置設置為聯(lián)動,同時完成集熱器兩端翅片端口的整形加工。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承壓太陽能集熱器翅片接口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成型板(8)和上成型板(9)接觸面上分別開設兩組以上的半圓凹槽,同時實現(xiàn)多組集熱器翅片的整形加工。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承壓太陽能集熱器翅片接口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成型板(8)和上成型板(9)接觸面上分別開設兩組以上的半圓凹槽,同時實現(xiàn)多組集熱器翅片的整形加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承壓太陽能集熱器翅片接口整形裝置,屬于太陽能集熱器運用領域領域,主要解決現(xiàn)現(xiàn)有承壓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原料成本高、工藝復雜等不足,用于自動處理集熱板翅片接口外形,從而改善集熱器翅片與總管接頭處的焊接性能和密封性,降低集熱板漏水的比例和生產(chǎn)過程中的廢品率,同時在此基礎上可取消硬態(tài)銅管,降低生產(chǎn)成本,該裝置包括氣動部分、模具、夾緊整形支座、集熱器支座以及支架等部件。
文檔編號B21D3/14GK202741493SQ20122036229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雷興紅, 雷飛, 林曉聰 申請人:玉溪市興紅太陽能設備有限公司